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文脈》讀後感(通用7篇)

《中國文脈》讀後感(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中國文脈》讀後感(通用7篇)

《中國文脈》讀後感(通用7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文脈》讀後感(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文脈》讀後感1

從《山河之書》到《中國文脈》如果說前者是閃耀在中華文化長河上的亮麗一景的話,後者便是前者的締造者。如果說我是一個從不懂歷史,一向崇尚科技的理科女時,我卻被餘老師用那麼通俗,簡潔,乾淨而又賦予魅力的語言吸引着,我從來不知道浸着歷史味道的散文,如此讓人醉,你爲我們講述的不是那鐵騎血腥的歷史,娓娓道來的而婉諾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攜着遠古文化氣息,那麼親切地走來了,你所有的懷疑,被她微微一笑征服了。

那種美是我從不曾目睹的,那種愛是迷失自我的歲月裏,光輝的一筆,那是生命裏的切切私語,是生存狀態自然程現,就是她讓我心裏像點着了一場大火,讓我的思考從平淡、消極、頹廢,又回到了重新思考、平淡、感知、美好。

可灼傷感還是有的,有那麼一天開始,我不那麼熱衷於我的工作了,那不怨我,因爲我心底的渴求的,我掂着腳也夠不着,我的心力憔悴了,心的火還在燒着,燃燒是一種讓人睜不眼睛的吞噬。火焰以一種灼熱而飄忽的獰笑,快速地推進着毀滅。那一刻,我這一邊已經準備剎時化爲灰燼,哪知有一雙手伸了進來,把傷殘的我救出。

我從夢魘中醒來,生命那麼觸手可及,連樓蘭姑娘也在爲我婉惜,我還是要重整旗鼓,高昂地走下去。

正像我對數理化的宣揚,那種數字美,那種簡潔美,那種約定美,那種不用粉飾的美,那麼高傲地推動着生產力。我想用我的力量,用我感召的力量,爲我親愛的祖國盡微薄之力,這是我的青春!踏着青的遺蹟,我的人生帶着年齡的冗餘前進着,可時間已經付不起,匆忙的身影,讓一種東西停止了,而讓一種東西無力了,我沒有自信了,帶着的清高的外表,卻感到了那種來自心底的弱弱,生活,你讓我傷透了。

西天最後的一絲餘光鋪開了夜的序,我開始了我爭渡的最禮相遇,不知道算不算愛上了你。

我的書房裏,泛泛的燈光裏,我席地而座的隨意,散落一地的書,乾癟的水果,茶杯,酒杯,咖啡。你應該知道,我不想睡!

  《中國文脈》讀後感2

秋末冬初,一本書闖入了我的生活,餘秋雨用自己的筆墨,承接了幾千年的中國文脈。

作者先總序文脈,與書法歷史,再按時間順序仔細講述,從黃帝一直講到近現代,滔滔不絕。而在你仔細品讀時,你會發現作者文字優美,又會感嘆作者評判有力。作者會用大量詞語辭藻來描寫唐詩的美,也會運用比喻解釋衆人李白與杜甫友情不平衡的談論,甚至會用反問語氣將挖《紅樓夢》中啞謎之事問到一無是處。

在作者的筆下,最犀利的句子,會成爲最有力的槍,駁斥膚淺的衆人,自成一派。他會用明清與近現代對比,使近現代彷彿人才輩出的假象被真相的到來拍打在一邊,而且將明清說成“最鬱悶的年代”。他會用詩作數量證明乾隆一人寫的詩遠超《全唐詩》,但論質量,還有什麼好比呢?他還會用最理智的論證說明對於文天祥,忽必烈是最不希望他離世的人,而民衆的黑白思維促使他被扣上了反面印記。

看到真相被揭示我會暢快淋漓地叫好,而獨到詩意的語段我會仔細品讀,愛不釋手。我讀到作者在小山上遭遇狂風暴雨時的孤寂,用心感受;我讀到墨子演說自己的抱負,感動萬分;我讀到詩經的雎鳩黃鳥、蒹葭白露,品味其中的喜怒哀樂;我又讀到李白對於千古蜀道、九曲黃河、瀑布飛流的驚訝,隨即讚歎着他超凡的詩作;我更讀到斷裂的《富春山居圖》的慨嘆,爲它精彩而又不堪的命運嘆惋。

然而,本書留下了太多可以思考的深刻問題,可以研究的重要課題,更是提出了振興文脈的呼籲。的確,夢想的實現在於實幹,新一代的我們,要傳承中國文脈,爲它的發揚光大做出不懈努力。

而我也感謝作者,感謝他引領我進入如此高深的討論,賞析每一篇文章。我用驚奇的眼光看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從容大氣,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深邃,看到“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萬丈豪情。如今的我,已與文學爲友,以文脈爲師,真正愛上了文化。

  《中國文脈》讀後感3

乘隙讀畢餘秋雨先生《中國文脈》,特來作結。

此書位列“餘秋雨書系”十八卷之首,有提綱挈領、開宗明義之重任。倒是我1998年遇到的《文化苦旅》,僅位列第九卷。可知此雖爲後成之書,在先生心中分量卻是極重。先生今年將69歲,讀古人嘆世代風華,臨舊跡感往事來去,行萬里成久遠之思,籍散文展樸正情懷。我年淺筆拙,只能簡談所感,向有歷史擔當的前輩文人致敬。

文學之中,我與詩最有緣。兒時我不懂詩,初讀《新編唐詩三百首》,讀得不解風味。長大一點後,什麼詩都讀。就這樣長到17歲——那時正讀高二,冬日裏某一天,我紅衣紅褲紅靴紅帽,執飯盆快步從飯堂返回宿舍。走到澡堂子後牆之時,我突然拍拍腦瓜子,告訴自己:“哦,這就是詩啊。”從此我認爲自己懂了詩。我也寫詩,13歲和兩個女孩結了詩社,關注洋娃娃也關注世界。這段詩旅18年後戛然而止。

與詩的糾葛並非解決我人生大問的單純線索,軍、史、哲等著作也淨化了我的心靈。如果不是有那三年,安然坐讀這些血火交織的文字,我至今仍將是當初那顆單薄頭腦。同時我感恩身邊不懈奮鬥的人們,他們以待人行事來爲我定義,什麼叫做心胸與夢想。

述說以上經歷,是想說明在有所準備之後,閱讀較不易辜負著者苦心。餘先生縱橫古今,將文脈正統,聯接於品格性靈;把傳世之作,勾嵌於人生沉浮。由於情境皆活,讀者可盡覽數千年名士風采。名士之間,落筆則有輕有重。例如屈原一節,他甚至附上《離騷》全文今譯;而不可繞過的蘇軾,卻僅寥寥數語。約取之間,彰顯著者思考結論——餘先生重視的當代文人之文化重任——“拔其神質,靜候佳音”,正在其中。

讀畢掩卷沉思,印象最深處,一爲《離騷》天真爛漫之情,與《夢遊天姥吟留別》遙牽一線。二爲歐陽詢楷書我多年珍愛,不想先生亦重。三爲陶淵明不爲人孰知的短詩四句: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再拜友人推薦此書。

  《中國文脈》讀後感4

我讀了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開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劉和審美潛流。” 談到文化,勢必是一個極爲博大深遠的話題。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根源,是我們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爲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歷經千餘載歲月的滌盪,我們獲得了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面對如此之繁華盛景,一箇中國人,若是對自己的文化淵源一無所知,甚至鄙薄,顯然是極端可怕的。這不禁讓我們意識到,品鑑和把握先祖賦予我們的財富,並將其不斷延續,推向高峯,是每一個炎黃子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古往今來,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蕩蕩,其之深,難尋其底,其之絢麗多姿,琳琅滿目。正如我上文所說,把握和品鑑其精髓是關鍵所在。而文學的發展變遷正是華夏文化延續變化的一條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線,它的活力充分展現了我國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華。因此,抓住這條主線,有助於我們更準確,更深刻地領悟文化的神韻精髓。

然而我驚喜的發現,點明主題之後,《中國文脈》以中國文字起源爲原點,從《詩經》講起,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統一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展現出一條清晰的脈絡,既是文學的發展,亦是歷史的變遷,生動地爲我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

縱觀全書,開始的兩個篇目,《中國文脈》和《筆墨歷史》是總體綱領,它們酣暢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以及作爲文脈載體的中國書法史,之後是對每個時代文脈分別以個體進行精細論述,使全書更加豐滿充實大浪淘沙,歷史沉浮,那一條貫穿中國文化的文脈正逢抉擇的關鍵。我們面對着繼承與發揚的機遇與挑戰,餘先生的作品點明瞭社會的現狀與背景的潮流。經典不可複製,此話擲地有聲,既承認了人類一切文化壯舉由盛而衰的必然規律,同時也提出,應當敬畏經典,保護經典。

  《中國文脈》讀後感5

近期,好友推薦我有空看一下,餘秋雨先生系列書籍。其正在閱讀《中國文脈》一書,故亦從此書讀開去,以窺端倪。

深深被餘先生文筆吸引,第一次看到有人以人爲脈,以史爲鑑,融會貫通將史上孤立的人物,孤立的事件,通過文化的啓承轉接發展串聯在一起。使每一個歷史人物,宛如昨天,就在眼前,是那麼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個性實足,彷彿隔空在與歷史人物對話,彷彿餘先生穿越到4000年前的古國,一步一步沿着每個朝代,一路一風景,詳細記下了沿途所見所思。真實所見的就如實記敘,道聽途說的,難以見證的,多方求證,力求真實。史上沒有結果的,想象無窮而符邏輯。

其將文人、政治家等,置身於當時當刻來分析,顯其質,傳其神。將歷史人物以史學家般的研究並給予文學家的獨到見解,讓枯燥的歷史人物生動而易讀易懂。

復原人物情感,凸顯歷史地位,摘其一二感受如下:禹傳位於子,結束了禪讓選賢,開創了世襲制,實是無奈防爭鬥;老子之學乃吾友,道法自然,沁人心脾。孔子之學乃吾師,深深教誨,發自肺腑。兩者秋水共長天一色,相映趣;一身俠氣,四海爲家,充滿理想,自視過高而缺乏判斷力和執行力的李白,時時想報效朝廷,卻輸得一敗塗地;南山腳下,悠然採菊,怡然自得的陶淵明,數百年後才被人記起;聊發少年狂,欲要射天狼的蘇東坡,多次被貶謫,等不到馮唐持節雲中;當年萬里覓封侯,卻身老滄州的陸游,至死也未見九州同;本想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辛棄疾,可憐白髮生;八千里征途,三十年征戰,而怒髮衝冠,欲雪靖康恥的岳飛,終究不抵流言,空悲切;不畏漢武,嚴謹記實,受奇恥大辱後仍不停筆寫《史記》的司馬遷,人情失恰,不知所蹤;死而後已,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終究敵不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曹操。前者忠心耿耿,留下《出師表》受人敬仰,後者雄才偉略,成就一代文豪;墨子兼愛非攻過於理想而不宜推行,孔子仁愛人本現實而易行;持《離騷》,問九天的屈原,一路在問卻無人回答,曲高和寡,鬱鬱寡歡,投江而去!

綜觀餘秋雨先生在本書所寫的文人志士,大多壯志未酬,空留遺憾!但是正是這幫豪情高漲,充滿鬥志卻顯無奈,似是不懂風情的文人志士,傳承發展了中華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樑!他們那種國家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置生死與度外,不失氣節大義的氣概,是我等學習的楷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國文脈》讀後感6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有社會的地方就有文化,而文化,則是依靠文字爲載體,傳遞獨立人格的思想內涵,觀念主張,它在一代又一代歲月的風化中日臻完善,嬗變爲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

先秦的諸子百家,大衆的儒家思想,端午清明的節日風俗……是我們的精神文化;琴棋書畫,筆墨紙硯,文學作品……是我們的物質文化,二者都是我們這個民族萬千人民的智慧結晶。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思想的巨人以文字點燃文化的火炬,即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以科學民主思想代替封建迷信,但並不止步於此,正如餘秋雨所說:這種轉化更有一種接近本源性的物質基礎,即“鋼筆文化”代替“毛筆文化”。五四鬥士們自己也使用毛筆,但他們是用毛筆在呼喚着鋼筆文化。毛筆與鋼筆之所以可以稱之爲文化,是因爲它們各自都牽連着一個完整的世界。

展望建國xx週年的今天,各種文化思潮此起彼伏,我們接納優秀的外國文化,理解不同的文化差異,包容各自民族的個性,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都離不開傳統文化,因爲只有她,才賜予我們第二重血與肉,才讓我們在濃濃歷史迷霧裏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歸屬。

在歷史的觀照下,我們尋找現實生活的脈絡和意義,如同久旱逢甘霖,我們遇見文字,如飢似渴寫下內心孤獨與沉思的獨白,大膽而羞怯的表達我們的愛情與希望,耳邊廝磨迷茫與猶豫不決。似野草,春風吹又生,似煙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似,卻又不是,然而記錄文字,就是塑造我們自己。

希望你的文字裏,有餘光中“聽聽那冷雨”的鮮活匠氣,有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冷峻深邃的思想,更有春秋《詩經》“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的熱烈敦厚……

站在歷史的雄偉長城上,看國破家亡,兵荒馬亂之中,中華文化霎時可能隕滅,但在一批批忠貞文化志士的保護下,一息尚存。因爲堅定,因爲執着,他們使傳統文化歷久彌新,而現在,處於新世紀,新未來的我們,作爲千千萬萬大學生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在心底保存對傳統文化的虔誠信念,爲她,更好的雕琢自己,爲她,更好的取精去粕,爲她,更是爲我們泱泱大國——中國。

文化相傳的過程,是我們民族精神靈魂的解閃耀與解放。行走在文化絲綢之路,願每一個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個世界都能使你心靈更加豐滿充盈,擁有自己的理解與感悟,開啓心智,涌現你獨一無二的魅力,展現當代大學生的丰神俊貌!

  《中國文脈》讀後感7

文化潛流在歷史的山巒間時隱時現,黛色的羣峯構築了溪流的生命格局,而淙淙清流涌動着山澗的動人風景。中華大地寬廣綿長的時間和空間,與華夏文明絕無僅有的繁盛迷離,相聲相長,纏繞綿延,勾勒出中國文脈清晰繁複的脈絡。

餘秋雨如同深山的老者,他輕輕撥開林間的霧嵐,將這山水之間的紛繁往事娓娓道來,帶我們聆聽這世界上偉大文明強勁有力的心聲。

就像一切原始神祕的東西總能引發無數欣喜與悸動一樣,餘秋雨從千萬年前的先民,從黃帝炎帝女媧夸父落筆,這些流傳甚久動人心儀的傳說,以其風塵僕僕的歷史感和不可思議的姿態,鐫刻在每個牙牙學語孩子的夢鄉,每個甚至目不識丁的中國人的心頭。正如書中所述:“等級,是文脈的生命。”“世間之禮,天地之敬”的文化信仰與崇拜是浩蕩中華文明的奠基,而傳說時代略顯虛妄不實的古老故事則是華夏文明最初意識形態的曲折呈現。那些之所以能夠歷經歲月更迭仍不朽地存在於歷代人民心中的,是因爲這神話中包含着一種屬於集體心理的真實。餘秋雨這樣闡釋神話的“原型”價值:“這就像晚霞給人的悽豔感受,修竹給人的風雅印象,長年累月也成了一種真實,甚至比它們在天象學和植物學上的真實更有意義。”

中國古代的神話,無論是宏偉創世開天闢地,亦或悲壯犧牲填海奔月,都潛匿着一種美學的生命氣息,有着天人合一的壯闊和悲情柔美的鴻蒙。從這不確定的源頭起,這最蒼老又最不會衰老的詩意,已經植入每一箇中國人身上。

繼而,從《詩經》的稻麥聲和蟲鳥聲起,屈原悽楚高貴、孤傲憫人的行吟,司馬遷錯落有致的樸素筆觸,魏晉四方奔溢、氣貌繁盛的文化格局,唐宋哀感頑豔字字珠璣。華夏文明流光溢彩奔騰不息。讀後感·中國人總願意回顧歷史,而文化潛流一直被朝朝代代的中國人的記憶定格,因而我們仍可觸及那些來路上的“平和、安詳、尋常、世俗以及有節制的譴責和愉悅”,這是文化的繁盛恩賜。

最令人動容的是餘秋雨寫李白、杜甫、王維的那一章。唐朝詩壇是不好落筆評述的,因爲它的盛世繁華,也因爲歷代文人對它繁冗無盡的評說。對於這個人人都能輕易誦出“羌笛孤城”、“空山新雨”的民族來說,唐詩開啓了個人生命最初的美學的認知,它喚醒的是內心,是山河,是文化傳代和生存本性,因而也是華夏文明不可逾越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