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時時刻刻》讀後感(通用6篇)

《時時刻刻》讀後感(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後將得到的感受和啓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後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時時刻刻》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時時刻刻》讀後感(通用6篇)

《時時刻刻》讀後感 篇1

前一陣子連續地看了好幾本書,起因是看了《時時刻刻》這部電影,又去看了同名小說。應該說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部電影集結了我喜歡的所有元素,鏡頭的呈現,背景音樂,角色和故事,但我在看後的確還有很多疑惑的地方,不理解的地方。最大的一點就是,勞拉·布朗,那位生活在二戰末期的洛杉磯家庭主婦,爲什麼會這麼難過呢?爲什麼甚至會動了自殺的念頭呢?

在我看來,她是擁有愛的,丈夫的愛和孩子的愛,她也並不討厭她的丈夫,肚子裏還有幾個月的寶寶;她也有自由,可以自己開着車去想去的地方,生活富足。我從影片中能感受到的就是,彷彿在丈夫面前,她才能做好母親的角色,在丈夫不在場時,她變得有些冷漠和無所適從。孩子的目光追隨着她,關注着她,她努力想要扮演好母親的角色,卻總有些吃力和脫離。而對丈夫呢,我感受到了她丈夫對她的關心和照顧,那在我看來,在很多時代背景中,已是幸運。但衝擊而來的,是她的悲傷,她的自我束縛,她的難以言說。她的自殺的念頭甚至讓我吃驚,或許是因爲我之前看到的聽到的女性故事都是“爲母則剛”,她們都像是會擋在孩子面前的勇士;會厭惡或者傷害自己孩子的行爲,都是由於丈夫的傷害。她的悲傷、束縛、無言,讓她在生完肚子裏的孩子後就離開了家庭,之後再無音信。我在影片中看不到這種情緒的源頭,但在書裏,我看到了。

書裏講,她是因喜歡讀書而帶着的那股書卷氣,被她的丈夫,二戰後歸來的勇士,看上的。在外人看來,毫無魅力的她,獲得他的喜愛,是天賜。在我看她的故事時,寫下了下面的筆記:

就像我們走着走着,突然踏進了虛空。身體不受控制地落下。醒來時,看到了丈夫和孩子愛意的眼,周圍的父親母親也讚許地看着我。我一下子恍惚了,以爲自己只是忘記了這“美好”的一切,所擁有的一切。但仍想起來,我原來,在落下前,正要去奔赴某個地方,想去感受遠方、詩意和自由的。

這是沒有辦法責怪任何人的。丈夫和孩子是在她落下後見到她的,他們怎麼知道她心中的澎湃呢?他們能理解嗎,是她落下來的,不是被拽下來的,是她主動地來到了這個世界。

父母可以理解她嗎?他們或許從未想過自己喜歡看書的女孩曾有脫離於這個社會規範的個人幻想,他們或許也從不知道原來她曾獨自踏步走在和他們不一樣的世界裏。

可她自己知道,她就是這樣活生生地落下了,從光明的地面落到了黑暗的虛無,身上沒有傷痕,但怎麼沒把她的記憶也抹去?

《時時刻刻》讀後感 篇2

將《達洛維夫人》與《時時刻刻》對照閱讀,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兩者的出版時間相隔70餘年,如果說《達洛維夫人》有着時代的侷限,在閱讀上稍顯艱澀,那麼《時時刻刻》提供了更精彩流暢的情節,是非常有“畫面感”的一部小說,成爲暢銷書並被拍成電影提名奧斯卡並不意外~

處於不同時代的三個女人的一天,包括伍爾芙本人,因爲《達洛維夫人》而產生了微妙的聯繫。不同時空裏,面對不同困境,她們內心關於死亡的掙扎與抗爭從未停止……

伍爾芙留給丈夫的信寫到:“親愛的雷納德,要直麪人生,永遠直麪人生,瞭解它的真諦,永遠的瞭解,愛它的本質,然後,放棄它。”

所以,我覺得《時時刻刻》不僅僅是在探討女性主義,也是在探討人生。

我們是否能做到在認清生活的一切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這是每個人都面臨的問題,那麼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時時刻刻》讀後感 篇3

幾天前,在老師的推薦下,我看了史蒂芬戴德利的《時時刻刻》,那裏夾雜了河水緩緩流動的輕盈和無數蔓延水草沉澱的重量,這漂浮意識流的面具下,隱藏着大海般的憂鬱與冰冷。

三個女人,不同的年代,一天的光景,她們紛紛從睡夢中醒來,面露茫然,說着要去買花的囈語,不斷交替的畫面,碎片化的段落,一切被剪割再拼貼,猶如穿越時空的相互輪迴,那本叫《達洛衛夫人》的書將她們串聯在一起,再現了20世紀女性的心靈鏡像和精神幽吟,空虛,彷徨,脆弱,敏感,恐懼,慾望,生命的本源萬花筒般的被放大,一曲孤獨的輓歌低聲吟唱,至今仍縈繞耳畔。

首先,《達洛衛夫人》是英國著名女性主義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在1923年期間創作的小說,情節非常簡單,講述了議員夫人克拉麗莎達洛衛從早晨上街買花、籌備晚會一直到子夜晚會結束、賓客離去這十幾個小時裏的所見所聞,就在這短暫的一天裏,克拉麗薩想起了當年深愛的彼得,逐漸對如今這浮華空洞的生活產生懷疑,而瘋掉的戰爭英雄賽普蒂默斯的跳樓自盡讓她徹底絕望。塞普蒂默斯雖與克拉麗薩素未謀面,但卻對戰後的時代有着同樣的焦慮和恐懼,小說表達了一戰後西方文明所面臨的衝擊與異變。

1923(一戰背景):倫敦郊區,因爲精神疾病與自殺傾向被丈夫倫納德帶到了與世隔絕的鄉村裏齊蒙德的伍爾夫斜靠在空蕩房間的舊木椅上,右手拿着汲滿墨水的鋼筆,左手輕扶着攤放在裙面上的白紙,思索着達洛衛夫人的故事,孤傲消瘦的臉龐掩蓋不住虛無與痛苦,孤獨無時無刻侵蝕着心魂,但爲了倫納德(暗指傳統的父系社會)伍爾夫(身爲女性)只有忍耐和隱藏(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對自由的瘋狂熱愛),然而姐姐的來訪以及那隻將死的鳥兒,讓伍爾夫再難以剋制內心的慾望,喧囂複雜的倫敦纔是她的歸屬地,這座以愛之名義建造的監獄讓她生不如死,倫納德的悉心照料成爲一種禁錮,她彷彿籠中的鳥兒,生來就應在空中翱翔(可參考《阿飛正傳》中的阿飛),“裏齊蒙德和死亡之間,我選擇死亡”這是多麼讓人心碎的宣言,每分每秒,時時刻刻,她都在永無止境的探索生命的意義,追求靈魂的自由。“逃避生命永遠得不到平靜”,就這樣,多年後的某天,這個高挺鼻子的女人終於遵從內心的呼喊,隨着石頭一起浸入湖底,擁抱死亡,獲得了真正的平靜與愉悅。

1951(二戰背景):美國洛杉磯,勞拉布朗,典型的中產階級婦女,深愛自己的丈夫在外從事着不錯的工作,有一個可愛的孩子,並且新的小生命即將降臨,看似幸福無憂的生活,卻讓她無趣麻木,唯一的樂趣就是閱讀伍爾夫的《達洛衛夫人》,大抵是在達洛衛夫人身上看到了自身的影子吧。《達洛衛夫人》中的第一句寫到:“達洛衛夫人說她自己去買花,”而在丈夫生日的這天,勞拉想買的花卻被丈夫事先準備好了,頓時間,由伍爾夫小說所喚醒的獨立意識徹底爆發,丈夫看似無意的買花行爲其實剝奪了她的自由和權利,在這個家庭乃至社會中,女性永遠只能是男性角色的附屬品,二戰後,男權的地位更加膨脹,照顧好丈夫和兒子彷彿成了可悲女人的一切,對自我追求的渴望讓她選擇用死亡來證明,在陌生的汽車旅館裏,藥片擺在身旁,當讀到“死亡是可能的”時,再摸摸肚子裏的那個新生命,突然明白過來,死亡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就這樣,在生下這個孩子後,她用逃離展開了新的生活。50年後,面對兒子的昔日愛人克拉麗莎的質問,她哀傷但又堅定的說出了那句“後悔意味着什麼,當你沒有選擇的時候?那是你應承受的。就是這樣。沒有人會原諒我。只有死亡。我選擇了我的生活”時,我們就知道這些年來,在異國圖書館工作的她,無需鮮血的祭奠,便真真正正擁有了自己的人生,這是時代背景下女權主義和獨立意識的進步。

2001(世紀之交):美國紐約,職業女編輯克拉麗莎,與她的同性愛人以及女兒(依靠精子銀行生下的)生活在一起,並一直照顧着患有艾滋病的前男友理查德,或許因爲和達洛衛有着相同的名字,理查德總稱她爲達洛衛夫人,而這天清晨起來,她親自去買花並一直忙着爲獲獎的理查德籌辦聚會,同樣像極了伍爾夫筆下的達洛衛夫人,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女性的地位被肯定,權利與自由逐漸增加,甚至達到了與男性的不相上下,克拉麗莎可以自己去買花,從事想做的工作,與同性愛人在一起,並且強勢的照顧着前男友理查德(男性反而成了女性的依附),比起達洛衛夫人她應該更像那個理性的丈夫倫納德,而脆弱敏感的詩人理查德才是達洛衛夫人(或者是塞普蒂默斯),克拉麗莎曾在和女兒的對話中透漏:只有和理查德在一起她纔會覺得在真正活着。原來,表面樂觀堅強的克拉麗莎每天忙碌的生活只不過是爲了掩飾內心寂寞的假象而已,她痛恨平庸的生活,而身患絕症的理查德卻擁有自己匱乏的的激情和熱血,那是夢想之光閃耀的地方,照顧理查德便成了唯一的寄託,她固執的認爲“人可以爲他人而活下去。”可是被病痛折磨的理查德早已失去了詩人所該有的自由,一切脫離了軌道,身體被控制,心靈被壓抑,早年被母親拋棄的陰霾始終揮之不去,人生的樂趣也已消磨殆盡,唯一的解脫只有死亡,“達洛衛夫人,是你。我爲了你而活着,但現在你不得不讓我走了。”爲了與克拉麗莎之間的恩情一直苟活至此的理查德終於直面死亡,隨風而去了。他也正印證了伍爾夫對倫納德所闡述的必須得有人死去的原因:“爲了對比,爲了讓活着的人珍惜生命,”“那麼誰會死去?”“詩人會死,那些心懷夢想的人。”然而當理查德在克拉麗莎面前從窗子旁縱身而躍時,她失去了生活的全部依賴,徹底崩潰了,她明明擁有着比理查德更多的東西:充裕的時間,健康的身體,相伴的愛人和女兒,但是卻不懂得何爲真正的幸福,內心的虛空爲自己建造了禁慾的牢籠,這也是她不理解理查德自殺的原因。最後,理查德母親勞拉的出現才使克拉麗莎終於理解理查德的追求——與(達洛衛夫人,塞普蒂默斯)母親勞拉一樣面對最真實的自我,如同鳥兒般在沒有極限的天空自由的揮動翅膀....自此,在一天的末尾,傍晚時分,克拉麗莎親吻了自己的愛人莎莉,然後關閉檯燈微笑着環視一切走近那扇門,是啊,她也開始坦然應對生活的變化,學會放手,不再逃避,而是直面最真實的自我。(這裏代表着新時代女性意識的真正成熟)

而後,影片的原著《時時刻刻》實際上是美國作家邁克爾坎寧安對達洛衛夫人(同指創作者伍爾夫)精神困惑與生命意義的一種探討和延續,它以超現實主義的實驗手法極具詩意的解讀了伍爾夫以及千千萬萬女性的愛與痛。

《時時刻刻》讀後感 篇4

連着兩天,我將電影《時時刻刻》看了兩遍。週一晚上看時,因爲一邊玩電腦,一邊看,有一時做點別的什麼事,錯過了不少情節,而這一部電影偏偏又不能錯過一些情節,因爲它將不同時代的三個女人的一天交錯在電影中展現,所以,稍不留神,就錯過了比較重要的情節。當天晚上,我只覺得看得莫名其妙,只覺得怎麼搞的,這電影表達的主題是什麼呢?我一頭霧水。

因爲覺得電影裏總有某些東西彷彿打動了我,週三我在電腦裏搜索了一下影評,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我漸漸將自己看到的零星的片段連綴成篇。當晚,我又將這部電影打開,重新仔細地看了一遍。

具體情節我就不想再複述了,到網上一查就可以查到,而且看了這部電影的人肯定也會有印象。我只想說說自己看了電影之後的感受,我不想說這是一部悲觀的電影。悲觀不悲觀都是別人對別人人生的評價,我只想說:這部電影裏面的女主人公她們都在自己的人生中不斷地尋找着自己。

自己的人生中往往自己是缺席的,這聽起來是多麼恐怖的一句話。這怎麼可能呢?那我到底到哪裏去了呢?我不在自己的人生裏,難道我還是別的確地方可去嗎?

看了電影,我也不斷地在想:在我的人生中,我是否缺席?這是一個有些可怕的問題。有時我覺得我沒有勇氣去直面這個問題。

看看電影中的三個女人。

女人一作家是人們心目中的瘋子,精神方面有疾患。看看她姐姐的兩個大兒子看她的那種表情;看看傭人對她的評價;看看他老公像守護小貓小狗一樣的對她的照顧,其實就是出於“愛”的控制。她無法按自己的意願生活,她的生活被醫生等一大批不相干的人控制着。她想回到倫敦生活,她在火車站與找他的老公大吵了一架。老公生氣,因爲她不打招呼到處亂跑。而她是不應該亂跑的,她對不起丈夫的關心,因爲她曾自殺過兩次,老公有責任看好她,她也有責任讓別人安全地認爲:她不會再有這樣的傾向。

可是老公也並不瞭解她內心的感受與內心的需求。可喜的是她的抗爭有了結果。

女人二,那個一直照顧初戀情人的女編輯。她以爲她過得充實而快樂,她從照顧這個有才華的男人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光彩,可是這一切是真的嗎?不是的。終於有一天,她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認識到這一點,是初戀男友的自殺。其實他早就不想再活着了,他就是文中另一個女人的兒子——理查。他的活着只是滿足她的生命的需要。並不是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那麼她是不是在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她的生活呢?比如她的女兒?她的生活方式,是因爲理查選擇了同性男友還是因爲她本身就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我從影片中沒有看出來。

女人三,一箇中產階級女性,也就理查的媽媽,在常人看來,她的生活是幸福的——有一個愛她的老公,有可愛的兒子,擁有可能擁有的富足的物質生活。可是她不快樂,她不喜歡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她做不好蛋糕,她也沒有心情去享受這種溫馨的家庭幸福與快樂。在老公生日那天,她打算和肚子裏的孩子一起自殺。不過,後來改變了主意:她想等到孩子生下來後再離開這個家庭。

她幾乎一定會受到所有人的譴責,包括我,看到她這樣的決定,也會覺得她太沒有責任心了。當得知兒子的死訊後,她來到了女人二處,處理後事。她與女人二有一段交流,其中一句大概是: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後,我就離開了他們。兒子也一直很少聯繫。我知道他爲什麼要在書裏安排母親自殺。我能感到愧疚就好了……言下之意,她並沒有爲此而感到愧疚。她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在她的生命深處,就有一個聲音始終在召喚她;她聽到了這個聲音,她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了,她受衆人的譴責,不被兒子理解,但是她爲自己至少活了大半輩子。當他的兒子終於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他一定能理解自己母親當年的做法了。

我覺得這些演員演得真好。女人三,做蛋糕時那神經質的表現,呆在洗手間裏淚流滿面的樣子;女人一的那種沉迷於自己內心世界的茫然;女人二的那種光彩照人與灰頭土臉的對照……

好電影帶給人的啓發與思考,而不是像《泰冏》那樣,看完了一笑置之就可以放開的影片。好電影有時像一把手術刀,讓你痛並快樂着。

人生最怕的是被格式化。可是,我們不是就被格式化着嗎?在我們的教育中,人自身的發現處於一種被忽略的狀態。不知道是不是中國一直以來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們的教育很多時候是愚民式的,馴化似的,培養的是奴才,而不是人才。聽從教導,尊敬師長,而且這種尊敬與對方的身份等是有一定關係的。當然這些要求沒有明確地提出,而是通過直觀的形式對學生起着強作用。比如通過有領導參觀時,有儀仗隊在校門口列隊歡迎;有人蔘觀時,與領導與參觀者打招呼就被一次次強調,強調到無經復加的程度……這樣的形式讓中國的孩子學會了媚上。爲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一些明明是不好的事情,可是我們的領導就有本事列出三五八道理由將此事說成是好的,或者從中尋找到許多任何凡人都看不出的好來。這就是一種愚民,阻止大家思考,不需要任何人思考,尤其是底層的人,弱勢的人。

我們從讀書開始就聽信了太多的謊言,直到有一天,我們自己也分不清楚究竟哪些是謊言哪些是真理了。我們在形成的既有的觀念的左右下生活着,不痛不癢,我們過着和大多數人差不多的生活,我們也思考着和大多數人差不多的東西,我們也運用和大多數人差不多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

在這樣的狀態下,要找到自己有多麼艱難,我永遠都在我的生活中缺席;或者又有多麼容易,看到她,我就看到我自己。

看看那些強勢的人如何用他們的評價來左右着我們的生活!

看看我們在弱勢的人面前又如何用我們的強大左右着他們的生活!

生活在社會這個羣體裏,哪些方面的內容是可以格式化的?哪些東西應該是我們應該獨有的,與衆不同的?

要直面自己的人生是需要勇氣的。我在努力。

這部影片看完了,它不是讓我消沉,而是讓我開始思考,然後更好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時時刻刻》讀後感 篇5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與伍爾夫的一部小說《戴羅薇夫人》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故事在不同的女人身上轉換,鏡頭在不同的色調和背景之間切換,讓人有種跳躍和眩暈感。如同海面三座孤島,各自呈現生命的狀態,可在深深的海底,她們緊緊相連。因爲同樣是一羣在恐懼和困惑中,依然渴望活出意義的女人。

“我要自己買花。”

伍爾夫雙手夾着煙,坐在沙發上,陷入自己小說中的世界,遊走在瘋狂的邊緣,自由自在。寫下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自己買花。”她生活在倫敦的郊區,那裏有着一片繁花盛開的寧靜。在花兒的陪伴下,連小鳥的死亡都顯得那麼寧靜那麼自然。

勞拉·布朗,生活在二戰末期的洛杉磯,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是她無力地躺在牀上,懷着第二個孩子,正好讀到書中的這一句話,他的丈夫回來了,自己捧回了一束花插在了花瓶裏。她臉上的無奈和彷徨,與昏黃的背景相得益彰。

克拉麗薩,一個女同性戀者.居住在2001年的紐約市。醒來後,迷茫了一會兒,然後大聲地說:“我要買花。”在花店,她充滿希望地點着五彩的玫瑰等等,抱着一大束花兒的她彷彿充滿了生命的能量,直到她走到理查德的家。

“我要自己買花。”彷彿是一句來自生活背後的吶喊,花兒是美好青春活力的象徵。女人,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無聊中,自我在泥沼中越陷越深的迷茫中,選擇了自己的一種態度,抗爭。

鏡子和房間

三個女人起牀後,做的同一件事是走到洗臉檯,看到鏡中的自己,陷入短暫的迷茫和失落。容顏的凋殘,內心的荒蕪,在鏡子前映照得無限清晰也無限殘忍。

關於女性的電影,似乎都喜歡幽閉的空間。想起《裂縫》中,那座田園裏的古堡似的寄宿學校。而在這部電影中,伍爾夫所居住的也是一個倫敦的郊外,房間裏的昏暗如同可吞噬靈魂的蟲蟻,無處可逃。布朗生活在一個幸福而富裕的家庭,昏黃的調調給人一種巨大得無法呼吸的沉重感,這沉重來自生活的瑣碎,可卻強大到可以擊碎生活的希望,了無生氣。克拉,欲在自己的房間辦一場聚會,可是那時時刻刻猝不及防的壓迫感讓她失常、哭泣,強撐的勇氣,往往一碰擊碎。房間,女人自己的.房間,就像一個男人無法涉足的祕密花園,在這裏,靈魂,可以盡情狂歡,如同林白,也可以盡情墜落,無底的深淵。

電影的開頭,是伍爾夫給丈夫留下一封信,穿過美麗的花園,急匆匆地走向一片湖水,慢慢走向水深處...結尾時,這幅畫面再次重現,在夕陽的餘暉下,我頓時覺得異常的寧靜和唯美。也許女人和水天生就有某種默契,彷彿是一種迴歸,迴歸了自然的懷抱,靈魂終可以自由伸展,如同《裂縫》裏,女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跳入夜晚的河裏,如同一個個小精靈,在水裏自由自在,美好得一塌糊塗,那畫面,久久地一直停留在腦海裏。

《時時刻刻》讀後感 篇6

作爲向弗吉尼亞伍爾夫致敬的電影《時時刻刻》,除了以伍爾夫的《達洛衛夫人》作爲前置文本之外,在敘事方法上摒棄了傳統電影語言的線性敘事方式,採用了這位現代主義開山的女作家極力提倡的現代主義敘事手法——意識流。它將敘述的時間集中在了一天之內,卻大膽的跨越了時空,將三個時代的女人的一天通過巧妙的剪輯聯繫起來,縱向是對女性生存空間問題的探討,橫向則是對人生存問題的探究。究竟女性應該怎麼做,究竟是生存還是死亡,這部濃縮時間但擴張時代的電影,或許在嘗試給我們一些答案。

一、作爲女性主義電影的《時時刻刻》

女性主義似乎是給《時時刻刻》打上的標籤。這很容易理解,在時時刻刻裏有核心女主角弗吉尼亞伍爾夫。在本片三個女主角的角色中,只有伍爾夫是一個歷史上真正存在的女人,她可能在這三個女性中意爲着更多。作爲邁克爾坎寧安的原着《時時刻刻》,是一部向伍爾夫致敬的小說,它以《達洛衛夫人》作爲前置文本,將故事情節放在《達洛衛夫人》的敘述中。那麼以《達洛衛夫人》這本連接這三個時代的線索,伍爾夫是一個小說創作者。勞拉布朗是一個閱讀者——至少表面上來看是這樣的,至於克拉麗莎沃恩,她像達洛衛夫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將她當做達洛衛夫人的扮演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並非出於自覺的扮演,然而他的好友理查德也覺得她很像達洛衛夫人,並且她與達洛衛夫人同名,都叫克拉麗莎,那麼,可以視作是一個扮演者。在這層關係裏面,我們可以看到伍爾夫所在的不同地位,一個創作者,一個故事的製造者。她是舉足輕重的。儘管在她的年代,女性主義者還是一個貶義詞,女性主義運動尚處在早期自由主義階段,但她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前驅式人物,似乎僅憑這一點就能把這部以她佔主導,向她致敬的電影作爲一部女性主義電影了。

其次作爲選材來說,電影選取的三個女主角,1923年的伍爾夫,1951年的勞拉布朗,2001年的克拉麗莎沃恩。從縱向的聯繫來看,這很容易讓人理解成這是三個時代的女性縮影,並且它們是呈前進式與發展式的,當然,這一點是肯定的,電影中顯然有意識讓女性處境這一點呈現進步的發展,宣告女性的獨立。伍爾夫的年代中,女性無論是從法律角度還是社會認同角度,都從屬於第二性的位置,遑論人們頭腦中的觀念了。女性都認爲女性是第二性,男性作爲既得利益者抱有這樣的想法我想是無可厚非的。在第一個故事裏,伍爾夫的女僕奈麗對伍爾夫表示了非常的不滿,其中一個在於她並未履行當時人們認爲的一個女主人應該做的事情。寫作當然不應該是婦女完成的正業,決定中飯要吃什麼纔是應該做的事情。而在戰後的布朗家,布朗先生覺得自己擁有一個很幸福的家庭,因爲他在外面工作,勞拉在家裏把持家務。這是標準又幸福的狀態,對於布朗先生而言。只是勞拉並不這麼覺得,作爲一個女性,她覺得這樣庸常的生活並不適合她,每天燒燒水做做飯的,人生的意義又在哪裏?而且她做不好這種事情。她的生活不是獨立的,她離不開她的丈夫,甚至離不開她的兒子,沒有她兒子理查德的幫助,她連一個蛋糕都做不好。她在愛的名義下被束縛地沒有了自我。在這個階段,女性是附屬品,但和前一個階段不同的是,她們已經有了獨立自覺的意識。這是難能可貴的。在面臨這一切的時候,勞拉要擺脫這種生活,她甚至願意選擇自殺。雖然並沒有成功自殺,她最後還是出走了,揹負着拋夫棄子的名義也要出走。這裏有本關鍵的被勞拉拿來一直閱讀的書,《達洛衛夫人》。這本書告訴她不要做一個庸常的人。勞拉出走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和娜拉出走的意義相類似。伍爾夫說,她愛倫納德。可是在倫納德和死亡之間,她選擇死。勞拉原來也這樣選擇的。其實後來她的選擇也沒多大變化。在家庭和出走之間,她選擇了出走。她未必不愛家庭,印證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在第三個故事裏面,顯然當社會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女性的獨立自主能力也得到了保障。克拉麗莎沃恩堪稱新時代獨立女性。她經濟獨立,生活自主。她的女兒與勞拉不一樣,是自主選擇的結果。她想要女兒,就生一個女兒,而不是爲了家庭委曲求全。她有一個同性戀人,有自己的社交圈,這一切都是伍爾夫時代和勞拉時代所不可企及的。這是一種進步,體現了女性地位在一個線性的、縱向的時間軸上的不斷提升。這毫無以爲是一部表現女性的電影,同時由於它涉及到的關注面,女性的從屬地位、名稱、自由、權利等等,這部電影表現的女性主義應該是很顯然的。

二、不僅僅作爲女性電影的《時時刻刻》

由於《時時刻刻》在女性主義方面的一些表現,也同樣因爲在這個時代裏,女性主義這個詞應該算是一個很時髦的詞,所以當女性主義的標籤貼到《時時刻刻》身上的時候,似乎已經概括了這部電影的大部分意義。然而女性主義確是本片的一個閃光點,但不應該讓這個閃光點代表《時時刻刻》的全部光芒。女性也是人,這部電影在探討女性出路的同時,也觸及到了人的出路。更何況它並不僅僅探討了女性的出路。

首先這三個故事裏分別是主角都是女性,因爲這一點作爲理由來表示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女性主義電影是不合適的,甚至可以說,如果真的這麼當做的話,那麼似乎在暗示將女性排斥出人的類別。她們也都是人,僅以第一個故事爲例,將伍爾夫作爲主角表現整個時代的女性,這是不具有可類比性的。我更願意稱呼她作爲現代主義的先驅,我更願意理解成爲這個故事在表現人的何何從。

伍爾夫是當時倫敦文化圈的焦點,是布魯姆斯伯裏文化圈的核心。她在整個聚會中是個主導型的人物。毛尖曾描述伍爾夫在布魯姆斯伯裏的位置時這樣寫:“她定義了這個圈子,無限的才華,無限的傲慢,無限的挑戰。她像上帝那樣說話,但和聖經無關。”有一個軼事可以作爲參照來了解一下伍爾夫此人:伍爾夫的好友維塔的兒子奈吉爾回憶道,有一次伍爾夫和他們幾個小孩一起玩,丟麪包給湖面上的鴨子吃,讓他們描述麪包掉到水裏的聲音。有的孩子說是“啵”的一下,有的孩子說是“啪”的一記……但伍爾夫否定了,她說:“是UMPH一聲。”孩子抗議說,沒有這個詞啊。伍爾夫輕描淡寫地說:“從現在開始,就有這個詞了。”

伍爾夫可以說是一個精神性的權威。雖然在局裏面表現出來的更是與社會格格不入,或者說是與社會上的庸常,以女僕奈麗爲代表的一批人的格格不入。這種格格不入甚至到了害怕的境地。在伍爾夫的經歷中,他人即地獄這句話是很適合描述她與別人的關係的,特別是女僕這樣的人,簡直就是十八層地獄。所以她才需要文尼莎,文尼莎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直處於一個母親一樣的位置。伍爾夫需要她,但是這種需要僅憑同性之間的一個吻就被定義爲同性戀,恐怕太牽強了。不能硬把電影往女性主義上靠而牽強附會,也不能把女性主義的獨立定義爲不需要男性的同性戀。但是無論在社會生活中,伍爾夫顯得多麼格格不入,在寫作等精神領域的探討,她一直是被人敬佩的水平。即使是電影中表現出來管頭管腳的倫納德,一聽到弗吉尼亞說她想到小說的開頭了,也只是說:“work。”因爲在精神方面,她是權威。這也有了倫納德的無限包容,對一個天才的無限包容。

伍爾夫是不可被束縛的,她的痛苦不僅僅在於她反覆無常的精神崩潰,還在於她的才能沒有一個合適的渠道發揮,甚至她連一些基礎的權利都不能擁有,這僅僅是因爲她的女性。一個巨人,穿着大號的衣服仍然嫌小,更遑論拿一件小號的衣服硬要她擠在裏面了。她屬於更廣闊的天空,把她鎖在愛裏面,不如讓她死。我想這不僅僅是一個女性主義的問題,這涉及到一個人如何自居的問題。伍爾夫不是偏激到非要拿同性戀證明女性能夠不需要男性而達到一個獨立自主地位的人,她的女性主義是溫和的,她一直在尋求一種男女共處的方式,她引用過柯勒律治的話:“偉大的腦子是雌雄同體的。”她反對不折不扣的女性和不折不扣的男性,認爲這是“毀滅性的”。而她主張的“正常而舒適的存在狀態,就是這二者共同而和諧的生活、在精神上進行合作之時。”她主張和諧,而倫納德的控制究竟是不是造成她死亡的最直接和最主要原因,或者說倫納德對她的“控制”是否能當做男性對女性的控制,使得女性沒有自由權利而備受束縛,這一點是存疑的。首先電影中也交代了,伍爾夫的精神不穩定。事實上,由於童年創傷和她敏感的神經,她常常面臨精神崩潰,與其說倫納德的照顧是男人對女人的控制,不如說是一個健康人對一個精神性疾病患者的照顧與控制。雖然伍爾夫的時代女性的不平等地位問題顯然更加嚴重,但由於伍爾夫這個人物的特殊性,她不代表庸常,不具有勞拉布朗這樣戰後女性的普遍代表意義,所以伍爾夫的死,這個籠罩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中的自殺情節,我更傾向於是一個人該如何生存自處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女性由於受到不公正待遇問題而選擇自殺的問題。順便說,雖然伍爾夫是一個女性作家,但是女性主義的標籤貼給她顯然是一種帶有歧視性的標籤,就跟在猶太人的胳膊上標上印記作爲區分是一樣的。她是與艾略特,與喬伊斯一樣的現代主義作家。相對於女性問題,她更關注生存的問題,人的終極意義是什麼。可以作爲證據的是同樣可以拿來作爲束縛與被束縛表現的理查德。他這一生受兩個女人的愛與束縛,他的母親勞拉布朗夫人。她的叛逃式出走給了他夢靨。而克拉麗莎給他的愛,他是這樣說的:“我一直是爲了你而活,但是現在你要讓我走。”他的房間電梯設計也像一個囚籠,沒有陽光,他也不是一個自由的人,還生着病。在人們把這部電影一定貼上完完全全的女性主義標籤的事情,他似乎被人們選擇性忽視了。但,倘若他可以叫克拉麗莎沃恩爲達洛衛夫人,在第三個作爲扮演者的故事裏,他未必不是那個史蒂芬賽普蒂默斯。在《達洛衛夫人》這部書裏面,賽普蒂默斯的結局很“巧合”的也是跳下窗子自殺了。按照伍爾夫在日記裏的透露,自盡的本該是克拉麗莎,以後,作者改變初衷,增加了那年輕的“瘋子”,爲了讓他體現“狂人的真諦”,而克拉麗莎成爲“正常的真理”的化身。她在這部小說裏使用了“分身”這樣的表現方式,讓主角化身爲兩個人。理查德在《時時刻刻》裏的兩個故事中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時時刻刻》裏,理查德和克拉麗莎沃恩,理查德和勞拉布朗也可以說是一種互補的關係。他們相互束縛,但彼此都追求自由,可是由於牽制,彼此都不得自由。有人說克拉麗莎沃恩因爲要照顧理查德而不得自由,因爲愛而不得自由,理查德曾經問過克拉麗莎:“那你這些年究竟做了什麼?”爲了照顧生病且精神不穩定的理查德,克拉麗莎可以說是耗盡了這些年的精力和時間,這是女性不自由的表現。但是在這裏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置換,如果把克拉麗莎的性別置換爲男性,照顧理查德而沒有做多少自己的事情,是否可以成立。通過置換過後,並不涉及一個性別地位的高下之分。換句話說,難道理查德作爲一個男性被身爲女性的克拉麗莎照顧,是體現了男性的地位比女性低嗎?顯然不是。對於這部電影裏舉足輕重的理查德布朗,他照理說是不應該被忽視的,哪怕硬要把這部電影往女性主義上靠而忽視它對於生存問題的探究。我甚至可以說克拉麗莎沃恩和理查德布朗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個女性倫納德伍爾夫和男性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關係。那麼這就不是一個事關性別的問題,而是一個人應該何何從的問題。影片通過伍爾夫之死探討人如何實現終極自由而不被束縛的問題,同樣理查德之死也在探討這個問題,勞拉的出走也和這個問題有關,克拉麗莎作爲一個獨立自主的女性,爲什麼還是不自由,這也不僅僅是個性別問題了,而是個生存問題。這是不應該被忽略的,卻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逃得了女性的庸常,逃不了人性的媚俗。看,女性進化到克拉麗莎的階段,應該算是已經實現,至少是在影片的意義上實現了一個人的權利,但還是不能逃出被束縛的本質。要摒棄束縛到達最終自由的道路在哪裏,還是沒有人給出確定的答案。要麼出走,要麼死。這是影片中人的兩個選擇,可是似乎都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爲生存問題是一個永遠沒有定論的問題。也是因爲這部電影在探討女性問題的基礎上探討了人的問題,也顯得不單調,更深入,百看不厭。因爲可能會有一天男女實現了完全平等,但是卻始終無法解決終極自由的問題。人到底何何從?to beornot to be,that’saquestion.我們現在能夠做的,也就是影片中告訴我們的那樣,直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