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碟中諜4》觀後感(精選6篇)

電影《碟中諜4》觀後感(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碟中諜4》觀後感(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碟中諜4》觀後感(精選6篇)

電影《碟中諜4》觀後感 篇1

年逾50,帥氣迷人的湯姆·克魯斯,以賀歲的震撼鉅作《碟中諜4》,續寫了“阿湯哥”在好萊塢諜戰經典作品中之不老神話,以數億的票房收入,讓一切變得皆有可能。

故事的橋段與前幾集相比,並無特別之處。美國大片中常見的諜戰情節卻因“靚湯”的精彩出演,依舊讓人倍感緊張刺激。隨着影片開場攝人心魂的音樂,爲了防止發射核彈,湯姆·克魯斯飾演的特工伊森與另外三個同事前去阻止,卻身入絕境,遭遇變故。在布達佩斯、莫斯科、迪拜、孟買這樣美輪美奐的地方,過着簡單、平靜生活的人們,未曾發覺一場驚心動魄的暗戰正在上演。最後,這個孤軍奮戰特殊團隊,以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上的驚險一跳、克林姆林宮裏高科技手段的超級應用、肆虐沙暴中的搏命追擊、孟買鬧市區概念跑車的酷炫車技……最終阻止了核彈戰爭陰謀。

當夜色闌珊,一切歸於祥和,片中主人公們甚至無法與他人分享勝利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感。身份的特殊性,只能註定他們,作爲曾經維護世界和平的無名英雄,隱沒在暮色中的各個角落,等待下次任務的開始。比影片更驚心動魄的現實版大營救,是在2011年的2月,利比亞動亂的危急時刻,中國政府12天內成功撤離中國駐利比亞人員35860人。這是1949年以來規模最大的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也是一場集中了海陸空和軍隊四大力量的大營救,更是一次影響巨大的海外中國公民救援行動。踏上祖國的土地的那一刻,同胞們無比自豪地在國旗下露出久違的笑臉。我想,無論所屬何種膚色,這美好世界和平共處、和諧共贏的氛圍背後,源於一個個團隊乃至一個個國家的不懈努力。

最感染自己的,是影片結尾,在璀璨的夜燈下,隱匿在柱子的陰影后,伊森與愛妻隔於喧囂衆人遙望的安靜對視中,顯露的濃濃溫情。影片也爲“諜5”留下了伏筆。也許,只要是阿湯哥,只要他還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要他還能狂奔。這一切,似乎都那麼簡單。

最感動自己的,還有被百般說服、一貫節儉的銀髮父母,最終同來觀影, 讓這有愛、有糾結、有歡笑、有吵鬧的段氏人家,演繹着老中少三代人的親情故事,在一張張觀影票根疊加的時光厚度裏,一遍遍重溫,回顧,期待,展望……

有人說,阿湯演過的最複雜的角色是他自己。覓其從影以來的艱辛歷程,他的成功故事不免讓人肅立。他以一部部經典的形象凝於銀幕, 寫就刻骨銘心的人生經歷。或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部電影。每個人的故事,也都是一部電影。觀影的我們,在盡享視覺盛宴、犒賞親情味蕾的過程中,總能夠在不同的故事中窺見自己的影子,尋覓熱愛和平期盼美好的情結,在驚險亦或溫情,眼淚亦或歡笑中,品味人生的經典片段。

所以,我們哪裏僅僅是坐在影院裏癡迷的觀影人呵,在與故事中主人公命運捆綁,爲信念博弈、經歷生死拷問的起伏跌宕裏,早已超越了空間的侷限,深入靈魂裏鐫刻的歲月,品味已知甚至未知的生命傳奇。

電影《碟中諜4》觀後感 篇2

湯哥有了自己的製片公司,近幾年主演的作品越來越少了,我是湯哥的忠實影迷,他拍的電影我基本都觀看,昨晚和網友一起吃了晚飯後,去電影院觀看了我夢寐以求的《碟中諜4》。

如前幾集一樣,情節緊張刺激。爲了防止克伯特發射核彈,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伊森特工與另二個特工前去阻止,卻身入絕境,遭遇變故,沒有任何IMF的協助,當然最終還是阻止了這場陰謀。在這裏,美國奉行的個人英雄主義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與前幾集一樣,影片的取景是在布達佩斯、莫斯科、迪拜、孟買這樣的風景優美的地方,很多空中俯瞰的全城景色,著名的克里姆林宮、迪拜塔都是主要的場景。有白天的風景,也有晚上的燈光璀燦。特別是攀爬世界第一高度的迪拜塔和沙暴的場景很壯觀,有些令人想尖叫。我看的很是投入,就感覺身臨其境一樣。在這樣炫麗的背景下,加上流暢緊湊的情節,perfect!情節一環扣一環,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當然,這種題材是好萊塢最擅長的,題材和結構也算不上很新穎,但觀影的過程還是很過癮的。

《碟中諜》系列影片的最大亮點是高科技的使用,各種先進的設備、通訊方式和電腦程式都有展現,也不少IPAD、BMW概念跑車這樣的時尚產品,與時俱進啊。

湯哥畢竟老了,肌肉也沒從前那麼結實了,不知道還能打幾年,但是湯哥的風采還是無人能敵的,是我們女人心中的王子,影片結尾是另一項任務的開始,還交待了伊森妻子的去向,期待《碟中諜5》。

電影《碟中諜4》觀後感 篇3

"和IMF(Impossible Mission Force)比起來,007他們的軍情六處簡直弱爆了。儘管Q先生也曾經整出光學隱形跑車那樣準科幻的東東來,當他看到《碟中諜4》中所用gadget的時候,也會忍不住羨慕的。比如那個“主動式人眼追蹤動態虛擬背景光幕”,就是個很好玩的東東——只要攝像頭與計算芯片夠強勁,就完全可以實現。以IMF的超軍事化建制,實現這個應該是不難的。

可以說,《碟中諜4》是美國特勤偵查——也就是俗稱“間諜”活動——對英國同行們企圖獨霸銀幕拉風的反擊。如果這個系列能持之以恆,沒準還真能趕超007的業界標杆地位。有趣的是,到了新世紀,這兩個系列都有越來越向純粹的動作片類型靠攏的傾向,傳統的間諜活動中“鬥智”部分都被最大限度地壓縮了。“鬥智鬥勇”基本上只剩下了後半部分,如果說還有那麼點“智”,也只剩下“急智”了。

這第四部《碟中諜》顯得比前三集都緊湊,往好裏說就是“絕無冷場”的意思。雖說談不上堆砌動作場面,至少沒給片中男女留下丁點談情說愛的時間。對我這樣的惡俗男性觀衆來說,動作片中任何沒有香豔場景的情愛場景都是浪費;由於靚佬湯一貫堅持走青少年偶像的錄像,所以這個系列是不會有很香豔到令我滿意的場景的——如此還不如不要。新片做到了這一點。

“無香豔”並不等於沒有感情戲,我很驚訝地發現《碟中諜4》中居然還有個情感方面的“急轉彎”,有點意思。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懷念《碟中諜1》,懷念那種蛇蠍美人似的迷離、挑逗與背叛,更懷念德帕爾馬優雅從容的懸疑手法。新片不少片段的確讓你手心捏一把汗,但總感覺稍微“趕”了些,還是走的爆米花路線,一段趕一段的作法,固然會讓人在電影院裏覺得很值,總缺乏一些事後回味的價值。我個人覺得,這和編導調控動作場景的手法有關。“鳥先生”用此片證明了他會編排動作,無論是迪拜哈利法塔上的攀爬懸跳,還是最後停車場裏的追逐扭打,都完成得非常乾淨利落。但也僅此而已。

事實上,個人覺得片中的動作場景乃至全片的基調,都“過於”乾淨利落了些,剛勁有餘,柔美不足。像“威爾剛”那種刺激,是無法給予電影長久魅力的,後者恰恰必須從影片那些稍微緩慢的片段中沉澱而來。就算是純動作場景,恰到好處的舒緩,也能通過懸疑來提升刺激的檔次。《碟中諜4》給人的感覺,是“捨不得慢下來”,像《碟中諜1》中“盜竊密碼”那樣安插無數橋段卻又在運鏡和控制節奏方面盡顯大家風範的場景,已經絕跡了;也許很多觀衆喜歡這樣的安排,但我總覺得每一個系列角色,應該有他獨特的氣質;伊森亨特還是和波恩有些不同的,至少我個人喜歡從亨特身上多看到風情的一面,看到諜戰風雲中陰暗潮溼曖昧的一面,而不僅僅是一個快意恩仇的動作英雄。與核心角色氣質相匹配的,電影本身的呈現手法,也該有它獨有的氣質。我從《碟中諜4》中沒有感受到這種特質。

本片另外出乎我意料的,是特效運用上的缺乏質感,這點對於好萊塢A級製作來說不能不說遺憾。像克林姆林宮的爆炸,看預告片時就覺得不該純粹依賴CG特效,而應該輔以微縮模型的物理爆破特效;可惜成片中這點沒有改觀,尤其是煙塵滾動的效果,不是很令人信服。後面沙塵暴的場景好些,可水下潛艇和導彈反射的效果又都“乾淨”到像動畫片的效果,這就有些齣戲了。

從緊張刺激的角度看,《碟中諜4》無疑是成功了;但我很懷疑你是否會得到更多。“鳥先生”交了份可以打80分的作業,終究還是拘束了些;要打更高分,需得遊刃有餘地注入個人風格才行,但又不該是第二集那樣瞎炫耀的風格——那不符合特工“低調有效”的原則。所以,說到底,還是我太喜愛第一集了,沒轍。

電影《碟中諜4》觀後感 篇4

碟中諜,這個在1996年就讓觀衆大呼過癮的諜戰電影,影片中湯姆·克魯斯被繩子吊着類似懸浮的鏡頭堪稱諜戰片中的經典,讓人至今記憶猶新。時隔15年,阿湯哥又精神抖擻的“殺”回來了!

其實,在碟中諜2和碟中諜3的.續集裏,雖有阿湯哥攀巖的條條腱子肉做亮點,但是老套的好萊塢式動作片場面,已經漸漸麻木了中國觀衆的視覺神經,在2、3的續集裏導演識時務地加入了上海的摩天大廈和貼近生活的居民小巷……可是,這些創意,都隨着那臺高科技3D面孔雕刻機而“土崩瓦解”了。

其實,諜戰大片除了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外,最有一個最大的看點:懸疑的破解!影片最終謎題的破解,不但是導演編劇的精巧設計,還有影片“END”前,觀衆通過影片前的劇情,根據自己的理解,對結尾“八九不離十”的判斷,從中獲得認同感。而那臺時時出現的3D面孔雕刻機,雖然讓導演的拍攝張弛有度,但卻讓觀衆的判斷屢屢出現失誤!觀衆的智商被那一張張撕下的高科技面孔所戲弄,惱羞成怒的觀衆自然不會“賣帳”,票房的下滑成了我們最有力的還擊!

而碟中諜4的歸來,其實就是力量和科技一場博弈!開篇是俗套的阿湯哥被“算計”,隨後小組行動,大家又看到了那臺代表着“高科技”的3D面孔雕刻機。正當觀衆開始沮喪的時候,那臺雕刻機冒了青煙。阿湯哥只有隻身犯險,而那隻時好時壞的蜘蛛人手套,又暗示着導演對高科技難以割捨的情愫。最終,在迪派的摩天高塔的玻璃外牆上,湯姆·克魯斯拉着水龍帶跑酷,與即將來到的沙塵暴賽跑的的鏡頭讓觀衆大呼過癮,雖然最終智商達190的BOSS如人所願的被阿湯哥“做掉”,地球又一次被勇敢的阿湯哥所拯救,但與前兩次的續集不同,觀衆的肯定還是大於否定。

隨着科技的發展,在屏幕上上天入地已經“小兒科”,我們不可能的夢想最後終在科技的幫助下變爲現實。於是,科技開始氾濫,我們自身的力量被逐漸忽視。星球大戰的絢麗畫面似乎變成了人類嘲笑自我的有力武器。而碟中諜4的迴歸,是一種力量的迴歸,導演在力量和和科技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使這部電影最終得到了觀衆的認可。

在影片20分04秒,阿湯哥到莫斯科紅場的時候,那雄壯激昂的俄羅斯音樂就預示着湯姆·克魯斯力量的迴歸!

電影《碟中諜4》觀後感 篇5

趁着週一下午大家都上班的機會,我悄悄地觀看了《碟中諜4》這部電影。(因爲我猜肯定關注這部電影的人太多了,所以選了個休息並且沒有人的時間段看。)

這部影片在中國上映的稍微晚了點,比美國晚了一個月。當然它不負衆望,在全球掙得了10多億的票房和非常好的口碑。阿湯哥寶刀不老呀,一出鞘依然有着那麼高的人氣和競爭力。又加《上碟中諜3》距離我們大概得有快6年的時間,讓所有“碟中諜迷”們不得不關注這部新作。

整部電影確實沒有任何的尿點,是部非常不錯的電影。(總之我是憋着尿沒有上WC,哈哈)其中有很多亮點值得回味,那麼以下我就一一列舉出來。

NO.1:快4張的阿湯哥再次出馬,在俄羅斯經歷爆破、高樓跳臺和潛水,迪拜的高樓攀巖、沙暴中的長跑,印度的1100米攔的追逐等等高難度運動,不斷地玩命演出,怎麼能讓我們這些影迷有任何的睏意和尿意。拋開專業的欣賞角度來看,阿湯哥的這些高難度的鏡頭讓我這個普通的影迷看着都特別爲他捏一把汗,甚至有很多時候都會被他的動作和表情所吸引。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個人魅力,而是整個劇情的編排和阿湯哥近乎完美的個人表演。我想在現在這些動作明星當中,也就非他莫屬了。

NO.2:依舊有讓人眼光繚亂的高科技給力武器。哈哈,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一個好的特工除了擁有超高的智商、超強的身體素質、特別細膩並且過硬的心裏素質,還有擁有非常發達的武器的輔助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務。在《碟中諜4》裏面,我仍然看到了很多超級給力的武器。超強吸力的手套、肉眼無法分辨的投影屏、寶馬的概念車等等,這些這些都是幫助亨特完全任務所使用過的高科技武器。它不僅幫助他完成了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讓所有影迷大開眼界。

NO.3:美女殺手的驚豔登場。這位在《碟中諜4》裏扮演職業殺手的法國美女名叫蕾雅·賽杜。曾經出演過《午夜巴黎》和《再見,我的皇后》的`她已經是法國各大時尚雜誌的新寵,被譽爲“下一個克蕾曼絲·波西”毫不爲過。憑藉《美麗的人》獲得了凱撒獎,最有潛力新人獎的提名,這些成績已經讓她在法國家喻戶曉。漂亮的五官、美麗的長髮、近乎完美的胸部和身材,讓我一下子就記住了這位金髮美女。她的表演雖然不像主角們那樣出彩,但是卻緊緊的吸引了很多觀衆的眼球,其中就有我。哈哈哈!

NO.4:各種幽默搞笑的臺詞。如果說《碟中諜4》的成功是靠驚險絢麗的動作和阿湯哥的魅力的話。那麼幽默的臺詞也是這部影片成功的一個原因。比如阿湯哥在爬迪拜酒店的那段之前的對話,還有偷印度大佬電腦程序的那段等等等等,幽默的對話和搞笑橋段,讓這部影片看着更有幾分別樣的趣味。因爲一部好的電影需要更多的元素,幽默必不可少。哈哈!

總之電影很好看,湯姆克魯斯太帥了,是值得大家看的。我想我不說大家也都會看的!

電影《碟中諜4》觀後感 篇6

碟中諜,這個在1996年就讓觀衆大呼過癮的諜戰電影,影片中湯姆·克魯斯被繩子吊着類似懸浮的鏡頭堪稱諜戰片中的經典,讓人至今記憶猶新,時隔15年,阿湯哥又精神抖擻的"殺"回來了!

其實,在碟中諜2和碟中諜3的續集裏,雖有阿湯哥攀巖的條條腱子肉做亮點,但是老套的好萊塢式動作片場面,已經漸漸麻木了中國觀衆的視覺神經,在2、3的續集裏導演識時務地加入了上海的摩天大廈和貼近生活的居民小巷。可是,這些創意,都隨着那臺高科技3D面孔雕刻機而"土崩瓦解"了。

其實,諜戰大片除了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外,最有一個最大的看點:懸疑的破解!影片最終謎題的破解,不但是導演編劇的精巧設計,還有影片"END"前,觀衆通過影片前的劇情,根據自己的理解,對結尾"八九不離十"的判斷,從中獲得認同感,而那臺時時出現的3D面孔雕刻機,雖然讓導演的拍攝張弛有度,但卻讓觀衆的判斷屢屢出現失誤!觀衆的智商被那一張張撕下的高科技面孔所戲弄,惱羞成怒的觀衆自然不會"賣帳",票房的下滑成了我們最有力的還擊!

而碟中諜4的歸來,其實就是力量和科技一場博弈!開篇是俗套的阿湯哥被"算計",隨後小組行動,大家又看到了那臺代表着"高科技"的3D面孔雕刻機。正當觀衆開始沮喪的時候,那臺雕刻機冒了青煙。阿湯哥只有隻身犯險,而那隻時好時壞的蜘蛛人手套,又暗示着導演對高科技難以割捨的情愫。最終,在迪派的摩天高塔的玻璃外牆上,湯姆·克魯斯拉着水龍帶跑酷,與即將來到的沙塵暴賽跑的的鏡頭讓觀衆大呼過癮,雖然最終智商達190的BOSS如人所願的被阿湯哥"做掉",地球又一次被勇敢的阿湯哥所拯救,但與前兩次的續集不同,觀衆的肯定還是大於否定。

隨着科技的發展,在屏幕上上天入地已經"小兒科",我們不可能的夢想最後終在科技的幫助下變爲現實。於是,科技開始氾濫,我們自身的力量被逐漸忽視。星球大戰的絢麗畫面似乎變成了人類嘲笑自我的有力武器。而碟中諜4的迴歸,是一種力量的迴歸,導演在力量和和科技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使這部電影最終得到了觀衆的認可。

在影片20分04秒,阿湯哥到莫斯科紅場的時候,那雄壯激昂的俄羅斯音樂就預示着湯姆·克魯斯力量的迴歸!

碟中諜4,被我當做喜劇片在看,電影院全場笑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