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大綱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1

現代有愛國的英雄,古代的愛國英雄更是不計其數,《三國演義》講述了古代愛國英雄的事蹟,是體現了人民愛國的好書。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

《三國演義》中我最敬佩的人莫過於劉備了。

劉備,是《三國演義》中皇帝的叔叔,只是他家道敗落,只好編織草鞋販賣與母親過日子。在黃巾軍起義時,他看着城牆上的皇榜,長嘆一聲,爲自己身爲王室之後卻不能爲國家出力而感嘆,而這嘆息聲讓他遇上了同樣是好漢子張飛,又在酒館巧遇關羽,三人志同道合,便結爲兄弟,一起投軍,報效國家。後來他們在與黃巾軍作戰時非常英勇,爲打敗黃巾軍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是,劉備被封爲縣令,他在任時,善待百姓,受到百姓的喜愛,是個十分清廉的好官,可是一視察人員來到縣中視察,他欺侮百姓,還霸佔一些好東西。張飛看不過,將他打了一頓,他便耿耿於懷,會到市局後盡說劉備壞話,使劉備失去了官職,被迫離開家鄉……經過一番投靠與努力後,劉備終於爲了復興漢室,與曹操決裂,成爲死對頭,創立了自己的國家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2

世界着名文學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看書能帶給我們許多好處。它能讓我們開拓視野,讓我們豐富感情,讓我們增長知識等等。在我看過的書中,《三國演義》印象最深,它裏面的故事《火燒連營》更是讓我深有感觸,得到人生的啓示。

《火燒連營》主要講了在三國時期,蜀國的皇帝劉備因爲東吳殺死了自己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心生悲憤,於是就一賭氣率領七十五萬大軍進攻東吳。但由於紮營不當和氣候問題,被東吳的軍師陸遜用火攻,導致蜀國的軍隊火燒連營,幾乎全軍覆沒。

讀了《火燒連營》,我深有感觸,不禁爲劉備感到惋惜。七十五萬大軍,爲了一口沒爭到的氣而命喪黃泉,多悲慘啊!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實力強大,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猛將,完全有能力統一天下。但由於劉皇叔的衝動,讓怒氣衝昏了頭,不聽手下的勸告,氣沖沖地去攻打東吳,結果把兄弟的性命都賠了上去。征戰沙場多年的劉皇叔居然被一介書生打敗,而且輸得那麼慘,這對劉皇叔來說是多大的恥辱啊!自從那一仗後,蜀國便因小失大,不但沒能報到仇,而且開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國,多可惜啊!劉皇叔的衝動導致了他的蜀國敗北!

讀了《火燒連營》,我又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過因小失大的事情嗎?

記得小時候,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李力。有一天,下課後,我和李力各自拿出了自己製作的小木船來玩。在玩的時候,李力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我手中的小木船立刻飛了出去,裂開兩半。我頓時火冒三丈,不聽李力的解釋,一把奪過他的小木船摔在地上,變成兩半。李力看後,憤怒地對我說:“我以後沒你這個朋友!”說完便跑出了教室。我也怒氣衝衝地走了。打那以後,我們便沒有再說過話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十分後悔,後悔自己當初衝動用事,因小失大;後悔自己因爲一個小木船而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後悔自己因爲一次吵鬧而失去了一段珍貴的友誼。

讀了《火燒連營》,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要因小失大,衝動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則,你將失去。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3

這個暑假,我讀了許多書,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國演義》了。

三國是一個英雄如林的朝代,羅貫中爲我們描述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寬容仁厚的劉備,忠肝義膽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治世英主孫權,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曹操了。

曹操小時候很幸福,但由於他父親是太監養子,沒少捱過白眼,後來,他長大了,滿懷熱血和精忠報國的理想,可惜皇帝昏庸,佞臣當道,使他屢坐冷板凳,後不得不逃出京城,找到根據地。十八路諸侯代董,除曹操外竟無人肯追擊董卓。長期的遭遇改變了他,使他變得殘忍奸詐,後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大戰以少勝多打贏袁紹,無不顯出曹操卓越的軍事能力。

那爲什麼曹操在歷史中名聲那麼壞呢?那是因爲他誤殺了他父親朋友的那天晚上說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願天下人負我”這句話。不光使陳宮心灰意冷,還使他的名聲損壞,相比之下,劉備處處語言謹慎、處處禮讓,使他留下了仁厚的名聲。這件事告訴我們說話要處處小心,不能傲慢無禮,這樣你覺得沒什麼,但你的名聲卻在一天天的變壞,這還告訴我們,必須處理好人際關係。而且曹操還是個國賊,他不僅殺掉了大漢的忠臣,還毀了大漢的江山。

但曹操他有一個優點,就是善於聽取他人意見,然後認真篩選,不會一意孤行,不像袁紹,別人提的意見,一概不管,這就是曹操能打敗袁紹的原因。這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聽取他人意見很重要,因爲人多,出的點子多,好點子就多。不能因爲別人反駁你,就忌恨別人,該認真聽取對方意見加以改正,才能成爲一個真正聰明的人。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

讀一本書,好比交上一個朋友,讀一次《三國演義》,好比做一次驚心動魄的歷史旅行。 乘坐時光機,來到三國時代,四處硝煙,屍橫遍野,可見剛剛這裏還發生了一次大戰。爬上山頂,站在雲端,向遠處望去,只見董卓倒在軟綿綿的牀上高舉着爵杯,周圍的歌妓時不時爲他端來珍饈和瓜果,供他貪婪地享用。而近處,星羅棋佈的帳篷散落在大地上,周圍有寥寥幾簇篝火生起,諸葛亮和幾位將士在帳篷裏藉助微弱的燈光緊盯着桌上的地圖,手指在地圖上劃來劃去,看了很長時間,可能是在想如何應對下一場激烈的戰鬥。儘管周圍的將士不時對他竊竊私語,但是他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搖頭。我想他哪怕廢寢忘食也要想出一個絕妙的方法,用戰士們最小的犧牲,換取戰爭最大的勝利。這兩個場面,無疑是三國興衰的最好寫照。讓我不由地嘆息當時的混亂,讚歎英雄豪傑的足智多謀。 回到現實,破舊的帳篷換成了鱗次櫛比的高樓,但還是有董卓一樣的貪,像“表叔”有二十多塊名錶供他隨心所欲,“房姐”有四處房產讓她“狡兔三窟”。這不是貪,是什麼?這個世界上如果多一些像諸葛亮那樣爲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那麼這個世界就會久合不分。你看,羅陽就是這樣的英雄,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爲了讓新型戰機翱翔於藍天,爲了讓艦載機馳騁於大海,他不知疲倦,勞心勞力,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夜以繼日地奮戰,終於取得了研製的全面成功。而我們應該向這些英雄們學習,不能總想着玩電腦,看電視,要多讀些書,多學些知識,長大後爲國家、爲社會多出一份力,成爲像諸葛亮一樣的忠臣,共同建設我們的美麗中國。

同學們快來讀一讀《三國演義》這本章回體小說的開山之作吧,讓我們一起感受“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豪情,領悟“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的思想,真正爲實現我們的中國夢而奮鬥!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5

在家裏的書櫃上,陳列着不少好書,有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還有《中華上下五千年》,國外名著《安徒生童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這堆書中,我最喜歡看,且看的.最多遍的就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蜀、魏、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鬥爭。書中成功刻畫了數百個人物形象,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礡的戰爭場面,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三國戰亂紛飛,英豪迭起,無數英雄叱吒風雲,文有諸葛亮、司馬懿、郭嘉、賈詡等,武有呂布、關羽、趙雲、典韋等。這些人物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非司馬懿、孫權、劉備莫屬。

司馬懿,他集諸葛亮的經天緯地之才、曹操的雄霸天下之志、周瑜的不死不休、王朗的厚顏無恥、魯肅的大智若愚等等於一身,真正的王霸之術集大成者。從文末〝三國終歸晉〞可以得知,司馬懿是三國中最成功的人物。

孫權,他少年大志,十五歲臨危受命,穩固江東,東圖霸業,縱橫捭闔大戰,又智取飛羽,謀奪荊州,力挽狂瀾。一個文弱少年,憑一隅江東,能三分天下,豈不睿智?

劉備,在三國末定時,最沒實力,最沒背景,就憑着一頂〝漢室宗親〞的破帽子,和關羽、張飛、諸葛亮,一路跌跌撞撞,到處寄人籬下,忍辱負重。但是,劉備愛惜人才,重情重義,愛護屬下,深得人心,最終成功崛起,不得不讓人佩服。

三國中的人物個個生龍活虎,故事情節環環相扣,跌宕起伏,使人回味無窮。不愧被列入中國四大名著。書中給我最大的啓發就是:小不忍,則亂大謀;成大事者,必有遠志。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6

今天,我又一次的讀完了《三國演義》。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合上這本書了。但是我無論看多少遍,都看不厭,都有很深的感覺。尤其是對諸葛亮這位大智大賢的化身,敬佩有加。他精通三韜五略,胸內隱雄兵,神機妙算,可惜有沒有統一中華,復興蜀漢。這當是他一生的大憾事。

有一句話,不知大家聽沒有說過:“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少不看“紅樓”,我同意,但老不看“三國”我卻不贊成。

《三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能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嘛!書中劉備因是東吳殺了自己的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就一賭氣率領七十五萬蜀軍進攻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而且燒的片甲不留。那一仗,關係到了蜀國的命運,七十五萬大軍爲了一口沒爭到的氣而命喪黃泉。可惜啊!本來蜀國糧食補足,兵多將廣,武有五虎,文有臥虎鳳雛,但自從那一場仗後,就開始走下坡路。

做人就應該能屈能伸,劉備就是爲了兄弟得死而賠上了更多的兄弟。這實在不值得。能屈能伸,風事謹慎;否則,你就會失去很多很多。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7

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這就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書中的故事發生在漢朝末期。書中講到,在漢朝末期,黃巾軍當道,搞得民不聊生。後因劉、關、張三人與衆多英雄打退了黃巾軍,才得以和平。但又因奸臣在皇宮之中胡作非爲,衆人將奸臣推翻後,曹操又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曹操又在官渡之戰中打敗了袁紹,並一統北方。後來,劉備三顧茅廬,得了諸葛亮這個人才。接着,諸葛亮建議與孫權同盟,在赤壁之戰中殲滅了曹操的八十萬兵馬。之後,曹操又興兵作戰,與劉備打了大大小小許多戰爭,但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將曹軍打得落花流水。最後,孫權、劉備與曹操三軍日益強大,並分別建立了吳、蜀、魏三國,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後來,孫權與曹操聯手,使關羽敗走麥城致死。同時,張飛因關羽之死而常常醉酒,終被叛變的手下給取了首級。知道自己的結拜兄弟相繼被殺,怒火中燒,前去攻打孫權,但又被打敗,在白帝城去世,並託孤給諸葛亮。後來,諸葛亮養精蓄銳,率兵六出祁山,但均以失敗告終,並在最後一次中積勞成疾而亡。後來,魏兵大舉進攻蜀國,蜀國將領拼死抵抗,但沒能挽回敗局,讓劉禪被魏軍捉去了。當魏國滅了蜀國後,又轉向矛頭,對轉吳國。在司馬炎的帶領下,一舉攻破了吳國,統一了天下。

在這本書中,有許多人物值得我們學習,如:諸葛亮他機智聰明、足智多謀、大公無私,爲了蜀國的事業,鞠躬精粹,死而後已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併發揚光大的;關羽他武藝高強,並有情有義,在曹操營中時,仍舊不忘當年的兄弟,四處打聽消息,最終回到了劉備帳下。他的那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是,關羽他那好大喜功、驕傲自大的態度可是不能學習的。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讀了這本書後,得到了許多的啓示。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8

暑假的前幾天,我來到小哥家玩,走進他的書房,剛剛進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書櫃,(給人了第一印象)。

大書櫃上有許多的書,我一本本看過去,哇!有還多的書啊!有四大名著,有《中華上下五千年》,我看的頭都暈了,看到《三國演義》這本書時,我將它拿了下來,翻了翻,哥哥爽快地答應了。《這本是三國演義》深深的吸引着我,我喜歡上了三國。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從漢朝到晉朝的一系列的事情。像是董卓亂天下,於是梟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三分天下,最後司馬炎統一了中國。(文學知識很豐富哦)在《三國演義》裏,最讓我忘懷的就是關羽的忠義,當關雲長找不到劉備時,保住嫂嫂,他到了曹操那。可是一聽見了劉備的消息,竟然過五關斬六將,來尋劉備。讀完《三國演義》這本書 ,我不經象棋人與人之間不信任,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才讓外人入侵了。後來才團結一心,纔將外人給打敗了 。

是啊!一定要團結一心,才能得到百倍的力量,我決定一定要熱愛團體。

六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9

午後,陽光下,我帶着耳機,聽着林俊杰的《曹操》,看着《三國演義》;充滿熱血的音樂,鏗鏘的文字,放在一起來欣賞,倒是別有一番滋味,彷彿一下子把我帶到了那個腥風血雨的時代。

《三國演義》這部長篇歷史小說講的是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發生的事。表現了當時統治者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反映了東漢末年時的動盪不安與黑暗和當時老百姓們的窮苦可憐。作者也暗中抨擊諷刺當時的封建和暴虐,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小說。

總是有人問我,四大名著裏最欣賞哪一部,我總是毫不猶豫地答道:“《三國演義》!”女孩子們總是目瞪口呆,下巴都快捱到地上了。我知道,她們鍾情於《紅樓夢》,着迷於名媛們優雅的一顰一笑,封建大家族中沒有硝煙的勾心鬥角。而我卻喜歡在腥風血雨中奮戰的英雄們。

《三國演義》中吸引我的人物,有聰明、嫉妒心強的周瑜,“奸雄”曹操,“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他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很立體,彷彿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來到了我的身邊,而非乾巴紙片輕飄飄落在桌上。他們的舉手投足之間無不充滿着智慧,又未浮在表面,仔細琢磨才能體會得到。這樣的閱讀真是有趣味!

英雄,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英勇無畏,這是我特別缺少的氣概;反應力極快,我更要學習;最令我佩服的是周瑜打黃蓋時諸葛亮笑而不語、知而不道的英雄胸懷,還有劉備大智若愚、寬容的善心……

在書上看到很多人大嘆“自己更適合驚濤駭浪、腥風血雨的三國年代”。我覺得不然,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是充滿驚濤駭浪、充滿未知的。還有很多祕密等着我們去發現。“三國”在我們生活中,小到一個班級大到整個世界,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本領,有自己所擅長的,誰來煮酒,就看你的情商、智商和慧商,你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決定着你的成敗。

有人說,《三國演義》太血腥。是嗎?難道那些人不知英雄也有柔情的一面?他們的兄弟情誼就讓我感動不已。

我們不能回到戰火紛飛的年代,但我們可以活出自己的光彩,在我們身邊就有英雄。英雄不一定只指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只要對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並助人爲樂,有許多良好的品德,就算得上是英雄。

讓我們來一次次的超越自己,誰來煮酒,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