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荷花澱讀後感(通用15篇)

荷花澱讀後感(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荷花澱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荷花澱讀後感(通用15篇)

荷花澱讀後感 1

人們永遠充斥着戰爭,因爲他帶來的只有悲痛與淚水,憤怒與哀鳴。可是,當我們把侵略者趕走時,那種喜悅安撫了戰爭帶來的創傷。

故事講了一位叫水生的漢子,因爲會上成立了一個地區隊,要各位踊躍參加,而水生又很積極,就第一個舉手報了名,回去與老婆一說,就匆匆走了。丈夫在外打仗,哪有媳婦不擔心?水生的老婆與其他戰士的老婆一商議,決定去看看水生他們。她們嘩嘩搖着船去了澱的對岸,才知道水生他們剛走。她們不得不失望的往回走。這時,一艘日本軍船,緊緊地跟上了她們。幸虧她們在白洋澱長大,不船搖得飛快,她們打算把鬼子引進荷花澱,因爲那裏水淺,大船開不進,當她們駛進荷花堆中時,槍聲響起了,她們想,陷在敵人埋伏裏了,準要死了,就一齊翻身跳入水中,當她們不得不上來換氣時,看到開槍的並不是鬼子,而是水生他們,最後,鬼子被逼無奈逃的逃,死的死,而水生老婆卻如願與水生見面了。

和平如大海般穩健,如藍天般深邃,如草原般令人嚮往,而戰爭永遠只能活在人們的唾沫腥子下。《荷花澱》寫出了人們多麼希望抗戰早日結束,因爲,生命只有一次,要是因爲戰爭而犧牲,那未來的`美好年華豈不如被海嘯噬沒一般。我們只需要細膩精緻的人生,不需要污穢漫長的戰爭。我們只願趕走侵略者,永保和平。

荷花澱讀後感 2

讀罷孫犁的《荷花澱》,就彷彿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氣息樸鼻而來,一幅幅淡雅、幽靜的畫面展現在眼前,使人感到“詩體小說”的詩意:用詩一樣的語言,創造了詩一樣的意境。

作品第三節,寫水生嫂深夜編席。“她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兩個比喻,既寫出了夜的深遠,又表現了水生嫂勤勞、樸實的品質。作者讓畫面隨人物的視線推移:“她有時望望澱裏,澱裏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寫銀白的澱,使畫面淡雅,寫輕紗般的霧,又使畫面靜中有動,而荷葉荷花香更使這寧靜優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質感,這是作者通過周圍的景物抒寫了自己美好的感情、願望和理想。不僅如此,這幅畫還隱寓着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景色是平靜優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卻不平靜。夜這麼深了,丈夫還沒回來,她正在焦急地在等他呢。可見水生夫婦的篤深情意和恩愛,這與後面描寫夫妻話別場面相照應,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展,表現了水生嫂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可是,日寇的侵略破壞了這美好的生活,這就奠定了水生嫂最後決定參加抗日鬥爭的'思想基礎。這一段的景物描寫把寫景、抒情、心理刻畫融合在一起,象一曲隨風飄來的樂曲,又象涓涓流水奏出的完整的樂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言盡而意無窮。

這夜景的描寫作者抓住了“靜”,文中對中午的描寫卻抓住了“動”。“這風從南面吹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象無邊跳蕩的水銀。”廖廖幾筆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澱動態中的靜美,襯托出荷花澱的明朗。景物描寫的明快節奏使我們從中看到了這羣年輕婦女裝了一肚子的不快,那躍騰的浪花正暗暗反映出這羣婦女樂觀的精神。

澱上風光的描寫,詞淺意深,意境優美。可以想象:一羣婦女坐在小船上,身後是一望無際的荷花澱,近景遠景層次井然,線條分明。讓這羣婦女處在這種特定環境中,從她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根據地人民羣衆的精神風貌;同時從稻秧、蘆葦、浪花的起伏跳躍,我們彷彿聽到這幅畫面外的風聲、水聲,那就是當時風起雲涌的抗日的時代潮流。一處景物的描寫,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內容,可見作家筆底的功力的深厚。

倘若我們對文中的幾段景物描寫對比嘴嚼一番,會從中獲得無限美好的享受。它們的構圖不同、意境不同,那詩一樣生動而凝鍊的語言,創造了畫一般美的充滿詩情的意境。孫犁“詩體小說”的風格,我們從中可見一斑。

荷花澱讀後感 3

《荷花澱》這篇文章,不長,細細地品讀下來,也就花了10分鐘的樣子。但是讀完後,給我帶來的震撼,卻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荷花澱》講述的是冀中白洋澱地區人民羣衆積極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爲代表的農村婦女的羣像。這些婦女勤勞、樸實、善良,識大體、顧大局,是在特定的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幹;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愛自己的丈夫,作爲一個女人,這可能是她的全部,這是自私的;但是她更愛自己的祖國,這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全部,這是無私的。白洋澱的婦女不僅是勤勞、能幹、識大體的,也是多情的、樂觀的、堅強的。

讀完這篇文章,彷彿感覺一陣陣的荷花香撲面而來。水生的陽剛,水生嫂的賢惠與開朗,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瀰漫着濃郁的鄉土氣息。當我讀到水生堅定地對水生嫂說到的一句:“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時,我的精神爲之一振,一種叫感動的東西蔓延我的全身。我從水生這句話中讀出了中華民族的堅強,讀書的“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豪邁氣概。水生嫂流淚了,我想,她的腦海或許浮現了許許多多的畫面,她也曾猶豫,也曾不捨,但是爲了和平,爲了幸福的生活,犧牲小我,又算得了什麼?

水生終於還是和水生嫂告別了,沒有情誼綿綿的不捨,也沒有慷慨激昂的言辭,平淡得甚至像杯淡淡的白開水。然而就是那普通的話語,卻讓人回味無窮!國難當頭,有多少兒女私情被置之腦後,在涓涓細流之下,卻是暗濤洶涌。這種寧靜祥和的生活即將被殘酷粉碎,作爲炎黃子孫,又怎麼能坐視不理?

從這篇文章中,我讀到了美,人情美。人情美就美在鄉中的人民既熱愛自己的家鄉,又熱愛自己的家庭。我們難以想象二者的分離,此地一別,或許來日就永遠也無法再相見。然而如果人物只顧個人的纏綿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我們會報以鄙夷;如果人物爲國家利益而完全置家庭於不顧,我們又多多少少感到一些遺憾。作者將兩種愛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一份真摯和諧溫馨美麗的人情。這羣熱愛生活的人們生活在荷花澱,荷花澱因爲他們的存在而更加美麗迷人,他們也因爲荷花澱的映襯而更加美麗可愛。一幅幅美麗溫馨的畫面爲我們詮釋了美的真諦,美在自然,美更在人的心靈。

讀完全文,我竟感到了一絲遺憾——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見過戰火硝煙,也就無法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情的溫暖和任何的崇高。但又轉念一想,只要我們去熱愛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也就能發現生活中的荷花澱。

荷花澱讀後感 4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讀這本書讓我彷彿看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人民生活和戰鬥的場景,以及人性的美好。這部小說的語言質樸、簡明,但又內涵豐富。

小說中的水生嫂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勤勞、善良,思想上追求進步,深明大義,支持丈夫的參軍決定,即使內心非常的不捨。?再比如說,丈夫參軍沒幾天,她心裏思念丈夫,又偷偷夥同大傢伙一起去看望丈夫。“聽說他們還沒走呢,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服。”水生的女人說。“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通過這些生活化的語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現出了人物的性格。

還有水生走之前仔細叮囑妻子“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們拼命”。她流着眼淚答應了,這體現了她的忠貞。?

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爲“詩體小說”。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係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澱盛開的荷花一樣燦爛。

荷花澱讀後感 5

《荷花澱》是孫犁短篇小說的代表作,發表於1945年5月15日延安《解放日報》。當時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荷花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的鬥爭爲生活題材,精心譜寫的一曲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的讚歌。

小說描述以水生嫂爲代表的農村婦女送別丈夫走上戰場的動人情景,以及她們深明大義、勇挑重擔、樂於吃苦、不畏艱險的完美心靈,真切感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幹,編葦蓆;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聯。當她知道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捨,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併爲丈夫準備好了行裝。水生是抗日根據地青年農民的典型,他是小葦莊的遊擊組長,黨的負責人,具有“公而亡私,國而忘家”的高尚品質,在國難當頭之際,他能自覺地把兒女私情和個人利益服從於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第一個報名參加了縣委建立的“地區隊”。水生嫂等婦女們的`成長,從一個側面表現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衛戰爭中的巨大變化。作者透過塑造以水生嫂爲代表的婦女羣像,歌頌了冀中地區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戰的革命鬥志以及愛國主義精神。這是一篇洋溢着詩情畫意的小說,也是一首戰鬥的頌歌。

這篇小說特色鮮明,首先,充分吸收了散文、詩歌的營養。小說不重在典型人物的刻畫和塑造,而重在以散文的事情筆觸表現人物的心靈美。和其他革命型小說相比較而言,本作品以散文的筆法敘述故事,既有小說的情節,又有散文的韻味;是敘事的散文,是抒情的小說,十分有特點。小說具有濃郁的抒情性,但又十分講究分寸和節制,但是度渲染。其次,小說透過一連串的生活畫面來刻畫人物,展開主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泥土氣息和時代的特點。作品沒有藉助波瀾起伏、硝煙瀰漫的激烈戰鬥場面來塑造人物,而是透過月夜編席、夫妻話別、送夫參軍、藉故尋夫、歸途遇攻、伏擊戰鬥等一系列充滿生活情趣的畫面,把情節串聯起來,表現白洋澱人民平凡而高尚的情操,同時也反映出白洋澱人民的風土人情。小說透過描繪人物的對話和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筆法簡潔而細膩。抓住最能展現人性美、人情美的場面,人物語言、動作,細節等,準確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文中:“女生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一下。”作者沒有直接描述寫女生得知丈夫要去後不安的情緒,而是側面烘托,透過“震”、“吮”兩個動作,把一個鐘愛自己丈夫的妻子,又極力剋制自己感情的複雜內心準確地表現了出來。另外女生們由於思念自己的丈夫,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於是找個各種各樣的理由,如:忘記了一件衣裳、俺婆婆非要叫我去……也淋漓盡致地刻畫出女生們的細膩心思,讚歎作者把女性的心理狀態把握地如此恰到好處。再次,小說的景物描述充滿了詩情畫意。小說多處描繪了白洋澱幽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色,這些景物描述,既烘托了人物性格,又加深了作品的主題。當我們邊細細品味這篇小說時就能夠想象出:一羣婦女坐在小船上,身後是一望無際的荷花澱,近景遠景層次井然,線條分明。這羣婦女處在這種特定環境中,從她們身上,我們能夠看到根據地人民羣衆的精神風貌;同時從稻秧、蘆葦、浪花的起伏跳躍,我們彷彿聽到這幅畫面外的風聲、水聲,那就是當時風起雲涌的抗日的時代潮流。一處景物的描述,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資料,可見作家筆底的功力的深厚。再如: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澱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澱周團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這段話從側面暗示了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齊心協力。

荷花澱讀後感 6

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荷花澱》這篇小說來說,卻是文中有畫,又文中有詩,這實在是一幅被作者充分詩化了的如同人間仙境般的有着無限開闊境界的荷花圖。

這正是作品的真正的魅力所在。不能清晰地從作品的描述中還原出幾個面目真切的水鄉人物,更不會對其中的戰鬥場面有什麼深刻印象,甚至作品所講述的一部故事都顯得那麼朦朦朧朧,似有若無;但你卻絕不會忘記那無邊無際的生長着茂密蘆葦的白洋澱,尤其是那飄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的荷花澱。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澱裏,澱裏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着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這所有的文字中,哪裏有一點點戰爭的味道又哪裏有一點點塵世的紛擾作者正是要經過這種絕美的畫面,把讀者帶入一種純美的境界。

澱上風光的描述,詞淺意深,意境優美。能夠想象:一羣婦女坐在小船上,身後是一望無際的荷花澱,近景遠景層次井然,線條分明。

讓這羣婦女處在這種特定環境中,從她們身上,我們能夠看到根據地人民羣衆的精神風貌;同時從稻秧、蘆葦、浪花的起伏跳躍,我們彷彿聽到這幅畫面外的風聲、水聲,那就是當時風起雲涌的抗日的`時代潮流。一處景物的描述,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資料,可見作家筆底的功力的深厚。《荷花澱》不是爲寫景而寫景,不只描繪出了一副副美麗的風景畫,而是經過寫景來烘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徵。

《荷花澱》就是這樣一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小說,有人評價它是“詩中的小說,小說中的詩”。語言富有特色:

樸素、清新、柔美,像藍天上的明月,如山澗裏的清泉。所以,閱讀《荷花澱》之後,感覺就像三伏天喝了一瓶冰鎮杏仁露,又像躺在芳草地上聽了一首輕音樂。

荷花澱讀後感 7

《荷花澱》是最能代表孫犁小說風格的優秀短篇小說。孫犁是一位以寫冀中農村人民抗日鬥爭而著名的小說家。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氣息,在藝術上,獨有一種清新、真摯、自然而又明麗的風格,其作品素有“詩體小說”的稱譽。

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幹,編葦蓆,一會兒“就編成了一大片”;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係。當她明白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捨,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併爲丈夫準備好了行裝。

白洋澱的婦女不僅僅是勤勞、能幹、識大體的,也是多情的、樂觀的、堅強的。男人們參軍才走幾天,水生嫂和幾個青年婦女便找藉口去探望他們,她們對自我的丈夫有着深切真摯的愛。當然,她們又是樂觀的。在沒有見到自我的親人時,她們雖然最初“有點失望,也有些悲痛”,但她們“永遠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她們就又說笑起來了”。這些情感豐富,愛說愛笑的女人們在遇到敵船時,雖然也心跳,但卻不膽怯,不手軟,她們機智地將船往荷花澱裏搖,並下定決心,“假如敵人追上了”,決不投降,“就跳到水裏去死”,表現出了堅定沉着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回村後,這些經受了戰爭洗禮的婦女們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飛躍,她們很快也學會了射擊,拿起了槍桿子,成立了一支自我的隊伍,“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頃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

荷花澱讀後感 8

翻開久置書架上的一本書,撲面而來的是那濃厚而唯美的鄉村氣息。讀起第一章,彷彿已走進那美輪美奐的水鄉,看到白洋澱中淳樸善良的女人,爲她們的傳統美德而讚歎。這,就是孫犁的《荷花澱》。

很早以前,就聽說孫犁的文章有詩意又有地道的鄉情,小說人物傳神,形象美好。讀此本《荷花澱》,使我真正感受到孫犁文章的美:詩美、鄉美、人美。

作者用清新、脫俗的筆墨描寫了白洋澱——這個位於抗戰前線卻寧靜、美麗的水鄉。這裏有一羣女人,她們的代表人物是水生嫂。水生嫂是小說的線索人物。她勤勞能幹,在月下織葦蓆,不一會兒就織出一大片;她體貼用心,爲丈夫參軍而擔心和不捨,卻又識大體顧大局地爲丈夫準備行李;她樂觀向上,雖丈夫參軍後未找到他,卻隨後又調侃地說笑起來;她勇敢,在遇到敵人時,寧願跳水也不願意投降……正如孫犁在《關於寫作》一文中寫的“她們在抗日戰爭年代,所表現的識大體,樂觀主義以及獻身精神,使我衷心地佩服到五體投地的程度。”

而讀這本書第三遍,再看到作者對水生嫂的描寫時,我想起了鄉下姑姑家邊一個阿姨,一個地道的鄉村婦女,今年也不過三十七八的樣子,長得不算清秀,但也耐看,個子不高,見她穿的'最多的是一件普通的藍白色棉綢上衣。她的聲音也許是因爲長期農作,而有些沙啞,但脾氣卻很好,我和堂姐常去她家裏玩。曾經她還送給我她自己用衣服邊角料做的紫色荷花包,但以前搬家的時候無意弄丟了。前幾日去她家玩,因爲熟悉,就沒大沒小地說:“你脾氣這麼好,還這麼心靈手巧,真難得哈哈……”那個阿姨一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嘛!”想到這裏是她從小生活、眷戀的地方,我點頭說:“長江水養育了長江人的好脾氣,也培養了人們的心靈手巧。”堂姐笑着望着正縫衣服的她,半晌,她又擡起頭來,用指尖輕輕一彈我們的額頭,“你們兩個丫頭呦……”

我幾次想把作文的主角給她,想表達我對這個阿姨的讚美,卻寫不出來,因爲我覺得沒有什麼華麗的詞句來修飾她。而現在,我明白了,我想寫的就是她那不加修飾的淳樸,不加修飾的美。這是孫犁在書中告訴我的。

經典時能經過時間沖刷的,而《荷花澱》堪稱經典。它描繪了一個又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在抗日年代,這些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是懷着強烈的民族尊嚴,譜寫了一章輝煌。

詩文繪鄉,鄉土育人,貴人有鄉情。《荷花澱》,這本灌注了孫犁對家鄉全心全意的愛和讚美而成的一本經典,用詩情畫意打動了我,用對鄉村人民的歌頌,打動了歲月……

荷花澱讀後感 9

夏日的五六點光景,沿着天邊微白的亮,我順着一條青石磚的小路走近了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葉,小心地呵護幾顆晶瑩的露珠,清涼的晨風吹着整個荷塘舞了起來。這像是一次清晨的舞會,碧綠的荷葉自願充當伴舞的使者,一傾一轉都襯着美麗的新娘。它們中間有的優雅地展開粉色羅裙,有的害羞的還不敢自由的起舞,就僅僅露出了白皙的臉龐,像是一位剛出水的美人,亭亭玉立,在荷花中央蕩着蘭州,轉身對你回眸一笑……

我像是聽見了荷花深處的鷗鷺拍着翅膀飛走了,整個荷塘都從睡夢中醒來,抖去惺忪的睡意,精神抖擻地望着荷塘的邊緣,像是在等候着什麼。到底是誰,誰驚擾了它們的清夢?拍水聲由遠而近,一滴水快速地和水花濺在空中又迅速的落下,卻從不見有間隙,都和着一種急速的拍子快速前進,就在荷花的邊緣,我看見一隻小巧的木舟快速地駛了進來,船上人的黑髮被風吹亂,不一會兒就消失在了荷花深處……

可水面還是異乎尋常地熱鬧,幾個女人的小舟後面還有一艘碩大的日本軍船,他們筆直地向荷塘開來,卻又迫於水面低下,在荷邊停了下來,朝着荷塘隨意地放了幾槍,又驚起一排鷗鷺凌空而去。女人們在荷塘裏,手扶着小舟的邊緣,船上空無一人,只有一隻來時摘下的蓮蓬,穩穩地睡着。軍船想要掉頭走了,然而卻又有一排槍聲響起,有的打中了船,有的打傷了軍船上的日本人。船開始進水了,船上的人設法抽走已經進倉的水。又是一排槍聲,又有幾個日本人應聲倒下,野鴨都撲棱棱地飛走了。這一片荷花動了起來,槍聲一次比一次緊,比一次急,像急促的鼓點,又像滾坡的大石。軍船上的人也備好架勢開槍,然而卻看不見到底是誰在開槍,誰在射擊,只能胡亂地打到荷葉上,荷葉微微抖了一下便也就又和剛纔一樣,一聲一聲槍聲比暴風雨來的還猛,十幾分鍾後,槍聲總算歇了,一片沉寂,幾名戰士從荷葉下露出頭來,這些戰士當中也有幾個女子的丈夫,然而他們並沒有嬉笑,女人們又上了船,輕輕地拍着水面離開了荷塘,剩下一片靜靜的荷花……

又看見了荷塘上空一片廣闊的水田,那澱中的女人們在快速的彎腰,插秧。又望見了旁邊水田中的我和奶奶,奶奶的秧苗已經快要插到盡頭,而我的一排秧才插了寥寥幾行。她們的秧橫豎都成直線,被風吹着輕輕地舒展身體,像一道亮麗的風景。我插的秧橫七豎八,歪歪扭扭,像一堆亂草。望望她們,腰上彆着幾個秧糰子,一隻手按着糰子底部,另一隻手取下一小撮秧苗,伸長手臂插入田中,一取一插,一插一取,連續動作成百上千次,腰卻一直是彎着的。我試着按着這種辦法插秧,卻不一會兒就完全累的趴下了,腰又酸又痛,趕緊站起身伸了一個懶腰。再過幾日,這裏的.田全被她們有生命的顏色裝點完了,一片綠色。過了幾個月,秧苗已經長大了,一片金黃,風吹着熱浪一層一層涌,女人們的背影又消失在田野中,只聽見刷刷的鐮刀聲,荷香夾着稻香飄到了我的鼻中。

我眼前的景色漸漸褪去了,剩下一片美麗的荷塘。我突然坐正了身子,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懷。我一直以爲革命,國家的存亡離我們很遠很遠,那是歷史的走廊的最後一節,而我們走在充滿陽光的外廊。那是經歷了幾十年沉下的歷史。就像一本發黃的教科書,如果不被翻起,將永遠被少年遺忘在歷史的角落。我原本以爲愛國,爲國捐軀是一種男子漢所特有的行爲,卻從不明白女子一樣可以驚天動地。哦,不,不是驚天動地,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着,本本分分地爲共產主義提供資本,也爲他們創造機會,那是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氣概,是一種捨生忘死的精神,是偉大亦是平凡。

九十年的風風雨雨,我們拼搏而又神氣的走過了,那一路的腥風血雨,艱難困苦都讓我們的先輩擋去了,留下了一個像血一樣熱情,蓮一樣清白高雅的中華大地。我們的生活多美啊,她像春天一樣絢麗。也許我做不了像他們一樣偉大,但是先輩們的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我將爲國貢獻出我全部的力量。當我聽見山區小學堂書聲琅琅,看見荒廢的土地變成田野,街邊不再有蓬頭垢面的異鄉人,我將多麼自豪,多麼大聲說:“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我回頭又看了一眼荷塘,晨間的陽光照在荷花上,我的臉上,一種別樣的溫暖襲上心頭。我偉大的母親啊,你多像這一池的荷花,而我就將永遠像露珠一樣,陪伴你度過每一個寂寞的黑夜。最終,化爲雨點,投入你永恆的芬芳中。

荷花澱讀後感 10

“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

——題記

2019年7月11日,是孫犁先生逝世十七週年紀念日。作爲孫犁先生讀者,我想寫篇文章紀念他。2004年春季學期,學習抗日小說《荷花澱》,認識孫犁先生。《荷花澱》選自《白洋澱紀事》(中國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經作者同意,略有改動。

1945年5月15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孫犁小說《荷花澱》。《荷花澱》發表三個月後,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孫犁先生髮表小說《荷花澱》,就像慶祝自己32歲生日。後來,寫中國文學史的,追認孫犁先生爲“荷花澱派”創始人。2004年學習《荷花澱》,是什麼感受,只能翻當時的筆記。十五年後,重溫《荷花澱》,是什麼感受,只能麻煩讀者繼續看下去。

“月亮升起來,院子裏涼爽得很,乾淨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溼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着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裏跳躍着。”小說開頭很美,接着是白洋澱人的勞動生活:

“要問白洋澱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也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澱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澱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裏院裏編着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裏,澱水漲滿,有無數的船隻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緻的席子用了。大家爭着買:‘好席子,白洋澱席!’”

“女人低着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

“低着頭”表現水生嫂性格:傳統賢惠的農村婦女,對丈夫很順從;用不滿的語氣表達滿意的`心情,有一點生氣,但沒反對,說明水生嫂深明大義。

“女人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她才說:‘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

前面說過水生嫂深明大義,現在可以看到,水生嫂對家庭很有責任感,對丈夫依戀。“女人鼻子裏有些酸,但她並沒有哭,只說:‘你明白家裏的難處就好了。’”

表現水生嫂堅強,對丈夫給予的理解感到欣慰。“‘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們拼命。’這纔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淚答應了他。”

說明水生嫂堅強和對丈夫的忠貞。這一句是小說中分量最重、內涵最豐富的一句話。“她們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們沒槍;有槍就不往荷花澱裏跑,在大澱裏就和鬼子幹起來!’

‘我今天也算看見打仗了。打仗有什麼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誰還不會趴在那裏放槍呀!’‘打沉了,我也會鳧水撈東西,我管保比他們水式好,再深點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們也成立隊伍,不然,以後還能出門嗎?’‘剛當上兵就小看我們,過二年,更把我們看得一錢不值了。誰比誰落後多少呢!’”

通過對話描寫,表現她們不甘落後、追求進步、追求平等、勇敢自信。“這一年秋季,她們學會了射擊。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頃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

小說結尾,就如《論持久戰》指出的那樣——兵民是勝利之本。

荷花澱讀後感 11

初春,姥爺便開始忙乎起來。年過八旬的他還擁有一口湖,他在湖裏栽種蓮花,在初春時就忙着在湖裏填肥了。

姥爺其實是希望我隨他一道去的,他想把這口湖留給我照料,姥爺並沒有什麼親戚,但這口湖是他一輩子的心血,姥爺捨不得它。

但那時我是怕姥爺的,我還記得姥爺呵斥舅舅時的樣子;姥姥護着舅舅被姥爺鞭打時的樣子;舅舅跪在姥爺面前的樣子。於是我開始躲着姥爺。

氣溫轉熱了,房樑上去年的新燕已經有了它們的孩子,每天正忙於照料燕雛,姥爺出去的次數更頻繁了。

某個晌午,我正在捉母雞,旺哥惶惶張張跑來,衝姥姥耳旁說了什麼,姥姥手中的竹籃瞬間倒地了。從那以後我就沒見過我的姥爺了,姥爺成了兒時的一個踩破的夢,是破碎的,也是虛無的。

七月的中旬,天氣已經十分燥熱了,赤腳在石子路上走是刺痛的了。

舅舅帶着我一大早便出發去姥爺的'荷花澱了,清晨時露水還尚在,空氣微微溼潤,清涼的風帶着露水撲在臉上,舒服極了!舅舅抑鬱的心情也大爲好轉。

我伏身在船上,看着老大的太陽慢慢爬上來,舅舅在船頭馭船,望着太陽,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了。

很快的,便劃到了湖中心,那裏,荷花正迎着太陽綻放開來,碧綠碧綠的荷葉中,還含着昨晚的露珠,晶亮晶亮的。荷葉,荷花,在荷花澱中交錯着,纏繞着,延伸着……我伏在船上,手撥弄着清澈的湖水,看着水底的魚從指間緩緩遊過。

太陽已升得老高了,周圍也嘈雜起來,我摘了一頂荷葉頂在頭上,阻擋着炎熱。

並剝下一顆一顆飽滿的蓮子塞進嘴裏,那蓮子的芬芳就從我的齒間溢出,擴散開來。看着我吃得不亦樂乎,舅舅也終於綻開了那久違的笑顏。

黃昏,那金黃金黃的鱗片彷彿鑲嵌在荷花澱上,閃爍着亮光,荷葉,荷花也都塗上了金色。

舅舅揹着手中拿滿蓮子的我,往回走。我相信姥爺,一定在荷花澱中微笑着,他一定原諒了舅舅,他一定還在荷花澱中的,只是我看不到他。只是我再也不可能和姥爺一起在荷花澱中採蓮子,挖蓮藕了。

但我知道明年荷花澱還會這樣美……

荷花澱讀後感 12

《荷花澱》這本書,是作家孫犁叔叔寫的。他描寫了中國人們與日本侵略者的頑強鬥爭,用明麗流暢的語言描寫出勞動人們的團結、樸實和勤勞。

在白洋澱事蹟之二蘆花蕩中,刻畫了一個爲八路軍送軍需用品的老頭。他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的穿過鬼子的封鎖線爲八路軍辦事。一次他送兩個要去參加八路軍的的女孩去部隊,在路上被鬼子發現,大女孩爲了保護小女孩受了傷,老頭爲了報復日本鬼子,他在鬼子洗澡的`時候撐起小船,把鬼子引進了事先佈置好的魚鉤陣,鬼子們被魚鉤扎得鮮血直流,叫苦不迭。而老頭卻調轉船頭,用船篙搗鬼子的頭,那架勢真像搗老玉米,終於爲大女孩兒報了仇。老頭的動作雖然有些滑稽可笑,但也充分表現了他仇恨敵人的心情,也表達了他打擊日被侵略者無畏的精神和決心。大女孩爲保護小女孩受了傷,也許他們並不相識,但善良友愛使他們親如姐妹,患難與共,親熱無比,我相信參軍後,她們會在戰場上成爲出色的英雄小姐妹!

在紀念一章中,鬼子進入村子,八路軍爲了保護老百姓,和敵人打了起來,一位八路軍由於連續射擊,累得口乾舌燥,但此時水缸裏一點水都沒有,一位婦女就拉開門,冒着槍林彈雨去井上打水,險些送了性命,在八路軍衝鋒之前,還把家中僅有的一點糧食送給了他,她是多麼熱愛八路軍呀!

朋友,翻開這本書,你就會了解到當有外來侵略者的時候,我們是怎樣抗擊侵略的。這裏軍民一心,八路軍有勇有謀,一心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老百姓勤勞樸實,團結互助,擁護八路軍,配合他們打擊敵人,重建美好家園。當你讀這本書時,你的心情會隨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而變化,時而爲失敗而沮喪,時而又爲勝利歡天喜地。

閒暇時閱讀《荷花澱》這本書吧,我相信它會成爲你最愛不釋手的一本書!

荷花澱讀後感 13

《荷花澱》是孫犁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描寫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白洋澱地區的一個令人喜悅的故事。作品充分體現了孫犁鮮明的三大創作特色:描寫的是冀中一帶尤其是白洋澱地區人民的生活和鬥爭;善於用精練的筆墨,寫出人物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小說帶有濃郁的抒情味道,用散文詩的語言來寫小說。作品選取白洋澱一隅,在抗日戰火硝煙瀰漫的大背景下,主人公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就像白洋澱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荷花澱》不只是一篇小說,由此發端,形成了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創作流派。它的不事雕琢和語言的`簡潔清麗,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澱》也不只是一篇課文,由此發端,給學生以清新的生活氣息、濃郁的語感和美感,讓語文課屬於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發表、有時間思考、有空間參與,在新課程標準下更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現能力。因此,我把本文確定爲“文學鑑賞課”,採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但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商量探夫”兩段對話描寫進行鑑賞討論,達到讓學生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說的特點,從環境描寫、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的主題)的目的。

瞭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澱”派的藝術風格;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

這就是我對《荷花澱》這篇課文的看法。

荷花澱讀後感 14

孫犁小說的獨特藝術風格就是追求散文式的格調,追求詩歌般的意境,他的短篇小說代表作《荷花澱》充分體現了這一風格。《荷花澱》所反映的是殘酷的戰爭年代,描述的是白洋澱地區人民的抗日戰鬥生活,但從作品中,我們看不到殘垣斷壁,聞不到硝煙味,聽不到聲嘶力竭的聲音;我們看到的是明月、湖水、荷花,聞到的是荷花的芳香、泥土的氣息,聽到的是嘩嘩的水聲、清脆的笑聲。一切都是那麼清新、明朗、美麗,讀後感覺彷彿置身於神話世界。小說之所以收到如此強烈的藝術效果,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成功地運用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

小說開頭三段描寫水生嫂月下編席的情景爲全文定下了基調。“月亮升起來,院子裏涼爽得很,乾淨得很。”整個畫面的色調是潔淨的、清新的。接下來,作者抓住明月、薄霧、清風、荷香這些富有鄉土氣息的景物,展現了荷花澱的地方風貌,把讀者帶進了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境界。試想:溶溶月光下,農家小院裏,一位出水荷花般的少婦正在編着葦蓆等着丈夫,“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景美,人更美。景物描寫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美麗多情、溫順善良的形象。

幾個女人探夫未遇,羞紅着臉,不好意思從馬莊出來,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往家趕。“現在已經快到晌午了,萬里無雲,可是因爲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涼風拂面,人的心情舒暢;湖面廣闊,人的心胸也開闊起來。此時此刻,此地此景,女人們忘記了未遇丈夫的不痛快,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又說笑起來了。在藍天之下,碧水之上,一葉小舟在水面上輕輕飄蕩,水聲悅耳,笑聲清脆,充溢天地間,流淌荷花澱。

她們輕輕划着船,繼續往家趕,“順手從水裏撈起一棵菱角來,又順手丟到水裏去”。這一處描寫看似無意,實則有意,表明她們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熱愛家鄉的一草一木。“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菱角的生命力很強,我們的人民生命力更強,絕不屈服於任何外來的摧殘與侵略。

歸途中她們遇到了敵人,把船駛進了荷花澱,接下來有一段景物描寫,“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着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澱的哨兵吧。”作者在這裏不是欣賞那“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而是透露出一種暗示,暗示出即將在這裏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站。,其中關鍵詞語是“銅牆鐵壁”“哨兵”,具有象徵意義,表現了婦女們剛強的性格,還爲下文寫她們成立隊伍配合子弟兵作戰埋下了伏筆。

由此看出,《荷花澱》不是爲寫景而寫景,不只描繪出了一副副美麗的風景畫,而是通過寫景來烘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徵。《荷花澱》就是這樣一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小說,有人評價它是“詩中的小說,小說中的詩”。語言富有特色:樸素、清新、柔美,像藍天上的明月,如山澗裏的清泉。所以,閱讀《荷花澱》之後,感覺就像三伏天喝了一瓶冰鎮杏仁露,又像躺在芳草地上聽了一首輕音樂。

荷花澱讀後感 15

孫犁的《荷花澱》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的“婉約派”文本。作者以高度柔情化的敘述語調,描寫了一大羣冀中水鄉的婦女形象。無論是嚴酷的現實,還是激烈的戰鬥;無論是悽悽慘慘的分別。還是死亡的冷酷無情都籠罩在一層揮之不去的詩意氛圍之中,那月光下柔情修長的葦眉子,女人纏綿緋惻的情意,體貼得無微不至的話語,含蓄婉轉的內心波瀾,像靜靜流淌的水,讓月光沖刷得皎而潔,純而聖……全沒有“亂石蹦空,驚濤拍案,捲起千堆雪”和雄奇氣魄,也無“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壯懷激烈,也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境只味一地“戲斟低吟”或“倚門口首”,留一個“攏抱琵琶半遮面”的淺笑讓人“輾轉反側,寤寐思服”地捉摸。

《荷花澱》的環境描寫可謂充滿了講情畫意,細節的點染強化了文章“柔情”的一面,語言的描寫,更值得回味。栩栩如生的.畫意生動的細節傳神的對話,其風神流美之致,雖詩之《蒹葭》《西廂》之拜月,《紅樓》之葬花,也大致不過如此。

《荷花澱》看似無技巧,其實是技巧之極致。這種詩化的技巧把枯燥而殘酷的戰鬥場面描繪成一場詩情畫意的遊戲,甚至是一次蜜意柔情的浪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