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精選20篇)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精選20篇)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

王陽明心學分爲三部分,分別是天理即人慾,致良知,知行合一。

天即即人慾:針對朱熹理學而言的。需要說明的是人慾不是我們普遍理解的人的慾望,而是人的本性。

致良知:當人能達到本性是,道德等是自然形成的,根本不需要社會制度約束。

知行合一: 從本質上而言,知和興一體的,不二的。思考當你能達到活在當下時刻時,知行是融合的。但在普通人心目中,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精進。

另外特別說明5點:

1. 王陽明在書中,說明佛家清心寡慾的修行是錯誤的,這樣讓人失去了知覺。而是在清醒意識和知覺的前提下修煉本心。

2. 大衆認知中,修行大多指的是靜態進行的,比如冥想打坐禁語等等。而王陽明提倡靜和動共同修煉。如果只是靜中修行,遇到重大事情時,煩躁恐懼等心念又會出現。

3.王陽明在那時就明白根據孩子天賦和性格而針對性教育,不得不說是對現代教育的諷刺。

4.很多人包括外國宗教,佛家,靈脩心理學家等所謂專業人士,修行門路巨大錯誤,還在市場上招搖行騙,沒有覺醒的人很容易被誤導,走上一條與修行相反的道路。

修行是不斷成長的過程,而不是通過什麼奇妙方式直接抵達最高境界。而這個過程,必須遵照心的意願,自然地修行,而不是吃齋唸佛,出家等強迫性就可以達到的,而這些行爲不但沒有正向作用,反而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這是初級修行者要特別注意的。

5.真正的佛家,道家等思想和王陽明心學從本質上殊途同歸。不管以那種思想修行,都要走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切記只學不做,空談誤國,空談誤己。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2

十年前就有機會讀《傳習錄》翻了幾頁,實在讀不下去。本週(2015年3月底)終於看(聽)完了。感謝噹噹引入的訊飛語音,沒這個估計不可能完成本書閱讀——可讀性好差。

說下我對王陰明的認識,此公提倡“心學”意思是修心哈;對儒學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還練過瑜伽之類閉氣的功夫,有次叫門人把自己埋起來幾天,後來挖出來還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這事兒,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說下本書給我的幾個印象:

所謂心學四要就是出於本書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說的”性“,所謂性本週全,人人都有啥的。怎麼看怎麼像佛教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做主翁,這個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讓我最沒想明白的是——王認爲佛教不究竟,呃……到於書裏提到他對朱熹觀點的不同意見,簡直就不算什麼了。

《傳習錄》裏幾個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着還是很有收穫的。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3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超,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爲專務;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爲不切時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利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狻赸,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沈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廘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人於中和而不知其故,是蓋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訓蒙摨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避掩覆以遂其嬉遊,設詐飾洈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爲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實在於此。恐時俗不察,視以爲迂,且吾亦將去,故特叮嚀以告。爾諸教讀其務體吾意,永以爲訓,毋輒因時俗之言,妀廢其繩墨,庶成“蒙以養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挼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諷諵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惟,字字句句紬繹反覆,抑揚其音節,寬虛其心意,久則義禮浹洽,聰明日開矣。

——《教約》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4

問“子夏門人問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張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傳習錄》

我覺得王陽明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正是體現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輕時候的交友哲學和成熟之後的交友哲學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爲我們想要的結果不一樣。年輕的時候喜歡特立獨行,喜歡與別人不一樣,喜歡個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來評斷。王陽明這個回答是基於對人性的瞭解,因爲年紀輕所以容易衝動,“對”不是我們去做事情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儒家提倡不問喜不喜歡,但問應不應該。可年紀輕輕的時候,他的行事準則完全是反的,先問喜不喜歡,再問應不應該。如果不喜歡,這件事情應該幹他也不幹。如果喜歡,這件事不應該幹,他也會冒着風險去幹。因爲這就是年輕。王陽明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五溺時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帶來的結果。所以他說子夏的話是對的。

可人總是要長大的,當人逐漸成熟的時候,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們想要的結果就不是光問喜不喜歡了。就像成家之後,你去超市買東西,只有100塊錢,你看到了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但是你還要買菜,那你選擇買菜還是買你喜歡的東西?買菜一定是更重要的,這就是應該,因爲年齡的關係,他排在了喜歡的前面。所以當人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時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樣了。子張的交友原則“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們在社會上奮鬥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資源,社會資源是離不開人際關係的。

不能說自己喜歡跟誰交朋友,就跟誰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可以爲對方帶來什麼。如果你光想着和對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會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對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會包容你。那就真的變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麼還能有人脈資源,你的人生怎麼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陽明說子張的觀點也是對的。

用不同的階段去看待人際關係,這纔是儒家說的中庸。人是活的,關係是活的,如果我們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定義在一個標準範圍內,那這個社會還有什麼可發展的未來?社會的成長是伴隨着人的成長不斷進步的。儒家提倡漸修,從小到大需要我們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去改變自己。正因爲人生有這種不確定的因素,我們纔可以在挑戰中成長。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5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爲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傳習錄》

後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說明我們知道錯了。但知道錯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錯誤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後悔的原因可能會有很多種。多數情況是因爲錯誤帶來的結果是我們不想要的,然後纔開始後悔。還有的情況是別人告訴了我們的錯誤,我們覺得別人說的有道理,纔開始後悔。再有就是我們修身當中每天反思會發現自己的錯誤而感到後悔。王陽明說當我們能感到後悔這是一件好事,因爲這是去掉我們病根兒的藥方。藥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們自己。有的人害怕藥苦,雖然知道吃藥可以治療自己的病,也拒絕吃藥。正確的藥方需要正確的吃法,吃到適應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見效。

就像我們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說自己有傲慢心的時候,實際上自己就是傲慢的。彷彿傲慢並不是壞事,而是一種榮耀。還有一種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問題。每天都去尋找醫生給自己開藥,東求西求。不管開多少正確的藥方,自己不吃也沒用。反而會舊病復發。所以感到後悔只是開始,不是結束,如何讓我們以後不後悔纔是更重要的,這也是孔子爲什麼誇顏回的原因,因爲顏回不貳過,不貳過就沒有再後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反思的時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錯誤,而是要想如何開藥方去治療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不再犯,這樣反思對我們纔有效果。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6

問:“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傳習錄》

有兩種人是改變不了的,第一種就是智者,屬於先天開悟的這種人,第二種是愚昧的人。雖然王陽明說的簡單粗暴,但絕對是真理。第一種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目標明確,並且會爲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地努力。所以這種人是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種人,愚昧,不明事理,會堅定地認爲自己想得也是對的。這種人有一個特點,特別的倔強。一旦他認定了一個道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想讓這種人改變是不可能的。

在現實生活當中第一種人很少,第二種人越來越多。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很多人都會把無知當性格。遇到這種人,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不要嘗試去用道理說服他,如果那樣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變,下愚者是不會改變。

如果我們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麼你就要去改變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這句話給自己做一個警句,當有一天我不願去改變自己的時候,我要告訴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馬上付諸行動去改變自己。只要不欺騙自己,你一定會有一個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種人。那你還有什麼原因去拒絕改變?強其所不能吧!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7

捲上主要闡釋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觀點。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陽明親筆寫的書信,除回答有關知行合一、格物說等問題之外,還講了王學的內容、意義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體現了王陽明晚年的思想。作爲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聖人之一,其著作《傳習錄》是一本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書。其中包含儒學、理學、佛學、心學等多種學問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爲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獨特的哲學觀點,即“致良知”學說。他倡導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認爲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認爲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觀點,聖賢們教育人們知行,並不是簡單地教人們如何認識、如何實踐、其目的是要恢復知行的本體。知行如何分得開?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實踐;知識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領會了這一點,就應該明白,只說一個知,已經自然有行存在;只說一個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領會到知行合一的宗旨,纔會真的體會到知行的意義。這是需要不斷地磨練和自我反省才能夠了解的。王守仁這樣說的,別人教你終究不能領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鍛鍊方式才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聖賢的大體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敘述罷了。或許我們達不到聖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這樣的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我們也會不斷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斷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時代裏,人對本源的的探索不斷減少,人的心裏也不斷浮躁而趨向於物質。所以在如今的社會王守仁的精神看起來更加珍貴。

王守仁雖貴爲聖賢,博覽羣書,博學多才,屢立奇功。但爲人謙虛而不焦躁,爲人好學,其爲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人,在他看來,在於態度而不在於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話:“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謙讓,就會得到好處;而互相攀比,互爭高低則只會受損”。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爲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卻很少。王守仁的許多言語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樸實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爲這些近乎完美的素質成就了他的功勞,而他也無私的將這些想法觀念傳播給他人,而現今社會的“雞湯”和他比較實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體現,其:“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對得起“爲善去惡”這四個字。他的人性的觀點難道不可以被我們借鑑嗎?王守仁,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高尚的人,聖人之名,當之無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們現代人的傳承與堅守,對這個幾百年前的人物,我們應該向他致敬!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8

問:“你看不清楚,怎麼看?”

老師說:“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所以,還是從舊社會學起比較好。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只是他雖然爲了學業什麼都懂,但是一輩子都得不到。你必須在身心上努力學習。做不到的,一定要轉向自己的心和身體,才能過。蓋四書五經,然說此身心。這種身心叫道,而身心則清明,沒有別的。這是爲了學習心靈。”—— 《傳習錄》

我也有同樣的問題。我不識字。我看不懂怎麼辦?我還是照字面理解,這就把我們帶到了儒學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爲什麼要讀書?我個人把知識分爲兩類。第一類是正確的知識。像我們從小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和公式,都是對的。然而,這些知識對我們的現實生活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沒有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第二類是有用的知識,即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做正確的知識來讀,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結合自己的生活,我不會印在自己的骨子裏,但我還是留在了儲備中。

大師說,向他學習主要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們應該摒棄舊的模式,創造新的體系。如果我們在向師父學習的同時遵循舊的套路,還不如不學,這樣會耽誤師父的時間和我們自己的時間。

我們通常說的是“一本書讀一百遍,但就是用心去讀。不用心讀,讀一千遍也沒用。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修行,都要從修心開始。有了心纔能有意識,有了意識才能主動解決這個問題。心不在焉不僅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聽,更是浪費時間。沒有綜合的知識,即使正確的知識對你也是無用的。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9

看了王陽明老師的《傳習錄》,覺得老師的話很有意義。我絕不敢說我看完《傳習錄》後完全理解了王陽明老師的思想,但看完《傳習錄》後,我確實有了自己的感悟。王陽明老師的智慧跨越了時間的長河,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第一,修身養性。王陽明老師認爲,修心就是奉獻良心。一切都在心裏,只要心在省裏,就是良心。不欺騙良心,相信良心,自覺良心。良心在於人,永遠不會消失。拒絕給予良心的人是被物慾矇蔽了雙眼,並不是說他沒有良心。化干戈爲玉帛是外在功夫,化干戈爲玉帛是積極的,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讓它們回到正道上來。在你自私的慾望萌芽的時候就將其扼殺,爲了培養你的真誠而阻止其發生。

第二點是學東西。知道就是認識事物,再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知識的本源。如果需要破案,就要從中吸取教訓。這纔是真事。比如在判案的時候,你不能因爲對方的無禮而懊惱,不能因爲話語的圓滑而高興,不能因爲對方的懇求而屈從於包容。因爲怕自己心裏有一丁點偏差,就知道對錯。把事情放在一邊去學習是不相干的。

第三,知行合一。知有行,知有行。知爲行,知定行。讀書的目的在於知,知的目的在於行。所以一定要用讀書來指導做,這樣知行合一才叫做“經世致用”。只有讀書沒有思考,只會越來越迷茫,只有思考沒有讀書纔會成爲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情中體驗良心。在這個時代,當人們漫無目的地四處奔波時,不妨讀讀0103010,去探索一些人生的真正意義。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0

老師授教:遇事練心!練心,需要我們擴大自己的意識接受範圍,我們的意識心是小的,當我們遇到工作及家庭帶來的煩惱,下意識覺得心煩,難解決,人生好難,爲什麼我命那麼苦悶。那也許是不是試着化解下我們的意識呢?這裏讓我想到了知而不隨,知道我遇事難,但不要一天到晚苦悶在真難啊,這事會發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難的我吃飯想睡覺想,所以我們吃飯不香睡眠不好身體也就不好了。

其實這些都是意識心所產生的的一些列後果,那麼爲了我們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隨,即知道但並不繼續意識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後果或一直想着難難難而是儘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過多去想最後能不能解決?不要想!就只是做把過程做好,因爲事情本身已經發生,最壞不過結果,你盡力解救最壞也不過是這個,對了,該來的總會來,我們要知而不隨,不然很容易浪費情緒。

因爲我們的意識觀念決定了每一個細節,細節改變事物的發展。由此讓我們的心變大,大到本心出現,能讓我們的意識退出,對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對抗!對抗是什麼,老師說,堅持也是對抗,致良知時,腦子裏連續劇不斷,總是算着時間多久了,爲了我能堅持下去,下意識的我會去對抗這些念念,堅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時間拖長。當事情的發生讓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實,這些感受只是一種存在,什麼存在?一時的存在!一時的東西不是真實的,只有我們心大了能化之,幾次化掉之後,隨着自然的發生,把自己意識順沒了,私慾能被化之,做到了順其自然!

這次的陽明心學讓我從不敢接觸到內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劉老師說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狀態,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體吧。目前只能從我的小集體—家中練心得智慧。

很喜歡老師說的,發光作鹽這句話。鹽其實是好東西,無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於每家每戶,而且當菜不好吃的時候,還會抱怨鹽放多了,爲什麼不去說這個菜本身不行需要鹽來提味呢?所以我們本身能作爲鹽的話,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調的存在?如今社會的大環境,致於我們的是一顆顆虛浮的心,處處是攀比處處是競爭,存在是無法改變,所以可以自我充實,充實就是增值,充實之謂美,充實了自帶光環,做大自己,做鹽吧!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1

問:“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復有惟一也。‘精’字從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純然潔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篩揀惟精之工,則不能純然潔白也。舂簸篩揀是惟精之功,然亦不過要此米到純然潔白而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爲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約禮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誠意之功,道問學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誠身之功,無二說也。”——《傳習錄》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裏說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達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陽明用大米舉例,要想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過程都是“惟精”,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結果是“惟一”。從《大學》的角度來講,“止於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從修身的角度來講,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惟精”。後邊提到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做到“惟一”。廣博地學習、審慎地提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辨析、堅定地奉行,這些都是方法論。這五點都做到了,纔有可能達到“惟一”。

從我自己來講就沒做到。以前覺得自己博學還可以,這幾天看師父每天發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處,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審問”就是要問自己是什麼?還要問自己爲什麼?明確這個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這件事情當中的情慾念。最後如果清楚了,那麼就要堅定的去執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們人生最後的目標其實都是一個。要想達到這個目標,你一生當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爾的實現中庸並不能叫“惟精”,也達不到“惟一”。必須需要一生當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證中庸之道,纔有可能達到“惟一”。一生篤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2

侃問:“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說閒語、管閒事?”

先生曰:“初學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於工夫上又發病。”——《傳習錄》

這一段先告訴了我們修行初級階段怎麼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變自己。儒家講爲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嗎?切了嗎?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臟疼一樣關注在心臟上,那麼我們修行的速度就會一日千里。最開始這樣對我們的修行是有巨大幫助的,因爲我們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聯璧》纔講“收吾本心在腔子裏,是聖賢第一等學問”。無事的時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裏的,有事的時候,我們外放的時候,是需要去完成我們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學問,我們不可能離開世俗,到遠離人類社會的地方去,少不了與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當下。做完事情的時候把心收回來,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纔是自如。

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因爲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練習收心。初級階段過後就練習收放心,如果這個時候還一直在收心上,就會從執着變成執拗。就做不到儒家說的允執厥中,反而會耽誤修行。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3

一日,論爲學工夫。先生曰:教人爲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爲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聽着,纔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學時事,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到得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傳習錄》

這裏的學不是學習,是修身。這裏面王陽明講爲學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偏執。我自身是存在這個問題的。有的時候明知道自己這麼做不妥,但依然會爲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錯再錯。還有時候是以爲自己是對的,別人的勸解聽不進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說的修行的過程都與自己非常吻合,感覺好像就是在說自己一樣。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心靜不下來,想要的東西特別的多,總是心爲物役。天理和人慾在一起打仗的時候,人慾90%以上都會戰勝天理。用心猿意馬來比喻非常的恰當,像猿猴一樣上下亂跳,像馬一樣奔跑,一跑就沒影,走神嚴重。用修心初級三步曲的第一步靜坐思心最管用。當心靜下來之後就容易喜好這種狀態,想在這種狀態裏不出來,就容易變成喜靜厭動。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學問,不是老哥自己一個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時候,心又開始泛起波瀾,從靜的狀態裏出來。所以單獨練打坐靜心是沒什麼用的。

王陽明說出了陽明心學當中非常重要的四個字省察克治,簡單的說就是事上磨鍊。他把後天對心的習染比喻成了盜賊,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把天理和人慾之間的鬥爭比喻成了貓和老鼠,也就是說,人慾的天敵是天理。天理必須要戰勝人慾,而且要斬釘截鐵,不可姑息。自己距離斬釘截鐵、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遠,只能慢慢修煉,不敢間斷。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4

問:“程子云:‘仁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何墨氏兼愛,反不得謂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難言,須是諸君自體認出來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瀰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陽生,必自一陽生,而後漸漸至於六陽,若無一陽之生,豈有六陽?陰亦然。惟有漸,所以便有個發端處;惟其有個發端處,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發端處;抽芽然後發乾,發乾然後生枝生葉,然後是生生不息。若無芽,何以有幹有枝葉?能抽芽,必是下面有個根在,有根方生,無根便死,無根何從抽芽?父子兄弟之愛,便是人心生意發端處,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愛物,便是發乾、生枝、生葉。墨氏兼愛無差等,將自家父子兄弟與途人一般看,便自沒了發端處,不抽芽,便知得他無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謂之仁?孝弟爲仁之本,卻是仁理從裏面發生出來。”——《傳習錄》

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經也有過類似的問題。儒家提倡“民胞物與”和“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是一個意思,那和墨子的`兼愛又有何區別?我以前把一體和無差別等同了,但一體不一定是無差別。一個整體當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區別的。樹最重要的部分是樹根,然後是樹幹,然後是樹枝,最後是樹葉。愛是所有的愛的統稱,它包括對父母的愛,對他人的愛,對事物的愛。儒家爲什麼凡事都喜歡拿“孝”做比喻?因爲我們選擇不了我們的父母,這是天註定的。既然是天註定的,那麼這個關係就要靠着天理來維持。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關係,這個關係人人都有,我們不是孫悟空從石頭裏蹦出來的。《大學》裏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即使是愛也是要有一個出發點的,這個出發點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只有做到對父母的愛才可以向外擴展。墨子提倡的愛是無差別的愛,人人都一樣,這本身就違反人性。我對馬路邊老人家的愛,和對我父親的愛,不可能一樣。所以我們的愛是一體的,但因爲關係的不同,重要度不同,愛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體裏面頭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四肢,所以修行就要從對父母的孝開始。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5

陽明先生大名早有耳聞,後世學者對他推崇備至,潛心研究他陽明心學之人也不在少數。自公司開展朗誦活動以來,始讀陽明先生《傳習錄》,目前已讀2章,記錄感悟如下:

陽明先生的心學認爲世間存在一種天理,天理存在於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內心存在一種良知,良知與天理是合一的。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依照良知來行事。而同時,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爲表裏,是爲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認識“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認識良知。因此,把陽明先生的學說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做人做事憑良知。

這裏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人爲什麼要時時處處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義爲何?對陽明先生來說,也許這並不是問題,因爲他從12歲起就立志做聖人,他認爲致良知就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那對於我等沒有做聖人理想的普通人來說,爲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義應該在於,致良知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美滿的人生。也就是能讓我們獲得更加長久和穩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絕成功、拒絕爲聖,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幸福吧。

陽明先生認爲天理的對立面就是人慾。人慾讓我們去追求金錢、名利、美色,人慾唆使人不勞而獲,懶惰、傲慢。與此同時,金錢、名利、美色這些慾望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覺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來生活,勤奮、感恩、自律、助人、爲善等行爲,則可以讓人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從而體會到喜悅和幸福。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與人慾鬥爭,就需要克己。當克己成爲一種習慣,人慢慢的不再被慾望所戰勝的時候,內心的良知會越來越清晰。而人慾的力量會越來越減弱。最終可以找到內心的光明。

陽明先生的學說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淺。但他的學說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爲他的思想可以讓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他的思想強調實踐,強調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學習了他的部分思想後,感到整個人的內心充實、踏實、平靜了許多。開始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所作所爲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關注自己得到了什麼,結果會如何。自己的理想也變成了要成爲一個無愧於心的人,而也就逐漸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這本書讓我找到內心的核心價值體系,並依此指導自己的人生,相信繼續讀下去、反覆讀下去會有更多的收穫。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6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發盡精蘊,看來這裏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覺不同。此難口說。”

——《傳習錄》

我曾經想過,修行到最高的層次就是聖人嗎?那聖人之上還有沒有?看王陽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也曾經嚮往過,修行到像王陽明那樣的階段,就已經很幸福了,再往上沒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誰知道哪個是頭呢?就像我們經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如果到達盡頭,盡頭之外又是什麼。我覺得最大的盡頭就應該是萬事萬物的規律,我們只要摸清楚這個規律,就好比是王陽明將聖人比作金子一樣,我們就已經到達了另外的一個很高的層次了。

我現在也只是在瞎猜,王陽明並沒有肯定,只是告訴他的弟子,用的功夫越久,越會感覺到不同。

就像我經常問師父開悟是什麼感覺,師父說只要你開悟了你就知道是什麼感覺了。

我們總是幻想更高的層次是什麼樣,卻忘了自己現在處在的層級。

修行這件事情不能好高騖遠,要一步一個腳印,修到哪算哪。但還是要給自己一個目標的,這個目標就是成爲聖人。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7

有一學者病目,慼慼甚憂。先生曰:“爾乃貴目賤心。”——《傳習錄》

過於看重肉身,一得病就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沒了。有這種想法的人,在當今社會更爲多見。所以現在的醫院都是人滿爲患。只要自己得病,多少錢都肯花。

可是心不在了,不去找;心臟了,不去擦;心病了,不去醫。病目,病的只是一個器官,身體的器官很多,哪一個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可對身體影響最大的是心。有沒有在心上下過功夫?心死了,還如何去視聽言動?有做美容的、做美體的,甚至連指甲和頭髮這些可再生資源都花費大價錢。可是花了多少錢在心上?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名貴的首飾,讓自己住大房子,可心卻在外漂泊。就好比自己在家享福,卻不知道去關心居無定所的父母一樣,禽獸不如啊。

多花些時間和自己的心相處,這也是瞭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而且心是不會虧待你的付出的,讓心明淨,天理顯現,我們在世俗中的人和事會很容易應對。這就是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8

孟子言執中無權猶執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矩在。如後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說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一。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不管做什麼的時候,都需要找一個模板。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麼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麼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學習,複製粘貼。大到企業管理,小到與人對話,都想讓自己找一個最好的模板套進去,就可以萬無一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什麼都可以設定好,什麼都可以套用、引用,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定向的人生。

從儒家的十六字真言開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準則。《中庸》裏講君子而時中,孟子用易來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就是中。我覺得孟子用權衡來形容中更有畫面感。權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邊,另外一邊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接觸的人,也可能是我們需要辦的事。王陽明說事變只在人情當中,那歸根結底還是人。我和父母的相處的時候,我會根據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調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我和愛人相處的時候,愛人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秤砣還要繼續的調整,以達到我們倆之間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不一樣,每一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調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個人因爲環境、時間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比方說我和愛人的相處,沒有事情的時候、愛人高興的時候、愛人生氣的時候、愛人有工作忙的時候更簡單的說,就是愛人每一種情緒變化的時候,我的秤砣都要調整位置。

千萬不能執着於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當,與每個人相處得當,就是做到了中。怎麼能做到妥當?就是讓天理去替我們做決定。天理從哪來?天理就是老天賦予給我們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說天理就是中。只要我們能尋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煥發光明,我們就能做到中。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19

《傳習錄》開篇是徐愛的序言,從這裏就能看出徐愛是發自內心的覺得王陽明和陽明心學的偉大。我用偉大這個詞,因爲我覺得王陽明和陽明心學都能配得上。徐愛把自己從開始的質疑到後來的堅信,再到把世人對陽明心學的誤解,說成是“本末倒置”。這些都能看出,徐愛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逐漸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對陽明心學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窺其藩籬”,一是自謙,二是說陽明心學確實高深。又說了當世的一些人斷章取義和捨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記錄的和先生的談話內容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相互參證。

後世很多人把徐愛比喻成顏回,可見徐愛在王陽明弟子當中的重要性。連徐愛自己都說對於陽明心學只曉得一點點,雖有謙虛成分,但我認爲說的是真實情況。他把王陽明對《大學》的理解,用“驚駭”兩字來表明。說明朱本大學已經在當時的人們心中紮根落地了。對於新接觸的人來講,王陽明對《大學》的理解更像一種叛逆直流。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可能會驚訝,驚訝的途中很多人就避開了。認爲這是歪理邪說。只有一些對真理認真的人才會去思考,王陽明爲什麼會這麼說。這讓我想起了《中庸》裏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首先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鮮的事物和未知的學術;然後再提出疑問,爲什麼會這麼說?自己謹慎地去思考,從當中去分辨學說的正確與否,如果不相信就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堅定奉行。

徐愛用簡短的幾句話介紹了王陽明的生平,並說王陽明在龍場中“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處困養靜”是修行,是心態。在這種心態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經可以達到聖人的境界,他的這種“大中”實際就是“止於至善”,也就是陽明心學的“致良知”。

徐愛還說了兩點,第一點是有一些人驕傲自大,總覺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對的,對別人的學說嗤之以鼻,以點帶面或聽風就是雨,有句話叫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些人可不覺得他們沒有調查,反而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瞭解了。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第二點是用牝牡驪黃的典故指出當世一些學者的本末倒置。我認爲徐愛說的本末倒置是指當時的人過於關注了學問,而沒有關注學問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過於關注書本知識,而沒有關注背後的真理。

可能是這些原因,徐愛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對話拿出來,應該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知行合一《傳習錄》讀後感 篇20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之後,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長,僅僅是讀過一遍的我是絕不敢說出完全領悟王陽明先生的思想這種話,但讀完《傳習錄》後,我確實有了一絲自己的感悟。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時光長河,確實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點,修心。王陽明先生認爲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會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慾所矇蔽,並不是他沒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使歸於正道。在私慾萌芽之際將其扼殺,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點,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起,如此纔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時不能因對方無禮而惱怒,不能因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對方哀求而屈意寬容。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妄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拋開事物去學就會不着邊際。

第三點,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爲行,知決定行。讀書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於行,所以讀書必須用來指導行,從而知行合一,是謂“經世致用”。只讀書不思考,只會越來越糊塗,只思考不讀書就會變得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知,這個時代物慾橫流,當人們漫無目的庸庸碌碌地四處奔走時,不妨讀一下《傳習錄》,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