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鐘鼓樓讀後感(通用7篇)

鐘鼓樓讀後感(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鐘鼓樓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鐘鼓樓讀後感(通用7篇)

鐘鼓樓讀後感 篇1

鼓樓在前,紅牆黃瓦。

鐘樓在後,灰牆綠瓦。

整本書描寫鼓樓附近一個傳統四合院裏的租客們的人生故事。

人生百態,平凡人物的悲歡離合豐富多彩。

路喜純的父母早逝,但是他並沒有因爲疏於被管教而長歪,反而很善良,很能忍耐,又上進又聰明,這樣的他前途自然光明無限。

澹臺智珠雖然活躍在舞臺,但是她其實是一個很傳統的女人,和慕櫻有着完全不同的三觀。舞臺上光鮮的她生活中煩惱不斷,現在工作上也出現了巨大的危機。

孟昭英和薛紀徽是一對心地寬厚的夫妻。所以很快和同樣心地寬厚三觀相近的路喜純相熟並親近起來。有被這樣的感情溫暖到。

馮婉姝、荀磊以及張秀藻都是新時期進步青年,他們關於時間-歷史-命運-使命的討論讓我熱血沸騰,他們的三觀和薛大娘、詹麗穎自然完全不同,和孟昭英薛紀徽夫婦、路喜純也不同,和澹臺智珠同樣不同。他們有文化,有知識,迫切的想要了解這個世界,探索人生,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希望。他們的年齡是可愛的,外表是美好的,內涵是深厚的,學識更是身邊人欽佩且無所企及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潘秀婭和杏兒是城市和農村出來的平凡的女孩,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所思所想由她們自己生長的環境決定,性格說不上好與不好。她們都有可愛之處。海西賓也是三觀蠻正的年輕人。

龍點睛這個人讓我覺得憤怒惡心,不想讓他有好的結局。

慕櫻的人生在不斷的進步,身邊的男人換了一個又一個,她關於愛情和婚姻的言論讓我無法反駁,甚至還覺得有點對。她說“責備愛情的多變,就如同責備世界本身豐富多彩一樣。”“如果愛情消失了,那麼再維繫婚姻關係便是虛僞,是真正的不道德。”這些言論雖然看起來過於大膽,但好像又很對。我從39年後的今天看這些言論依然覺得無法肯定,但是我大部分同意。

人類歷史、個人命運、時間。鐘樓和鼓樓見證着時間的變遷,見證着一個一個、一代一代人的命運,見證着人類歷史。滄桑鉅變,鐘鼓樓依然在。平凡人物的內心世界波濤洶涌,外部人生經歷跌宕起伏,每個人對於世界的認識都是不一樣的,有着完全不同的三觀,無法說誰的正確誰的不正確,因爲世界本身都是這樣豐富多彩,而我,也只是這樣平凡的一個人。

我很喜歡的句子:

1、混亂中產生出秩序,不自覺中昇華出悟性。

2、紛紜的世事沖淡了他們酒桌上的誓言,然而並沒有減弱他們雙方內心裏的情分。

3、經歷過對獨眼英雄的盲目熱愛、對葛尊志的世俗情愛,她昇華到了對齊壯思的超凡的精神戀愛。

鐘鼓樓讀後感 篇2

小說主要通過對住在鐘鼓樓附近一個古舊四合院裏面的人一天的生活進行描寫,從而展示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生活百態。整個故事的主線圍繞着薛大娘家辦喜事展開描寫。從做紅案的路喜純,到幫忙貼喜字的荀磊,自家的大兒媳孟昭英,迎親的澹臺智珠/詹麗

穎,專門來撮一頓的盧寶桑,新郎薛紀躍等等人物。伴隨着人物的出現,作者一步步的介紹出現人物的簡要人生經歷和家庭情況。

整部小說給我影響比較深刻的是慕櫻這個人物,她超時代的婚戀觀給讀者帶來了不小的衝擊。看似合理但又經不起推敲。在小說中她寫了一篇文章:婚外愛情是合理的,愛情的多變性是由愛情這種東西的本質決定的; 如果愛情消失了,那麼再維繫婚姻關係便是虛僞,是真正地不道德;要求愛情專一,是要求從一而終的封建禮教的陳腐觀念;最嚴肅、 最純真、最道德的愛情,便是敢於愛自己真愛的,敢於對曾經愛過現在不愛的坦率地說出不愛,樂於迅速及時地脫離已經沒有愛的關係; 只要不是強迫性的感情關係,都是合理的,因而也都是道德的;離婚率與再婚率的上升,同居關係的公開化,不但不是世風日下的表現,恰恰是文明程度的提高。

小說的結尾作者也處理的非常有意思,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尾,通過作者的幾個問句來結尾。讓讀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和對小說的理解來回答這些問題,來給小說續寫讀者自己的結局。也許你現在已經有答案了,也也許你現在還沒有答案,甚至一直不會有,當都不影響你在合上書本的時候進行短暫的思考,也許這就是作者的本意吧。

鐘鼓樓讀後感 篇3

最近,把劉心武先生寫的《鐘鼓樓》又翻了出來,於是就又複習了一遍。從前看這本書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感受,現在已記不得了。如今以人到中年的心態再來欣賞,仍是頗有感觸。一本好書,就是這樣可以讓不同年齡的人都樂於欣賞,且各有不同感觸。

這本書的寫法是與衆不同的:以北京城鐘鼓樓腳下的薛大娘一家爲其小兒子薛紀躍辦喜事爲線,按照從卯時到下午申時的順序敘述了北京城裏各種普通人在80年代初的生活。其折射出的時代和地域氣息是顯而易見的,一幅幅畫面就那麼清晰的呈現在大腦裏,彷彿在看一部電視劇,讓人對於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有如身臨其境。可以說看完這本書,你也就是個北京通了。但我卻從中體會到另一番滋味。

書中描述薛大娘家從早晨到下午辦喜事的一系列瑣事以及由此牽扯出的各色各樣的人物,細緻描述各個人物的處事性格及生活悲喜,有一些地位稍高的人物,但多半是小人物。無論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罷,悲喜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每個人對待這些悲喜的方式卻大不相同,因而人生的道路也各有各的走法,其最終的結果自然也不一樣。

現實中,很多人在感嘆生活不如意,尤其是跟誰誰比起來就特別的不如意。於是這種不如意藏在心裏怎麼也揮之不去,成了一種心病。這心病到了一定程度時就會來個大爆發,會產生出讓人意想不到、瞠目結舌的事情來。童年時的同學日子比自己過的好,且有趨勢越來越好,相比起來自己就寒磣多了,往往偶遇時不免覺得難堪和自卑,便覺得自己太不幸福,沒有好父親,沒有好丈人,沒有好丈夫,沒有好兒女之類的,簡直一無是處。這種心態平時也沒什麼大不了,但當一件至關重要的事一下觸動了心裏的這種痛時,往往讓人崩潰而做出無法挽回的事情。很多人因此走上犯罪道路,也有很多人產生出不如了此殘生的想法。

幸福是什麼,幸福從何處來。這樣的問題人人在心裏都自覺不自覺的問過自己,也有許多哲學家試圖研究出一個結果來。但哲學家們的答案未免太過公式化和單一性,並不適用每個人的身上。各人的幸福還是自己才能體會和解釋的。總是看到別人的風光和自己的寒磣,又如何找到幸福!要知道,即便是那些我們看來十分風光的大人物們,其內心的痛苦又怎麼是我們能理解和體會並接受的呢。而自己所擁有的一些東西,也未必不是那些風光的人所短缺並十分羨慕的。

一個簡單的例子:某某富商常年做生意,擁有家財萬貫,我們就可能羨慕他的生活富足,無憂無慮。可是他的妻子也許並不這麼想,沒有丈夫常常陪伴的她覺得自己很不幸福;他的子女也許也不這麼想,從小到大很少看到父親的孩子也許常常看着大街上懸掛的計劃生育的宣傳畫怔怔發呆。

我理解的幸福,正如一則公益廣告所說:父親很忙碌,母親很辛苦,我很努力,我們一家很幸福。

鐘鼓樓讀後感 篇4

劉心武的大作《鐘鼓樓》,就像吃了一碗老北京炸醬麪一樣,其實說喝一碗老北京豆汁更貼切一些,可惜我沒有喝過,是沒敢喝,讓人真真切切、痛痛快快的體會了一回北京風情。

故事的主體內容很簡單,講述了薛大媽的二兒子薛紀躍結婚當天發生的事情,以時間爲主線,從早晨薛大媽起牀開始籌備到晚上客人們散去,一天內在這個北京的一個普通的四合院內發生的一切,通過四合院內的每一個人的經歷逐一展開,展現了北京的風土人情,舊貌新顏。

故事中所涉及人物衆多,每個人個性突出,性格鮮明,通過不同人以各種形式的接觸,展現出各個階層人的面貌。雖然人物衆多,但並不凌亂,每個人背後的故事,豐富了作品本身的血肉。

雖然薛大媽努力的想要把兒子結婚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儘可能的想的周全些,但往往事與願違,總是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差錯。每個人的一生都希望自己更順利一些,我們在祝福別人的時候也會常說一切順利、一帆風順呀什麼的,但是做起事情來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阻礙,讓我們走些或大或小的彎路,我想,這也許正是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吧。

作者在作品中多次提到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富有了邏輯性哲理性,使得作品本身提高了一個層次,是作品更加耐讀、耐人尋味。

其實這種作品形式並不陌生,與前面讀過的《額爾古納河》、《塵埃落定》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一個故事,展現了一方風土和很多不爲人所知的民風民俗。

去過很多次北京,走在大街和衚衕裏,吃了南北菜和地方小吃,看着格式新建築和文化古蹟,通過這些能深刻的感受到北京的文化底蘊,永遠有看不完的景色和聽不完的故事,和哪裏都不同,這就是北京。讀這本書的時候,那首何勇的鐘鼓樓總是縈繞在而耳旁:

我的家就在二環路的裏邊

這裏的人們有着那麼多的時間

他們正在說着誰家的三長兩短

他們正在看着你掏出什麼牌子的煙

鐘鼓樓讀後感 篇5

我在無意中尋得這本書,卻出奇地喜歡它。這篇小說的命名就特別吸引我,可能是家鄉也有一座"鐘鼓樓"的緣故。書中的鐘鼓樓有着悠久的歷史,所以啊,它經歷的事兒可真不少。不管是"糟心"的瑣事還是"歡快"的樂事,在翻動的書頁間,我們似乎離鼓樓越越近。有時竟會覺得,莫非這世上果真有什麼"前世輪迴"罷?不然我怎會對鐘鼓樓如此熟悉?

(一)學價值

剛敲打完標題,我意識到——這題目取得過於廣泛了。況且,我作爲一名簡簡單單的讀者,對這篇小說的學鑑賞自然不如學家們的評論。但是,又正是因爲一名讀者,我想,我們也有權利品鑑一本好書。對於質量,卻不敢"打包票",權當各抒己見。

說回正題,這篇小說的構思及其巧妙,與《雷雨》有那麼幾分相似,都是採取以某一天的具體事爲線索而展開全。《鐘鼓樓》以薛紀躍娶媳婦爲"點"分散開,就好比是一塊石子投進了湖裏。薛紀躍娶媳婦是石子,由此而生的漣漪卻囊括了那條巷弄裏形形色色的人物。順敘是框架,插敘是填充,兩條線索有條不紊地進行着,這也讓中的人物忽地"立"起了。他們逃離了字的二維空間,竟到我的面前上演着他們的生活,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實,我們的呼吸聲似乎在同一個頻道。

一位學家,一位作家,他寫這部作品究竟是出於怎樣的目的呢?是爲了生活,還是爲了興趣,亦或是爲了所謂的"主題思想"?有時候,我也不明白:那一份份答案是否正是作者的初心呢?在這篇小說中,不是單一的敘述,而是——我說出我的看法,不管你是誰。作者在表露他的內心想法,作爲讀者,你能有共鳴更好,沒有也不礙事。後會有專門的篇幅和大家分享中有趣的觀點。

語言是一種思維工具,每一個故事都有它特定的場景,全地道的北京話,時而摻雜些北京的方言,一會兒看正一會兒看註解,這樣並不繁瑣,倒頗有幾分童真的感覺,可能我是真的在和字"躲貓貓"吧!行雲流水般的語言,看似樸實無華,實則蘊含着太多人的性格。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說,韻味也不一樣。而作者似乎能夠察覺所有人的心思,他知道這個人物在這個場景中會採取怎樣的方式表達。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在話語中重獲新生。我喜歡這樣的語言。

請問,你覺得你是一個經典的人嗎?

以前,我認爲這世上的每一個人啊,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是,從某些方面說,我們都有共性。比如,我們用"好"與"壞"就把人分類了,就以這麼簡單的方式……讀到詹麗穎的時候,我覺得和她相似的人太多太多。故摘錄一段原如下:

"她啞嗓子、大嗓門,說話驚驚乍乍。這倒也罷了,頭一條她最愛誇張,什麼事情經她嘴裏一說,不誇張十倍以上決不罷休。"

"再一條她不懂得理解別人、體貼別人。固然她從未有意去傷害過別人,但她說出口的話,總在無意之間讓人難以忍受。"

"最要命的一條是她不懂好歹。任性起,不僅跟爭吵的對象鬧個天翻地覆,去從中勸和的人,包括那明明是站在她這一邊維護她的人,她也一概不認,有時反而把那本是向着她的人,激怒得成了她最主要的爭吵者。"

即使沒有將具體的事例呈現在您的面前,我想,但從這幾條您就一定能想象出這詹麗穎究竟是何等人物了吧!劉心武在中也提及到"對於人說,最難以改造的確實莫過於性格。對於描寫一個人說,最難以表現充分的也莫過於性格。"如果在您閱讀我摘錄的段時,腦海裏浮現的人物是你身邊某一個具體的人時,我想,作者刻畫人物就應當是成功的!

(二)什麼是時間

"怎樣認識時間?它究竟是一個圓圈?一隻飛箭?一條奔向大海的河流?一隻骰子?一架不斷加速的宇宙飛船?它真的可以卷折、彎曲?……"不同的人對時間的感受是各異的。甚至有時候我們都是唯心主義者,不然怎麼總說"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格外地快"呢?時間是一種計量方式,起初以日月星辰的變化爲依據,而後隨着社會的進步,時間的計算也就更加細密精確。倘若每一天都以日月星辰計量生活,我想,這可能就是詩人口中的浪漫吧!

時間在流逝的過程中,你感受到歷史感了嗎?歷史感又是一個廣泛的話題,但我不能避免。在這本書中,你讀到的是另一個年代的故事,因爲你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所以太多太多的事情,你都無法用自己的隻言片語解釋。那,從書中讀到的就是全部嗎?你眼睛所看見的事物都是別人想呈現在你面前的,別人擁有保留餘地的權利,當然,你也同樣擁有權利——辨別、選擇的權利。

時間如此玄妙,我說不清楚……

(三)繽紛的愛情

愛情,是篇、戲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爲它充滿着矛盾,這正是學作品所需要的調味劑。同樣,在《鐘鼓樓》中,愛情二字同樣佔據了相當大的部分。

愛情分類型嗎?究竟要以怎樣的眼光看待它?邏輯學中談到非對稱關係時,老師說:"愛情又何嘗不是非對稱關係呢?"在愛情中,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甚至會使對方產生厭煩的情緒。我也不知道,愛情這座天平,什麼時候纔會絕對平衡。

張秀藻對荀磊的愛情是"愛而不得"——張秀藻在自家的書房裏遇見了荀磊,這是初識,也是少女萌發愛慕的時刻。有一句話叫做"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世間難道真有那麼多"剛剛好"嗎?我想,他的一句"真巧"也蘊含着他背後的努力。進行了一番鋪墊無非就是想說明張秀藻和荀磊沒有在"對的時間"裏。

荀磊和馮婉姝是"志同道合"的愛戀。即使家庭環境仍有懸殊,但是彼此之間的戀愛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是滿足的!同時,也是我理想中的模樣。我和你在一起時,我們可以共同經歷柴米油鹽醬醋茶,但是我也需要你和我一起讀書;一起旅行;一起享受生活……愛情不僅僅只是感性的,同樣它也是理性的。我喜歡你,我對你心生崇拜,這樣,我們就能白頭偕老了嗎?

慕櫻的原名叫"慕英",在她十七八歲的時候,在報紙上看到一則英雄的報道,那顆稚嫩的心受到劇烈的碰撞!她開始給英雄寫信,她崇拜他,她要去照顧他!後她就順理成地和英雄結婚了。這就是"慕英"的由。她去讀醫學院時,人生的視野得到了擴展,她忽然意識到她和英雄根本就不是愛情,那明明只是一個無知少女的盲目崇拜而已!爲時已晚嗎?不!她選擇和學生會主席葛尊志在一起。即使那時她已經和英雄有了一個孩子,但這樣就能阻擋她去追逐她的愛情了嗎?她選擇放棄原有的一切投入到新的感情生活中去。

愛情是一個複雜的命題,因爲你不能立馬辯其真假。慕英也認爲葛尊志是她一生所愛。但當她遇見齊壯思時,她再一次覺得這纔是真正的愛情!慕英對葛尊志說:"我不愛你了,我愛上了另一個人,非常非常熱烈地愛上了另一個人……"可是,幾年前,她又何嘗不是對英雄那麼說過?在愛情裏,下一個永遠是最好的`?最合適的嗎?誰也不知道,在慕英的生活裏究竟還會出現多少個"下一個",也不知道她究竟要爲了多少個虛無縹緲的"下一個"葬送一個又一個原本幸福歡樂的家庭。

兩個相愛的人攜手並進的終點就是婚姻嗎?這裏有一種名爲"合適的婚姻"薛紀躍和潘秀婭的婚姻就是這篇小說主要的線索,潘秀婭和薛紀躍都是小市民家庭,只不過薛紀躍的家庭條要比潘秀婭優越。他們是經別人介紹相親走到一起,"對於潘秀婭說,自從過了22歲,‘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淺意識’就支配着她積極行動起。對於她說,這事的意義很簡單:她要在夠得着的範圍內,找一個儘可能好一點兒的對象。"在她的人生中,婚姻更像是一塊跳板,是一種能讓她儘快過上好日子的手段。對於這樣的結合,我無法去論斷。合適的婚姻太常見,卻又讓人心裏隱隱擔憂。

(四)她們,有趣的愛情觀

從上一個段落中,我們已經瞭解到中的"她們"每一個女生都能擁有一段獨家的愛情記憶。但是每一個"她"對愛情的看法又不一樣。

在中慕櫻曾寫過一篇回擊別人對她的非議。"她在那篇裏說:‘責備愛情的多變,就如同責備世界本身豐富多彩一樣。一個關在屋子裏出不去的人,他自然只能從狹小的天地去發現可愛的對象;一旦他走出屋子,到了田野,他必定會發現更加可愛的東西;而一旦他從平原登上了崗,視野進一步得到拓展,他必定會發現更高一級的美……隨着視野的擴大、選擇機會的增多,人們不斷昇華着自己的愛情,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問題不在愛情的多變,而在對所愛的對象是否採取了脅迫的獲取方式,對所不愛的妻子或丈夫是否能在尊重人格的基礎上妥善地解除法律關係……’"

而馮婉姝是這麼說的——"她(指慕櫻)這寫得挺漂亮,富於雄辯。可她這‘屋子裏’、‘田野上’、‘頂上’的比喻,其實是站不住的。愛情,這是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之間的關係問題,而不是一個人和景物之間的關係。對於風景,對於物品,我們可以這樣做——比如看膩了小橋流水,我便去欣賞高大河;用膩了這隻茶杯,我可以乾脆把它砸碎了事……總之,有了更好的,自然可以立即捨棄舊的取用新的;可是怎麼能這樣對待一個人呢?愛人,或者說愛過的人,不是一穿舊了的襯衫,可以像脫衣服那樣一脫一扔了事。人家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條活鮮鮮的命,有着具有同樣價值的靈魂;既然愛過,相互享受過,那麼,即便現在不愛了,不想維持原有的關係了,也必須承擔道義上的責任,盡應盡的義務……"

之所以覺得它有趣就是因爲這種在不同的時空裏針鋒相對吧!

我是一個懶人,並不是每讀一本書就會有一次深刻的體會,我稱呼其爲可遇而不可求。在偶然之間遇見你,也只能道一句"兄臺,珍重!"我盼望着有更懂你的人讀你,盼望着……始終盼望着……

鐘鼓樓讀後感 篇6

小說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初發生在北京鐘鼓樓一帶的故事,展示了極其豐富多彩的社會場景,在風俗、觀念開始發生鉅變的迷人的北京老城,陳說着市井的悲歡、幾代人的命運。這部小說被稱爲:一部洋溢着濃濃京味的現代《清明上河圖》。

整部小說僅僅敘述了12個小時發生的故事。故事從清朝光緒年間展開序幕,描寫了一個活生生的老北京。寫了老北京的衚衕、四合院、集市、寺院、酒肆……而最能引起讀者的興趣的是老北京人的生存狀態。我曾想過爲什麼作者要用鐘鼓樓來做題,或許是屹立在北京中軸線上的鐘鼓樓見證了無數個這樣平凡的老北京人的生活故事。或許,鐘鼓樓也象徵着歷史,象徵着一種“靜止的時間”。閱讀《鐘鼓樓》,你能感受到濃郁的老北京文化,還能感受到變革歷史的過程中,老北京人的心態變化歷程。

鐘鼓樓讀後感 篇7

《鐘鼓樓》是對北京社會方方面面的羣像描寫。羣像面描寫又不是家族小說,具我所知北京的老舍先生和張恨水先生是兩位大師。讀了劉心武的《鐘鼓樓》發現他也是這方面的高手。八十年代,語言上似乎不如前兩位大作家那麼“活泛”。(很多北京俚語直接的寫出來,還做了註解,很有意思。比如我們都知道北京人說人死了叫“嗝屁潮涼”。人死的時候要打一個嗝放一個屁,然後尿流出來就潮了,最後全身涼透,故稱“嗝屁潮涼”。)但我卻覺得對於這部作品來說,語言的魅力顯得不那麼重要。

甚至故事、情節對我的閱讀都突然變的不重要了。我覺得我最近對於文學作品或許進入深度閱讀的狀態了。重要的是綿綿不絕的“言與味”。許多作品蕩氣迴腸之後什麼都沒了,實際上很貧乏,《鐘鼓樓》這種作品卻極其豐富、紮實,簡直就是北京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的綜合調查報告的小說版。讀的不是故事,是各種各樣的人,讀的是生活本身。然後讀着覺得特別親切,特別真實。

我早有這種羣像描寫的願望,只是覺得下手就難,心理覺得積攢了很多各色人等的生活片段,但真要寫的時候立刻就成了杯水車薪。我的動機似乎和劉心武在扉頁上的話有共同的感觸--“謹將此作呈現給在流逝的時間中,已經和即將產生歷史感的人們”。基於歷史表現當下,然後又共同匯聚成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