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3篇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3篇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裏,有一個叫魏敏芝的代課老師,她答應原來的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前後少了兩名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助下,魏老師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電視臺的幫助下找到了男孩並獲得好心人的`幫助。

這個代課老師比我們還小,13歲,但她倔強的堅守“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在最後很多人籌錢,但這些資金及物資有多少能送到貧苦學生手中,又有多少資源是真正花在學生身上的,當老師說要找張慧科時,到村長家求助,村長一面收起大魚大肉,吃剩下的,一面拒絕她的請求,並說沒錢,想幫也幫不了作文。當老師去搬磚時,農民工都知道這是幫助同學,那麼那些不讓上車,不給予幫助的城裏人,又算的上什麼。電視臺的接待員,口口聲聲的按規章辦事,看見那個就有本事讓一個小女孩在外面等了一天半,大晚上就睡在路上。很多人知道張慧科的事情,都是以不耐煩的態度去面對,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一點點平淡麼。

這個故事,說出了貧困小學的不幸,說出了整個中國的不幸,每一個勢力的人民的不幸。

我認爲,山村小學單靠慈善是不可能的,國家的大官小官已經完全沒有當初共產黨的光鮮,社會的腐壞值得我們去深思。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2

看了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後,我不由得讚歎:“多好的一位少年老師!”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理老師魏敏芝,僅僅十三歲,小學剛畢業,如今要代替高老師上課了。 老師臨走前告訴她:全班二十八名學生,在他回來之前,“一個都不能少”!

內因,魏敏芝可以極力克服,而外因卻給魏敏芝帶來不少的壓力。第一次縣裏選拔明新紅爲跑步運動員,她以“失蹤”保住了“一個都不能少”。而第二次張慧科因家庭貧困,突然離校進城打工掙錢去了。這件事可急壞了魏敏芝。爲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小小年紀,又是女孩,社會交往又少,路途又遠,怎麼辦?

魏敏芝首先與同學們一塊兒商量,繼而單獨一人進城尋找。在尋找中,她一整天沒顧的吃飯,一整夜呆在電視臺門外。爲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忍耐着到長途車站,用自己身上所有的錢買了紙和筆墨寫了尋人啓事,又到電視臺……

魏敏芝忍飢挨餓,風餐露宿,四處奔波,是什麼力量在激勵着她?是愛我課堂,遵守諾言“一個都不能少”,是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一顆赤膽忠心!

看了影片,我受到深深感動與鼓舞。我要向魏敏芝學習,樹立“愛我課堂,勤奮好學,爭做四有新人”的堅定信念,將來更好地爲祖國做貢獻!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3

今天上午,我看了一部電影,叫《一個都不能少》!

主要寫的是在水泉鄉水泉小學,在這裏教書的高老師的媽媽病了,她要回家探親,可是她擔心學生們怎麼辦就請了一個年僅十二歲的魏敏芝,臨走時,高老師千叮嚀萬囑咐,告訴魏敏芝:“敏芝,你要記住,這些孩子都很調皮,一個都不能少,你要看好他們,我會盡快趕回來的!”可是沒過多久,張慧科因爲家裏窮,就被潑到城市裏去打工,這可把魏敏芝嚇壞了,他想起高老師對他說過的話,他對學生們說:“老師要去城市裏去找張慧科。”但是那裏太窮了,老師讓每個同學出點錢,大家都去......

可是,不管怎麼辦都不夠,老師決定就讓她一個人去,到了城裏以後,她通過市長的幫忙,找到了張慧科……

雖然都是二十一世紀的孩子,可是差距爲什麼大呢?像有的孩子買一瓶可樂,沒喝完就給扔了,但是,水泉鄉水泉小學的`孩子悶呢,買一瓶可樂,一人只能喝一口,還要留給老師,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的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而且成績都很高。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學習更好!

我想要是水泉鄉水泉小學到城裏來,也像我們一樣有那麼好的環境的話,他們是否還能品學兼優呢?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4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叫《一個都不能少》。看了這部電影,我的感觸很深很深。

故事講述的是一位貧困山區的小學老師因爲要回鄉一個月,所以叫村長找一個代課老師:年僅13歲的魏敏芝,並答應給她50塊,囑付學生一個也不能少。因爲其中一個學生跑得快,所以要到縣裏去上學,魏敏芝硬是不給人,可能我們大家會想:這可是一個好機會,不僅能爲那個孩子有一個好的前程,更能爲這所學校爭光。而魏敏芝卻不答應。這是一份執着,這是一份堅持不懈的諾言,這更是一份重如泰山的責任心。

可沒有多久,另外一位同學輟學了,經家訪才知道那位同學張慧科到城裏打工了,於是另外的一份堅持和力量推動她去城裏找張慧科,魏敏芝先是傳到小廣播裏去,再用身上僅有的幾塊錢買筆和紙寫尋人啓事,然後竟在電視臺等了一天多,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見到了臺長,找到了她的學生。最後有更多的一些人捐助了水泉小學許多錢和學習用品。故事圓滿的結束了。

這部電影不是簡簡單單的透露出師生的情感,而是告訴我們要多多關注貧困山區孩子們的學習條件,而水泉小學只是其中的`一個,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希望工程能彌補的只是表面,而不是所有,世上要我們關注的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太多了!據資料顯示:中國有13億人口,而農村中的人就佔有8億,上不起學,輟學的兒童數目很大。讓我們關注這些上不起學的孩子們吧,他們需要我們的關注和資助!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5

水泉小學唯一的老師高老師因爲家中有事,不得不暫時請假回家。村長不得不從隔壁的村子找來了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魏敏芝來代替高老師上課。高老師覺得她年紀小,可是無奈找人不容易,只好囑咐魏敏芝每天給他們抄課文,準確點清人數,一個都不能少。原本30多個學生,因爲家裏負擔不起,所以只剩下了26個。

學生都覺得這個老師太年輕了,沒有老師的樣子便開始欺負她,整個教室都亂哄哄的。張慧科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可是家裏窮,母親又病臥在牀,所以他不得不到城裏打工掙錢。魏敏芝得知情況後,呼籲同學一起湊錢去找他回來。

魏敏芝到達城裏後,歷經辛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找到了張慧科,而且這些山區的孩子得到了社會的很大關注…

《一個都不能少》整套電影以純真、樸實、自然的拍攝手法,帶出現今中國山區的基礎教育推行的實況和問題,流露出真摯的情感、動容的氣氛。片末只以學生用七彩粉筆寫字的'情景作結,並沒有交代水泉小學的發展及高老師的復職,給現衆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亦正是我們該對山區教育推行問題加以正視的地方。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6

看完《一個都不能少》電影,我覺得魏教師很愛自我的學生,她爲了找張慧科跑到城裏去,花了好多錢,她的錢都是到磚廠和學生們一齊搬磚掙來的,很辛苦才掙了十五元,她給學生們買了兩罐可口可樂,她讓同學們一人一小口,最終輪到她了,她只喝到了兩滴,這時候她們的錢只剩下九元了,因爲沒錢買到城裏的車票,她只能步行到城裏,在城裏爲了找到張慧科,節儉每一分錢,自我用筆寫了尋人啓事一百張,渴了就喝自來水,餓了就吃別人的剩飯,她到了電視臺,爲了找臺長,在電視臺大門外等了一天半,最終見到臺長了,她要求臺長幫她找張慧科,臺長說讓她做一個農村教育專訪節目,能夠節儉廣告費,並且還有可能找到張慧科,魏教師在節目中哭着說:“張慧科你在哪裏,我都找你找了三天了……”當她們回到村時,有些人給他們捐了彩色粉筆等學習用品。

看完電影我的.感受是:教師的愛是偉大的,爲了一個同學找了三天時間,因爲魏教師與高教師之間承諾過“同學們一個都不能少”。魏教師堅持着,承諾是最重要的,我們也要遵守承諾。

多麼偉大的教師,多麼感人的故事。我們生活在這麼優越的環境中,學習在這麼寬敞明亮的教室中,我們以後更要認真加強學習。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7

《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導演的一部電影,裏面內容非常感人。

在這個感人的故事裏,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姑娘,她當上了代課老師,以前那位老師姓高,臨走前高老師跟代課老師說:“這28個人我交給你了,要一個都不能少。”小魏老師把這句話記在了心裏,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

代課老師姓魏,由於那是農村,生活條件較差,在這裏有四個年級,在一間教室裏讀書,而且教室很窄,老師連粉筆頭都節約,比起我們現在的'生活學習條件差距多大呀!

魏老師細心地照顧着這28個人,可是這裏面有一個孩子叫張慧科,是個小男孩,他家太窮,就到城裏去打工。魏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連忙湊錢去城裏。於是她領着同學們搬磚攢夠錢,跟剩下的27個孩子告別了,她自己靠走路去城裏連着2天2夜都沒睡覺,她的耳邊又想起高老師的那句話: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於是她連夜趕路,終於到了城裏,並且連忙寫了好幾張尋人啓事,寫了一晚上粘到各處,後來她知道可以從電視臺找人,而且更快,在電視臺的幫助下,她終於找到了那個小男孩——張慧科。

魏老師對學生負責,雖然窮,但是魏老師依然牢記着這句話: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真讓人敬佩!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8

看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後,我不由得讚歎“多好的一位老師!”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課教師魏敏芝僅僅13歲,小學剛畢業,當時要代替高老師上課了,高老師臨走之前告訴她:全班28名學生,在他回來之前,“一個也不能少”!

內因魏敏芝可以極力克服,而外因卻給魏敏芝帶來了不少的壓力。第一次縣裏選拔明新紅爲跑步運動員,她以“失蹤”保住了“一個都不能少”。第二次張家慧因家庭貧寒,突然離校進城打工掙錢去了,這件事可急壞了魏敏芝。爲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小小年紀,又是女孩子,社會交往又少,路途又遠,怎麼辦?魏敏芝首先與同學們一塊兒商量,繼而單獨一個進城尋找,在尋找中,她一整天沒顧得吃飯,一整夜呆在電視臺門外,爲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忍耐着,她到長途車站,用身上所有的錢買了紙和筆墨車尋人啓事,又進電視臺……

魏敏芝忍飢挨餓,風餐露宿,四處奔波,是什麼力量在激勵着她?是愛我課堂,遵守諾言“一個都不能少”。是忠實黨的`教育事業的一顆赤膽忠心。

我今年也是8歲了,我也要長大,看了影片我深受感動與鼓舞,我要向魏敏芝學習,樹立“愛我課堂,勤奮好學,爭做四有親人”的堅定信念,將來更好地爲祖國做貢獻!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9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裏,有一個叫魏敏芝的代課教師,她答應原先的教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前後少了兩名學生,在自我帶的28名學生的幫忙下,魏教師經過長途跋涉,最終在電視臺的幫忙下找到了男孩並獲得好心人的幫忙。

這個代課教師比我們還小,13歲,但她倔強的堅守“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在最終很多人籌錢,但這些資金及物資有多少能送到貧苦學生手中,又有多少資源是真正花在學生身上的,當教師說要找張慧科時,到村長家求助,村長一面收起大魚大肉,吃剩下的,一面拒絕她的請求,並說沒錢,想幫也幫不了。

當教師去搬磚時,農民工都明白這是幫忙同學,那麼那些不讓上車,不給予幫忙的城裏人,又算的上什麼。電視臺的接待員,口口聲聲的按規章辦事,看見那個就有本事讓一個小女孩在外面等了一天半,大晚上就睡在路上。很多人明白張慧科的事情,都是以不耐煩的.態度去應對,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一點點平淡麼。

這個故事,說出了貧困小學的不幸,說出了整個中國的不幸,每一個勢力的人民的不幸。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0

記得曾看過張藝謀導演一部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在電影中,高老師囑咐代課教師魏敏芝說:“教育對每一個孩子都十分重要,要想辦法讓來上課孩子一個都不能少。”可在那個經濟落後地方,還是有孩子因家境困難,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年僅13歲魏老師恪守着自己承諾,想方設法終於讓所有孩子一個也沒有少……看完了電影,我雖爲魏老師敬業精神所感動,但也有些不以爲然,當人們還在受着衣食住行困擾之中,是否接受教育並不是最重要。

後來,在課本上學習了“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其善也”。才真正領悟到教育含義。感受到教育是一種力量,更是改變人命運和開啓未來大門鑰匙。在接受教育中,讓人們獲得知識,增長能力。否則就如同無人過問植物,難以適應發展變化社會。教育對一個國家也同樣到關重要,沒有了教育,科技就不能發展,經濟就不能繁榮,社會也無法進步。雖然,現在我們國家教育水平有了長足發展,但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而且就我們國家自身來說,教育發展也相當不平衡,經濟落後地區,很多孩子都無緣於學校,無緣於教育。“一個也不能少”這個責任是多麼重大,任務是多麼艱鉅啊!

爲此,我們這些生活在幸福家庭孩子們都應該珍惜自己學習機會,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學習,自覺接受教育,長大後真正爲國家、爲社會貢獻出自己力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讓我們在教育中感受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來。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1

昨日,教師給我們放了一部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說實話,這種題材的電影,在我一個人的情景下是不會去全部認真的看完。但在碼神和大家一齊看完之後,異常在大家都分享出自我的看法之後,我有了很多感想。

毫無疑問,我的第一感覺是感動,魏教師從一開始的純粹爲了錢去幫忙看管學生,一天被班裏的一個學生的日記感觸到,開始慢慢的對學生有了感情,最終經歷千辛萬苦之後最終找到了跑丟在城裏的學生。

而從走丟的小男孩來說,一開始他是最調皮的`,刻意的去爲難教師,搗亂,當他在電視屏幕看到落淚的魏教師的時候,他也瞬間就落淚了,他明白教師爲了他在城裏付出了很多,吃了好多苦。在電影的最終,他在黑板上寫上了魏教師三個字。包括他在內的所有學習心裏都認可了魏教師這個臨時的代課教師。

除了感動以外,我還體會到了堅持的重要性。魏教師一向都在堅持找到那個走丟的小男孩,從一開始讓學生一齊搬磚賺去城裏的車費,然後到城裏的廣播站門口等了一天,然後在車站通宵寫尋人啓事,再到電視臺門口等了一天半,最終纔等到臺長經過節目去找到男孩。如果說魏教師在這隨便一個環節中放棄了,她可能再也不會見到小男孩了。堅持不必須有結果,但不堅持就必須不會有結果。正是這份職責感的促使,魏教師堅持了下來,種因得果才能夠最終大團圓結局。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2

今天我們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場名爲《一個都不能少》的影片。

劇中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病了,高老師要回家探望,於是便 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裏的 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張慧科因爲家裏窮去城裏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 迢來到城裏找張慧科。最後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助下她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的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 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雖然我們都是二 十一世紀的孩子,可是差距爲什麼這麼大呢?像有的.孩子買一瓶可樂,沒喝完就 給扔了,但是,水泉鄉水泉小學的孩子們呢,買一瓶可樂,一人只能喝一口,還要 留給老師。水泉小學的學生在惡劣的環境下,仍然堅持學習,而且成績都很好。我 們現在的環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

劇中的魏老師對她的學生那麼好,我們的老師對我們也不差。老師爲了讓我 們長大有出息,無時無刻地爲我們辛勤地忙碌着。同學生病了,老師犧牲了自己 的休息時間去看望同學,爲同學補課。老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 異的成績報答老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3

昨天,楠哥給我們放了一部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說實話,這種題材的電影,在我一個人的情況下是不會去全部認真的看完。但在碼神和大家一起看完之後,特別在大家都分享出自己的看法之後,我有了很多感想。

毫無疑問,我的第一感覺是感動,魏老師從一開始的純粹爲了錢去幫忙看管學生,一天被班裏的一個學生的日記感觸到,開始慢慢的對學生有了感情,最後經歷千辛萬苦之後終於找到了跑丟在城裏的學生。而從走丟的小男孩來說,一開始他是最調皮的,刻意的去爲難老師,搗亂,當他在電視屏幕看到落淚的魏老師的時候,他也瞬間就落淚了,他明白老師爲了他在城裏付出了很多,吃了好多苦。在電影的最後,他在黑板上寫上了魏老師三個字。包括他在內的.所有學習心裏都認可了魏老師這個臨時的代課老師。

除了感動以外,我還體會到了堅持的重要性。魏老師一直都在堅持找到那個走丟的小男孩,從一開始讓學生一起搬磚賺去城裏的車費,然後到城裏的廣播站門口等了一天,然後在車站通宵寫尋人啓事,再到電視臺門口等了一天半,最後纔等到臺長通過節目去找到男孩。如果說魏老師在這隨便一個環節中放棄了,她可能再也不會見到小男孩了。堅持不一定有結果,但不堅持就一定不會有結果。正是這份責任感的促使,魏老師堅持了下來,種因得果才能夠最終大團圓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