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精選13篇)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精選13篇)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1

看完《遇見未知的自己》,很多自己很有感受而平常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感想,心情或者說一些迷惑都被這本書一一地表現出來了,這是一本修身養性而又富有人生哲學的書。看完後深有啓發。

書中指出快樂是由外在事物引發的,它的先決條件就是一定要有一個使得我們快樂的事物,所以它的過程是由外向內的,這樣一來,就有了一個問題啦:既然快樂是取決於外在的東西,那麼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樂也隨之消失了。而喜悅不同,它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援用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

《遇見未知的自己》告訴我們,生命的困頓轉折是建立內在力量的最好時機。問題和困境不是來找你麻煩,而是來幫助你,幫助你找到你自己,幫助你內在成長,變成一個更接近你自己本質的人。而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時,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壓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從中找到成長的契機。曾幾何時,內心的能量被消耗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消極和抱怨。常常覺得自己很倒黴,社會不公,《遇見未知的自己》在帶我尋找真我的過程中讓我更清楚的認識了自己,消極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應該是樂觀向上、祥和快樂的我。於是我卸掉身上揹負的消極的東西,努力獲得心靈內在的力量,重拾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所以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看待自己。就像若菱一樣,她可以把自己認同爲一個不行的人,是不幸的命運,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錯誤行爲的受害者,可以把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都歸咎給別人。她也可以把自己認同爲一個優秀的,事業有成,才華橫溢的人。這一切都和看待自己的角度有關。即然這樣,那麼爲什麼我不能從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呢。是的,我經常會覺得自己弱小,無力,沒有自信心,但是想想也有許多可取之處啊。誠實,善良,在一所不錯的學校讀書,衣食無憂,身體健康,家人們都很關心和疼愛我,和許多人比起來我並不差。在生活中發生過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臣服它吧,已經不可改變了。能夠改變的就只有對待事情的態度,然後再把這種態度轉化爲實實在在的行動,那樣纔是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2

近兩週來,通過在寧靜中的思考和對一些零散記憶的回憶聯想,我心裏如釋重負的同時還油然升起了一種仿若新生感。早先就一直聽說這本書,但卻在最近兩週纔開始閱讀。

開始我用了一週時間只讀了50頁,我把自己對書中文字的理解,加上了一些對自己以往回憶碎片的串聯和反思,使用辯證的思考方法和對以往閱讀過的一些書籍、看過的一些電影等等之類的聯想,沒想到我在一週內就把自己在以往一直沒想明白的一些事情想通了,使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愉悅感。

再次拿起這本書時,用了一個晚上看完了剩下的150頁,發現剩下的內容竟然和我這一週心裏想的東西不謀而合,這種驚喜使我在半個月中一下成長了很多,我開始變得輕鬆自信,也不會再以取悅別人而生活。感謝這本書讓我找回了自己在童年時那個簡單快樂的自己,也感謝曾經傷害過我和曾經愛過我的人,因爲幸福和傷痛都讓我成長。傷痛是一把通往成熟的直梯,可以直接戳到我內心深處,進而使我在逆境和孤獨中學會反思和覺悟。痛苦,未必是永久的,我相信迎接我的將會是一種成熟和幸福。

剛剛讀完第一本就已經有這麼多的感悟,還有剩下的四本,我準備在未來三個月內讀完。第一次,我感到了一種自己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嚮往,我已經在迫不及待中期盼着遇見“未知的自己”那天的來臨。

最後還要感謝,去年在我生命裏最脆弱和迷茫時期,出現的那些人和事。很多人想教我的,和書中很多東西歸屬同宗,只因當時自己的執迷和一種慣性思維把自己包裹的太厚,沒能看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訴求。現在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需要一頁一頁反覆琢磨,如果沒經歷過一些人生中的痛苦,可能很那領悟書中講述的那些東西,不過至少可以使我們對生命有些釋然。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戲,白天我們扮演各種角色應付各類人羣,可是我們知道自己其實並不快樂。只有在夜幕降臨一個人靜坐在電腦前時,那種迷茫的失落,才讓我們開始反思,人生到底是什麼?我們是不是都在取悅別人而生活?外物並不能讓我們幸福,想擁有的那些東西,其實也都是給外人看的,其實我們並不快樂。有很多東西,擺着沒有任何意義,用過纔算是擁有,做過纔是得到。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3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爲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紀伯倫《先知》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的,他們在一所家長諮詢機構上班,根據十幾年的心理輔導和教育子女的經驗,他們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纔是最重要的。

1、你可以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現代社會人們普遍面臨巨大工作壓力,有壓力就會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怨氣。每個父母都得反思下,你有沒有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壓力轉化成怨氣,撒在無辜的孩子身上。很多時候,孩子可能只是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卻換來家長的暴怒和大聲呵斥。無形之中,孩子遭到驚嚇,就可能從此沉默,孤言寡語。事實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的幼小心靈,需要我們大人細心呵護。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再小心都不爲過。如果父母自己都無法在孩子面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你如何要求你的孩子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2、你把握好幫助孩子的分寸了嗎?

當孩子好奇的將手伸向家裏的仙人掌的時候,也許你的第一反應是大叫:“哎呀,那個有刺,碰到會疼,不能碰!”其實,在不太危險的情況下,你不如讓他自己碰一下那刺,親身體驗到疼之後,想必今後他再也不會主動去觸碰。幫助孩子要拿捏好分寸,不要事事代勞,剝奪孩子感知接觸世界萬事萬物的機會,把成長的權利交還孩子。

3、你向孩子傳遞有價值的價值觀念了嗎?

有責任感,誠實禮貌,有愛心,懂得尊重別人,能感恩,可以積極參與到家庭勞動中。這些良好品格和表現大都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的,這就需要父母持續的向孩子傳遞穩定的有價值的價值觀念,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

父母與孩子的相遇亦是一份來之不易的緣分,願天下父母孩子都好好珍惜,尤其是父母,言行舉止得配得上父親母親的稱呼,得時時提醒自己要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4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第一次拿到這本書就深深被書的封面場景以及字體迷住了:一位母親拉着孩子的小手很是溫馨,封面上的字體: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因爲愛,而是出於害怕。害怕?我不是很理解,也許是因爲我還沒有熟讀這書的內容,但我猜想,所謂的害怕應該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吧。

作者是在一所家長諮詢機構上班,根據幾十年的心理輔導以及教育子女的經驗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纔是最重要的。

是的,如今這社會的卻如此。我是一名剛實習結束的幼兒教師,來到幼兒園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好孩子與壞孩子,聽話的與不聽話的,有禮貌的與沒有禮貌的,爲何差距那麼大,直到有一次的家長半日活動,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家長對幼兒的不在乎,對老師的工作的不支持,家長的無所謂,孩子表現出來的也是無所謂,家長的無理取鬧,蠻力,幼兒對待同伴的也只有無理取鬧。如今家長已經習慣了將教育這個任務交給了老師,教得好家長一句敷衍謝謝,孩子不好必定是老師的責任。“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幼兒在三歲之後父母給予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老師想要改變,絕非一天兩天,最重要也得家長的配合。所以,作爲家長我們是否也該靜下心來好好反思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更合格呢?

教育中的愛與怕

“養育兒女是一個漫長的旅途,旅途上每一位父母都會體驗這兩種情感,一舉一動有時出於愛,更多則是出於害怕。”我們家中,我是姐姐,我還有個妹妹,所謂“長兄爲父”父母因爲工作原因,把妹妹上的生活,學習都交給我來管理,教育。對於這個妹妹我十分的疼愛,愛的同時充滿了害怕。學習方面,即將進入中學的她,對學習沒有積極,不上心,回到家裏對於作業總是拖拖拖,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很無奈,雖說我已踏入工作崗位,可是學生時代的壓力我都明白,她想要去逃避這個現實,我想去理解她,更加想要去幫助她完成。但是,我對自己這個無理的想法的後果充滿了害怕,妹妹現在只是小學,到了初中,高中作業量那麼多,我都要去幫她嗎?踏入社會找工作我也要去幫她嗎?理智下的我想了一遍又一遍,我可以做一個“有感情”的姐姐,絕不要做一個“感情用事”的姐姐,作爲過來人我應該去告訴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

有耐心的人生往往更幸福

剛進入幼兒園資歷經驗還不是很豐富的我,每天頂着很大的壓力去學習,拖着疲憊的身體來到家裏很是不想說話。然而每天妹妹恰恰跟我相反,回到家裏吃飯時總會在我耳邊嘮叨個不停,告訴我在學校裏發生的事情,而我則是急急忙忙的吃完飯把自己鎖在房間裏,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有一天妹妹突然對我說“姐姐!你幹嘛老是很急啊?”說完後妹妹就進了自己的房間,幾天了沒有她耳邊的嘮叨,做事情比以前快了好多,自覺了,但是她不快樂了,我失去了傾聽這個資格,她變得沉默寡言。我總認爲她還小,不會理解我的心境,直到那一天聽了她這句話,我才如大夢初醒般。妹妹說得對,我總是在催她寫作業,催她起牀,嫌棄她很囉嗦,沒有耐心放慢腳步去等待她。我口口聲聲說愛她,卻不知道無形中傷害了她。我把最壞的情緒帶給了最愛的人。事實上,每一個在成長過程中,他的幼小心靈,需要我們大人細心呵護。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再小心都不爲過。

鼓勵遠遠超過貶低

歌德說過“有錯必糾是對的,但鼓勵她人上進的效果更好。”妹妹上初中了,面臨第一次的月考,她考的很差,回到家垂頭喪氣,我上前安撫她的情緒並問她怎麼了,她把情況告訴了我,我只對妹妹說了一句話“我相信你”我鼓勵她,也許一句再不過普通的話卻成了她的動力,在第二次月考中她有了明顯的進步,當然這少不了他平日裏我們共同的努力,以及我對妹妹身上傾盡的一切。在此期間也拉進了我們姐妹之間的信任與感情。所謂的鼓勵並非一句簡單話,拉瑞。克拉柏和丹。阿蘭德寫過一本書,名叫《鼓勵的實質》,他們在書中這樣說“鼓勵別人不是一種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種展露在外的修養,只有那些對他人保持敏感和愛的人才擁有。”

上帝既然安排我們彼此遇見,則是一段來之不易的緣分。作爲父母一個主要的任務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長大成人的實質——豐滿、有血有肉的人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做好更好的自己,爲人父母者優秀了,示範作用會自然讓你的孩子優秀起來。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5

初冬,冷冽的風在窗外呼嘯,因爲孩子不穩定的學習狀態而勃然大怒,心情瞬間到了冰點。夜深人靜的時候,翻到了今年教育局推薦的書目之一,《遇見孩子 遇見更好的自己》。在清冷的空氣中,在陣陣墨香裏,煩躁苦惱的心,漸漸沉澱,而同時,我也對兒子的教育有了重新的認識和自我反省。

一翻開書,紀伯倫《先知》裏頭的詩結尾已經深深地觸及了我的心靈: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的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爲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帶着心靈的激動,我細細地咀嚼着這書中的真意。這本書是三位加起來足有75年家庭教育的育兒專家所寫。一個個樸實卻感人的故事,一個個樸素卻又發人深省的觀點,都在告訴我作爲家長如何保有一顆平常心;如何耐心正確地引導孩子的情緒;如何把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我們都該走進孩子生命的每一天,積極參與他們的成長,賞識孩子的點滴進步,珍惜和孩子共同度過的每一次體驗,在在時間裏慢下腳步,等待他們的成長。

我想孩子,就是上天賜予的寶貝,是他讓我逐漸懂得教育要掌握度,在愛與怕、自由限制中,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孩子一直是個心思細膩的寶貝。他乖巧懂事,體貼入微。所以在同學眼裏,他屬於比較乖巧的好同學。在我同事眼裏,他是聽話的好孩子。可是,到了四年級,隨着學業的加深,作業量的加重,寶貝開始也有種種偷懶的念頭出現了,並且在學習上有諸多的粗心與不認真的表現。在又一次錯的一塌糊塗的數學卷面前,我再次失控了,嚴厲的指責如暴風驟雨般爆發,孩子知道自己表現不好,哭了。那一晚,我和孩子都在悽風苦雨中度過。就連躺着入睡前,我也不斷思索,深深地希望他能夠有改觀。

這一切看似朝着我所認爲的、希望的方向發展,看似是做家長的我勝出。但當平息了心情,翻着書頁的我也開始細想,就因爲錯了5大題,到五點還沒有開始做回家作業就引發的風暴是否有意義?再想想,或許這周是因爲孩子感冒嚴重,所以課上有云裏霧裏的感覺,聽不進上課老師講課的內容。或許,他真的是累了,發了會呆。可是,就在那天,作業到五點的孩子沒有能吃上我特意留給他的一塊奶油蛋糕,也再沒有心情一起分享爲他藏了一整天的姑姑特意送來的飯糰。雖然,當時批評的暢快淋漓,也特別覺得不該給他好吃的,但事後內心也真的懊悔不已。我內心是知道這些客觀原因的。而我自己其實也忙於工作而沒有給予自己的孩子更多的關注。作爲家長的我其實自私地希望他能不要在我付出太多精力的前提下,安穩地,正常地完成自己的學習。可是,事實上孩子太小,能力有限。一旦有所差錯,已經精疲力竭的我的管教自然就變成了無情的體罰。

文中的經典故事層出不窮,能得到的啓示也是各不相同,值得細細品讀。讀了這本書後,我更明白:如何去愛孩子、保護孩子。絕不要因爲一件很小的事情,對孩子狠狠責打。倘若孩子因此就變得沉默少言,幾乎不願意和大人交流的話,真的是得不償失。事實上,孩子真的很稚嫩,他們的幼小心靈,需要我們大人細心呵護。 如果我們父母自己都無法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或許會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以後他也可以如此。所以假如長此以往,你今後再要求你的孩子好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也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卿希拉里.克林頓曾這樣描述他與女兒的關係:我第一次做你的母親,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兒,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而這本《遇見孩子 遇見更好的自己》,給了我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寶貝,是你讓我遇見了最好的自己。我不要做自以爲是的家長,而應不斷以以全新的視角看待親子關係,真正地俯下身子,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陪伴你一起成長。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6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書中認爲,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爲愛,而是出於害怕。也正是父母心中的這些怕與愛,讓家庭教育陷入誤區。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在的子女,於是,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在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種子都有不同的花開時間,大多數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根據幾十年的心理輔導以及教育子女的經驗,作者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纔是最重要的,正如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的確如此,作爲教師,我接觸過很多學生,每個學生興趣愛好習慣各不相同,性格脾性品格更是截然不同。然而在我的眼裏,只有兩類學生:家教好的,家教不好的。彬彬有禮的孩子,他的父母必然也是溫文爾雅;蠻不講理的孩子,他的父母中必有不講理的;愛打人的孩子,家裏定有時常動手打人的長輩。其實,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前,父母在潛移默化中給他的影響已是根深蒂固,如要改變,絕非易事。所以,是時候,咱們家長得將目光轉向自己,審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是合格的家長。

我們應該如何爲人父母?有人總結了這樣六個境界。第一境界,家長捨得給孩子花錢,以爲錢就是全部愛的表達。第二境界,家長捨得給孩子花時間,陪在孩子的身邊,見證孩子的成長。第三境界,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我究竟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第四境界,家長爲了教育孩子自己去學習,積極進行干預和矯正。第五境界,家長爲了教育而提升和完善自己。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現“我是誰”比“成爲誰”更重要。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爲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爲真正的自己。這個觀點,恰恰與《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本書的觀點一致。

你向孩子傳遞有價值的價值觀念了嗎?有責任感,誠實禮貌,有愛心,懂得尊重別人,能感恩,可以積極參與到家庭勞動中。這些良好品格和表現大都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的,這就需要父母持續的向孩子傳遞穩定的有價值的價值觀念,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父母與孩子的相遇亦是一份來之不易的緣分,是孩子的純真、無私、靈動洗滌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歷程。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把鏡子 ,不斷髮現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並用新我來爲孩子做示範和表率。我們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更沒有天生的教育高手,孩子的到來給了我們修煉、完善自己的機會,讓每個家長都有機會成爲更好的自己,孩子的未來有無窮的可能性,真的不能以我們自己人生和才智的侷限性去構想孩子的未來。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地尊重孩子,牽着孩子的瘦,一起成長。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7

成功的定義不是唯一,認真過好每一天就是成功。

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一個人究竟怎樣纔算是成功?擁有花不完的錢?能全世界各地去旅遊?每天見識不同的風景,遇見不同的人?思考過很久都沒有答案?

在我的眼中或許是憑藉着自己的努力,不用花錢出版自己的一本書算是成功吧!

可是這樣的成功對於我來說又很難到達,每次想到這個目標我就會從心底產生一種無力感。出版一本書對我來說很是艱難,每一天我都在盼望着這一個成功的結果前,然而成功是困難,我在這個道路上接受着難以忍受的煎熬。

盼望着,盼望着,就麻木了吧!是的,我就近乎處於麻木的狀態,好像如果最後成功不了也沒什麼。

在痛苦的抉擇中,我遇到了這本書《乘風飛翔,遇見更好的自己》,在書中我看到了對成功的別樣定義“別隻盯着成功,做好當下的自己”。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我是這樣認爲的,做好當下就是一種成功。既然我心目中的成功那麼難以實現,何必盯着它吶。

做好自己,認真地過好每一天,每一天都在接近自己心目中的那個成功,不也是一種進步嗎?就算是到了生命的盡頭,自己沒有得到想要的成功,但是我爲之拼搏過,奮鬥過,起碼在我生命的盡頭,我不會因爲每天的碌碌爲爲而悔恨。

成功的定義本來就是多種多樣的,就如書中所說,想要成功就要把眼光放長遠。

有一個長遠的眼光,並且在每天默默的爲之奮鬥也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別樣的成功,不是嗎?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8

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梅麗莎、賽西和我有時候會說起那些我們輔導過的家長,其中就有這類父母。他們教育孩子,不是因爲愛,而是出於害怕。梅麗莎說的很有道理,她覺得,如果父母因爲害怕而教育子女,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孩子從家長身上學不到多少好西,家長也起不到示範作用。出於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是被動型家長。

養育兒女和釣魚可以說是世界上兩種最需要耐心的活動了。不僅如此,做父母跟船釣一樣,也會遇到大風大浪的時候,讓人胃裏翻江倒海、難受得不行。釣魚也好、養育子女也好,都需要上面所說的短時或持久的耐心和接納能力。

記住,不要跟孩子爭吵。孩子跟父母吵架,不是爲了讓父母順從他的心意,就是爲了發泄自己的情緒,兩者對孩子都是毫無益處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說“我很愛你,所以不跟你吵”,然後走開。這種方式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也十分有效。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9

“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打開這本書,映入眼簾的第一句話便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是啊,每一個孩子都是降臨人間的天使,他們給家庭帶來快樂,也給父母帶來改變……

與孩子共同成長,需要你停下匆匆的腳步去傾聽孩子內心世界的聲音,在嚴與愛中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作爲媽媽,我心存愧疚。從幼兒園起,我與女兒相伴的時間僅僅是睡前,每天在她熟睡之際離開,在暮靄沉沉中歸家。女兒曾怯怯地問我:“媽媽,別人都是媽媽接,你也能接我嗎?”而我只能報之以無奈的一笑。忙忙碌碌的工作讓我缺失了女兒成長中最爲重要的陪伴。所以當女兒字體寫得難看時、英語單詞不合格時,我用最嚴厲的語言去苛責。而對於媽媽在成長中的缺席,女兒卻從未有過抱怨。想到這些,我爲自己不曾走進孩子的內心而感到深深的愧疚。陪伴是教育孩子最好的良方。現在我依然早出晚歸,但我會在孩子的書桌前陪伴她完成作業;我會在孩子睡前聽聽她的呢喃。因爲我知道陪伴有限,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自己慢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共同成長。

成長總是少不了管教,而無情的管教只會招來孩子的叛逆。該怎樣把握家庭中的嚴與愛的尺度呢?“好的父母應該把慈愛融入對孩子的管教上,並且不偏不倚,始終如一的奉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讓孩子有足夠的自由空間,但自由應該帶有約束,而且約束一旦形成就不要破壞。例如:孩子作業問題。現如今,輔導孩子作業成爲了每個家庭每天都會上演的“精彩大戲”。我們家也不例外,曾經也是雞飛狗跳,一團糟。但是制定規則會讓家庭和睦不少,比如規定每天晚上9:00完成作業,超過時間,自行解決。因此,規則制定後,女兒有帶着未寫完的作業哭哭啼啼的進校經歷;有不用提醒,早晨5:30就自己悄悄起牀寫作業的情況。這便是嚴與愛並濟。

女兒的成長讓我學會慢下腳步走進孩子內心的世界,女兒的成長讓我知道每個人都應該在成長中遵循規則。正如這樣一句話“我第一次做你的母親,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兒,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

孩子的世界如此豐富,作爲家長怎能錯過?用書信的方式來溝通吧,孩子給父母傾訴衷腸,父母給孩子表達期望。溝通讓家庭其樂融融,讓孩子充滿自信。

在孩子們身上我學會了溝通與讚美,學到了自律與關愛……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10

利用這個寒假,在陪孩子讀書的同時,我選讀了《遇見孩子 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因爲是邊陪孩子邊讀,所以可能不太細緻,但主要內容還是基本領悟了。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爲被其書名所吸引。在讀完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以及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改變孩子要先改變自己”的必要性,當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想它一定會告訴我們要怎樣做,怎樣改變自己方能教育出更好的孩子,因此帶着這樣的想法與希望讀了這本書。

本書正如我所意。作者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纔是最重要的。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真正接納孩子”和“A-B陷阱,父母只要A,孩子就會B。”這兩種觀點都指出了我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錯誤導向。生活中,我們總以爲孩子是我們的附屬品,我們怎麼教育他(她),他(她)就會什麼樣,也就是書中說的“A-B陷阱”。

爲此,我們就怕做得少而耽誤孩子,更有很多家長爲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只爲孩子多學點,免得將來後悔,實則這些輔導班讓孩子筋疲力盡。而書中告訴我們:其實這是一個陷阱,我們應該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真正接納孩子,對孩子要有耐心。比如說遇到事情不要急於發脾氣,不要輕易妄下結論;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深呼吸,給孩子留點餘地,專心傾聽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多考慮孩子的感受、想法與能力,設身處地爲孩子着想;做事、出門打出提前量,可提前15分鐘,給孩子留着足夠的時間。

其實讀到每一個故事,每一種觀點時都有自己的感受,或者是我正在進行的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或者是我要學會並運用的教育手段。總之,教育之路很長很長,需要我們不斷學習,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使之逐漸順應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發展。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11

尤金·彼得森就曾說過:“做父母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人展示長大成人的實質—豐滿、有血有肉的人生。” 懦弱似乎是父母、特別是有信仰的父母的大敵,因爲在常人眼裏,做父母的“理應是”強壯的人,有自制力,凡事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可是現實中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呢?一句話,這些品質我們並不具備。只要是人,就都是懦弱的,即便是那些在旁人眼裏堅強、虔誠、有自制力的家長們。其實大家跟我一樣,心裏都明白,我們都是懦弱的人,逞強是行不通的,這也是孩子渴望從父母身上得到的。

徹底剝奪自由,取消自主權,對成長的孩子是沒有好處的;家長應該做的,是讓孩子順利步入成年。家長都會在必要的時候,把自由和責任逐步交還給孩子,一次一點點,同時靜觀其變。如果孩子的責任感加強了,下一步就給他們更多一點自由,這樣循序漸進地交還,不可一蹴而就。萬一(或者說假如)孩子又搞砸了,父母可以把先前的過程重複一次,一直到他們真正懂事爲止。有些孩子懂事早一些,有些孩子懂事晚一些,所以等待的過程往往是比較困難的,有時甚至是痛苦的。

3歲孩童有3歲孩童的思維能力,青少年的大腦也有它的侷限性,做父母的應該在瞭解孩子的發育情況和發展水平以後,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拿成年人的準則去要求,儘量現實一點兒。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12

關於這本書,我想帶給我的,更多是鼓勵和力量,因爲它總能讓你在情緒不好的時候給你很多安慰,讓你擁有很大的勇氣去面對一切,迎接未來。

關於未來先實現一個小目標,再完成大未來,身邊總有一些讓你羨慕的人,他們要不就是事業有成,要不就是財源滾滾,要不就是愛情甜蜜。總之他們的生活足以滿足你對未來的一切想象,反觀你的生活,柴米油鹽,平淡無常,成功似乎是遙不可及的,難免讓人心灰意冷,其實任何光鮮的人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完全可以先實現一個小目標,再完成一個大未來,你也沒有必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裏,因爲生活永遠是你自己的生活,由你自己決定,它是什麼樣子的就是什麼樣子的。或許你可能會害怕未來,而我想說你應該害怕的不是未來,而是害怕未來的自己。所以爲了明天,請大膽的接受挑戰,漂亮的完成每一個小目標,你想要的未來,終究會爲你而來。

接下來是努力做到努力到無能爲力,拼命到感動自己。

你曾經用什麼證明了你的努力,是凌晨五點鐘,伴着微弱的星,蒙着惺忪的睡眼上路,是地鐵早高峯被壓碎的包子,擠丟的鞋,還是在繁華街區的寫字間熬了一個通宵鋪,不得休息,再輾轉到另一個城市裏去提案。總有人質疑你爲什麼要那麼累,那麼痛苦,難道在老家找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不好嗎?他們永遠不會懂得人生短暫,活着就是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就是要在自己的世界裏掌握話語權,就是要與命運對抗,做自己的主宰。努力到無能爲力,拼命到感動自己。努力打拼,才能成爲“很貴”的人,也唯有強大這個世界纔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再有就是思考,高質量的努力是帶着腦子的,在快餐時代的洪流中,人們腳步匆匆,信奉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準則,一窩蜂似的跟着大隊人馬向前邁進,但是最後你會突然發現你只不過是這個世界的平凡一員,庸庸碌碌的過了一生,原因就是你的努力並沒有帶“腦子”。那些真正睿智的人,並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盲目的跟隨潮流,他們懂得停下來的可貴,而這些停下來孤獨的時刻,最適合用來雕刻夢想,追求詩和遠方,也享受眼前的苟且,放慢腳步,你可以斟酌人生的方向,審視自身不足,要知道每一次的停留都爲了更好的出發

最後說,所謂的成功就是遇見了更好的自己,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成功,不管你賺了多少錢,永遠有比你擁有更多財富的人,不管你學習成績多好,還是有比你厲害的最強大腦,不管你工作能力有多強,總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成功是永無止境的,一味的追求成功,會讓你忘了生活的本質,最有意義的成功就是今天比昨天好,今年比去年好,人生的軌跡始終向高處行走,讓自己的感覺到幸福,我所謂的成功就是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在這本書中給我最深印象的一句話就是“女孩,你的名字絕對不是弱者”。因爲從那個女孩的故事,我看到並不是兩個感情關係不好,而是女孩自己的生活壓力壓垮了她,感到可惜。說白了還是自己不夠強大,所以爲了更好的自己,加油吧,我們終將與世界握手言和。

《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 篇13

一直不太有興趣去看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教養書。跟周邊很多升級的朋友們也聊過,大多都有同感。倒不是因爲我們這些傢伙自信滿滿,自居“高竿”不想提升,其實現在的孩子古靈精怪,動不動就來句“你這當老爸(老媽)的也太不合格了”“爸爸媽媽不愛我了”之類的話。孩子的話,往往最能說明問題。

之所以提不起興趣,是因爲不喜歡此類書的“格調”,不喜歡它們高高在上的“姿態”。在這類書中,父母大都是高高在上教育者、管理者、財產所有人,孩子們自然成了學生、員工甚至是私有財產。想想我們這一代的童年莫不如此,雖然不至於走極端自封“小白菜”,對這種方式有點反感也是在所難免有情可願的。

我們心中的愛與怕很多年前讀過紀伯倫的一首詩,至今仍念念不忘——“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其實,父母之於子女,本不應該是創造與被創造,教育與被教育的角色;父母之於子女,更多的是“高年級路人甲”有幸遇上了“低年級路人乙”,應該珍惜和善待這種緣分。

近日,一位朋友送了一本名叫《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給我,書中的觀點甚合我心。序言中有句話”今天的父母正在經歷一些改變,他們不再總是一門心思地想要改變子女,他們開始認識到自身也需要改變,需要與孩子共同成長。“我心中暗笑,是你們這些作者們經歷了一些變化吧。

書中有個觀點頗爲驚人: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爲愛,而是出於害怕。真是父母心中的愛與怕,讓我們的家庭教育走入很多誤區。

我去!我們心中對孩子滿滿的愛,怎麼就變成怕了啊!?先忍忍,彆着急反對,接着看他所謂的“誤區”。

誤區一:“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加倍‘奉獻’給現在的子女,於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

我有些不情願地點點頭,我們這些80後父母們是有這點傾向,誰讓我們自己的童年物質貧乏遺憾多多呢。

誤區二:“大多數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這次我不由地點了點頭。最近閨女剛上一年級,我倆都有點小焦慮,不敢像幼兒園那樣撒歡放羊了。下班回家就盯着寫作業,背課文,作業完了剛想看會電視,睡覺時間又到了(不好意思,因爲正式上學了,上傳時間提前至九點)。閨女一臉的不高興,覺得爸爸媽媽不愛她了,不陪她玩了。

接下來觀點更讓人吃驚,“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原來,我們心中的“愛與怕”源自我們的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