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華)《三國演義》讀後感

(精華)《三國演義》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1

當我讀完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後,我深有感觸。有些人某些方面值得我去欣賞,有些卻會令我們厭惡。

比如說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氣宇軒昂的劉備,視死如歸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其中我喜歡四個人,他們分別是:諸葛亮、劉備、關羽、趙雲。我最不喜歡的人就是人稱奸雄的.曹操。

我最喜歡看三顧茅廬了,因爲我被劉備誠心打動了,因爲劉備的徐庶被曹操騙走了,所以纔去找諸葛亮。他們第一次去的時候,諸葛亮不在,第二次他們冒雪前往,卻認錯人了,不是諸葛亮。第三次去,結果諸葛亮在睡覺,他們等了好久。諸葛亮醒了,指點劉備。劉備請他出山,他同意了。

我第二喜歡看的就是七擒孟獲了,主要講的是:孟獲想攻打蜀國,可是卻失敗了。第二次,他請來大將;卻被他們捉去。第三次,他假裝獻寶,又被捉住。第四次他借來蠻兵,他們非常強大,但是諸葛亮讓他們鬆懈了,出奇兵。後來孟獲來捉他,卻掉入陷阱,諸葛亮又放了他。他又請來楊鋒,楊鋒卻把他獻給諸葛亮。他又放了他第六次,第七次都放了他,他願投降。

好了,我覺得這本書很好,你們應該讀讀。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這次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三國演義》中有許多經典的故事,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個是《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是東漢末年,朝廷腐敗,災荒連年之時,鉅鹿百姓組成了一支黃巾軍,發起了歷史上有名的“黃巾軍大起義”。朝廷張貼榜文,招募抵抗黃巾軍的士兵。在這國家危難之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挺身而出,爲國家效力。他們三人志向相同、性格相投,決定在張飛家院子後面的桃園結拜爲兄弟。之後,他們初戰告捷,雖然劉備當了個小小的'縣尉,關羽、張飛並沒有得到什麼官職,但是三人非常友愛。因劉備看不慣督郵作惡多端,便將他斥責一番,隨後三人一起投奔了幽州牧劉虞,這就是桃園三結義。

這個故事十分觸動我,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兄弟情義感人至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人的一生中,可以缺少錢財;可以缺少美景,但必不可少的就是朋友和兄弟。沒有朋友和兄弟就沒有樂趣和勇氣,但願我也能有劉備、關羽、張飛一樣的朋友和兄弟。

《三國演義》讀後感3

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首詞不僅概括了三國,更詮釋了歷史。《三國》就是一個歷史的縮影。

讀三國,我讀出天下英雄共聚一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俠肝義膽。我敬佩關羽千里走單騎的義,我崇敬趙子云單騎救主的`膽,我羨慕呂布虎牢關戰三英的武藝,我也欣賞典韋護主的忠心。我佩服劉備桃園結義,但也嘆息劉備白帝城託孤。我驚歎孔明草船借箭,但也可惜其中道崩出,我有感於周郎火縱三江口,但也感嘆周郎胸襟狹小到死不瞑目---既生瑜,何生亮。我仰慕曹操‘東臨碣石’又恥於其夢中殺人……袁紹絞盡腦汁,傾盡多少將士的性命成就的一方霸業,只一個小小的貂蟬便改天換地,從寫了歷史……《三國》中充滿了相對,應了人無完人之理。

讀三國,我懂得兄弟之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懂得,無論在你多難時,總有人願意在你身後爲你拼殺,爲你付出。.我懂得,歷史不是一個人的舞臺,,而是任何一個你。我。他。所謂你方唱罷我登場…

讀《三國》,讀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讀個路英雄的膽略。胸襟。俠肝義膽。更是歷史王朝更替的千古知道---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國演義》讀後感4

讀了《三國演義》,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書中寫劉、張、關,三兄弟經歷了重重困難,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再想想自己做事半途而廢、我不禁很慚愧,自己每次遇到困難時爲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努力,堅持呢?只要我能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否成功,只要我盡力了,對我來說也是成功。因爲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三國演義》是著名的`歷史小說,書中向我們說了許多英雄,比如劉備、關羽以及諸葛亮。  其中讓我印象作深刻的是火燒赤壁,火燒赤壁講的是,曹操率領大軍攻打吳國,吳蜀聯合抗曹軍。因爲曹操的軍隊不善水戰,孫權、周瑜決定火攻。龐統假裝投靠曹操,建議魏軍船隻用鐵索連在一起抵禦風浪,周瑜假裝打黃蓋,後者假裝向曹操投降;孫明推測出這次吹的風是東風。黃蓋假裝帶了數十條船向曹操投降,船裏裝滿了柴草。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了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

我在這本書裏知道了許多傳奇人物,在裏面我最敬佩的是劉備。因爲他做人謙和、寬以待人。

我喜歡這本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5

暑假快過去了,厚厚的《三國演義》也被我看完了。這本書告訴了我許許多多的歷史故事和許許多多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

德國大詩人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等於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一本書能成爲經典,一定包含了高超的藝術造詣和透徹的人生道理。多讀書,讀好書。對自己有許許多多的幫助。接下來,我介紹給大家的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由明代通俗小說家羅貫中以民間傳說爲基礎,並結合陳濤的《三國志》等史料創作而成。主要說了三國時期歷史的`波瀾:忠義與奸詐的突出。豪傑與奸雄的的較量。謀略與武力的鬥爭等等令人歎爲觀止。錯綜複雜的政治和軍事鬥爭。

這本書中的人物多種多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性格,有狡猾奸詐的曹操,忠義勤勞的關羽,聰明機智的諸葛亮等等。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他的機智,讓人畏懼,他的謀略,讓人佩服。還記的那次草船借,周瑜想逼死諸葛亮,到了最後,不僅計劃沒有成功,還被諸葛亮活活氣死。還有那次火燒新野城,諸葛亮巧妙的運用計策,殺個曹軍片甲不留。

《三國演義》這真是一本好書,它教給了我課題上學不到的道理。

《三國演義》讀後感6

前段時間,在看水滸,還沒看完,所以就先寫寫我讀《三國演義》。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爲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爲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三國演義》讀後感7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對抗的興哀史,從桃圓結義到三國統一一共度過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鋸(官渡之戰,赤壁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在三國中,我最欣賞的就是劉備了,他字玄徳。雖然一開始是一個小官,可到後面就成了皇帝。他有勇有謀,收服了諸葛亮、姜維等大將,佔領了漢中、成都等城池。他是三國裏第二個有才能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劉備的長處,正因爲劉備對人才的刻苦訓練,纔有了很強的大將,如關羽、張飛、趙雲、黃蓋、馬超,他們都是五虎將。雖然劉備敗給了曹操,可他還是真正的'英雄。

劉備三顧矛廬誰都聽過,那種精神是多麼偉大,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三國演義裏劉備這個人。

通過三國我明白瞭如果想要非常的成功,必須要會用人、會管人、會留人。假如你有才能,要懂得隱忍,自己要不斷努力,要有好的人脈,要有好的朋友幫你,你才能白手起家。如果你是“富二代”“富三代”,你有足夠的積累,只要你有一定的才能,成功是肯定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8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我最喜愛的人物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生於181年,死於234年,享年54歲。諸葛亮一生匡扶漢室,輔佐劉備、劉禪成就霸業。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想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開始了他恢復漢室的'征程。諸葛亮一生很會用計謀,如:“火燒博望”、“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空城計”等,一計連一計,計計讓人叫絕。諸葛亮一生爲蜀國親率大軍南征北戰,“七擒孟獲”平定南方之亂;“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最後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你知道嗎?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爲蜀國大軍運送糧食,發明了一次能發十支箭的諸葛連弩,還有傳遞信號的孔明燈。他還喜愛書法,擅長繪畫,精通音律,喜歡撫琴吟唱。各方面都那麼優秀,實在是太厲害啦!

我想他小時候學習功課的時候肯定很用心,要不怎麼會成爲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軍事家呢?“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我要向他學習這種可貴的精神!

《三國演義》讀後感9

這周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三國演義》。它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說家的羅貫中,它講述了魏、蜀、吳三國在打仗的.故事。

這本書裏有很多經典的故事,有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舌戰羣儒、巧借東風、草船借箭等。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草船借箭》,它裏面寫了曹操讓諸葛亮3日之內弄回來50萬隻劍,可是當時西北風不停的刮,大家都認爲這個任務不能完成,只有諸葛亮預測到一定會有東南風,早就知道了第一天的早上敵軍會發出50萬隻劍,他就船上綁裏幾個稻草人,到了早上船上都是箭,諸葛亮讓軍人喊謝謝對方。把周瑜都快氣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事情要像諸葛亮一樣聰明機智,遇事冷靜。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軍事知識,我非常喜歡它。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三國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它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上。這本書講述了東漢末年到晉國初期,魏、蜀、吳三國爭霸的歷史故事。

三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戰火紛飛,百姓不能安居樂業。然而,這樣一個亂世,卻出現了那麼多偉岸的英雄人物,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能文能武的周瑜、義重如山的關羽、英勇善戰的趙雲、勇猛無比的'張飛、求賢若渴的劉備、奸詐過人的曹操……真是正如蘇軾所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書中還有許多精彩的章節,如: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宴桃園豪傑三結義、關雲長千里走單騎、劉皇叔三顧茅廬、諸葛亮火燒新野、趙子龍大戰長板坡、關雲長水淹七軍、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夷陵之戰、官渡之戰等等。讀完這些故事,我更加透徹地瞭解了各位英雄人物的個性。

《三國演義》這本書,富有及其強烈的傳奇色彩,令我拍案叫絕、愛不釋手。書中的人物各具其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二年級上學期,我開始看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爲裏面都是關於古代人勇氣和智慧的故事。

《三國演義》裏有很多英雄人物,比如劉備、關羽、趙雲、姜維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因爲他非常有智慧,是蜀國最厲害的軍師。三國演義中著名的赤壁之戰,講的就是諸葛亮聯孫抗曹,跟周瑜聯合作戰,神機妙算,巧借東風,最終打敗強大曹軍的故事。諸葛亮的故事還有很多,如空城計、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木牛流馬計等,我非常欽佩他的智慧。

讀完這本《三國演義》,我發現了一個道理:智力高的人其實比武力高的`人更厲害,因爲一個武力超羣的人比如呂布、張飛,只能打幾個小勝仗,而像諸葛亮這樣智力超羣的人,通過自己的頭腦,就可以改變整個戰局。所以我要向諸葛亮學習,讓知識成爲我的力量,成爲一個既冷靜又聰明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三國演義》這本書中,刻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描寫了當時社會的紛爭。讀完這本書,我能深深地體會到曹操的“奸”絕、關羽的“義”絕和諸葛亮的“智”絕。在《三國演義》中,人人都要“擁劉反曹”。但是,我卻覺得曹操雖然殘忍陰狠,但他有勇有謀,雄才大略,從不拘小節。除此之外,曹操也是惜才如命,他一生中招納的'賢士很多,他一直很欽慕劉備,關羽的才能,雖然他明明知道劉備關羽會成爲他最大的敵人。可是,他依然在他倆落難的時候救過他們。並且曹操還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如在曹操橫槊賦詩中,他的詩作氣魄非同凡響,遠非一般詩人所及。而這些,劉備卻比他差得多。

關羽武藝高強,重情重義,無論是在歷史故事中還是在民間說唱裏,他都是以重情重義爲先,忠君衷心爲後。因爲曹操對關羽的恩情太大,所以在華容道,關羽放走了曹操。

而諸葛亮則是足智多謀,用兵如神,人稱“臥龍”的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德才兼備。諸葛亮在兩軍交戰時,鬥智不鬥勇,總是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他的指揮下,蜀軍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如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取華容道,智取成都等等。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我讀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得的古代三國時期,劉備、曹操、孫權三分天下打仗的故事。有三英戰呂布呀,有桃園三結義呀,夜走麥城等等等,精彩的內容數不勝數。如果想了解更多就去看看《三國演義》吧

生動的人物個性;精彩的故事情節,讓讀者讀後不以嘖嘖讚歎。讀了這本書,讓我瞭解了那段歷史,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

我最喜歡的的物就是諸葛亮了,他神機妙算,智力過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蜀國的軍師。我爲什麼喜歡他呢?舉個例子吧,他曾用了一天時間,向曹操的大軍“借”了一萬多枝箭,很厲害吧?這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也可以說成“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諸葛亮的智慧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從平時的學習幫生活中積累出來的,靈感是要有,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勤奮努力,這也許就是“一分辛苦一分才吧”。只有努力才能成爲棟樑之才。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書——《三國演義》,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羅貫中。這本書以史實爲基礎,通過作者更加生動感性的文筆,描寫了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吳亡、西晉統一爲止,其間近百年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國的矛盾與鬥爭。作者持有非常明顯的擁劉反曹的思想,對劉備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諷刺。

其中一些人物的性格形象讓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富有雄才大略但卻奸詐多疑的曹操;知人善任、仁慈善良的劉備;恩怨分明、忠義勇猛的關羽;心直口快、重情重義的張飛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三顧茅廬”,它通過一件具體事件的描寫,充分表現了劉備愛才惜才的品質。當然,這本書還描寫了許多十分精彩流傳至今的故事,如“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等等。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胸懷大志、仁慈善良、誠實守信、重情重義,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取得成功。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上學期,我們學了《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之後,我就對《三國演義》非常感興趣。所以,暑假裏,我去圖書館借了一本《三國演義》,認真地看了起來。

書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當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其中,有三支隊伍從大戰中脫穎而出,他們分別是魏、蜀、吳。曹操帶領魏軍,劉備帶領蜀軍,孫權帶領吳軍。他們大戰了許多年,這期間發生了許多或感人或悲慘的事。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劉備託孤的故事。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如果我的兒子阿斗爭氣的話,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爭氣,你就代替他稱王。”結果阿斗很不爭氣,但是諸葛亮並沒有稱王,只一心輔佐阿斗。

和諸葛亮想比,司馬懿就差多了,他沒有衷心輔佐曹氏家族,而是選擇了篡權。後來,他的孫子司馬炎還逼迫魏帝退位,自己當王。

這個故事啓示我們:在結交朋友的時候,要結交像諸葛亮這樣仁義的朋友,而不是像司馬懿這樣的'奸詐小人。當年曹操還提醒過曹丕,讓他不要相信司馬懿,遺憾的是,曹丕沒有聽曹操的話,最終導致國破家亡。

這本書中,發人深省的故事還有很多,推薦你也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