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玲玲的畫》聽課報告大綱

《玲玲的畫》聽課報告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聽課報告的選材不能求全貪多、主次不分,要根據實際情況 和總結的目的,把那些既能顯示本單位、本地區特點。小編整理了《玲玲的畫》聽課報告,歡迎欣賞與借鑑。

《玲玲的畫》聽課報告

  《玲玲的畫》聽課報告一:

我觀看了趙老師執教的《玲玲的畫》這篇課文,我先談談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我的解析是,本文敘述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教者要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啓發,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趙老師則恰恰抓住了這一點,他以學習過的小故事《司馬光砸缸》、《烏鴉喝水》來導入課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提高,活躍了課堂氣氛。趙老師並以識字、寫字、朗讀課文爲教學重點。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通過自讀課文,圈畫生字,組內交流識字方法的過程,自主學習生字。識字教學較好,特別是學習“玲”字通過歸類,概括了形聲字的學習方法,並且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培養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趙老師以讀爲本,始終在語言情境中讓學生感悟、積累,這節課體現了《新課標》所積極倡導的“加強學生個性化的閱讀的體驗”,做到了以讀爲本,讀時注意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進行體驗,例如教學中創造了一定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語境中邊讀邊悟爸爸說的話的含義。很多學生都能理解玲玲的感情變化。學生各個都積極踊躍要

參與分角色朗讀,學習氣氛很活躍。“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整過程中,不管哪個詞語的理解,老師並沒有讓學生生硬地去理解,而是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具體語言情境,通過句子的'反反覆覆的朗讀,在理解中實現語言的積累,從而夯實寫話基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指導學生讀書方法,在讀書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故事蘊含的道理中受到教育影響和啓迪。

總之,多樣形式的積累活動,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難認的字多念幾遍,難寫的字多寫幾次,該解釋的詞解釋,該辨析的詞辨析,該品味的句子反覆品味, 該歸納的主要內容歸納,就連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識,小到標點符號知識都不再一溜而過。《玲玲的畫》這節課應該說是紮實有效的。

趙老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比較強,教態自然親切,對學生的評價用語也很到位。而且教學思路清晰,環環相扣,重難點突出,達到了教學目標。遺憾的是,課堂中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留給學生自主寫字的時間不夠充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意識還不夠強烈等都有待完善。

  《玲玲的畫》聽課報告二:

我們實現有效教學必須轉變一個觀念:從教“課文”到教“語文”, 教“課文”就是把課文的內容當做教學的主要目標,教“語文”是把課文作爲例子,指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和語文方法。《玲玲的畫》這節課,老師帶着孩子們認認真真習字品詞,輕輕鬆鬆閱讀,並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優化課堂結構,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平等與學生對話,既注重語言訓練,又注重人文關懷,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很好地體現了教“語文”的新理念,散發出了濃濃的語文味,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目標明確,抓準課文主線,直奔主題教“語文”

《玲玲的畫》一課一條主線是;玲玲的情感變化----畫好作品後的高興,弄壞作品後的難過,改好畫後畫更漂亮了的滿意。一個主題就是爸爸富有哲理的一段話。老師在一節課的教學中抓住主線,直奔教學主題。精當的導入爲有效教學打下了基礎。初讀落實到位,整體感知精當有意,字詞教學很紮實,結尾存疑。整堂課以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引領學生讀文、

感悟、明理、擴展閱讀、創新寫作等,讓40分鐘分秒有效,實現低年級語文課堂的跨越。

二、重視了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新課程提倡閱讀教學中多誦讀少分析,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積累語言,感受語言的魅力。從教學效果來看,“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積累和運用”正是成爲了本節課最大的亮點,做法也十分紮實:主要表現是:

1. 以讀爲本,始終在語言情境中感悟、積累。

這節課體現了《新課標》所積極倡導的“加強學生個性化的閱讀的體驗”,做到了以讀爲本讀時注意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進行體驗,例如老師在本課教學中創造了一定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語境中邊讀邊悟爸爸說的話的含義。很多學生都能理解玲玲的感情變化。學生各個都積極踊躍要參與分角色朗讀,學習氣氛很活躍。“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整個過程中,不管哪個詞語的理解,老師並沒有讓學生生硬地去理解,而是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具體語言情境,通過句子的反反覆覆的朗讀,在理解中實現語言的積累,從而夯實寫話基礎。

2.多方法字詞教學,落實有效積累。

本課在字詞教學中,很有特點。如在認識“叭”字時,老師引導學生根據觀察字形,結合動作演示,學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口字旁的“叭”表示聲音,並以此拓展開去,引導學生學習兩種識字方法:1.相同部件的字。由“叭、趴”引出“哇、娃、蛙......2.模擬聲音的詞。由“叭”衍生出“颳風了——呼,呼,呼;下雨了——譁,譁,譁;小花貓——喵,喵,喵;小鴨子——嘎,嘎,嘎。”再如,在訓練學生口語表達時,老師直接給學生出示回答提綱,通過的模式練習,強化句段的邏輯思維的訓練。

總之,多樣形式的積累活動,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難認的字多念幾遍,難寫的字多寫幾次,該解釋的詞解釋,該辨析的詞辨析,該品味的句子反覆品味, 該歸納的主要內容歸納,就連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識,小到標點符號知識都不再一溜而過。

《玲玲的畫》這節課是紮實有效的。遺憾的是,課堂中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留給學生自主寫字的時間不夠充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意識還不夠強烈等都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