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有關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範文

有關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範文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圓的周長》選自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圓”的第二節,圓的周長這一節的教學,是以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知識爲認知基礎的,是前面學習圓的認識的深化,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的基礎,因此,它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說目標

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確立瞭如下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圓周率意義,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發現創新的能力;

3、情感目標: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說重點和難點

根據以上擬定的教學目標,我認爲本節課研究的教學重點應是理解並掌握 圓周長的計算方法。難點確定爲對圓周率的認識和如何測量圓的周長。

四、說教具和學具

教具和學具是學生探索知識的工具和橋樑,課前準備合適的教具也關係到了一節課的成敗與否。因此,這節課,課前師生共同準備好:課件、直尺、小皮尺、圓盒蓋、圓紙片、圓形小鏡等圓形物體、繩(繫有口袋的繩)實驗報告單等教具和學具。

五、說教法與學法

爲了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本節課我運用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發現規律——推導應用等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歸納等系列活動,去探究新知。讓學生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後交流合作,使學生既學到了數學知識,又培養了數學技能。”

六、說教學流程:

依據教材內容和課件設計,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因此,我製作了符合本課教學導入所需的課件:兩隻米老鼠賽跑,營造一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件顯示:有一天,米老鼠小藍和小黃在草地上用同樣的速度跑步,小黃是沿着正方形路線跑,小藍沿着圓形路線跑。正方形的邊長是5米,圓的直也是5米。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它們跑步的路線,思考並回答以下問題:

(1)米老鼠小黃是沿着正方形路線跑的,實際就是求正方形的什麼,怎麼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他們會這樣回答:米老鼠小黃是沿着正方形路線跑的,實際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是它邊長的4倍,也就是C=4a。

(2)米老鼠小藍呢?他是沿圓形路線跑的,實際就是求圓的周長,怎麼求呢?這也是本節課要研究的教學內容

(3)米老鼠小黃爲什麼跑的時間長些呢?各位同學,你們能幫幫他們嗎?下面,讓我們帶着這兩個問題一起來研究圓的周長好嗎?利用問題設下認知障礙,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引導探索,探究新知

心理學實驗證明,“理解了的知識才能牢固掌握,理解的標誌是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因此,我設計了活動1:認識圓的周長。先讓學生摸一摸手中圓片的周長,通過學生動手摸,初步感知領悟圓周長是一條封閉的曲線。再借助課件動態演示圓的周長,讓學生直觀理解,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這樣,手眼的並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後,引導學生用語言敘述什麼是圓周長,使學生的認知觀念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爲了充分發揮教師引導者的作用,設計了活動2:測量圓的周長。我先利用課件演示用滾動法、繩繞法來量出圓的周長,同時指導操作要點,滲透“化曲爲直”的思想。然後讓學生小組合作用這兩種方法量出圓盒蓋、圓紙片的周長,在充分認識圓周長的同時,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當學生沉浸在獲取知識的喜悅中時,我又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同學們,我們在電視武打片中經常能看到流星錘,一舞動就會形成一個圓,如何求它的周長呢?很明顯用剛纔的線繞法、滾動法都無法測量,用“化曲爲直”思想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產生了矛盾,激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怎麼辦?巧妙地設置懸念,使學生重新意識到測量圓的周長還有其它方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俗話說:一石可以激起千層浪。就在學生的認知發生衝突時,設計了活動3: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利用課件出示大小不同的三個圓,讓學生猜一猜A。三個圓誰的周長長?B。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呢?通過認真觀察,學生不難發現: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係,並且是直徑越長,周長越長。爲了探究“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究竟有着怎樣的關係”,分小組合作完成下面的實驗報告單。學生通過動手測量、計算、彙報,總結髮現“圓的周長是它的直徑3倍多一些”。同時,爲了驗證學生的發現是正確的,我利用課件演示10cm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關係,比較數據,學生就會自主發現圓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係,倍感合作探究的樂趣。

在學生體驗成功的同時,我順便昇華本課的教學難點,介紹圓周率: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比值是個固定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爲圓周率。同時介紹,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表示,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小學階段取它的近似值爲3.14。從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師生共同討論推導出:圓周長公式 C=πd 或 C=2πr通過這一步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推理、概括能力。讓學生獲得“再創造”的成功體驗。利用課件簡介祖沖之的突出貢獻和信息技術的飛快發展,此環節的創設意在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學習積極性。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圓的周長和圓周率有了比較清楚地認識,計算圓的周長也有了理論上的依據,C=πd或C=2πr。學生應用新知安排是這樣的:

1、課件出示判斷題,通過判斷,來強化圓周率概念,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解決問題2:“爲什麼米老鼠小黃跑的時間長些呢”?解決問題3:流星錘舞動形成的圓的周長是多少?(繩子長大約40cm,相等於圓的半徑,錘子長忽略不計,以手爲圓心)師生共同完成以上習題,這樣巧妙設計,幫助學生鞏固當堂所學的基礎知識,形成技能,強化重難點。既是鞏固運用,又是前有設問,後有解答,讓學生體驗自我成就感。

2、自學例題。

3、鞏固練習,利用課件出示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進一步加深對圓的周長的認識與應用。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我是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小結的: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這節課自己的表現怎麼樣?引導學生做一次這樣的歸納總結,會使學生對求圓的周長有明確的認識,進一步深化重點。

同時,爲了更好的拓展本課所學得知識:又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我們學習了圓的周長計算,又多了一項解決問題的本領。下面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課後思考,下節課我們再交流。課件出示:“神七飛天”的偉大壯舉。師介紹:2008年9月25日是全國人民爲之驕傲的日子,因爲航天英雄翟志剛駕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於25日晚在中國西北部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共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繞地球飛行45圈。你們能計算出神州七號繞地球行了多少千米?通過這一開放性的題目的創設,讓學生的親身體驗探究的樂趣,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七、教學效果預測

根據以上的教學設計,我預測教學效果如下:

1、本課注重了學生參與探究活動並結合課件的應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會高漲,教學目標會得到充分的落實。

2、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可能會耽誤時間,這要求教師注意把握節奏,加強個別指導。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圓的周長》,首先我對教材作一個簡單的分析。

一、說教材

《圓的周長》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圓”的第二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直線圖形,上節課我們又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些知識爲本課的教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教材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比較、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經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教學目標:

⒈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和記住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⒉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測量方法和圓周率的探索、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情感目標: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事蹟,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對圓周率的認識。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採取直觀演示法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滲透轉化思想。利用動手實驗法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並推導出圓周長計算公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接着運用自學輔導法,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培養“說”的能力。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啓發誘導法”層層設疑,給學生造成思維衝突,從而“逼着”學生去思考、測量、計算,最終發現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關係。同時在教學中,注意獨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組交流。學習形式的交互運用,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標。

三、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教學過程分爲5大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利用“課件”演示唐老鴨和米老鼠在公園裏跑步的情景。瞬間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接着說明:他們剛剛跑完一圈,就爭吵起來了,都說自己跑的路線長。那麼,到底是誰跑的路程長呢?我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如果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正方形的什麼?怎樣求?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複習正方形的周長知識。接着提問:如果要求米老鼠所走路程,實際就是求圓的什麼呢?從而引入課題:圓的周長(板書)

可是,圓的周長現在我們還沒有學,無法算出米老鼠跑的路程,我利用這個問題設下了認知障礙,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引導探索新知

⒈直觀感知,認識圓周長。

我讓每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先摸一摸圓,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週的長度。然後通過電腦屏幕上的動畫演示讓學生再次感知了“圓的周長”後,我設計了2個問題:圍成圓的這條線是一條什麼線?學生回答“曲線”(板書)我又問:這條曲線的長就是圓的什麼?學生回答“圓的周長” (板書),最後問學生: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是“圓的周長”嗎?揭示圓的周長概念(並完善板書)。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爲外部語言,更增強了學生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並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揭示了“圓周長”的概念後,我以一個實物圓,問學生可以怎樣測量圓的周長,引導學生說出用繩子繞圓一週可以測量出圓的周長,並演示 “繩測法”讓學生觀察。接着又問:“你還有其他方法測量嗎?”引出“滾測法”,並觀看課件演示,教師指導操作要點,充分認識了圓的周長。

⒉揭示矛盾,產生探索新知慾望。

我利用課件出示“摩天輪”圖片,以及(演示)小球的運動軌跡甩出一個圓,顯然,用剛纔的“繩測法”、“滾測法”都無法測量,產生矛盾,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去探討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的慾望,爲後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⒊操作實驗。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分成3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層次:觀察猜想。

(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呢?有怎樣的關係?引導學生初步得出: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

第二層次:驗證猜想。

我讓學生同桌合作,先測量,再填表:

圓的周長(cm)

圓的直徑(cm)

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cm)

通過測量,指名學生彙報,並板書一組由學生測量、計算出的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比值”,並逐一把這些比值寫在黑板上。3.18、3.17、3.15、3.14、3.19,(板書)讓學生觀察數據,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第三層次:演示課件

對於學生的發現,我並不急於表態,而是演示用“滾測法”測量圓的周長的動畫過程。進一步突出“3倍多一點。

得出:任何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突出了重點,突破了本節的難點。

通過以上這3個層次的教學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

⒋介紹圓周率

①首先介紹“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爲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並介紹π的讀寫法。

②其次介紹“周髀算經”這本書和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③最後指導看書P63頁第一自然段,並讓學生說一說,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⒌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根據圓周長與它的直徑關係,通過思考學生獨立地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爲C=πd或C=2πr(板書)。這樣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6.實踐運用: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圓的周長和圓周率有了比較清晰地認識,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爲了運用知識。如何運用我們本課所學的知識呢?我安排學生解決以下3個問題。

①第1個問題:你現在能求“摩天輪”的周長了嗎?

②第2個問題:你會求這個“圓”(演示)的周長了嗎?

③第3個問題:你能解決米老鼠和唐老鴨的爭議問題嗎?

學生利用周長公式很快就解決了課前所無法解決的3個問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並讓學生體驗成功解決問題所帶來的快樂。

(三)初步運用新知

在學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樂時,我又安排了3道習題:進一步鞏固新知,形成熟練技能。

1、判斷題。

(通過判斷,幫助學生鞏固新概念,加深對圓周率的理解)

2、看圖題。

3、求半圓的周長

由於本課是“圓的周長”的第一課時,所以這3道題的安排以基礎練習爲主,適當補充了提高練習。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圓的周長的知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穫?

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本節知識,使學生對圓的周長有了更明確的認識,進一步深化重點。

(五)課後作業

佈置了一道課後習題:過了一個星期,米老鼠和唐老鴨又在公園裏見面了,這一次米老鼠沿着紅色的大圈跑,唐老鴨沿着藍色的兩個小圈跑,這一次到底是誰跑的路線長呢?要求同學們課後去思考完成。

圍繞米老鼠和唐老鴨再次跑步問題,進行課後討論,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首尾照應,並使整堂課在溫馨的故事中開始,在故事中結束。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這是第十一冊第四單元中一個課時的內容。這是一節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研究幾何形體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以前學過的直線圖形知識和上節課掌握了圓的初步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力圖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經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爲學習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基礎。

二、說學生

六年級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中,善於獨立思考,樂於合作交流,課上表現極爲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本課學生們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認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發現、解決問題。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圓周率及圓的周長的含義,掌握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的測量,圓周率的探索,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四、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理解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及其實踐運用是本節課的重點,而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則是教學的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本課採用引導探究法,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爲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

學法:本課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和討論,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來完成探究任務

六、教學所需材料:圓紙片、直尺、繩、數據統計表、計算器、課件。

七、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熊貓明明繞圓形花壇跑了一圈(課件顯示)

2、揭示課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跑步的路線,要求熊貓明明繞圓形跑一圈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麼?(從而順勢引出課題:圓的周長。)[設計意圖:通過師生聊天和創設融洽的教學情景,爲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輕鬆氛圍。從生活實際出發,把生活實際問題轉化爲教學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二)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1、認識圓的周長。

教師提問:什麼是圓的周長,學生回答後總結周長的概念。然後讓學生拿出學具中的圓片比劃一下,自己去體驗、領會圓周長的含義。[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後,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週的長度。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爲外部語言,更增強了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並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2、測量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首先讓學生討論:怎麼測量圓的周長?都需要什麼工具?然後,討論後彙報交流並鼓勵學生上臺向全班同學演示自己的測量方法,教師要給以指導小結滾動法、繩測法。設疑激趣:圓形花壇的周長如何測量?引出矛盾。[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由問題引入,激發認知衝突,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小組合作,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認識圓周率。

1)回憶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關係,讓學生猜想圓的周長可能與什麼有關?

2)要求每組同學用準備好的三個大、中、小不同的圓片作爲測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別測量各圓片的直徑和周長,並利用計算器計算將數據填入表格中。

周長直徑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3)完成後,教師點撥,學生歸納“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結論,板書圓周率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讀、寫“π”。

4)進一步瞭解圓周率的歷史,看書63頁,看後交流感受。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彙報交流,不僅可以突破難點,又能掌握學習方法,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也爲我國古代數學家的傑出成就而驕傲,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

引導學生推導出求圓周長公式C=πdC=2πr板書

(三)層層遞進,拓展創新。

1、基礎練習

計算

(1)一個圓的直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2)一個圓的半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判斷題

(1)π=3.14。()

(2)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

(3)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2、提升練習

解答例1。

3、發散練習

(1)求圓形花壇的周長,你打算怎樣做?

(2)我想知道一棵樹的橫截面的直徑,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哪種方法最好?

[設計意圖:題量不大,涵蓋本節所有知識點,呈現形式多樣,在編排上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評價,體驗成功

我是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小結的:談談自己的收穫?

八、板書設計:

簡潔明瞭,重點突出。

圓的周長(c)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π)π≈3.14

有關係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直徑(d)c=πd

d=2rc=2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