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線無戰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大綱

《西線無戰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6K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線無戰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線無戰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西線無戰事》讀後感1

我在小學期的時候,閱讀了德國作家雷馬克根據自己的戰爭經歷寫的一本小說《西線無戰事》。它給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這本書故事的背景是在一戰的最後兩年,全書着重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恐怖作者筆下既沒有堂皇的軍容,也沒有壯麗的場面。有的只是毒霧硝煙、斷肢殘骸以及戰壕中的血泊、牆壁上的腦漿、樹枝間的腸臟。讓人讀了如臨其境,充滿了對戰爭的恐懼與憎惡。

但是本書既不是對戰爭的控訴也不是內心的自白,僅想以此告知後人曾經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在罪惡的硝煙中苟延殘喘着,最終還是靜靜地倒下了。

作者雷馬克通過主人公博伊默爾這個角色直接參與了一場戰爭,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他以一個戰爭參與者的身份方方面面的去描述了整個戰爭所帶給人們的種種傷害。博伊默爾身邊的戰友們的那些故事又向我們極力描述了戰爭的可怕之處。讀到某處,我們或許會設想自己也成爲了他們其中的一個,甚至還會禁不住爲自己也設計一種死亡的場景,但死亡的方式上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也可以說,他們的內心對死亡既是萬分的恐懼又是極度的坦然,因爲恐懼並不能降低他們被子彈、彈片擊中的可能。恐懼有時常常還會加快他們死亡的步伐,那個跑出戰壕的士兵就是一個例證。

也許是由於自己是一名準軍人的原因,對於戰爭有着本能的敏感。當我看到小說中描寫的那些槍林彈雨和遍地橫屍的場景,心裏便會不由顫動。這就是戰爭,死亡對於士兵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宿命。當一個人一旦處於一種戰爭的狀態,死亡便成了隨時會發生的事情。就像書中所說,即使我站在平靜的水中,離漩渦的中心很遠,可是我已經感受到它的吸力在緩緩地,無法逃脫地,抗拒不了的把人吸過去。這種引力,便是死亡。對於一個士兵而言,大地對他們通常有着特殊而又重大的意義,或許那纔是他們最好的依託,最親的親人,最好安全的保障。當炮火來臨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身體連同四肢和臉深深的埋在泥土裏,因爲只有緊緊的貼靠着大地,他們才能多活哪怕十秒鐘的時間。在戰火之中,一個士兵只有度過一千次的偶然性纔算真正的活着。

故事的最後,保羅與他的七個夥伴在殘酷的戰壕生活中體驗到死亡、孤獨、恐懼與了無希望,才發覺了戰爭的現實與可怕。然而一切都已來不及了!這羣當初抱持着滿腔的熱血與激奮的青年,最終無一倖存。而德軍在軍方報告中,僅只短短一句“西線無戰事”,便將所有隱藏在和平假象中的殘酷事實全數抹滅。

其實在戰爭死亡面前,文字的力量又能有多大呢,至少是無法傾訴的重。只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人才能真正體會那一份無法言說的痛苦。想讓這些從戰爭中奇蹟倖存的人恢復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麼?疼痛和血腥早已深入他們的骨髓,其實當踏上那片戰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註定與和平無緣。他們的眼早已在硝煙中變得驚慌失措,而這種過度的疲勞也讓空洞的眼顯得毫無存在的意義。他們雖然存活下來了,但其實他們已經同一起浴血奮戰的戰友們消逝於那個戰火年代,帶着他們的青春年華。

  《西線無戰事》讀後感2

暑假當中,閱讀了德國作家雷馬克根據自己的戰爭經歷寫的一本小說《西線無戰事》。它給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

這本書的書名“西線無戰事”是在一戰最後兩年,人們在德國軍方的戰報中可以成百次地讀到的句子,對此,有人相信,有人懷疑,可是隻有少數人知道,在這個句子背後隱藏着更多的悲哀、痛苦和毀滅。《西線無戰事》講述的僅僅是主人公,二十歲的德國小夥子博伊默爾,以及他的同學和朋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最後兩年裏的戰鬥和生活的一些零散的片段。博伊默爾和他的同學當初只是些十八歲的青年,在長期接受老師們灌輸的所謂“英雄氣概”,“神聖職責”和“祖國”等愛國主義口號後,自願報名參軍,經過短期訓練後開赴西線參戰。但自從上了戰場的那一刻起,這幫熱血青年對生活熱忱的理想便在殘酷的硝煙與彈片的現實面前破滅了。年輕人的理想主義抵抗不住連天的炮火和壕溝裏的野蠻撕殺。他們的眼中只有鮮血、殘肢,、碎肉、腦漿和毒氣。活生生的同學和戰友一個個陣亡,戰場成了一個個無名士兵的墳墓。他們每天都在生死線之間掙扎着,直到死亡。

讀完這本小說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戰爭就是毀滅的代名詞。戰爭摧毀着一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總共造成5000多萬人的死亡,各國的經濟損失無法估量,給人類文明帶來了空前的大災難。戰爭不僅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並給活着的人——特別是參加戰爭並在戰爭中成長的那一代年輕人——的心靈造成無盡的摧殘。與軍隊裏的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大多在戰前就有了工作,家庭,戰後可以很快恢復正常生活。可是這一代年輕人大多是僅有十八、九歲的小夥子,上戰場前他們從來沒有過職業,他們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人。接着戰爭教會他們野蠻無情,教會他們丟棄夢想,讓這些年輕人每天在野蠻與良知,現實與夢想,這些極端之間苦苦掙扎,直到最後原本純潔的心靈被完全摧垮。

雖然戰爭意味着毀滅與災難,但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裏,戰爭一直沒有停止,人類對和平的呼聲也一直沒有間斷過。近日來,我們可以從各種新聞媒體上了解到,現在伊拉克境內已經戰火連天,空氣中瀰漫着濃濃的火藥味。十幾天的戰火已經使大批的軍人身葬戰火,許多平民無辜喪身。戰爭,給多少伊拉克人,美國人,英國人……的心中留下陰影,給多少伊拉克、美國、英國……家庭帶來黑暗。我爲這又一場災難的出現而感到悲哀。幾千年來,這個地方曾遭受過多少次戰爭的毀滅。古時候,這裏曾是美麗富饒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無數部族都夢想着佔有她。最先踏入這塊土地的是蘇美爾人,接下來是阿卡德人,阿摩利人,赫楞人,亞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古羅馬人,土耳其人,直到現在的阿拉伯人。下一個可能就是美國人了。只有強者才才能統治這片土地,弱者就要遭受滅頂之災!這便是這塊土地的歷史,一部野蠻征戰與文明建設的歷史。我們不否認那些些古人創造了輝煌的文明,但我們也不要忘記,當一個古老文明被一個年輕的用武力取代的時候,其代價便是成千上萬的男人,婦女和兒童被屠殺,多少的輝煌的建築,亙古的遺址,精美的藝術品及其他人民勞動成果被毀壞,無數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古人進入這片土地爲的是食物,現在美國人進入這塊土地爲的是石油。但他們的代價都會是一樣的——無數人生命的喪失與心靈的摧殘。千百年來,人類時時刻刻對和平發出真切的呼喚。戰爭的恐怖和殘酷,人們對和平的渴望,這一切都是人類無淚的悲哀。

在這部小說的最後,就在和平即將到來之前的一個寧靜的秋日,博伊默爾已經被戰爭摧垮,想到自己無法面對將來的生活,轟然倒地。他陣亡了。此時是1918年10月,這天整個前線是如此平靜和沉寂,所以軍隊指揮部的戰報上僅僅寫着這樣一句話:“西線無戰事”。

  《西線無戰事》讀後感3

《西線無戰事》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保羅和他的戰友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故事。當我剛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爲這本書又是那種無聊的敘事故事,因爲它在一開始就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寫了主人公和他的戰友,在撤離前線的日子裏是如何爲了能夠多得到一點軍需食物和紙菸而高興的,接着又描寫了他們在去戰地醫院看望他們瀕死的戰友時還想着繼承戰友那雙漂亮柔軟的靴子。

可是,隨着故事的進行,他們重新回到前線戰場上,我才明白撤防的日子對保羅和他的戰友們是多麼難得的舒服日子。作者用了極其細膩的文字描寫了前線戰場上的情形:炮彈如何散落在戰場上,大地上的泥土和樹林如何炸裂開來不復存在,火箭和照明彈如何在天空中交織成網,戰士幻想中和平美麗溫暖的家鄉和空氣如何被現實中狹小冰冷的戰壕打破,求生的慾望與隨處可見的死亡和屍體的鮮明對比,保羅在戰場上殺了一個人又試圖救他時身上的人性的鬥爭。這一切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戰爭的繼續,都使人感到觸目驚心,最後讓人冰冷麻木。

貫穿全書的是主人公保羅的不停的思考:“我們爲什麼會到戰場上來?敵人,我們的敵人,他們知道爲什麼自己會到戰場上來嗎?我們的戰友和對面的那些法國兵,和俘虜營的那些俄國兵有什麼區別?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工人,甚至還有學生,還有那些稚嫩的孩子。戰爭會把我們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再也不能回到過去的生活中去了。”

儘管對周遭發生的一切有着種種的疑問,但是這一切在戰爭中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爲一旦戰爭打響,對保羅他們來說,只剩下“活着”這件至關重要的事情。這些士兵在被草率地送上了戰場之後,從身體到精神,都被戰爭摧毀了,有的`落下了殘疾,有的死亡了,還有的因爲想逃離這個戰場而被送上了軍事法庭,甚至到1918年德國投降的前夕,主人公保羅也倒下了,最後,他們這一羣人,從外到內,無人生還。正如書的扉頁文字所說的:“這本書既不是一種控訴,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試圖敘述那樣一代人,他們即使逃過了炮彈,也還是被戰爭毀滅了。”

作爲一本著名的反戰小說,這本書循序漸進,讓我從一個親歷戰爭的人的角度對戰爭這件事產生了思考,希望戰爭永遠不再有。

  《西線無戰事》讀後感4

本書以一名德國軍人的視角描述了參加一戰的經過,看到戰友的逐一死去,他反思了戰爭的正義性和他們活着的意義。

這名軍人的參戰是受班主任鼓吹效忠國家思想的影響,而非是他個人自主的選擇。當他投入戰爭後,發現他的班主任“超出我們的,無非是空洞的言語和巧妙的圓滑。第一次雨點般的炮火就指出了我們所犯的錯誤,在炮火底下,他們諄諄教導我們的那種世界觀土崩瓦解了。他們仍在繼續撰寫文章,進行演講,而我們卻看到了野戰醫院和死亡。他們把效忠國家看成是頭等大事,而我們卻已經知道,死亡的恐懼比以前更加強烈了。然而我們沒有成爲叛變者,沒有成爲逃兵也沒有成爲膽小鬼——所有這些詞彙他們信手拈來就隨便使用。”“在這裏人們纔看到,一個人身上到處都可以中彈。……人們無法理解,在這樣支離破碎的身子上面居然有人的臉,而生命每天就在那裏面延續。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野戰醫院,也僅僅是一個病區——在德國有成千上萬,在法國有成千上萬,在俄國也有成千上萬。既然這樣的事情都是可能的,那麼所有已經寫出來、做出來和想出來的一切是多麼沒有意義啊!既然幾千年的文化根本無法阻止血流成河,無法阻止成千上萬個折磨人的監獄的存在,那麼一切必定都是謊言,都是無關緊要的。只有野戰醫院才顯示出什麼是戰爭。”

可惜本書出版後不久又爆發了二戰,似乎一戰給人類帶來的創傷遠不能阻止下一次戰爭的爆發。爲什麼戰爭是無法避免的呢?有人認爲戰爭是人類集體非理性的產物,因爲如果每一個士兵都理性地不參與戰爭,則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不可能開始的。筆者認爲,戰爭是少數人經過理性分析的產物,再利用集體的非理性去實現他們的利益。如果德國成爲一戰的勝利者,它將取代英法成爲國力最強的歐洲國家,並在全球建立它的殖民地,戰爭是一場博弈,籌碼是百姓的生命。而本書的作者不幸是被徵召入伍的一員,他見證了戰場的無情和衆生的苦難。

書中有一段討論我認爲挺有意思,“恰登在聽到敵人要發動進攻的消息時,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那碗肥肉豌豆湯用湯匙舀着吃光,因爲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一個小時好後還能否活着。這樣做究竟對不對,我們曾討論了很長時間。卡特認爲不好,他說,一個人必須估計到腹部會被槍打傷,遇到這種情況,填飽肚子比空着肚子更加危險。”前者的做法更加快樂,後者的做法更爲理性,設想一下,如果你不確定下一秒是否還活着,是否會努力讓自己現在儘可能過得好一點呢?如果空着肚子上戰場,依然會有被一槍打死的風險,不妨吃好了再上路,免得留下遺憾。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會做什麼呢?你會帶家人去吃一頓從未吃過的但渴慕已久的火鍋,還是冷靜地繼續加班工作到深夜,彰顯站好最後一班崗的獻身精神?兩者都有其合理性,因爲前者讓你珍惜和家人的最後時光,後者讓你爲社會發揮最大的價值。

或許今朝有酒今朝醉不一定是享樂主義,蠟炬成灰淚始幹也不一定是英雄主義,背後的原因只不過是像作者說的那樣:“年紀稍大的人,他們和自己往昔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聯繫,他們有產業,有妻子、孩子、職業和感興趣的事,這些是那麼牢固,便是戰爭也破壞不了。我們二十歲的人只有父親和母親,有些人還有個姑娘。這也沒什麼——因爲在我們這樣的年紀,我們雙親的力量是最弱的,而姑娘們尚未占主導地位。除此之外,我們也沒有很多別的東西;無非有些幻想,有些業餘愛好,還有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生活尚未越過這一範圍。然而這些東西,現在已經蕩然無存了。也許坎託雷克會說,我們正好站到了生活的門檻上。事實也是這樣。我們還沒有把根扎牢,戰爭就像洪水一樣把我們沖走了。對於其他人,對於年紀稍大的人來說,戰爭不過是一箇中斷,他們可以超越它進行思維。但是我們卻被它逮住,不知道結局會是怎樣。”有時候同事會問我,爲什麼你總是工作到這麼晚,是要當勞模嗎?其實不然,一如書裏講道:“我們這麼做,不是因爲我們有幽默感,我們之所以有幽默感,是因爲如若不然,我們就會完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