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每年的感動中國都是含着熱淚看完,今年亦是如此。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其中最讓我動容的是最美鄉村教師朱敏才、孫麗娜的責任和擔當,朱敏纔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外交官,退休之後他沒有和妻子回到北京安想晚年,而是帶着本來就是小學老師的妻子,把光鮮靚麗的西裝和禮服留在北京,背上簡單的行囊,他們來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裏有200多個孩子,在他們之前,這兒只有一名代課老師。儘管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條件之艱苦還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料。他們的臥室跟男廁所共用一面牆,夏天臭氣熏天,孫麗娜晚上要戴着兩層口罩才能睡覺。爲省下錢購買教學器材和孩子的學習用品,朱老師那條大窟窿連着小窟窿的秋褲,他們都不捨得扔,縫縫補補接着穿。

看到這,我心裏有太多的感動,是什麼支撐他們放棄優越的城裏生活而來到這樣條件惡劣的山區支教,是他們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如果沒有這樣的信念,只是爲了沽名釣譽,是人受不了這樣惡劣的生活條件的。作爲教師的我看到這夫妻倆無怨無悔,不畏艱難的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心中有太多的羞愧。我在自我反省,我是在無怨無悔的教育孩子嗎?很多時候心中是不是也充滿了很多的功利性。

最讓我感動是最孝女兒朱曉暉、同桌媽媽陶豔波的溫暖親情。

朱曉暉的父親在2002年患瀰漫性腦梗塞,從此癱瘓在牀,失去了生活能力。爲了更好的照顧父親,朱曉暉辭掉了在報社的工作。爲了給父親治病,她不但賣了房還欠下一身債務。因爲不堪重負,朱曉暉的丈夫帶着孩子離開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區的車庫裏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朱曉暉曾是一位有才氣的詩人,詩歌在全國獲得過很多獎。父親生病前,她喜愛讀詩、寫詩;而現在她看得更多的是醫學護理和養生方面的書籍。老人患病後落下了癱瘓的毛病,腿腳不便,大小便也不能控制。朱曉暉幾乎每天都要給他擦洗身體。在她的細心照料下,老人臥牀12年都沒有得過褥瘡。但常年的操勞,使得才41歲的她早已滿頭白髮。

維持兩人生活的唯一來源是老人每個月一千多元的養老保險。父親治病的開銷不能省,朱曉暉就只能去市場裏撿人們不要的菜給父親吃,自己則用鹹菜就着米飯度日。雖然生活環境艱苦,但朱曉暉一直努力讓父親生活的更舒適些。老人因爲心疼女兒,常常痛哭。除了每天照顧父親的起居外,朱曉暉在週末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給三四個“債主”的孩子補習。對於別人的幫助,朱曉暉感恩在心,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動把愛和善意傳遞給更多人。

楊乃彬是一個命運不佳的孩子,在小時候得了一種病,因發燒導致耳膜出血,從而喪失了他的聽說功能但是,他卻有一個永不會放棄他的媽媽陶豔波,她想盡一切辦法彌補孩子的先天殘疾。陶豔波到北京學習脣語,教孩子說話,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教楊乃彬叫“媽媽”,都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陶豔波從頭至尾沒有產生放棄念頭一次,一直耐心教導。老天被陶豔波打動了,最終楊乃彬學會了說話,只不過有些吐字不清。看到這裏,我更加體會到了母愛的執着、忘我。就在這時,陶豔波做出了讓所有人驚訝不已的行動,讓楊乃彬上正常學校,接受正常教育,並辭職陪學。難道這不正是母愛無私的體現嗎?在陶豔波的努力指導下,兒子先後考上了重點初中、高中直至大學,與兒子同桌、陪讀16年。遇到難題,陶豔波總是在心裏想:自己不會兒子就更不會。有時爲了一道難題,陶豔波要絞盡腦汁想一晚上,然後給孩子講。他們母子倆就這樣闖過一道道難關。看到這裏我的眼睛溼潤了,不爲別的,就爲世間偉大的母親陶豔波而流,爲她喝彩,她是母親中的典範,她的母愛是世間最亮的一座燈塔,照亮天下所有的母親。有許多人說,這簡直是一個奇蹟,還有人要給這個奇蹟起名,有人說是“自強不息的楊乃彬”,有人說是“母愛的光輝”,而我卻認爲這個奇蹟的名字叫“母親”

到此,我對親情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心裏更有了好好孝敬母親的決心。

對於這些獲獎人物,總是心生敬佩。除了有最美的鄉村教師——朱敏才 孫麗娜,十三年相守,守護父親的朱曉暉,同桌媽媽陶豔波,還有有十月出塞,大器初成的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移民第一責任人"——趙久富;有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的好心人“炎黃”——張紀清······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但他們的事蹟卻感動着每個人的靈魂,震撼着每個人的心靈,陶冶每個人的情操。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每個人都有一種內在的美。所以,那些感動祖國母親的人無處不在,正因爲有這些人,中華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日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