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7篇

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最近看了蘇聯列符·贊科夫的《和老師的談話》一書,初看《和老師的談話》這本書,覺得它很枯燥,沒興趣去看。但是耐着性子認真地看了一遍,沒想到還是有許多收穫和啓發。下面是小編時間的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

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7篇

  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篇1

忙完了期中考試,今天坐下來欣賞學校發給教師們的一本贊科夫的《和老師的談話》。我獲得了一次與偉大的教育學家對照學習的機會。

讀了第一章,我看到了自己的落後,我開始深思自己的課堂,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到底學到了多少?之前我也有對自己課堂的反思,相比較而言,現在的反思更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對於課堂上的生活,作者提出了“學習應該聯繫生活”。兒童是多麼渴望多瞭解一些周圍的事情,可是我們的課堂更多的只是把目光停留在課本之上。

有的老師爲這個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應該着眼於課本。”孩子們被身邊的重大事件深深吸引着,當他們滿懷着新的印象來到學校上課時候,我們的課堂卻常常對這些重大事件以隻言片語帶過,孩子的新鮮感頓時跌到了低谷。作者也提到了課堂上這種無拘無束的談話,對於班級集體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每一個孩子聽着同學們的發言,如同他們體驗着同樣的內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於集體的團結。我的課堂中也偶爾涉及到聯繫到生活方面的對話,但都是及其簡單,甚至是我一筆帶過,學生附和幾句便是。現在我認識到課堂時間是有限,但是如果能夠不浪費時間,再把這些時間用到課堂談話,這堂課就非常有意義了,學生也真正學到了知識。與此同時,學生也能把自己在談話中的感悟和思想過程運用到語文課堂上,真正實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和老師的談話》讓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識的學生,它不僅教會了我許多教學上的技巧和知識,也教會了我從正確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學,更好地培養我的學生。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讓漸漸地我明白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的真正內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夠發自內心地說出這句話。

  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篇2

本書是作者長期實驗積累起來的研究成果。全書分十一章,以各種談話形式闡述了低年級教學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把對小學教學的各種不同的教學論觀點、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了對比,分析了它們的特點和效果,是專門爲中小學教師而寫的,對於教師教學有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如何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呢?這是許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也是爲之奮鬥一生的人生目標。首先,要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一個老師是不是成功了,可以問問學生“喜歡這位老師嗎?”如果學生說喜歡,那麼這位老師就成功了。這話很有道理,是通過許多老師親身體會總結出來的經驗,一個老師要想對學生產生深刻的教育影響,一定要努力先讓學生“愛”上自己,只有“教師享有學生的深刻的愛戴,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不僅是一個博學多識的人,而且是一個全心全意要把自己豐富的知識教給學生的人,這樣會產生一種互相懷有好感、互相尊重和友愛的氣氛,這種氣氛會給教學帶來好處,同時也有助於完成教育任務。”如果這位老師,缺乏愛心,但因爲嚴厲,她們班的學生總是很遵守紀律,看起來很乖的樣子,對待老師也是言聽計從,表面上看很乖的樣子。這樣的威信就是“虛假的威信”,正如馬卡連柯所說:“壓服的威信就是虛假威信的一種。教師的虛假威信只能有助於維持班級的表面紀律,實際上卻沒有發生深刻的教育影響。”

師生之間相互有好感的氣氛,首先要求學生由衷的尊重教師。友愛不僅不應削弱紀律,而且相反,應鞏固紀律,使學生更好地遵守學校制度。在這種情況下,這就不是表面的紀律和形式上遵守各項規定的制度。學生的行爲是發自他們內在的誘因,發自他們意識到自己在班級集體和教師面前應盡的義務。

如果想讓學生更多的接受老師的教育、受到老師的影響,就得“讓學生喜歡自己。”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擁有良好的品格和學識,這樣某日在街上偶遇以前教過的學生,他還對你保有深深的尊敬與濃濃的愛,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欣慰的事。

走在“教育”這條大道上,讓愛的花朵鋪滿道路!播撒“愛”的種子,收穫“愛”的果實。《和老師的談話》讓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識的學生,它不僅教會了我許多教學上的技巧和知識,也教會了我從正確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學,更好地培養我的學生。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讓我漸漸地明白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的真正內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夠發自內心地說出這句話。

  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篇3

在正式入編的這一年教師生涯中,感覺自己有了一絲絲的進步。雖然感覺進步不明顯,但我知道要一步步慢慢的去提高,慢慢的去體悟。

在這個學期中,我讀了《和老師的談話》這本書。這是前蘇聯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博士贊科夫的著作。在本書中,作者將其多年實驗研究總結的教學法與教育思想,採用談話的形式表現出來,十分新穎。讀完這本書後,給人的總體感覺就像這本書名一樣,像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和我們交談,交談對學校教學的感悟。輕鬆通俗的話語給我們留下的教學論思想卻是深刻的。

看完這本書,覺得雖然蘇聯距今已有幾十年了,但就站在現代的教育角度來看,有些教育思想還是有一定的先進性。

讀到第一章——課堂上的生活,我就看到了自己的落後。對於課堂上的生活,作者提出了“學習應該聯繫生活”。這裏指的是學生的生活經驗,而科學不正是從生活中來的嗎?還記得一次教研活動,科學組長鬍可安老師說的真好,以生活經驗引入,不僅使學生原有的知識暴露出來,也是潛概念的一種表現。作者還提倡無拘無束的談話,對於班級集體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每一個孩子聽着同學們的發言,如同他們體驗着同樣的內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於集體的團結。現在我認識到課堂時間是有限,但是如果能夠不浪費時間,再把這些時間用到課堂談話,這堂課就非常有意義了,學生也真正學到了知識。

贊科夫的教學理念也讓我想到現在的中國教學,分數爲重,經常強調複習,而且是多次的單調的重複。上個學期,我任教三年級科學。到了期末,就要開始複習,同樣的內容,生怕學生不會,同個班要重複好幾遍。說真的,複習多了,我自己都覺得沒勁,更何況是學生。那些優秀的學生早就掌握了,可是後進生恐怕還是一知半解。教師一遍又一遍地反覆講同一個材料,學生則必須一遍又一遍地聽教師講解。這個辦法真的有效嗎?書中贊科夫說:“這裏我想起條件反射論的創始人巴甫洛夫的話。如果刺激集中在大腦皮層的一個地方,或者像巴甫洛夫實驗室裏常說的那樣,老是叮在一個細胞上,就會使它進入無興奮狀態,於是出現睡眠——完全的或局部的睡眠。”所以,在我們的課堂學生經常會出現打瞌睡,半睡半醒的狀態,提問他時表現出那種惘然若失的樣子,並不奇怪。據觀察,採用這種教學法,到一個學習日結束時,兒童神經系統的抑制現象很嚴重。

這說明了什麼呢?單調的重複,煩瑣的死記硬背,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還把教學進度拖得很慢,而且更嚴重的是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那麼,該怎麼有效地進行復習和鞏固呢?贊科夫認爲,有許多知識和技能是不需要當時就練到那麼純熟的。要求一下子練熟,勢必要搞機械重複和死記硬背。例如打算盤,讓學生練得極其純熟,但是以後不用算盤了,幾年之後幾乎忘光。那麼先前的機械重複還有必要嗎?贊科夫還說,成年人對於自己的專業知識,也不一定都是一下子背出來的,只是因爲他們常常要用到它,談到它,所以達到了高度熟練和終身難忘的程度。而對於年齡尚幼的小學生,爲什麼要強迫他們一下子都記牢呢?這種要求學生連續重複而“一下子”記住的識記方法是很不科學的。

我覺得,贊科夫實驗教學體系的教學原則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鑑的,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儘量靈活地遵循這個原則,特別要遵循以高速度進行教學的原則。

總之,《和老師的談話》這本書讓我重新做了一回學生,對我受益匪淺啊!它不僅使我懂得教師還需要很大的熱情,沒有熱情就不可能很好的去愛學生;還教會了我許多教學上的技巧和知識,以更好地培養我的學生。

一定要勤於讀書,充實自己,使自己知識的海洋不斷得到充盈。這樣纔不會枯竭,才能源源不斷地使自己充滿活力。這是成爲一名教師的基礎。紮紮實實的多讀一些書,我對自己說。

  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篇4

最近在看贊科夫的《和老師的談話》,在這一章節,提到一個子話題,那就是愛。我不知道該怎樣去形容老師對學生的愛,但是教師的一切行爲都源於對學生那份特殊複雜的愛。“愛”這個字意味着一種自我犧牲的依戀的情感。老師對學生的愛,這可能是一種母愛或父愛,又跟本能的簡單流露有着原則性的區別;也可能是對學生的一種熱情,說得更白點,可能是把對職業的熱愛,間接表現在學生身上。而又該如何正確地去愛學生?這就是一個引導的問題,慈祥,友善,關心的態度固然重要,但是,本人覺得,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同合理的嚴格要求相結合,而嚴格要求,並不是用嚴厲的手段迫使學生對自己產生恐懼,“壓服”對學生並不能發生良好的教育影響。所以說,教師應該正確樹立自己的威信。可是,該如何樹立呢?這好象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繼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反省,不斷學習,多多積累不斷完善……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教師應當瞭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可是面對班裏有四十如此之多的學生,作爲教師的我應該如何在方方面面瞭解每一個學生呢,不禁讓我提出了這樣一個思考。在各個方面理解一個學生況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那麼多學生呢?要花費多大的精力投入到這個問題上?在個別對待的問題上作者一針見血的舉了一個列子——鮑里亞,他是別的學校轉來的學生,沒有顯示出什麼才能,上課也很少發言。對於這種情況作者培養了他對生活、科藝術各個領域的片面性,於是利用了班級集體的力量。是啊,我們在教學中經常可以在辦公室或是教室外面看見某位教師拉着一名學生對他語重心長或是嚴厲的訓斥,在外人看來這名教師對學生非常的關心,但是其教育效果追根到底怎樣呢,只有天知道。所以在辦公室裏經常聽見教師抱怨學生不聰明、淘氣或沒有進取心。鮑里亞這個例子用的非常的經典道明瞭究竟該怎樣把每個學生所缺少的東西填補上去,而我們往往忽略了集體的作用!教師不僅要想到個別學生,還要想到集體學生,讓學生知道老師在關心他、愛護他,這樣纔不會顧此失彼,兼顧好每個學生。只有在課堂上和其他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協同一直的求取知識的氣氛,才能充滿人與人之間的真正溫暖的氣氛。

本章中最讓人震驚的是符。恩。戈諾鮑林的《關於教師的書》中的一段引述,一批女學生居然跑到校長那裏去告狀,原因是教師總是她們喊作“小姑娘”。我相信每個人看到這裏都會露出疑惑的表情,這究竟是爲什麼呢,原來那教師並不是很和藹的叫她們而是有着鄙視或看不起的眼光在訓斥她們,因此他們之間並沒有很親近的關係。這就是愛啊,沒有教師對學生的愛,學生難免露出痛苦,而自身也得不到學生對自己的尊敬。在正確對待學生對與錯的問題上,我認爲學生是一個有生命的再現,他們渴望自由平等和幸福快樂,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但不應成爲強制的手段,學生從學習中應該體會到生命的美和力量,產生一種實現自我、超越生命的至樂感覺,而不是深深的痛苦和壓抑。

  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篇5

用假期時間,有針對性的選擇了相關書籍讀了《和老師的談話》一書,使我受益匪淺,《和老師的談話》是前蘇聯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博士列。符。贊科夫的着作。在本書中,作者將其多年實驗研究總結的教學法與教育思想,採用談話的形式,十分新穎。讀完這本書後,給人的`總體感覺就像這本書名一樣,像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和我們交談,交談對學校教學的感悟。輕鬆通俗的話語給我們留下的教學論思想卻是深刻的。現在簡單地談談我讀這些書後的感受。

培養兒童內在的學習誘因,有賴於改造舊的教學路子。這方面贊科夫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與此同時,他還強調要教會學生自己“理解學習過程”,實質上就是要教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要研究兒童的“各種各樣的思維形式”,據以引導他們學會開動腦筋,成爲積極學習的主人,從而也才能充分體現出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和主導作用。

贊科夫的教學論是一個劃時代的創新,但其中許多基本論點的提出,又不完全是出自他個人或他的學派所獨創,而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如果我們查閱教育思想史,考查一下諸如研究兒童的發展,確認理論性知識對發展的指導作用,主張個性的“自然的成長”,以及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創造性勞動與兒童的主體作用等等觀點,可以發現,有的是傳統教學論已經提出過的問題,有的是實用主義教學論曾經片面強調過的問題;但就其整個體系而言,又絕不是舊話重提,而是一個重大發展。他的新體系反映了五十年代和以後在國際上興起的具有共同性的教育思潮,反映了國際上教學論施行根本改革實驗的創造性成果,從而才構成新穎的立論。

當前,教學論和課程論仍只是處在發展中的獨立學科,無論在一國之內或國際之間,學術研究上都呈現出學派林立、百家爭議的熱烈紛雜的局面;人們不應該獨尊一家。即或在蘇聯國內,對贊科夫的新體系迄今也仍然多有異議。這種事實說明,不宜把贊科夫的教學論看成全然不可移易的東西。我認爲,在教育理論上可比較的學科和可比較的部分,應打開眼界,重視研究外國,纔有利於加快我國教育理論建設。

雖然書中有些問題的提出在今天已不再新鮮,但我想凡是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思想觀念是永遠不會落後的。作爲一名教師,應該多讀書,多吸取經驗,多實踐,才能與時俱進。一句話:走自己創新之路。

  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篇6

這個暑假過得非常有意義。百年一遇的奧運會恰逢暑假在我國召開,中國運動健兒披荊斬棘,勇奪獎牌,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的成績。不用上班的我着實享受了豐盛的體育大餐,看着金牌不斷地被我運動員奪得,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頑強的拼搏精神令我敬佩。但想起諾貝爾獎至今仍與中國人無緣,甚是傷心。一個競技體育強國,但最根本的科學技術卻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很多人埋怨是中國的教育出了問題,我總感到教師的責任非常的艱鉅,這也迫使我要不斷地學習提高。我想:學習不能放假,因爲教師需不斷攜取源頭活水,需要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改進,才能讓自己的教學工作錦上添花。

懷着從書籍中汲取營養來提高自身的素質的念頭,我拜讀了學校發給我的前蘇聯教育經典——贊科夫的《和老師的談話》,和之前讀過的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方方的《托起明天的太陽》相比,不易讀懂,讀起來感覺也不夠暢快。我並沒有貶低此書的意思,只不過是我的心理話,這也許是國情之差異,抑或是理論水平過於膚淺,一時不能領會深奧的理論知識。全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有關學習的誘因的表述。

贊科夫認爲,學習的誘因如果來自分數和讚揚,這只是學習的外部誘因,而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學習的內在誘因,即發自內心需要的求知慾。在日常教學中,學生普遍對分數比較重視,常會比一比作業中得了幾個5分,他們會爲了分數而努力學習,認真細心完成作業,爲獲得好分數有時也會出現抄襲現象。他們期望得到一個好分數博得長輩的表揚和獎勵。實際上這種爲追求好分數而學習,搞考前突擊,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這樣學到的知識會出現考試一結束知識也忘得很快。這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很多教師爲提高成績常搞期末突擊的現象是不利於學生成長的,尤其對個性發展會造成不良影響。

贊科夫認爲,凡是沒有發自內心求知慾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凡是沒有經過緊張腦力勞動和克服困難而達於真正理解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喪失掉的,更重要的是不能發展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對知識的渴望,這樣的教育教學效果肯定會事半功倍。就拿這次奧運會來說吧!同學們肯定傾注了很大的熱情,連我親戚4歲的女兒到街上發現和奧運會相關的東西比大人要敏感。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就可以結合我國運動員頑強拼搏爲國爭光的事例,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對祖國的義務感,以及爲國爭光的榮譽感。再通過引申討論,使生明白:多學知識,多學本領,就能對國家和人民帶來更大的好處。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一定會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強烈興趣。如在(百)分數應用題教學中,可以結合奧運會中的系列金牌數,用所學的(百)分數知識來反映我國運動員的優異成績。這種爲國爭光的遠大志向和對教學內容的強烈興趣的內部誘因,似乎能把人的精神力量發動起來,對求知的渴望會不斷地產生和增長起來。

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和反思中與學生共成長!

  和老師的談話讀後感範文篇7

《和老師的談話》是蘇聯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博士、蘇聯教育科學院院士、蘇聯教育科學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學與發展問題實驗室”領導人贊科夫所着。作者以其長期實驗積累起來的研究成果,克服舊教育課程的矛盾,建立了適應社會要求的新教育課程。我今天認真看了蘇聯列·符·贊科夫的《和老師的談話》一書,看完後覺得有許多收穫和啓發。

“課堂上的生活”這節和教師談到學生課堂上的生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課堂教學。我把我的理解簡單地總結爲“課堂上的生活”就是指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又迴歸到生活。首先作者對提出的學習聯繫生活的看法。聯繫生活,就我們數學學科而言就是要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搬上課堂,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去研究,再由課堂上探索總結出來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此類問題。而此時的教師就要以高度的機智引導並且參與到學生髮現的問題裏去,及時地提出意見,加以引導,善於總結,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接着作者談到了教師該如何去上課。贊科夫提倡新的方法,就是老師讀課文,學生靜聽感受,之後提出問題,大家一起來討論,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談了出來,他們積極參與到對作品的理解之中,感悟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緊接着,作者又談了這樣的課堂是不是老師輕鬆了?回答是否定的,這樣的教學更要求教師對教材有着深刻地理解,才能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引領,才能在學生的談話偏離主題而進入細節處進行引導。這正是我們課改中對教師靈活處理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係的要求。

通過粗讀這本書,我感覺到我應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儘量設法減輕孩子們的思想負擔,逐步使孩子們對自己的學習樹立信心,利用一切機會引導他們觀察事物,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