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大綱

《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

《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1

《優秀到卓越》一書中,還有一個觀點我很有興趣,那就是有關技術的在一家卓越的公司裏的位置。總的來看,沒有一個第5級經理人是把技術放在首位的,甚至很少把它排進前5位。但是於此矛盾的就是這些卓越的公司又是最新技術的開創者。合理的利用合適的技術,而又不懼怕新技術的挑戰,技術不是第一位的!

最後的“飛輪與厄運之輪”讓我重新思索了自己以前制定的某些東西,讓我覺得自己太過於急躁了。只有在前期的慢慢積累,纔會有以後的飛速發展。1945年山姆。沃爾頓以一家單一廉價商品店起家,7年以後纔開了第二家店。接着又開了一家又一家的商店。他用了25年,將一家單一的廉價商品店發展成爲擁有38家沃爾瑪店的大型連鎖公司。從1970年到20xx,沃爾瑪抓住突破契機,一躍成爲擁有3000多家商店,收益達1500億美元的大公司。相比之下,自己以前制定的10年計劃,則顯得那麼的不成熟和穩重。

總的來說,如果你想成就一家卓越的公司,首先就是要有耐心。找到第5級經理人,然後招聘到合適的人才,讓這些人才個就其位。也就是給他們安排合適的職位。再就是耐心的找到自己的刺蝟理念,並堅持它。培養出訓練有素的企業文化,同時要利用好合適自己的技術,不盲目跟風。注重積累。本書中一直貫穿其中的詞語,應該是“合適”這個詞吧。合適的領導者,合適的員工。合適的制度,合適的方向,合適的技術。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合適爲前提。有時我也會暗自的誇一下自己,因爲發現以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書中的理念相吻合,比如專一的理念,比如合適的人才,合理可學的制度,再比如公司的利益爲第一位的!

“度”這個字很難運用,通常是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才叫做“度”。其實看似簡單的“合適”也是最難得,畢竟人就是複雜的動物,管理很難!不管怎麼樣,要有耐心纔可以,不然的話,即使是現在站在巔峯,遲早也會滅亡的!

《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2

在閱讀完柯林斯的《從優秀到卓越》之後,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其中的很多觀點比如,第五級經理人、先人後事、刺蝟的三環理論、核心策略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無論是在閱讀過程中,還是閱讀完整本書之後,我都隱約的感覺到一個問題,許多作者的觀點我都覺得很有道理,但是不知道爲什麼,仔細思考一下之後,我又會覺得作者的觀點貌似有什麼問題,所以,我想講一下我的感受並且同時表達一下我的疑問。

首先,我想講我認爲貫穿整本書的一個問題。《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中講到的例子都是那些在過去的30多年的時間裏股票市值大漲的公司,作者和他的同伴們從1000多個案例中選了11個,從股票市值上來看,這些公司無疑都是非常成功的,他們業績的增長幅度都高於大盤的3倍以上,儘管從數據上來說,這些公司都是非常卓越的,但是或許是出於人類天生的對於數據的懷疑,我總感覺有什麼問題在其中。雖然很多人認爲真實的數據告訴我們的真相一定是正確的,但是我一直認爲既然數據是認爲採集的,那麼這個所謂正確的數據就一定會帶有一定的立場。比如說棒球比賽中存在的一些諸如盜壘、保送、上壘、策略性放棄等人爲的因素會干擾比賽的數據統計。因此,我認爲,市值高的公司不一定是一家卓越的公司,比如說中國的中石化,30年前中石化也許連一家優秀的公司都算不上,但是,現在他確實世界500強,事實上在中國諸如中石化這樣的公司數不勝數,他們之中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優秀到卓越的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都是靠着壟斷、官方背景、以及百年難得一遇的機遇。還有,也許某一家公司他完全做到了《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中所介紹的各種管理措施,但是就是沒有完成卓越(請原諒我無法舉出具體的例子,但我認爲一定會存在)。所以,我會覺得會有這個問題,就好比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因爲作者在選擇案例時很自然的排除了諸如中石化以及那種擁有成爲卓越的一切條件但就是沒變得卓越的公司,而且,作者在選擇對照公司帶有一種很明顯的傾向性,即通過對比來證明,作者觀點的正確性。因此,我一直很迷惑於是因爲卓越的公司所以有卓越的市值,還是因爲這家公司的卓越市值,從而來說明這家公司在某方面來說是卓越的。

其次,我想講一下我既覺得很正確有覺得有失偏駁的刺蝟理念。《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中所強調的刺蝟理念是把複雜的世界簡化成單個組織性的觀點,一個基本原則或一個基本理論,發揮統帥和指導作用,這個觀點我很認同,但是對於書中柯林斯認爲的即應該把這種觀點當作實踐方法,用應該將這種觀點奉爲追求的目標的思維,我很難認同,儘管我同樣認爲這個世界的本質也是簡單的,但是我更認爲爲了追求簡單的本質,我們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通過不同的途徑,只要可以獲得簡單的本質。即我認爲柯林斯堅持用“一”的方法去追求“一”的結果,而我則覺得可以用“多”的方法去追求“一”的結果。同時,對於同樣在這一節中所講的內部三環觀點我認爲非常非常正確,對此我將它們簡化爲三點,熱情(你對什麼充滿熱情)、能力(你能在什麼地方成爲世界上最優秀的)、動力(是什麼驅使你的經濟引擎),我想,如果一家企業能夠完整的認識並貫徹這三點,就算不能成爲一家卓越的公司,成爲一家優秀的公司也綽綽有餘了。、

最後,我想講一下關於本書最後一節中的關於在維護核心意識的同時,並不斷改變策略和方式這一觀點。可以說,我完全認同這一觀點,甚至完全打消了我在最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想到的一個擔憂,如果這是一家卓越的企業,但他拋棄的原本的核心思維,這還算的上是卓越的公司嗎?就好比是懷着改變中國互聯網的百度公司,因爲業務需要去做了房地產,縮小甚至放棄的互聯網業務,這還是百度公司嗎??(舉了個誇張的例子,現實中不知道百度做不做房地產)幸好,書中的在維護核心意識的同時,並不斷改變策略和方式這一點給了我一個答覆。但是隨之而來,我又有一個新的疑問,到底什麼程度的改變策略和方式是維護核心意識容忍的極限,改變策略和方式到底是爲了更好的維護核心意識,還是單純的試圖獲得更高的利潤,亦或是兩者兼而有之。比如說書中舉例的迪士尼公司所恪守的給成百上千萬人帶來幸福和對創意的追求,但是他在80年代採取的國際化策略和90年代的遊輪策略,讓我很懷疑迪士尼的動機,到底是恪守核心,還是爲了賺更多的錢。反正就我所知的並且是我認爲的,在當今迪士尼公司估價不斷上漲的同時,迪士尼的動畫片反而喪失了以往的純真、美好和感動,現在只有現在被迪士尼收購併任保持獨立製作的皮克斯動畫所出產的動畫片才能讓人回想曾經的迪士尼動畫。

以上所以這樣都是我讀完《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在之後的一點不知對錯的想法,有什麼錯誤的地方或者是荒謬的地方希望指導老師能夠見諒,謝謝。

《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3

《從優秀教師到卓越教師》是一部易於操作的教學使用手冊般的教育著作。語言平實、方法具體,體例特別——一天一篇,共180篇,根據時段不同,安排不同的關注點和操作方法,簡單實用。像飯後茶點,輕鬆翻閱,有心的人總會從中得到諸多啓示,激發靈感。

縱觀全書,沒有高大上的操作策略,反之,有的是日常基本教學策略,是具體方法細節。儘管這些案例做法很多我們日常教學中也曾經嘗試過,設置的問題情境都很熟悉,就是一線教師日常生活中天天可能遭遇的問題,唯一不同的是,有些問題我們遇見了,同時也被忽略了;或者有些問題遇見了,只是簡單解決,更缺少連續性的有效措施。

我想,這就是優秀教師與卓越教師的分界吧。把平凡的事情堅持做好,就會不平凡。作者在前言裏寫到:卓越教師都在爲兩個共同的目標奮鬥:

1.讓教學技巧一天比一天有進步。

2.避免在同一個地方犯同樣的錯誤。

深以爲然。

作者用這個特殊敘述方式引發我們對常規的思考,重新思考這些由於太過熟悉而一葉障目的東西。假如我們能夠自覺審視每天司空見慣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總在尋找能夠比昨天、比上一次更可行的方法教學的話,你不想進步就難。

任何人都會犯錯,即使已經卓越的老師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卓越教師都懂得爲提高自己當下的教學能力而努力奮鬥,他們每天堅守着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務實理念,一步一個腳印地向着目標前進。”

本書彷彿一面鏡子,讓我們反觀日常教學。

很喜歡每小結的編排體例: “請你靜心思考”、“你可以這樣做”、“如果你完成了”三個環節。

靜心思考環節中拋出問題並指出解決這個問題的必要性,比如第三天的主題是“瞭解每一個學生”,在“請靜心思考”裏這樣提醒我們:你是否足夠了解你的學生?如果能深入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你一定會產生極大的滿足感,這也將有助於建立你和學生之間的良好關係,並進一步讓學生的行爲變得更好。”

“你可以這樣做”環節,則給出具體的方法。

“如果你完成了”,這部分更是策略層面的引導,如何把事情做得更細緻。比如第三天的做法中有一個發放問卷。在“完成”環節提醒:

給學生髮放了調查問卷之後,不要只是把它們收上來放在文件夾裏作爲擺設。如果一個學生在調查問卷中展現出……

有教師會把調查問卷結果張貼在教室裏,但是隻有極少數的老師會在做這件事之前徵得學生的同意……

——這裏,提醒採用這些方法可能出現的問題,應該如何避免,否則有什麼後果。從正反兩方面提醒我們正確操作,而不是簡單開個“藥方”。而是讓我們“如何煎服”,有哪些禁忌。

這種表述,新手便於直接借用,熟手便於針對自己的行爲反思,便於改進。尤其是每隔20天就會有一篇“爲期20天的教學實踐檢驗“,而且每個檢驗都不同,這樣不僅幫助老師瞭解自己的教學成果是否達到目標,還可以實時實地的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

讀罷此書,我得到最多的啓發就是教師要從自身尋找發展的動力,從改造自我開始。作爲一名教育老兵,有時難免犯經驗主義錯誤。特別是面對每天繁雜的.教育工作,我們很容易顧此失彼,看重一些我們本無須看重的東西,忽略一些我們本不該忽略的東西。因此,每一天,我們都需要提醒自己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可以簡單處理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深入細緻的,要學會歸類,學會在時間分配上要學會把控。

草草讀完,放在案頭,不時翻閱。不會全盤照搬,但作者這種行文方式可以成爲我們行事方式,如果在與學生的每一天,都會靜心問問自己,今天有哪些必要的事情需要處理,如何做,做後效果如何,接下來需要繼續怎麼做的話,我想,我們會避免很多不應該犯的錯誤。

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教育中永遠沒有萬能的方法。

但是,只要我們發自內心站在爲學生成長負責的立場上去反觀日常教育教學行爲,每天改進一點點,發掘他們最大的潛能的話,我們將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4

其實中午12點多就看完書了,應該不能說看吧,是瀏覽。從鳴謝,前序,到後面的答疑(後面的篩選對象的原則我並沒有仔細的看)。但是我卻沒有馬上寫下我的心得,反而是先去博客寫了寫,很久沒有寫東西了,更不用說是寫讀書心得了。算是先去練筆了。

應該說剛剛開始是抱着完成複試任務去買了《從優秀到卓越》,去看這這本書的。但是現在看完了,我很想說,謝謝,謝謝成亞讓我有機會選擇柯林斯,選擇《從優秀到卓越》。

有些遺憾,因爲本人目前的能力有限,所以書中有些東西我並不能完全讀懂,甚至領會。對於柯林斯所寫的從優秀到卓越的黑匣子中裝的是什麼內容,書裏面也是強調了很多遍了,第5級的經理人、選適當的人選上車(良好的團隊、優秀的繼承人)、刺蝟理念(這個裏面的三環理論我也沒有太明白的)、訓練有素的企業文化環境、技術加速、累計與突破,由此卓越誕生。

我總覺得綜起以上內容,第一點“第5級經理人”則是最爲關鍵,當然也不可忽略其他因素,同時我也覺得作者也是花大幅筆在這個因素上。一個企業的首席執行官能達到第5級經理人的標準的話,他也一定可以組建最好的,最高效的團隊,執行最明智的抉擇。培養良好的企業文化,採用先進科學技術,堅持不懈的創新發展。一直能夠使企業從優秀轉變成卓越,並且一直卓越下去。

另外說些沒有技術含量的,但是卻是我讀這本書時最真實的想法(也是我覺得值得我去學習的):第一,作者本人,說實在的我並不瞭解,但是通過書前的大篇幅的“鳴謝”,我知道他是一個謙遜,有着感恩的心的人。他纔是作者,他卻說這個不是他的成果,他將這個歸功於所有爲之工作的人,哪怕付出了僅僅一點點。第二,通過書中所寫的黑匣子的內容。我在想我自己,現在的我不算優秀,更談不上卓越,從一個企業的進化,推論到我個人。我個人應該怎麼從平凡追求優秀,進而有可能卓越(我在想應該看《基業長青》的)。說到這裏有點自嘲,人家看書,都是從小面看到大道理,我卻反了。卻在告誡自己該如何提升自我,但是我卻不承認這個道理,因爲目前的我是一個正在追尋工作的我,我目前需要的就是這個。

我知道我寫的心得不多,但是我認識到了書買對了,目前的我只能看到我自己的發展,我把書放在枕邊,希望可以多加看看,多加鞭策自己。當然我也需要更多的像這樣卓越的書籍來提高自己。也希望有一天,當我實現我的提升自己的第一步的時候,我可以想象並且一步步努力實施如何把黑匣子裏面的東西變成現實。

另外我也真誠的祝福,無論是否有我的參與。成亞都可以成爲一個卓越的企業,一個百年企業。也願成亞文化源遠流長。

《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5

看完《從優秀到卓越》的第一章,我首先想到的是恩師對我說過的一句話“你是個優秀的學生,老師希望你能不斷地進步,追求卓越”。那個時候只是感覺老師對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或許是年少不更事,竟沒能很好的領會“卓越”的含義,今天再讀這本書,卻讓我對這個詞的分量有了新的理解。

其實第一章主要是闡明瞭這本書的整體框架,邏輯結構,研究方法,提出本書的重點“實現優秀到卓越是可能的,本書將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論證如何從優秀到卓越”。不難看出本書的研究結論都是在分析了大量客觀數據和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的,而且本書的邏輯結構也是相當嚴密的,巨輪模型讓我們對“從優秀到卓越”的過程瞭然與心。卓越的過程就是巨輪旋轉起來的過程。笨重巨大的飛輪,剛開始推動它轉起來是那麼地艱難,但是隻要我們堅定地朝着一個方向不停歇地推動,讓它蓄積大量的動能,當到達那個臨界點的時候,巨輪也就飛快的旋轉起來,而且勢不可擋。當然推動巨輪的力量也很重要,它要有“第五級經理人”的領導,要遵循“先人後事”,要敢於“直面殘酷的現實,而且還要堅信信念”……在我看來更多的是要有一種信念。

文章開篇就提出“優秀是卓越的大敵”,其實看到這句話,讓我們難免有些困惑,因爲我們通常會認爲,達到了優秀的層次,不就更接近卓越了嗎?會什麼反而會阻礙“卓越”的實現呢?但想想現實中的例子,就不難發現,這句話卻有道理。在某個行業優秀的企業有很多,他們利潤可觀,員工福利好,企業體制成熟,在市場上也有一定的口碑,並且還能在比較長得時間內保持這種優勢,這個時候這樣的企業往往會安於這種現狀,因爲他們覺得對他們而言各個方面已經夠好,他們只要保持現狀,就可以有好日子。一旦有這種想法,這個企業就很難再進步了。其實這也就符合了爲什麼第一一般只有一個,而第二第三卻可以有多個,而且排名越往後數量越多的現狀了。而沒有做到卓越的企業很多時候是沒有認識到什麼是“卓越”,爲什麼要“卓越”,怎樣“卓越”。

“令死神望而卻步的,是永無止境的好奇心”,我想說的是 “卓越”也不能僅僅侷限爲“優秀”的更高一個層次,她應該是無限向上,向前的一個級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保持對生活,對世界的好奇心,不斷去發現和創造美好,讓整個人類,整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