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

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

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

同學們:

大家好。

責任與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對億萬蒼生的責任與擔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對整個蜀國的責任與擔當;林則徐苟利家國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對華夏民族的責任與擔當。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心繫責任,行於擔當。萬源保衛戰中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是對勞苦大衆追求翻身解放的責任與擔當;7·17特大洪災中,萬源軍民英勇奮戰,全力抗洪,是對萬源人民生命財產的責任與擔當;李林森部長把工作當命,把事業當命、把命令當命,燃盡生命寫忠誠,是對黨爲民務實清廉的責任與擔當。

事不避難,責任在心,擔當在行,奮勇向前。xx年離開象牙塔的我有幸成爲一名國土衛士,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五年多來,無論是作爲一名普通職工還是榮升爲中層幹部,我始終鞭策自己做一個盡心責任、勇於擔當的人。地災防治工作直接關係羣衆生命財產安全,作爲一名基層地災防治公職人員,我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曾徒步五個半小時只爲破除一個地災謊言;加班加點只爲做細、做全、做實各項羣測羣防工作;電話不斷只爲不厭其煩告知連羣衆自己都能倒背如流的地災防治注意事項。哪怕受到的是羣衆的不理解、不耐煩,我依然樂此不疲。因爲面對地災防治工作,寧願聽千萬次的罵聲,也不願聽一次哭聲啊。

每一處地災點必須走到、走全。這是一代代萬源國土人對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與擔當。我們不會忘記,爲掌握因7·17特大洪災而陡增至數千餘處地災患點的第一手資料,國土人頂着烈日酷暑,踏着爛泥地深一腳淺一腳的奔赴各地。塌方阻斷了前行的道路沒關係,有堅毅的步伐;磨破了腳沒關係,有裝滿衣兜的創可貼;汗水迷了眼沒關係,有佈滿結晶體的衣袖;荊棘掩蓋了災體沒關係,有手腳並用的爬行。搞地災就要甘當山耗子、泥腿子。

中國地質之光李四光是我的偶像。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亟需石油能源時,67歲高齡的他親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以他自創的地質力學爲理論基礎,指出石油勘探工作應該打破偏西北一隅的局面,到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坳陷帶找油。在他的理論指導下,勘探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一舉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時至今日,這依然是那個時代最振奮人心的標誌性圖景。是什麼讓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能夠孜孜不倦地爲祖國尋找石油,正是銘記於心的責任和爲國分憂的擔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責任,言行中都折射着一份擔當。學生有學習知識的責任和擔當,老師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和擔當,作家有笞惡揚善的`責任和擔當,醫生有救死扶傷的責任和擔當。責任和擔當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精神。我們的隊伍中不乏抱着得罪人的事不幹,討人嫌的話不說,不願負責,不敢擔當之人。忽視國家所賦予的崗位職責,對工作鬆懈,遇問題推卸責任,上班玩遊戲、逛淘寶,下班觥籌交錯,打麻將……沒有絲毫的主人翁精神,沒有責任擔當意識,這就是極大的失職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責任,講擔當,無需豪言壯語,無需驚天壯舉,只需我們放眼當前,從本職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爲我市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果責任是顆渺小的種子,那麼擔當就是肥沃的土壤,一旦播種,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就會生根、發芽;它就會開花、結果;從而點綴你的人生,充實你的人生。責任和擔當,是一縷璀璨的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底;責任和擔當,是推動人類歷史、開創人類文明的那滾滾車輪。讓我們將責任時刻銘記於心,將擔當處處落實於行,做一個有責任,勇擔當的人。

謝謝。

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2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中學生。古希臘人說,人是揹着一個包袱走路的。包袱裏有家庭,事業,友情,兒女等等。歷經艱辛,卻無法丟棄其中任何一件。由於這上面寫着兩個字:責任。

責任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責任就是他人寄予的希望,責任就是社會託付的使命。責任是孟子的以天下爲己任,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周恩來的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生活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詮釋着責任的內涵。

最美的媽媽吳菊萍伸出雙手接住從十樓突然墜下的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吳菊萍的.手臂瞬間被巨大的衝擊力撞成粉碎性骨折。活雷鋒郭明義20年獻血6萬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他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裏;孟佩傑帶着病中的養母上大學,用青春的朝氣驅逐種種不幸,讓傳統的孝道充滿着每個細節。儘管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但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告訴我責任就是救人於危難,就是助人於困難,就是盡孝於父母。

故事中的他們敢於承擔責任的舉動,讓人感動,讓人欽服,更讓人心生崇敬。

那麼,作爲中學生的我們,該如何做到有責任心呢。

我聽有的同學說。責任這兩個字說的容易,可做到難。事實上,責任並不像你所說的那麼難。責任事實上很簡單,就是負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我們班第一個承擔起學校衛生間打掃工作,我也積極成爲其中一員,我與班裏的同學共同清除污垢,不怕髒不怕累,使我們的校園變得更清爽乾淨,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在學校剛剛舉行的健美操比賽活動中,我作爲我們班的小教練,給同學們指導動作,糾正錯誤,有的時候我的嗓子累到說不出話,但我仍然堅持,由於我明白我身上肩負的是初二三班這個集體的榮譽,最終我們班榮獲一等獎,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是我們的責任;在學習上,我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同時我不厭其煩地幫助其他同學共同進步,我明白爲學校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總之,做好應該做的事,堅決不做不應該做的事,便是承擔責任。責任與我們同在,我們應該從現在起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鮮花承擔着裝扮春天的責任,春天承擔着復甦大地的責任,

大地承擔着繁衍生命的責任,人類承擔着社會進展的責任。世間萬物都有他們的責任,有了責任,人生纔有意義。我們當代中學生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搞好我們的學業,以此爲基礎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進展,爭取早日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同學們負起我們應負的責任吧,讓我們中華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責任與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對億萬蒼生的責任與擔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對整個蜀國的責任與擔當;林則徐苟利家國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對華夏民族的責任與擔當。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心繫責任,行於擔當。萬源保衛戰中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是對勞苦大衆追求翻身解放的責任與擔當;717特大洪災中,萬源軍民英勇奮戰,全力抗洪,是對萬源人民生命財產的責任與擔當;李林森部長把工作當命,把事業當命、把命令當命,燃盡生命寫忠誠,是對黨爲民務實清廉的責任與擔當。

事不避難,責任在心,擔當在行,奮勇向前。20xx年離開象牙塔的我有幸成爲一名國土衛士,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五年多

來,不管是作爲一名普通職工還是榮升爲中層幹部,我始終鞭策自己做一個盡心責任、勇於擔當的人。地災防治工作直接關係羣衆生命財產安全,作爲一名基層地災防治公職人員,我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曾徒步五個半小時只爲破除一個地災謊言;加班加點只爲做細、做全、做實各項羣測羣防工作;電話不斷只爲不厭其煩告知連羣衆自己都能倒背如流的地災防治注意事項。哪怕受到的是羣衆的不懂得、不耐煩,我依然樂此不疲。由於面對地災防治工作,寧願聽千萬次的`罵聲,也不願聽一次哭聲啊。

每一處地災點務必走到、走全。這是一代代萬源國土人對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與擔當。我們不可能不記得,爲掌握因717特大洪災而陡增至數千餘處地災患點的第一手資料,國土人頂着烈日酷暑,踏着爛泥地深一腳淺一腳的奔赴各地。塌方阻斷了前行的道路沒關係,有堅強的步伐;磨破了腳沒關係,有裝滿衣兜的創可貼;汗水迷了眼沒關係,有佈滿結晶體的衣袖;荊棘掩蓋了災體沒關係,有手腳並用的爬行。搞地災就要甘當山耗子、泥腿子。

中國地質之光李四光是我的偶像。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亟需石油能源時,67歲高齡的他親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以他自創的地質力學爲理論基礎,指出石油勘探工作應該打破偏西北一隅的局面,到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坳陷帶找油。在他的理論指導下,勘探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一舉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時至今日,這依然是那個時代最振奮人心的標誌性圖景。是什麼讓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能夠孜孜不倦地爲祖國尋找石油,正是銘記於心的責任與爲國分憂的擔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責任,言行中都折射着一份擔當。學生有學習知識的責任與擔當,老師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與擔當,作家有笞惡揚善的責任與擔當,醫生有救死扶傷的責任與擔當。責任與擔當是一種境地、是一種精神。我們的隊伍中不乏抱着得罪人的事不幹,討人嫌的話不說,不願負責,不敢擔當之人。忽視國家所給予的崗位職責,對工作鬆懈,遇問題推卸責任,上班玩遊戲、逛淘寶,下班觥籌交錯,打麻將……沒有絲毫的主人翁精神,沒有責任擔當意識,這就是極大的失職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責任,講擔當,無需豪言壯語,無需驚天壯舉,只需我們放眼當前,從本職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爲我市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奉獻自己的力量。

假如責任是顆渺小的種子,那麼擔當就是肥沃的土壤,一旦播種,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就會生根、發芽;它就會開花、結果;從而點綴你的人生,充實你的人生。責任與擔當,是一縷璀璨的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底;責任與擔當,是推動人類歷史、開創人類文明的那滾滾車輪。讓我們將責任時刻銘記於心,將擔當處處落實於行,做一個有責任,勇擔當的人。

謝謝。

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4

光陰似箭,近百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蒼茫鉅變。而今又是一個五月四日,也是中央提出戰略佈局以來的第一個“五四”青年節。中華民族又來到了復興之路的重要路口,在這偉大的歷史時刻,我們應更加銘記“五四”運動的精神,因爲它是重籌中華輝煌的重要力量來源。

近代著名學者梁啓超先生在散文《少年中國說》上這麼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梁啓超先生說的好!年輕人是祖國新的建設者,承載着祖國的夢想與希望,我們不但應該銘記五四精神更應該弘揚五四精神,尤其是五四精神中的愛國精神。

那我們怎樣做纔是真正的'傳承了愛國精神呢?我認爲,作爲一名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能夠堅持自己正確的理想,勇於奮鬥與拼搏,傳遞社會正能量從而能夠承擔起年輕人對社會的一份責任就是愛國,這也是我們能夠以及應當做的。

弘揚五四精神,做勇於奮鬥的好青年。因爲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奉獻給世界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

弘揚五四精神,做積極向上的好青年。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面對着太多的挑戰,太多的無奈。我們不能因此而望洋興嘆!在工作中,我們應該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積極建功,爭做向上好青年,爭做行業領頭人。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精神去面對生活的每一瞬間,去克服阻礙我們前進的困難和挑戰;我們要不斷的挖掘自己的潛力,爲自己創造更美好的明天,實現個人更大的人生價值,爲社會貢獻自己更大的力量。

弘揚五四精神,做積極向善的好青年。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堅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大力弘揚民族精神,讓光榮傳統和核心價值觀代代相傳、薪火永續。

積極參加各類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奉獻自己的愛心、傳遞溫暖,弘揚社會正能量、踐行真善美,在全社會形成修身律己、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良好道德風尚。

弘揚五四精神,做文明守法的好青年。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青年作爲國家的傳承與建設者更應該遵守道德規範,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爭做文明好公民。更要積極崇尚先進文化、在全社會形成一股正氣。

五四青年節所傳承的是五四精神,是青年的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爲現實。身處偉大時代,讓我們去一點一滴開創,一步一個腳印邁進,把五四精神變爲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讓我們一起弘揚五四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

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5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中學生。古希臘人說,人是揹着一個包袱走路的。包袱裏有家庭,事業,友情,兒女等等。歷經艱辛,卻無法丟棄其中任何一件。因爲這上面寫着兩個字:責任。

責任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責任就是他人寄予的希望,責任就是社會託付的使命。責任是孟子的以天下爲己任,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周恩來的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生活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詮釋着責任的內涵。

最美的媽媽吳菊萍伸出雙手接住從十樓突然墜下的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吳菊萍的手臂瞬間被巨大的衝擊力撞成粉碎性骨折。活雷鋒郭明義20年獻血6萬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他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裏;孟佩傑帶着病中的養母上大學,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讓傳統的孝道充滿着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告訴我責任就是救人於危難,就是助人於困難,就是盡孝於父母。

故事中的他們敢於承擔責任的舉動,讓人感動,讓人欽服,更讓人心生崇敬。

那麼,作爲中學生的我們,該怎樣做到有責任心呢。

我聽有的同學說。責任這兩個字說的容易,可做到難。其實,責任並不像你所說的那麼難。責任其實很簡單,就是負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我們班第一個承擔起學校衛生間打掃工作,我也積極成爲其中一員,我和班裏的同學共同清除污垢,不怕髒不怕累,使我們的校園變得更清爽乾淨,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在學校剛剛舉行的健美操比賽活動中,我作爲我們班的小教練,給同學們指導動作,糾正錯誤,有時我的嗓子累到說不出話,但我仍然堅持,因爲我知道我身上肩負的'是初二三班這個集體的榮譽,最終我們班榮獲一等獎,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是我們的責任;在學習上,我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同時我不厭其煩地幫助其他同學共同進步,我知道爲學校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總之,做好應該做的事,堅決不做不應該做的事,便是承擔責任。責任與我們同在,我們應該從現在起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鮮花承擔着裝扮春天的責任,春天承擔着復甦大地的責任,大地承擔着繁衍生命的責任,人類承擔着社會發展的責任。世間萬物都有他們的責任,有了責任,人生纔有意義。我們當代中學生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搞好我們的學業,以此爲基礎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爭取早日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同學們負起我們應負的責任吧,讓我們中華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我們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爲國家與民族的發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勵新時代的廣大青年,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上、向善,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譜寫新的青春樂章。

少年強則國家強。回顧歷史,青年是時代進步最活躍的因子。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美好意願,促成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歷經近一個世紀的薪火相傳,在時代變遷中始終激勵着一代代年輕人,併成爲當前青年羣體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生力量。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精彩和夢想,鐫刻下獨特色彩的成長經歷和奮鬥歷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創造永不磨滅的價值。當“五四精神”的價值追求匯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大青年以此作爲基本遵循,積極投身向上、向善的踐行,讓青春的追求化爲激勵全社會的蓬勃朝氣,鼓舞更多人矢志不渝奮然前行。

向上、向善,激濁揚清弘揚社會正能量,是當代中國青年的突出特點。在自然災害發生時,青年人衝在前頭、捐款捐物,志願服務在前線;在國家建設中,青年人走南闖北、揮汗如雨,創新創業在基層;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鬥中,青年人銳意創新、敢想敢幹,爲落實“四個全面”而拼搏。正是當代青年發揮向上、向善的力量,助推社會取得最大共識,激勵人們攜手奮進。

成長意味着擔當。青年人向上、向善的自覺,既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也是“五四精神”在新時代的延續。今天,紀念“五四”,召喚着青年人的歷史擔當。在黨的領導下,當代青年人就是要勇當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紮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

當前,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使命正在召喚着青年一代。不嫌基層偏遠,不怕創業艱難,不懼失敗挫折,實幹的汗水與創造熱情將讓青年人的肩膀更加堅實,更有力量。

“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當代青年不斷汲取“五四精神”的養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向上、向善的價值追求,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體現時代精神,這是中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意志基礎,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昂揚奮進的內生力量。懷揣向上、向善的力量,廣大青年必將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演講稿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林則徐說過:“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顧炎武也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新冠疫情面前,海南中學的高中生們籌集善款,購買抗疫物資送向前線的行爲,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做“青年學生的社會擔當”!

縱觀歷史,橫看古今,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不乏有擔當的青年。周總理的那一句“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知振奮了多少人,而在現在的新冠疫情中又出現了一批有擔當的青年學生,如上文提到的,他們都以自己的一腔熱血,肩負起時代賦予他們獨特使命與責任,值得我們敬佩!

在這個座談會上,我發出以下倡議:

一、做當下的“學習者”,努力學習知識。

萬丈高樓平地起,在這個知識與創新的時代,沒什麼東西比它更重要了。疫情當前,學習不僅是爲了瞭解知識,更是爲了能夠成爲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通過學習,我們可以從書本中去汲取力量,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開闊自己的視野,不至於將來想一展宏圖,實現偉大抱負時,“書到用時方恨少”。

二、做時代的“創新者”,學創新,會創新。

當今世界,創新者勝,創新者強,創新並不只意味着打破舊有的規則,更要建立新的秩序。所以我們要擁有一雙敏銳的雙眼,時刻從生活中發現創新的閃光,還可以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實踐中完善自我,成爲時代引領者!

三、做社會的“守護者”,盡己所能,行善拒惡。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概括爲“真、善、美”,“凡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他便有了責任。”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成長,享受了社會帶給我們的權利,所以我們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同學們,疫情期間,我們都來擔起自己的責任吧!儘管它會有些沉重,但在完成之後,那將是你的榮光!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