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遊記讀後感(集合15篇)

西遊記讀後感(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遊記讀後感(集合15篇)

西遊記讀後感1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西遊記》這本長篇小說,這本長篇小說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同時它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本長篇小說詳寫了唐朝的一個神話故事,而小說裏的中心及主要人物則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和他們的師傅唐僧。在這本長篇小說中這師徒四人一起經歷了佛祖給他們安排的九九八十一難,最終爲大唐取得了真經,這四人也終修成了正果。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所認識到得《西遊記》中的這四個中心人物。

首先是孫悟空,他是唐僧的大徒弟,也是這四人中法術的,他有一顆正直的心,也很樂於助人,還有着火眼金睛,神通廣大,能夠七十二變,每次都是由他把師傅唐僧從險境中營救出來的。

再就是豬八戒了,他原本可是天蓬元帥,可誰知卻是因爲輕薄了嫦娥而被貶下凡,在取經的路途中,他雖然總幫倒忙,也時常會有怨言,不過卻是不可缺少的一員。

三弟沙悟淨樸實厚道,一般承擔乾重活或看護唐僧之類的任務,他善於在水底營救唐僧,這是他的優點,因爲孫悟空和豬八戒都不擅長下水。

而最後一個人,也就是以上三人的師傅——唐僧,則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和尚,而且整個故事的起因也是因爲他收大唐皇帝之託要西天取經造福民衆才發生的。他總是對他的徒弟傳授道義之說,爲人善良,卻因爲他可以使人長生不老而屢屢被抓,最後總要三個徒弟去救他。

這師徒四人各有優缺點,但他們努力的克服了缺點,團結在了一起,最終取得了真經。《西遊記》這本小說讓我們知道人生總要經過磨難和困難,當你克服之後,就會得到一條康莊大道。

西遊記讀後感2

作爲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多少年來,一直成爲人們必讀的經典書目。那麼,這樣的經典也肯定有着它歷久彌新的魅力所在——是《西遊記》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堅持,什麼是團結,什麼是不畏艱辛。

本書作者吳承恩爲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小時候的我,對《西遊記》的認識還是很淺顯的,只覺得故事中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貪吃懶惰的豬八戒和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罷了。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領悟到了《西遊記》作者的另一份用意。例如,作者筆下的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的藝術形象,不僅生動地體現了古代人民擺脫壓迫的強烈願望,而且也反映了人民爲戰勝邪惡、爭得自由而不怕天,不怕地,敢於蔑視一切傳統和權威的反抗精神。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作鬥爭的勇敢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或許,你看到了唐僧冤枉悟空,悟空回花果山的一幕;或許,你看到了豬八戒常常抱怨,說要回高老莊的一幕,但是,他們並沒有留下師傅隻身一人,他們是有情有義的。

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師徒四人歷經各種艱難困苦,但依舊執着,鍥而不捨,不言放棄。還記得六十一回合,孫悟空三調芭蕉扇嗎?爲了扇滅火焰山之火,幫助老百姓,孫悟空又是變蟲子,又是變牛魔王,足以可見孫悟空的機智。正是在取經途中遭遇三打白骨精、車遲國鬥法、獅駝嶺鬥三魔等等的八十一“難”,方顯堅持的可貴,方顯師徒四人不畏艱辛的難得!

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師徒四人身上的品質着實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堅持不懈,讓我慚愧我做事時的虎頭蛇尾;他們的團結一心,讓我懂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他們的不畏艱辛,讓我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的道理。

讓我們一起捧起這本經典名著,在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裏暢遊,感受它的獨特魅力吧!

西遊記讀後感3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題記

雨,敲打着窗櫺;風,輕拂着樹梢,光陰流轉,物是人非。在這逝去的點點滴滴裏,我們是否丟棄了什麼,是否迷失了什麼,大概只有我們自己才能知道。

讀罷《西遊記》,心中總有些淡淡的惆悵。曾經那麼厲害,口出狂言“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齊天大聖,竟淪落到了低聲下乞求各路神仙幫助的孫行者。他跟着那迂腐的和尚,在往西天取經的途中,他磨圓了不羈的棱角,也迷失了那個所向披靡的自己,那個被無數讀者叫好的悟空。不知成爲鬥戰勝佛的他,驀然回首過去的時光,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我總朦朦朧朧地認爲,他的迷失是爲了忘卻,忘卻被佛祖打敗的羞辱,忘卻被關押在五行山下500年的苦楚,他的那顆渴望自由的心早已麻木,反倒滋生了他大慈大悲的性格,他不再囂張,不再大膽,而是學會了世故圓滑,學會了保留和隱忍,他不再是那個如此單純的悟空了。我猜,這纔是佛祖關押他的真正意義,佛祖征服不了悟空的肉體,他只能麻痹悟空的那顆心。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那個妖精孫悟空,他單純活潑、好勝心強、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而後來接受招安的孫悟空,則卸不下那個沉重的擔子,他不再像從前那樣了。從此以後,他的人生道路就是被設定好的,最終一定會成佛,一定會取得成功,因爲他沒有了自我。

到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孫悟空,我甚至懷疑我的目光,堂堂的孫悟空竟打不敗幾個臭不垃圾的妖怪!我覺得,他並沒有使出全力,以他超羣的能力,直接到西天也不過是一個筋斗的事,而他的多疑促使他不敢這樣做,迷失的悟空只能猜測佛祖的用意,他變了,後來的情節是被自動設置的,沒有了之前的靈動。

或許固執的悟空最終不能成佛,但這不重要,這樣更悽美,不是嗎?我嘆了口氣,合上了《西遊記》,我想從前的淡定,也是懷着這般的心情的吧。

西遊記讀後感4

暑假裏我讀了《西遊記》這一本書,我知道了《西遊記》主要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路上降妖捉怪的故事。作者主要刻畫了孫悟空這個神通廣大,智勇雙全的形象。孫悟空天生是個石猴,它堅毅果敢,有膽有識,勇於堅持真理,喜歡自由,還喜歡抱打不平;書中還刻畫了性情溫和,慈悲爲懷,善惡不分的唐僧;憨後單純,好吃懶做,貪戀女色的豬八戒;順從隨和,任勞任怨,忠心不二的沙和尚和衆多的神佛,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

《西遊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寫的長篇神話小說,它的問世標誌我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了新的高峯,對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我最喜歡的要數《西遊記》裏面的高老莊捉妖的故事。故事主要寫了三年前高老莊來了個年輕漢子,自稱是佛靈山人,姓豬,孤身一人,沒有父母兄弟。翠蘭的父親看見他模樣端正,又無牽無掛,就讓她和翠蘭成了親。剛開始這個女婿很勤快,早出晚歸,樣樣都行,但是後來因爲他貪吃酒變成了一個長嘴大耳豬頭豬的妖怪,整日雲裏來霧裏去,他一直把翠蘭鎖在後院不讓人進去。孫悟空聽見後就假扮成翠蘭的模樣對那妖怪說:“聽說這次請來的法師是500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那豬頭一聽說:“看來咱倆做不成夫妻了,這時孫悟空一下子變成了原樣,把豬頭抓住,還把他的手給綁了起來。那豬頭就說:“觀音菩薩讓他等一個人陪着他去西天取經。”孫悟空高興地說:“我也和你一樣,但我已經找到那個人了。”他就戴着那個豬頭去找了唐僧,唐僧就給他起了一個法名——豬八戒。於是他們師徒三人就踏上了西天取經之路。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妖怪終究是妖怪,無論怎樣變,早晚會現出原形的,因此生活中我們不能僞裝自己,要活出真實的自己!

西遊記讀後感5

我不太喜歡看書。

開學前夜,我滿懷着對明日開學的期待上牀睡覺。不一會我就睡着了。我睡得像一頭死豬一樣。突然,腦海裏模糊地浮現出吳老師讓我們讀《西遊記》的作業。我一下子從牀上蹦了起來。時鐘顯示凌晨1點。

想到明天開學吳老師會檢查,我睜開惺忪的睡眼,抓起旁邊的《西遊記》硬着頭皮讀下去。原著的《西遊記》特難讀,全是文言文,動不動就來一首詩。我努力讓自己睜大眼睛,儘量保持清醒,硬是想把《西遊記》的內容趕快記住。

“一頁兩頁,快了快了,可是後面還有500多頁呢!”我小聲地嘀咕着,“還要劃出好詞好句和中心句,完了完了。”

突然我想到看書的要求。我又從頭開始看起。

看了一個小時,我感覺黑眼圈已經悄悄地爬到我的眼眶,我想象着我的眼睛變成了熊貓眼的樣子。但我已經顧得那麼多了,繼續埋頭看書。中心句有點難找,一篇文章要讀五六遍才找出一句;《西遊記》陌生詞太多了,我時時刻刻都要把字典拿在手裏,不然吳老師提問答不出問題,那可就不行了,因爲吳老師不高興,說不定會讓我把《西遊記》抄一遍……

五點了,我媽起牀了見我一大早看書說道:“我們家的的孩子真乖巧,一大早就在看《西遊記》。”我已經來不及回答她了,看了她一眼就繼續讀下去了。

我在去學校的路上還在不停地在看最後幾頁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看完了!”我長吁一聲,倒在車座上,擦了擦自己的熊貓眼,合上眼想眯一分鐘。

下了車,揹着書包,走進學校,我長長地舒了口氣,真險!

西遊記讀後感6

讀了《西遊記》這本四大名著之一的鉅著,使我悟得了成功的道理,可謂是受益匪淺。

《西遊記》以唐憎取經爲線索,以神猴爲主人公,將社會矛盾和自然力量幻化成爲五光十色的神奇世界。文中刻畫了一個又一個鮮明人物,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唐僧四人西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得真經的曲折故事。書中的孫悟空是一個勇往直前、嫉惡如仇、爲民除害除暴的英雄。唐僧是一位集中了封建儒士的迂腐和佛教信徒的虔誠並且受到作者諷刺的一個人物。豬八戒是全書喜劇性的陪襯人物,他憨厚純樸,雖對敵人鬥爭的時候畏縮不前但從不屈服投降,他也有明顯的不足,好吃嘴饞、自私偷懶、撥弄是非、弄巧成拙等,反映了現實社會中小私有者的性格特徵,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沙悟淨則是個憨厚老實、任勞任怨的好徒弟。要說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當然是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了。從石猴出世到跟隨唐三藏去西天取經,之中也歷經種種磨難;從成爲猴中之王,到跟隨菩提祖師學法幾年,又到東海取寶,再到大鬧天宮,足以看出孫悟空功夫的了得。我佩服的不僅是孫悟空的法術高強,還有他的堅持。取經十多年來,不光歷經多少磨難,他總是頂天立地。在三打白骨精時,對於師傅因他三害人命而棄他時,他還是死心塌地地保護師傅,爲了師傅、師弟的安危,他不惜上刀山下火海,這種毅力令我感動。十多年過去了,果然功夫不費有心人,師徒四人的取經生涯終於大功告成了。他們也因此成佛:唐僧被封爲旃檀功德佛,悟空爲鬥戰勝佛,八戒爲淨壇使者,沙僧爲金天羅漢,白馬爲八部天龍馬。

通過《西遊記》這本書,我體會到了:我們要學習悟空對師傅的忠誠,師徒四人的堅持,因此我們要勇敢地克服困難,堅信堅持就可以成功這句話,永不退縮,做一個有毅力的人。

西遊記讀後感7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 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 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 覺和啓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 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 它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 是—自由。

經歷着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21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 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服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 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上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 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是爲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 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 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盡 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 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 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 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爲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拓進 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歷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涵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 神……我更明白爲什麼它能夠流傳至今了。

西遊記讀後感8

忘不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勇氣,忘不了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毅力,忘不了孫悟空斬妖除魔的勇敢。看完《西遊記》,我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再大的風雨也要勇往直前!

《西遊記》講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本書激勵着我,孫悟空的形象也躍然紙上。

最讓我難忘的是《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講的是在取經路上,白骨精三次變成村姑、美女、老翁迷惑師徒四人,都被孫悟空識破了,打死了妖怪。可唐僧以爲孫悟空誤打好人,連念十遍緊箍咒,讓孫悟空痛苦難耐。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在成長的途中,一定會經歷許多困難,歷經許多艱險。但在腳步蹣跚時,我們不能退縮,而是要勇於面對種種困難,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如果遇到困難就退縮,怎能成功呢。

想想我自己,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還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實在慚愧萬分。我以前學吉他,本來很喜歡。但我一彈,就覺得手很痛。吉他太大,不好掌控。學到三四節課時,我實在忍受不住按弦的痛苦,還沒學幾首音樂就馬上放棄了。看別人彈吉他,又不禁十分地羨慕。在《西遊記》中,當孫悟空在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時,他依然有着堅定的信念,並且勇往直前。遇到妖怪時,他也能想辦法,努力制服妖怪,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相比孫悟空,再看看自己彈吉他。我想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選擇堅持學下去。

落日的餘暉照進屋裏,我彷彿身臨其境,深深融入在《西遊記》的場景中了。再大的風雨也要勇往直前,希望我遇到困難不退縮,成爲生活中真正的強者!

西遊記讀後感9

一說起《西遊記》,大家一定能背的滾瓜爛熟,當我從新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愛不釋手,還沒翻開幾頁,跟着吳承恩爺爺的精彩的描寫,我的目光也揹着活靈活現的人物所吸引了。

孫悟空———是這部神魔小說的一號人物,他的出生便給人了一個奇妙的幻境,然後他大鬧天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500年,後經觀音菩薩的指點,隨着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忠心爲唐僧降妖,爲西天取經的路上立下汗馬功勞,後稱“鬥戰勝佛”。

唐僧———是這部神魔小說的二號人物,他原是如來佛祖的弟子金蟬子,下界投胎爲陳光蕊的狀子,他心底善良,心懷慈悲,但常常不明是非,在悟空降妖時總覺得他在濫殺無辜,便念緊箍咒,使悟空無法戰鬥,到最後讓妖怪把自已抓走,讓悟空來救。

豬八戒———,他原來是天空中的天蓬元帥,因喜歡嫦娥,被貶下凡,他而的本領比悟空差遠了。他好吃懶做,迷戀女色,佔小便宜,心裏總想散夥,老想着高老莊的那位女子,他還有時挑唆唐僧,使唐僧念緊箍咒人讓悟空受苦,偶爾還藏點銀子,但是他心地善良,憨厚老實,有力氣,總是幫悟空打妖怪,爲西天取經的路上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後稱“淨壇使者”。

沙和尚———,他原是天上的捲簾大將,應喝醉酒,打碎了琉璃盞,被貶下界,在流沙河爲妖,在西天取經的路途上,任勞任怨,幫助孫悟空打水下妖怪,後修成正果,稱爲”金身羅漢”

在這篇《西遊記》中,我學會了凡事只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去做,那麼你的目標就會實現。只要大家努力,成功的大門就將會離你不遠了。大家一起加油吧!

西遊記讀後感10

一說起《西遊記》,想必大家腦海裏都會浮現出86版電視劇《西遊記》,其中六小齡童飾演的孫大聖的經典形象,更是在我們心中揮之不去。《西遊記》可以說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趁着這個假期,我又重溫了一下《西遊記》原著。

小時候讀《西遊記》,純屬是因爲有趣,認爲它只是一部普通的神魔小說。看孫大聖不費吹灰之力地打敗了一隻又一隻的妖怪,我都忍不住爲他拍手叫好。但長大之後,再重溫《西遊記》時,讀到的一些細節卻讓我覺得,作者並非只是爲了講述唐僧師徒歷經八十一難、最終成佛的故事而已。

首先,書中第七回的題目爲“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作者把孫悟空稱作“心猿”。中國古代有一個成語,叫做“心猿意馬”,孫悟空即代表了這個詞中的“心猿”。再來看第十四回,題目爲“心猿歸正,六賊無蹤”,這集寫的是孫悟空在歷經了一番磨難後,終於歸順了唐僧。而在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中,孫悟空打死了六耳獼猴,繼續護送唐僧西行。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有人卻說“六耳獼猴即孫悟空的六根,孫悟空除掉了自己的六根,從此就再也沒跟師傅拌過嘴,真正的皈依佛門了。”先不說這個說法是真是假,假孫悟空到底是不是六耳獼猴變的,但他是真的收回了自己的“心猿”,一心皈依佛門了。

其實,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像孫悟空一樣的“心猿”,它會讓你驕傲,讓你自大,讓你無法控制你自己。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用你自己的行爲和毅力,去盡力控制住你自己的“心猿”。當然,“心猿”並不是你能完全擺脫了的。不然,那些所謂的“佛祖”,不就要被人們所替代了嗎?

《西遊記》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啓示,比如“心猿”,我自己身上肯定也會有這樣一個“心猿”,它在努力的去控制我,而我要努力的去控制住它,去改變自己。除去“心猿”,去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西遊記讀後感11

聽着窗外知了的叫聲,感受着滾滾的熱浪,彷彿身處火焰山,不如,我就和唐僧師徒一起來一場歷險。

《西遊記》,是我們國家的四大名著之一,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排除萬難,懲惡揚善,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全書一百回,字裏行間,讓我看到了一個驚奇的世界,通過書本帶着我走了一遍取經路,跌宕起伏的劇情,還有三個性格各異的徒弟和師傅在路上師徒情深,每看一遍,都是不一樣的有趣。

書中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唐僧,嫉惡如仇,本領高強的大師兄孫悟空,跟着心地善良、立場堅定的師傅,走在取經路上,歷經艱險,最終取得真經,收穫堅不可摧的師徒情。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大師兄孫悟空啦。取經路上遇到困難,大師兄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手拿如意金箍棒,腳踩筋斗雲,捍衛正義,和兩個師弟一起,爲師傅保駕護航。哪怕在三打白骨精的時候,師傅被妖怪所惑,口唸緊箍咒,依舊不能阻擋大師兄保護師傅的決心,這也表現了大師兄對師傅的師徒情深。當然,除了大師兄,其他成員也是不可或缺的,沒有沙師弟的勤勤懇懇,二師兄的幽默,白龍馬的跨越萬水千山,真經都難以取得。

合上書本,書中的世界依舊在我腦海中縈繞,有趣卻又充滿了智慧與對我的啓迪。

通過閱讀精彩絕倫的《西遊記》,也讓我明白了許多。

遇到事情,一定要明辨是非,不能冤枉好人。不能像師傅一樣被白骨精矇騙,而冤枉了孫悟空。就像是生活中,爸爸媽媽不讓我多看電視,希望我能多參加體育運動。那個時候,我就像是師傅一樣,而電視就是白骨精,誘惑我一直看下去,而沒有理解爸爸媽媽對我的關心。

同時,我也會被別人誤解,這個時候,我要向大師兄學習,堅定自己的正義,不畏艱難。堅持我自己的理想。我相信,一定能像西遊記的結局一樣,取得真經,完成我自己的理想。

西遊記讀後感12

我看到的第一本小說,是《西遊記》;喜歡的第一個角色,是孫悟空;討厭的第一個人物,是豬八戒;瞧不上的頭一號,是唐三藏。

但我的心裏有個寂寞的沙僧。

高中時,《西遊記》作爲家裏唯一一本“藏書”,那本1993年上海辭書出版社的藍白皮硬精裝繪畫版《西遊記故事》我顛來倒去記不清看了多少遍;而莫名其妙的是,我最念念不忘的人是沙和尚。

本來我以爲會是大師兄孫悟空的。那個足蹬齊雲履、頭戴紫金冠、手持如意金箍棒、通曉七十二 諸般變化、大鬧天宮、護送師徒西天取經的齊天大聖,可是在那個光怪陸離的西天取經途中,最終留守在我心裏的`,是那個寂寞的沙和尚。

大師兄牽着的高頭大馬上面,坐着面如冠玉的英俊僧人唐三藏,大師兄時不時地給師傅指指路、化化緣、打打妖怪;中間懶散地行着似醒非醒的二師兄豬悟能,有時候大師兄玩心漸起就跟他說兩句玩笑話,舉着棒子耙子來回追逐打鬧一陣兒;只有他沙和尚,總是挑着擔,沉默寡言,走在最後面,不喊渴、不喊累、不鬧情緒、不提散夥,沒有讚賞,沒有責罵,有妖怪來就打,打不過就被抓,被抓了就等着大師兄來救,救出來繼續挑起擔上路。

後來我想,也許那個時候我也正這樣平庸寂寞吧,經歷過一些生活的動盪,變得沉默寡言,收斂了鋒芒,溫和與人,不爭不搶,不聲不響。

我沒有不用聽講不用寫作業依然考第一第二的本事,也不是飛揚跳脫到處惹是生非的所謂“壞學生”,三年的評語也僅止於老師筆下“勤奮踏實、刻苦好學”幾個字;我不是班長或什麼委員,沒在全班面前唱過歌甚至是大聲說過話,我只是那個搞值日時默默拿着掃帚抹布掃地擦黑板的人;我沒有出現思想品德課本里說的青春叛逆期,沒離家出走,沒講究穿衣打扮,沒有早戀或者沉迷遊戲,我是那個穿了6年校服以至於畢業時候穿着牛仔褲都沒有同學認得的人。我是如此隱忍而剋制,靜默而平凡,就像心裏這個人前歡笑人後獨坐的沙和尚。

西遊記讀後感13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這本書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主要講的是唐僧和孫悟空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故事有很多個回合,但是看到裏面“大鬧天宮”“偷吃人蔘果”“三借芭蕉扇”等等片段的時候,我看的十分緊張,完全被生動的故事情節,形象的人物描寫所吸引,看的我一會大笑,一會生氣,有時候真想自己就變成孫悟空去說服那個糊塗的師傅,所以不一會就看完了全書。看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就是:無論在生活中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在學習上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想辦法去克服它。

就像有一段“三借芭蕉扇”中的唐僧師徒要過熊熊的火焰山時,山上的火太大了,根本無法走過去,於是,孫悟空勇敢地去問鐵扇公主借芭蕉扇,雖然每一次都被無情地扇走,但是悟空他永不放棄,連續三次的鍥而不捨的精神,終於借到了芭蕉扇,才讓師徒四人平安地走過了火焰山。在現實生活中,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我在做數學動腦筋題目的時候,我做了2次都沒有做出來,我心想:還是別做了,明天實在不行去問問同學吧!

正當我閃現這個念頭的時候,突然眼前出現了《西遊記》裏面的孫悟空很多故事情節,嘴裏小聲說着“不能放棄。”於是我又連續做了兩遍,終於找到了正確的答案,原來並不是那麼難。

我喜歡《西遊記》這本書,因爲它教會了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努力,要專心,不能選擇放棄,要有勇於克服的精神,也希望很多同學都能和我一樣喜歡這本書。

西遊記讀後感14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些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時至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品,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啓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友誼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形象。現在我看來,他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都是一一自由。

在經歷了只復一日個性受約書的日子,都向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闖龍宮,闖地獄,在花果山槍上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狀態。孫悟空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它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爲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作者一種追求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這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是我們可以認內新儘量變得寬闊而幽深,讓他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目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和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爲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歷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着新世紀人們的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我更明白爲什麼它能傳承至今了。

西遊記讀後感15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吳承恩。本書塑造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四個正面人物形象,同時又塑造了白骨精等一系列反面人物。他被魯迅先生稱爲“神魔小說”,被林庚先生稱爲“童心之作”。

人們常說“眼睛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我十分贊同這句話。因爲故事中的唐僧總是被他的“眼睛”所欺騙。並不是因爲他眼睛看不到,而是因爲他太過於信任自己的眼睛,認爲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實的。這也是他爲什麼總是被捉住的原因。

人們還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也是一句正確的話。故事中的豬八戒,就是因爲太過於信任他人和貪吃的特性,沒有做好足夠的防護,即使被騙了很多次,依然不吸取教訓。白骨精也是因爲想要吃唐僧肉,想要長生不老,想要害唐僧,結果下場很慘。

人們也說:“爲人常懷慈悲心“,其實並非一定要幫助他人,因果輪迴到最後,原來皆是幫自己。故事中善良的唐僧,豬八戒,孫悟空,沙和尚,常常幫助那些弱小的老百姓,他們的善良被上天所看到,天上善良的神仙便助他們取得了真經。

本書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色,比如孫悟空的機智勇敢,唐僧的善良真誠,沙僧的老實忠心,能吃苦耐勞,豬八戒的貪吃……雖然這本書中擔當主角的4個人物各有特色,但他們團結,互助,所以他們最終取得了真經。

看完了這一本書,我總在心裏想:“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堅持,如此順利地取得真經呢?”後來我想明白了。他們靠的不是過人的聰明才智,不是有神奇的法術,而是因爲他們團結一心,互幫互助,忠心耿耿,堅持永不放棄,所以才取得了真經。

《西遊記》這一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很大。我要學習唐僧的善良、真誠,而不是學習他敵友不分。我要學習孫悟空的聰明才智,機智勇敢,而不是學習他的狂妄自大,驕傲囂張。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分清楚哪些是對的,應該學的,哪些是錯的,不應該學習的。我就可以更加的快樂,更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