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傳染病工作計劃範文彙編10篇

傳染病工作計劃範文彙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3K 次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該爲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爲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染病工作計劃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染病工作計劃範文彙編10篇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1

爲了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修訂版)》等法律法規的要求,根據市衛生局,市疾控中心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積極做好傳染病管理工作,加強醫院傳染病管理工作,杜絕傳染病醫院漏報率,嚴防傳染病疫情突發事件,醫院特制定20xx年傳染病管理工作計劃如下:

一、根據醫院人事調動修訂醫院感染管理、傳染病管理領導班子,

二、加強醫務人員的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每年進行一次全院性的傳染病防治法知識培訓。每半年組織一次相關傳染病和季節性防治知識培訓,半年組織一次考試。

三、加強季節性的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教工作: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控工作宣傳,做宣傳欄,發宣傳資料。

四、加強傳染病網絡直報管理,每日收集傳染病報告卡並進行網絡直報。

五、做好新生兒疫苗接種的.管理:督促婦產科做好新生兒計劃免疫接種並做好登記冊及網絡直報工作;督查藥劑科對疫苗的合理管理及各項登記。

六、每1—2周進行1次門診督查,做好傳染病的相關管理工作,防止漏報錯報現象。

七、完善疫情報告追究制度,確保遲報。漏報率爲0。

八、盡力規範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建設,杜絕流行病的蔓延。

九、協助醫務科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報告與管理工作。

十、加強健康教育工作,各科室宣傳臺放置傳染病健康教育處方。每季度更換一次宣傳欄。

十一、做好醫學死亡病因的監測、督查、收集、覈對、登記與網絡直報工作。

十二、做好性病疫情的監測、登記與網絡直報報告。

十三、規範病房管理,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傳染病爆發流行。

十四、對上級有關文件認真歸檔、保存,並在醫院傳染病管理小組的指導下認真執行。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2

爲確保學生身體健康,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學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現就我校 年度加強學校衛生及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意見制定了一些措施及計劃。

一、工作目標:

1、明確衛生防病的任務和應採取的措施。

2、全面開展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提高廣大師生的疾病預防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強傳染病和突發事件報告意識。

3、建立健全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長效運行機制。

4、學校應遵循“預防爲主,嚴堵源頭爲重”的原則,成立諾如病毒等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建立防控傳染病應急預案,使學校對諾如病毒傳染病等各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落實到位,責任到人,切實有效地開展傳染病防控工作。

二、傳染病的防治措施:

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及時對發現傳染病或暴發流行的.傳染病採取必要的措施,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羣),重點抓好傳染病預防和報告工作

1、疫情報告

一旦發現師生患有傳染病或發現有傳染病流行時立即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防疫站)。爲及早發現和及時報告疫情做到:(1)切實落實非常期間的晨檢制度;(2)班主任每天進行巡視;(3)專人負責學校疫情報告;(4)建立專門的傳染病登記本。

2、疫情控制

一旦發現疫情,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調查處理工作:

(1)協助開展個案和爆發疫情的流行病的調查和採樣工作。根據病人的流行病學史、症狀、體徵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找出共同特徵。分析病人的分佈特徵,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採集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標本。

(2)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配合醫療衛生部門做好對傳染病患者進行隔離醫療,對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環境進行嚴格消毒處理;開展對傳染病接觸者的醫學觀察。

(3)根據控制疫情需要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預防性服藥或疫苗應急接種。

(4)發生疫情重大流行時,執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課決定。

3、預防措施

(1)把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有專人負責,並列入工作考覈。

(2)開展對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防病知識教育,開設健康教育課,使學生掌握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3)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改善衛生設施,切實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4)根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預防接種程序,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學生進行疫苗接種。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3

爲認真做好20xx年我園傳染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傳染病疫情在幼兒園的聚集性暴發,根據縣政府關於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相關要求,結合我園傳染病防治工作的實際,特制定20xx年我園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完善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組織,完善和重建工作制度,加強對幼兒、教師、家長傳染病知識教育,有效控制傳染病疫情在園所的聚集性暴發。

 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要充分認識加強幼兒園衛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進一步強化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責任意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密切配合衛生等部門,制定、完善和落實相應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預案,確保幼兒園師生身心健康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抓緊、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從而將幼兒園衛生防疫工作落到實處。

三、認真監控,及時報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實晨檢制度,加強對幼兒健康狀況的監測。晨檢工作應在幼兒園傳染病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由配班老師協助主班老師對早晨來園的每個幼兒進行觀察、詢問,及時瞭解幼兒出勤、健康狀況;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者(例如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等)以及可疑傳染病患者(請病假的學生應查明病因),及時報告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幼兒園傳染病疫情報告人進行排查,以確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

主班老師要利用晨檢時間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健康觀察教育,對幼兒身體狀況進行一看、二摸三排查,如有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告知園領導,以確保早發現、早治療。幼兒園傳染病疫情報告人要與老師加強溝通,及時瞭解幼兒的出勤、健康情況,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應在第一時間向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病時間、發病地點、發病人數、主要症狀、密切接觸者、已採取的措施等。防止瞞報、漏報、緩報現象發生。

四、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疫情

幼兒園除做好傳染病疫情報告以外,要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對患病幼兒採取隔離治療等措施將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如發生暴發疫情或新病例持續不斷等情況,要根據衛生疾控部門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經縣局同意,在一定範圍內採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羣集聚的大型室內活動,嚴防疫情擴散。要注意做好學校教學、生活場所的通風和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食堂不得購買無證鮮活凍禽及產品;加強體育鍛煉和營養,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增強學生體質,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五、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提高衛生與防病意識

幼兒園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板報等各種形式,對幼兒定期

進行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強化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衛生防病意識。還應利用家長會、家長微信羣、告家長書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相關預防知識,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六、具體工作如下

2—4月 校園環境整治,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水痘、風疹、麻疹、腮腺炎等。

5—6月 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預防,並配合鄉鎮醫院對幼兒進行肝炎、傷寒等疫苗的接種。

7—8月 秋季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預防

9—10月腸道傳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預防,加強飲食、飲水衛生教育,對全園進行體檢。

11—12月 加強冬季傳染病的預防,採取一些防治措施,減少各類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今年我校傳染病(常見病)防控工作計劃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

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我校嚴格樹立學校疫情無小事的觀念,將傳染病防控和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工作納入學校常規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學校傳染病防控組織體系,成立由校長負總責的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任務落實,並建立起由學校領導牽頭、校醫爲骨幹、班主任爲網點負責人的覆蓋全校的傳染病防控工作網絡,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二、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增強學生的防病意識和防病能力

1.充分利用校廣播、班會、學生集會、健康教育課、健康小報、宣傳欄、知識講座等形式,大力宣傳有關學生常見傳染病的防控知識和預防食物中毒知識,引導師生養成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增強他們的防病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利用家長會、告家長書等形式,宣傳傳染病、常見病的預防知識,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三、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防控工作

1.建立健全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各項制度,制定規範的學校衛生管理制度、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預防制度和疫情監測及報告制度,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制,並採取積極有效的具體措施,重點加強冬春季、秋冬季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2.加強對環境衛生的`監督,制定完善的衛生制度。德育處每日專人負責檢查教室和環境的衛生,並將檢查結果納入到文明班量化考覈中去,以提高同學們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抗病能力。

3.加強飲水飲食的安全衛生監督。學校由專人負責檢查,各項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定期組織對食堂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學習培訓,進一步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和技能。

4.加強校園消毒和教室的通風換氣管理。在冬春季節,建立專人負責制,做好校園消毒和各班教室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工作,以保證學習場所空氣清潔、流通。

5.加強我校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工作:由校醫室負責本校的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強傳染病監測工作,切實做到“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每日對全校學生的出勤、健康情況進行巡查,做好晨檢午檢及因病缺課登記追查工作,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在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的同時,要在規定的時限內及時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區疾控中心進行報告。

6.嚴格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更新、充實衛生是必備設備,追被足夠的消毒、預防用品以及應急工作所需的經費。

7.認真做好新生入學及轉入新生的卡證查驗工作,爲有效預防學校傳染病提供科學參考。

8.配合地段防疫部門,做好學生常見傳染病相關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嚴防各種傳染病傳入我校。

四、紮實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防治學生常見病

充分發揮學校優勢,利用校廣播、班會、學生集會、健康教育課、健康小報、宣傳欄、知識講座等形式,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向學生普及視力低下、齲齒、肥胖等常見病的發生和預防知識,不斷糾正學生不良的衛生習慣,採取合理膳食、注意用眼衛生等措施,有效預防學校常見病的發生和發展。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5

爲進一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全面落實傳染病的各項防治措施,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提高傳染病發現和診治水平,做好今年傳染病防治工作,在醫院分管院長的領導下,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20xx年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 認真執行國家傳染病有關法律法規,健全規章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傳染病報告制度》等其相關法規,以及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有關傳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規定。

2、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條例,建立和健全醫院疫情管理和報告制度,組織制定各項疾病預防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 嚴格督促檢查,規範化管理

1、做好傳染病疫情管理和報告工作,有專職人員負責全院傳染病報告卡的收集、審覈、上報、訂正工作。

2、傳染病病例報告:責任報告人在首次發現或診斷法定傳染病人、疑似病人及病原攜帶者時,應立即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傳染病登記本”,並按規定的時限和程序上報。

3、傳染病信息網絡直報:根據疫情需要,專職疫情報告人員,將 “傳染病報告卡”與臨牀科室上報結果和檢驗科、放射科上

報結果進行比對後通過國家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絡報告。定期開展傳染病的漏報檢查,進一步加強傳染病報告時限的落實工作,必須做到各負其責,抓好各個環節。

三、結核病防治工作

爲進一步加強結核病防治工作,結核病控制項目工作要求,加強項目工作的規範管理,項目人口覆蓋率達到100%, 治癒肺結核病人是控制結核疫情的最重要的措施。疑似結核病人及結核病人發現、轉診、督導及管理工作;對發現的結核病人及疑似結核病人及時對病人進行轉診;網絡追蹤要求,對病人開展追蹤工作,督促病人就診,提高病人發現率;按照縣CDC結防所要求,開據轉診單,並作好相關記錄以備查。加強網絡追蹤、結核項目管理及督導。

四、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

爲進一步搞好我鎮艾滋病防控工作,確保我鎮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根據《艾滋病防治條例》,按照上級部門要求,結合我鎮實際落實HIV陽性育齡婦女及單陽家庭的隨訪與管理,預防和切斷HIV經母嬰途徑和家庭內性傳播,積極掌握母嬰傳播及家庭內性傳播的流行趨勢和特點,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對目標人羣採取“人盯人”的管理隨訪制度,進一步完善聯繫、隨訪和報告制度,確保目標措施落到實處。

對於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中HIV陽性育齡婦女,目標責任人必須嚴格按照《河南省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方案》的要

求,及時進行追蹤隨訪,並採取干預措施。要做好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政府不但要加強領導,還要按照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協調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好感染者及病人生活、醫療、子女入學困難,還應加大資金投入,確保預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加強各類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

1、利用“結核病宣傳日”、“國際禁毒日”、和“世界艾滋病日”的有利機會,利用設立的艾滋病防治主題宣傳欄以及其它形式進行預防控制艾滋病知識的'宣傳,同時,指導轄區內醫療機構及診所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針對就診者的艾滋病防治專題講座;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利用院內外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根據傳染病特點和季節性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人民羣衆的防病知識和能力。

2、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衆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3、認真做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的疫情管理和報告的檢查工作,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搞好疫情調查工作。

六、加強疫情管理,落實防治制度

完善傳染病防治工作獎懲制度,認真細緻地落實門診日誌登記工作,每月對各科室進行傳染病報告檢查,查閱門診、急診日誌病人登記,檢驗科及放射科的陽性登記本。確保全年傳染病防治工作做到無漏報。

七、醫院要加強對科室的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技術指導,督促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規範門診日誌記錄,提高疫情信息報告質量。報告及時率和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完整率、準確率必須達100%。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6

爲了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抓好xx年傳染病管理工作,根據衛生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制定我鄉傳染病工作方案如下:

一、背景及主要問題

在各級領導的重視下,經全鄉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工作任務並取得一定成效,如大部分醫務人員管理制度、有關登記進一步規範,傳染病報告率、及時率、登記率大幅度提高等。但是,仍存在一定問題,如部門醫務人員的有關規章制度如相關人員職責、有關登記如門診日誌、傳染病專冊登記仍不夠規範,少數單位傳染病報表、報卡仍不能按規定時間上報、對收到的傳染病手工報告卡沒有進行嚴格審覈,有的報表填寫也不規範,極少數人員沒有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如按月報表這項基本職責沒履行,該上報的材料沒上報。

二、目標指標

1、要求繼續規範:

(1)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自查覈實制度、獎懲制度、培訓制度;

(2)分管領導及相關科室、相關人員職責;

(3)各級門診、病房傳染病報告專冊登記;

(4)院公衛辦傳染病收報專冊登記、自查該覈實專冊登記、重大疫情專冊登記、節假日疫情值班專冊登記。

2、加強傳染病登記與報告質量管理。

(1)法定乙類傳染病報表、卡片按規定時間填、報;

(2)完成傳染病漏報調查和管理工作督導;

(3)與傳染病有關的登記率、登記完整率達到95%以上;

(4)流腦、乙腦、傷寒、狂犬病登重要傳染病個案調查率和疫點處理率達到100%;

(5)傳染病報表率、及時率、填寫完整率和醫生填卡及時、完整準確率分別達到95%以上;

(6)網上傳染病報卡及時率、完整準確率分別達到98%以上;

(7)傳染病漏報率控制在5%以內;

(8)重要傳染病分病室隔離治療率達到100%。

三、對策措施

(一)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組織開展對院部及全鄉各村衛生室、衛生所、個體診所督導或爲定期檢查,提高傳染病管理質量。督導和檢查本單位或下屬醫療單位傳染病和非傳染病的登記和報告,以及報表、報卡質量,對不符合要求單位,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報卡的情況實行逐月通報制度。

(二)組織開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培訓,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鄉衛生院對各單位都要完成一年一度的以會代訓任務,並上報培訓資料。其內容爲:以會代訓通知文件(有培訓內容)、報到名冊、考卷、培訓專題小結等。

(三)繼續加強對鄉村醫生報告的管理,健全傳染病登記和報告制度。衛生院要繼續幫助基層報告建立和健全報告制度和傳染病登記,並做好經常性的督導工作。衛生院公衛辦按統一要求規範門診、病房的有關登記,並落實登記的`及時、完整準確。

(四)加強傳染病疫情報告的管理,不斷提高報告質量。按《湖南省傳染病疫情報告暫行規定》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的要求,對門診、病房接診的所有傳染病在及時登記並填卡以後,按法定時間報告管理科室,院公衛辦對轄區內所有傳染病報告卡在及時進行審覈登記以後迅速進行網上質保。

嚴格網上報卡時限,不得直報無效卡(既缺詳細地址、14歲以下兒童缺家長姓名、無報告單位、無病名、無發病日期等),月報以村爲單位填報、年報做分村、分月填報。報表必須填寫準確、完整。暴發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先以電話方式報告,在經調查處理後進行網絡直報。

(五)嚴格傳染病傳染源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鄉衛生院加強對就診傳染病人的隔離管理,對所有接診的甲、乙類傳染病應採取粉餅就診傳染病人的隔離管理,對所有接診的甲、乙類傳染病應採取分兵種隔離治療措施,嚴格探視和傳染病室三區分制度。

(六)及時調查處理突發傳染病疫情。本院對可能發生的甲、乙類傳染病暴發或流行,以及有流行趨勢的傳染病要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與處理,並專題報告;衛生院對入院治療的流腦、乙腦、

狂犬病、傷寒等應及時做好個案調查與報告。

(七)開展傳染病疫情漏報和管理工作督導。20xx年衛生院按《全國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和考覈方案》,對本級和下設門診、衛生所、衛生室、個體診所的傳染病漏報調查和工作質量督導,每一個季度不少於一次,對轄區內傳染病管理工作檢查全年不少於4次,各次漏報調查或檢查考覈有記錄,並做好專題小結上報。

(八)做好資料管理。本單位對上級或本級當年傳染病管理計劃、總結、單項工作小結、檢查考覈原始記錄、培訓資料小結、宣傳底稿、月年報表、疫情簡報、相關文件等應做好歸檔管理。

四、重點工作進度安排

(一)、一至十二月做好:

(1)上年十二月份傳染病報表和上年年度報表;

(2)本年各月各時間內報卡適時審覈、登記,網上直報、月報彙總上報。

(二)、三月份對責任疫情報告人組織以會代訓、下發工作計劃和考覈方案:對轄區內各醫療單位1—3月份的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和記錄。

(三)、六月份按下發的督導表內容完成督導,並填報;對轄區內醫療單位4—6月份的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和記錄。

(四)、七月份對上半年度轄區傳染病進行漏報調查和檢查。

(五)、九月份對轄區內7—9月份的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和記錄。

(六)十月份按下發的督導表完成並填報。

(七)十一月份對各級醫療單位1—10月份的傳染病進行漏報調查,小結上報。

(八)十二月份對轄區內醫療單位10—12月份的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和記錄;以及全年工作檢查。

根據對醫療保健單位的督導檢查和傳染病漏報調查結果,以及傳染病報表、網上報卡的及時、準確、完整情況,有關材料的上報情況,開展工作質量評估,工作質量高的報表請領導給予精神和物質鼓勵。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7

爲了做好學校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工作,對保障全校學生及教職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的穩定意義重大。爲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各種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切斷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羣這三個環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並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 傳染病預防:

1、 按照國家對傳染病實行預防爲主的方針,針對學校人口密集的特點,容易在學生中發生的常見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痢疾、腸道傳染病等,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和預防措施的衛生健康教育工作。

2、 定期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增強師生的公共衛生安全意識,促使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範的能力。

3、 定期組織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蠅等病媒昆蟲及其它傳播傳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傳染病的動物危害。

4、 有計劃地改造公共設施,污物、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改善飲用水衛生條件。

5、 建立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每年新生入學進行傳染病預防接種。

二、 傳染病疫情報告:

疫情的報告和管理在預防、控制和消滅傳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準確及時的疫情報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報信息,健全的疫情報告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是確保疫情報告準確及時的關鍵。

疫情報告時限和辦法: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要求執行。

按照區教委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之規定,每個教職工及學生均爲法定疫情報告人。任何人發現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均有報告的責任和義務,可用口頭、書面、電話等方式向學校、(班主任)進行彙報,相關人員接到報告後,迅速及時整理出文字材料向學校領導報告,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如果隱瞞不報、漏報、謊報或延期報告的`,要追究當事人有關責任。

三、 傳染病控制措施:

1、 經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部門確診爲傳染病者,應及時予以隔離治療(學生應當辦理休學手續),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2、 對疑似傳染病的病人,在明確診斷前,進行醫學觀察;密切接觸的人員,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和預防措施。

3、 建立學生定期健康檢查制度,及時發現傳染病患者並採取相應的隔離防範措施,及時切斷傳染病在學校的傳播途徑。

4、 學校及學生家庭對傳染病人的居住寢室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並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定期安排全校範圍內的消毒工作。

四、 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

學校對傳染病的預防、監測、管理措施進行監督檢查,嚴格責任追究。並將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有關職責落實情況納入學校的綜合評比體系中,根據工作要求開展專項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傳染病預防工作措施不力,導致學校發生傳染病流行,對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危害;以及在發生傳染病流行後不及時報告或隱瞞不報的,要依法查處直接責任人,並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8

一、早期預防是關鍵:

總的來說,幼兒傳染病的潛伏期基本限定在3--8天以內,在幼兒處於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的潛伏期內時,尤其容易將病原體傳染給其他孩子。在幼兒園這樣幼兒高度密集的地方,如果等發現某個幼兒已經發病了再進行防治,往往就喪失了最佳的.控制時機,爲時已晚。所以,傳染病的防治貴在早發現、早干預。在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們平時特別注意各項預防工作的落實。

1、加強晨間檢查:

實行每日晨檢和缺課追蹤制度。每天,保健醫生把好第一關,對所有到園幼兒進行認真負責的檢查,觀察其皮膚、手足是否出疹子,口腔裏是否有潰瘍;摸摸兩腮是否腫痛等,做好晨檢登記,發現問題及時向園長報告,班級老師到園後,首先開窗通風,然後對入園的孩子詢問、檢查,把好第二關。若發現異常立即要求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對於排除了傳染病的幼兒,均需持醫院的相關證明方可入園。同時,老師要負責對每位缺課的幼兒追查缺課原因。

2、加強缺課追蹤登記制度

每天上午10:30由各班負責考勤追蹤的老師打電話詢問未到園的兒童原因並做好登記,診斷情況及醫院後交到保健室,由保健醫生進行追蹤,發現問題及時向相關醫院及上級部門報告並做好登記。

3、疫情報告情況

若在園內出現傳染病及疑似傳染病,應及時對患病者進行隔離並通知家長到正規醫院診治,並由保健醫生跟蹤調查診治結果,及時上報責任醫院、區疾控中心、教育三科等相關部門。

3、落實好各項衛生消毒工作:

對幼兒教學、生活物品以及活動室、寢室的常規衛生工作,我們加大檢查力度,幼兒口巾、擦手巾、水杯、碗筷做到一用一消毒,採取每天兩次以上檢查制,做好各班清潔衛生和環境衛生,每週五進行一次大檢查,並做好相關記錄,每月一次檢查各班口巾、擦手巾、水杯是否和班上幼兒姓名相對應,若發現不足的應及時補上,當場指出,當場改正,及時監督、督促各班更加細緻地做好、做實常規衛生工作。

二、措施得當是保障:

1、保持教學、生活環境通風換氣。

2、加強檢查:嚴禁幼兒共用水杯、餐具以及小毛巾等個人物品現象發生。

3、嚴格按照要求,由專人爲大型玩具噴灑消毒藥液,定時開展預防性消毒;

4、根據天氣狀況,不定時安排全體幼兒服用具有抗病毒藥效的中藥水,注意均衡營養,加強戶外鍛鍊,保證足夠休息,增強體質;

5、讓每位老師熟知傳染病應急預案內容,在園期間發現幼兒如有發熱、咳嗽、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狀時,老師知道立即啓動應急預案,採取措施,及時就醫、及時隔離等。

三、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1、九月份出版報《如何給小兒防暑降溫》

2、十月份給全園職工上衛生課《細菌性痢疾》

3、十一月份給食堂從業人員上食品衛生安全課堂《設備與工具衛生安全》、《食品衛生安全培訓資料》

4、十二月份給全園職工上衛生課《流行性乙型腦炎》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9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和《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規範》的相關要求,指導各地規範科學開展督導工作,特制定本調查方案。

一、目的

(一)全面瞭解我國法定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報告管理工作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進一步完善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不斷提高傳染病報告質量。

(二)指導全國各地規範開展法定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督導工作,統一評估傳染病報告質量指標,逐步形成常態化的規範管理機制。

二、適應範圍

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療機構。

三、內容

(一)衛生行政部門

1.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運行情況。轄區內責任報告單位能否通過網絡直報系統進行傳染病報告。

2.經費支持情況。爲傳染病網絡直報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用於傳染病常規監測與網絡直報、疫情報告相關技術培訓、督導檢查及直報設備更新維護等專項經費(以撥付手續或正式文件爲準)。

3.組織開展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督導檢查。有督導方案,現場督導原始記錄材料,總結報告及以通報的形式反饋督導結果(以發文、原始記錄及結果通報爲準)。

4.醫療機構診療登記和電子病案的規範化管理情況。統一設臵門診日誌、出入院登記、放射科、檢驗科登記項目並要求規範填寫(以制定下發的正式文件爲準)。

5.指導醫療機構建設電子病歷系統應涵蓋公共衛生管理功能,包括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模塊(以制定下發的正式文件爲準)。

6.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傳染病疫情定期發佈情況。

(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傳染病網絡直報信息監測管理工作情況。

1.1 實時監視轄區傳染病疫情信息,及時完成報告卡的審覈、查重等各項工作;建立甲類及採取甲類預防控制措施的傳染病疫情(以下簡稱甲類和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可能的傳染病暴發與流行、不明原因肺炎及本地罕見傳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發病、死亡等異常信息的快速反應機制和流程,包括信息確認、處理應對等情況(以書面監控記錄及相關覈實處理報告爲準)。

1.2定期開展轄區信息網絡報告正常運行情況、報告和審覈的及時性和重複報告等質量的監控和綜合評價,查找原因並提出改進措施情況(以文字資料爲準)。

1.3傳染病監測資料分析利用情況。包括傳染病監測資料的定期分析;傳染病暴發流行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專題分析;分析報告的反饋情況(以文件、書面材料和網絡直報系統反饋等爲準)。

2.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指導和質量督導評估。每年定期開展傳染病報告與管理工作督導和評估,對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管理質量進行檢查,並指導其整改的情況(以原始記錄和總結等文件爲準)。

3.開展傳染病報告管理及網絡直報相關技術培訓情況。每年對本級和下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及轄區醫療機構專業人員開展傳染病法律法規及技術管理規範、數據分析利用技術、網絡直報系統數據統計規則等技術培訓(以培訓記錄等相關資料爲準)。

4.傳染病疫情監測與網絡直報工作人員以及設備配備情況。

5.傳染病網絡直報用戶對直報系統性能的評價情況。

6.傳染病疫情監測與網絡直報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難。

(三)醫療機構

1.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1.1門診日誌、出入院登記使用(含電子病歷)?城鎮醫療保險及新農合登記?

與診療傳染病相關的感染科、急診科、內科、兒科、皮膚科、住院部和腸道門診等的門診日誌、出入院登記簿或電子病歷系統的傳染病登記項目是否齊全、填寫是否規範。門診日誌登記至少包括就診日期、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病名、發病日期、初診或複診9項基本內容;出入院登記傳染病病例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轉歸10項基本內容。

1.2檢驗部門、影像部門傳染病登記及反饋情況(含電子病歷)。

查閱檢驗部門和影像部門的登記簿或電子登記系統的項目是否齊全,填寫是否規範,是否有異常結果的反饋機制以及是否及時反饋的情況(查看反饋登記)。檢驗部門登記項目應當包括送檢科室或醫生、病人姓名、年齡、檢驗結果、檢驗日期;放射科登記項目應當包括開單科室或醫生、檢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齡、檢查結果。

2.院內傳染病疫情分析、通報及異常信息處理機制情況(僅指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參照執行)。

查閱相關機制流程及分析、反饋記錄。包括醫院職能部門和人員負責分析本院傳染病疫情,並在全院及時通報結果;制定傳染病異常信息報告機制和處臵流程。

3.傳染病報告質量自查制度

院內定期開展傳染病報告工作自查與評估,並對報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整改,以自查過程記錄和總結文檔爲準。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10

1--6歲易感兒童給予傳染病疫苗接種,發現傳染病人及早隔離治療,並要求家長領孩子回家隔離,室內加強通風、換氣,玩具、生活用具等採用消毒藥液浸泡、清洗、暴曬等方法,不讓易感兒與患兒接觸。

(一)我園幼兒或教職工一旦出現非典、禽流感、風疹、流腦、麻疹、流感等傳染性疾病,應及時就醫並向學校請假,不得帶病入園、上班。經醫院診斷排除傳染病後才能回校上課、上班。

(二)幼兒或教職工在校內出現傳染病,及時組建處理病情的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成員的統一安排下,要求傳染病者立即戴防護口罩、手套,到隔離室休息,並由幼兒園安全管理人員或衛生保健老師立即通知傳染病醫院,需轉醫院治療的立即轉傳染病醫院。幼兒出現傳染病症狀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長,由家長陪同去醫院,家長不能到園的,由班主任老師護送去醫院(護送人員都要穿好防護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園教職工出現傳染病,也要求戴防護口罩、手套,由醫生初步檢查後,是傳染病立即轉市傳染病醫院並通知其家屬,家屬不能到校的由保健醫護送去醫院(護送人員都要穿好防護服,戴口罩、手套)。

(三)在園內發現傳染病的幼兒或教職工,幼兒園應急小組領導立即親臨現場指揮,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幼兒園隔離室進行隔離觀察,並由安全管理人員或衛生保健老師馬上打" 120 "電話,送定點傳染病醫院診治。

(四)幼兒園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教室或辦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學生、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感染源。

(五)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人前往探望。

(六)幼兒園師生員工中發現傳染病人,立即上報區教育局、區疾控中心,並對病人作跟蹤瞭解。

(七)如傳染病烈性感染,請示上級部門,決定是否實行全園停課。並採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保護易感人羣。

具體做到:

Ⅰ 封鎖疫點。立即封鎖患者所在班級或所在辦公室,暫停幼兒園一切活動。停止園內人員相互往來和與外界往來,等待衛生部門和市教育局的處理意見。如園領導已隔離,由中層幹部等組成臨時班子,負責處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後,園領導班子開始工作。

Ⅱ 疫點消毒。對幼兒園所有場所進行徹底消毒。此項消毒可請防疫站操作,消毒結束後進行通風換氣。

Ⅲ 疫情調查。幼兒園密切配合疾控中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傳染病人到過的場所、接觸過的人員,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員、鄰居同事進行隨訪,並採取必要的隔離觀察措施。

(八)領導發現傳染病人後,迅速向全體師生公佈病情感染源及其採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