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文脈》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大綱

《中國文脈》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文脈》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文脈》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中國文脈》讀後感1

從《山河之書》到《中國文脈》如果說前者是閃耀在中華文化長河上的亮麗一景的話,後者便是前者的締造者。如果說我是一個從不懂歷史,一向崇尚科技的理科女時,我卻被餘老師用那麼通俗,簡潔,乾淨而又賦予魅力的語言吸引着,我從來不知道浸着歷史味道的散文,如此讓人醉,你爲我們講述的不是那鐵騎血腥的歷史,娓娓道來的而婉諾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攜着遠古文化氣息,那麼親切地走來了,你所有的懷疑,被她微微一笑征服了。

那種美是我從不曾目睹的,那種愛是迷失自我的歲月裏,光輝的一筆,那是生命裏的切切私語,是生存狀態自然程現,就是她讓我心裏像點着了一場大火,讓我的思考從平淡、消極、頹廢,又回到了重新思考、平淡、感知、美好。

可灼傷感還是有的,有那麼一天開始,我不那麼熱衷於我的工作了,那不怨我,因爲我心底的渴求的,我掂着腳也夠不着,我的心力憔悴了,心的火還在燒着,燃燒是一種讓人睜不眼睛的吞噬。火焰以一種灼熱而飄忽的獰笑,快速地推進着毀滅。那一刻,我這一邊已經準備剎時化爲灰燼,哪知有一雙手伸了進來,把傷殘的我救出。

我從夢魘中醒來,生命那麼觸手可及,連樓蘭姑娘也在爲我婉惜,我還是要重整旗鼓,高昂地走下去。

正像我對數理化的宣揚,那種數字美,那種簡潔美,那種約定美,那種不用粉飾的美,那麼高傲地推動着生產力。我想用我的力量,用我感召的力量,爲我親愛的祖國盡微薄之力,這是我的青春!踏着青的遺蹟,我的人生帶着年齡的冗餘前進着,可時間已經付不起,匆忙的身影,讓一種東西停止了,而讓一種東西無力了,我沒有自信了,帶着的清高的外表,卻感到了那種來自心底的弱弱,生活,你讓我傷透了。

西天最後的一絲餘光鋪開了夜的序,我開始了我爭渡的最禮相遇,不知道算不算愛上了你。

我的書房裏,泛泛的燈光裏,我席地而座的隨意,散落一地的書,乾癟的水果,茶杯,酒杯,咖啡。你應該知道,我不想睡!

  《中國文脈》讀後感2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有社會的地方就有文化,而文化,則是依靠文字爲載體,傳遞獨立人格的思想內涵,觀念主張,它在一代又一代歲月的風化中日臻完善,嬗變爲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

先秦的諸子百家,大衆的儒家思想,端午清明的節日風俗……是我們的精神文化;琴棋書畫,筆墨紙硯,文學作品……是我們的物質文化,二者都是我們這個民族萬千人民的智慧結晶。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思想的巨人以文字點燃文化的火炬,即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以科學民主思想代替封建迷信,但並不止步於此,正如餘秋雨所說:這種轉化更有一種接近本源性的物質基礎,即“鋼筆文化”代替“毛筆文化”。五四鬥士們自己也使用毛筆,但他們是用毛筆在呼喚着鋼筆文化。毛筆與鋼筆之所以可以稱之爲文化,是因爲它們各自都牽連着一個完整的世界。

展望建國xx週年的今天,各種文化思潮此起彼伏,我們接納優秀的外國文化,理解不同的文化差異,包容各自民族的個性,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都離不開傳統文化,因爲只有她,才賜予我們第二重血與肉,才讓我們在濃濃歷史迷霧裏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歸屬。

在歷史的觀照下,我們尋找現實生活的脈絡和意義,如同久旱逢甘霖,我們遇見文字,如飢似渴寫下內心孤獨與沉思的獨白,大膽而羞怯的表達我們的愛情與希望,耳邊廝磨迷茫與猶豫不決。似野草,春風吹又生,似煙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似,卻又不是,然而記錄文字,就是塑造我們自己。

希望你的文字裏,有餘光中“聽聽那冷雨”的鮮活匠氣,有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冷峻深邃的思想,更有春秋《詩經》“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的熱烈敦厚……

站在歷史的雄偉長城上,看國破家亡,兵荒馬亂之中,中華文化霎時可能隕滅,但在一批批忠貞文化志士的保護下,一息尚存。因爲堅定,因爲執着,他們使傳統文化歷久彌新,而現在,處於新世紀,新未來的我們,作爲千千萬萬大學生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在心底保存對傳統文化的虔誠信念,爲她,更好的雕琢自己,爲她,更好的取精去粕,爲她,更是爲我們泱泱大國——中國。

文化相傳的過程,是我們民族精神靈魂的解閃耀與解放。行走在文化絲綢之路,願每一個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個世界都能使你心靈更加豐滿充盈,擁有自己的理解與感悟,開啓心智,涌現你獨一無二的魅力,展現當代大學生的丰神俊貌!

  《中國文脈》讀後感3

最初對餘秋雨老師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視歌手大賽上,他作爲文化課考官,在評點歌手答題的同時,爲我們普及了很多文化歷史知識,當時很多聽不太懂,只是覺得他出口成章,各種文學典故信手拈來,讓很多人崇拜至極。

後來,讀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讀懂了幾分他的苦心,他對於中華文化是如此的熱愛如此的維護,一心想推廣開來,可是在當今這個人心浮躁一心向錢的社會,他所做的就像是對着大海吶喊一樣,聲音被隱沒在海浪裏了。

但是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爲民族文化吶喊,一起爲保留我們燦爛的精華而吶喊,可能這些聲音就能匯聚成強有力的音符,能穿透海浪傳播到四面八方。

這篇《中國文脈》,餘老師是依照歷史的順序,爲我們一一清點每個階段最偉大的文學家。從《詩經》的吟唱開始,中國文化開始上路,歷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偉大的詩人和瑰麗的文學作品。首先,在先秦諸子中,分爲三個等級,第一等級:莊子、孟子;第二等級:老子、孔子;第三等級:韓非子、墨子。而餘老師認爲屈原是整個先秦時期的文學冠軍。漢賦的成就相對最弱,幸好還有佔據歷史性學至高地位的司馬遷和《史記》。

魏晉文脈,分爲三段,第一個在戰火硝煙中接續文脈的,是曹操。有很多成爲熟語的詩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他用乾淨樸素凝鍊的筆墨,以開闊的氣勢來寫宇宙人生。第二段,是阮籍,嵇康兩人,真正稱得上“魏晉名士”。第三段的主角,陶淵明,他以自己的詩句展示了最鮮明的文學主張,戒色彩,戒繁複,戒深奧,戒典故,並創造了一種以“田園”爲標識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種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陶淵明爲中國文脈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氣,潔淨之氣,淡遠之氣。本人也是最喜歡他身上這種悠然淡定的超然氣息。

唐代文化上的繁榮,留下最壯麗的一篇。餘老師心中唐代詩人的前四名,當屬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寫的好的當屬韓愈和柳宗元。

宋代文脈的首席,讓給了蘇東坡,他是一個全才,詩、詞、文、書法、音樂、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詞作、散文、書法三項,皆可傲視千年。排在他後面是是辛棄疾、陸游和李清照。及至元代,詩歌、散文不值一提,但戲劇的出現,彌補了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一個重大缺漏。關漢卿、王實甫的出現,讓中國可以立即在戲劇上與其他文明並肩而“毫無愧色”。明清兩代五百多年,中國文脈嚴重衰弱,還好有一部《紅樓夢》以世界性的高度存在着,慰撫了五百年的荒涼。

中國近、現代文學,成就較低。現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脈的也就是魯迅。

現代如此荒瘠,如何重新推進中國文脈?餘老師說,首先領略兩種偉大——古代的偉大和國際的偉大,然後重建自己的人格,創造未來。每個試圖把中國文脈接到自己身上的年輕人,首先要從當代文化圈裏逃出,濾淨心胸,騰空而起,靜靜地遨遊於從神話到《詩經》、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學星座的蒼穹之中。

  《中國文脈》讀後感4

喜歡讀《中國文脈》,源於它的名字;堅持讀下去,因爲它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反覆讀幾遍,得益於它博大精深的深層內涵和對文化的思考。

談到文化,勢必是一個極爲博大深遠的話題。它是民族,一個國家的根源,是我們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爲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歷經千餘載歲月的滌盪,我們獲得了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

面對如此之繁華盛景,一箇中國人,若是對自己的文化淵源一無所知,甚至鄙薄,顯然是極端可怕的。這不禁讓我們意識到,品鑑和把握先祖賦予我們的財富,並將其不斷延續,推向高峯,是每一個炎黃子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古往今來,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蕩蕩,其之深,難尋其底,其之絢麗多姿,琳琅滿目。正如我上文所說,把握和品鑑其精髓是關鍵所在。而文學的發展變遷正是華夏文化延續變化的一條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線,它的活力充分展現了我國文化肝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華。因此,抓住這條主線,有助於我們更準確,更深刻地領悟文化的神韻精髓。

於是,我仔細研讀了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然而我驚喜的發現,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開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劉和審美潛流。”這正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指明瞭我所追尋的方向,將文學的主線昇華爲了文脈,這正是其根源所在。

點明主題之後,《中國文脈》以中國文字起源爲原點從《詩經》講起,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統一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展現出一條清晰的脈絡,既是文學的發展,亦是歷史的變遷,生動地爲我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

縱觀全書,開始的兩個篇目,《中國文脈》和《筆墨歷史》是總體綱領,它們酣暢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以及作爲文脈載體的中國書法史,之後是對每個時代文脈分別以個體進行精細論述,使全書更加豐滿充實。作者站在研究者個人的角度,展現的是研究者個人的史觀和研究心得,並不過分強調說教,雖有爭議,但對於像我這樣非專業平民,能夠站在研究者的肩膀上,努力藉助研究者的眼睛,鳥瞰浩瀚的中國文脈,“竊取”某些硏究者的點滴研究成果已經獲益匪淺。

大浪淘沙,歷史沉浮,那一條貫穿中國文化的文脈正逢抉擇的關鍵。我們面對着繼承與發揚的機遇與挑戰,餘先生的作品點明瞭社會的現狀與背景的潮流。經典不可複製,此話擲地有聲,既承認了人類一切文化壯舉由盛而衰的必然規律,同時也提出,應當敬畏經典,保護經典,如此,才能重整重組,在大力改革中創造與推進新的中國文脈。

  《中國文脈》讀後感5

藉着暑假這個空閒的假期,我花了7個小時把餘秋雨的《中國文脈》讀完了。總體感覺給自己的中國文學史複習了一下。複習過程比較輕鬆。有笑着感嘆的地方,也有不甚滿意的地方。

新意並不多,把冷飯熱炒一遍,模模糊糊都是曉風明月的感覺。好在時間線索比較清楚,分類也比較明確。

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他因爲對曹操的偏愛,冷落了孔明,冷落了三國。對羅貫中缺乏足夠的敬意。

其次是他對越是遙遠的東西評價越高,越是接近現代的文人和作品,越缺少充分的評價。好像是文脈消失了一樣。這個見解缺乏說服力。

第三是對百姓在文學史上地位評價的前後矛盾。前面說稷下學宮裏不需要草民。後面又說只有百姓還記得屈原,好像給了屈原無上文學地位的是百姓。

最後是對紅樓夢的解讀評價,雖然很高,說這是人性生存與美好的幻滅,但是分析軟弱無力,缺乏獨到見解,又不敢在衆多理論中闡明旗幟,不夠給力。

爲了可以追求語言的生動,很多地方做了一些想象,確實有效果,我往往就是被此逗笑。但是越到後面,越覺得寫法出現模式化,就在笑不出來了。

《中國文脈》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在這我也推薦大家有機會一定要看下。

  《中國文脈》讀後感6

中國文脈,好大的氣派!讀完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一書,我長時間沉浸在一種感動和震撼之中。

中國文學幾千年的發展史,著作浩如卷帙,星光璀璨奪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夠經歷時間的考驗,可以成爲穿越時空成爲不朽的經典?餘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他獨特的視角,靈動的思考,運用"減法"的研究方法來梳理了中國文學的脈絡。他說:"減而見筋,減而見神,減而得脈".在博而精的文學基礎和底蘊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邃的穿越漫長而悠遠的歷史,進行了大膽而獨到的取捨。

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歷史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股潛流體量不大,不一以貫之,時斷時續,就像一條倔強的山脊連成的天際線,綿延不斷,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正是這條天際線,讓我們知道那個天地之大,以及那個天地之限,並領略了註定要長久包圍我們生命的文化儀式。

等級,是文脈的生命;等級,是由品味來決定的。品味決定等級,等級構成文明。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的等級和品味,是精神文化層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大道,人類尊嚴。文中字裏行間都充滿着秋雨先生慷慨豪邁的情懷,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對中華文學家園滿腔的熱愛和關切之情。

從漢字的起源到詩經的出現,從先秦諸子到漢大賦,從魏晉南北朝到大唐盛世,從英傑輩出的宋代到文脈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詩意充沛的筆墨夾敘夾議,帶領我們去親近百花齊放絢麗多姿的先秦諸子、僻居荒村氣定神閒的陶淵明;去敬仰行吟江邊孤傲悲愴的屈原、倍受酷刑而握筆的司馬遷;去了解風骨飄逸桀驁多才的魏晉名士、唐詩宋詞巍峨頂峯上的諸多身影……那些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模糊的形象,通過他的文字,變得清朗而感性,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別樣情懷。同時,秋雨先生對影響中國文脈至深的科學制度,進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評價,並剖析了文脈的根本,用清新簡練的文字表達了精神之脈和人格之脈的深刻思想與啓蒙精神。

在飽蘸深情、蕩氣迴腸的筆墨間,我們也不難發現始終雲繞着秋雨先生的淡淡憂傷和飄忽的無奈。中國文脈源遠流長,有過諸多的輝煌,也有過百年的蒼涼。

中國現代文學成果寥落,偌大中國沒有出現過一個近似於王陽明的哲學家,也沒有出過一個近似於曹雪芹的小說家。研究隊伍的誇張、僞飾、把玩的風尚大幅貶損了文學的.形象。面對當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領域,秋雨先生主張重啓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座標,重建普世範本,清理地基搬開蕪雜,尋獲大柱石基,讓出疏朗空間,洗淨衆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中華文化的復興。

現代是如此的荒瘠,我們不要在那裏流浪太久。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心浮躁。中國文脈在今天的斷裂,是中國文學的悲哀,是中華民族魂的失落。中國文脈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種宣言,是一種思想。她對於提高我們的精神生活,防止當今工業社會人性的異化和疏離,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讀《中國文脈》一書至少可以讓我們短時間沉靜下來,細細體味文中優美的詞句,慢慢感悟文學的品味;忘記塵囂,忘記利益,忘記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耐心地回顧過去,靜靜地審視周圍,迴歸自然迴歸本我。

明天,我們還能這樣嗎?意志是每一個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創造或是破壞某種東西的自由的憧憬,是能從中創造奇蹟的創造力!

  《中國文脈》讀後感7

8月份赴歐洲三國旅遊,領隊佈置回國後的作業閱讀餘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行者無疆》,老婆則一口氣買回了餘先生4本書。

先把領隊佈置的作業做完,這次回南京時,老婆在行李箱裏放進了第三本書,閒暇時,取出來一看,書名《中國文脈》,不知是些什麼內容,只是按照看前面兩本書的習慣,計劃每次閱讀50頁,剛開始有些費力,感覺內容繁雜,看十幾、二十頁,就想放下,想一想。

近兩天,閱讀的時候,順暢了許多,餘先生把先人、歷史寫的鮮活,寫的生動,拉近了遠古與當代的距離。

《詩經》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以前覺得好,未認真閱讀過,以後有機會,靜下心來,認真拜讀。

殷王遷都,竟是從奄(今山東曲阜),遷至殷(河南安陽小屯)。奄(今山東曲阜)距離老家只有區區60公里,自己家鄉竟然在遠古就有些大事件。

甲骨文,一直的瞭解僅限這字面三個字,現在知道它是祖先佔卜的記錄,在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竟然有幾萬片,當時殺掉了多少隻龜呀?!

李白、杜甫、屈原、王羲之、王獻之、曹操、曹植、曹丕、李煜、韓愈、柳宗元、司馬遷小時候讀書時,或多或少讀過些上述文化巨匠的詩、詞、典故,餘先生把他們放在一起,陡然間覺得還要回頭再去讀一讀,範圍也要再擴大一些,甚至還有要練練書法的念頭。

孔子、孟子、莊子、老子、墨子諸子百家,膚淺的瞭解一些,《老子》好像見過,厚厚的一個大部頭,印象裏好像有些晦澀難懂,在學生時代讀不進去,跟老婆商議買一本,現在再嘗試着讀一讀,希望能有收穫,體驗老祖宗的思想精髓。

稷下學堂,戰國時代的大學,獨立於政治,世界文明史上最早出現,爲老祖宗驕傲。

《中國文脈》,與我現在的工作沒有直接關係,與我理科出身、高中作文很少及格相距甚遠,無心讀來,有些收穫,他正走入我的生活。

  《中國文脈》讀後感8

餘秋雨先生說,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

這種潛流,在近處很難發現,只有從遠處看去,才能領略大概,就像那一條倔犟的山脊所連成的天際線。正是這條天際線,使我們知道那個天地之大,以及那個天地之限,並領略了一種註定要長久包圍我們生命的文化儀式。這股潛流,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官方主流;不是民間主流;屬於文學,並不從屬於哲學學派;雖然重要,但體量不大;並不一以貫之,而是時斷時續,斷多續少;對周圍的其他文學現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

就個人而言,不經過教育,何能自由取用?

餘秋雨進一步說:“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衆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麼,中國文學,能選得到那位流浪草澤、即將投水的屈原嗎?能選得到那位受過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嗎?能選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艱苦躬耕的陶淵明嗎?他們後來爲民衆知道,並非民衆自己的行爲。而且,知道了,也並不能體會他們的內涵。因此我敢斷言,任何民粹主義的自由海選,即便再有人數、再有資金,也與優秀文學基本無關。”

這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今天,我們回望歷史,那些在雲霧中隱約可見的山脊是什麼呢?

“文脈的原始材料,是文字。漢字大約起源於五千多年前。……王朝譜牒,甲骨文和金文……終於聽到聲音了,那是《詩經》。《詩經》使中國文學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稻麥香和蟲鳥聲。這種香氣和聲音,將散佈久遠,至今還聞到、聽到。”

我們看到了,背靠着一大批神話傳說,刻寫着一行行甲骨文、金文,吟唱着一首首《詩經》,中國文化隆重上路。其實,這也就是以孔子、老子爲代表的先秦諸子出場前的精神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大一統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無韻離騷《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使歷史與現實相溝通,文理與形象相交融。

餘先生說:“尋得這股潛流,是做減法的結果,……減法更爲重要,也更爲艱難,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然“得脈者難得知音”,所以,餘先生只能深深一嘆,他主張“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領域,應該重啓文明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座標,重建普世範本,這樣,文化的復興纔有可能。”

餘先生身體力行,爲中國文學把脈、梳理、分類、總結,雖有不盡完美之處,但表現出來的中國精神,讓人爲之感動。作者:陳曉光

  《中國文脈》讀後感9

近期,好友推薦我有空看一下,餘秋雨先生系列書籍。其正在閱讀《中國文脈》一書,故亦從此書讀開去,以窺端倪。自上週從淘寶天貓購得《中國文脈》一書,即閱之。

深深被餘先生文筆吸引,第一次看到有人以人爲脈,以史爲鑑,融會貫通將史上孤立的人物,孤立的事件,通過文化的啓承轉接發展串聯在一起。使每一個歷史人物,宛如昨天,就在眼前,是那麼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個性實足,彷彿隔空在與歷史人物對話,彷彿餘先生穿越到4000年前的古國,一步一步沿着每個朝代,一路一風景,詳細記下了沿途所見所思。真實所見的就如實記敘,道聽途說的,難以見證的,多方求證,力求真實。史上沒有結果的,想象無窮而符邏輯。

其將文人、政治家等,置身於當時當刻來分析,顯其質,傳其神。將歷史人物以史學家般的研究並給予文學家的獨到見解,讓枯燥的歷史人物生動而易讀易懂。

復原人物情感,凸顯歷史地位,摘其一二感受如下:禹傳位於子,結束了禪讓選賢,開創了世襲制,實是無奈防爭鬥;老子之學乃吾友,道法自然,沁人心脾。孔子之學乃吾師,深深教誨,發自肺腑。兩者秋水共長天一色,相映趣;一身俠氣,四海爲家,充滿理想,自視過高而缺乏判斷力和執行力的李白,時時想報效朝廷,卻輸得一敗塗地;南山腳下,悠然採菊,怡然自得的陶淵明,數百年後才被人記起;聊發少年狂,欲要射天狼的蘇東坡,多次被貶謫,等不到馮唐持節雲中;當年萬里覓封侯,卻身老滄州的陸游,至死也未見九州同;本想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辛棄疾,可憐白髮生;八千里征途,三十年征戰,而怒髮衝冠,欲雪靖康恥的岳飛,終究不抵流言,空悲切;不畏漢武,嚴謹記實,受奇恥大辱後仍不停筆寫《史記》的司馬遷,人情失恰,不知所蹤;死而後已,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終究敵不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曹操。前者忠心耿耿,留下《出師表》受人敬仰,後者雄才偉略,成就一代文豪;墨子兼愛非攻過於理想而不宜推行,孔子仁愛人本現實而易行;持《離騷》,問九天的屈原,一路在問卻無人回答,曲高和寡,鬱鬱寡歡,投江而去!

綜觀餘秋雨先生在本書所寫的文人志士,大多壯志未酬,空留遺憾!但是正是這幫豪情高漲,充滿鬥志卻顯無奈,似是不懂風情的文人志士,傳承發展了中華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樑!他們那種國家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置生死與度外,不失氣節大義的氣概,是我等學習的楷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國文脈》讀後感10

我平時讀書,喜歡挑作者,喜歡挑書的封皮。

寒假裏,閱讀組推薦了幾部書,我先上網搜了一下所有書目的介紹,打算選出自己比較喜歡的來讀。第一眼,我就看到了餘秋雨的名字,毫不猶豫先搜尋了他的《中國文脈》,屏幕上,黑色的封皮,厚重典雅,配以一簇大紅的零星碎片在左下角,撩撥着我的心,所以當即拍下了這本書。這部書一共分三個部分:

一是中國文脈。餘秋雨先生追溯到了我國古詩的源頭——《詩經》,還談到了諸子百家中的老莊孔孟,從體裁上來看還賞析了楚辭、秦碑、漢賦等;然後縱橫大唐詩文,點評南唐李煜,盛讚了宋代豪放詞風及愛國情懷。隨後,他論元雜劇、明清小說,最後來到近現代,回望了王國維、陳寅恪等學者。這一路寫來,就像一把梳子把中國雜亂的文學史按年代、體裁及歷史作用清晰地梳理開來,讓我的腦中的歷史文學知識立即呈立體狀。

二是筆墨歷史。作者縱覽歷史,回望過往,從甲骨金文,一直寫到清代和近代。那些寫了漢字之於其他語言的不同之處。它的書寫是一種集體人格程序,有風範和表情,不僅是集體的審美,更有韻致,推進了文化的美學品格。漢字千年,歷久彌堅,漢語魅力,當並不只遣詞達意,更須在用典引文、在修辭造境之上。

三是用了三個話題來說中國的上古時代,從猜測皇帝到感悟神話,然後寫殷墟甲骨,考古記事。餘先生回溯了黃帝和炎帝的時代,他列舉了很多史家對於上古中國歷史的質疑,認爲華夏文明皆是外來,或者,認爲上古根本不存在什麼三皇五帝,都是後人的神話傳說。

以我的學識,讀起本書來覺得有些費勁,但卻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覺。我通過閱讀本書,把上大學時期學到的古代文學史回顧一遍,又親近了中國歷史。在品讀“中國文脈”的過程中,似乎能從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聽到中國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體溫。循着這條脈絡,我感覺自己好像在探尋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頭。

餘秋雨先生說自己想通過梳理中國文化的脈絡來重塑人格,我想他做到了,對於我而言,我讀過他的這本書後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像被一位高深的長者智者導引着,忘記了眼下的喧鬧與物慾,忘記了世俗的紛擾,只想徜徉於中國文化的洪流中,去感受、去思索、去探尋、去收穫,這不正是重塑自己人格嗎?想來,在當今社會中能讓人擺脫紛繁陸離的世界,精心潛讀的書籍真的不是很多呀!

對於中國文字,我雖然每天都在教,但是它的演變、他的美、他的精髓我從未想過,讀了本書,我剎那間發現原來漢字竟然是一種藝術,感謝餘秋雨先生帶我領略了一座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藝術寶庫,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我還可以把這座寶庫的鑰匙交給學生,讓他們也同我一樣感受中國漢字的魅力,這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啊!至於最後的一部分內容,我只做了瞭解性的閱讀,覺得他有很多歷史的專業知識,我有些看不懂。最受益的還是前兩個部分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