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好的孤獨》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好的孤獨》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在孤獨的情境中,我們纔會產生更深的思考,“別人帶不走的,最終時間都會帶走”,讀完《好的孤獨》後我們從中體會到深深的哲理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好的孤獨》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好的孤獨》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好的孤獨》讀後感1

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爲之前看了作者陳果在中央電視臺《開講了》的一期演講,講得很精彩。80後的陳果系復旦名師、哲學博士,被稱爲“麻辣教師”,她的課也被學生評爲“我最喜愛的復旦課程”。此書爲作者第一本書,是其近10年來的教學心得整理而成,囊括了她的思想精髓。

這本書集結了很多孤獨者對生活、對生命、對自我、對世界的困惑與追問。書中講到了孤獨與寂寞、自信與自負、自律與自由、成熟與天真等一些我們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使有相同境遇的人會明白不只是你一個人在與這些困惑戰鬥,很多人同樣悲傷着你的悲傷,孤獨者你的孤獨。這種“共苦”或許能使人在迷境之中多一份直面迷境的勇氣、多一點與迷境和解的平靜、多一些超越迷境的希望,並因此消解自己的孤獨、淡化自己的悲傷。下面談談讀完此書後體會比較深的兩點內容。

關於孤獨與寂寞。

現實中,我們每個人總會在人生的此一時彼一時陷入此一種彼一種煩惱,無一例外,差別僅在於煩惱各有出處,內容不盡相同,有的人窘迫於謀生的艱難、物質的匱乏,有的人困頓於靈魂的暗夜、精神的荒涼;有的煩惱源於飢餓難當卻無以果腹,有的煩惱源於面對美食卻全無胃口,看似不同的煩惱,卻是一樣的無助。無助的人往往會感到特別孤單。

那麼面對孤單,我們該如何選擇呢?書中講到了有孤獨與寂寞兩個選擇。孤獨與寂寞是有區別的。孤獨是要我們有獨處的時間,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裝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菸來裝深沉;孤獨是自得其樂的獨處,是自成體系的完整。

當自己孤單的時候,如果我們不躲也不藏,主動承認孤單、迎向孤單、順從孤單,把自己託付給孤單,做到不懼怕直面孤單,尊重孤單,學會將孤單視爲生活之友,才能稱爲享受孤獨的思想者。而寂寞是由自我內心的荒涼、思想的貧乏而引起的對獨處的恐慌,精神的空洞使我們直覺到生命的虛無。寂寞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的飢餓。寂寞的人總是需要他人的陪伴,需要通過人羣來治療。

狂歡是一羣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人身處社會,必須處理好社交與獨處的關係。當今社會,對生活於社會中的人而言,社交在所難免,而且不可否認,他自有其意義,如果我們行之得當,社交確實能爲我們提供一些我們想要的東西,比如人脈、人氣、機會,等等。但如果只專注於社交,忽略了獨處,那麼很容易變成一羣人的寂寞。若社交出於功利,則難免逢場作戲,大家都戴着面具,這樣的交往自然不會有純淨之清氣。若社交出於寂寞,則往往流於膚淺而難以深入人心。

這時,我們唯有從人羣中抽身而出,從喧譁中隱匿,返回獨對天地、獨對真實之自我的存在,才能享受獨處所帶來的無窮樂趣。我們需要有自我一定的空間,因爲距離產生美。有時擁擠侵佔了人與人之間適度的距離,使人們彼此失去了耐心與敬意,尤其在人潮洶涌的大城市裏,到處是人,人與人缺乏感情、格外冷漠。適度的距離還原每個人的完整性,它使每個人成爲一道獨特的風景,因其獨特而互生欣賞與敬意。更因爲這距離有時超越了我們的肉眼視力所及的範圍,於是我們產生了精神的凝望,即思念。

關於內功與外功。

功夫可分爲“外功”與“內功”。武俠小說中,初入江湖、舞刀弄槍的俠客們往往努力修煉外功,以此“成就外功”;而真正的武林高手和那些深藏不露的武學泰斗卻格外注重修煉內功。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談論人的本質時,爲人區分了三個不同層次。最外層的是“我在他人那裏是什麼評價”,中間層次是“我擁有什麼”,最內層是“我是誰”。到達“我是誰”這一層的人,追問的是自己的本質,那是一些看起來不清不楚卻至關重要的東西:即我的心靈、我的精神、我的靈魂、我的人格。“我是誰”,這就是那個真正“內在與我們的東西”,它們真正屬於我們,常駐而永不流逝。別人拿不走他,因爲它深深地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裏,瀰漫於我們周身;時間也無法捲走它,因爲心靈永遠不會有皺紋。一個人只有知道我是誰、我是什麼人,纔可能知道我該往何處去。當一個人真正搞清楚自己是誰的時候,生活就會爲他“芝麻開門”。

作爲文祕人員,自己也深深感觸,修煉內功比外功更爲重要,可能外功能夠讓我們應付大部分日常的事務,但文祕人員真正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內功紮實,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從容淡定、收放自如,才能使文字更有靈性。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除了日常針對工作常用文稿的學與練之外,我們還得博覽羣書,不斷積澱,使自己富有知識、更有修養、更具人格魅力。修煉外功可以保障物質生活的充實與豐富;修煉內功則是以欣賞精神世界的海闊天空,實現靈魂的安寧與幸福,那是至高的、純粹而甘美的歡樂。

  《好的孤獨》讀後感2

“無論是學生時代的我,還是成爲老師之後,我都曾多次像他們一樣,站在復旦某一個教室的角落裏,聽上幾個小時的講座。對我而言,那是一段無比歡樂的時光,尤其是當他人的語言像一束光投射進我的內心,在那裏某些潛伏了許久的激情,某些甚至未被我自己意識的思想的種子竟藉着這光得以甦醒,抽出了它的第一根芽,開出了它的第一朵花。這種靈魂受觸動、精神被點燃的愉悅感,美不勝收。”

我被序言中的這句話打動了,它說出了我的感受,說出了我想說但不知如何表達的情感。這種共鳴是讀書的最大樂趣,在世界的某一個地方某一個時間有一個人有着和我們同樣的情感,而且這種情感被他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了下來,我心中的一個點瞬間被融化了,這種被理解喜悅,讓人感情溫暖。

一個無助的人往往會感到特別孤獨——他悲傷着他的悲傷,而周圍的人卻仍舊歡樂着他們的歡樂,“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陽光不會因爲他的悲傷而少一分明媚,春天不會因爲他的悲傷而遲遲不來,世界沒有了他的微笑照樣不緊不慢地勻速旋轉……悲傷的人備感孤獨,而孤獨讓悲傷者更悲傷。

這本書是寫給那些孤獨的悲傷者,因爲這裏集結了很多孤獨者對生活、對生命、對自我、對世界的困惑與追問。你若從中讀到了一個你,那麼你至少會明白不只是你一個人在與這些困惑戰鬥,很多人同樣悲傷着你的悲傷,孤獨着你的孤獨。這種“共苦”或許多少能消解你的孤獨,並因此淡化你的悲傷。

我曾見過面帶笑容參加喪禮者,曾見過因別人遭受挫折而幸災樂禍者,曾見過落井下石者,曾見過嚴人寬己者,曾見過笑裏藏刀者……這些人讓悲傷的人更悲傷,孤獨的人更孤獨。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幾個難過的坎,不可能有人陪你一輩子,父母陪不了,愛人陪不了,孩子陪不了,朋友也陪不了,有時候總是要獨自面對。面對父母、愛人、孩子、朋友,你不可能諸事順暢,當和他(她)們發生矛盾時,這種痛苦和孤獨是需要自己一個面對的。很多人都把父母、愛人、朋友當成了自己傾訴的對象,而此時他(她)們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就像在舞臺上跳舞一樣,舞伴突然撤了,需要我們一個人面對觀衆,怎麼辦?只能自己堅持獨舞。每當我最孤獨無助的時候,我都會從文字中尋找心靈的慰藉、情感的陪伴。

書裏的篇章未必能給給我們當下的人生困境指明一條具體的解脫之路,但或許可以在你上下求索而不得其解的時候爲你打開一扇小窗,讓你透過它瞥見另一幅圖景,在這幅圖景中,有那麼一些人,碰到我們相似的生活處境,既不像我們那麼焦慮不安,也沒有我們的糾結不定,他們在順境中大笑歌唱舞蹈,在逆境中依舊心平氣和;他們迎向陽光,也安於黑夜;他們飽含深情地活,心懷誠意地死;他們享受一切生命的美好,也不辜負不可抗拒的苦難……

通過閱讀《好的孤獨》我的三點體會:

(一)一切思想的困惑都有解決的途徑;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從先賢聖人著作和事蹟中學習;

(三)佛家思想是洞察世界的大智慧。

人生的路上,有書陪伴,不在孤獨。

  《好的孤獨》讀後感3

與朋友在一起,不期待得到任何東西,僅那份彼此無需設防的內心鬆弛、不刻意的流暢自如,已然使我們心滿意足。當你們不見時,他住在你心裏;當你們相見時,你整個人都是一個溫暖的微笑。你們之間有着讓人難以置信的絕對信任,那將是你們能找到的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

只有常以孤獨之自我意識反觀自身的人才可能擁有真正彌足珍貴的朋友。執手相看無語,卻心事瞭然,一個人的獨處常常妙不可言。

決定你我能否成爲朋友的,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時間。時間如明鏡,鑑證朋友的心,朋友正是在時間的沉澱中浮出水面。朋友”本就是最不庸俗的東西,所以它的特徵都超然於世俗之外。

所謂的“自由”“並不意味着能做自己想做的”,而是意味着“能拒絕自己不想做的”。

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不論是貧困還是富裕、得意還是失意、窮途還是達境,他都不會心懷惡意、都不會傷害他人,他的善良不以環境優劣而改變,不因他人態度而轉折,他的“向善”“求善”、對“善”的忠誠持之以恆、矢志不渝。

知識淵博”與“人格高尚”根本上就不是一回事。

生活中那些雞毛蒜皮的麻煩雖然令我們時時不快,但我們終究知道原因、明白其中的來龍去脈,即使一時解決不了,終究不足以構成我們彷徨無助的“困惑”。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成熟,看似越來越遠離兒時的“單純”,事實上卻是越來越趨近淳厚而圓滿的“天真”。

接受愛,享受愛,並傳遞愛,纔是感恩的王道。這個過程歡樂而坦然,平和而忠誠。

我們知道的東西越多,就會發現有更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當對什麼都不再感到好奇的時候,就真的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