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我們內心的衝突》有感大綱

讀《我們內心的衝突》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我們內心的衝突》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我們內心的衝突》有感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說得不錯,既然不順心,還不如去放飛自我。

讀過《我們內心的衝突》,不難發現,書中提到的三種人格,無論是順從型人格、對抗型人格還是疏離型人格,其本質都是在逃避,他們逃避着真實的生活,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訴說着“人生在世不稱意”。

我們的內心,因爲什麼纔會起衝突呢?我想大概是因爲選擇吧。每一天我們要做出各種各樣的選擇,做選擇就難免會有衝突。這些會使你的內心不那麼痛快,就像聽到天使和魔鬼在你耳邊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你會因爲正義而聽從天使的建議,還是會爲了利益而陷進魔鬼的誘惑?

提到這個,讓我不得不又想起性善論與性惡論,人之初,或許善惡都不是“本性”,構成一個人性格的因素有太多太多,我們每日的行爲大部分取決於外在而非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讀《我們內心的衝突》就像在看醫學課本那樣,學到哪就感覺自己得了什麼病,從而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精神症,但是讀到最後不禁釋然了,我們大部分人都是一個綜合體,就像炒一道菜,不同的人拿着相同的食材還是會做出不一樣的味道,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多半勺鹽或者早出鍋一分鐘的差別。書中提出了很多貼近生活的問題,我也因此陷入這種衝突中感覺無法認清自己,但是最後才發現,這些本來就不需要弄明白,是什麼味道,只有自己嚐了才知道。

既然我以那句詩當了標題,不如就讓我們繼續用李白來舉例子。衆所周知,這位大仙是出了名的隨心所欲,可他並不是完完全全的疏離型人格。面對“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的盛大宴會,縱然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可還是沒有當場爆發,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體現了他順從的一面。反之,他也有“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勇敢,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無畏,這裏麪包藏着他想要反抗的心。一個人的形象是立體的,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得意,也會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的頹廢,這並不矛盾,或者說,我們每個人就是這諸多矛盾的統一體。

李白的詩句體現的是道家的處事風格,在道家那裏,世間萬事萬物都是“道”,所以,無論是馴服的貓狗還是兇猛的野獸亦或是在無人之地綻放的花朵,它們都是“道”,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人”,一個有着奇妙性格的活生生的人,但其中道理太過玄妙,那麼現在我們還是來重點談談作爲主流的儒家思想。

儒家的思想有明顯的積極入世的態度,而且強調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包括等級關係)處理社會內部問題,這明顯的體現了卡倫霍妮理論中“順從型人格”的特點——“親近他人”的特點,當然,這種親近是建立在等級觀念和公序良俗的基礎之上的:父慈子孝、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建立在等級制度上的親近必然也是不平等的,對低等級人的“仁”也抱有一定“施捨”的味道。

再說等級關係,等級關係實際上是強弱關係,取決於實力強弱,利益分配的多寡。而維持這種不平等關係的需要是控制和被控制。卡倫霍妮說順從型人格需要一位“能夠控制他,並滿足他所以需要”的“夥伴”,而顯然,儒家思想中不乏這些“夥伴”的身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孔子這裏沒有過分強調被控制和被壓制),“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儒家思想的初期中,這些“夥伴”的作用並不明顯,各階層的人都要依正理,不過到了後期被某些政治投機分子的篡改下,變成無條件的服從和被控制,淪爲政治工具,官方哲學。利用儒學的地位和教化作用,將一代代人塑造成順從型人格。

卡倫霍妮認爲,順從型的人,最重視的就是他和別人在情趣和愛好上的共同點,不在乎不同點。而在這方面,儒學似乎體現了對抗型人格的特點:“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當然這種對抗型的比率不高,沒有激烈的對抗,甚至最後還是落在共同點上,因爲儒家還是強調友善待人,求同存異,同還是站在重要位置的。

儒家的仁和中庸之道也十分體現卡倫霍妮關於順從型人格的描述:“他建立的基礎是仁慈、憐憫、愛、慷慨、大方和謙遜等”;“他可能是爲了和別人和諧相處,免得雙方出現矛盾,所以做人一點都不張揚”因爲“這些需求的核心,其實都是心中對於親密關係和歸屬的渴求”超脫於社會規範的束縛會使他感到不適,中庸是一條不錯的道路,不過這條道路上也有着缺乏創新批判精神、“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等等問題。中庸之路走向極端,就成了不中庸的中庸。順從型人格的對歸屬的渴望被過分放大會帶來進一步發展的阻力。

雖然我們現在所學到的知識是多元化的,可是我們作爲中國人,受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的影響,還是習慣順從的,因爲儒士是順從型人格的典型代表,哪怕早早的就受到了新思想的感染。不過從這一點上我們還是要感謝儒家思想的',它在客觀上穩定了社會秩序,讓生活中的“好人”更多了,換句話說,正是因爲這種思想,讓我們在塑造理想形象的時候,不會有人塑造出殺人放火的惡魔形象。拿我自己來說,在與人意見不合的時候,我常常會選擇屈從於大多數,不輕易說出自己的想法,儘管我每次都在爲要不要說出來而作鬥爭。就像書裏說的,脾氣特別好的人也有過掐斷別人脖子的念頭,可這個念頭僅僅是一個念頭,它會好好的藏在心裏,不會表達出來,所以從外界看,我還是一個接近於順從型人格的人。中國人是有反抗意識的,只不過沒有機會表現出來,這纔有了魯迅筆下麻木無情的看客,可是,一旦這種反抗意識被激發出來,就會有強大的力量,可以讓我們在反抗惡勢力的戰鬥中取得勝利。

哪一種人格不是一種逃避呢?亦或者說是一種壓抑。我們因爲害怕生活中即將也許會遇到的“惡意”,從而壓抑自己最真實的想法,用順從、對抗或疏離的方式保護自己。而根據前面提到過的,不僅僅是順從型,任何一種人格過分突出都會給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帶來阻力,而這當然不是要讓我們擺脫所有的內心衝突,去像莊子那樣抱着葫蘆去追求什麼“絕對的精神自由”,而是要正視這些衝突,讓自己能夠更好的生活。

當然,我想卡倫霍妮並不是想讓我們完全想明白你喜歡的人是“真正喜歡”還是“應該喜歡”,而是希望所有人可以“找到自我併成爲更好的自我”。

做出選擇是有風險的,我們也不可能做到時時刻刻都保持理性,那麼不如就讓我們理直氣壯的放出我們感性的一面,做自己內心的主人,在人生種種“不稱意”後,做個決定,比如:明朝散發弄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