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看入殮師觀後感範文

觀看入殮師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導語:"讓已經冰冷的生命重新煥發生機,給她永恆的美麗,這需要冷靜、準確,同時要懷有溫柔的情感。"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入殮師》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觀看入殮師觀後感範文

  入殮師觀後感【1】

她走的時候,我在屋裏只守了11天。剛過完春節,我喂她吃了年夜飯:一小口米飯,一塊香腸,一口水。香腸在我們那裏是一個很神奇的食物,代表的含義很神奇。或許我不應該用神奇來形容的。我記得她一個人在家裏的時候,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來養一頭豬,所以過年的時候就沒有自家的豬肉,於是到了過年前鄰居或者親人就會送一點豬肉以及一兩節香腸。我春節期間在家待一兩天而已,她會把那個香腸蒸好,留給我吃。有一次,香腸蒸好的,我臨時有事情走了,沒在家吃飯,第二天回來的時候,香腸一點也沒動,還是全部留給我。菜盤裏面少了的,只是她做的臭豆腐和豆瓣醬。一小口米飯,一塊香腸,一口水。就這麼餵了11天后,她走了。

她走的時候,我們沒有請入殮師。按照算命先生計算的良臣吉日,我們48小時不能哭泣,不能喧譁,讓她安靜的離開,不帶走任何一滴眼淚。說,那是因爲她本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離去,她走的前一天,她一小口米飯,一塊香腸,一口水都沒吃。我始終認爲她是被餓死的。

48小時之後我開始給她洗澡,腐爛的背,她走的時候,連一個完整的皮囊都沒有。骨瘦如柴,你可以完整的理解這究竟是什麼意思。甚至都不如柴,她走的時候,天特別涼,親戚朋友來送別,冷的哆嗦,我爬到門口的一顆樹上,用了半個小時把樹枝鋸斷,然後再分成小塊,一把火燒了,供他們取暖,沒有人幫我,我看見他們呆呆的眼神,比我還絕望,是冷的麻木,還是解脫?

換衣服,沒任何新衣服,都是她以前的舊衣服,有兩三件衣服專門整理了放在一邊,像是她早爲自己準備的。她不肯多花一分錢,走的前兩天還告訴我,抽屜裏有80多快錢,我知道那是她撿廢品後賣的錢攢起來的,我每年回家兩次,她就給我兩次,我離開她去異地讀書的時候,她時刻擔心我沒錢花,因爲“在外面沒錢花很丟人的”。

沒有化妝,她一輩子都不曾化妝,只是簡單的梳了一下頭髮。我抱起她,放在簡單的棺材裏面,那一夜我們都沒睡覺,5個男人,像羣孩子,時而吃飯,時而抽菸,時而大哭,時而聊天,就這樣,待了一通宵,天亮的時候,有人殺了一隻雞,雞血淋在棺材前,裝滿紙錢灰的臉盆被狠狠的摔出門,擡起她來,出殯。

我坐在汽車駕駛室裏面,看着車前行,後面是4個男人,看着棺材,一路鞭炮,沒有人說話。到火葬場,到處都是人,排隊。輪到她的時候,我抱起了她,輕的很,輕的就像鴻毛。我抱起了她,重的很,比泰山還重,這,是一輩子的重量。我沒有被允許進入火葬間,重重的跪在那裏,不敢擡頭,我,無法看到她最後的尊榮。

骨灰盒放在早已挖好的坑裏面,我用手捧起一把土,慢慢的把她掩埋。衆人拉起了我,大家開始吆喝着用巨大的鐵鍬鏟着泥土開始埋葬。

你害怕嗎?你一定害怕,那又不是你的親人。但是你你很善良,你不知道怎麼拒絕。於是,小林君,你成了入殮師。我看見你藝術的溫柔。影片開始就撼動了我,他那麼藝術,那麼虔誠,那麼溫柔。

這張碟買了這麼久了才放進碟機,一口起看完,連廁所都不記得去。我一滴眼淚都沒流,看完電影的時候,安靜的關掉電視,關燈睡覺。有很多東西,你真的無法忘卻,也已經經常被提起。媽的,我怎麼會在清明節的晚上,莫名其妙的看這張碟?

我想起,她的骨灰盒是用紅色的布包起來的,很燙很燙,放在我的雙腿上,走,我們,回家。

我回鄉去了奶奶的墳。奶奶的墳已經和爺爺的合在一起了,立了一個巨大的碑,新挖的泥土裏面夾雜着正在成長的雜草,即使被連根挖起,還被前段時間的暴雪洗禮,他們還是那麼青青的,換到墳上了,這些草還會繼續生長的。墳的尖上一束枯草,雖然是死的,但卻看着欣欣向榮。風吹來的時候,這把枯草搖來搖去,像是在和親人招手。我還不知道爲什麼要在墳頭上立一把枯草。

奶奶的碑上寫滿了子子孫孫,好多我不知道的名字,我才發現我幾年沒回鄉看望親人,好多親人家裏又添新丁了,那些表哥表姐們結婚的結婚,生子的生子,我卻不曾知道,這個家族所有的子子孫孫每年都是正月初一在奶奶住的地方相聚,現在奶奶去世了,我們只能也只會在奶奶的碑上相聚。奶奶也終於和爺爺團聚了。

  入殮師觀後感【2】

這是到目前爲止我看過的淚點最多的電影,至少我是從開頭不久一直到影片結束,用了四張紙巾。但只靠煽情,不能成就偉大作品,《入殮師》的強大也不在於此。

王小波曾說,生命中那些有趣和美好的事物,值得去關注,錯過的話會很可惜。

他說的沒錯,但這只是生命中輕的那個維度。還有重的維度 - 死亡。死亡意味着腐爛,僵硬,噁心,所以多數人不願意去觸碰死者,甚至不願意在生活中提到或想到死,雖然人人不免一死。但假如人人對待死亡的態度都是逃避,這個活人的世界也將難以爲繼。

我們的糞便就是我們自己部分的屍體,我們每天都要面對。面對糞便,中國人和日本人具有不同的態度。你只要對比一下兩個國家的廁所。當我剛知道潘石屹在甘肅天水的學校援建廁所的時候,我感嘆道中國人終於關注人的尊嚴了。但後來看中央臺的某個談話節目,對那些廁所有個後續報道,說是幾乎每個新廁所都因爲缺水,缺電,缺紙而不能正常運轉,我的心又涼了。在那期節目上,嘉賓們熱衷於辯論,究竟在吃飯喝水都成問題的地方,使用乾淨整潔的廁所是不是浪費!

我想使用副詞“竟然”,但讀到這篇文章的人可能會覺得突兀 - 孔子不是說,未知生焉知死嗎?我們這些歷史上浸淫在儒家文化中的人,當然會這樣想:吃飯喝水尚成問題,你丫有什麼資格追求高級廁所?

我總是跟儒家對着幹的,認爲未知死焉知生。人在求生的活動中,根本找不到尊嚴 - 尊嚴是通過面對死亡而領悟到的 - 尊嚴就是關注污穢的排除,就是發明更高效的抽水馬桶,就是設計私密通風均良好的單間...

甚至說得極端一點,尊嚴就是絕不苟且偷生。《入殮師》爲我們展示了尊嚴如何還給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過這最後的優雅儀式與死者和解。死亡,通過入殮師的出色工作,變得不再可怕,它與生命成爲連續的整體。

我一向認爲,生命之所以充滿意義,就是因爲個體生命是有限的。反過來說,如果每個個體生命都趨向無限,整個人類就是一羣永恆荒謬的爬蟲。對死亡的恐懼和厭惡刺激着我們去熱愛美好事物。小林在處理完那具高度腐爛的屍體之後難以遏止噁心,用力的搓澡,瘋狂的親吻撫摸妻子。而妻子也在這一刻感受到被愛的幸福。看到這段的時候,我的淚水奪眶而出。

《入殮師》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絕不僅是因爲美國人的獵奇,它和《臥虎藏龍》所標榜的中國神祕主義的不可理喻文化特質的賣點完全不同。日本文化發展到今天,已經強大到這種地步:不再需要靠異國情調去迎合外國人的獵奇心理了。他們已經能夠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普適價值並給出恰當的解答。

  入殮師觀後感【3】

星期天的晚上犯了糊塗,把星期天當成了星期六過,半夜十一點翻出《入殮師》來看,結果看到一點多,兩隻眼睛腫得像桃一樣的去睡覺。兩年前的春節,我的父親去世,早上醒來的時候,母親從醫院打電話過來,說父親不行了,讓我趕緊過去,把平素裏準備好的衣服和鞋帽都帶去,我迷迷糊糊的按照母親交代的跑到櫃子裏翻找,這樣的`事情,在父親生命裏的最後三年不知發生過一次,於是這讓我心裏還抱着一線希望,也許——還不是這一次。

但是,就是這一次了,該結束的終究要結束,我跑到醫院,已經有很多人在那裏,明晃晃的屋子裏面,他們在走來走去,我有點發懵,記不住他們的面孔,但是我知道,悲傷的只有我母親一個人。我長這麼大來,從沒辦過喪事,母親也並沒有經驗,於是我莫名其妙的被什麼人領到樓下的壽裝店裏去買給死者身上蓋的單子,還有嘴裏含的銅錢,腳上墊着的腳墊,壽裝店裏的燈光昏暗,幾根人在打麻將,一個人叼着煙,找出個繡得非常粗糙俗氣的緞子被單來,還有其他的東西,說,八百塊。我很吃驚,但是想到在樓上等着的母親,我說,四百塊,那個人很不高興,說這種事還能講價啊?我說那就不要了,我本來就覺得我爸爸不該蓋這種東西。他一聽,趕緊把那些東西一股腦的都塞給了我,搶過我手裏的四百塊錢。

我回到樓上,醫院的醫生跟母親說,你們要儘快把人拉走,你們不能把他放在這裏。母親說,我兒子馬上就趕來,我想讓他在這裏看到他父親。後來哥哥來了,母親抱着他哭,哥哥沒哭,我們忙着聯繫殯儀館之類的事,我只是看着哥哥在沒人的時候,偷偷的躲在窗戶邊抹了眼淚。把父親擡下去的時候,和殯儀館跟着過來的某個人叫我和哥哥對着靈車磕頭,我和哥哥都磕了,站起來,他們管我們要兩百塊錢,說是因爲他指點了我們,要收開口費。給完了錢,我纔開始稍微恢復了一點思考能力,突然意識到,在父親病房裏繞來繞去的陌生人,都是幹這個的。他們像禿鷲一樣,圍在屍體旁,等着分食死者的屍體。趁失去親人的家屬悲傷之際,能多撈一點錢就多撈點,這種感覺,在送父親去殯儀館的路上更明顯。殯儀館的路旁,不斷的有人跟着我們車一路走,一路說着各種套話,後來在殯儀館,我們把父親的遺體從一個地方送到另外的地方去入殮,靈車前也圍了很多這樣的人,嘴裏唸唸有詞,不給錢,他們就一直跟着不肯走,司機跟哥哥說,你要每人給他們個十塊二十的就行了,哥哥終究沒給。母親說,那一刻,感覺就像那些人好像地獄裏的惡鬼一樣圍上來。

但這只是殯儀館外面的人,其實殯儀館裏的人也好不到哪裏去,父親遺體告別的時候,莫名其妙的進來一個穿着制服的軍樂隊,上來就要演奏,哥哥想起來,就突然問他,你這個是另收費的嗎?領頭的那個女人,含含糊糊的回答,諸如哪家遺體告別不需要愛樂之類的話。哥哥又問,我們是要放磁帶,你們是另收費的嗎?問了三四遍,才知道,另加2千塊錢。哥哥強忍着怒氣把他們轟走了,走的時候,那女的用故意的誰都可以聽得見的聲音說,付不起就說付不起……

說了這麼多和電影不相關的話,但是我想,曾經失去過至親的人,知道我在說什麼,看懂了《入殮師》這部電影的人,知道我在說什麼。

性格懦弱,總是怯生生的小林君,在走進死者的家中的時候,也是被人指責爲“賺死人錢的。”但當他的手溫柔的握着死者的雙手,撫摸過他們的臉頰,額頭,爲他們擦拭身體,爲老奶奶穿上絲襪,爲兒子梳好頭髮,爲妻子點上口紅的時候,失去親人的人們,知道他們把自己最愛的人託付給了值得信任的人。我的父親臥病十七年,最後三年,他渾身插滿管子躺在那裏,被人們搬來搬去,翻來翻去,我一直很希望,人們可以對待他溫柔一點,但你知道你無能爲力,你不是醫生不是護士,不是殯儀館的工作人家,你不能挑人家的不是,這個世界上,粗暴是大多數普通人對待他人的方式,我們被粗暴的對待,然後又粗暴的對待別人,這似乎已經成爲一種循環,大多數人內心已經麻木,渾然無覺。所以,在一個連活人都不能被溫柔對待的世界裏,就更別說對死者的尊重了。

是因爲這樣,佐佐木先生才一眼看到了小林君內心裏的溫柔的吧。他像一個孩子一樣的軟弱,沒有競爭能力,卻善良,溫柔的可以平等對待每一個死者,不管他們是怎樣的死法。內心裏還有這樣溫柔的人,在這個冷酷的世界裏,是多麼難得的珍寶啊。看電影的時候,我一邊流淚一邊想,如果是我的父親,要是也能讓小林君來幫助,溫柔的握着他的手,走完最後的路,那該有多好。《入殮師》的英文海報上,有一句話寫到——The gift of the last memories. 而我關於我父親的最後的記憶,是充斥了那許多粗暴貪婪的嘴臉的記憶,太不美好了,所以很少回憶。能遇到小林君這樣的人,是多麼的幸運啊。它照亮了生者的回憶,的確是上天的禮物。作爲一個內心深處的自毀者,我活在一個人人互相粗暴相待的世界中,我從來不曾奢求我自己可以死得其所,我可以對自己很無情,可是在我不曾被溫柔對待過的此生裏,仍然有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長在我愛的人的身體裏。我深愛過的人,我是多麼希望你們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的對待,哪怕是在你們離去的時候,能夠有一雙手,溫柔相握。

小林君,謝謝你曾經這樣溫柔的對待這個世界。在這樣的世界裏可以用自己的溫柔的方式生存下去的人,是了不起的人。我知道這個世界,是那些粗暴,強壯而冷酷的人們的,他們崇尚無情,以爲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少受痛苦。但是,當我審視自己的內心,發現在深深深深的地方,溫柔還在,我還可以,用我自己溫柔的方式,對待這個世界,那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好得就像,在塵埃裏靜靜綻放的一朵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