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1篇【集合】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1篇【集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1篇【集合】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爲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的。像漢室劉蟬,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笑逐言開)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

他凝人的機智,嫺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爲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爲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時年盡二十六歲。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當我們羨慕地看着別人成功時,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艱辛。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本篇小說主要從黃巾起義,終於到了西晉統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爲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複雜的統治軍事鬥爭。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如袁,曹官渡之戰,魏,蜀,吳赤壁之戰。每次戰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國演義》裏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裏面的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

他治國治軍的'才能與兼虛謹慎、濟匯愛民的品格爲後世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向劉備提出了"聯吳抗曹,據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他爲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思,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病逝於五義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其次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就守羽,字雲長,全稱關雲長,他是劉備的結拜兄弟,英勇善戰,他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是軍中猛虎,他手持青龍偃月刀,可謂是血性男兒,鐵血精英,義字當頭啊!關羽對劉備忠心無二。即使曹操給了他很多的好處,但他只認兄弟情義,堅決要回去。

從這本名著的時候我還收集了許多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關公赴會——單刀直入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董卓進京——來者不善許褚鬥馬超——赤膊上陣阿斗的江山——白送"。

我要學習諸葛亮的忠心耿耿,關羽的英勇忠義,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魯肅的思度宏遠,孫權的名事理、辨忠奸……做一個正直的人。

《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2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說。它是由明朝時代的羅貫中寫的。身爲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自然故事裏的情節也是曲折動人,跌宕起伏。

就拿三英戰呂布這個故事來說一說吧!這篇故事主要講劉備,關羽,張飛這對結拜兄弟騎着馬與董卓的義子——呂布大戰了三百回合。漸漸呂布招架不住了,虛刺一槍後,便騎着赤兔,拿着方天畫戟,狼狽的`逃回了營中。對於這篇故事,我對呂布的英勇非常讚賞,也很厲害,但呂布的武力使他非常自大,自認爲沒有人能夠擋住他那致命的一擊,哪怕是上萬人也不足以擋住他前進的步伐,從而導致他的魯莽,從而導致他的魯莽給他鋪了一條險些丟掉命的道路。呂布的計劃不周全,劉備,關羽,張飛的出現使他的計劃亂了套,說白了,還是有勇無謀,光有力量,沒有腦子的一個人。

再者說劉備關羽,張飛他們用了老子腦子,決定好了計策,不慌不忙的進行着,這讓呂布成功進了套。所以要少用蠻力,多用腦子。

與呂布相比,關羽就顯得沉着多了。有一次他被毒箭射中,然後找華佗神醫來刮骨療毒。關羽的冷靜、沉着和有勇有謀,都讓我非常稱讚。他不像呂布那樣的自大,他都要好好思考一番,再作行動,而呂布是不動腦子,。便去戰鬥了,不動腦子武力值再高也沒有用,用智慧便可以做到以小博大。

劉備、曹操、孫權哪一個不是從一個無名小卒做到了開國皇帝的,就他們一點兵馬,能夠抵擋十萬、百萬大軍嗎?都是靠智慧啊!

《三國演義》告訴了我,活用智慧,便可以做到螞蟻吃死象的道理。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3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裏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爲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爲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爲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

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爲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明代楊慎的這一句詞,甚爲豪邁、悲壯,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含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澹泊、輕視。臨江豪邁的英世偉業的消逝,像滾滾長江一樣,洶涌東逝,不可拒,空留偉業。同時,這一句詞亦是對三國英雄好漢的一句最真實的評論。

《三國演義》中,有許許多多精彩的、讓人讀着讀着就會感覺身臨其境的故事,例如: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等等,都是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也是個個不非凡:老奸巨猾的曹操、禮賢下士的劉備、忠勇雙全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粗中有細的張飛、有勇無謀的呂布……我最喜歡的是三顧茅廬的劉備,因爲他待人和善、重情誼、爲求得一個肯爲他出謀劃策的`人而不惜“三顧茅廬”……

當然,最初看這本書的時候,是抱着“劉備必勝!蜀國一統天下。”的念頭來看的,因爲當時覺得,孫權雖然有周瑜來輔佐他,但是,孫權畢竟有點優柔寡斷,難成大統;曹操生性多疑,爲人奸詐,我不看好他,所以,理所當然的,我會認爲條件較好的劉備會一統天下,江山從此開始姓劉。

可是,事實總是那麼的殘酷。

當我讀到《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的時候,我在心裏默默地爲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叫好,心想,這回,三兄弟立了這麼大的功,肯定可以謀一個較高的官職來做,至少,也是五品往上,但是,事實又一次的讓我失望了。

劉備三兄弟雖然謀到了一個官職,但是,那個官職也太小了點,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尉,我真爲他們叫不公,明明立功的是劉備三人,可是,他們的好處卻是那麼的小。不過,後來想想,在當時,皇帝不問朝事,董卓專政,那亂世將臨的時候,能謀個縣尉做做,就已經很不錯了。誰讓劉備生不逢時呢?

當我讀到《雲長溫酒斬華雄》和《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的時候,我深深地爲關羽的英勇而折服,同時也爲曹操而惋惜,這麼一個忠勇雙全的將領,不是他的,而是劉備的,因而,我也特別的羨慕劉備,有這麼一個將領兼好兄弟好哥們,任誰,誰不羨慕呢?

當我讀到《空城計》時,我又爲了諸葛亮的才智而再一次折服,又一次地羨慕劉備,因爲,他有一個可以爲他生爲他死的好軍師!

當我讀到《燒藤甲七擒孟獲》的時候,我再一次地爲諸葛亮的智慧而折服,而羨慕劉備,知道用心機來令孟獲從心底上服從諸葛亮,甘願爲他所調遣。

《三國演義》裏,還寫了“三絕”,分別爲: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

當然,《三國演義》裏,還有許多精妙絕倫的故事,這些故事,把一個個三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令人讀了,在不知不覺中,也沉迷於此,跟着裏面的人物一起悲憤,一起快樂,一起焦急……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和,和久必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5

《三國演義》是一部經典著作,我非常喜歡這部小說。裏面的人物也是形形色色,我最喜歡的就是關羽這個人物。他跟劉備,張飛桃園結義,一直和自己的主公出生入死,後來雖被曹操所擒,曹操對他可謂是無微不至。但他始終不忘當年結義的誓言,人在曹營心在汗。

關羽除了忠心之外,那一身的功夫也是世間少有,手持一把偃月長刀,杯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可謂是無人能敵。垮下赤兔馬更是日行千里。不過此人過於傲氣。不懂得謙虛。最後就是因爲他的傲氣,被東吳大將呂蒙所殺。下場很悲慘。 就是因爲關羽的.忠義一直被世人傳誦至今,我們要學習關羽的忠義,做人還是要學會謙虛,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6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這是句在社會上流傳很久的話,其實,這是封建社會統治者的一種愚民術。他們認爲青少年血氣方剛,看了《水滸》會造反:年長者飽經世故,看了《三國》會變得老奸巨猾。現在,這種偏見早已被打破,《三國》,《水滸》成了社會提倡閱讀的優秀歷史讀物。袁闊成在電視臺上講《三國》,吸引了千千萬萬聽衆的心;研究《三國》,《水滸》的書刊,文章汗牛充棟;以他們爲底本改變的電影,電視,戲曲令人目不暇接。中華民族,可以說從三尺孩童到銀鬚飄拂的老人,常常喜歡在閒暇之際談《三國》,論《水滸》。

然而,直到今天,人們講《三國》,評《水滸》,都沒有超出文學評論,文藝欣賞,歷史考證的`範圍。許多人公開反對那種“讀了《三國》軌道的不良傾向,但《三國演義》還正是以“詭道”吸引人們的。

其實,讀《三國》學詭道這並可怕,並不奇怪,本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爲這部小說是一部形象的兵書,在兵書裏,“詭道”就是智慧的代名詞。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軍閥爭雄的戰爭角逐中,浪起濤翻,必然會涌現出一大批能軍治國的人才。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孫武,吳起,管仲,樂毅,孫臏等人,三國時期的曹操,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陸遜等,都是風雲際遇,大顯身手,各自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史記。《三國演義》在詳細地記載魏,蜀,吳三方龍爭虎鬥的歷史情形中,刻畫了軍事家們那種氣壯山河,叱吒風雲的英雄風貌,對於我們學習和研究這段軍事鬥爭史,有着極爲重要的參考價值。

誠然,《三國演義》是一部“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文學作品。但也不能不承認,這部文學作品所寫的戰略戰術,進攻與防禦,失敗與成功以及軍事上的虛實奇正等等,基本上是合於軍事科學原則和戰爭規律的。許多虛構的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計”

等等,不僅在同時代可以找到事實的影子,而且在此前後也能找出與其十分相似的戰例。可見,這些虛構,源於戰爭生活,又高於戰爭生活,更能深刻地反映某些戰爭指導規律。

《三國演義》目的在於能給讀者留下一點施計用謀的啓示,同時使我們自己也從中得到一些教益!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7

《三國演義》是以蜀國爲正統寫東漢末年到晉統一全國之間的史事。尤其以魏蜀兩大國之間的矛盾鬥爭爲主幹;寫魏、蜀兩方時,又以蜀國的故事爲重點。寫蜀漢時,則以諸葛亮爲中心;在寫諸葛亮時,又以隆重決策爲關鍵,這說明了作者維護漢家正統的思想。

《三國演義》中有姓名和行動的人物約四百多個,其中寫的`出色的便是三絕。

曹操的形象,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個是“奸”,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則是殘暴和狡詐。他一方面消滅異己,另一方面又開脫自己的罪名。同時,他又不是頭腦簡單的暴君。雖然要一心殺死異己,他十分明確的把握着“當殺則殺,不當殺則不殺”的原則,從不一意孤行。另一個字便是“雄”,他志向高,心懷天下,富有政治謀略,能以本國利益爲出發點,不計較一時得失。所以稱曹操爲亂世奸雄。

關羽是有名的英雄,他文武雙,智勇兼備,在他複雜的個性中有民間色彩,又有封建色彩。因此,他在勞動人民和統治階級中,有同樣的地位和威望。答案補充接上文

諸葛亮是羅貫中着重刻畫的人物。作者在他出山前和死後69年只用了五十回,而他出山時的短短二十七年就永樂一般以上的篇幅來寫他的活動。由於作者的極力刻畫,使他成了年近乎“完人”的人。

《三國演義》被作者寫的如此惟妙惟肖,真當之無愧爲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8

《三國演義》讓我愛不釋手,裏面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像,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輕財忠義的關羽,有老x巨猾的曹操。

它也描寫了許多典型的戰役,官渡之戰曹軍在許攸的幫助下,殲滅了袁紹勢力,爲統一北方奠定基礎。“赤壁之戰”中孫權、劉備在諸葛亮和周瑜的縝密設計下,使曹操的勢力再也沒能擴展到江東。夷陵之戰劉備稱帝3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爲由,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勸諫,毅然率大軍伐吳,最終在白帝城悲愴地死去。

在三國裏,我最喜歡的人是諸葛亮,字孔明,全稱諸葛孔明。是劉備的軍師,他足智多謀,隨機應變,神機妙算……總之,能用到所有夸人的詞都不足以把他寫具體,他就是神仙下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他善於攻心,能看透所有的對手,竟把周瑜氣的'x,不治身亡,一個儒雅的美男子竟就這樣被結束了;他舌戰羣儒,僅憑一身豪膽和三寸不爛之舌將他們個個說得無言以對,最終說服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但是,諸葛亮不是神仙,最後還失了街亭,病死了五丈原,他的失敗並不是本領不強,而是後來沒有遇到明君,其實諸葛亮的這麼多優點不足以使我拜倒,我最喜歡的是他對主公的那一顆赤膽忠心。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9

翻過最後一頁書,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又一次目睹了它的風采,又一次不捨地與它告別。一段歷史,在它的字裏行間中,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羣雄割據的時代,我慢慢回味着它的魅力……

我與它相識在小學,那時的我還不懂得看課外書,在父親的極力推薦下,我捧起了它—《三國演義》,我曾經厭倦過,因爲這裏面全是我不明白的文言文,但我又難以放下那顆好奇的心。在心裏的矛盾下,我執拗地讀起了它,慢慢的,我喜歡上了它,並就此癡迷於它。我以一個孩子的無知與純潔品味着,我驚奇於那段歷史,震懾於張飛的烈性,讚歎於孔明的機智,又嘆息於周瑜的狹隘,驚駭於曹操的奸詐,憤怒於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災難。我因一個情節或喜或悲,我入讀古詩一樣的在心中閃現一幕幕悲歡離合,簡單地認爲你不過如此。

幾年後,我再次將它捧於手心,我才發現自己有多麼可笑,我看見的知識幾多跳動的浪花,就以爲看過了深邃的大海。再一次細細品讀,透過上演的情節,我才明白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豪情義氣,他們走南闖北,終得臥龍相助,而孔明也是蜀國的忠義之臣,在白帝託孤,他毫不貪婪,憑藉對漢室的一腔碧血和一顆忠心,輔佐阿斗繼承父業。我亦因司馬家族的統一而驚喜,結束了勞民傷財的戰爭,也許和平不遠了吧,當我期待着看着其樂融融的國時,小升初考試打斷了我的夢,我不得不先與你離開…

上了初中,我有心血來潮拿起泛黃的書籤,回到了我當年的那一幕情景中去,我再次發現了自己的無知,一個人的稱帝並不意味着戰爭的災難就此結束,當司馬炎滅掉蜀後,我無奈了,無奈於劉禪的樂不思蜀,更爲漢相諸葛亮的早逝而悲痛,如此昏庸的主公,或許真應了司馬昭的.那句話:“就算諸葛亮活着,蜀國也遲早會滅亡。”翻過幾頁書,吳國也被西晉滅亡,嘆息之餘,我想起了魯子敬曾囑咐與呂蒙一定要孫劉聯盟的言語,也許兩國正是因爲破壞了和爲貴才慘遭滅亡的厄運的吧!總之,這該值得慶幸,至少會有一段短暫的和平,讓無辜的百姓歇息一下。

就這樣,我以我眼觀書,以我心感悟,窺得三國的一角,以我的閱歷,怎能讀懂這不千古傳頌的鉅作,我只能努力汲取它的養料,來構築我的精神世界,在手中,久久捧着它……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0

《三國演義》是我在四年級上期的寒假開始看的,直到四年級下期的暑假我纔看完。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他用他手中的筆勾畫了東漢末年一個個身在亂世的`英雄人物。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戰亂髮生,分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繼而浮現出了許多爲了保衛自己的國家而努力奮鬥的英雄。由於三個國家在這一百多年的三國曆史中戰爭發生的極爲頻繁,導致許多英雄在戰爭中倒下,而繼承這些英雄未盡事業的後輩卻越來越無能,最後三國還是被魏國的皇帝司馬氏統一了,並改成晉國。

看完了《三國演義》,裏面我最喜歡的人是趙雲和諸葛亮。趙雲的武器是長槍,另外在長阪坡之戰時得到了一把削鐵如泥的青鋼劍。趙雲不但武功高強,而且對蜀國的皇帝劉備忠心耿耿,在長阪坡時爲了不讓曹操軍追上劉備,趙雲一人獨擋幾十萬大軍,並且把劉備的兒子劉禪救了回去。諸葛亮每時每刻都拿着他的扇子,顯得有幾分神祕,他是蜀國裏最聰明的人,草船借箭、借東風、七摛孟獲、空城計、木牛流馬等就足已證明這一點。

《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情節是長阪坡之戰。長阪坡的不遠處就是一條河,關羽和劉琦已經備好船在等劉備了,但身後卻是幾十萬曹軍。趙雲一人擋住了全部軍隊,還救出了阿斗,奪得了青鋼劍。在殺了五十多名比較有名的戰將後回馬朝當陽橋騎去,只見張飛已經在橋頭等着了,張飛讓趙雲過去後,大吼了一聲,嚇得幾十萬曹軍沒有一個人敢衝上去,反而後退了幾步。張飛又連續吼了幾聲,曹軍轉頭就跑。張飛命令將士們把橋拆了,就追劉備去了。

關於三國的人和情節實在是太多了,在這裏我就不一一例舉了。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看《三國演義》的書喔!我還是用一首歌來結尾吧:“不是英雄,不談三國。若是英雄,怎麼能不懂寂寞。獨自走下長阪坡,月光太溫柔,曹操不囉嗦,一心要拿荊州。用陰謀陽謀明說暗奪的摸。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說不清對與錯,紛紛撓撓千百年以後,一切又從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臺,把重多人物刻畫地淋漓盡致,使我不得掩卷長思.....

先來談談曹操,大多數人認爲他很奸詐,也有人總結了一句話:“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了他做事周到的特點。“寧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學。但曹操也有優秀的一面,他求賢若渴,看重人才,無貴賤之分,打破了當時書香門第、貴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規矩。

與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劉備,在現在的社會上,人們都打趣的說劉備是“哭來的江山”,劉備膽小,當年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耳。”可把劉備嚇出了一身冷汗。劉備講仁義,愛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關羽、張飛、趙雲都在他帳下聽令。

一個國君要想建立一個好的帝國需要一個輔佐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大臣,這就是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事實也證明,諸葛亮不是一個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記、草船借箭充分驗證了這一點。而“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爲酬三顧”看出了諸葛亮的忠心耿耿。

我們世紀少年應該具有諸葛亮的“識”,趙子龍的“膽”,這就是膽識。《三國演義》有三絕:義絕、奸絕、智絕。恰恰,關羽見證了義絕,曹操見證了奸絕,諸葛亮見證了智絕。讀了這本,《三國演義》,我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