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魯迅《阿Q正傳》有感

讀魯迅《阿Q正傳》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讀魯迅《阿Q正傳》有感1

讀魯迅《阿Q正傳》有感

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爲世人留下了許多精神佳作。《阿Q正傳》便是其中的一篇。我興致勃勃地翻開書,開始走進阿Q這個悲劇人物的內心世界。

魯迅筆下的阿Q,受到以趙太爺爲代表的封建勢力的剝削和壓迫,社會地位低下,生活境遇十分悽慘。在他的身上有中國舊式農民安守本分,任勞任怨的優點,也有思想保守、認知愚昧、意識狹隘的缺點。

阿Q是千千萬萬貧苦大衆中的一員,他對革命的認識模糊,直到辛亥革命風起雲涌,他看見趙太爺等一干欺軟怕硬的封建統治者威風掃地後,纔開始嚮往革命,但他在思想上並沒有真正認識革命的意義,並繼續用他那可悲可笑的“精神勝利法”來安慰自己,根本不承認自己迷信,陶醉於幻想的自尊中,或通過轉嫁屈辱而得到心理上的滿足,自輕自賤。當這些都沒用時,就自欺欺人,把失敗變爲精神上的虛幻勝利。這一點,阿Q至死都沒有醒悟。魯迅先生借阿Q的“精神勝利法”,批判了那個時代在思想上沒有覺悟的中國人,認爲這是中華民族覺醒與振興的最大障礙之一。

阿Q想參加革命,卻不得其所,反而成爲革命黨和封建勢力妥協的犧牲品,被送上了斷頭臺,落了個“大團圓”的下場。阿Q的下場,正如辛亥革命的結局;阿Q本身的悲劇,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劇。小說正是通過阿Q的結局,深刻的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最終導致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充分發動和依靠農民羣衆。

讀完《阿Q正傳》後,我的思緒彷彿回到了清朝末年,我看到了當時農民羣衆悲慘的生活景象;看到了革命黨人前赴後繼衝鋒向前的壯烈場面;還看到了一部分像阿Q這樣沒有覺醒的中國人……

讀魯迅《阿Q正傳》有感2

暑假期間,我看了魯迅先生的許多篇小說,最讓我回味無窮的是人物性格鮮明的《阿Q正傳》,這篇文章我反覆看了6遍。魯迅先生以幽默生動的語句刻畫了生動的人物形象,有位高權重的趙太爺、有學問的趙秀才、又胡又癩的王胡等等,可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主人公阿Q.阿Q留着一條長長的黃辨子,臉上一塊癩頭瘡,他很窮,沒有房子,只能住在未莊的土穀祠裏,依靠給別人做短工爲生。阿Q可是一有了閒錢就去酒樓喝酒。有一回他被別人笑話了,便與別人打架,被打得落花流水,待他人走後,還說“現在的世道真不像樣,我總算被兒子打了”。像這些“樂觀”的.話阿Q還有很多,也就是魯訊先生說的阿Q精神,這些生動幽默的語句諷刺了當時社會最底層的人物,也有作者的幾分同情。他性格中的自輕自賤讓人發笑和深思。《孔乙己》、《祝福》等小說中都有類似的人物。合上書,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的社會中不是也有一些像阿Q精神一樣的人麼,錢包被小偷偷走,就說:“給他買藥好了!”當考試考的很差時,便自嘲說:“人家考第一,我也是第一,無非是倒數而已,你們是什麼東西?”說完掩卷一扔,便無影無蹤了,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阿Q的一些影子。

魯訊先生筆下的阿Q真是又可愛又可憐又可恨啊!可愛於他的幽默樂觀,可憐於他的無可救藥,可恨於封建社會的思想,使阿Q這樣的“人才”倍出,讓我們也以阿Q爲鏡子來照照自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