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入殮師觀後感組作文1000字

入殮師觀後感組作文1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導語:我們要做的只是更加寬容、慎重、珍惜的對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入殮師》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入殮師觀後感組作文1000字

  入殮師觀後感【1】

入殮師是日本的一部經典之作,首先從影片的名字上就與衆不同,給不同的人可能會有較大的感覺上的差異,有的人在看之前可能不敢或不想看,因爲一聽到入殮師這個名字,心理面油然有些發憷,但事實上影片卻並不是觀衆們認爲的那樣,相反,整部影片中沒有一點驚悚的成分在裏面,而是處處充滿了人與人之間那份最珍貴的感情,這部電影從主人公大霧這樣一個角色,說明了一些問題,同時也講述了一些不爲人知的事情,讓人們對入殮師有了新的理解與看法,

這部電影講述了三種情感,第一是愛情,主人公大霧與他的妻子之間,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和諧,兩個人之見都能夠互相理解,互相體諒,給人很溫馨的感覺,影片的第二種感情是父子之情,其實電影從開始時就埋下了伏筆,大霧經常回憶起小時候與他的父母在河邊的沙灘上撿石頭的場景,但是每當出現他父親的是後卻總是模糊不清的,只有輪廓而已,當到了影片結束的時候,纔出現大霧的父親那清晰的一面,影片的第三種感情是大霧與他的師父之間的情感,開始大霧去公司應聘的時候,當他知道他所進入的公司的性質時候,幾既驚訝又難以接受,但是通過他師父的一次次的教導,使大霧終於理解了他的職性質,使他欣然的接受了自己職業,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自己的職業,

從音樂的角度簡單分析一下,整部影片都以大霧手裏的`那把大提琴作爲主線,大霧拉大提琴的場景貫穿於這個部電影之中,而所拉的曲子正式映襯了電影的主題,電影的情感,影片中的曲子是久石讓寫的,而他其恰恰善於寫這種傷感,煽情的曲子,善於運用大提琴與鋼琴的配合,本來電影的故事情節就已經十分感人,再加上久石讓的音樂,不得不讓人流着眼淚看電影,實在不能不觸動人的靈魂,十分感人,

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是,故事情節的主人公相當少,至少有幾個人,但是卻絕不會讓觀衆有空洞之感,故事情節也不復雜,但卻一定能夠打動人心,讓人們從零一個角度理解了死亡的概念,影片後來講述到大嬸死後,一直默默愛戀她的那位大叔講的幾句話,他說,人死並不等於結束,只是人們要通過這扇門,走向另一個永遠沒有痛苦的世界,這或許就是導演要對觀衆們所說的話,

這部電影的另一個特徵是,裏面加入了一些幽默的元素,雖然這部影片以感人的故事情節爲主題,但是卻並不缺乏幽默,從大霧去公司應聘的那時起,就時不時的出現幽默的場景,讓人不會總沉寂在一中傷感之中,這或許是電影創作的一種手法吧,當把電影看完後,心裏很是難受,因爲那是我們已經知道大霧有了自己的後代,當他將自己父親受掰開後發現父親緊緊的握住那塊大霧小時候送給他的石頭的時候,他明白了一切,而且將這塊石頭保留給了他的後代,說明了將他父親對他的愛傳給了下一代,看到這裏,不得不讓人感動,同時,又應徵了那句話,死亡並不算什麼,那只是過程,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過程。

  入殮師觀後感【2】

誠實的說,很久沒有看過如此乾淨而感人的電影。一開始我因着名字的恐怖固執的不敢涉足,看完以後才發現全片並沒有一個驚悚的鏡頭。

一個異常簡單的故事,除了片頭短短的入殮過程,整部影片完全採用順序式敘述方式,卻深刻的體現着生、死、愛、恨諸多主題。

影片一開頭,是小林大悟在師父的指導下實施入殮過程。男主角嫺熟的動作讓我相信這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正如他專注自然的表演拉大提琴一般。一切都那麼平靜、莊重、自然。

故事以華麗的交響樂團演奏爲開始,一瞬間我有點恍惚,導演似乎有意將音樂家和入殮師這樣的職業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麼的高貴後者多麼的粗鄙。然而恰是這樣的對比爲大悟後來的思考埋下伏筆。

失業以後大悟和妻子搬回鄉下居住,胡亂的工作尋找中大悟遇見了他的師父(我一直覺得影片裏這個角色更像中國人眼裏的師父而不僅僅是社長)。在高薪的誘惑下大悟接受了入殮師助手這一份工作。

接踵而來遇見的各種死亡促使大悟開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義,爲描繪這一過程中影片插入了大量大悟獨自演奏大提琴的片段。在低沉流淌的提琴聲伴奏中,跟隨社長處理入殮事務的大悟逐漸意識到入殮師的聖神所在--讓死者保有最後的尊嚴,以最美麗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然而在大悟真正接受併成爲一個入殮師時,大悟不可避免的感受到了周遭人士的輕視眼光,反對他的甚至還有妻子。大悟動搖了,此時社長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讓大悟終於下定決心繼續走下去。寫到這裏我忍不住好奇的百度了河豚魚白,只因社長和大悟那一副好吃的無與倫比的表情,等我知道河豚的劇毒以後又忍不住開始佩服導演的用心,河豚這樣劇毒與美味並存的食材與我們絕望而美好的生活確有相似之處--好吃的讓人爲難。

值得一提的是,社長、大悟與辦公室另外一位同事(我始終覺得她扮演這一角色挺不容易--慵懶淡定中透着一絲哀怨憂傷)一同度過聖誕節的那一段描寫,大口的咀嚼雞肉似乎要表達頑強活下去的信念,而後如怨如訴的提琴演奏又勾起每一個人不願回首的過往。簡單到可以忽略的情節,簡單的食物人物和音樂的組合,讓我第一次爲這部電影掉下眼淚。

大悟妻子的歸來似乎是遲早的事,她在他們關於大悟工作的爭執中妥協也在意料當中。當大悟欲爲父親入殮時刻,她輕輕的告訴殯儀館工作人員:我的丈夫是入殮師--她終於接受了這一切並深深引以爲榮。輕描淡寫的一幕讓人非常觸動。

他們一起見證故人的逝去時,那位殯儀館燒爐人的話,不僅在告訴他們死亡的意義,更促使每一個觀看影片的人思考生命死亡的含義--死亡也許不過是一扇門,死亡並不意味着結束,死亡只是穿過這道門,走向下一站。見過了這麼多的生命終結,明白生命的渺小與短暫,目的決不是輕視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儘管影片重複了多次大悟實施入殮的過程,然而似乎每一次都讓人感動,並不覺多餘累贅。

影片的取景也大量的加入自然元素,不管是大悟獨自拉琴的遠山背景還是大悟與社長談話的室內盆景。不知是否要表達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生於自然死後亦迴歸自然,不過是來感受了一趟人間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

因着故事情節的簡單,片中鋪設大悟對父母感情的支線時便已猜到結局,但即便這樣,仍被感動的一塌糊塗。

影片的最後一幕是要表達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的信念吧,一切源於愛的恨都最終釋然。

  入殮師觀後感【3】

十多年前,剛做住院醫師時,在病房值班。一位藝術專業的老教授,病入膏肓,到了生命的終點。凌晨時分,我穿着拖鞋從值班室跑出來,常規的搶救復甦之後,送走了他。他的家屬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後來,他女兒對我們的救治表示感謝,最後還說了句:要是搶救醫生能穿得整齊一些就更好了,她父親是個體面而講究的人。

日本影片《入殮師》讓我又回憶起自己的住院醫師“青澀”時代,我很喜歡這部影片。

《入殮師》榮獲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之後,影評不計其數地冒了出來,從各個層面和角度對男主角進行了分析。仁者見仁,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視角。而我,作爲一名外科醫生,就感覺這部影片一幕幕的儀式場景,像一雙溫柔的手,舒緩地撫着我,看似輕柔之間幫我又深刻地梳理了一下職業心態。

如果真的要分析醫生和入殮師這兩種職業之間有何相同之處,我想大概就是兩點:經常面對死亡、以及沒法徹底阻止死亡。死亡是對生命最犀利的表達方式。對無神論者來說,死亡之所以重要,因爲它對活着的人意義重大。換句話說,關於死亡的任何儀式,都有着極大的現實意義。

醫院裏曾經發生過一次糾紛。一位手術患者死亡以後,值班醫生把死者身上的引流管拔除,之後很長時間,引流管口還一直有大量的積液滲出,引起家屬不滿。後來上級醫師實施了引流口縫合,家屬的情緒才緩和。

我們這個時代,醫學依然不發達,真正能治癒的疾病並不算多。站在醫學發展史的高度,纔可以真正理解和領會那句名言——“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面對疾病時、面對死亡時,我們很可能束手無策。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無所事事,我們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去幫助、去安慰——這甚至是在我們醫療工作中應該佔據重要比例的一部分。而且,很多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要通過一場場有着儀式感的工作操作,去體現人文關懷。其實,這也是專業的體現。

影片《入殮師》還有很值得欣賞的地方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在面對職業本身的困惑、壓力以及誘惑時,該如何把握自身的心態。一旦你的職業涉及到生與死,這種心態的調整更顯重要。

還是十多年前剛做外科住院醫生的時候,有段時間在急診輪轉,很渴望能接診一些體表外傷的患者,去清創室“練練手”。於是坐在診室裏默默祈禱:多來幾個外傷病人吧。但隨即一想,這樣的祈禱有嚴重的倫理問題:醫生怎麼能盼着別人受傷呢?後來,我找到了一種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祈禱方式:在上海受傷的病人最好都能來我們醫院吧。

說實話,那一次的“心理祈禱”的轉變讓我成熟了很多,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多了一些明確的標準與界限。

如今,我這個無神論者,還是很善於通過一些儀式感很強的工作操作,調整自己的心態。每次手術前的消毒鋪巾,我會告訴學生:既要把這個環節看成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步驟,也要把它看成是調整術者心態的儀式;當在四個方向上鄭重地鋪上手術巾時,就要拋棄雜念、堅定自己的手術信心。因爲,手術單之下,是一個鮮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