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讀後感

《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讀後感

《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讀後感1

  一. 德爲人之本

(一)立德樹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是光明的德行,表現爲善的行爲。文中指出“大學”一詞在古代原指高等教育機構,負責按照成爲政治領袖所應具備的條件教導王公貴族的子弟。德爲人之本,不管是上級的統治者還是下級的臣民都應該有德有能。“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君子賢明是國家的希望,老百姓的福分。

我們作爲教師,一學期期末會評出“三好學生”,而“三好學生”的三好指的是“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不管學生的智力有多高,“德”永遠排在第一位。因爲有德的學生,即使才華稍遜一點,也不會給家庭和國家帶來什麼災難。反之,一位智力水平極高的學生,他無德,無底線,無做人的根本,那麼他會不會做危害國家安危的事情,是不敢確定的。

“人無德不立”不是一句空話,教師是傳道、授業之人,特殊的職業對職業道德要求更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師德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愛國守法、愛崗經驗、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終身學習爲師德的行爲規範。

(二)修身養性

今天讀《大學》,焦點在於“修身”。“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即是修養言行。言行是表現於外者,其基礎則在於內心的修煉。修身的具體行爲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擇善而從,博學於文,並約之以禮。

讀到“修身”這一章節,我想到自己的老師曾經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在餐桌上,有一個人一不小心把自己碗裏的湯灑到了餐桌上,你裝作沒看到,而不是哈哈大笑。”這種表現就是有修養的表現。是啊!也許面對別人的出糗,我們能表現自然,而給對方留足面子,真是有修養的表現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面對生活中的諸多事務,我們應該做一個在大事面前是非分明、態度明確,在小事情上遵法守則,沒有絲毫怠慢。教師亦是如此,我們身上的責任更重大,我們肩負起培養下一代人才的責任。所以“身正爲範,學高爲師”,想讓學生有修養,爲師的就應該從自身出發,不斷地與時俱進,修養自身。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情做起,從文明禮儀教起。堅持下去,和學生們一同進步。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教育學生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青年。

  二. 中庸之道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君子所做的中庸,是說君子在任何時機都合乎中的標準。我覺得中庸之道和現在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和諧”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庸的核心思想是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真諦是:“不爲拘泥,不爲偏激,尋求適度、適當”;中庸之道“不是模棱兩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這個中庸之道,不是空談,它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一刻也離不開,只要我們離開了中庸之道,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麻煩和煩惱。比如現在人喜歡熬夜,那就違反了中庸之道,日久必會生病,熬壞身體;對森林亂砍亂伐,就會破壞自然環境,導致沙塵暴、泥石流,也是違反中庸之道;我們現在人的慾望無窮大,有了這個還想要那個,吃着碗裏還要看着鍋裏,永遠沒有知足的時候,因此給自己的生活徒增了很多痛苦和煩惱,這都是因爲違反了中庸之道。

讀《大學》感受到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養性。規範自己的家庭,修養自己的言行。讀《中庸》希望通過我們修學,擺脫迷惑,返本歸元,真正明瞭人生的真相,做一個覺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個能夠遵循天道規律的人,那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讀後感2

說實話,只要和國學有關,和傳統經典文化沾邊,就覺得很高大上,離我們日常生活很遠,哪怕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儘管我曾經會很熟練的背誦《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很多內容。

《大學》裏提到“親民(去除污染而自新)”,我倒是覺得他們並不“親民(跟勞動大衆關係密切,親近民衆,接地氣)”。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四書》《五經》,也知道一些耳熟能詳的名篇名句,但每次讀這些經典,就像探尋一座儲量極爲豐富的寶藏,好像窮其一生都未必能觸及其根本,有時更感覺自己只是看見了一棵大樹的枝枝葉葉,根本無法窺見它深埋地下的根有多廣多深!

所以,我喜歡把我學習經典並能從中汲取能量的過程稱之爲“紮根”。而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更增添了紮根的勇氣。

本書整體架構很簡單而清晰,前言一、二分別解析了《大學》《中庸》兩本書以及自己爲其註解的緣由初衷。在忠實誠意的基礎上有傳承有創新有堅守,傅先生以其深厚的底蘊,精妙的文筆向我們展示了兩部經典作品的偉大、美妙和神奇。

正文由三部分組成:原文,譯文和註解,看似簡單實則精心。我想這種設計可以使適合閱讀的讀者年齡段無一不包。幼童可以素讀原文,初學者青少年可以精讀譯文,積澱頗豐的成人可以深入研讀註解,可謂老少皆宜,深淺都可。

本書在註解的時候,可謂用心極細緻,用先生自己的話說:“我的譯文即代表我的理解,沒有含糊其辭的空間;我的註解則着重於澄清概念,回溯孔孟原典,展現一貫之系統,儘量避免抽象或玄妙的術語,由此期望古代‘大學’教育的理想再現於今日,成爲我們共同尋求的學習目標與修養指南。”而對於《中庸》傅先生的評價也是極高的`。“人性之偉大、美妙與神奇,至此臻於巔峯,可謂止於至善了。”

至於譯文的準確和忠誠,註解的精妙和深廣自不必說。衆所周知,作爲儒學經典,《大學》主要內容是 “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三綱領,以及實現三綱領的八個條目或八個步驟,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庸》則主要集中在講“中和(中庸)之誠”,通過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三達德(智仁勇)以及九經(治理天下的九個基本方面)的敘述,統一明和誠、融合尊德性與道問學而彰顯天地之文。兩書中蘊涵着豐富的傳統價值觀表述,可以說對我們高尚人格的養成和深厚底蘊的建構提供借鑑和滋養。

傅先生告訴我們:《大學》讓我們明白爲什麼這樣說?而《中庸》是修養德行的指導和方向,是讓我們知道這樣說是爲了什麼? 也就是說《大學》是爲培養貴族子弟的從政素養而這樣說。《中庸》這樣說是爲了實現《論語》中的“中庸至德”和《大學》中的“止於至善”。《大學》一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一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如果我們把這三個說法聯繫起來,就可以發現:首先孔子爲個人修養德行指出了必須到哪裏去,也就是確定了“中庸至德”這個最高目標。其次《大學》爲即將從政的貴族子弟指出了必須做什麼,以實現“中庸至德”。他們必須彰顯高明的德行,必須親近愛護百姓,必須永不停止地去追求“至善”。要做到這三條,又必須做這些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另外《中庸》則在對“至德”和“至善”進行具體化的基礎上,論述必須怎麼做,才能實現“至德”和“至善”。所以,當我們真正理解了傅先生爲我們解讀的兩部作品的微言大義,那麼我們的紮根之旅算是真正開始了吧。

說實話作爲一個初學者,我最初接觸《中庸》,感覺它有點亂,沒有較強的邏輯性。閱讀本書,越來越發現了《中庸》的美。它既像一篇抒情散文,又似觀點鮮明的論述文。第二十九章中“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這不是酣暢淋漓的抒寫君子的追求和情懷嗎?《中庸》表達觀點從不模棱兩可、含含糊糊,而是斬釘截鐵、明確利落。第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誠,方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觀點可謂至清至明。另外有人說《中庸》還有一些懸疑小說的引人入勝。比如第一章講了“中”和“和”,卻沒有講“庸”。也許“庸”就是留在“中”與“和”之間的一個懸念。如果不能真正深深紮根下去,這些玄妙可謂深奧。

經典,就是傳承千年而不衰的精粹,是埋藏千年值得我們一再探尋的寶藏,是我們必須深深紮下去的根。

紮根不僅僅是一棵參天大樹的目標,也是每一棵花每一株小草的夢想,也是我們爲了讓自己更美好,爲了讓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不懈追求!

就像宋鴿老師推薦閱讀的《當務之急是“啃”讀一本墊底的書》我想,所謂“墊底”的書就應該是像《大學》《中庸》一類的書吧。

因爲《大學》《中庸》之美,“四書”“五經”之妙,中華傳統經典之博大,都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都是我們修養自身,振興中華之根!

《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讀後感3

在與敘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之前,我從未真正讀過任何一本古代經典著作。若說對於文言文的學習,那還要追溯到高中時期,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大學裏因爲學的是外語專業,所以幾乎從未接觸過“語文”,也就更別提對於古代經典的學習了。

參加工作後認識的第一位語文教研員是一位滿腹經綸的老教師,語言文字功底紮實,對於古代經典名篇可稱得上脫口而出、信手拈來。他曾經給予過我很多鼓勵,我在被那些厚重、溫暖的語言深深感動的同時,也曾暗下決心,多多誦讀經典,做一個有文化底蘊的教師。而懶惰又懈怠的我,渾渾噩噩間度過了許多年。有時間玩網絡小遊戲,卻沒有精力閱讀經典;有時間和朋友東拉西扯,卻沒有心思讓自己沉浸在一本書中。於是,年華枉度,空餘嗟嘆。其間偶爾也曾零星誦讀過些許《大學》《中庸》的名句,如“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終究不成氣候,外加疏於複習鞏固,也大都遺忘了。

淄博趙成峯老師和煙臺李霞老師對於經典誦讀的至誠與堅守讓人敬佩,讓人自慚形穢。閱讀其他敘事者的文章,再對比自己膚淺的文字,也時常感到羞愧。他們的文章總能給人真切而又溫婉,清新卻又厚重的感覺,而自己寫來寫去,只不過在原地打轉兒,看不見進步與成長。我想,這與缺乏閱讀積累、文字修養與文化底蘊有着很大關聯。試想,我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假性努力,如何與他們的求知若渴、筆耕不輟相提並論?成長的心思始終都有,誦讀的意向也算充沛,無奈遲遲不見行動、固步不前。直到開始與敘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似乎再也沒有藉口拖延與狡辯,那就逼着自己去啃這本“難啃的書”。

是的,這本書的確難啃——不光是《大學》《中庸》難啃,就連傅佩榮先生所作的註解對於我來說,也很艱澀。他旁徵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論語》《孟子》《易經》《大學章句集註》等經典著作來進行註解。對於學識淺薄的我來說,每一章節埋頭反覆閱讀,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譯文也讀上三五遍,才能與原文相對應,做出粗淺的理解。

反覆誦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朱熹將《大學》重編爲“經一章,傳十章”,其中“經一章”談“三綱領”與“八條目”。三綱領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八條目”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修身”是焦點,位居樞紐角色。修身即是修養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禮儀、禮節與禮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現,其根基在於內心的修煉,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對於教師來說,如何纔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與正其身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對於教師來說,“修身”大概可以這樣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將“如保赤子”的初心喚醒或是找回;真誠面對自己的意念,不妨問問自己,想要成爲什麼樣的教師,想要守護什麼樣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惡”,做真教育、爲孩子成長的遠方灌溉給養的則是“善”,做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只見眼前分數而忽略孩子一生髮展的就是“惡”,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爲“不做兢兢業業的愚蠢的教師”;辨別外在誘惑、榮譽與自我的關係,是追尋現實世界裏的“達官顯貴”,還是堅守理想之中的詩與遠方。當我們釐清以上問題並且開始摸索、踐行“心嚮往之”的教育,我們纔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縱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遠,我們也將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們的整個教育人生,就應該“皆以修身爲本”。唯有這樣才能如李霞老師在講座中所言,“推動自己,推動教育”,也誠如陶行知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行走於教育之路或許艱難,而只要我們做到“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們亦能“雖愚必能,雖柔必強”。

一個月的共讀時間所剩無幾,而我對這本書、或者說對經典的學習纔剛剛開始。在這段與經典“親密接觸”的時光裏,它給予我的遠非某一章節的誦讀或理解,而是一種召喚和引領。它將曾經隱匿、蟄伏於心底的對於經典的求知與渴望喚醒,召喚着我嘗試去開啓一段不太一樣的、更加豐厚而充盈的生活——這實在是從春天裏開啓的一段美好的遇見。

如果要給這份美好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