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愛的教育》讀後感14篇【推薦】

《愛的教育》讀後感14篇【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的教育》讀後感14篇【推薦】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

暑假裏,我認真地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真是本好書,我一次次地被裏面的故事深深打動。

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安利柯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的人物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些都是我值得學習的地方。

書中的故事很多,但我最喜歡、最感動得是《六千英里尋母》這篇故事,意大利男孩瑪爾可的母親爲了還債,漂泊到了遠在美洲阿根廷的一家商店做女傭。自從上次瑪爾可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海底。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瑪爾可想媽媽想的快瘋了。他說服了父親,獨自一人歷經千難萬險來到阿根廷,可是店主死了,母親也不知流落到何方。瑪爾可沒有放棄,通過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幫助,他終於找到了媽媽,他的`出現也使母親從垂死邊緣找回了生命價值,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是什麼動力讓瑪爾可找到了母親?又是什麼力量支撐着他一路走下去?那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子情和瑪爾可堅強的毅力!瑪爾可是堅強的,他爲了自己的一個目標,爲了家人,也爲了自己,明知道前途艱險,自己的尋母之路並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出於對家人的責任感,對家人的愛。於是,他便經歷着旅途的種種磨難……皇天不負有心人,它不僅找到了母親,而且給了母親以生的動力!

讀完這本書以後想想自己,真是比不上這些人物,現在的我還時時依賴着爸爸媽媽,什麼事都叫爸爸媽媽幫我;學習中遇到困難,也不去認真、堅決地克服,真是太不應該了。所以,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擁有一顆博大的愛心,使自己成爲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一個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

我相信,大家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只有愛才使這個世界變的更加美麗。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2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認爲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爲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3

最近,我閱讀了一本名爲《愛的教育》的書。這部書的作者從一個小學生的角度,以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一些小故事,通過這些小故事闡述了愛的意義。雖然我對愛的意義有些還不能理解,但我已被書中揭示出的什麼是真正的愛所震撼。

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意大利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裏在學校,家庭,社會中的所見所聞, 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之愛。書中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及故事,卻體現出了感人肺腑的力量,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讓我覺得世間處處有真情。例如在《我們的老師》一文裏,作者用樸素的語言描寫了老師在迴應學生問候時的神態,批評孩子時的語調等,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慈祥、親切中不失威嚴的好老師形象,描繪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倫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給一支騎兵小隊當哨兵,爲了看清楚敵軍的情況,他不顧危險,勇敢地爬上樹梢,最後爲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揚了普通的人對祖國的熱愛之心,從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誠,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抒發了對祖國崇高偉大的愛。

讀完這本書後,引發了我對愛的一些思考。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雖然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 作爲一名小學生,我應該努力做到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這纔是真正的愛,這纔是愛的真諦!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4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我心裏產生了很多疑惑:愛能給我們什麼教育呢?而又是來自誰的愛呢?這本書中有一幅插畫特別吸引我:漆黑的夜晚,兒子在微弱的燈光下抄着書報,而父親躲在門後流着眼淚。帶着好奇心,我翻開了書。

書中講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小手抄員》。一個聽話懂事的兒子無意中撞見爸爸在夜深人靜時,匍匐在書桌前抄手報來補貼家用。兒子看到爸爸這麼辛苦,很不忍心,決定每天偷偷地幫助爸爸抄寫手報。就這樣,爸爸的壓力減少了許多,兒子看見爸爸不再那麼疲累,心裏十分開心,於是更加努力地抄寫手報。但由於睡眠不足,兒子學習成績直線下滑,被不明真相的父母批評責罵。兒子心裏雖然委屈,但還是一如既往地深夜抄寫着手報,最後父親偶然發現兒子埋首抄寫的身影,這才明白一切的緣由。爸爸被兒子深深地感動了,躲在門後掩面流淚。

讀完這篇小故事,我不禁潸然淚下。故事中的兒子爲了給爸爸減輕壓力,揹負學習下降的.壓力,每天偷偷地幫助爸爸抄寫手報,他是那麼地心疼爸爸,體諒爸爸。再聯想到生活中的某些孩子,家長每天早出晚歸,辛苦的加班就是爲了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而孩子不懂得家長的良苦用心,不僅不好好學習回報父母,甚至還不尊敬長輩。相形之下,文章中的兒子是多麼懂事明理,儘自己所能來替父親分擔,哪怕學習直線下滑,被父親冷落責罵,也不肯說出真相,繼續幫父親減輕壓力。

這個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回頭想想自己,我的爸爸爲了給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每天都起早貪黑,加班工作,凌晨一二點才風塵僕僕地回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條件,努力地學習,絕不讓爸爸的付出付諸東流。同時,我也要像主人公一樣,在日常生活中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愛讓世界充滿溫暖,父母爲我們無私奉獻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心懷感恩,儘自己所能回報父母!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5

最近有一本書讓我廢寢忘食,他就是令全世界的父母和孩子們感動的偉大作品-—《愛的教育》。這本書主要以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第一天開始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共100篇文章。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每當我看完一次《好友卡隆》這篇文章都會被感動得熱淚盈眶。腦海裏總會浮現出一個身強力壯、挺拔魁梧的好友“卡隆”的形象,一個願意犧牲自己生命去救助朋友的人。

藝術來源於生活,讀完這篇文章,我會想起我的幾個朋友:甘思源、劉奕成、羅海麟和李政君等。他們都是我要好的朋友,但是能做到像“卡隆”這樣的朋友不多。就在最近,我們科學試驗小組在做試驗時應該是第一個完成試驗的,可是我的一些朋友盜用我們的方案。還有就是我們同學之間玩的偵探遊戲,我一直以爲甘思源就是接到神祕信件的人,想不到他居然是“叛徒”,把我們所說的計劃全部告訴寫信人。我自己一直在編寫小說,當我拿給我的`朋友看後,他竟然把內容記下,經過改編比我早一步寫出來。他們或許只是爲了一時的自私而去傷害朋友間誠摯的情感,但是跟“卡隆”的精神背道而馳,使我一度感到彷徨與迷惑。我最信任的朋友只有從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關心我、幫助我、支持我,真正把我當成朋友的-—劉奕成和李政君,他們就是我的“卡隆”。我很羨慕安

利柯有“卡隆”這樣的朋友,希望我們身邊有樂於助人的,越來越多的“卡隆”出現。現在我也要努力一下,讓我成爲他們心中的好“卡隆”,交上更多的朋友,幫助更多的人,再把以前的朋友爭取回來。

我要學習“卡隆精神”,努力使自己成爲同學們心目中的“卡隆”。最後讓我們一起記住這篇文章,銘記朋友間的純潔的友誼,記住好朋友——“卡隆”,把“卡隆精神”發揚光大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6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爲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爲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爲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爲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爲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7

《愛的教育》讀後感今天,我看完了《愛的教育》,愛的教育主要講的是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周圍發生的'事,雖然都是平凡的人物,但他們都有高尚的品質。在《愛的教育》這本書裏,最最感人的是一篇“每月故事”——《小抄寫員》。它主要講:十二歲的小學生敘利奧看着父親天天辛苦地爲一家賺錢,他想幫助父親抄寫(由於他父親的工作錢很少,所以幫助報社抄寫而賺錢)。於是,他在父親十二點鐘睡覺後偷偷地幫父親抄寫,一開始,父親未發覺,他決定繼續做下去。

後來,他因爲每夜睡眠不佳而導致經常打瞌睡,引起了幾次父親的責罵,但他沒有放棄,還繼續抄寫,更沒把真相說出來。最後,父親得知了敘利奧一直在幫助他抄寫,對自己罵敘利奧而後悔不已,並讓他好好地睡了一覺。我讀了這篇故事,眼角漸漸地溼潤了。敘利奧僅僅十二歲,就那麼懂事,不僅理解大人的辛苦,還自己去幫助大人做事,對於玩,他根本想也沒有想過,而且,爲了給大人分擔,他還不怕辛苦,真的了不起啊!多麼令人感動啊!我和敘利奧比,差得太遠了!

比如:星期一到星期四,我都先做作業。可是一到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就一點也堅持不下去。我知道,一定要先做作業後玩遊戲、看小說、看電視,可是,我就是“心是手非”。每個星期五,電視都會親熱地叫我:“小豐羽,怎麼樣,今天有你最喜歡的節目哦!快來看看吧!”每個星期六、星期天,電腦都會誘惑我:“王豐羽,現在可以玩遊戲、看最新的小說了!別怕,媽媽爸爸不會回來,我不會告訴他們的。”唉,真難爲情啊……今天看了這個故事,給我的觸動很深,我今年已經十一歲了,我一定要以敘利奧爲榜樣,不能老是小孩子氣,要把心用在學習和鍛鍊上,以優異的成績來讓父母覺得他們的辛苦有所值。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8

這幾天內,我讀完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寫的。這本書是我在家裏放了快一年的時間纔拿出來看的書。

因爲爸爸先讓我看水滸傳的電視劇,就這樣我覺得水滸傳很有意思,有一次電視看不了了,我看了水滸傳的書,才慢慢得愛看起書來的。《水滸傳》這本書,我覺得它很難理解,但我還是的看完了,在讀別的書就會很容易。

《愛的教育》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要上四年級的小孩,名叫安利柯,他這個人出生在知識分子的家庭中,由於安利珂的父母引導他、教育他,他成爲了一個純真善良、學習勤奮、待人誠懇個小夥子。

這本書講了亞米契斯小時候上四年級的十個月的生活。安利柯在四年級的時候,有很多的朋友,有貧困的,有富裕的',還有學習比較差的,都是他的朋友。其中他最好的朋友有甘倫、有戴洛西、有柯禮智、有安東尼、有潘克希、還有她的同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安利柯在學校裏的生活,最主要的是安利柯萬里尋母,他不怕路途有多遠有多長他都不會放棄尋找母親的希望,他爲了母親不怕苦不怕累終於找到了他的母親這本書也很有趣,讀了這本書我學到了世界上需要愛。都可以用愛來形容,在書裏面還有一些小故事。

比如,思恩他放學後就急急忙忙跑去找老師這裏就能看出思恩很愛他的老師。還有一個同學不小心拿雪球打壞了老爺爺的眼睛,不是有了愛,老爺爺是不會放過這個小孩,什麼事沒有了愛是做不成的。

讀了這本書,讓我學到了,世界上需要愛。沒有了愛活在世界上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沒有了愛人們會失去一切。大家要做一個有愛的人,愛就是去幫助人們,愛就是去體別人,愛要有奉獻的精神。

這本書不能讓我哭,但能讓我感動,這本書是一本好書,在這本書裏面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故事,也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更可以學到怎樣去面對愛,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歡!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9

初次與《愛的教育》相遇,“愛究竟是什麼?”的困惑便纏繞在我的腦際。感謝這個暑假,讓我與《愛的教育》的主角——一個意大利小學生恩里科一同去尋求答案。

徜徉在書間,樸實動人的故事內容,洋溢着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真摯感人的故事情節,充滿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衆多故事中,這樣的鏡頭讓我久久揮之不去。恩里科父親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自己的老師柯羅賽蒂,他隨即決定帶着兒子去看望老師。幾經輾轉,當白髮蒼蒼,手拄柺杖的老師出現在父親眼前時,父親一個箭步向前,緊緊抱住老師,興奮、淚水和情感充斥着整個屋子。那些事,那些人,在相談甚歡中,找不到半點倦意。當老師突然拿出一本父親小時候作業的瞬間,我的眼眶不知不覺潤溼了。我想起我現在的老師來了。多少個清晨,一杯杯酸甜可口的牛奶,豈止是對我的嘉獎;多少個午休,一句句沁人心脾的教導,豈止是對我的鼓勵;多少次燈光,一處處細緻入微的批改,豈止是對我的'交談……我不禁想要問問自己,過去,我們掛在嘴邊的所謂“辛勤的園丁”、“淚乾的蠟燭”,如今他老了,養育的“花兒”有多少還記得老師的言傳?培養的“葉子”,有多少還記得老師的身教?文中的父親以身作則教誨自己的兒子。我的爸爸不也是這樣嗎?他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嚴格要求我寫好字,一開始我很不服氣。後來我在他的桌子上發現了一個本子,翻開來一看,裏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字,那都是我爸爸平時練的。原來,他爲了我,下定決心寫好字給我做榜樣。我的老師更是如此,從課內到課外,從學習到生活,都始終踐行着“打鐵先要本身硬”的道理。我心頭模糊的愛在那一刻變得具象起來。

《愛的教育》成爲了我的好朋友。在與他交往中,我感到愛像是一米陽光,親暱溫柔地撫過我的身體;愛像是一杯清水,時刻滋潤我的心窩;愛更像是一條沒有盡頭的田間小路,盛開的野花,需要我隨時發現,隨時採摘。愛是言傳,更是身教。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0

唉!這些書也真是太沒趣了。都是些文人的故事呀,詩詞呀,真讓人感到厭倦。所以,我到書店裏隨便買了一本書來解解悶。哦,對於,它的名字叫《愛的教育》。

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和生活和學習。寫發生在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戒、啓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多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安利柯的新老師,世界上的老師沒有多少像她一樣愛護身邊的每一位同學,把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家人,對學生溫柔體貼。面對這樣的好老師,能不讓我對她肅然起敬嗎?

安利柯的同學個個都是懂禮貌的好學生。雖然只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但他們卻非常珍視友誼,對同學就像對自己兄弟一樣。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是不是也要珍惜友誼、珍惜朋友呢?

安利柯的父母經常教導安利柯好好做人,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在這個文明家庭的薰陶下,使安利柯一天比一天更懂事、更有愛心。

這本書中的“每月故事”,可謂是感人之極,讓我經常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有愛國少年、少年偵察兵等故事,講述了一個個少年的勇敢而誠實的.故事,譜寫了生命的樂章!

我讀了這本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慚形穢起來,不禁流下了羞愧的眼淚。書中敘述親子情、師生情、朋友情,愛國情、同情心,都以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得理想世界的情味,甚至想世間要真是如此該有多好啊!

《愛的教育》好像掘池一樣,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池裏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的水是什麼?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這本書讓我讀了感慨萬千,給我生活的啓示,希望你也跟我一樣,愛上它——《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1

“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 ”每當我哼起這首歌時,不禁想到了我度過的一本書:《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人雅米契斯所作,它以一個小學三年級學生恩里科在一個學年裏的記事,構成了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其間穿插着老師每個月給學生講述的一則則美好和真實的“每月故事”。一個小學生的世界活潑地呈現在我的面前。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敘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

有些人認爲世界是冷酷的,根本沒有愛,其實,你仔細想想,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愛時刻陪隨在我身邊。讀着讀着,在我的腦海中不時地出現了很多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記得有一次,上數學課時,我忽然覺得鼻子裏癢癢的,像有一條小蟲子在我鼻子裏爬。我把頭一低,只見地上出現兩滴血,不好,我又流鼻血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徐老師發現了情況,便讓金怡同學陪我去洗手間洗洗。來到了洗手間,金怡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的餐巾紙,邊給擦邊說:“劉陽,鼻子還在流血!

“於是,她用土辦法,把水輕輕地拍在我的額頭上,然後用近浸溼的餐巾紙輕輕地蓋在我的額頭上。過了一會兒,鼻血終於止住了。當時我深深地感到了同學對我的關愛。我還記得我們全校師生爲五年級何圓同學捐款的情景;還記得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爲災區些愛心的情景……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掩卷沉思:世界是個沒水的池塘,愛就是水,把水灌入空池塘,就成了一個真正的池塘。這就代表了世界需要愛,沒有愛,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世界,可見,愛是一種多麼重要的東西。別人給你愛,你也要給予別人愛,面對不愛你的人,你要用自己的愛感化他們,這是我看《愛的教育》體會最深的東西。看了這本書,讓我更加懂得了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2

愛,像空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卻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有一本書又讓我重新體會到了這些平時所忽略的愛,這就是——《愛的教育》。

暑假裏,我從學校圖書館借到了這本書,當我打開第一頁時就被這感人肺腑的故事所深深的吸引。《愛的`教育》主要講的是發生在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周圍的事,裏面充滿了父子之愛、母女之愛、同伴之愛、師生之愛……

在這本書裏,最讓我感動的是《小抄寫員》:十二歲的小學生敘利奧看着父親天天辛苦地上班,晚上還要幫報社抄寫賺錢,他想幫助父親,讓他不要那麼疲勞。於是,他在父親十二點鐘睡覺後偷偷地幫父親抄寫。開始,父親沒有發覺,他決定繼續做下去。後來,他因爲每夜睡眠不足,所以經常上課時打瞌睡,遭到了父親幾次痛心的責罵,但他沒有放棄,還繼續抄寫,更沒把真相說出來。最後,父親得知了敘利奧一直在幫助他抄寫,他爲自己責罵敘利奧而後悔不已,並讓兒子好好地睡了一覺。

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到非常內疚。敘利奧僅僅十二歲,就那麼懂事,他體諒父母,爲了給父母分擔,他不怕辛苦,甚至不怕受委屈,多麼令人感動啊!我和敘利奧比,差得太遠了!前一些日子,我讓爸爸幫我買油條當早點,爸爸卻帶來了兩隻包子。我皺着眉頭說:“怎麼是包子?”爸爸這才恍然大悟:“啊,我給忘了!明天爸爸給你買油條。”“沒關係,包子也很有營養!”媽媽說。但是我卻十分生氣,不願意吃那些包子,嘟着嘴巴,一聲不響地走回了自己的房間。過了一會兒,爸爸來敲門,原來他看我不願意吃包子,又把油條買來了,我這才吃了起來。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太過分了,爸爸爲了我們,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給我的卻總是最好的,我還不能體諒他們,經常要提一些無理的要求,還要耍脾氣。想到這裏我禁不住落下了眼淚,我該怎麼彌補我的過錯呢?

愛,如影隨行,就看我們能不能用心感受。愛是相互的,父母給與我愛,同樣,我也要給與父母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3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對你的愛,親友對你的關懷,同學對你的幫助……當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書後,對愛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愛的教育》這本書它通過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中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文字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等真摯的愛。全書有百多篇文章,我很喜歡其中的《仁慈的花朵》。它描述了女子學校的同學幫助一個丟了十個銅板的.少年,並且還瞞着校長。這個故事中人物的崇高品質和道德,深深的打動了我。

愛,像空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當玉樹地區發生地震後,許許多多的人,他們沒有時間去悲傷,而是化悲痛爲力量,和時間賽跑,忙碌的奔波着……全國各地舉行了捐贈活動,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人們用自己的行動,用愛心在爲災區人民營造幸福的家園。相比災區的小朋友,我應該感到無比幸福: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吃着香噴噴的飯菜,躺在溫暖的被窩裏睡覺……

記得有一次我發高燒了,只覺得腦袋昏沉沉的,我對媽媽說:“我怎麼眼皮擡不起了,我是怎麼了?”媽媽一摸我的額頭,燙燙的,趕緊起身,飯也顧不上吃,就往樓下藥店跑去……不知不覺,我睡着了。第二天,當我醒來時,發現媽媽的眼睛紅紅的,佈滿了血絲,原來她一夜未眠。媽媽的愛是和煦的春風,溫暖清淡。感謝她教我如何用愛心去善待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最近奶奶的腿摔傷了,我想着奶奶在我生病時給我做好吃的,現在我也應該關心她一下。在她口渴時端上一杯水解解渴,在她說累時給她捶捶背……

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老師對學生的鼓勵,萍水相逢的人們的幫助。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我相信有愛心的普照,生活將會更美好,社會將會更繁榮。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4

身邊的朋友比比皆是,我和他們的友誼也一直友好快樂地延續着。但看了《愛的教育》的主人公恩里科對朋友加羅內的介紹,我不由得從心底飄出一個想法和期望:交這樣的朋友!

加羅內是恩里科的同窗好友。他的爸爸是火車司機,出身平凡的他有着一股不平凡的氣概。小孩子們在受人欺負的時候,總會喊道:加羅內!”或許他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身材高大粗壯,力氣在班裏最大。但他也把這些有利條件都用在了除暴安良、拔刀相助,見義勇爲上:幫助丟了錢的小學一年級學生買本子;保護受人欺辱的貧困殘疾同學克羅西;維護平民班裏學生的利益……這些偉大的舉動,都出自於他——慷慨、勇敢、正義的加羅內!

他愛家人,但又不願意讓他們爲自己擔心。一封給母親的八頁的信已經寫了三天,一貫粗枝大葉的他還在信紙邊緣裝飾着羽毛。他被小刀劃破了手指,刀口深入骨頭,我無法想象那難忍的疼痛帶給他多麼大的肉體傷害!可是,他能夠掩飾到在校一天沒有同學發現,在家裏不向父母說明。這些堅強的行爲,同樣出自於他——堅強、懂事、重親情的加羅內!

他沉默寡言,喜歡一動不動的地坐在位置上。但他真誠的目光注視到你的時候,卻有股難抵的親切和溫柔,讓你難以抑制地想和他做朋友,班裏的小同學也都想和他成爲鄰座。因爲當你有需要的時候,他會盡全力滿足你。這就是加羅內獨一無二的人格魅力!

加羅內就是這樣成爲平民學生的代表,成爲弱者的依靠。當我瞭解到這些的時候,就真的再也抵制不住心中的仰慕,想要交到一個這樣的朋友了!他的點點行爲,都撥動我的心絃,奏着友誼的歡歌,而他優秀的'品行,更是閃爍着人性的光芒,吸引着我的目光。若是能交到這樣的朋友,何愁近朱者赤的條件缺乏?我想,恩里科也正是在與加羅內的交往中,不斷豐盈着、圓滿着自己的品行,從而向着‘優秀的人’成長的吧!人要不斷地交朋友才能不斷進步,而交這樣的朋友才能更清楚地認識、感受到友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