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發現母親讀後感(通用22篇)

發現母親讀後感(通用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發現母親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發現母親讀後感(通用22篇)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

母親,是一個偉大的稱呼如何認識母親這個重大角色,《發現母親》一書,給了我們最好的解釋。

作者認爲,人的生產是一切生產中最重要的生產,母親纔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雖然她在體力上抵不上一個男子,可她可以把孩子培養成品德高尚的優秀人才,同時她也可以把孩子教唆成無惡不作的殺人犯。在孩子的成長上,母親的作用佔90%以上。只要母親稍有疏忽,都有可能對孩子帶來毀滅性的損害和打擊。仔細觀察,我們能夠發現成功人士的身後往往有一位優秀的母親:

宋代的賢相張浚,幼時喪父,母親計氏矢志苦守,孤兒寡母,度日艱難。但張母端正平直,治家教子有方。張浚剛會說話,母親就讓他誦讀父親生前寫的文章,到他能記事,就告訴他父親的言行,“無頃刻失教”。所以張浚幼時就行止端正,走路腰板挺直,目不斜視,說話不打誑語,他20歲剛行冠禮,就進了國子學,母親送他遠行時哭泣着說:“我們孤兒寡母,門戶寒微,你只能靠自己成才立業了,你應當把你祖父和父親的事業時刻掛在心上。”並書寫了數十條誡語送給張浚。後來張浚一生不斷進取,愛國重賢,官至宰相。他力主抗金,重用岳飛、韓世忠等。紹興八年,金使以招諭爲名南下議和,他不顧自己遭貶永州的逆境,連上五十疏表示反對,爲後人所推崇。

一個寡母帶着孩子,其生活之艱苦,可爲世人所想象,卻能在如此之逆境中把孩子培養得如此之優秀,可值得現今爲人母者去思考。現在有很多母親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職責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母親對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極其重大的影響。

莫扎特是成功的,但卻絕不幸福,他的父親逝世以後,他便過着乞丐般的生活,35歲便早逝了。帕斯卡是成功的,但卻絕不幸福,他自己也說:“我18歲起沒有一天不苦惱。”約翰羅斯金是成功的,但卻絕不幸福,他自己概括說:“一般來說,我所接受的教育是錯誤的,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日本教育家黑田郎對此曾評論說:“藝術或學術的天才們,在父母的期待下接受了極端的天才教育,結果變得偉大。但是,許多人也因此而遭受災禍,身心健康受到損害,使終生不幸。”這些天才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其本身卻是不幸福的,之所以如此,是人類在注意智力的同時忽視了更本質的精神的培養。因此,井深大說:“20年過去了,社會發生了變化。我強烈地感到,迄今的教育僅把教育焦點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一半的教育’,而忘卻了培養精神或樹人的‘另一半的教育’。如果從早期開始進行智力教育,肯定會培養出英才或秀才。但是,我發現,如果從增強智力的目的出發進行‘幼兒教育’則是錯誤的。總之,最重要之處,並非培養以知識爲中心的智力,而應以培養精神、培養品德開始。我要再三強調的是,要把忘卻了的‘另一半教育’置於首位,而可以把智力教育放在第二位”。

中國古代一直有一個“三不朽”說,即立言、立功、立德,立言是最低層次的,而立德則是最高的要求。進入立德這種境界,人會對這個世界抱一種感恩的心理:因爲有千千萬萬人的創造,纔會有我今日的一切;是因爲有千千萬萬年的歷史,才讓我經歷了這個大千世界。每一個黎明,都會感謝上蒼又多給了自己一天的創造,每一個夜晚,都會感到一種慰藉的滿足。每一天都是以欣喜的心情經過,每一件事情都是以宗教的態度對待,他就還會爲任何外界的誘惑所幹擾,因此他一定會創造出最大的事功。對於立德來說,成才僅是結果,而決非目的。到了這種境界,便如老子所說:“聖人無積。既以爲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爲而弗爭”。有了這種幸福觀,莫扎特也許不會潦倒,帕斯卡也許不會早逝,尼采也許不會瘋狂。他們會像馬斯洛所選出的自我實現的愛因斯坦一樣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樣,早期教育不再是智力教育,而是這三者合一的教育,是保證人生幸福的教育,讓人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都有一個如馬克思讚頌林肯那樣的一個幸福圓滿的人生:

所以就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本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讓人更深刻地認識到母親的職責,認識到母親在孩子的成長乃至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處的地位。“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爲天才的母親。”此書是母教的一次自我反思,具有豐富的思想和信息,立論嚴謹、觀點新穎,可讀性、啓迪性也很強,作者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名人的精彩案例,遣詞造句十分精煉,完全可以當做一部文學作品來欣賞。

世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教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學問,也是令許許多多父母困惑的一個大問題。《發現母親》爲困惑的父母解答了這一問題,給全天下的父母以及將成爲父母的人上了一堂最重要的家教必修課。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2

“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

做了十幾年教師,已是四歲孩子的媽媽,一直覺得自己懂教育,可拜讀了王華東的《發現母親》後,我如坐鍼氈,因爲我又發現了自己的淺薄。一般會被認爲,《發現母親》是一本講早期教育的書,倒不如說它是講全面教育的書,更確切點說是講根本教育的書。作者以理想主義的熱情,發現了母親的偉大作用——“母親的素質決定着民族的未來和命運”,或者說:“左右國民命運的是母親的教育”,“母親,只有母親,纔是創造歷史的正直動力”。他用詩一般的語言概括爲:“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

多年來,我一直關注着學校教育,對兒子的學前教育自我感覺也良好。可《發現母親》不僅讓我看到了自己荒廢了許多對兒子早期教育的大好時光,而且也讓我找到了那些學校教育頑疾難以治癒的癥結----家庭教育的薄弱。《發現母親》讓我對家庭教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不能忘卻的悲劇令人心酸的往事。王華東出生於1963年,出生後不到半年,便因母親的長病被送到了外祖父家,一住就是十年。等他再次返回父母身邊時,迎接他的家庭氣氛比當時全國的氣氛還要沉悶。父親是被打倒的走資派,父母微薄的工資要養活包括他在內的三個男孩子,本來就很低的生活水平,又增加了一個“費衣費鞋只會吃飯不會做事”的飯桶。更糟糕的是由於外公外婆多年的溺愛,使他更難“入家隨俗”了,他攪亂了原有的家庭秩序。從被父親“打服”的那一天開始,他就在心靈深處對抗着這個家,對抗着父母。“家是令我恐懼的地獄!家的外面永遠是美麗的,離家越遠,這種美麗越動人!”“隨着年歲的增長,這種敵對不僅沒有消除,相反更加仇恨”“我考大學的最強烈動因,就是要遠遠的離開這個家”。

爲了減輕心中的壓抑,我不想繼續整理那些悲劇。其實,天底下的許多悲劇,都是可以避免的,特別是由教育不當產生的悲劇。提高教育水平是提升人類素質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正在進行這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全國上下從教材到教育理念,從教育方法到教育設備等都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教育的確在改變,而且已初見成效。但是,受王華東老師的啓發,我認爲我們的教育改革,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家庭教育。我們不妨做個試驗,把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學習生涯中的老師換一換(可以換換班級),也就是換成同時代的其他教師,我想結局一般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因爲同樣環境下,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都是統一的,老師的素質雖有高低之分,但是相差不會很大,每位老師最低標準也要擁有教師資格證。而如果把一個剛生下來的孩子送到一個不同環境的家庭裏去養育,孩子將來的結局肯定會與親生姐弟大相徑庭。我們都能看到,從一個家庭裏走出來的幾個孩子都有驚人的相似,除了遺傳素質的影響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後天接受了相同家庭教育的影響。

目前,我們的學校教育有各級的政治機構、專業機構在引領,有衆多的家長和監督部門在監督,這些都促進了學校教育的質量。可家庭教育呢,有哪個專業機構和部門在監督評價檢查每個家庭的教育情況呢?父母教育水平提升只是一種自發行爲,有多少不具備做父母資格的人正在爲人父母呢?其家庭教育的效果自然相差懸殊。所以,我國的家庭教育的水平不足,已經嚴重影響到學校教育的發展,影響着人的素質的提升。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下,人才才能大批地涌現,教育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價值,否則,再好的學校教育也像一個蹺腳走路的殘疾人,它永遠難以發揮出速度和水平!

《發現母親》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用他自序中的話:“願天下人共讀之,不僅僅是讀這本書,甚至就不是讀這本書--而是讀父親、母親這樣的大書,而是讀做人、做高尚的人這樣的大書。因此,不僅願天下人共讀之,更願天下人共勉之、共行之。”

最後,我用此書後記最後一句作結:“每一個母親都有一個好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好母親”!

寒假期間讀了《發現母親》這本書,把80萬字的書讀完,應該也需要一番功夫,但我還是非常着迷的把它“啃”完了,細細回味,覺得它確實值得一讀。一是敬佩作者不但文才好,而且更重視通過事實、實例和各種實驗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讓人不得不信服;二是感覺自己這方面瞭解的太少,看到這本書有些晚了,錯過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三歲決定人的一生)但不管怎樣說,因爲畢竟我們是做教師的,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學生當成是我們的孩子般的來愛護、教育。讀了此書,有3點很值得共享。

一、所謂讓孩子玩,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同樣是搭積木,在開始是讓孩子訓練手的靈巧性,在稍大之後可以告訴每一塊積木的作用,一個5歲的孩子和一個3歲的孩子在搭積木時不應該是一個層次上的,但現在孩子卻是如此,這就是如同孩子在上課,而老師每天只讓孩子念同樣的課文,因此,孩子的玩不應該是“瞎玩”,至少不應該全部是“瞎玩”,應該是有目的的,是睜着眼睛的玩。做爲一名母親,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個觀點就是讓孩子盡情的“玩”吧,“玩”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務,這我很贊同,讀了《發現母親》的書,我開始意識到“玩”的真正意義和價值。自己的生活中,也立志做個好母親,好好的陪孩子玩,還要賦予“玩”豐富的內容,我想我會做到的。

二、鈴木鎮一認爲要改掉壞習慣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便是培養正確的習慣以超越它。

確實是,一個壞習慣是很難改正的,他是學生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特別是壞習慣往往有它優越舒適的特性,很難讓學生一次改正,但我們可以給學生一個過程,經常的在孩子的耳邊提醒,以督促他們形成好習慣,超越壞習慣,我想經過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也許就能體會到自己的成功與進步了。

三、家校結合的方法:冷靜的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錯誤,啓發孩子理解老師的心情,指出老師是關心和愛護他的,老師雖然生氣,只要他認真改正錯誤,老師就會歡迎,同時,母親要把孩子改正錯誤的決心轉告老師,讓老師對孩子不抱成見。對孩子的進步充滿信心。

做爲一名教育者,我們要經常的跟家長打交道,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良方,有時會把孩子的錯誤毫無保留的告訴家長,而很多家長處理問題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直接就在老師面前揍孩子了,有的回到家裏訓,有的則能處理的很科學。所以,我們還有義務去感化,甚至是教育家長,正確的面對孩子的錯誤,用科學的家校結合的方法去管理和培養孩子。

書中倡導的好:教育應該同孩子一道成長!教師是教育的執行者之一,我們也該一道成長了,給自己的孩子做個榜樣,更給身邊的孩子做個榜樣!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3

“上帝之所以先造出男人,並不是因爲男人比女人優越,而是因爲男人比女人好造,上帝先造出男人這個試驗品後纔去造女人。當上帝把女人造出來後,上帝造人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它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女人!母親的工作正是上帝的工作!”--題記

假期裏我在讀一本厚厚的書(八十萬字),書名叫《發現母親》,作者王東華。1999年,王東華推出他歷時6年,精心打造的80萬言教育專著《發現母親》,第一次系統論述了他在母親教育方面的10大發現,呼喚全社會重新認識母親的價值。該書一經推出,無論是對圖書市還是社會思潮,都形成了一股強勁的狂飆,將數億雙目光都共同投向了母親教育,從而歷史性地將母親教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所有的不幸和悲劇其實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追溯到童年的不良影響。悲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悲劇發生的原因,是不知道在今後如何去避免這類悲劇的發生,而這纔是最可怕的!

“在一個充滿自私、卑俗、猥瑣的家庭裏是不可能培養出一個志氣高昂的人的。這些人儘管生理健全,但是卻缺乏最起碼的責任心,他們的孩子生理上健全,但精神上卻被他們親手製造的一次次精神車禍致殘,成爲精神不協調者,成爲反社會性的人格,成爲罪犯,這些人象繁殖蒼蠅老鼠一樣在地球上爲我們人類繁殖精神殘疾者。

“在現代社會,什麼都強調學習和考覈。沒有人敢不經過充分的練習就走上舞臺去演奏鋼琴,沒有誰敢不經過考覈就把汽車發動後開到市區,但是人類何曾出現過爲了哺育孩子而去精心設置的育兒學校呢?我們社會對那些從事兒童工作的各種人員,如教師、醫生、幼兒園裏的營養師等都要進行專門而嚴格的訓練,可是對在孩子生活及成長中擔負最重要培養任務的人──母親,卻視而不見地沒有給予任何專門的訓練乃至最低程度上的提醒!

“一個有着明顯道德缺陷的家庭裏是不可能孵出金色鳳凰的,而爲了給孩子創造一個最基本同時也是最必須的成長環境,淨化我們自己就成了最主要的任務。

“象服兵役一樣來服母役“

讀了以上文字,相信每個做家長的都應該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多少年來我們強調家庭教育,但並沒有從這樣的高度去認識,當今的獨生子女時代更是讓我們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在讀過文中許許多多生動的案例後我們更意識到家庭教育中母教尤爲重要。

我們反思自己的成長經歷和自己的孩子的成長經歷,我們都會或多或少地有一種遺憾的感覺,尤其是讀到那句象服兵役一樣來服母役,真覺得很在理,應該讓所有的做媽媽的和即將做媽媽的明白這個道理,並且心甘情願地履行母親的一切職責。

我們經常與一些孩子的家長交流,交流中我們會發現孩子家長的行爲帶給孩子的影響是最明顯的,有的家長無理取鬧,表現的沒有教養,他的孩子必然也是那種頑劣且不容易教化的孩子,我們都知道這並不是遺傳,而是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耳濡目染。曾經有個孩子打了人卻拒不認錯,找到家長的時候我們便找到了答案,原來他是從家長哪兒學到的“功夫”。

相反,一個有責任的家長,即使孩子身處非常不利的環境或者家庭遭遇重大變故,也能以一個家長的責任化解不利因素,使孩子在家長的關愛中健康成長。我校曾經有位同學的家長因婚外戀使夫妻感情破裂,離婚後,孩子跟隨母親,但是這位聰明的母親不是向孩子喋喋不休地訴說其父親的不是,而是從孩子的健康成長出發,告訴孩子離婚僅僅是大人的事情,爸爸媽媽都像從前一樣地愛她,把家庭離異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降到最小。我們從孩子身上看不到一般的離異家庭孩子常出現的情緒和性格變化問題。這位母親是明智的,她懂得斬斷痛苦的鏈條,保護孩子心靈不受傷害和污染。這是真愛,大愛。

如果所有的家長,所有的母親都能認識到一個母親的職責和義務,那會給無數的孩子帶來快樂的童年和諧的人生。這對於家庭幸福,對於社會和諧都將是非常有利的。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4

母親,當每個人見到這個詞,內心都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而我在讀這本書時也是這樣,心裏暖暖的,不僅僅如此,我還一直懷着尊敬的感情,因爲我是母親獨自帶大道十二歲的,所以我對“母親”一詞感受更深刻。

在讀《發現母親》時,更發現“母親”是一種職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份職責。在書中,作者講到:偉大人物的塑造都離不開偉大的母親,母親是孩子的總設計師;童年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舉足輕重的位置,猶如樹根與樹;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不僅僅是智力和知識的培訓,還有意志、品德和氣概。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5

《發現母親》是教育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老師殫精竭慮歷練十年而成的一部母親教育專著。在書的封面上除了書名和作者的名字外,還有這樣兩句話:“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這兩句話貫穿了全書的中心,是作者最有價值的發現。這是一部能夠引人共鳴共思共感共嘆的書,閱讀之後讓我的心久難平靜回味無窮的書。

我也是一個努力想做到更好的母親,閱讀過後並仔細揣摩,我懂得了:做一個好母親並不只是生下孩子給孩子餵飽這麼簡單,母親不能只是用手把孩子捧起,更要用心把孩子捧起來。母親餵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奶水,更應該用自己的精神素養餵養孩子幼小的心靈。因此母親要有足夠的自我認識,知道自己肩負的是怎樣重要的使命。樹苗是孩子,土地是母親。小樹苗只有紮根土地才能長大,小樹苗能長多大多高取決於土地是否有足夠的營養,沙漠里長不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缺乏智慧、心靈貧乏的母親是教育不出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的。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這兩句話貫穿了全書的中心,是作者最有價值的發現。讀罷這本書,這兩句話久久在我心中迴響,作爲教師同時又作爲一個未來的母親,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

“我要做一個向偉大邁進的未來的母親!我要做一個向優秀者齊的教師!”這是我讀完《發現母親》後心底發出的最強音。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6

母親,是一個偉大的稱呼,當每個人見到這個詞時,內心都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而當我有幸讀到發現母親這本書時也是這樣,心裏暖暖的,而如何認識母親這個重大角色,《發現母親》這本書,給了我們最好的解釋。

《發現母親》這是一本由教育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寫出的一部關於母親與教育的書籍,全書從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闡述了母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母親的教育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在書中作者從古到今,從中國到世界旁徵博引,用許許多多的活生生的事例佐證了母親的偉大和母教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閱讀的過程就如同是在瀏覽一座女性關於教育的博物館,作者像一名講解員,深入細緻的講解女性作爲母親在教育方面對人類歷史發展過程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現代女性應該怎樣肩負起對孩子教育的.責任,同時也分析了現代教育中的一些問題。

書本封面的兩句話:“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爲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赫然映入我的眼簾,也是作者在這本書中最有價值的體現,讀罷這本書,這兩句話貫穿全文,久久在我心中迴響,作爲一個幼兒園教師同時又作爲一個未來的母親,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

記得我們偉大的毛澤東同志說過,你們就像是早晨8、9點鐘的太陽,這個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終究是你們的。看古往今來,國家、社會對孩子的期望是很高的,孩子的未來就是國家的未來,孩子的希望就是社會的希望。這個未來跟我們的母親又是分不開的,這個希望的實現與否離不開母親的栽培,早晨的太陽仍然需要母親來托起!孩子的教育與成長便是生活中的風箏線,即使遠在天邊,那風箏線還緊緊地握在母親的手裏。只要稍微注意我們所熟悉的偉人和名人的成長經歷,我們不難發現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重要。母親最重要的責任是讓自己成爲一個教育家教育好孩子,如果每一位母親都能做到不但把孩子養大,而且還能教育成材,那將是對社會做出的最偉大的貢獻。如果母親送給社會的是一個不合格的人那就會成爲社會的負擔。面對這樣的結果做爲母親就不僅僅是對不起孩子了。

當今社會重視教育的越來越多,許多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大能當龍鳳,這樣的願望當然是好的,值得肯定的。但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卻不是每個家長能真正明白並真正做好的。這樣的父母數量不在少數。一方面一廂願的希望孩子才,一方面又不知如何去做。更有一些採取了極端不合孩子心理特徵的強硬手段。近幾年我們看到因爲教育孩子而發生了多少悲劇,有對孩子打罵的,也有百依百順的。不斷報導的孩子自殺事件,孩子離家出走事件,他們本應是鮮豔的花朵,本應是父的希望和家的未來,本應在長大後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和家庭的義務。可是卻在生還沒有起步時就慘遭毀滅,如同航船還未起錨就己翻沉。家庭、學校、社會在孩子長的過程中都應該擔負起責任,去教育孩子們,這也是孩子們應該得到的權利。

孩子教育的第一步更是關係重大,那就是孩子長的家庭和孩子的父母。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無比聖潔的,心靈如雪一樣純淨,面對這樣的孩子作爲父母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是否誠惶誠恐的想過你要拿什麼給予你的孩子。你該爲孩子做些什麼,你要把孩

子教育怎樣一個。這絕不是給孩子最好的物質就可以做到的,更不是用很多的金錢可以買到的。

身教勝於言教,比身教更重要的是一個家庭的家風。我們每個人從不同的家庭中走出來,無不帶着各自家庭的印記。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一個民族有傳承的文化,一個家庭也有家庭應該崇尚的價值觀,在一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便打上了一個家庭的印記。我們經常與一些孩子的家長交流,交流中我們會發現孩子家長的行爲帶給孩子的影響是最明顯的,有的家長表現的沒有教養,他的孩子必然也是那種頑皮的孩子,我們都知道這並不是遺傳,而是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耳濡目染。相反,一個有責任的家長,即使孩子身處非常不利的環境或者家庭遭遇重大變故,也能以一個家長的責任化解不利因素,使孩子在家長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我深刻地體會到母親對自己人格發展的重大影響。母親雖然學歷不高,卻十分重視對我們的教育。無論是待人接物,還是日常學習,她都能身體力行,用行動來引導和教育我們凡事都要認真做,不僅是對社會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現在回頭再想,她雖然不會講太多的大道理,卻用勤懇工作在左鄰右舍中換來的認可和無數讚美,影響着我們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可以說是我們心目中最值得尊重的人生導師。

從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得到了這樣的啓發: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母親作爲孩子的人生第一老師,許多東西都是孩子第一時間從母親身上模仿學習出來的。一個孩子長大後對社會是否有貢獻,是否成爲對國家有用之人,關鍵就是我們的母親,“母親”是一種職責,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份職責??就像作者所說的,“偉大人物的塑造都離不開偉大的母親,母親是孩子的總師”。

讀罷《發現母親》,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很慶幸在我即將成爲母親前讀了它,希望每一位爲人母或是準媽媽都能好好讀讀《發現母親》這本書,只要你願意從上網、逛街的閒暇時間中擠出一點點時間,從書中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最後,衷心的祝願每一位母親都有一個好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一位好母親。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7

上學期,學校給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購買了一本教育書籍,書名就叫《發現母親》。我在寒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一口氣看完了這本由王東華教授所着的書,合上〈發現母親〉這本書之後,我對母親這一偉大形象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認識。

最早接觸王東華的《發現母親》是看到《中國教育報》上的推介,一下子就被書中的觀點強烈的吸引住了,於是就把這本書的名字記錄在我的本子上。後來聽劉瑩老師說他手中有這本書,就在春節前借來拜讀,讀後只能用震撼來形容我的對教育的無知。

這本書用發現二字表達了他對教育的問題思考,後來我也發現很多教育專家用詞頻率最高的就是“發現”,週六我去47中參加新課改講座,臺上作的是濰坊廣文中學的校長趙桂霞,上午三個小時的報告最少使用“發現”20次,其中有很多的題目是:發現課程;一張照片的發現;桌子被砸發現離校課程等。發現是對每一個教育行爲的反思,發現是教育智慧的閃現、發現是對教育深層次的理解。書中這樣說:在現代社會,什麼都強調學習和考覈,沒有人敢不經過充分的練習就走上舞臺去演奏鋼琴,沒有誰敢不經過考覈就把汽車發動後開到市區,但是人類何曾出現過爲了哺育孩子而去精心設置的育兒學校呢?我們社會對那些從事兒童工作的各種人員,如教師、醫生、幼兒園的營養師等都要進行專心而嚴格的訓練,可是對在孩子生活及成長中擔負重要培養任務的人——母親,卻視而不見的沒有給予任何專門的訓練乃至最低程度上的提醒。而我們的老師們呢,很多幹了一輩子的老教師,榮獲過無數的榮譽和證書,但是從來沒有這種發現,準確的說他是個教知識的優秀老師,而非真正

的優秀教書,因爲他們不懂得什麼是教育。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簡單的說是學習不足,如果說我們老師們經過專心而嚴格的訓練的話,那也是在上大學時期,而工作之後所從事的都是教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而非真正的教育研究。這讓我想起了書中導論中美國著名母親斯特娜夫人的一段話:中國是最早開設學校的國家,儘管如此,他們的文明落後了。這是由於他們沒有認識到婦女教育的必要。過去,中國人認爲婦女不應受教育,因此,中國大多數婦女是文盲,也不進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親教育的國民決不能成爲偉大的國民。更何況我們老師呢。

原來我一直認爲,女人剛生完孩子後是由於缺少一種元素而出現不同層次的抑鬱,這種抑鬱期到三歲基本消失,抑鬱期的時候常常與丈夫、婆婆發生一輩子激烈的碰撞,這也是中國婆媳關係不和協的根源,看完這本書才讓我知道這不是主要的原因。書中說:“由於人是早產三年的動物,因此人出生後的這三年極爲重要。儘管人的生物體脫離了母親,但是它實際上同母體仍然沒有分開,仍然有一個未分化期。母親和嬰兒仍是一體的,彷彿是一對連體嬰兒那樣”。連體嬰兒說明什麼?說明他們都是孩子,孩子都不懂事,不高興就哭、發脾氣,一會兒就會呵呵地笑。這樣的結果給丈夫一種感覺不像原來的愛人了,給婆子的感覺是這個媳婦這麼不通情達理,可是對於孩子來說有這麼懂他、愛他、理解他的夥伴,真是棒級。這個時候的孩子與母親是一種感通狀態,他們彼此心心相映,心照不宣。這就是很多孩子爲什麼總是聽媽媽的話而不聽其他任何的話,而上學

以後,很孩子把老師當成了他的媽媽。這個我們一個啓示,就是我們老師要想教育好孩子,包括提高學習成績,就必須走進孩子的世界,跟他建立感通關係,孩子自然就會進入“親其師,信其道”的軌道上。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8

作爲一個8歲男孩的媽媽,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會感到深深的無力感,作爲老師的自己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了知識與經驗的匱乏。如何與兒子相處,如何管教好孩子,常常困擾的我徹夜難眠。在一次寶雞市教育學院舉行的家庭教育大講堂中,認識了暢佔亭老師,他對孩子的教育深深觸動了我的心,和他相比感覺作爲母親的自己在教育孩子上遠遠做的不足。

就在聽他的講座中聽到了王東華教授,知道了《發現母親》這本書,覺得他倡導的共讀一本書的理念,讓我受益很多,共讀《發現母親》讓我有種想加入其中的衝動。但是我這個人做事比較拖拉,幹事總是想想很衝動,結果沒行動,很多事都只停留在了自己的大腦中,就這樣事情被我一放就是一年多。

在這一年多中孩子的教育也是在威逼利誘與哄嚇中進行,與孩子的關係時好時壞,孩子有時竟然會說我是個假媽媽。幹工作也總打不起精神甚至時常會有應付想法,生活也感到沒有意思,自己的整個世界都沒有了目標。天哪,感覺自己怎麼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往日的自信哪去了,往日的激情哪去了,自己怎麼把日子過成了這樣?

在這樣渾渾噩噩的日子中只知道成天手裏拿着手機,在那不停的刷屏,其實靜下心來想想每天在手機上也沒幹什麼正事,只是虛度了光陰,浪費了時間。內心的無力感漸漸蔓延,自己都開始討厭自己這樣的日子了。討厭的生活,沒有目標,沒有鬥志,沒有精氣神,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亂。幹什麼事什麼事不成,報個駕校學駕照科目二考了兩次都沒過,我怎麼這麼笨,自己怎麼這麼差勁!

不能這樣過,不能這樣生活,內心一個聲音向我發起了強烈的抗議,要給自己找些事做,讓這無聊的生活變得充實。在又一次無聊的拿起手機在微信裏打發時間亂翻時,朋友圈中暢佔亭老師的分享引起了我的注意,“共讀《發現母親》”,“幸福家庭讀書會”,一年前的記憶從腦海中跳了出來。對!讀書!來!學習!讓自己忙碌起來,讓自己空虛的內心充實起來!

聯繫暢佔亭老師,加入幸福家庭讀書會,給自己找事幹,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立即行動!終於拿到了《發現母親》這套書。興奮回到了自己身邊。在暢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錄製了自己的第一段音頻。讀着共讀宣言,感覺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我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對,我要每天進步一點點,我要讓好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要更加自信,我要更加充實!

讀好了第一段錄音,可自己卻遲遲不敢發出去,發出去聽了又撤回,總感覺對自己不滿意,我的聲音難聽嗎?大家會嘲笑我嗎?不自信的心理又在作祟了。發送!不管了,邁出第一步!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第一個音頻發出後受到了暢老師和羣友們的認可,大家都覺得我的聲音好聽。看到大家發來的鮮花和鼓掌,我在心裏爲自己高興,更堅定了讀下去的信念。看到大家在羣裏發的音頻,心中產生了在“喜馬拉雅”裏運用音頻將《發現母親》讀完的計劃。付諸行動,每天十分鐘,再也不能拖拉下去了。選背景音樂,錄製音頻,發佈,分享……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在喜馬拉雅上發佈了34條音頻,朗讀《發現母親》成了一天中我最期待的事情。

漸漸的,我發現自己變了,心中有了目標,每天有了該乾的事情,整個人也精神了。突然有一天,我在訂閱的“王東華母親教育”中聽到了自己朗讀的音頻,當時的欣喜真讓我激動,能得到認可我太開心了,這更讓我堅定了讀下去的信念。在不久前的一天,我接到了王東華教授的助理安娜老師打來的電話,她竟然是來向我約音頻的,還在電話裏對我的朗讀進行了肯定。

朗讀《發現母親》,讓我又恢復了自信,做事情也有了鬥志,而且就像共讀宣言中說的那樣,每天都有好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這個暑假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駕照。在我的影響下,兒子也比以前優秀了,我們母子之間的關係更融洽了,孩子變得越來越自覺了。我整個人也有了自信,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陽光,現在的朗讀與第一次相比,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從話語間感受到了那份自信、陽光與幸福。

堅定信念,不怕困難,迎接挑戰,相信自己一定行,我用讀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我用讀書改變了手機的功能,我要用聲音來影響中國人讀書,我要用共讀讓微信羣裏充滿朗朗的讀書聲,堅定地做一名推動國人讀書的快樂書童。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9

多年前就讀過這本書,這是華東交大汪東華的一本書。還是03年出版的一本書,是大女兒4歲時,汪教授來商丘做講座,我因有事,讓小史(史豔春)去聽課,幫我買的一本作有者簽名的書——雖然書紙早已經發黃,但我仍然愛不釋手……作者的簽字——江山是銀,母親是金汪東華200310.19,書的封面,大手拉小手——拉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爲天才的母親。僅這些文字,足以讓一個母親感慨萬千……

書的扉頁,作者題記——上帝之所以先造出男人,並不是因爲男人比女人優越,而是因爲男人比女人好造。上帝先造出男人這個代替品後纔去造女人。當上帝把女人造出來後,上帝造人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於是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女人!母親的工作正是上帝的工作。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教育,爲什麼有的家長每次管教不好自己的孩子,還無理取鬧,歸根結底是母親出現了問題。多少年輕的小姑娘在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做了母親。她們不會教育孩子,不知道母親這個終身制的工作是需要學習的。她們只會依樣學樣,別人怎麼教她就怎麼教,自己母親怎麼教自己,她們就怎樣教自己的孩子。這種長期連續的教育,也是任何一個老師的影響都無法比擬的。

長期共同生活形成的母子感通、母子情結是母親對孩子施加教育的最好條件,而母子之間無可替代的信任感,讓母親比誰都能更及時把握孩子的思想脈搏,而這一點是任何一個老師終極一生也不能達到的。

老師的是百分率教育,但母親施行的則是全概率教育。母親教育一旦受到動搖,它給孩子帶來的就會是整個生命的崩潰,因爲老師給的僅僅是知識的教育。

僅以此文與各位同業老師又是父母的兄弟姐妹互勉!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0

早就聽專家推薦《發現母親》這本書,一日突然在書書吧看到,如獲至寶。想借走看看,但不允許,無奈,只好到那裏看,不知道是第幾次去看,只知道最後一次當我把書合起來時,書吧裏已經沒有人了。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處在回味、反思的狀態中。從教二十多年來,我一直關注着學校教育,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全國上下從教材到教育理念,從教育方法到教育設備等都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教育的確在改變,而且已初見成效。《發現母親》這本書讓我進一步明白了知識和能力的關係: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等必要條件,而智力的發展又能促進一個人對知識的掌握。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智力則是質的問題,知識是量的問題。學生的智力教育不在於獲取知識的多少,而在於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考習慣。儘管獲取知識也是一種結果,但絕非是目的。同時也讓我對家庭教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學習生涯中的老師在不停地換,但結局一般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因爲同樣環境下,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都是統一的,老師的素質雖有高低之分,但是相差不會很大,每位老師最低標準也要擁有教師資格證。另外我們的學校教育有各級的政治機構、專業機構在引領,有衆多的家長和監督部門在監督,這些都促進了學校教育的質量。但家庭教育就不一樣了,王東華《發現母親》一書的扉頁上寫着: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爲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作者以理想主義的熱情,發現了母親的偉大作用——“母親的素質決定着民族的未來和命運”,或者說:“左右國民命運的是母親的教育”,“母親,只有母親,纔是創造歷史的正直動力”。王東華把一箇中國教育上的重大課題擺在了國人面前。教師要做母親。自從有了學校組織,無論是教育家還是普通百姓就逐漸把學校教育神化了,特別是父母,把學校教育當作孩子成長成才的必然方式。《發現母親》用理論和實踐證明:母親纔是孩子教育的源頭,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地,學校教育不是教育的源頭。學校教育不是孩子教育的源頭,但學校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要像母親,教師要做母親。回憶自己這些年來走過的路,首先,作爲母親,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爲孩子創造條件,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培養孩子,把教育孩子看成生活中的頭等大事,這一切,我做到了。在孩子還沒有出生時,我就一遍又一遍地聽一些適合孩子、陶冶

情操的輕音樂,聽一些節奏輕快的、悠揚的歌曲。在孩子還不會走路的時候,我就給她唱兒歌、聽音樂,尤其是在放暑假期間,晚上我抱着女兒在操場上走了一圈又一圈,兒歌唱了一曲又一曲,雖然當時孩子還小,還不會和我交流,但我卻不寂寞,因爲她是一個小聽衆。孩子會走路了,我就帶着她玩,社會上的每一種展覽、展臺、展板,我都不放過,公園是我們經常光顧的地方。孩子小時候膽小,爲了鍛鍊他,我逼迫着膽小的自己先去嘗試,以自己的膽量去影響她,和她一起玩,並不時鼓勵她,給她以信心,讓她的生活中充滿勇氣和膽量,充滿陽光。至今我還記得,膽小的我在帶着她做波浪珍珠時把孩子緊緊夾在雙腿之間,我雙手死死抓住扶手,努力控制住自己,不讓自己露出害怕情緒的情景。雖然孩子有些地方還不盡人意,但我認爲離《發現母親》中對母親的要求不是很遠,我暗自慶幸,我的做法是對的。我們常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大家常把老師比作園丁,不少人認爲,花朵的開放離不開園丁的培育,離不開園丁的澆灌,更有甚的,把孩子的所有缺點和不足都和園丁、和老師聯繫起來,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這個未來跟我們的母親是分不開的,這個花朵的開放離不開母親的澆灌,早晨的太陽仍然需要母親來托起!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1

兩年前僥倖工作調動之際,頗懂我心思的友人送至一本林格先生的《青年教師成長之旅》,擺至案頭已成塵封的記憶。

讀書重要的心扉在學校明德閱讀能力提升項目的督促下悄悄開啓——我謂曰“靜悄悄地花兒秋日開”。

輕輕撣去封面上的灰塵,原來這是一本書目簡介,其間提到的五十四本書,自己居然看過的不到三本!我汗顏,爲自己的孤陋寡聞!我慚愧,居然仍未認識自己依然還是深井之蛙。

兒子在九月一日那日書包一背、胸脯一挺,滿懷憧憬地成了一名光榮而神聖的小學生!爲兒上學方便,我搬出了和婆婆同居的家另開爐竈,也因此成了一位身肩百職的鄭重母親!

角色需要,在林格老師書目的指引下,王東華先生的《發現母親》走進了我的眼界,走進了我的內心,走進了我的生活!

“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母親的素質決定着民族的未來!”

母親,這個名字的特色唯有“神聖”二字可以擔當!母親,這個角色的失職將鑄成對孩子永遠的愧疚!

一、她是孩子身體健康的營養調節師!

當孩子還沒有着落時,母親的身體素質很大程度上已經決定了孩子身體的將來。你是否好好愛護着兒子的襁褓——子宮?你是否科學飲食,善待着自己的身體?你有不良的嗜好嗎?你是不是爲了自己的享受任意糟蹋着自己年輕的軀體?你是否想到自己最終會是一位母親?

當孩子孕育,飲食、心情、運動、休息乃至胎教等等,我們想到這些對孩子有多重要了嗎?我們身體力行着做一名合格的準媽媽了嗎?我們的自控力能配得上媽媽這個溫馨的稱謂嗎?想起兒子十月懷胎,有一件事我無不後悔!當兒子被查出眼睛弱視時,不得不懷疑這是因爲自己懷孕期間看電視距離太近。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糧!殊不知現在的媽媽有多少天生無奶或奶不足,原因固然多多,但一定也和自己長期的生活習慣有關!更有甚者,爲了自己的美麗苗條或是安逸,殘忍地剝奪孩子吃奶的權利!當孩子個子矮小時,卻又大吃特吃各類補品,這時的我們是否想過自己曾經的不義?

二、她是孩子品格的塑造者!

一個好的母親勝過100個學校的老師,母親的素質、性格最直接的影響孩子,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大多數的時候,孩子與母親交流的時間比父親多得多,母親的影響也就大得多,尤其在孩子初中以下的時光。母親的優點,缺點,尤其是突出的優點,缺點將在孩子的一生裏產生不可磨滅的烙印。

一個暴躁的母親是很難養出彬彬有禮的孩子的,一個愛好低俗的母親是很難引領孩子步入高雅的,一個心胸狹窄的母親是很難塑造出寬宏大量的孩子的……

母親是第一個在孩子心靈的白紙上寫字的人!就讓我們端端正正地寫下每一筆吧,因爲那是孩子的將來。

三、她是孩子最可靠的心理諮詢師!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2

在《發現母親》一書裏,我突然覺得很對不起兒子,在我還不懂怎樣教育、開發你的潛能時生了你,讓你沒有那麼優秀,那麼完美,你會埋怨媽媽嗎?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做一個合格且優秀的媽媽,讓你也成爲獨一無二的優秀男子漢,我們共同努力吧!

我突然想起一句話: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我們父母可以成爲孩子的伯樂嗎?發現他的優點,發現他的特點,發現他的與衆不同嗎?我在努力的路上,您出發了嗎?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母誤子半輪,子誤己一生。母親耽誤孩子6年,孩子就會耽誤自己一生,這真是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童了!要怎樣不耽誤孩子呢?就是我們做父母應該思考的。

我想應該遵循一個標準。什麼標準呢?家庭教育中的8個優先於:

1、理念(優先於)方法。

2、興趣(優先於)知識。

3、狀態(優先於)能力。

4、品德(優先於)分數。

5、空間(優先於)幫助。

6、感受(優先於)道理。

7、習慣(優先於)聰明。

8、關係(優先於)期望。

這個標準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我自己感覺應該是尊重吧。尊重孩子這個個體,他不是我們任何人的附屬品,也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我們不能隨便的把我們的愛好、喜好,強加給他。尊重他的喜好,尊重他的意見,尊重他的存在。我想這就是他想要的,也是我們內心深處想要的。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3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母親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字眼,是愛和無私的代名詞,她包含着人類情感中最無盡的關愛、溫馨、教導和付出。當我拜讀了王東華的著作《發現母親》之後,就被深深地震撼到了,這確實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發現母親》是作者嘔心瀝血十幾年的研究成果,全書從文化、社會、歷史、教育等不同學科角度,深刻揭示了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用許許多多的活生生的事例佐證了親子教育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母親和孩子如同土地與樹苗的關係,樹苗的成長取決與土壤的肥沃程度,沙漠里長不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小樹苗只有紮根土地才能長大。正如德國偉大的教育學家福祿倍爾所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啓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作爲母親,不要以爲只有在同孩子談話、說教和命令他時,纔是進行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在生活的每時每刻,母親的習慣、怎樣同別人談話,怎樣待人接物等,這些平常生活中很難注意到的細節都對孩子都有着深刻的影響和教育意義。

當前,教育始終是社會關心的熱點話題,常常聽到一些家長埋怨孩子學習不好,孩子太笨……,但是作爲父母,我想問問,你對孩子又做了多少呢?難道孩子天生就是笨蛋嗎?我們很多時候缺乏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引導,有的父母因爲工作忙將孩子鎖在家裏而無人看管,有的父母出外打工長期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還有的父母乾脆給孩子弄個月託,一週或是一個月都難得見上孩子一面。等到孩子養成壞習慣或是學壞了,就體罰孩子,難道這僅僅是生活和社會壓力造成的嗎?更多的是父母放棄教育子女的權利。在我腦海裏有這樣的記憶:只要你聽話,好好學習,爸爸媽媽就給你買好吃的,帶你出去玩。“聽話”和“好好學習”成爲衡量一個孩子優劣的標準,忽視了最起碼的品德素養教育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或許正是因爲親子教育的失敗才導致中國一百多年來始終與諾貝爾獎無緣,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深刻反思嗎?我想,作爲一個母親,工作和孩子教育孰輕孰重會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但無論如何都應該更多的偏向於孩子。即便兩者不能兼顧,也應毫不猶豫的選擇孩子,把一個合格的孩子送進社會是比工作更重要的事,這也是一個母親最成功、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家庭是最好也是最高的學府。”“一個瞽母勝過一打特級教師。”讀完後再回味書中的這兩句話,真是振聾發聵,也給了我更深層次的思考:女人成爲了母親並不意味着使命的結束,而是使命的開始。從孕育生命到分娩生產,生下孩子只是使命的第一步,把孩子撫養長大併成爲一個有用的人,路很長很艱辛,教育的責任比生育更重大。當前,隨着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國人生育觀念的轉變,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教育孩子成了一個家庭最大的難題。很多父母寧可花高價錢給孩子請最好的老師,上最好的學校,也不願意親自教育孩子,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一件事情。其實只要父母稍微留心,就可以發覺、發現孩子身上的缺點,只要言傳身教早期改正,就會事半功倍。雖然後天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至關重要,但學校那麼多的孩子,等老師發現問題了,通常都有點晚,再讓孩子改正,就會事倍而功半,親情教育缺失造成的影響有時候永遠無法彌補。

讀罷《發現母親》,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很慶幸在我即將成爲母親前讀了它,希望每一位爲人母或是準媽媽都能好好讀讀《發現母親》這本書,只要你願意從上網、逛街的閒暇時間中擠出一點點時間,從書中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最後,衷心的祝願每一位母親都有一個好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一位好母親。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4

前段時間,讀高萬祥老師的教育隨筆《我的教育苦旅》,得知這本書《發現母親》;我看了高萬祥老師推薦後,那時恨不得馬上去圖書館借來。

當我在圖書館,靜靜的閱讀,我的心靈被震撼,被作者那種有先見之明所折服。剛開始我和其他同學一樣以爲這是一本教人如何做母親的書,我身邊的許多同學見我看這麼厚一本書(差不多600頁)很驚訝。這麼早就開始關注母親的事:如何做母親,如何教育小孩。

可是當我看完整本書,我發現其實我們當初的想法都錯了,作者在全書中幾乎沒有論述過如何作何做母親,告訴你做母親的細節,而是提倡一種理念:讓我們關注母親,關注母親教育,母親教育的重要性,及我們國家母親教育的落後,我們如何轉變這種觀念等等。

作者在書中說,我們國家的許多職業都要經過學習、培訓,要考試:會計專業、計算機、電工、鉗工等等,特別是現在提倡專業化的時代,各行各業都要經過專業人員經過大學期間認真學習。而我們母親呢,很多人都是憑經驗,沒有學習過,接受系統的母親教育。很多人都是“無證上崗”。做了母親之後都不知道如何做母親,即使是我們許多做老師的,都如此。都停留在感性階段,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栽花的人需要懂得的栽花方法,花才能養好;養蜜蜂的人先要懂養蜜蜂的方法,蜂才能養好……養蠶,養豬,養羊都如此,而我們養、教育孩子的母親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對教養孩子的方法,事先沒有準備,事後又很少人去研究……真是個奇怪的事”。

在這我想起我國著名社會學家潘光旦說過“我們國家的師範教育也一樣的很不着邊際,它只教人如何做人家的兒女的老師,沒人教如何母親,做自己兒女的老師”。我還想補充作者在書中的一句話,讓我刻骨銘心那就是:“我們的師範學生總是被諄諄告之要獻身教育培養人類,可是卻沒有個人教授他們:教育學生應該先教育自己的孩子開始”當我讀到兩句話,我覺得他們說的偏激,當靜心想時,的確如此,不但這樣,即使我們現在的師範教育也是很多不合理的,很落後;我們在大學裏要學習許多課程:有專業課;有公共課:馬哲等等;和公共師範生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教育評價學,現代教育技術等,還有大學英語或者還有其它。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師範生教育的課程有多少,佔我們的大學四年學習課程比例有多大?當我靜心想時,發現二十分之一的比例都沒有。

我們師範生在將來是教書育人的教師。教書就是教我們的專業知識或者還有其它,育人要我們懂地教育學生,在專業知識對於我們來說在大學的課程裏還算挺多的,但是在教育類課程少的得可憐;而我們做老師的不但要教好我們將來的專業課,還有懂得育人,育人需要我們懂得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等。也許有人說,這些我們不是學過嗎?是的,我們學習過,但是我想對於我來說,我都很客氣還給老師了,其他同學我不知道如何?你們還精通嗎?這段時間我在看《人文教育:理念與實踐》《現代心童心理學》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讓我深感到我們師範教育專業設置的不合理性、不科學,在這我也許是真的無病呻吟了,但我想引用前段時間看的特級教師吳非的教育隨筆《前方是什麼》的一句話“是杞人憂天?是無事生非?是大驚小怪?事關教育,當然是大事”(書中192頁)。

將來,我想做個好老師,有思想的老師:我必須要不斷讀書和思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5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在我奶奶去世以後,我讀過一篇讀者文摘上的文章,最後一句話就是這個,我哭了好幾天。剛看到了這句話還是很心酸。可能我的戀母對象是我的奶奶和姑姑吧。對有媽媽的孩子來說,媽媽就是精神支柱吧。我希望自己做好我兒子的精神支柱,努力成爲兒子的驕傲,也讓兒子成爲自己和我的驕傲。

在《發現母親》第五章裏面:教育,母親是孩子的大老師。向“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發問:

“第一任老師”是最容易當的嗎?

“第一任老師”是誰都可以勝任的嗎?

“第一任老師”是有任期的嗎?

“第一任老師”是可以推卸責任的嗎?

“第一任老師”的職責僅僅限於“老師”嗎?

“第一任老師”說不能狀母親職責之萬一:母親教的是自己的孩子,老師教的是別人的孩子──母親是孩子的大老師。

我也會捫心自問,我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嗎?人人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功,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以償。每當這個時候,許多人說自己運氣不好沒有養個好孩子。但是真的是孩子不好嗎?是不是我們自己不好,把孩子教成這樣得呢?爲人父母的問過自己嗎?我們都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好習慣定終生。可是養成一個好習慣,這個習慣,是取決於孩子嗎??還是取決於自己呢?在我看來,取決於父母。父母的好習慣,孩子會繼承,比較容易堅持。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6

當我看完《發現母親》之後,我才深深地感情到,母親是那麼的偉大,的確是一部天下都應該共讀之的書,而不僅僅是母親。“江山是銀,母親是金。”

我們都應該體諒一下母親對我們的關心和成長,讓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我總是想,無率我人壽了什麼事,或受到了批評,都不用母親一直維護着我,保護着我,因爲我的一生不是一直在母親的身邊,總有一天會分開,所以遇到困難,都要一個人自己扛着。不然母親會忙前忙後的替我們擔心和害怕。

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比教皇更偉大,比聖徒更無私!母親的力量是無私的。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7

朋友推薦後,有時間就看看,有些感觸。

書中的觀點:我們應從小就修煉自己,才能對孩子有好的影響;重要的是我們“做”了什麼,而不是我們“教”了什麼。所以我們會發現有些優秀的孩子的父母並沒有刻意地去教什麼,只是自己有很好的品行、很好的習慣。我們愛孩子,我們希望他(她)成才,希望他們快樂,希望他們健康,那麼,我們自己就要先做到。

這一點說着容易做着難,但看你怎麼想,既然自己都做不到,又憑什麼要求孩子做到呢?所以,不要要求孩子達到完美,不要讓孩子來實現你自己未實現的願望,而讓他們自己來決定該做什麼。我們父母活好自己,也要讓孩子有自由,也活好自己。

一點體會,願父母們共勉之。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8

在上小學的五年裏,我看了許許多多大小不同的講座,然而這一次與以前不同的是讓我對父母改變了觀點。

“母親”一個多麼親切的詞語呀!這次講座的題目就是“發現母親”。母親在我們身邊時無微不至的。關心着我們健康成長,教育我們做有用的人。

雖然每個人的爸爸媽媽不一定都是一個樣子的,但是在他們心中你一定是最聰明,最勇敢的人,在他們的心中你一定是最完美的化身,當你衝破銅牆鐵壁的時候他們一定會爲你感到驕傲。在你受委屈或是被欺負時,爸爸媽媽永遠會是第一個來保護你的。在你摔倒哭泣時,來扶你的不是別人,就是母親。

媽媽你辛苦了,我會做一個好兒子。我愛你媽媽!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19

這週五,我們五年級同學一起到階梯教室,聽王強老師作報告《發現母親》。

報告是用幻燈片來演示的,看完片子,我們眼睛裏都充滿了淚水。

這些淚水,有我們因爲自己做了愧疚的事情而流下後悔的淚水;有母親爲我們做了太多太多事情我們卻無法回報而流下愧疚的淚水;也有想到了將來可能還未能報答母親的恩情,母親就已經離開人世而流下傷心的淚水。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20

有些人已經長大了,應該出去工作養活自己,但卻不知道努力,還讓母親不停地勞動或者向父母要錢花。這種人根本就是寄生蟲,不需要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社會也不需要這樣沒用的人。他們父母養大他們付出了多少心血,父母含辛茹苦養大他們,卻得到這樣一個結果,這樣的人活着也沒有任何價值。

有些孩子,稍微有點不如意就會衝着父母大喊大叫發脾氣。他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的時候,母親的心比他自己要難受的多。哪個母親不願意看見孩子高高興興的笑臉,而願意自己孩子成天愁眉苦臉的。

我不要做這樣的孩子。雖然我也做過一些感覺愧疚母親的事情。但是我會好好報答母親,用我的學習成績用我的本領和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一定會是好樣的。

最後我要對媽媽說:“謝謝您,媽媽!”

(1)在我們的生活中,換了哪個母親出於對自己小寶貝的愛都會這樣做的。這就是偉大的母愛。

(2)有的人因爲母親給的錢少了,甚至會用刀刺向母親,這樣的人比毒蛇還狠毒,那是生他養他的媽媽啊!

(3)要是換了我,我不會那樣做,我要用實力證明自己,創造輝煌!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21

在《發現母親》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蹟。有一位母親,肚子裏懷着寶寶,她騎電動車在過馬路時,與一輛小轎車相撞,她被撞倒一米多的空中,就在即將落地的一剎那,她保持着用雙手捧着大肚子,用頭和膝蓋着地,頓時頭部鮮血直流。路上的人看見了,趕緊叫了救護車。後來人們驚奇的發現,這位母親的臉雖然毀容了,但是肚子裏的孩子卻正在安詳地睡着,絲毫不知母親經歷的危險。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母親啊!她明知這樣做輕則毀容,重則喪命,卻寧可犧牲自己也要讓孩子好好活下來。還有很多母親在危險來臨的時候也都用捨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取保住孩子的生命,是偉大慈祥的母愛讓她們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我們今天還做了一個遊戲。一條船上坐着爸爸、媽媽、姥姥、我和弟弟。船要沉了,只要每次把一個人丟到水裏,船就會在上天的保佑下向岸邊靠近一步。我不喜歡這個遊戲,覺得它很無聊,船上一共五個人,要拋下4個人,才能保全一個人的生命。遊戲的最終結果是母親和我在船上,母親爲了救我自己跳下了船。要是換作我,一定不會保留自己的命,要麼全家人在一起同生共死,要麼也會先救其他人。要不活着還有什麼意義呢?

發現母親讀後感 篇22

讀了這本書,作爲一個母嬰顧問,一個母嬰護理培訓老師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皮膚傳愛、哺乳連心、母子感通、子宮心理、宮外孕育、脂膚性格”。這一系列的育兒真諦需要我們去傳播。

從小我就一直堅信我長大後會成爲一個好的母親,閱讀過後並仔細揣摩,我懂得了:做一個好母親並不只是生下孩子給孩子餵飽這麼簡單,母親不能只是用手把孩子捧起,更要用心把孩子捧起來。母親餵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奶水,更應該用自己的精神素養餵養孩子幼小的心靈。

小樹苗只有紮根土地才能長大,樹苗是孩子,土地是母親,小樹苗能長多大多高取決於土地是否有是夠的營養,沙漠里長不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缺乏智慧心靈貧乏的母親是不能教育出一個聰明而具豐富精神素養的孩子的。沒有母愛,孩子就像插在花瓶裏的花,雖然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我很慶幸在我還未成爲母親之前能夠理解“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意義。

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教育我們成人,我們回報了她們什麼?她們現在積累的只有白髮、皺紋、駝下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