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華[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華[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華[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齊去閱天地、覽神州。裏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說,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僅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一樣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堅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我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衆不一樣,生活也所以歡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受益匪淺,我期望大家都讀一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6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我異常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所以,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2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難怪,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爲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爲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學生,讀書,寫字,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學成後,又爲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繼續往下看,我又發現了一樁怪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爲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麼拿着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說句實話,範老爺此舉不失爲一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爲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索:如果把此事擱在今天,不攙假,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蹟般的,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承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說:如果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徵,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爲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爲有這樣的人,世界纔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

文化苦旅讀後感3

篇篇精彩的美文,餘秋雨帶咱們探尋咱們這個泱泱大國的禮貌和歷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咱們不曾親臨,透過您對當地人、歷史、自然的渾沌交融,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滄桑感就會遍步全身,那些歷史好像親身經歷過,從而緊隨着的感動,嘆息。

比如說,咱們飄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中擠出一聲久遠的口胃嘆。既羨慕沉睡在江底的閒散,有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慶幸楚國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息淘淘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正因楚臣遇到了汨羅,就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咱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因此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正因它一向肩負起了保衛國家的職責。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但是是1條長長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昇華文化。咱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你即使來到有任何好處的景觀也只是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咱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裏說的:“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簡單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我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陡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本書寫得的確不簡單,那慘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歷史,一個個文化遺址都是對“榮耀”與“恥辱”的詮釋。中國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國”自居的時代了。因此,讓咱們欣然理解苦旅,選取苦旅,在苦旅中探尋,銘記咱們該記住的,試讓敦煌的悲鳴停止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說,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敘事的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頭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資料可謂古往今來,不僅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不僅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裏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理解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能夠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爲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異常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敘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敘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述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敘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5

讀完《文化苦旅》一書,感慨頗多,其中最深的一點,便是中華文明。

我們這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國家,承載着偉大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斷的文明,我們炎黃子孫以其爲傲。

其他三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它們都輝煌一時,雖起源早,卻均被時間侵蝕,隨之沒落了,只有我們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流傳至今,其它文明均太過張揚,引來了其它文明的嫉妒,在一次次衝撞中,走向了毀滅,中華文明比較保守,不張揚,不炫耀,但以其強大的力量,源遠流長。

中華文明有三條天地之線:黃河、長江、長城。其中黃河最爲重要,它孕育了中華文明,在那兒,有着中華文明的基本性格。長江也早有自己的'文化,宋代時,中國經濟,文化中心便已轉移到長江流域。第三條線最有意思,這條線與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它同時又是區分農耕文化和遊牧文明的天然之線,它借秦始皇之手“畫”出,目的是區分兩種文明。從中我感覺到了中華文明的神奇、有底蘊,有內涵,這是任何一種文明所不能及的。

中華文明雖未中斷,但其也是歷盡了滄桑與磨難。國內的兼併戰爭、改朝換代也避免不了大戰,這一切,使中華文明損失了許多,但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國家和民族的敗類,他們爲了一己私利,不惜把中華大地上的珍貴之物賣給外國人,這其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王圓籙,他將莫高窟裏許多珍貴的經書賣給了一個外國人,而他所得的價錢只有三十英鎊!

到了清朝中後期,由於清政府的無能、腐敗,從火燒圓明園、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再到後來的抗日戰爭,中華文明一步步被破壞,被踐踏,被摧殘,每一次戰爭都沉重壓制並打擊了中華文明,但均未成功地中斷中華文明,這便是中華文明的強大之處,也是使我印象最爲深刻的地方,這更能彰顯一個民族的偉大力量!

再有,我非常佩服作者餘秋雨,他拋高官棄厚祿,冒着生命危險,又不遠萬里,考察了世界上的各大文明,寫了二十餘本書,單是辭去高位,就有多少人做不到啊,就更別說行遍天下了!他對各地的描述,引起了我無限的嚮往,我多想一覽祖國大地上的秀美風光,也用自己的筆記下一路的所見所聞所感,做一個探索中華文明的旅行者、學者。是的,這需要無限的勇氣與魄力,而我,正在慢慢積蓄……

文化苦旅讀後感6

餘秋雨先生著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臘梅”一文,文章分爲四段,圍繞一箇中心——臘梅。

在第一段中,餘先生就以簡練的筆法,道出對人生的感悟:“是的,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過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接着說:“它是一枝臘梅,地處不遠就在上海西郊的一個醫院裏。它就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經常明滅於心間的一個靜光點。”

在第二段中,描寫病人的精神狀態:“病人偶爾停步攀談幾句,三句不離病,出於禮貌又不敢互相多問。”可見,處在天地窄小,生活單調的環境裏,加上身患疾病,思想憂慮,使他們蒙上陰影。”寫到這裏,作者馬上轉入主題:“突然有一天清晨,大家都覺得空氣中有點異樣,驚恐四顧,發現院子一角已簇擁着一羣人,踮腳一看,是一枝臘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剛張開的嫩黃色的花瓣……。一種高雅淡潔的清香已把大家全都懾住。故意去嗅,聞不到什麼,不嗅時卻滿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作者微妙地把一枝臘梅與病人的精神狀態聯繫起來,寫得淋漓盡致。

第三段中,主要是講述病人、護士愛花、護花的'生動場景:現在,所有病人的感情都投射在臘梅上了,帶着一種超常的執迷。一早醒來就聞到了臘梅的香氣,有一位甚至說他被香氣薰倒……。病人們簡直愛花如命,似癡似醉,每天增加幾個花蕾,經常會發生爭論,爭論不下,就一起到花枝前仔細清點。有一天早晨起來,天氣奇寒,推窗一看……,突然有一位護士衝過去,撐着陽傘遮蓋臘梅……。作者把病人、護士愛花、護花以及臘梅對病人的積極影響作用,刻劃得入木三分。

第四段是本文的結尾:春天來了,臘梅終於凋謝。病人出院了,出院前都到臘梅樹前看一會兒。有的康復病人說:“今年冬天,我一定再來看一回臘梅。”護士說:“你們不會再回來,我們也不希望健康人來,這臘梅只是給病人看的。”這對話有多好,病人感激和眷戀臘梅;護士卻祝願出院的人不再生病,不回醫院。寫得太精彩完美了!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散與不散相統一,結構嚴密,靈活自由,含意深邃,耐人尋味,百讀不厭。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像讀餘的書一樣,老師總是把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引導讀者去理解和思考問題。老師寫的很有邏輯,很獨特,很深刻。每次看完都會被深深震撼。

這本書介紹了一個迷人的景點和歷史遺蹟。但你千萬不要以爲看了餘的書就會覺得輕鬆愉快。在我讀完整本書之前,我已經被民族意識覺醒後的沉重和悲哀淹沒了。當我們欣賞到歷史留下的有形的“書”——古蹟?誰會專心探索這個古蹟背後隱藏着多少不爲人知的祕密?而餘老師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妙筆寫下了“震撼”我們心靈的話語。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評論:餘虞丘以他的歷史和文化散文而聞名。餘以其豐富的文史知識和優美的文字,引領讀者在千年文化中泛舟。是的,他的書《文化苦旅》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繁星璀璨,《文化苦旅》是一條水系,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令人神往、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說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散文大師,也是第一位開創新散文風格的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之所以要寫出來和大家分享,是爲了表達我深深的敬意。餘在《文化苦旅》中向我們展示了遺址背後的辛酸與痛苦,喚醒了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我們記住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不僅告訴了我們中國古代的歷史,也告訴了我們更深刻的道理。

跟着作者到書上,因爲歷史文化我們要往前走,——前面莫高窟有個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依舊。壁畫依舊寂靜。跟着作者靜靜的看着投射在懸崖上的光影變化,就像他們靜靜的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一樣。千年前的刀割,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輝煌。它遭受了災難。多年後的今天,這個神祕而又意味深長的山洞能吸引人們的目光,不是因爲它耀眼的外表,而是因爲它的人性。沉積很深。

“報紙上說我寫得輕鬆瀟灑,其實根本不是這樣。這是一種我自己都過不去的辛苦。當我寫鋼筆的時候,我感覺我在變老。無論是春天的溫暖,還是秋天的涼爽,都是巨大的喜悅和巨大的悲痛。最後總要閉上眼睛,平復心跳,迴歸歷史。莫莫,理智而嚴厲。”這是餘教授在《文化苦旅》的序言。

幾千年前的災難不能就這麼過去了。我們應該吸取教訓,永遠保持中國的文化精神!

合上書,走到窗前,看着川流不息的車流和人羣。往往一種文化不是到處發泄,而是深埋在千年文化的故土?

我們真的應該去廣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嚼嚼,體驗一下.釋放我們澎湃的心。滿眼。充滿渴望。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我家有個大書房,裏面有成百上千本書,我沒事就去裏面找上幾本看上幾小時。有一次,我翻到了一本舊舊的綠色的老書--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翻開那泛黃的第一面,我就被文中描寫莫高窟的神聖和道土塔的悲憤驚呆了,敦煌美麗景色給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對敦煌的莫高窟更充滿了嚮往。

記憶中,我讀着書,我彷彿追尋着餘秋雨的足跡,想象來到敦煌的情景。直到今日,每當我想起敦煌,我彷彿在莫高窟裏行走。

走進一個個洞窟,看着一面面精美的壁畫,一尊尊莊嚴的雕像。雖說畫面上人和事物歷經上千年,卻還保有着他們原有的顏色。畫中的佛像神情悠然,似乎在微笑的看着我。雖然因爲年代久遠,有的地方顏色不是很清楚,但畫大部分都保存完整。大多數的雕像都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年紀,卻都是栩栩如生,神情自若,令人神往。

可卻有那麼幾幅壁畫,他們面色慘白,有的卻“滿面黑灰”。更有甚者,連畫都沒了,只剩下空空的牆壁。雕像雖不易毀壞,可還是有幾尊面目全非。這是何人所爲?何人許之?

又來到一個叫藏經洞的地方,雖說是藏經洞,可哪來的經書。從藏經洞不到一平方來見方的門向內看去,只是黑乎乎的一片,只是隱約可幾張微不足道的"小紙卷”。

記憶中,我讀着書,我繼續跟着餘秋雨先生的足跡,來到了道士塔。

藏有無數經書去哪裏了?和餘秋雨一樣,這些個疑問跟隨了我許多年。終於道士塔出現了。我不禁感慨萬千,是啊,站在王道土的墓前,一九零零年的一天,王道土王圓錄無意中發現了藏經洞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外國人陸續聽說了藏經洞,因爲中國當時很亂,王道土也不識貨,居然就把這些國寶低價甩賣了出去,從此外國開始大肆毀壞藏經洞和各洞窟中的.壁畫經書,雕塑……

那些《文化苦旅》中有關道士塔的記憶,在時光的流轉中,去不曾淡去。

我從《文化苦旅》書中看到莫高窟中不僅看到了美麗的壁畫,雕塑我還看出了民族的興衰,國人的迂腐,外國人的侵掠!歷史上有人說王道土是罪人,可我卻不認同,王道土只是一個不幸的發現者,當時國家混亂,沒有人去管理。他充其量只是一個好心卻愚昧的人,而真正有罪的人卻是清末的官僚,他們纔是能左右歷史,左右國家興衰的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9

讀罷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不去,心中難復平靜。 日記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宜人的江南小鎮,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夾雜着喜悅,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敘說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說說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秋雨先生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爲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先生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先生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先生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秋雨先生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秋雨先生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我就這樣追隨着秋雨先生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我靜坐着,書本泛着黃光,燈光卻使它耀眼。

白髮蒼蒼,長鬚飄飄,他已滄桑了,在我腦中踱步,腳步清脆。

餘秋雨,這本就帶着幾絲靜謐的名字,在我腦中迴響。他看見了,行行止止,被歷史的滄桑塗抹着,他看見了許多。

而那些被時間隱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間,駕着文字來到我的面前——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餘秋雨來到莫高窟外,一生慨嘆,“王圓籙”。

伴隨着老舊的樹葉“咔嚓”作響。這位老者在我面前講述着。他說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爲了道士的家,用無數珍寶換得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當時的中國啊!”他怒吼着。卻無奈的走向下一個地點。這是時代的慨嘆。

他登上廬山時,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絆絆,終於見到了這一震撼身心的奇觀,聽到了這一轟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許終於被一種久違的感覺“淋溼”,他想到了朱熹又聯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無法構建出一種文化與名勝的對應,只能眼看着文人變成了遊人。

“一陣雲霧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着搖了搖頭……

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着”。苦在追尋,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國的文人在慨嘆,在惋惜,於選擇間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國的文化在夾擊中看不清未來的路在何方。

我翻看着心中不覺,提起一陣苦楚。不知是作者情緒的感染,還是歷史帶人的滄桑感。文化之流如此般宏大,歷史長河源源不斷。我便只是一個渺小的一員,像作者一樣在此間徘徊着。誰也不知道我會做下什麼?如同一個鄉下的道士會找到石窟一般。

合上扉頁,只覺得眼前漆黑的黑夜如同深淵。我覺得我坐得太久了,我只是那麼小一點,卻看過了那麼多。我的生活經歷無比渺小,卻帶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感受,生活便是一種閱讀,因爲作者在生活中學會了感受。

向前吧,不管你是誰?年輕或許是一種財富,因爲人們總將明天描述成希望,那麼它便是希望。我們不應讓這歷史的火種熄滅,我們仍需要帶它們向未來前行,它們理應有一個歸宿,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講的那般。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餘秋雨表達的是對王道士深深的恨,而我,從中看到的是當時中國的弱。

20世紀初,中華民族的瑰寶莫高窟由一個做了道士的農民王圓籙掌管。可是,這個王道士卻嫌壁畫太暗,將它用石灰刷白;他又砸碎古樸的中座雕塑,重新堆塑上幾個怪里怪氣的塑像;他還將發掘出的文物送往京城的各個官員家中。當那些爲敦煌文物慕名而來的外國冒險者想用大量的金錢換取它們時,王道士竟然也只收取極少的貨物,甚至還會把文物主動送給這些外國人。

看完這個故事時,我真恨這個王道士,他就是個賣國賊,可是再仔細想想,又覺得他很可憐。王道士是個沒有文化的農民,那時候的農民根本吃不飽飯,可以賺到點零碎銀子是很不容易的,更別說接受教育了。當時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文物有多麼珍貴,即使王道士他知道,但在吃不飽飯的情況下,他也一定會把文物賣掉的,因爲他要吃飯,要活下去。畢竟,像朱自清那樣“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的有氣節的人是少數。而“塗牆砸像”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王道士個人的審美觀與敦煌壁畫完全不和造成的。因爲當時的中國農民都讀不起書,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他不知道這些壁畫也是一種美,這些文物有多麼的珍貴。

王道士不是可恨,是愚昧,是可悲。可恨的是當時中國是個弱國。弱國,國民吃不飽穿不暖;而強國,國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弱國的.大部分人上不了學,而強國,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教育;弱國,就是內部人心渙散,而強國,則是所有人團結一心。“王道士”是一個民族的悲劇!

經過幾代中國人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邁上民族復興的道路。毛澤東、周恩來帶領人民打跑了日本鬼子,併爲新中國的富強奮鬥一生;科學家錢學森放棄了美國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回國報效祖國;馬雲創建了淘寶公司,不僅使我們的購物生活更輕鬆,還使許多人實現了“做老闆”的願望。再回到我們的身邊,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老師、司機、農民、消防隊員還有環衛工人……他們都正在爲中國能成爲強國而奮鬥着。假如中國是一列火車,14億人就是火車上的零件,少了一個火車就會減速,零件多了火車則會跑得更快。

周恩來曾說:“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作爲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我們現在要爲中華之富強而讀書,要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對於餘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聞,但一直沒有接觸過。我很少看電視,這次去河北與同去的大姐住一間,她一直在看青歌賽的節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幾期的比賽節目,比賽中有文化知識的考試,評委正是餘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題都是一些常識、專業性的知識,考題本身並不複雜,而與考題有關的相關知識的連接,餘秋雨先生解讀的非常到位,可見他淵博的知識,他對中華文化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評判,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頭有他的《文化苦旅》一書,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翻閱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涌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親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裏歸來,被露水打溼的衣領上還帶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禆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 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 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 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因爲楚臣遇到了汨羅。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 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國的象徵,就是因爲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爲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花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初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不知道該以怎樣的的心情來述說。開篇便是《道士塔》與《莫高窟》,那個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我卻是沒有一個遊者對她的解讀深刻。只記得,樂僔和尚開鑿了第一個洞窟,王道士“打開了”莫高窟通往世界的大門,絲路花雨滋潤了這方土地……

“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簫的人是誰?任歲月剝去紅裝,無奈傷痕累累。荒涼的古堡中,誰在反彈着琵琶,只等我來去匆匆,今生的相會……”一曲《飛天》奏響在耳際,只覺心中涌起莫名的情愫。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敦煌,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那個聞名世界的石窟,那段輝煌燦爛的文化。

眼望茫茫戈壁,四處荒蕪。那片翠綠已被烈日化爲幹黃,那曾經的碧藍只留下潔白的晶鹽,只有蒼穹依舊是不變的蔚藍。那高架的鐵塔撐起了多少人的現代夢,那縱橫的纜線又牽來了多少人的小康夢。然而,當所有的中國夢都實現的時候。有誰還記得,敦煌,這座古城的夢想,千年如一的夢想。曾經的她,年輕氣盛,任由祖國有志青年在她身上開採探挖;曾經的她,壯志凌雲,任由原子彈綻開的蘑菇雲在她腳邊開花;曾經的她,豪氣沖天,任由一批批的探索者帶走她的經書卷藏。而如今,她的千瘡百孔誰看得見,她的滿懷心酸誰味的出,她的一腔苦水又向誰傾吐!尋夢的路,爲何這般艱苦?

月牙泉的枯竭碎了誰的`心,黨河水的斷流傷了誰的神,漫天風沙迷了誰的眼,遍地乾涸斷了誰的夢……風沙肆虐,細雨無蹤,有誰明白敦煌的夢已面臨着枯竭,又有誰明白飛天的故鄉即將成爲傳說。曾幾何時,敦煌子民念念不忘一個名字——樓蘭,可誰曾想到,千年之後,敦煌竟是要步了他的後塵,多麼可笑,多麼荒謬!難道敦煌的夢想就要如此被碾碎?

不!不可以!美麗的飛天不能沒有家鄉,轟鳴的沙山不能失去月泉,燦爛的莫高不能被黃沙掩住!

“我好恨!”恨王道士爲何將如此珍貴的經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國竟是留不住一個小小敦煌;恨作爲一個飛天兒女,我卻是在風沙肆虐之時什麼也不能爲她做。餘先生說“中國歷史太長、戰亂太多、苦難太深,沒有哪一種純粹的遺蹟能夠長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墳裏,躲在不爲常人注意的祕處。”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着她的莫高,直到我們足夠強大,能夠保護她。

這個世界能帶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華富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護一生的夢想。我們是敦煌的子民,飛天的兒女,共同守護千古的敦煌夢就是我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手捧一本《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認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爲,這乃是文人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爲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裏。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