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致良知》有感(通用18篇)

讀《致良知》有感(通用1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致良知》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致良知》有感(通用18篇)

讀《致良知》有感 篇1

以前總聽說知行合一,讀了《答友人問書》,才知道原來出自此處。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所謂知和行,只是着實去做這件事。學問思辨也是行,篤行也是知,知和行根本就是一體兩面。就像一個硬幣有兩面,能說哪面是硬幣嗎?

“真知”就會真行, “真知道了”自然而然就會在你的行動中表現出來,沒表現出來是因爲還沒有“真知”。在平常的生活中,待人接物,爲人處世方面,我們往往都知道應該怎麼做,但真正的付諸於實踐的時候總有很多因素讓我們沒有做到“真行”,所以還要在不斷的修煉“真知”。就像我平時見到小區裏的人,總是難以開口跟人家打招呼,我對象總會責怪我,可是我天生愁着說話,就是開不了口,其實也知道自己應該改正,也知道應該學會親近別人,對人友善,不過是真心做不到呀,這就是知行不能統一的例子。

想要真知必須行之明覺精察,知到了真切篤實處便爲行,閱讀此文的最大收穫便是這句話了,用到實踐中才更會受益匪淺。

讀《致良知》有感 篇2

近期,讀致良知,從初步瞭解到認知,感觸頗多,對自我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致良知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成就一份事業,想要做好一份工作,首先要有樹立志向,這一點至關重要,“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向決定了前進道路的方向,“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古之凡有大成就者,無不有驚人之志,過人的剛毅堅韌之精神。

在如今的浮躁社會,很多人總是高喊着遠大的目標和志向,卻忘卻了做好一件事情的初心,好高騖遠非立志。立志於我們而言是就是對工作崗位負責,對公司負責,對自己負責,一步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的循序漸進的立定自己的志向和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爲我們實現自我提升,實現自身價值而做的。

其次,就是要勤奮好學。若不勤學,一切都不可能實現,即便有宏大的理想,也不過是一個“畫餅”。世間不乏聰慧之人,然而成才者卻寥寥無幾,何也?皆因怠惰所致。所以“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爲高,而以勤確謙抑爲上”。因而陽明先生以勤確謙抑爲最好的品質。若不精進勇猛,則百事無一成。“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裏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非但人人稱讚,而且還能補短,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

作爲企業的一員,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把責任心當成習慣,忠於企業、忠於崗位。忠誠是職場中最值得重視的美德,員工忠於職守,視工作爲己任,負有責任感,方能把事情做得最好。對工作要有持續性,經營理念和思想也是一天天完善的,技術是靠一天天進步的。在一個工作單位中付出積極的努力,持續激情的工作,就會走向成功。相反,這山望着那山高,頻繁的跳槽改行,一門技藝還沒精準,又忙於另一項工作,事業上是不會取得很大成就的。

讀《致良知》有感 篇3

《教約》在本篇文中,教育是人遇到人最美好的事業。

1、“每日功夫,先考德”。從這句話說明先生是告訴我們教育爲本,德育爲先。對於我們而言也有很大的借鑑意義,那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凡事要教育爲本,德育爲先。

2、勞逸結合。在工作中,同樣也是非常注重勞逸結合。通過文化節及運動會豐富我們的工作及生活,既可以讓我們充實的工作,又可以讓我們藉此機會活動一下筋骨、緩解一下疲勞。

3、適可而止。“以德育德”也是以工作規範爲標準,時時刻刻處處體現領導及員工的行爲,淡化個人名利,踏踏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靜下心來工作,以“身正”的形象去示範員工感化員工,對員工及客戶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之,學習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良好的德育教育對員工未來的發展、生活乃至是否能夠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對德育教育引起充分的重視,使員工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良好的品行,爲員工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銷售的工作每天接待不同的客戶,並且從基本的迎送問追到環境衛生、商務禮儀、員工滿意度等等,都要進行,從致良好的教育,良知學習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要去除浮躁、衝動心理,凡事要從員工及客戶的角度出發考慮,耐心地對其進行說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其做的差進行負激勵,以維護企業規章制度的嚴肅性。

讀《致良知》有感 篇4

心存良知,便無懼那些蠅營狗苟,鼓脣弄舌,那些卑微的乞討者,無論你再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亂,這些卑劣謠言,荊棘路障,將會一一擊破,不過是對心學悟道的踐行破冰而已。王陽明的心學,講究的是人人平等,講究的是光明良知,講究的是內心的平靜,王陽明則認爲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諦。

王陽明的心學講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慾”。王陽明心學則認爲:人都有七情六慾,去除了七情六慾與佛家的枯坐亦沒有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慾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說,良知自然也成爲了這個控制的度。如何把握這個度,學習致良知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人心不可蒙塵”,但現如今的我們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層污穢:對名與利的嚮往,私慾的產生,使我們不能正確因心而爲。當然目前社會環境更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而我個人也認爲,生活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裏,我們怎麼去把握這個度,怎麼去踐行良知,怎麼去無欲則剛,則是我們用一生去實踐目標。

有了目標,才能去行動,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過“知行”,但卻是分開提出的,之所以這樣做是爲了對那些只知道實踐卻不知道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只知道學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的人提出的建議。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認爲,當我們有了知就會有行的出現。

生活工作中都會遇到都會遇到一些瑣事,煩心事,而苦惱,而憂愁,鑽牛角尖,致良知讓我學會怎麼去控制你的情緒,心境,讓你自己也會活的更加自在,在處理問題時纔會頭腦清晰思路明確,不至於半途而廢。光明良知的學業是一步步跟進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遵從本心,在失敗中汲取營養,一步一步到達彼岸。

以上僅是本人學習致良知的拙見,王陽明先生的致良知博大精深,需我輩躬身前行,踐行到底。

經過這些時間經歷的人和事,有些許感觸,“吾心向善,善惠於人”,只有心存善念,爲人平和,做事有理有據,方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做人還是踏實一些好,記得一位領導說過,做人做事莫要浮着,漂着,聽說過漂湯菜嗎,湯麪漂着一層菜葉,蛋花,實則湯內除了這些就只剩湯了,華而不實,應腳踏實地,挖乾貨。但切不可違背本心,潔身自好,切莫貪,癡,念。

前些日,心性略有浮躁,情緒不受控制,只覺渾渾噩噩,近日,偶憶起《睡起偶成》,頓醒,“起向高樓撞曉鍾,尚多昏睡正懵懵。縱令日暮醒猶得,不信人間盡耳聾。”

讀《致良知》有感 篇5

通過學習致良知,深有感觸,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王陽明先生的心學不僅教給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更對我們的成長指出了正確的方向。

我對“致良知”的理解,就是用良知去爲人處世,立志、勤學、改過和責善,做正確的人,尋找人生的意義,知行合一!

人不立志則無目標;人不勤奮則一事無成;人不懂得改過則沒有進步;人不互相幫助進步,大家就沒有好發展。我們在遠通這個大家庭下,又按工作細分成一個個團隊,工作中不論是內部的同事配合,還是外部的客戶接洽,關鍵是“心”的融合,如果心不動,就不會有碰撞;沒有碰撞,就不會有火花,就談不上有智慧,更不會迸發出能量。要做到真正的融合,“心動”是一切的前提,尤爲重要的是要致良知,要知行合一!

作爲公司的一員,如何致良知,即如何知行合一呢?個人認爲,能夠勤懇認真負責地做好手中的活就是知行合一!能夠幫助同事、幫助客戶、忠於職守,就是知行合一!幹好個人的本職工作,做好當下的事情,努力地完善自己,真心的幫助客戶同事,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一切以結果爲導向,以終爲始的幹事情就是知行合一。

讀《致良知》有感 篇6

先生說:至善,是自己的心純然天理,達到極點就行,不用向外到事物上去尋求。但這格物不是對外界事物的觀察思考和辨別求索嗎?怎麼說“知至善即知格物矣”呢?

再從先生“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之說,似有所悟,格物最後還是要反求諸己,對於外界事物不明白的終究要對照內心的想法,“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於心處,亦何嘗苟從”,這樣再說“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似乎就有點清楚了。

只是這“盡心知性”以爲“生知安行”總不得解。

實際上對照當世,我們也似乎能夠領略的到:信息社會,各類文字、圖片、音視頻鋪天蓋地,撲面而來,但這真僞如何得辨?而且現在的學術論文也多是東拉西扯,以繁文成事,真正可以留傳濟世的少之又少,確實是“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實衰,人出己見,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譽”。由此,文中子之擬經,有如孔子之刪述六經,目的是“以明道也”,所以,“擬經恐未可盡非”的道理就明白了。

讀《致良知》有感 篇7

中國在史以來對聖人的評判標準有很多,其中最受人們認同的說法是要符合三不朽,既立德、立功、立言,據說能做到的人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孔老夫子自不必說,立儒家道德規範,創儒家學派,立萬世之論,集三者於一身。另一個能被視爲三不朽的就是明朝王陽明,熟悉明朝歷史的人對王陽明應該都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立德,他當官不收賄賂,幫助窮人,不畏生死,仗義執言,智鬥權奸,不因人勢小而欺之,不因勢強而附會。立功,他平定廣西,福建,廣東交界的民變,平定南昌的寧王宸濠之亂,爲國家立了大功。立言,這就不得了了,心學的創始者,他獨創心學,提倡知行合一,是後人公認和孔子,孟子,朱子排列爲四大家。他的學術影響了正個明朝,直至現代,以至國外也有很多忠實粉絲。第一次接觸王陽明是在高中上歷史課,看到老師對王陽明說起心學如何偉大,如何改變中國哲學思想,對我來說只要記住要考試的內容,考分高一點就好了,我纔不管你在歷史中屬第幾。再次接觸時已至大學哲學課,對我這種逃課的理科生來說,他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剛參加工作時,小年青閒來無事,翻看各類雜書時被這位王大人小時候離經叛道的>故事、守仁格竹、智鬥劉瑾、龍場悟道、江西剿匪、平定寧王等傳奇故事吸收,漸漸開始留意這位傳奇人物和他所開創的心學。工作十多年來,人生經驗也漸漸豐富起來,各種起起落落後,對心學所揭示的強大智慧更加歎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讓人心定神明,讓自身源於良知的本能智慧顯露出來,對外在事物能覺察到事物的本質規律,順勢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學的全部奧祕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尋的,但心學的一個好處就是你不一定要等到把整個心學理論都搞懂了才能能運用,只要你對其中的某一部分理論或處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實際生活實踐。以我自身爲例來說,知行合一這四個字所倡導的知與行的有機結合,內心與行動的一致性,近年來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話說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現在社會的浮躁,個人對成功的渴望,很難讓自己靜下心來實實在在的去做事,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爲自己的失敗氣餒時,多對照一下自己知與行,感受自己內心的追求,往往能讓自己找到行動的方向。

近來,我更多的精力開始從事服務性行業,對服務性行業來說如何吸引客戶,如何保持客戶忠誠度成爲服務行業能否長久發展的關鍵,從王陽明心學智慧中我看到極致兩字,並將極致作爲我從事服務性行業的奮鬥目標。

王陽明一生愛好廣泛,三教九流,象棋樂理,騎射兵法,無所不究,還樣樣精通,青年時期參悟佛法竟辯得高僧還俗,與道士論道以致忘記洞房花燭夜,以文人身份平定寧王叛亂,這一切在他的心學《傳習錄》中寫道:夫學、問、思、辨、篤行之功,雖其困勉至於人一已百,而擴充之極,至於儘性知天,亦不過致吾之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認爲學習、詢問、思考、分辨、篤行的功夫,雖然有的的人資質低,要付出比別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儘自己的心中的良知,努力到極致,也可致達徹悟本性,明瞭宇宙規律的功夫。也就是說天才其實也是努力致極致的結果,而欲達極致,就必須全力以赴。

讀《致良知》有感 篇8

最早接觸到王陽明這個名字是在考研政治中,出於好奇,後來查詢了些資料,才知道原來歷史上還有這麼一個大家,後來人冠之以唯心主義思想家的名號,可能因此不爲人熟知,在《明朝那些事》中記述了王陽明一些傳奇的經歷,但感覺有些戲說的成分,今拜讀董平教授的《傳奇王陽明》加以印證,感觸頗多。

先生是一位軍事天才,平定江西匪患,體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治理手段。最著名的莫過於迅速平定寧王叛亂一事,從發起對南昌的進攻,到活捉寧王朱宸濠,只用了六七天的時間,何等的迅速,可能有些人會認爲寧王準備不足,勢力不強,包括當時朝中佞臣也是這樣看待,可事實並非如此,寧王準備謀反並非一朝一夕,而且有着充足的準備,通過對安慶的猛攻也能窺得一二。而王陽明在平叛之初,既沒有公文任命,又沒有一兵一卒,完全是憑藉智慧與其周旋,後續徵兵也是倉促而行,也沒有得到周鄰省份的支援,靠着臨時徵募的烏合之衆,卻將寧王生擒,不可謂不傳奇。兵者,詭道也。先生在平叛時,將“信息戰”、“情報戰”運用到了極致,情報中虛虛實實加之反間敵方勢力,擾亂敵方策略,在寧王猛攻安慶之時,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攻擊寧王大本營南昌城,使寧王回兵,解救安慶後,並不是固守南昌,而是主動出擊,以寡擊衆,最終生擒寧王,大獲全勝。後來平定思恩、田州事件因時制宜,採取招撫策略,避免戰事禍國殃民;清理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保得一方平安。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領域,獨創“心學”,倡導“知行合一”,徹底改變了明代中葉以後中國思想發展的整體格局,並影響了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哲學家。從南宋開始,主導中國思想主流的是程朱理學,倡導“存天理,滅人慾”,追求“格物致知”,忽視人的感情和本體思想。先生在受人壓迫排斥的忍耐中領悟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其實是有一個永遠知道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東西”在的。他把這個東西叫做“良知”。先生強調說,“良知”是我們每一個人原本就具有的,是與生俱來的。

我認爲蒙學《三字經》開篇就告訴了人們“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認爲,“良知”雖然是永遠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些外在的感覺器官是無時無刻不在與外界事物打交道的,並且它們在與事物打交道的過程中還往往自作主張、妄作分別,將偏見甚至是虛妄之見當做真理,這樣就會使人們的生活偏離“良知”的引導,或者說,“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偏見掩蓋和遮蔽起來。這是十分危險的,先生主張“致良知”,一個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矇蔽,第二個要將“良知”貫徹到生活實踐中,所謂“知行合一”。這的確是與當時主流思想相悖,程朱理學主要遵循道理,不能破舊立新,很多道理是不對的,不合理的,也要人去遵循,違揹人的意願,禁錮人的身心。作爲思想領域的先鋒,開拓者,先生長時間承受了對立面的攻擊,反對學派們詆譭他的功勞和政績,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其實是學術相悖,尋機打擊,說他事不師古,言不稱師,標新立異,自高自大,非難朱熹,背謬聖人。離世差不多四十年才沉冤昭雪。但是這冤先生未必在乎,先生一生追求本心,注重“良知”,離世之時微微地笑着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多麼大氣,只要心地光明,自有公道。他不需要等到給予他公平公正,他相信總有公平公正予他,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人人自有定盤針”,天下的公義,雖然不在廟堂之上,卻存乎天下之人心。從先生的人生經歷中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志向是極爲重要的,一個沒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沒有生活目標的人,這樣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渾渾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夢死,當然也是很難實現生活的意義的。在“良知”中追求目標,付諸實踐,纔是正途。

作爲普通人,我的理解是要有善心,爲善舉,行善事,與人爲善。昨天看《非誠勿擾》,嘉賓李垚坤的裝扮和神態較爲偏重女性化,引發頗多關注。節目中,黃菡老師說:“人們常說男人該是什麼樣,女人該是什麼樣,這本身就帶有壓迫性。”孟非說:“人分爲多數人、少數人和個別人,總會有人想法做法會與衆不同,很多人可以不欣賞、不接受,但是希望能給這些個別人一定的空間,不要過於苛責。”我覺得這的確值得我們思考。

讀《致良知》有感 篇9

近期集團組織了學習致良知的活動,當時就想到當年背古文時的那種愁,一想到古文就有點讀不懂,難理解,不上口的感覺。當我認真讀了之後,就感覺有一種正能量在心中燃燒,被書中的語句深深吸引了。

一、陽明的精髓在於致良知

王守仁認爲,“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裏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爲,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爲一體。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說到: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爲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許曰改過;四曰責善。無論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們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順利實現我們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陽明心學在於心

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爲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所以我們不要被繁華擾亂我的心,我們要認真的讀懂自己,心之光明,則萬事光明。荀子曰“養心莫善於誠”誠是心之體,求復其本體,便是思誠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爲聖賢。”王陽明認爲:“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惡,就應該在事上磨練。道德不是虛假的框架,而是真實清澈的洞見。

對個人來說,破除心中的貪念、邪惡、嫉妒等,變得飽滿圓融、至善至誠,既是個人更高層次的需求,又能讓心靈更安定,心情更快樂。

總之,我們要用心體會這個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讓陽明心學發於心,止與行,知行合一。不要讓外界擾亂我心。

讀《致良知》有感 篇10

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實行”兩方面的內容,即: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夠讓我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的行爲,並且能確保這種選擇是具有道德意義的;另一方面,我又必須按照我的選擇去實施我的行爲,否則就談不上真正的“知”。所以“致良知”既反對“坐而論道”,亦反對“隨事體認天理”(一邊實踐,一邊體會所實踐之事所蘊含的天理),因爲前者會流於空談,後者則會導致將“天理”當作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從而把“良知”與人的現實行爲割裂開來。

“致良知”是伴隨着“格物”展開的,聯繫陽明學中的“行知合一”以及對意義世界的構造,我們可以明白,雖然“良知”普遍的先驗存在,但陽明學中包含對揚棄“良知”主體意識的超驗性,所以“良知”若不“致”,即使承認良知本體的存在,但也對我們的意義世界毫無益處,也就是可以看作在良知意義上的不存在。而陽明先生提出“致良知”就是爲了能夠在世上“流行發用”,怎麼可能會忽視良知意義呢?從陽明生前與兩位最得意的門生的“天泉論道”中我們也可以找出證據。陽明面對王龍溪的“四無說”表示在本體上的肯定,但也對錢德洪從工夫(實踐)上展開對良知理解表示肯定,即使在本體上陽明確實認同良知的超驗,先驗性,但是在良知的意義上,他不忘用“致”,用實踐來突出“良知”在意義世界中的作用。

結合到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在心中已經明覺到了自己的孝順之心,明白了孝順的含義,但無法在我們的意義世界中表現出孝順的行爲,那麼我只能說,我們掌握的是“孝”的概念,而非“孝。同樣,如果只是在本體上將“良知”給“致”(窮盡)了,而不在工夫上將“良知”給“致”(實踐),那麼我們掌握的只是“良知”的本體概念,而非全部的“良知”。所以這兩個“致”都是不能夠忽略的,真正的“致良知”中的“致”便是在本體與工夫上同時開展對良知的體悟,用康德的話來講,一者是對純粹理性的感悟,一者是對實踐理性的體悟。

通過學習致良知,我感覺到一個人可以走快,但一羣人可以走遠。這是能量場的力量,有聖賢者指引,有同修則善砥礪,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和事。致良知的學習沒有終點,要終生學習,終生踐行。

讀《致良知》有感 篇11

作爲初學者一點感受:“良知者,心之本體。”王陽明心學就是提倡心神對自我真正的統治能力,做到心不妄動,做事循理而行。但是每個人都做到了清澄寧靜和安靜祥和做事嗎?我認爲不是,大多數朋友還是靠人生經驗做參考模式,如果超越了心裏境界點之後,也會崩塌和被擊垮。但是自從接觸王陽明心學並且結合實踐生活,我個人自己有以下感受:

揭示自然規律,王陽明提倡循理致良知其實也是要尊循自然規律,一切從自然中來要回到自然中去,學習心學不要違背自然規律,人類社會要像自然學習太多的東西,王陽明已經在豐富的人生閱歷中,洞察悟透了人生的生死自然規律問題,早已超越了財富和名利榮辱的心裏糾結,他已在自然規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生起起伏伏,心靈境界已經完全解放和靈動自由,先生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認知到人本身在自然界的渺小和普通,以一種大氣灑脫的心靈狀態看待人生,對心學的學習也是一種促進和幫助;

王陽明曾經講過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無纖介染着,只是一無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聖人許多好處,也只是無我而已。不要有過於滿足感,要自我觀察自己傲的苗頭,相對於自然和宇宙,人類社會本身都太渺小,無法窮進的事物和境界太多,我們嚮往光明,事上堅持磨練,讓自己的心靈靈魂層面努力迴歸本我,由於每個人的成長教育、環境、年齡、悟性、努力不同,最終生命終結的時候感受不同,這也是符合自然,我們都在修行前進的路上!

讀《致良知》有感 篇12

通過對“致良知”的學習,感悟很多,首先我們要有感恩的心,我們在公司任職,爲公司爲自己爲了客戶着想,也必須對自己嚴格要求,做事必須認真負責,畢竟是汽修行業,汽車是我們的代步工具,是客戶養家餬口的工具,所做的任何事要精益求精,不讓客戶抱怨,努力解決客戶提出的一系列問題。

在汽車維修方面,不斷摸索,努力學習,刻苦專研提高維修技能。在近幾年的汽車維修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對解放車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在維修當中積累了不少經驗。經過這幾年的磨練發現自己有了一定進步,但是在汽車維修方面還是不夠細心,不夠耐心。有的時候把問題複雜化了,明明是一個保險絲的問題,卻會想到發動機電腦板,有的時候知道是那個地方出的錯,卻偏偏查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所以有時應該,先易後難,有條不紊,學序漸進,多問自己一個爲什麼,多走幾種路子想想,說不定問題就能找出來。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摸索,努力提高維修技能。從自身找原因。作爲本人來講,一名機電維修工,他的崗位職責是嚴格按照操作規範對客戶車輛進行快速準確的維修,並進行總的檢查,發現質量問題及時彙報。雖然很短兩句話,但是真正做好做到位的沒有幾個,在正常的工作中,有沒有按照操作規範去做,有沒有及時準確的維修,有沒有總的檢查。這些都是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還是靠自己的素質,靠自己的修養,真正的做到,服務在心中,質量在手中。

努力學習更先進的汽車維修知識,強大自身,使自己每時每刻都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

讀《致良知》有感 篇13

生命是燦爛的花海。拼命怒放,爭奇鬥豔的花兒固然漂亮,但它們卻美得庸俗;惟有那些保持本真,默然綻放的花兒,纔不會被世俗的紅塵湮沒。

在現今的社會,有那一些人選擇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生活,在物慾橫流的城市裏迷失了自我,丟棄本真。但擁有物質不等於富有,物質匱乏也不一定貧窮。真正的富有是精神的富足,心靈的荒蕪纔是真正的貧窮。

在迷濛的夜色下,找尋不到幸福的蹤跡;在指縫流金間,自我早已迷失。於是,在淚眼迷離中轉過頭,才知曉,原來是精神的支柱已坍塌,信念的碎片紛飛飄散,繾綣不見。

被物慾遮蔽了雙眼,一味追求物質的享有卻讓精神貧瘠的人,是可悲的。滿天的蔚藍下,一望無際的山坡上,滿山遍野的金黃充盈着雙眼。遠處,風吹起了他的碎髮,綰起他的衣袂,露出他瘦削的臉龐。他用熱情作畫筆,信念爲支撐,肆意揮灑着他的想象。梵高,一幅《向日葵》名揚天下!縱然歲月無情,歷史翻滾,今天我們仍可以感受到那畫上,向日葵的似火熱情,蒸蒸向上的積極信念。誰能說梵高一無所有,貧窮至斯?恰恰相反,他是最富有的人,因爲他精神最富足。精神的花園開滿鮮花,這纔是人生莫大的財富。

精神的.富有,莫過於對信仰的執守。柳永,在人們的扼腕聲中從高堂宮殿步入直欄橫檻。人們爲你惋惜,替你不平,但我卻要爲你喝彩。你,視金山銀山如糞土,與歌妓把酒言歡,走向自然汲取心靈的甘露。這是你無悔的選擇,但它卻讓清麗小調流芳萬世。你的選擇,讓你得以揮別貧瘠無趣,卻讓心靈充盈富有。小荷尖尖,溪水潺潺,柳永的心靈荷花,開得別樣地紅!

富有,不是富二代開着跑車,不是官二代執權揮霍,不是星二代錦衣玉食;富有,是心靈的棲息,是靈魂的充盈,是精神的飽滿。物質面具下的不堪纔是真正的貧窮!

生命是燦爛的花海,心靈是美麗的花園。別隻顧着裝飾生命的軀殼,而忽視了心靈的呵護,莫讓心靈荒蕪了。

讀《致良知》有感 篇14

任何一個優秀人士的成長都不會一帆風順,王陽明也是如此。王陽明的一生可以說是很曲折的。他經歷了當衆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後的狂喜、得道後的平靜。他所經歷的挫折和坎坷給他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促使他悟道。王陽明的心學之所以能夠萬世流傳,讓人拜讀後回味無窮,是因爲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困苦都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他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鍛鍊內心平靜面對,而後深思熟慮總結經驗。

王陽明在被放逐到龍場驛時,那裏荒僻蟲蛇衆多、瘴氣流行,接近於山頂洞人居住時代。他在艱苦流放時期沉靜苦思,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沒有能力改變外部環境的,只能適應環境。這告訴我們一個人生哲理:不經風雨,就不能見彩虹,在逆境中使人成長,讓人成熟。我們的工作何嘗不是如此呢?或許我們有離家遠、上夜班、不公平、雜事多、工作辛苦等的種種抱怨,但是這些是我們短期內能改變的嗎?我們能做的就轉變心態,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當我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我們的工作時,就會發現之前的那些抱怨不過是“子虛烏有”啦。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一部分,教會我們感謝逆境,順應逆境,在逆境中成長悟道。王陽明能夠剿匪成功不僅靠的是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更是他非凡的攻心術。他的悟道教會我們,每天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爲反思。今天的工作幹得怎麼樣?待人接物上有沒有不妥?談吐言語有沒有不到?等等這些問題都要一一拷問自己,所謂“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中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留心,那我們必然會不斷進步,必然會取得成功。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出:良知在人,永遠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盜賊,你喊他賊,他也不愛聽,這就是良知永遠存在的根由。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慾所遮蔽,並不是他沒有良知了。在在這兒我聯想到我們工作中管理的問題。我們的每個職工對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進的職工,我相信在他內心深處還是想把工作幹好,想幹出點成績來向領導和同事證明自己的價值。作爲管理者,如何喚醒職工的“良知”,如何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就需要利用心學的理論來引導職工了。

王陽明的心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理論聯繫實際。在新事物新思潮層出不窮的當代社會,我們要用心學來武裝自己,要淡定處理身邊的每件事。比如供電段,點多線長,職工衆多,職工思想千變萬化,車間班組中的各種“疑難雜症”怎麼處理?則就要求管理幹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術底蘊,還要有優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無疑是解決這些疑難雜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幹部要學好業務知識,在技術層面上要能夠服衆。有了“知”做理論基礎,做起事情來纔有理有據,安排起工作來纔會目的明確,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幹部要多下現場,多巡視設備,多瞭解工區現狀,多掌握職工思想動態。實踐出真知,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作爲管理幹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現場實際情況後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揮情況的出現。最後是“合”,專業幹部要善於思考、勤於琢磨,要把認知和實踐活動有機地統一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昇華理論。在“知行合一”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經講了知行合一具體到工作中的實際應用。本書的作者度陰山在書的後記中也寫道:“王陽明的心學不是理論,而是生存和解決問題的工具”。這句話讓我豁然開朗,有多少人認爲王陽明的心學是高大上的理論,是“故弄玄虛”的學術,與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關係不大。但是我們看了這本書後,才發現心學就是我們生存於世的工具。在我們做人做事中,心學的應用太廣泛了。學以致用,就是我們閱讀此書的終極目標。

讀《致良知》有感 篇15

一、善於把握趨勢迎接機會挑戰

在《與王純甫書其一》一文中講到,“金之在冶,經列焰,受鉗錘,當此之時,爲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視之,方喜金之益精煉,而惟恐火力錘鍛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鍛鍊之有成矣”。王陽明先生以冶金時“金”與“他人”不同角色不同感受,及至去除雜質煉得真金他人喜愛,金亦因千錘百煉有所成而高興,來闡述艱苦卓絕的困難磨礪於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困難對於任何一個人或團隊的發展都是不可避免的,是成功的助力石。本文的核心主旨告訴我們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能氣餒,更不能失去理智,而是更加努力的發揮我們團隊和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善於把握髮展中的規律和趨勢,在挑戰和機遇面前更好的提升自己,更好推動工作走向成功。

二、堅持勤奮學習注重團隊建設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王陽明先生認爲立志、勤學、改過和責善最爲重要。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沒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已經立志做一個君子,自然應當從事於學問,凡是求學不能勤奮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還沒有堅實的緣故。說到過失,雖然大賢人也不至於完全沒有,但是不妨礙他最後成爲大賢人,因爲他能改正啊。所以作人不注重於沒有過失,可是注重在能夠改過。所謂“互相責求向善,是朋友相處的道理”;但是必須做到:盡心地勸告並且好好地開導他,儘自己的忠誠愛護的心意,儘量用委婉曲折的態度,使朋友聽到它就能夠接受,深思出道理後就能夠改過,對我有感激卻沒有惱怒,纔是最好的方法啊。

在本文中,王陽明先生教給了我們在學習成長和團隊建設方面的許多道理,人不立志則無目標;人不勤奮則一事無成;人不懂得改過則沒有進步;上司懂得理解下屬,團隊才能更好發展。所以作爲公司的管理人員,我必須更好的學習知識、修身養性,提高管理智慧,更好帶領團隊贏取業績。

讀《致良知》有感 篇16

學習聖賢之術,學習致良知,爲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寄聞人邦英、邦正》裏最喜歡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奪志之說也。夫謂之奪志,則已有志可奪;倘若未有可奪之志,卻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圖之。大致意思是說古人會說:「不怕妨礙了自己的功業,只怕被奪去了自己志向」。所謂「奪志」,是已經有志向纔會被奪取,倘若還沒可以或值得被奪取的志向,那麼就應該早點去深思、反省爲何會沒有立志。

生活日復一日,平淡如水,夢想的影子是否已銷聲匿跡,看到身邊的朋友同事一步一步向理想邁步時,內心也會泛起漣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撐,無論做什麼都是動力十足,因爲有目標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會風雨兼程。

我們工作更是如此,各項業務指標是工作壓力更是動力,目標一旦形成,就應毫不動搖,全力以赴達成。

讀《致良知》有感 篇17

王明陽先生在文中所說的求正道,學會“收放心”,無論事實如何,總要有時間讓自己的心放下,纔可以“才學便須知有着力處,即學便須知有得力處。”現在社會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強,但還有許多人以追名逐利爲自己的人生目標,甚至做事時會不擇手段,社會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負、有進取、有善心的人來引領,才能達到和諧、幸福。

在工作中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不斷爲自己的專業知識添磚加瓦,有了目標,還要努力學習,不斷創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間要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習致良知是爲自己而學,爲修養美德而學。

“故不貴於而過,而歸於改過。”在工作中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隱藏自己的不足,通過問題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誠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而後改之,“責善”與人相處,要相互監督,提醒,指出他人錯誤時,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盡心盡力體現你對他人的關心愛護。

學習致良知,就是來逐步淨化自己,就是擦亮那邊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潔淨,照亮他人。

讀《致良知》有感 篇18

“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王陽明先生用這四個詞概括出了一個人這一生應有的爲人處世態度。有志者事竟成,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要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有目標就會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這就是立志。學無止境,我們只有在學習中才能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完成自己的志向,這是勤學。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時刻認清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去改正去完善,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得到昇華,這是改過。

與人相處我們要真誠相待,無論是同事還是朋友,只有互相督促才能共同進步,不好的東西不要強加於對方,以真心才能換真心,這是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