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葉嘉瑩《荷花五講》有感大綱

讀葉嘉瑩《荷花五講》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在傳統中國文人的心中,草木雖爲物卻亦有情:“一花一木總關情”。生於荷月、小名荷花的葉嘉瑩先生就對荷花有着不一般的情感,而由此帶來的因緣際會更讓人唏噓感慨。合上《荷花五講》,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荷花的美麗、詩詞的點滴、佛性的啓迪、人生的感悟等等都在我的心田盪漾,泛起陣陣漣漪。

讀葉嘉瑩《荷花五講》有感

葉嘉瑩先生的著作雅俗易懂,往往可以帶領讀者進入藝術欣賞的國度,許多人就是因爲讀了葉老的文字而愛上了古典文學;許多人更是在目睹了講臺上葉老精神矍鑠的風采,才相信了“美人不會遲暮”的神話。然而當我讀過《荷花五講》才明白,在她淵博的知識、優雅的儀態之下卻有着坎坷的過往。我想,能帶着近90年的滄桑與堅忍走到今天,正是古典詩詞給了她力量。而與荷花有着不解之緣的她,正是沾染了荷的靈性,才能在古典詩詞的海洋中恣意遨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佛性又讓她修心後得以感悟人生。葉先生恰恰是藉助了花與詞、佛與悟度過了她此生的憂患、獲得了心靈的療愈,且以此譜寫出了自己真實而審美的一生。

本書共收錄了葉先生圍繞荷花展開的五次演講,以此展現了葉嘉瑩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葉老先生豐富的內心世界:荷花、詩詞、佛悟,這其中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我們去慢慢體會。

花與詞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然而於葉嘉瑩先生的心中草木雖爲物卻亦有情,一花一木皆有世界也。她對古詩詞的體悟與喜愛正是從愛荷而來。葉先生緣起緣落的一生似乎也與荷花時時相伴。荷花啓迪了葉嘉瑩的孩童時代,讓她從小就與古典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的古詩詞,包含了中國古代衆多文人騷客的品格、智慧與修養。那些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篇章,都蘊藏着詩詞作者美好的靈魂與願景。古語有云:“詩言志,詩言情。”我對古典詩詞的印象也大抵如此,詩歌曲辭多爲抒情達意之用。很慚愧是,對於古典文學,我缺少了那種真摯、深切的熱愛。

生於1924年的迦陵先生始終用生命在感悟古典詩詞,她一生的使命就是爲了傳承中國古典文化,向人們詮釋古典詩詞中所滲透的那種感發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且不論理論研究、詩詞創作,單就教書育人而言,葉先生就爲祖國培育出了無數人才,如今九旬高齡的她仍執着於講臺,爲傳播中國古典文化做着貢獻。一輩子和詩詞談戀愛的葉嘉瑩願作古典詩詞的擺渡人,她曾坦言:“我之所以這麼老還在教書,是因爲中國有這麼多寶藏,但現在的年輕人走不進去,如入寶山空手回,這是年輕人的悲哀。”

《荷花五講》一書以荷花爲線,通過圍繞着荷花展開的五次演講,記述了作者一生與中國古典詩詞爲伴的經歷和與佛法不可思議的殊勝之緣。雖然只有薄薄的一小本,但文字優美,讀來詩情畫意、脣齒留香。合上書本,葉老先生的一片赤誠“詩心”最讓我動容:學詩、論詩與教詩。瘂弦曾這樣形容葉嘉瑩:意暖而神寒、空谷幽蘭一般的人物。這樣美好氣質的形成與葉老先生從小所受的教育息息相關。小時候的葉嘉瑩在老北京的一個四合院里長大,深而封閉的庭院於她而言卻是個幽靜、自足的小世界,小時候的她日夜與修竹、菊花爲伴,慢慢養成了內向文靜的性格。再加上書香世家良好家庭氛圍的薰陶,讓她能沉下心來去感悟古典詩詞的美好。考入輔仁大學後,她更加珍惜自己所受的國文教育。即使是後來經過顛沛流離終於安定下來的她,仍能對詩詞抱有十分的熱情。這位走過了世紀之交的九旬老人,畢生都致力於古典詩詞的創作與研究,她在古典詩詞的“品評論”上更是馳名中外的研究大家。在閱讀完《荷花五講》後,有感於葉老先生治學之嚴謹、論述之精妙,我又翻閱了她的另一本關於唐詩論述的著作。我發現葉老先生品評、分析唐詩的幾個絕招,可以用於日常的詩歌及古文教學。如:介紹古文文本背後的故事,品讀深入文本,追溯漢字本源理解古詩詞句、善用比較法品味詩詞氣韻等。

崢嶸的《詩品》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於詩。”就深得葉老的心,葉先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早已融進了血液,是這些古詩詞支撐、滋潤、孕育、成就了她。詩歌帶給了她無限的歡愉的同時,葉先生也用自己一生的深情回饋於它。她曾先後任教於臺灣大學、輔仁大學、南開大學等,六十多年教學不輟。經歷過戰亂、動盪、流離失所的葉老先生曾感言:“我平生都不是自己的選擇”,但教書育人卻是她今生的執念。“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屈杜魂。”無論多苦多累,一旦站上講臺就神采飛揚。同樣身爲教師,葉老先生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勤奮着實讓我汗顏。“她能在一堂課中以珠璣般優美的語言,條理清晰的講解,使學生在高度審美的語言境界中,忘我地隨着葉教授在中國就是此巍峨光輝的殿闕中,到處發下藝術和文學之美。”觀之葉先生,我發現自己在古詩詞的教學中缺少了一種“興發感動”的情懷。連自己都做不到真正地從心底熱愛古典詩詞,又怎麼能讓學生喜歡?就在過去這一年的教學中,我過分注重於對文本的理性分析、詞句的古今對譯,而感性體會這一重要的一點卻被我忽視了。在課後的教學反思中我也深感,學生難以從古代文言與詩詞篇章中找到情感共鳴,正是因爲在古代詩詞曲賦的作者與現代的自己中間間隔了太多,而這也恰恰是我所需努力的地方

佛與悟

回想那些個留過洋、走過民國、跨過新中國的女子,大多有一種非凡的氣度與學問。生活在21世紀今天的我們愛慕、尊敬、崇拜她們,多因爲她們的睿智與學識。但在這些衆多名媛才女中,葉先生卻更加偉大。比起我們往常看到的一些飽經風霜的女子,她的人生經歷要坎坷的多。不同於家世與婚姻都十分完美的張允和與楊絳,她的情感生活與詩歌的美麗清甜渾然無緣。她1948年結婚,其後不久隨丈夫前往臺灣自此開始了顛沛流離的一生。1949年丈夫被捕,葉嘉瑩受牽連也被關押。她不久後獲釋帶着孩子投靠親戚,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三年後丈夫出獄但性情大變,脾氣暴躁沒有工作且動輒大怒,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她的身上

今天的我們以讀者的身份旁觀葉老先生的這段時光,很難想象那時她的辛苦與無助。葉先生是要靠自己吃苦打拼養家餬口的人,那種苦楚只能自己一個人承受:流離的苦楚、生計的艱難、病痛的折磨、感情的壓力。此時她的生活昏暗陰晦、濃愁悲緒難以消散,孤獨、絕望、無助讓她隨時都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段艱難的歲月,是葉先生鍾愛的古詩詞稀釋了苦痛,給予她精神的安慰。苦難非但沒有打倒她,還讓她的生命綻放出別樣的光彩。究其原因,正是因爲葉先生從詩詞中體悟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佛性與禪性,並將其融於自己的生活之中從而帶了身心的和諧平靜,這也是我讀完這本書後最深的體悟。

葉先生在《荷花五講》中講荷花講詩詞,更講與佛法結緣的一生。佛教傳說中,佛的每一個毛孔都現着一朵蓮花,每朵蓮花亦現着一尊佛身,蓮花與佛之間有着冥冥的關聯。1943年在聽完一位禪師的佛經講座後她這樣寫道:“一瓣心香萬卷經,茫茫塵夢幾時醒。時序晚,露華凝。秋蓮搖落果何成。人間是事堪惆悵,檐外風搖塔上鈴。”因秋荷的零落思考人生的.價值,葉嘉瑩自此與佛結緣。葉嘉瑩的一生就好比荷花的一生,荷開、荷豔、荷落於她是青春的記憶,亦是佛性的啓蒙與頓悟。

2013年11月的一天,我到天津的南開大學看望老同學,有幸聽到葉嘉瑩先生的演講,依稀記得演講的題目正是《我與蓮花及佛法的因緣》。我原本認爲,一個人自小與佛法結了緣的人,日後便阿彌陀佛,看破紅塵、化業消孽、萬念俱灰;前世行有惡果、心藏惡孽,一旦覺悟,遇見人就會講等待來世、期待後身、心靈歸宿、修福修慧……但讓我十分以外的是葉先生講的是卻是她的悲慘身世,她一生羈絆卻生活的堅韌而頑強。青年時代親生母親死在火車上、丈夫被捕入獄,人到中年後女兒女婿遭車禍身亡。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噩耗全都壓在了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身上,那肩上所承擔的傷痛沉重無比。面對一個個天災人禍,她做出了怎樣的迴應呢?引用葉先生的原話:“也許我寫的詩詞或者論文,你們覺得也還有美的地方。可是我那一柱鮫綃,我是用多少憂愁和困難織出來的?海里的鮫人泣淚成珠,織成美麗的鮫綃,那是世界上最輕柔美麗的絲綢。”

九旬老人,一站一個晚上,興致極高,令人欽佩。那一個晚上,南開的大禮堂裏座無虛席,人頭攢動,連走廊裏也加滿了摺疊椅。如今憶起,也難以忘記那時聽衆羣情振奮、興致高昂的臉龐。旁人在大禮堂裏聽得痛快、唏噓不已,我的內心也波濤洶涌。我從葉先生悠揚、飄忽的北京腔裏,聽不到哀傷,她將揮之不去的哀傷轉移成爲“滋蘭”、“芳菲”、“雨重”、“風多”、“柳爲誰青”、“花爲誰嬌”、“如來原是幻”、“何以度蒼生”、“妙音聲鳥號迦陵”、“慚愧平生負此生”云云,蓮花詩詞優美、空靈的意境一直貫穿了演講的始終。面對生活的不易,葉先生從詩詞中找到了佛性的開悟。她讓自己釋懷的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情感世界。我感到了內心澄澈的力量,只要內心純潔,我們就皆不會爲外物所動。感觸最深的是葉先生填的一闋《踏莎行》:“一世多艱,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裏。……一朝鯤化欲鵬飛,天風吹動狂波起。”這心境我雖學不來卻着實十分嚮往。

水雖柔弱的,卻明澈而堅忍,那是一種人生的境界。葉先生就像水,從她的身上,我感悟到了詩詞之美,更看到了花與詞帶來的佛性的開悟,她傳遞了一種像水一樣柔弱卻堅忍的力量。我合上書本,莊重地對這位百歲老人輕道一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