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呼蘭河傳》讀後感(彙總15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彙總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蘭河傳》讀後感(彙總15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1

在這個暑假,我閱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蕭紅走到人生盡頭時創作的長篇小說。當時,蕭紅雖然還不到30歲,可是身體十分虛弱,戰爭的摧殘和感情的衝擊令她長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種疾病。與此同時,她的文學水平、創作觀念和技巧已經達到了頂峯。全書共分爲七個章節,裏面的內容無關現在,也不關未來,只是蕭紅對自己童年時代的一個回憶。她既沒有美化它,也沒有醜化它,而是以一個現代主義作家的態度描繪了一個長長的舊夢。呼蘭河小城裏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醜惡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寫,使我領略到了呼蘭河小城的風土人情。

呼蘭河裏還有很多有趣和令人發笑的故事。特別是呼蘭河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發生的事情:娘娘廟大會那一天,女子和婦女參加的最多。如果是還沒有生小孩的婦女去的話,只要在子孫娘娘的雕像背後釘一個鈕釦,給她在腳上綁一條帶子,耳朵上掛一隻耳環,給她戴一副眼鏡,把她旁邊的泥娃娃給偷着抱走一個。據說這樣做,來年都會生兒子的`。還有賣帶子的也特別多,婦人們都爭着去買,她們相信,買了帶子,就會把兒子給帶來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兒,也誤買了這東西,那就會變成大家的笑料。

這本書雖然內容零零碎碎,不像是一本小說,但它記錄着蕭紅她童年往事的真實寫照,只是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她受到了日本人的限制,她是多麼想回到童年啊!這樣的一本真實的書籍,怎能不讓人爲之動容呢?

《呼蘭河傳》讀後感2

兜兜轉轉中間停了好久終於在昨晚看完了呼蘭河傳。

蕭紅可以說是我最期待的女作家之一了,區別於張愛玲的驕傲與沉淪其中的虐人虐己,蕭紅有鄉村文學的質樸與自然,想想卻一直沒有正式看完呼蘭河傳也是挺不該的。

讀的時候一個個的故事看過去我彷彿陷入了一種認爲它永遠不會完結的漩渦,祖父和我到團圓媳婦到有二伯…我心裏好像總是暗暗地認爲,呼蘭河住了這麼多人,哪有說的完的時候呢。馮歪嘴子的章節看完後便直接來到了尾章實在是令我一時間難以接受,原來,也就只能寫到這裏了啊。

紀實的.文學作品最易感受也最令人悲傷,紙上的文字每一個都紮根在那座小城裏,然後生長於我的眼前。用當年孩童時期的視角來呈現也最能讓讀的人體會她提筆寫下時的感覺了吧。在祖父呵護下的蕭紅好像很不懂事也不敏感,卻把這些事記了這麼多年,直愣愣的童言無忌再回首時又會有多少複雜的感情呢。

淡然的風格讓我明明是昨天剛看完現在卻好像也忘了其中的一些細節,特別是時間隔得更久遠的開篇。但這樣也很好,這樣我可以再過幾年重新拿起來看一遍。現在就只記得坐在祖父的後花園,雨後溼噠噠的地上放着小板凳,旁邊藤蔓纏繞着架子上掛着雨水滴溼的黃瓜倭瓜,有蜻蜓有蝴蝶,肯定還有螞蚱和昆蟲,我坐着發呆,等啊等,好像時間是永遠浪費不完,好像我永遠不會知道以後和現在能有多大的區別。

《呼蘭河傳》讀後感3

在明亮的燈光下,我打開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漸漸地,內容情節像塊磁鐵似的把我吸引住了,我專心致志地讀了起來。

《呼蘭河傳》是蕭紅在香港病逝前的最後一部著作,那時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她的生活也陷入了極度的困惑與迷茫之中,於是她以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生活爲原型,創作了這部傳世之作。

呼蘭河小城的生活環境封閉窒悶,死氣沉沉,除了老胡家的大孫子媳婦“跟人跑了”和有二伯提及的“俄國毛子”這一出一進外,基本上是與外界處於完全隔離狀態。呼蘭小鎮民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簡簡單單的,他們物質生活是簡單的。

小說從不斷給人帶來災難的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爲起點,然後展開了對呼蘭河人日常生活的描述。整個小城的人們,掙扎地生活。被風霜雨雪吹打着,卻又麻木困循地生活着。在看似漫不經心、童稚浪漫的字裏行間,流露出舊中國扭曲變態的社會現實。作者鞭答那些愚昧保守、苦中作樂的`勞動農民,而歌頌着他們當中那些善良淳樸、勇敢追求幸福與光明的人們。

在作者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動也就是後院的大花園。在這座大花園裏,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幹活,童年的生活充滿了樂趣。這也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它說盡舊社會的黑暗;說盡蕭紅童年的快樂;說盡四十年代呼蘭河畔發生的故事。

《呼蘭河傳》讀後感4

假如有一天,只有一縷陽光灑向人間,那這縷陽光一定是樂觀,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認識了馮歪嘴子,我似乎突然懂了許多……

馮歪嘴子是個樂觀向上,敢於打破封建傳統的人。儘管他生活艱難,一到冬天,磨房裏連面袋子都蓋不得,瓦盆都像座小冰山。但是,他仍然過得很幸福;儘管他整天面對別人的流言蜚語,說三道四和排擠誹謗,但是,他仍然好好地活着;儘管他的女人去世了,但是他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鎮定下來,爲了生命的延續,他一步步走向光明。馮歪嘴子就是這樣,心無旁騖地行使着做人的權利。其中,令我最感動的.片段就是當他的女人去世了這段,人們越用絕望的眼光看他,他就越用實際行動想讓看熱鬧的人感到失望,在艱難的生活中,馮歪嘴子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着一切,照樣活得自由自在,一如既往地擔負着他那份責任。

想想自己,在考試失利時,總是覺得這門學科沒學好,而不是找出錯誤的原因,對症下藥。被人誤解時,我總是很苦惱,傷心甚至生氣,而不是一笑而過,覺得人與人之間有誤解是常有的事,對自己說聲:“沒關係!”樂觀地面對它。

只要擁有了樂觀,那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樂觀能讓困擾越跑越遠,樂觀可以改變黑暗世界,樂觀能創造光明的未來……

《呼蘭河傳》讀後感5

呼蘭河城,一個不繁華、不富裕的地方。那裏的人們過着平淡無奇的生活,讀着讀着,總覺得十分安靜,他們爲了活着而活着,像木頭人一樣。

這本書似乎把我們帶到了過去,那個灰色的世界。人們的無知與愚昧,活生生地害死了一個12歲活潑可愛的女孩。就因爲太大方不貼合那裏的規矩,所以婆婆狠狠地打了小團圓媳婦,生病後婆婆又想了很多辦法讓小團圓媳婦好過來。我都不明白這個婆婆到底是厭惡小團圓媳婦還是可憐小團圓媳婦了。越往後讀情緒就越沉重,十分同情她的遭遇,爲她憤憤不平。爲什麼要打她生病了爲什麼不去醫院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當時的迷信與待人的冷漠構成的。他們的迷信害得小團圓媳婦生不如死,最後還是被燙死了。作者寫出了對當時社會上迷信做法的諷刺。

透過這些,也反映出了我們此刻的幸福,好好地珍惜它們吧!這些來這不易。

再說說馮歪嘴子吧!他雖然是個普通的下等人,但生性樂觀,他一生肯定都是快樂的`。他雖然受到別人的嘲笑,但並不把它放在心上,而且生活得更勇敢。如果當時的人們都是這樣,那再也不會有像小團圓媳婦那樣的杯具了。

當作者寫到結尾時,讀着讀着總覺得很淒涼。隨着時間的變化,這些東西似乎已經不在了,似乎又在回憶她和祖父的快樂時光,似乎又在懷念在這兒的種種時光,那裏的歡樂,那裏的悲傷。

《呼蘭河傳》記載了蕭紅童年時的歡樂與悲傷,感觸與同情。

《呼蘭河傳》讀後感6

這一週我閱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蕭紅走到人生盡頭時創作的長篇小說。全書共分爲七個章節,主要講了蕭紅小時候生活在呼蘭河小鎮上發生的童年趣事,主要人物有祖父、馮歪嘴子、小團圓媳婦、有二伯。每個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讓我像是在看一幕幕的小話劇。

呼蘭河小鎮裏的人們既有善良的'一面,又有醜惡的一面。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時,內心十分氣憤,爲她感到惋惜。我十分痛恨那些把小團圓媳婦壓下水,使她不停掙扎、生不如死的人。小團圓媳婦僅僅12歲就被買去當老胡家的童養媳,沒有家人疼,甚至還要遭受那些無緣無故的打罵。12歲,這本是個無憂無慮的年齡,可小團圓媳婦卻要拼命幹活,最終還被跳大神的謊言害死了。真是讓人覺得可憐啊!

看完此書,我聯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三毛流浪記》。在呼蘭河小鎮裏,也有不少與三毛一樣的社會最底層人物,飽受了那些高階人物的折磨,真讓人揪心啊!

作者蕭紅細緻地把那個本不熱鬧卻有趣的呼蘭河小鎮描繪了出來,還介紹了很多東北民俗。這裏有放河燈,有跳大神,還有逛廟會,每一個場景都描寫得那麼鮮活,那麼有趣,展示了呼蘭河小鎮多彩的一面。

《呼蘭河傳》讀後感7

小說開篇介紹了呼蘭河的人文風貌,介紹了東北地區獨有的氣候,從裂了大口子,這些詞語中,讓人身臨其境,深有所感,讓人一下子進入書中,接着介紹了呼蘭河的習俗,以及各種人們自認爲的“盛舉”,在中國三四十年代,封建思想迫害着人們,封建迷信壓制着人們。

小團圓媳婦剛剛十二歲出頭,正值花季,性格開朗,就因爲長得比同齡人高,非要說自己是十四歲,而她不像別的女人一樣低聲下氣,走路擡着頭,被胡家認爲是應該要管教管教她,對她又打又罵,小團圓媳婦被打得生了病,胡家又聽信了假道士的.讒言,白白花了一千多吊錢,沒有起色,又說讓她出馬,又讓她在光天化日之下當着衆人的面用滾燙的開水洗澡,經過三次折磨,小團圓媳婦閉上了眼睛……有二伯,因爲家世特殊被人差別對待,導致他的性情極爲古怪,而馮嘴歪子,會拉磨做豆腐,會做年糕,與王大姐有了一雙兒女,因爲兩人皆是二婚,因此各種流言蜚語,謠言層出不窮……小栓,一個苦命的孩子,出生身體就不好,本該早早去世,但是他的父親不願意,聽信讒言,跟人交換了人血饅頭給小栓吃,小栓吃了並沒有用,殊不知……那是革命者的鮮血!

在呼蘭河這個地方,人性和人心交織在一起,少女和老人交織在一起,愚昧和無知迫害着人們,呼蘭河傳,是一首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首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後感8

呼蘭河是一個十分“平靜”的小城。在這裏跳大神、放河燈這些事兒在人們眼中也算得上是大事兒了,剩下的也不過就是親戚間的雞毛蒜皮、妯娌間的相互攀比。在那裏,封建舊疾固不可徹,人們迷信愚昧,各種傳統習俗使他們逐漸成爲了“集體無意識”的烏合之衆。例如:小團圓媳婦病了,她的.婆婆找盡了偏方,請盡了鬼神,卻堅決不肯請大夫去看一看。可以說,小團圓媳婦的死,就是死在這種愚昧無知上!

這裏的人們都很“聰明”。以大泥坑作爲盾牌,自欺欺人地吃着便宜的瘟豬肉。還對生活中種種和大泥坑一般給自己造成阻礙的東西視而不見,對自身不如意的生活不求改觀,只爲所謂的“安穩”而苟且度日。

這裏的人們更是悲慘的。他們爲了有飯吃、有地方住而不顧一絲尊嚴,他們用頑強的毅力支撐着生活,並繼續迷信且麻木地過着食不裹腹、衣不遮體的生活。

這就是小城呼蘭河與呼蘭河的人們。他們可恨並又可憐着。在文章天真幽默而樸實的話語中,字句間透着對這些人的諷刺,但仔細讀來,對這些人又變成了一種同情,對這些封建社會中的悲慘犧牲品的同情¨¨

《呼蘭河傳》讀後感9

寒假時趙老師推薦我們讀《呼蘭河傳》。我知道這個消息後腦中就冒出了一堆的問題:作者爲什麼要給呼蘭河立傳呢?這本書講了什麼故事?有哪些人物於是,我帶着這些疑問翻開了這本書。

把這本書看完後,我陷入了深深的遐想。

作者蕭紅用平靜的語氣講述了呼蘭河這個小城中發生的一個個悲劇,但這些悲劇大多都是因爲當時人們的無知和愚昧所引起的

在東二道街上有個泥坑,有六七尺深,人和家畜無論在什麼天氣中都會遭殃,淹死過小豬,也悶死過貓狗等動物。人們爲了避免這種事的發生,說拆牆的有,說種樹的也有,可就是沒有說把泥坑填平的。它讓我感慨:多麼愚昧的人們啊!自己要順應一切,這絕對是他們的悲哀!

作者在文中一直寫我家的園子是很荒涼的,這就引出了後面的.一個個悲劇。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才十二三歲,就被賣了出去,稍有不慎就會被打,最後死了。與其說他是被嚇死的,還不如說是被害死的。我還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我在黑夜中小心地活着,而自尊心極強的有二伯;刻薄無聊的老廚子從他們身上發生的悲劇中,我感到自己是多麼幸運,可以出生在現在這個時代中,人人自由,人人平等,沒有不公平。

這本書本身沒有顏色,但其中講述的一件件悲劇,卻慢慢的給這本書染上了灰色。

《呼蘭河傳》讀完了,然而我的心情卻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幅灰色的畫面中!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近日,我讀了蕭紅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三章。

文中主要講了“我”和祖父在花園裏的快樂生活。“我”在園子裏每天跟着祖父,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面把那下了種的土窩溜平,其實,哪裏會溜得準,只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的瞎鬧。有時不但沒有把菜種蓋上反而把它踢飛了。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爲“我”太小拿不動鋤頭,所以祖父就把鋤頭杆拔下來,讓“我”拿着鋤頭的“頭”來鏟。“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作穀穗留着。

讀着讀着,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和奶奶在院子裏種菜的情景:記得在我8歲那年,那天是個星期天,我在奶奶家裏看電視,奶奶怕我把眼睛看壞了,就說讓我和她一起去種菜。我和奶奶來到院子裏,奶奶拿出菜種和工具,和我說:“奶奶給你一個任務,就是把奶奶下了種的.土窩,你給溜平,好嗎?”我高興地答應了,奶奶下種,我給溜土,配合的非常默契,種完種後,奶奶又讓我給地澆水,而我卻拿着水管到處亂晃,邊晃邊喊:下雨囉!下雨囉!簡直開心極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不僅領悟到了作者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也讓我回想起自己的許多童年趣事,更讓我體會到了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我以後也一定要少接觸電子產品,多走出家門,去體驗生活之美。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自從學了《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後,我便開始對作者蕭紅的童年產生了無限的遐想與好奇。這個寒假我仔細地品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

整本書分爲七大章和尾聲。七大章主要寫了呼蘭河這個小鎮幾個主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風俗。蕭紅用不平凡的文字,描寫出一個平凡又普通的小鎮。那裏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社會……在那裏的人讓我感覺可悲,他們愚昧無知,使一場場悲劇發生。他們寧肯順從天意,也不願相信事實。

在作家蕭紅的筆下,他的'爸爸對他很冷淡而媽媽對他很兇,祖母更是對她不好,她的童年裏最快樂的時光是與花園祖父在一起,因爲在這花園裏,她很自由,想幹嘛就幹嘛,院子就像是她的一樣,而祖父很慈祥,永遠不會不耐煩,因此在我眼裏,蕭紅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

相比之下,而那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沒有蕭紅那麼好了,她十二歲就送到在呼蘭河這座城市裏名聲很好的老胡家當童養媳,可誰知,這才十二歲的小姑娘,剛一送過來,天天拉車,晚上還得遭受婆婆的嚴刑打罵,不知身上有多少傷痕,最終年紀輕輕便去世了,而原本人丁興旺的老胡家從此慘遭滅門。

《呼蘭河傳》從多個方面給我們描述了作者蕭紅童年時代的人間冷暖。讀完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之中。這本書讓我們瞭解了過去,瞭解歷史,建議大家有時間也讀一讀。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童年,在我們眼中,它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幸福,所以人們常說,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蕭紅也是這麼覺得的吧!

在作家蕭紅的筆下,他的爸爸對他很冷淡而媽媽對他很兇,祖母更是對她不好,他的童年裏最歡樂的時光是與花園祖父在一齊,因爲在這花園裏,他很自由,想幹嘛就幹嘛,院子就像是他的一樣,而祖父很慈祥,永遠不會不耐煩,所以在我眼裏,蕭紅的童年生活是歡樂的。

相比之下,而那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沒有蕭紅那麼好了,他十二歲就送到在呼蘭河這座城市裏名聲很好的老胡家,可誰知,這才十二歲的小姑娘,剛一送過來,天天拉車,晚上還得遭受婆婆的嚴刑打罵,不知身上有多少傷痕,最終年紀輕輕便去世了,而原本人丁興旺的老胡家老胡家,從此慘遭滅門。看看,蕭紅在那麼小就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僅有祖父,這不令人很痛心嗎?何況在當時,這樣的生活還算是歡樂,再來看看團圓媳婦,這麼小就嫁人,不知耽誤了自我多少的學業,浪費了多少的青春,再嫁過來後,還被婆婆如此虐待,喪失了一條無辜的小生命,無不令人痛心疾首?

我們此刻的.生活,十分歡樂,幸福,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着,爸爸媽媽呵護着,教師教導着,同學幫忙着,和呼蘭河傳裏的孩子們比較,我們的生活豐富得多,可是呀,我們並不明白如何去珍惜這一完美的時光,反而,動不動開口大罵,甚至動手,他們害了你似的,我想讀完這本書你應當會有所啓發。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寒假裏我看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作者是蕭紅。

全書分爲六章。第一章講了呼蘭河城裏大概的情況,第二章寫的呼蘭河城居民的生活習性。第三章描寫作者與祖父在後花園裏盡情的玩耍,表達了作者自由自在的情感。第四章作者描寫自己家的院子很荒涼,第五章描寫呼蘭河城的人很迷信,最後把一個叫團圓媳婦的婦女給弄死了。第六章講了作者和她的二伯經歷的趣事。第七章寫一個叫馮二嘴子的人,生活方式總是和別人不一樣,最後他的老婆和兒子都死了。

其實,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反對封建。她嚮往自由,覺得老百姓與地主階級是平等的。寫這本書,也反映了作者悲慘但又自由的`童年生活。蕭紅的童年很悲慘,在失去外祖父之後,蕭紅因爲家境敗落而退學,但她並沒有放棄,仍然堅持學習,終於在1934年出版了《生死場》,得到了魯迅先生的讚揚。

在第三章中,作者寫了自己和祖父在園子裏盡情自在的玩耍,我覺得那時候是半封建社會,人民不自由,作者寫這一章,背後也反映出了對封建制度的反抗。

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有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人說書是人類的精神糧食,有人說書是通往成功的一座橋……總而言之,書是我們每個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即使三天不吃飯,也不能三天不讀書。

我認爲的好書是能夠讓人們懂得道理的,是能讓人們學到知識的,是一看就能讓人沉迷的。如:《騎鵝旅行記》、《狼王夢》、《草房子》、《呼蘭河傳》……而最讓我動心的就是這本《呼蘭河傳》了。

這本書向我們講述了作者張乃瑩(蕭紅)在呼蘭河城的童年往事、與鄰居的趣事等等。

作者用樸素的筆調,真實而動人的向我們講述了她童年時代東北農村黑暗、落後的社會生活。並且向我們揭示了傳統意識對人們的束搏和危害,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同情。

這本書共七大章,前四章寫出了呼蘭河城的風景和風俗,後三章描寫了三個人物,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馮歪嘴子這個人物。他的生活環境十分貧苦,即使他遭受着人們的唾棄和諷刺,他的生活態度也並沒有任何改變,他和他的`兒子一起努力活着。

他讓我知道一個道理,不要在意別人的目光,無論別人怎麼罵你、說你都不要去理會,和往常一樣生活,才能堅強的活着。

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還使我迷戀,如果你們想看一看作者的家鄉的風景和習俗,就去買來讀一讀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這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裏講了好多“我”和祖父搞笑的故事,如果想明白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個性搞笑,講了“我”在後園裏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明白,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十分幽默,十分疼愛我。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十分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樣樣,就怎樣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書裏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個大坑裏淹死過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明白,有的人說拆牆,有的人說種樹,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園裏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後園裏一齊玩,一齊幹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齊,童年充滿了快樂。

文章中寫到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是多麼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完美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爭。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但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這完美的時光吧!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在那灰色的境界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