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知行合一讀後感大綱

知行合一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知行合一讀後感

知行合一讀後感1

王陽明,大明帝國時期誕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學家,而在當時以朱熹理學爲主流的明朝,也足以體現出王陽明的艱辛以及心學發展受到的阻礙程度。

剛上大一時,接觸到馬哲的唯物論: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當我偶然看到這本書時,卻也被王陽明的心學所打動,被王陽明的“致良知”說服,同時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國的王陽明,也曾受理學的影響,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當他對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時候,卻什麼都格不出,於是他對理學的權威提出了質疑。他曾研究過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門,但都沒有成功實現,於是纔有了後來的龍場悟道,纔有了其心學的橫空出世。自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的弟子大增,爲其心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爲他在仕途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王陽明的心學,講究的是人人平等,講究的是光明良知,講究的是內心的平靜。朱熹主張去心外格物,而王陽明則認爲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諦,現在所做的事不過是對心學悟道的踐行而已。自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的仕途就變得光明起來,南贛剿匪以及平定寧王都是他心學的運用。我認爲在他的心學中有心理學的應用,似乎他的心學可以運用到任何領域,而王陽明則解釋爲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陽明提倡衆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爲聖賢,所以每個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看的輕賤,但其在剿匪時卻因爲士兵剿匪時士氣不高,當衆砍殺了幾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衆生平等,那他又爲何以別人的生命來換取其他人的前進,這無疑違背了他提出的觀點。不過王陽明也說自己在運用戰術的時候是違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後的講學過程中從沒有提過這些戰術的運用。

王陽明的心學看似與理學背道而馳;但無論是心學還是理學,講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慾”。人的心可以分爲性與情,但朱熹理學卻硬要將“情”從心中分割,而要去尋找外物來填補心中的空洞。王陽明心學則認爲:人都有七情六慾,去除了七情六慾與佛家的枯坐亦沒有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慾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說,良知自然也成爲了這個控制的度。

天地間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則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現如今的我們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層污穢:對名與利的'嚮往,私慾的產生,使我們不能正確聽從良知發出的命令。而我個人也認爲,生活在現在的時代裏,除了名與利,除了自己的私慾外,還有什麼會成爲自己前進的動力,即使會有心懷天下的人的出現,但畢竟我們大多數都爲普通人,這些無疑成爲了我們所能追求的目標。我們所應該做的是如何使這些追求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爲何要委屈了自己的這份才能呢,坐上了這個位置又要思考的則是如何在這個位置上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違背良知的情況下創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過“知行”,但卻是分開提出的,之所以這樣做是爲了對那些只知道實踐卻不知道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只知道學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的人提出的建議。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認爲,當我們有了知就會有行的出現。比如當我們渴了,我們就會去喝水,當我們餓了,我們就會去吃飯等等。我們的一切行爲都在受到心的指導,光明自己的良知纔會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這本書,其實對自己也有很大的觸動。以前會因爲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並且會鑽牛角尖,會爲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如果王陽明在世的話,他一定會對我說:這一切都是你的私慾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這些私慾就會被控制,而你自己也會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學業是一步步跟進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們應該學會聽從第一感覺,這第一感覺往往便是良知發出的聲音,它會指導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說:不可固執自己的成見,要敢於改變自己,敢於提出質疑,敢於付諸行動。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託不起一個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難不怕,怕的是苦難到來時將自己打倒,未爬起來就先認輸。

知行合一讀後感2

中國在史以來對聖人的評判標準有很多,其中最受人們認同的說法是要符合"三不朽",既立德、立功、立言,據說能做到的人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明和曾國藩(半個)。

孔老夫子自不必說,立儒家道德規範,創儒家學派,立萬世之論,集三者於一身。另一個能被視爲三不朽的就是明朝王*明,熟悉明朝歷史的人對王*明應該都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立德,他當官不收賄賂,幫助窮人,不畏生死,仗義執言,智鬥權奸,不因人勢小而欺之,不因勢強而附會。立功,他平定廣西,福建,廣東交界的民變,平定南昌的寧王宸濠之亂,爲國家立了大功。立言,這就不得了了,心學的創始者,他獨創心學,提倡知行合一,是後人公認和孔子,孟子,朱子排列爲"四大家",.他的學術影響了正個明朝,直至現代,以至國外也有很多忠實粉絲。

第一次接觸王*明是在高中上歷史課,看到老師對王*明說起心學如何偉大,如何改變中國哲學思想,對我來說只要記住要考試的內容,考分高一點就好了,我纔不管你在歷史中屬第幾。再次接觸時已至大學哲學課,對我這種逃課的理科生來說,他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剛參加工作時,小年青閒來無事,翻看各類雜書時被這位王大人小時候離經叛道的故事、"守仁格竹"、"智鬥劉瑾"、"龍場悟道"、"江西剿匪"、"平定寧王"等傳奇故事吸收,漸漸開始留意這位傳奇人物和他所開創的"心學".

工作十多年來,人生經驗也漸漸豐富起來,各種起起落落後,對"心學"所揭示的強大智慧更加歎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讓人心定神明,讓自身源於良知的本能智慧顯露出來,對外在事物能覺察到事物的本質規律,順勢而行,事半而功倍。

要明白"心學"的全部奧祕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尋的,但"心學"的一個好處就是你不一定要等到把整個"心學"理論都搞懂了才能能運用,只要你對其中的某一部分理論或處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實際生活實踐。以我自身爲例來說,"知行合一"這四個字所倡導的"知"與"行"的有機結合,內心與行動的一致性,近年來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話說"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現在社會的浮躁,個人對成功的渴望,很難讓自己靜下心來實實在在的去做事,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爲自己的失敗氣餒時,多對照一下自己"知"與"行",感受自己內心的追求,往往能讓自己找到行動的方向。

近來,我更多的精力開始從事服務性行業,對服務性行業來說如何吸引客戶,如何保持客戶忠誠度成爲服務行業能否長久發展的關鍵,從王*明"心學"智慧中我看到"極致"兩字,並將"極致"作爲我從事服務性行業的奮鬥目標。

王*明一生愛好廣泛,三教九流,象棋樂理,騎射兵法,無所不究,還樣樣精通,青年時期參悟佛法竟辯得高僧還俗,與道士論道以致忘記洞房花燭夜,以文人身份平定寧王叛亂,這一切在他的"心學"《傳習錄》中寫道:"夫學、問、思、辨、篤行之功,雖其困勉至於人一已百,而擴充之極,至於儘性知天,亦不過致吾之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認爲學習、詢問、思考、分辨、篤行的功夫,雖然有的的人資質低,要付出比別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儘自己的心中的良知,努力到極致,也可致達徹悟本性,明瞭宇宙規律的功夫。也就是說天才其實也是努力致極致的結果,而欲達極致,就必須全力以赴。

知行合一讀後感3

陽明,大明帝國時期誕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學家,而在當時以朱熹理學爲主流的明朝,也足以體現出陽明的艱辛以及心學發展受到的阻礙程度。

剛上大一時,接觸到馬哲的唯物論: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當我偶然看到這本書時,卻也被陽明的心學所打動,被陽明的“致良知”說服,同時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國的陽明,也曾受理學的影響,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當他對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時候,卻什麼都格不出,於是他對理學的權威提出了質疑。他曾研究過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門,但都沒有成功實現,於是纔有了後來的龍場悟道,纔有了其心學的橫空出世。自龍場悟道以來,陽明的弟子大增,爲其心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爲他在仕途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陽明的心學,講究的是人人平等,講究的是光明良知,講究的是內心的平靜。朱熹主張去心外格物,而陽明則認爲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諦,現在所做的事不過是對心學悟道的踐行而已。自龍場悟道以來,陽明的仕途就變得光明起來,南贛剿匪以及平定寧王都是他心學的運用。我認爲在他的心學中有心理學的應用,似乎他的心學可以運用到任何領域,而陽明則解釋爲這都是良知的作用。

陽明提倡衆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爲聖賢,所以每個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看的輕賤,但其在剿匪時卻因爲士兵剿匪時士氣不高,當衆砍殺了幾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衆生平等,那他又爲何以別人的生命來換取其他人的前進,這無疑違背了他提出的觀點。不過陽明也說自己在運用戰術的時候是違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後的講學過程中從沒有提過這些戰術的運用。

陽明的心學看似與理學背道而馳;但無論是心學還是理學,講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慾”。人的心可以分爲性與情,但朱熹理學卻硬要將“情”從心中分割,而要去尋找外物來填補心中的空洞。陽明心學則認爲:人都有七情六慾,去除了七情六慾與佛家的枯坐亦沒有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慾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說,良知自然也成爲了這個控制的度。

天地間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則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現如今的我們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層污穢:對名與利的嚮往,私慾的產生,使我們不能正確聽從良知發出的命令。而我個人也認爲,生活在現在的時代裏,除了名與利,除了自己的私慾外,還有什麼會成爲自己前進的動力,即使會有心懷天下的人的出現,但畢竟我們大多數都爲普通人,這些無疑成爲了我們所能追求的目標。我們所應該做的是如何使這些追求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爲何要委屈了自己的這份才能呢,坐上了這個位置又要思考的則是如何在這個位置上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違背良知的情況下創造出最大的利益。

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過“知行”,但卻是分開提出的,之所以這樣做是爲了對那些只知道實踐卻不知道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只知道學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的人提出的建議。而陽明的知行合一則認爲,當我們有了知就會有行的出現。比如當我們渴了,我們就會去喝水,當我們餓了,我們就會去吃飯等等。我們的一切行爲都在受到心的指導,光明自己的良知纔會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這本書,其實對自己也有很大的觸動。以前會因爲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並且會鑽牛角尖,會爲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如果陽明在世的話,他一定會對我說:這一切都是你的私慾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這些私慾就會被控制,而你自己也會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學業是一步步跟進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們應該學會聽從第一感覺,這第一感覺往往便是良知發出的聲音,它會指導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說:不可固執自己的成見,要敢於改變自己,敢於提出質疑,敢於付諸行動。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託不起一個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難不怕,怕的是苦難到來時將自己打倒,未爬起來就先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