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逃避自由》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逃避自由》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逃避自由》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逃避自由》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逃避自由》讀後感 篇1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書中,很充分地談到了自由對於人類的意義何在,以及人類的社會性的價值。

我們人類是社會性的羣體,也正因爲是我們人類創造的社會,我們是不可能脫離人類的社會,所以我們逃避自由。我們現代人會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艱辛和苦悶,在多重的束縛下我們會不自覺地嚮往自由,因爲人們往往會渴望那些自己缺少的東西,然而,永恆的自由是絕對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作爲一個自由的個人,就是意味着割開與社會,與個人的聯繫,即如同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那麼自由的代價,便是承受着孤獨,懷疑與不安。我們逃避自由,是逃離一個人與寂靜黑暗中的不安感,我們不願意與社會分離,社會能給我們帶來所謂的安全感,當然也會產生某種問題。

如書中所說,“現代人在幻覺下生活,他自以爲他了解他所想要的東西,而實際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東西”,人們活在社會的維繫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且時時刻刻地受到他人的影響或影響着周遭別人的思想或者說是價值觀,人們漸漸活得不像原來的自我,逐漸僞裝成別人期望中理想的自我,人們逐漸麻木,去追求着一些原來的自己沒想要追求的東西,我們可以仔細思考一下,倘若一個人竭盡全力和使用大量時間去獲得一個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我想那個人也不會感到多麼滿足的充實感和幸福感,我們要知道,一個人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被時代社會的潮流趨勢所左右並且不脫節於這個社會,這的確是從古至今從甚至將來的時代難題。所以,在逃避自由的同時,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人能夠,並且應該讓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夠接納不安全的現實。人要學會面對不安,倘若只是一味地逃避自由,縮身於社會這個羣體中,完全把自己交給社會,那隻不過是社會的寄生蟲,自己無法完全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因此要有思想地逃避自由。

“爲了克服孤獨與無能爲力感,個人便產生了放棄個性的.衝動,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裏。然而這些衝動與由此而生的新紐帶,及自我增長進程中切斷的始發紐帶並不是一回事。正如兒童永遠無法在身體上返回母親的子宮裏,同樣,個體化進程在物質上也是不能重複的。”書中的這句話也就是說,我們享受着社會給予我們所謂自我滿足的安全感,但是這種權威與我們人類之間的衝突是不可能做到完全調和的,那麼代價便是放棄力量和自我完整,但是,臣服的結果卻是物極必反的,在潛意識中這反倒是加劇了我們的不安感,同時又會使我們產生一些消極的情緒。

作爲地球上的一種生物,我們會有所有生物都有的一些生理需求,但是,人類之所以特殊,不同於一般的生物,是因爲人類有七情六慾,人們有愛恨,探求權力,渴望臣服及沉溺於或恐懼感官享樂的性格差異的衝動。這都是我們人類的社會產生了這一切,換而言之,這些東西就是社會進程的產物。社會具有壓抑功能,也有創造功能,人們的恐慌,焦慮,緊張的情緒都是社會的一種文化的產物。實際上,我們人類自身就是靠自己不斷奮鬥努力創造的最偉大的成就,於是我們人類的社會史就是生生不息的。

人誕生的時候並沒有別的動物具有相當高的本能行爲機制,生來就是依靠父母與社會的幫助才養成後期的特定的行爲模式,人忍耐因缺少本能機制所引發的所有危險和恐懼,但恰恰人是因爲這種無助才能做到發展社會文化,我們人類儘管缺乏本能調節模式的弱點,但我們通過後天的學習模式來使我們自我得到進化,通過自發性的愛和創造性的工作來使自己和世界聯合起來,或者通過那些會破壞他的自由和他個人自身的完整性與世界的聯結方式,創造出人類獨有的社會文化,以此獲得人想要的安全感。

“逃避自由並不能使人們復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僅能幫助他忘記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他犧牲了他個人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過是不堪一擊的安全感。”誠然,人們不想要變得孤獨失落恐慌,於是便聚集起來,組成社會,但社會不是你爲了逃避自由的安居地,換種說法,不是逃離你內心的消極的場所,儘管在這社會之中,我們似乎變得不再是一個人了,然而,這代表的僅僅是我們脫離原來的個體,那麼這個棲居於社會中的你是完整的本我嗎?很顯然,我們爲了所謂的安全感而放棄了我們自我的完整性,我們或許失去了太多,就像兒童長大會失去了原玉般的純真,我們人類逃避自由的代價是在昂貴。或許人是不具備自由的社會屬性的,在發展的路途中卻停滯不前,也可以說自由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它被拋於整個大時代的後方,於是人們也迫於無奈將它丟棄,將更好的生存與發展作爲他們丟棄的正當理由,可悲的是人們連同自我完整性也隨之放棄,這之中包括了意志、思想甚至是慾望,如果連這些都已經丟掉的話,他就只是一臺冰冷的規則機器,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爲包括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別人所共同期望的,卻不是他的,結果最後他將發現一切都不屬於他的而一切也都屬於他,更可悲的是這一切是悲難還是幸運他卻不能判斷,實在可憐。

所以,人類啊,不要忘記我們究竟在逃避什麼,不要忘記自己該守護的東西啊,總有一天我們會因爲自我的愚蠢洱海了自己。

《逃避自由》讀後感 篇2

擺脫束縛,獲得自由,似乎歷來是人們的本能之一,在現代卻成了人們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從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性結構三者相互影響的總體探討了自由對現代人的意義,以及現代人因極度自由而產生的無能爲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他指出人類從自然,從母體中分離出來,在獲得自我意識、個人化、自我發展的同時,卻又陷入了一種“日益的孤獨”,產生一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這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使得人們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說明的是,我不會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對自由方面作出相關分析,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僅以對看完本書後的所思所想作爲文章的主要內容)。

什麼是自由?隨着時代的越是發展,它的概念越是讓人感到模棱兩可,它表面上是行爲與意識自己做主不受約束與控制的狀態,而實質卻如弗洛姆所說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徵服了人的自然傾向,建立起其個人對自然的部分統治,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質。”我絲毫不會懷疑這句話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因爲在現代的自由確實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來自內在權威的束縛,這種權威來自倫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來自個人本身的無能爲力感與孤獨感。他指出,自由的帷幕拉開歐洲黑暗時代的中世紀,那時人沒有競爭,不感到孤獨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屬之感,卻唯獨沒有自由,人們爲此而抗爭,文藝復興和中世紀宗教改革接踵而來,表面上,人們的抗爭勝利了,但是其結果他們勝利的果實變成了牢籠再次把他們束縛了,而這次的束縛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於,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展使個人無法正常適應而與發展,因此,一個個無能爲力的個人產生了並把他們束縛在了無能爲力感與孤獨感的狀態。肯定有人會問,自由爲何會產生在歐洲,我想我前面已經提到是資本的主義的發展開拓了自由的道路,而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源於資本的積累,資本的積累在於掠奪。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通向自由的道路被開拓成了一條康莊大道,到了現代,自由發展到了巔峯。在這極度自由的空間與時間裏,人們時刻注意並充分發揮着自己的個性,更積極進取,更有責任心,更加享受自由這肥碩的果實,然而,大部分人對這份果實是無福消受的,我所說的'的大部分人所指向的是逃避自由的人,面對日益複雜的社會關係和越來越冷漠人際關係無法正常適應,他喪失了自己的個性,變得跟大部分人毫無差別,以致用放大鏡也無法找出他與他們的不同點,甚至,他被同化並消失在了人羣裏。

接下來我將引入弗洛姆所提到的“逃避自由”心理機制,即逃避自由和自我實現。逃避自由是以消極的方式面對自由,而這種消極我認爲在於個人的不安全感不存在感與自我否定。權威主義,很好的權威主義例子便是阿道夫希特勒,他臣服於有權者,就像二戰之前對英法爲首是瞻,入侵波蘭後卻看到了英法的軟弱無能便對之藐視,藐視無權者。需要說明的是,臣服者臣服於權威以得到安全和被臣服者主宰弱者以展示自己的力量,這二者之間的是一種病態的受虐——施虐關係,究其本質它們是一種共生的關係,即二者緊密相連,相互生存,誰也離不開誰;破壞慾,破壞外在權威以驅逐難以忍受的個人無能爲力感與孤立,與自身之外的世界相比,我感到無能爲力,爲了避免這種感情,我可以摧毀世界。

可以肯定,如果我成功驅逐了它,我仍然孤立,但我的孤立是光榮偉大的孤立,其中,我自身之外的權力都無法將我擊碎,因此我體驗到了成就與滿足。這就不難理解家庭暴力事件的頻繁出現,在龐大而複雜的社會關係裏,我感到微不足道,在家庭裏我卻能有一種滿足,在絕望後最後的滿足;機械趨同,放棄自己的個性,服從於更大的集體以克服自身的無能爲力與孤獨,可以明確的是,集體後面代表的是文化,個體的共同期待成爲的文化按照集體的標準將個人塑造成集體所期待的人,可以說,我們的文化實質是一種模型,個人是模型下的機器(請原諒我在此把人比作機器,而人還擁有了太多的慾望)。

生活中的個體是微不足道的,但他附屬於一個強大的集體,他變能體驗到這個集體的榮耀,儘管他在這個集體裏微不足道。正如顧客和商家,顧客走進獨立商人開的零售店時受到重視,他個人的購買對店主至關重要,他像個重要人物那樣受到接待,別人要揣摩他的意願,買東西的行爲使得他很重要,也很有尊嚴,甚至體驗到了滿足。顧客對大商店的感覺是何等不同!輝煌的建築、衆多的僱員以及玲琅滿目的商品給他深刻的印象。與這些相比,他覺得自己渺小、很不重要。

作爲一個個人,他對大商店無足輕重。作爲一位“顧客”是重要的,商店不想失去他,因爲這意味着有些地方出了錯,而且意味着商店將以同樣的原因失去其他顧客。作爲一個抽象的顧客他很重要,作爲一個具體的顧客則無重要性可言,沒人會對它的到來感到高興,更沒人特別關注他的意願。但總的來說,作爲一個具體的顧客,他體驗到了作爲抽象顧客的榮耀。因此,這就不難解釋爲何總有纏繞不休的人選擇放棄個人的完整性以趨同於集體,它能使個人暫時成功驅逐孤獨感與無能爲力感。弗洛姆針對這種消極的自由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我們堅信有這種積極的自由存在,即,自由的擴大的過程並非惡性循環,人可以自由但並不孤獨,有批判精神但並不疑慮重重,獨立但又是人類的有機組成部分。這種自由的獲得要靠自我的實現,要靠的人應該是他自己。”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他堅信人是有自由的,並且認爲獲得自由的方式卻是自我實現。自我實現的概念由人本主義馬斯洛提出,他指出自我實現是指: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只有當人的潛力充分發揮並表現出來時,人們纔會感到最大的滿足。

然而馬斯洛同樣也承認能夠自我實現的人是相當少的,這是否這也說明了弗洛姆其實也認爲只有極少數人能夠享受自由,而自由這種普遍的意識狀態是很難實現的。

《逃避自由》讀後感 篇3

弗羅姆從人類歷史和人的生命史中發現某種類似悖論的東西:人類從自然,從母體中分離出來,在獲得自我意識、個人化、自我發展的同時,卻又陷入了一種“日益的孤獨”,產生一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這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使得人們逃避自由。爲了克服這種孤獨與焦慮,弗羅姆認爲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服從”,即放棄個人的獨立性,服從於某種權威。這一種方法我們不妨稱之爲“逃避自由”。還有另一種方法是在不否定個人的情況下,創造性地與人類及自然自動自發地建立關係,去愛、去創造性地工作。這種方法我們不妨稱之爲“自我實現”。弗羅姆認爲,“服從”的方法會導致如下的困境:“服從的結果與當初想要服從的目的正好相反:服從增加了兒童的不安全感。同時,產生了敵意與反抗,而這種反抗是更令人驚嚇的,因爲反抗的對象正是兒童所依賴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服從”的方法是一種惡性循環。因此,弗羅姆推崇的是第二種方法。

人的基本需要在現實世界中得不到健康的滿足,就會尋求不健康的滿足方式。弗羅姆認爲人在逃避孤獨或不安全感的過程中,形成了四種典型的不健康的性格傾向,即施虐傾向、受虐傾向、破壞傾向和迎合傾向,而健康的性格則應該富於自發性。現實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種取向的混合,只是有一種取向占主導地位。

非創傷性取向的混合最常見的是接受取向與剝削取向(受虐狂與施虐狂)的混合,集這兩種取向於一身的人在權利大的人面前就情不自禁的'諂媚,在權利小的讓你面前就不由自主的逞強。這種欺軟怕硬的性格叫做權威主義性格或獨裁性格。當然,在一個人的性格結構中可能既有創生性取向又有非創生性取向,其中某種取向佔優勢。

弗洛姆分析了納粹意識形態的特點並且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的心理體系已經轉變爲對依靠新秩序來重樹國家自豪感的渴望,並且表現爲了納粹主義。弗洛姆暗示,當一個國家正在經歷着消極自由時,很可能就會屈服於獨裁主義政權,但他卻明確提出了迄今爲止文化演變的結果是不能被抹殺的,並且納粹主義並沒有給世界建立真正的統一。最後,弗洛姆調查研究了民主與自由。他提倡現代民主與工業化國家,但他仍然強調了如果僅有這些社會提供的外部自由而沒有同等的心理自由是不完善的。弗洛姆表明雖然我們已經不再受顯而易見的獨裁主義的影響,但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爲仍然受着所謂的“常識、專家意見、廣告”這些因素的制約。一個人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不受約束地自我表達和自主地開展行動,並且要對個人真實的情感進行真實的反應。他的存在論中明確地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活的過程”。但弗洛姆的反對者們懷疑到,如果真像弗洛姆宣稱的保持真實的人性就是在與那些和我們共享一個世界的人保持真正的聯繫的話,我們的世界將是一團糟。

人本應是自由的!但人在現實的社會中是不存在自由的,或者用宗教學家的話來描述現代人的自由便是“命運是無法決定的,你或是被上帝拖着走,或者跟在上帝的身後,當是後者時,你就是自由的。”而現代人所要做的僅僅是將命運和上帝換成其他的名詞去理解而矣。

所以,人們逃避自由並不是其他的原因,實質上不外乎是內心的欺騙感,同樣的不自由,如果別無選擇我寧願選擇公開的不自由。否則,我們也許會在罪惡的民主下永遠的犧牲了我們的自由。

《逃避自由》讀後感 篇4

首先強調一下這本《逃避自由》還是有點“重口味”的——無論是由於“逃避自由”而產生的“受虐”或“他虐”行爲,以及納粹問題中的“屈服”與“極權”,都是人性中軟弱、陰暗的一面。建議不喜歡讀重口味話題、喜歡內容陽光向上的讀者就不要看這本書了。博主讀這本書主要是因爲自己在哲學、心理、政治這些領域比較文盲,而且常常覺得,我們要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才能走向光明。

弗洛姆的這本《逃避自由》被稱爲是政治心理學的奠基,其中很多理論幾十年過去了仍然適用。書中觀點清晰,思路連貫,心理分析部分邏輯順暢,參考文獻列舉嚴格,語言深入淺出;雖然論據不是很充分,但是理論線索的逐漸深入是最厲害的地方。我讀的是英文版,可能沒有了中西方語言翻譯過程中產生的差異,所以讀起來也很酣暢淋漓。但是文中難免存在觀點重複討論的情況,並且心理學“乾貨”比較多,有些章節可以“速讀”。

王小波曾經在他的書裏提過,西方的文章觀點論述非常客觀、有理有據,而非直接劈頭蓋臉的批評,弗洛姆也確實是對王小波產生不小的影響的人物之一。

逃避自由的原因:自由會產生孤獨與焦慮

弗洛姆闡述了西方中世紀時期與現代社會最大的區別在於中世紀時期並沒有自由這個概念,因爲在那段時期“個人”這個概念本身就不存在——每個人在社會秩序中很嚴格地執行自己的角色,生活的意義就在於這個結構規整的“整體”。人們想從一個階級轉變成另一個階級幾乎是不可能,甚至物理上就沒法實現,因爲從一個城市移動到另一個城市都很難做到。中世紀的個人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全部都要循規蹈矩。雖然當時人們不擁有現代概念裏的“自由”,但是他們也沒有隔絕和孤獨,因此,人們沒有空間或需求去對任何事情進行懷疑。中世紀的社會秩序就是自然秩序,這給了人們安全感和歸屬感。

中世紀晚期,社會結構和人的個性開始發生改變。之前的規整和統一被資產、個體化經濟的萌芽、和競爭的出現而被削弱。西方的每個社會階層都產生了“個體化”的現象,從而影響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包括審美、服裝、藝術、哲學、理學。

中世紀社會結構的逐漸瓦解的結果就是現代概念中“個體化“的出現——人類具備了更豐富的精神活動,開始對“自己”有了認知。這也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始了。其間產生了活躍的經濟模式,從而給了人們自由的感受和個體化的理解,但是由於失去了遵循“自然法則”的經濟模式,人們也失去了中世紀時期社會結構提供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他們更加自由了,但是也更加孤獨。

弗洛姆分析,這種自由給人們帶來能力的提高,但同時也導致了隔絕和懷疑,而隔絕和懷疑會產生焦慮。人們眼中的世界因爲沒有邊界而顯得危機重重,人們因爲不再生活於一個封閉世界裏的固定位置而迷失了人生的意義,並且開始被權利和資本震嚇,自己與他人之間存在競爭,因此也變得敵對和疏遠。所以人獲得了自由,但也開始受到外界威脅。文藝復興結束後,人們因爲沒有資產家的財富和權力而失去了與宇宙的統一感,從而開始被個體的渺小和無助而包圍——天堂不再,煢煢孑立,於世獨存。新出現的自由註定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無力感,懷疑感,孤獨感,和焦慮感。

人類逃離自由的模式:極權主義

弗洛姆認爲,自由讓人類感受到了渺小和無力,所以人們會願意放棄自己的獨立而產生極端的服從或極端的統治,從而來填補這種渺小和無力;這種現象與心理學上的“受虐”和“他虐”相關,只是每個人程度不同,嚴重者會產生神經症狀。

受虐行爲通常來源於個體在宇宙面前感受到的低微、無力、渺小。弗洛姆的分析表示,雖然受虐者會有意識地認識到這種感受的負面影響並願意去克服,但在無意識中,他們內心的驅動只能使得他們更加感受低微與渺小,從而產生輕視自己的現象,而失去掌控外界的能力。這時候受虐者普遍會出現對外界權力、他人、組織、或自然的明顯依賴,從而失去對自己的主張,開始對外界的命令產生服從,逐漸失去自我。

同樣,他虐行爲則與受虐行爲相反——他虐者看起來強大、有控制慾,似乎不會對他們控制的對象產生依賴,然而弗洛姆認爲他虐者實際正需要被虐的人或事物,事實上,他虐者的力量正根植於這種掌控中,他們產生的依賴甚至是無意識的。

弗洛姆闡述,“受虐”和“他虐”傾向都是爲了幫助個體逃避無法承受的孤單感和無力感,這在心理實驗和經驗觀察中都可找到根據。“自由”對受虐者和他虐者來說是一個負面的詞彙,也即他們要獨自面對陌生、敵對的外界。這讓我想起美劇《實習醫生格雷》中的一集,一個被綁架了十年的小女孩終於逃了出來,在獲得自由後竟然會想念曾經綁架與折磨她的人——這就是人在突然面臨自由後產生了孤獨的.表現。

弗洛姆引用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描述:“再也沒有人比他有更強大的需求去向他人徹底投降,並繳械出不幸的自己生來就具有的自由”。

弗洛姆的總結

弗洛姆認爲,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作用可以與神經症的作用相比較。這種症狀來源於無法承受的心理疾病,同時提供了一種方式來讓病人有繼續生活的可能。但是這不是快樂與個人成長的方案。極權主義並沒有解決神經疾病的根本問題。人類不斷變化的本質註定意味着人類會在可能的情況下追求更大的滿足。個體的孤獨和無力、對實現個人潛力的追求、現代工業生產力逐漸提高的客觀事實,也是不斷變化的因素,這也構成了對自由與快樂的追求的不斷增長。而人類對自由的訴求不是形而上學的抽象力量,也不能用自然法則做解釋;它是個性化與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逃避自由》讀後感 篇5

這本書出版於1941年,正是納粹德國發起對外侵略的第三年。

弗洛姆發現,納粹得以統治德國的原因,正源於我們對於自由的“逃避”。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很多人所追求的個人自由,只不過是一個幻影。因爲這個社會充滿着變化、不確定、疏離感,我們不可避免地被孤獨感和恐懼感驅使着。所以很多人選擇臣服於公共輿論和大衆意識,過上了從衆的生活,放棄了自由。法西斯正是巧妙的利用這一點,實現了它的政治目的。

在本書中,弗羅姆回顧了人類追求自由的歷史。他指出,人類歷史是一個“日漸個人化及日漸獲得自由”的歷史。亞當夏娃違反了上帝的旨意私自吃禁果,從而真正有了作爲人的意識,自由開始了,與此同時,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亦因此遭到破壞。人類一方面擺脫了傳統的外在權威的種種束縛,尤其在當今,人類差不多完全擺脫了宗教及諸種權威的影響,並擁有較充分的物質財富,成爲完全“獨立的個人”;但另一方面,一旦人類獨立,人與自然的和平共處被瓦解,人的`生命價值的完整性亦不復存在。在這之前,人隸屬於宗教、社會和家族,而不屬於自己。這種狀況妨礙人類朝自由、自決和完整的方向發展,但是,它往往又是“慈愛、互助及安全”的,人可能感受到飢餓和外在壓迫的痛苦,但人不感到孤獨。

然而,獲得“自由”的現代人則呈現出另一種情形。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人日益個體化,成了一根根偉岸羸弱的風中蘆葦。現代文明製造出大量的物質產品,它像一堵堵高牆,將人與人隔開,把人拉離本真狀態。鄉下人的熱情純樸在城市絕跡,茅屋的原始氣息在一幢幢高樓大廈中蕩然無存。甚至在一個人格不健全的社會,人們連孤獨也無從察覺,只有麻木、浮躁和野蠻。人們赤裸裸的炫耀財富,卻離本真愈遠;人們談論性,談論女人,卻離本真愈遠;人們寬容默許一切,卻離本真愈遠。在當下時代,存在真正成爲了一個問題。

那我們只能對“自由”敬而遠之嗎?弗洛姆告訴我們,有獨一無二的創造,纔有個人的價值,有真誠的愛,人與人之間才能產生聯繫。唯有創造與愛,可以戰勝我們對於自由的恐懼與逃避。

《逃避自由》讀後感 篇6

這本書是弗洛姆基於對30—40年代納粹極權主義在全世界氾濫的反思而寫的,他尖銳指出納粹極權主義在社會引起狂熱追捧的心理機制——即逃避自由的機制。如果作者僅僅是分析納粹主義的話,這本書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在我看來,不會長久和深遠。很顯然,作者在動筆之前肯定也考慮到這樣的一個問題,所以在整個內容的安排和結構的設計中,專門講納粹主義的只安排了一個章節,雖然每一章節都會涉及這一話題,作者試圖想要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說理與邏輯推理過程,或者說通過分析社會中羣體/個體的心理機制來進一步剖析納粹主義。

這本書用七個章節試圖闡明四個問題,即“自由是如何產生以及產生的影響”“三種逃避自由的.機制”“納粹極權主義產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會中逃避自由的現象”。

一、自由是如何產生以及產生的影響

伴隨着文藝復興、大航海冒險、宗教改革、工業革命,個人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也越來越自由。而且當時資本主義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個人自由的發展。

但是弔詭的是,個人自由的增加並沒有給人帶來更多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相反,人們會選擇逃避這種自由。

二、三種逃避自由的機制

第一種是權威主義,是對外在權利的依賴與臣服,具體表現爲施虐與受虐,並假借愛的名義。

第二種是破壞慾,就是除掉所有與之相比是個人顯得弱小的對象。在納粹極權主義時代,新中產階級表現最爲突出。

第三種是機械趨同,即從衆、隨大流,個人自主思想與批判性思維的喪失。

三、納粹主義產生的心理原因

區分了當時存在的心理基礎,一種是無產階級和自由資產階級的聽之任之心理,還有一種是新中產階級如何將社會地位的自卑轉移到民族自卑。

四、民主社會中逃避自由的現象

民主社會以一種更加隱形的方式存在,這種社會很容易識別,任何一個壓抑人、否定的人的社會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現象。

所以,應該怎麼辦?

作者主張發揮人的自發性,重視人的自由意志與人格(理性+情感)的發展,而這種自發性的獲得可以通過勞動創造。

教育呢?教育在發揮着什麼樣的作用?

作者對教育持批判的態度(好像法蘭克福學派都不怎麼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殺了人的自發性,這種自發性最原始的表現是孩提時代自由表達厭惡、敵視與喜歡;作者進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勵原創性思維,灌輸式的教育,以及過分推崇知識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長了逃避自由的發生。

讀完這本書,對於我自己來說,沒有很強的個人衝擊感。

“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逃避自由》讀後感 篇7

《逃避自由》這本書是費羅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書的名字的時候,我感到很疑惑,對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從古至今人們爲爭取自己自由的權力付出了諸多努力,爲什麼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書以後,我發現原來自由與孤獨之間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關聯的。

書中有句話是這樣的“自由雖然給他帶來了獨立與理性,但也使他孤立,並讓他感到焦慮與無能無力”,對於這句話,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作爲社會的一個個體,難免會被束縛,因爲我們需要一個規律來進行社會活動,但是當給予我們極度的自由的時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賴感臣服感便會有所減弱,雖然獨立是好的`,但是難免會因爲無法與社會相容而感到一種“孤獨”與“不安全感”。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賴感是我們有時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許我們在認爲自己沒有自由的時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書中則提出自由會不會成爲沉重的負擔,使人無法承受,因爲人還有一種天生的臣服願望。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子女對於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書中也有提到胎兒與母親之間的聯結與割裂。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不斷獨立的過程,在年幼時我們有父母的庇佑,那時候自由這個概念尚未在意識中出現,而在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開始逐漸形成的時候,我們又不斷的想要脫離開父母,想要過一種自己所謂的自由,而在完全脫離開父母的時候,我們又渴望他們的管束,希望聽見他們的叮囑,甚至希望他們對我們再次進行管教,因爲我們心中對此有中天然的臣服與依賴。我們害怕自由以後的孤獨感,所以不斷的想要與周遭鏈接在一起,有時候自由與孤獨原來是可以很貼近的。

“個體化進程日益加劇的一方面爲自我力量的增長,而它的另一方面則就是孤獨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長就我的理解看來,是對自由的爭取和漸變獨立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孤獨日益加深則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觀看來雖然與這個社會有所聯結,但在微觀看來,他就是一個獨立的人,自由與孤獨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嚐,爭取一種自己所謂的自由的同時也意味着在品嚐一種孤獨。

在未讀此書前,從沒有把自由與孤獨做一個聯繫,甚至覺得自由是極度美好的,但是從此書中我看到,原來自由與孤獨是貼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實質上就是在逃避孤獨,因爲作爲一個社會中的人,都會有一種天然的依賴感和臣服感。

《逃避自由》讀後感 篇8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認爲,社會性格是有共同基本經歷及生活方式的羣體多數成員性格的基本核心,它將外在必然性內在化,趨勢人聚精與某一既定政經任務上。而思想,也只有在其迴應了某社會性格中最突出的某些需求時,才能變爲現實。

因此許多人在譴責所謂人性的罪惡,“哀嘆”“醜陋的中國人”時,在享受道德制高點的快感之餘,亦必需從歷史的維度考量這種社會性格背後的羣體經歷及條件,即相應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而非“無端散發一天愁”。

此外,社會性格的概念,也可以爲從社會條件到特定羣體行動提供一條解釋的橋樑。比如,弗洛姆認爲,當時德國工人階級沒有對納粹主義加以政治信念指導下的真正抵抗,乃是因爲其從1918年到1930年的持續失敗,使工人階級產生了深重的無奈屈從感,不信領袖,懷疑所有政治組織及活動的意義。

事實上,在1928年及1932年的選舉中,德國社會民主黨及共產黨的總選票分別爲40.4%與36.2%,即納粹的上臺並非源於社會民主黨及共產黨支持者的倒轉,其選票在四年間大幅上升是源於其接收了非天主教資產階級政黨的選票。因此,從工人無奈屈從心理的角度,亦不能如同弗洛姆般認爲工人(他在講述納粹時並無將社會不同羣體區分)渴望納粹強權提供的.安全感及歸屬感。社會民主陣營的失敗亦源於社會民主黨與共產黨的分裂,在血腥五月後,社會民主黨和共產黨反對希特勒的選舉口號孑然不同,社民黨號召選興登堡即打擊希特勒,共產黨說選興登堡即選希特勒。

可見,社會性格的概念可以作爲重要的補充分析工具,而不能越廚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