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大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1

書還在閱讀中,看前半程的情節,常會感到殘酷到魔幻,忍不住皺眉、揪心,屏住呼吸,迫不及待的要往下看,後續發展像被濃霧遮住。

這一家人的生活離我們很遙遠,一般來說都不可想象。這本書非常暢銷,我猜想大多數人是被因推介文章中有關作者奇蹟般的逆襲成功吸引來讀這本書。

都說人們看書、看故事其實是在找和自己相關的信息,我不知道其他人開始讀之後發現的是什麼,對我來說,沒看幾頁發現了“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在這個很遙遠的故事裏,看到這個詞感到很親切,雖然常常被它的魔性的侵襲到崩潰絕望,這讓我對主人公(也就是作者)的感受一下子有了更多的體會,儘管她是來自父親,我是來自母親。

前半本書中有不少的篇幅在講與哥哥肖恩有關的故事,這是一位集天使與惡魔於一身的哥哥。有他在的故事往往都驚心動魄、愛恨交加。

事態發展的濃霧遲遲未能撥開,但已經透露出不少的光。泰勒——最近一次看才突然發現這本書的扉頁上正是“獻給泰勒”——這位哥哥就像光明使者,用自己的行動吸引、影響着塔拉(作者),並在重要的時刻鼓勵着她,讓塔拉的腳慢慢離地起飛。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2

讀這本書的初衷是被作者的經歷震驚,17歲之前沒有上過學,通過自考上了大學,2009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0年哈弗大學訪學,2014年劍橋博士學位。沒翻來這本書之前,我以爲我可以從這本書裏讀到的是一個女孩如何自我努力獲得教育,以爲是如何自學,而讀過這本書以後,感受的是無法言語表達的疼痛。中途多次都返回目錄,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可讀到最後是一次靈魂的救贖。

如果不是這本書,我不會相信西方和我厭棄的文化中竟然有類似甚至更惡劣的情況。因爲沒有宗教文化信仰(非宗教信仰偏見),我甚至不能理解塔拉的家庭爲何着魔般相信上帝,以至於面臨嚴重燒傷或者生命垂危,依然不肯使用抗生素,不去醫院。很難想象,在這種環境裏面,塔拉的突破自我,不僅是一種追求,而且自殺般的重生!我佩服她追求的勇氣!本書開始,四個字叫"獻給泰勒",讀完以後,回望四字是一種溫暖!

我想說,什麼是教育?教育不只是獲得什麼學位,有什麼成績,教育是打開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正如塔拉說,教育是思維的拓展,教育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書中有幾個片段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個是外婆叫塔拉去廁所後要用粉色的香皂洗手,當塔拉不明白爲何要這樣的時候,外婆說,我沒有這樣教過你母親!一個是泰勒鼓勵塔拉去讀書,去自學,去看世界!一個是母親開始和塔拉說,以爲能走出去的是塔拉不是泰勒,和後來塔拉看過世界後,母親說要和父親站在一起,母親的鮮明對比!果真家庭教育帶給孩子的遠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環境會慢慢腐蝕一個人的思想,遠離傷害,堅定自我,突破式尋找,這種抵抗帶來的分裂式痛苦,在我上大學時候價值觀重塑時,有過類似的痛!我很慶幸自己選擇的正確,更佩服塔拉超越凡人的抵抗能力,心疼塔拉的孤獨與對家庭關愛的渴望!

感觸頗多,難以表達。安利這本書,推薦給那些自我抗爭和尋找的人,這本書對讓我們重新認知什麼是教育!

很多事情我們稱呼很多,比如轉變,蛻變,“虛僞”“背叛”,但我稱之爲:教育!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3

原生家庭的羈絆到底有多大?以前我總是對自己是留守兒童耿耿於懷,父母從未讓我感覺到關愛,即便是後來同他們在一起,也是被不停的嘲諷,“你真笨,腦子有問題,是個傻子”這是小時候大人們給我貼的標籤,儘管現在我明白自己不是他們說的那樣,但每次與他們對峙時,他們說那隻不過是個玩笑,是我自己太認真想得太多,我還是會心灰意冷,難以自制。

我讀了很多有關修復童年創傷的書,從最初將所責任歸咎到他人,到與自己內在小孩對話,告訴他我會給他無條件的愛,我不用再苦苦彌補童年的情感空洞,我將自己從受害者模式中掙脫出來,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着自己,接納那些讓我心痛的瞬間,我會告訴自己允許痛苦的存在,並帶着痛苦好好地生活,但是還是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刻,這一生我也無法彌補他們給我帶來的傷害,但我可以選擇更加愛自己。

親密關係很好的揭示了缺愛、被否定的童年給我帶來的問題,在感情裏我是沒有安全感的人,不管伴侶做得再多,我都懷疑他是否愛我,並且我不相信他會真的愛我,我是一個掌控欲很強的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親密關係裏我都不停的尋求確定性,試圖讓一切都在自己的計劃之中,當某一天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我簡直無法相信,同時我對這個世界充滿恐懼,我從未以如此平等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周遭的一切都不在我的掌控之中,多麼可怕!

《你當像鳥飛向你的山》多麼振奮人心有醍醐灌頂的標題,原生家庭對塔拉的羈絆比我們大多數人要大得多,父親的極端和偏執,哥哥對她的虐待,即使是博覽羣書,快要獲得劍橋博士學位的塔拉也無法做到完全釋懷,在父親反對教育,反對政府的一切,生病不準去醫院的環境下,7個孩子中能有3個獲得博士學位,堪稱奇蹟。

閱讀這本書對我來說並不容易,閱讀還不一半時,已經不下10次想要放棄,這讓我痛苦了整整一個星期,今天終於完成閱讀,說不上高興還是難過。塔拉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可追求自己的人生,換句話講,決定自己未來的不是命運,而是我們自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4

看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我的心中五味雜陳。這本書的作者是塔拉。主人公出生在一個原生家庭。她有一個偏執的父親,一味順從的母親,怯懦無能的姐姐奧黛麗,無法形容的暴力哥哥肖恩。

後來,她嘗試去接受教育。她發現教育所傳授的東西與父親所教她的完全不符,出入很大。她開始打破父親口中的真理,探尋教育的真諦。

我很佩服塔拉,她沒讀過初中還能憑自己的努力獲得那麼高的學術地位和成就。上帝關掉了她所有的窗,但她本身就是一束光。

原生家庭給人的影響真的很大,就像文中的父親所言――不能去上學,不能接受教育;不可以用青黴素,因爲那裏面有撒旦的毒藥;牙疼時不可以服用止痛藥,因爲疼痛可以讓你清醒,與上帝交流……

但是,我們請不要埋怨這種家庭。其實一切的幸和不幸都取決於我們自己。就像塔拉,她從不會向生活屈服,從第一次鼓起勇氣向父親提出想要上學,到後來的逐漸改變,這種蛻變,就是教育。

我們要學習塔拉,學習她的堅強,學習她的善良,學習她的勇敢,學習她的質樸,學習她的努力。其實,相較於塔拉,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美好幸福的環境裏。因此,請不要再抱怨生活的不好,因爲,對於塔拉來說,我們是及其幸運的。

這本書也突顯了教育的重要性。塔拉因教育而融入社會,而真正的融入生活。這本書警醒更多人注重教育。人類因教育才能生活的更好。

這本書對我們的幫助很大。閱讀完後,它讓我豁然開朗。從前我總會抱怨生活的種種不適,認識塔拉之後,我才明白。幸與不幸是由自己取決的。

所以,快去閱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吧,它會讓你受益匪淺的。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5

一部獨特的心靈成長史。

喜歡把某種詳實的過程稱爲歷史,尤其是那種比較稀奇並且獨特的過程。這樣的過程總能讓人心生稀奇,並且充滿對其發展歷史的`興味和渴望——有一些東西我們本人永遠無法擁有,有一些過程我們永遠無法經歷。所以,對這一切,只能以幻想和期盼來緩釋某種情緒。畢竟,我們只是普通的個人,而不是什麼具有神奇能力的神。我們不能回溯過去,但是可以回顧歷史,並且冀望將來。

這是一種有點悲觀但是完全客觀的敘述。人的聰明智慧之所以值得稱頌讚嘆,是因爲它可以給人們提供很多借鑑,這是經驗之談,是財富和歷史,真理和宿命。有時候我們不理解,但是我們卻在認真地看。所以在這部《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書中,我們看的更加真切和生動,它給人們帶來的刺激和衝擊,有些驚世駭俗,完全震驚人的眼球和心臟。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

這是一部講述一個摩們教家庭的生存歷史,也是講述一個摩們教女孩的個人成長曆史。摩們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陌生而神祕的。與全世界許許多多的本土宗教一樣,它的信奉者也是局部性的,而它遵行的教義,當然也就不爲人所知和理解。正因爲其局域性的特點,它的封閉性也就可想而知。我們看到這個家庭的生存狀態:父親母親和七個孩子,倚靠父親的勞動力賺取生產資料。更多時候,他們都處在自給自足的狀態。

他們遵守教義,以上帝的名義解釋周遭的一切事物。也按照教義來維持生活的各種秩序。但是,這樣古老的秩序和現代型社會是有着一定的衝突的,比如醫療問題,教育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內容。不管是個人還是羣體,你再封閉保守,只要大環境處在現代社會的境態下,那麼你就無法與之脫離而自成孤立的系統。那麼,它和這個社會的衝突也就會顯現出來。

書中女主人公的母親成爲一個女巫式的接生婆和治療師,完全就是這種衝突和影響後的結果。因爲不接觸現代醫療,沒有醫生,所以不得不逐漸接受接生的事實,這一方面是條件所限,一方面也是經濟制約。在這種影響之下的改變,其實也是一種古老傳統向現代化社會過度的過程,從不接觸到逐步接受,需要時間和觀念的改變。這種改變自然也會深切影響到女主人公的一切。她從一個小孩成長到少女,從未接受學校的現代教育,到認識到現代教育的重要性,這其中是慢慢發展變化的。

書中三部曲,可以定義爲少年的成長時代,青年的求學時代,以及逐漸走入社會取得更多學位和認同的社會創業時代。女主人公對自己的成長經歷的描寫和敘述是認真而深刻的。所有觀念的改變,都是自我心靈的成長和進化。而這個過程也見證了社會的前進和發展。這是個自由的社會,但是永遠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規則,堅持或者改變,最後都會找到自己的清晰座標。

女主人公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這一點。她的父親母親也一樣,雖然最後導致觀念和行爲的衝突很難全部化解,可是因爲親情,人類之間最崇高美好的感情的緣故,一切問題都會得到妥善解決。血緣聯繫着個體之間的親情,思想卻隔膜了人們的觀念。可是他們並不徹底矛盾。人世間是美好的,儘管有着艱難困苦。而且正因爲有了它們,才使我們更加珍惜現有的生活,並且充滿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