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家校聯手共助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會發言稿

家校聯手共助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會發言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一、先給大家分享我的一篇教育心得

家校聯手共助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會發言稿

“我做了”和“我做好了”

去年裝修房子,做了好幾個櫃子,油漆時,師傅把所有的門都卸下來了,爲了便於安裝,他讓一個小徒弟標註一下各扇門的位置,小徒弟就做了,結果到安裝時,師傅發現不能按徒弟標註的找出來,還得一個一個去對,原來小徒弟只是標了1、2、3等等,不知道是臥室的,還是陽臺的,也不知道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師傅費了好大功夫,才裝上。以後就不用這個小徒弟了。小徒弟很委屈,說:“你讓我做,我做了呀。”

是啊,我做了,多麼簡單的要求,“做了”跟“做好了”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呢?

每天給孩子們留了作業後,孩子們都會按時交了。但是,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我發現有很多孩子錯得一塌糊塗,幾乎全是錯題,我很是鬱悶,然後在不講的情況下讓孩子到黑板上重做,卻能做對。孩子的理由讓我很無語:“我胡做的。”胡做很省事。對於孩子們這樣的態度,我苦苦思索,怎樣能改變他們的,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做事的態度。於是就給他們講了上邊的故事,孩子們在氣憤過小徒弟的不認真後,有的陷入了思考。

接着,我給孩子們講,我們在學校也不全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掌握生存技能,不論何時,都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例如,媽媽做飯是她分內的事,她要盡心盡力地去做好飯,讓大家都吃得舒心放心,而不能說“我做了”就行,菜擇洗得乾淨嗎?味道如何?飯糊了嗎?如果這些她都不管,只是“我做了”,就不是一個好媽媽。

那麼,孩子們現在正是長知識,養成好習慣的時候,做好該做的每件事也是分內的事。如果該值日了,胡亂了事,或者乾脆不做,讓別人說去吧;該做的作業不管三七二十一寫些數到本上,交了了事,反正老師也不能把我怎麼樣。抱着這樣的態度,會養成什麼樣的習慣啊!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會用這樣的習慣去對待工作,那面臨的將會是什麼?可想而知。反之,如果孩子們從小養成認真對待每一件的好習慣,將來的生活也會應對自如,因爲他們從小就對自己有要求,習慣使他們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所以不會感到有什麼對他們來說是苛刻的。就像《杜拉拉昇職記》中的杜拉拉,由一個小職員很快提升爲部門經理,那是因爲她做什麼事都能統籌安排,想辦法做到最好,而不是停留在“我做了”的層面上。其他同事羨慕、嫉妒、恨,抱怨自己都幹了多少年了,也沒升職,她憑什麼升得那麼快,這其中就是“做了”與“做好了”的差距。

我講給學生這些道理的時候,孩子們也是心潮澎湃,下決心以後要把任何事情都做好。於是我們把“我要做好”當成班級口號,每節課都提醒自己要做好,而且不能只把它當做一句口號,更重要的是行動,改變行爲,養成好習慣。從現在起,做到“我要做好”。

二、談談孩子的品質

校園生活更主要的培養人,首先要把孩子培養成人格高尚的人。在教育界流傳這樣一句話:你想讓你的兒媳婦或女婿是什麼樣的人,你就去怎樣培養學生。聽起來好笑,細想太正確了。一個孩子應該具備哪些優良品質呢?善良、樸實、有堅強的信念、有毅力、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孩子有沒有包容心,能不能尊老愛幼,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能不能心懷感恩,熱愛生活,不自私自利,全憑人品的善良。一個人樸實,纔會熱愛勞動,勤奮刻苦,樂學善思,勤儉節約。堅強、剛毅,這種品質在孩子的行爲中體現的最爲明顯,遇事想方設法解決還是躲避,該做的事是不是努力做到最好。

三、影響孩子成長的態度

很多家長,談到教育子女的方法時,往往只注重於說服、批評、表揚等方法,而忽視了利用家庭生活環境影響孩子這一方法。其實,家庭的生活環境每時每刻都影響着自己的孩子,這種事實是客觀存在的。當然,不同的家庭,生活環境不同,對孩子的影響作用也不同,有的是給孩子以積極的影響,有的則是給孩子以消極的影響。現在的家庭,房子越來越大,可是,又有幾家有孩子專門學習的地方。實際上那個可稱之爲“書房”的地方,不僅僅是孩子學習的地方,更主要的是家長的一種態度。建議:不管房子大小,都給孩子留出一塊屬於他自己的小天地吧。當發現孩子有一天已經變得讓人無法接受的時候,首先反思的應該是家長,因爲孩子的壞習慣肯定不是出生的時候就帶來的。做家長的這個時候不要把所有的錯都強加給孩子,事實上,真正錯的那個不是孩子,而是陪伴他們長大的家長。家長不必顯赫,不必騰達,卻必須具備自食其力的生活態度,用你的誠實、勤奮、堅韌,影響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