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問題背後的問題》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4篇)

《問題背後的問題》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問題背後的問題》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問題背後的問題》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4篇)

  《問題背後的問題》讀後感1

《問題背後的問題》是一本實用教材,書中簡潔、明瞭、便於行動的QBQ的原則,提供了一系列將個人責任意識融入日常工作與生活行爲之中的方式。相信我們通過深入學習、領悟這本書,瞭解並實踐這些有助於提升和培養個人責任意識的有益方式,對於改進工作,改善生活無疑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但這本書或許限於篇幅也留下諸多遺憾:該書僅從技術層面上或者說僅從溝通技巧與工具方面提供了提升和培養個人責任意識的思考方式和解決途徑;它指出了組織內推諉、抱怨、拖延、執行不力、目標不能達成等許多問題背後的核心問題是缺乏個人責任感,並給出了“做個有責任感的人”的方向指引以及提出了“個人責任感的不同,造就了個人事業的不同”這一十分重要的命題。但不足的是,該書未能就“個人責任感從哪裏來?”這個更爲重要的命題予以充分關注和深入探討。

如果說問題背後的問題是缺乏個人責任感,那麼,個人責任感背後的責任或者說個人責任感背後的問題是什麼呢?《問題背後的問題》一書就此提出了一個較好的分析視角:“每個人都需要爲自己的所作所爲做出選擇,不但有責任爲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而且要爲做出的選擇負責。”對了,個人責任感與個人的選擇有關!但是,個人責任感究竟與個人的那些選擇有關呢?該書對此沒有進一步地論及。我個人認爲,從個體因素角度分析,個人責任感與個人選擇的人生願景、職業生涯規劃以及從事工作崗位的角色定位有關。

首先,一個人是否具有人生願景,或者說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願景,對一個人是否具有責任感或者責任感強弱至關重要。人生願景是講個人對自己人生的企圖心或決心,以及達成個人企圖應有實踐或行動的意志。人生願景是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作出正確選擇的前提。“我們無法改變人生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無限拓展生命的寬度。”一個人一旦擁有了自己選擇的美好人生願景,就擁有了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積極有爲的陽光心態,也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最好的選擇,並能爲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和卓有成效,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而美好。

其次,選擇和堅持執行符合自我人生願景、社會需要以及適合自身特點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是決定個人責任感強弱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對自己的職業興趣、偏好和理想都不清楚或缺乏規劃的人,一個奢望成功人生卻纔疏學淺、無一技之長的人,一個無所事事、浪跡天涯的人,它能夠在工作中真正負起責任,或能指望他成爲一個具有責任感,願意並努力“從我做起,改變現狀”的人?

第三,一個人對在組織中所擔負崗位的角色認知或曰角色定位也是個人責任感的重要影響因素。該書在《“錯問題”大全》一節中指出:“每個人在一生中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每個角色各有挑戰和挫折。”那麼作爲一名組織成員,特別是在組織中擔負一定管理職責的成員,他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及其責權利規定的認知程度和工作心態,決定了他對工作、對挑戰、對改變現狀、對創新的責任態度以及負責精神。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對自己的企業或組織不認同、不熱愛,對自己正從事的工作無認知、無興趣的人,會對工作投入激情,會對工作負起責任?相反,如果一個企業或組織中的每個員工都能把眼下所從事的工作與自己的人生願景以及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聯繫起來,自覺堅持“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自主追求“每天進步一點點”,就一定會自覺養成該書提到的“承諾用自己的智力、心力和勞力解決問題”的主人翁精神和“我爲你服務,好讓你成功。”的“領導”意識,那麼企業或組織中的很多問題也就不會成其爲問題了。

當然,一個人有了上述三方面的認知和選擇還僅僅是具備了提升和培養個人責任感的充分條件;一個組織成員的責任心大小、責任感強弱還需要與組織層面的必要條件契合。組織的願景、文化、發展路徑、社會形象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的所作所爲如果不能與組織成員個人的人生願景、職業生涯規劃無縫對接,如果一個組織不能爲組織成員增長才幹、施展才幹提供平臺,要奢望組織成員在工作中具有責任心、富有責任感是不現實的。

做個有責任感的人,既是個人一生的選擇題,也是組織管理者們現實的管理課題。

  《問題背後的問題》讀後感2

讀完《問題背後的問題》這本書,掩卷沉思,不經意回想起了自我成長中所走的每一步,豁然之中有一種感悟:人生道路的許多不如意、挫折、失敗,其實都是能夠避免的,從《QBQ問題背後的問題》書中的案例均可找到其共同原因——那就是問題出現後未對自我徹底的剖析、歸納、總結,從中找出原因,進而改善,避免犯重複性的錯誤,而是常常責怪他人,抱怨客觀環境,最終問題重複性的出現,構成惡性循環,結果可想而知。

前中國足球教練米盧有句話:“態度決定一切”,本人十分認同,這句話強調的其實也是一種個人職責,在自身中找原因從而採取用心主動的態度的一種正面思維方式。

目前許多公司都在講:團隊建設、團隊精神、大局利益。但請不要忘了:團隊是由各個個體組成的,如果個人缺乏對團隊的認同感,自我意識強烈,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達成不了共識,又何來團隊合作,而且團隊中的大多數人畢竟都是凡人,不是偉人、名人那樣的優秀領導者,能夠有效的影響他人,使一個國家、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在發展過程中能不斷的修正偏差,引領正確的方向,共同朝既定的目標邁進。既然如此,我們就就應承認現狀,認清自我,用心主動的改變自我,使自我的行爲、目標、價值觀貼合團隊組織的行爲、目標、價值觀。(當然你是優秀的天才領導者,另當別論)。

相反推諉、抱怨、拖延、執行不力已成爲現代管理所不允許的,現代管理者需要的是正面思維,敢於承擔職責,用心行動,有效解決問題。不是要求別人爲你做些什麼,而是改變自我,自我能爲別人做些什麼,此刻是一個講究職責的時代,我們每個都就應做個有職責感的人。

“改變世界很難,改變自我容易,心若改變,態度就會改變。”而態度決定一切,所以改變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持之以恆,方可有所作爲!

  《問題背後的問題》讀後感3

在街道王書記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約翰。米勒的《問題背後的問題》,我深深地體會到人要勇於承擔自我應承擔的職責,職責能夠使人堅強。

過去,我一向認爲工作就意味着完成自我的份內事。讀了《問題背後的問題》這本書之後,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一個人的工作做的好壞,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有沒有職責心,是否認真履行了自我的職責。書中運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闡明瞭職責意識的有無直接決定事物的成敗,也讓我對文中的“職責”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人的一生務必承擔着各種各樣的職責,社會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職責,對於自我應承擔的職責要勇於承擔,放下自我應承擔的職責時,就等於放下了生活,也將被生活所放下。

職責能夠使人堅強,作爲一名社區的殘協委員,我就應竭盡全力幫忙轄區的殘疾人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瞭解殘疾人的需求,帶給有力的幫忙。這就是我就應承擔的職責。在承擔着職責的同時,我也享受着工作帶給我的快樂。我要不斷的完善自我,爲殘疾人事業做出自我的貢獻!

  《問題背後的問題》讀後感4

今天讀了《問題背後的問題》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作者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敘事風格講述了一個深層次的組織理論問題。全書深入淺出,事例生動,核心只有一個:如何提高組織內部成員的個人責任意識問題。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是責任,是一種努力行動,使事情的結果變得更積極的心理。看起來問題背後的問題不過是怎樣去提出好問題,避免錯問題,但是要做到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還需要每個人去用心慢慢體會。責任是使命的召喚、是能力的體現、是制度的執行;也是國家、組織、個人都能各盡其責、各司其職,我們的社會才高速的發展,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富強。責任使人充實,快樂,高尚!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面對問題時,他不會退縮,勇於承擔責任,儘管有些錯誤不是他份內的事情,但他都敢於去承擔,而不是推卸責任,不怕麻煩事情找上自己。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勇於從自身找問題,其實大家看看自己身邊的人,甚至包括自己,大多數經常抱怨這怎麼的不好,那怎麼的不好,但是他們很少說自己的怎麼樣,自己錯在哪裏,他們經常要求別人怎麼樣,就是不敢於承擔責任,不敢於承認問題是出現在自己身上。在面度問題的時候,有責任的人責怪誰呢?誰都不怪,包括自己在內。他側重的是解決問題,問題已經出現了,與其在這責備誰浪費時間,還不如抓緊時間去解決問題,如今的社會看中的事情的結果,在乎的事情是否完成。

責任意識也就是態度,是任何事情成敗的關鍵,良好的態度,表示了一個人或一個集體做事的動機,纔會有積極向上的動力;有了良好的態度,我們才能努力工作,積極進取;我們纔能有把事情做好的決心。我還記得我們高中的時候,每天讀的口號:時間是生命,態度是根本,方法是靈魂,紀律是保障。他們伴隨了我們整個高中生涯。態度是根本,可想而知態度決定一切,做任何事情,一旦態度不端正,老要說或想“爲什麼”,“爲什麼又是我”,不是想着怎樣在我的本職崗位上發揮創造,只是想着怎樣把這一天混完,這樣的工作態度或處事態度,怎麼能把事情做好,我想是比較困難的。

因此,對於我們這些剛入職場的人來說,責任感尤其重要,不要推卸責任,要用自己的責任感去挖掘問題的所在,從而學到更多的東西,豐富自己的人生。

問題背後的問題塑造是個人責任意識問題。個人責任意味着從“我”做起,面對現實,我們惟一能改變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全都在實踐着塑造自己、而不是企圖去改變他人的想法與行動,那麼世界將因爲我們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