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中國通史》有感範文大綱

讀《中國通史》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讀《中國通史》有感範文1

我從小喜愛歷史,喜愛讀關於歷史的書。這不,趁着這個寒假我又讀完了一本書,名叫《中國通史》。

讀《中國通史》有感範文

通史,就是貫通的歷史;中國通史,就是中國從古至今的歷史。書中一段段引人入勝的故事曾經令萬人空巷,讓我知道了許多中國歷史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大事。此書主要分十一個部分,分別是:史前神話傳說、夏商與西周、春秋戰國、秦漢時代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時代、兩宋時代、元朝時代、明朝時代、清朝時代與近現代。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隋唐時代的《楊堅建立隋王朝》,因爲文中的隋文帝勤儉節約,把國家治理的僅僅有條,當時他們儲存的糧食一直到隋王朝滅亡20年還沒有用完。我也要學習他的這種勤儉節約精神,雖然不用像他一樣功成名就,但是要努力不要花不必要的錢。

讀完了這本書,我瞭解到了許多歷史故事,如:《楚莊王一鳴驚人》、《秦始皇統一中國》、《昭君出塞》等。知道了許多名垂青史的名人,如:狄青、李清照和李自成。也明白了許多道理,我非常喜愛這本書,希望大家也可以去讀一讀。

五(2)班

XXX

讀《中國通史》有感範文2

作爲一個理工科畢業的人,平時稍有關注史哲類的東西。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工作性質的變化,深深地覺得自己的學識淺薄,專業技能的提高與學歷的提升,讓我們這一代很多人成爲了可悲的有知識沒化的可憐人,故此,工作之餘看看小書,讀讀歷史,不說以史爲鑑,至少也免去在日後偶然碰見時的尷尬局面。

之所以選擇這本呂思勉編著的《中國通史》,也是有自己的考慮:其一、呂老著書讓我想起了老一輩學者那種不知浮躁爲何物,專心通讀二十四史的學習精神,這也是當代社會浮躁的鎮定劑。其二、《中國通史》是很多的史類學生的必讀外書,期包含的信息是全面、完整的,是可以在像我這樣的史類荒漠的大腦中帶綠洲的書。其三、也是本書的亮點,是最爲吸引我地方,全書的一多半介紹了中國的化,儘管敘述的過程中引用的經典使得看起比較拗口,但是面向讀者,無論是中國人,亦或者是外國人,都是瞭解中國歷史化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我以前認爲的歷史,是本書中所介紹的政治歷史,所以一直有認爲歷史就是某個人對過去某個時間發生的某事情的一個記述,然而歷史是一個社會的縮影,而社會的根基是一個個普通的個體,而這些個體的行爲就是反應的化,化同時也決定了歷史的進程,所以研究歷史不能將化割裂出,因此以前的想法就是一個誤區。我們這代人在西方化的衝擊下,傳統的化我們又能有多少的瞭解,而且化影響了政治歷史故而化史應該是我們更加需要了解的。

《中國通史》中化史介紹從婚姻、族制、政體一直介紹到階級、兵制、學術、宗教,涵蓋了中國化的各個方面,同時也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方法,從個體出發一直到社會,從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各種體制,研究是循序漸進,有點及面的.。類似於我們的學術研究,正所謂方法相通。仔細品讀,深覺震撼,呂老不僅在結構上設計精妙,在行中更是體現出大家沉澱後的才華於淵博的知識,在中引用的經典,說明各種化現象、行爲的出處,又使人覺得一切就是那麼的自然。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是十分值得我們仰望和學習的。看過通史中的引用,在想想自己論中的引用,感覺生澀突兀,我們需要學習的還很多,正所謂終生學習,突然間覺得自己離開學生這個身份之後缺少了那種對知識的敬畏,一切變得無所謂,變得不那麼謙卑。幸好寒假無所事事之時,心血潮,弄到了一本,及時的讓我有了思想的轉變。

初讀《中國通史》感覺很費勁,更是說明日常的積累不夠,網上推薦都是以慢讀出現的次數較多,因此這本書不是現在網絡學的那種囫圇吞棗,光咽不嚼,而是要細嚼慢嚥,慢慢品讀,慢慢理解,細水長流的,本化、歷史就不僅僅是背誦過就好的東西,更多的是理解與感悟,畢竟很多化現象已經不再出現在現代社會,而作爲歷史的一部分存在。讓興趣成爲閱讀的第一動力,讓閱讀成爲一種習慣,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