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範文(通用13篇)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範文(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兒歌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範文(通用13篇)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中午,有幾個小朋友需要吃藥,我就幫助他們先拿好自己的藥,再幫他們把袋子撕開。有兩個小朋友帶來的是糖漿,他們很神氣地對我說:"老師,我會自己開的!""我也會!"說着,就自己把蓋子打開了。旁邊看到的小朋友說:"我也會這樣開瓶子的!"在區角中,我們爲孩子設計了幫圖形寶寶回家、響罐等遊戲活動,孩子們經常想打開罐子看看裏面的東西,也經常把蓋子搞得亂七八糟。正如杜威所說,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衝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它不僅能提高認識活動的積極性和效果,還能使認識活動成爲快樂的事。幼兒的認識活動更是受到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的直接驅使和控制,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是使幼兒的認識活動得以維持和獲得成功的首要前提。3~4歲的幼兒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認知活動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幼兒觀察事物缺乏整體性,較隨意,只能直接地、簡單地表面化地認識一些周圍的事物。我班幼兒對身邊的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喜歡提問,非常願意自己動手去探索,同時,也願意嘗試用詞語或簡單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發現,與老師、同伴交流。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利用幼兒活動中的興趣點,設計本次活動,密切聯繫生活中的現象,能夠較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活動目標設定爲:

1、瞭解瓶蓋的作用,能根據瓶口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瓶蓋。

2、能積極探索瓶蓋的開關方法。

3、情緒愉快地參加探知活動,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

定位重難點:

重點:根據瓶口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瓶蓋,並積極探索瓶蓋的開關方法。

難點: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

並做好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的家"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瓶蓋(大小、形狀、開啓方法不同)與瓶子。

3、小筐若干。

二、說教學方法

美國教育家克拉克和斯塔爾把教學方法定義爲:教師爲達到教學目的而組織和使用教學技術、教材、教具和教學輔助材料的方法。分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兩部分。教師適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便於傳授知識,使學生易於形成技能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根據這次科學活動的性質和需要,我採用了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實習法等教學方法,將在教學過程中作具體闡述。

三、說教學過程

在本次活動中,我將主要活動過程分成四個部分: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產生探知的慾望。

加涅(Gagne)認爲,構成教學過程有九個要素,其中首要因素就是要"引起學生注意"。

活動開始,出示圖片:"小熊的家","今天,()我們要到小熊家做客,看,熊媽媽來了!"通過設疑提問使幼兒對教學內容加以注意:"唉呀呀,這是怎麼回事?你們看,熊媽媽一不小心把瓶蓋全弄亂了,真着急呀,怎麼辦呀?"這時,請幼兒幫熊媽媽想辦法,充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3分鐘,情景法、討論法)

(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

教師在引起幼兒注意之後,接着就應對幼兒提出教學目標。其目的在於讓幼兒在學習之前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將要做什麼和怎樣做。這裏主要分爲三個步驟:

第一步驟:提供每組幼兒一筐瓶子和蓋子,自己嘗試給瓶子蓋蓋子。新的科學教育觀強調讓孩子們面對真實,向真實發問,與真實接觸。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探究解決問題。在這裏,我們提供了足夠的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探究的條件和可能。

第二步驟:幫助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探索過程。通過之前的探究操作,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發現,在頭腦中有許多刺激、動覺的經驗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處於半意識狀態的東西,通過思考和適當的方式表達形成想法,通過交流梳理頭腦中的信息,明晰所發現的事物特徵和關係,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幼兒在探究之後,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也有向別人傾訴的慾望,在這裏,通過講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即能夠滿足幼兒的訴說慾望,也能幫助孩子形成知識點。"知識是在孩子們的探究之後,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

第三步驟:幫助幼兒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在之前的操作中,幼兒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難,通過大家集體討論,視頻演示來幫助幼兒解決困難,爲幼兒相互學習,分享經驗提供平臺。

(12分鐘,實驗實習法、討論法)

(三)再次操作,討論、擴展經驗。主要分爲兩個步驟:

第一步驟:提供更多的瓶子和蓋子,請幼兒自由操作,鞏固對瓶子和蓋子特徵的認識。

第二步驟:再次討論,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根據瓶口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瓶蓋。

通過材料操作難易程度的變化,引導幼兒對瓶蓋的不同開關方法產生興趣,幫助幼兒擴展經驗。

(8分鐘,實驗實習法、演示法、討論法)

(四)結束

熊媽媽感謝小朋友的幫助,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2分鐘,情景法)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2

一、說幼兒:

1、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探究、分析、觀察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能主動地去探究周圍和環境的變化。

無意記憶較多,較少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記憶。能根據自己的表達方式將感知到的加以表現。

語言表達能力及審美能力有一定發展,能夠比較連貫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已能清晰地談話,詞彙開始豐富。

2、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幼兒想象的有意性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表達與創造的空間幼兒具體形象性的思維,需要具體的活動情境與活動形式。幼兒進一步發展的自主性與主動性,需要寬鬆、安全的探索環境。

二、說教材:

《布娃娃》,是一節語言活動。孩子與布娃娃有着天然之緣,他們喜歡與他們爲伍。他們聆聽故事,觸目所見。孩子們對布娃娃的世界充滿着興趣和好奇,布娃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親密夥伴。布娃娃是幼兒所熟悉喜愛的,而且有着鮮明的外形特徵,較易引發幼兒的多種聯想。綱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大班語言活動《布娃娃》恰恰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生活,讓幼兒在講述中懂得每個人各有優點,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因此,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情境,成爲他們觀察的對象,遊戲、表達、表現的主角。孩子不但熟悉布娃娃,親近布娃娃,而且有目的、有意識地認識、瞭解布娃娃走進布娃娃的生活世界。

三、說目標《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指導小朋友正確朗誦兒歌。

2、引導小朋友認識布娃娃的優點。

四、材料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內容,我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音樂

五、教學方法設計

1、談話、遊戲引出主題

2、觀察、討論法提高幼兒理解兒歌的能力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我以孩子的興趣爲出發點,在活動設計中,我既給予孩子技法上的幫助,又給予孩子充分的創造空間。活動中我始終作爲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鬆、開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根據對本次活動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與教學程序的設計,估計活動的重難點將會得到突破。但是由於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我在活動中還將根據孩子的基礎和能力水平,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瞭解蛤蟆大姐新衣的變化及相應的心情,在此基礎上學習朗誦兒歌。

2、感受兒歌幽默、詼諧的風格,對文學作品感興趣。

3、懂得做事要動腦筋、有主見,不能聽別人怎麼說就怎麼做。

活動準備:

1、《蛤蟆大姐穿新衣》視頻(對視頻中的個別詞的讀音或者詞彙與文學作品有出入的進行適當的調整,向幼兒呈現協調的、科學的、原汁原味的文學作品)

2、蛤蟆、花裙、小兔、穿花襖的田鼠、青蛙、穿褲子的小鹿、小狗、戴蝴蝶結的花貓等兒歌情節圖片(根據兒歌內容準備11張圖片,分別有穿花裙、花褲、花襖、拿蝴蝶結、大哭的蛤蟆大姐)

3、小花布一塊(事先剪成花裙)、剪刀

活動過程:

一、圖片引題,直接引出主人公及兒歌

師:今天我帶來了條裙子?你覺得這是一條怎麼樣的裙子?

師:你們知道這條又新又漂亮的裙子的主人是誰嗎?

師:你覺得蛤蟆大姐穿上這條裙子會有什麼感受呢?

師:蛤蟆大姐真高興,穿條花裙新又新。那麼在這位蛤蟆大姐身上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請你們仔細來聽聽這首兒歌《蛤蟆大姐穿新衣》。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完整欣賞,初步感受兒歌詼諧、幽默的風格

師:聽了這首兒歌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師:有趣在哪裏?

過渡句:蛤蟆大姐的新衣是怎麼變成蝴蝶結的呢?讓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兒歌。

2、第二遍完整朗誦,初步感受兒歌的內容,瞭解花裙的變化過程(教師邊朗誦邊出示動物圖片)

師:蛤蟆大姐的新衣發生了哪些變化?

小結:原來蛤蟆大姐最初做了一件花裙,後來又改成了花襖、花褲、最後變成了蝴蝶結呢。

過渡句:那這麼漂亮的花裙爲什麼要改成花襖呢?

3、分段理解,深入理解兒歌情節

第一段:

師:小兔見了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不如”是什麼意思?(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圖片,幫助幼兒記憶兒歌內容)

師:小兔的建議是:蛤蟆大姐的花裙還是田鼠的花襖漂亮。

師:蛤蟆聽了以後它是怎麼做的?(幼兒學說兒歌語言)

第二段:

師:這次蛤蟆大姐又聽了誰的意見?(教師帶着對蛤蟆的否定的語氣、表情來肯定孩子的答案)

師:青蛙是怎麼給意見的?它怎麼說、怎麼做?(學說)

第三段:

師:蛤蟆大姐又聽了青蛙的話,把花襖改成了花花褲,可惜啊!

師:小狗是怎麼給意見的?“斜一斜”是怎麼樣的?

第四段:

師:蛤蟆大姐最終還是將花褲改成了蝴蝶結,那它戴上了嗎?爲什麼?

師:是啊,蛤蟆大姐頭頂上光溜溜的,怎麼能戴上蝴蝶結呢!真是好笑!

4、幼兒看圖譜朗誦兒歌

師:我們一起來看着圖片念念兒歌吧。要把蛤蟆大姐好笑的地方念出來。

師:我們把小動物說的話也來表演表演吧。(分角色表演兒歌)

三、情感理解,提煉經驗

師:你喜歡兒歌裏的蛤蟆大姐嗎?爲什麼?

師:小朋友平時做事的時候也是別人說什麼?你就做什麼?

小結: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自己動腦,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像兒歌裏的蛤蟆大姐一樣光聽別人怎麼說就怎麼做。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本次活動內容選自:福建省幼兒園領域活動指導大班下冊。綱要指出:“引導孩子接促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孩子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詩歌《搖籃》是在大班上冊學習了《風在哪裏》、《好孩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爲後面學習《畢業詩》做好鋪墊。可以看出本課在詩歌領域中佔有重要地位。

2、教材處理:(下面我來說說教材的處理)詩歌搖籃是一篇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構思獨特,想象豐富,富有兒童情趣,形象的把大海、天空、花園、媽媽的手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搖籃,描繪出了小寶寶分別在不同的搖籃裏睡覺的那種寧靜、溫馨的畫面。能激發孩子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的情感。非常適合孩子的學習。大班孩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詞彙,具有一定水平的口語表達能力,選擇這一教材符合大班孩子學習特點。根據綱要中指出,各領域的教育要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的精神。我巧妙的將語言與藝術、社會相整合。(在欣賞詩歌搖籃的同時,結合遊戲《送寶寶回家》、情境表演加深孩子對詩歌搖籃的`理解和體驗。)我將單純的語言活動《搖籃》處理成遊戲式、互動式、表演式的活動。本活動原教材安排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特點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重點讓孩子理解詩歌內容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初步學習仿編。第二課時是鞏固仿編,並把它畫成畫冊,製作成圖畫書。本次活動是第一課時。

3、說目標:(接着說活動目標)

大家都知道,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孩子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點目標:

(一)認知目標:通過欣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溫馨、寧靜的優美意境。

(二)能力目標: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使用“飄”、“翻”、“吹”,引導孩子大膽進行想像,學習初步仿編

(三)情感目標: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4、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孩子要感受詩歌語言的豐富和優美,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因此,我把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感受詩歌意境美作爲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孩子要仿編散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且需要豐富的想象力。而大班孩子知識經驗不夠豐富,想象力比較薄弱,因此如何引導孩子如何根據搖籃的句式,進行仿編也就成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5、活動準備:

爲了幫助孩子對活動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我爲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一)經驗準備:課前我利用散步活動、談話活動、影視活動引導孩子觀察詩歌所提到的景物:天空、花園、大海,讓孩子親自感受大自然的美,爲詩歌《搖籃》教學的開展奠定情感基礎。

(二)物質準備:將詩歌《搖籃》製作成多媒體課件,能整首播放也能分段播放。還製作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背景圖、和各寶寶的貼絨教具,以及歌曲《搖籃曲》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針對活動內容的特點和孩子的生活經驗,本次活動所採用的教法有:(情境創設法、)多媒體演示法、啓發提問法、分段教學法等主要教學方法。

情境創設法: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孩子的學習總是伴隨着特定的情境。針對孩子對文學作品難以感受、理解的特點,我積極創設情境,在活動始,我創設了《搖籃曲》溫馨、寧靜的情境,導入新課;在活動中,我創設了《送寶寶回家》的遊戲情境。幫助孩子理解內容。通過情境化教學,調動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孩子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多媒體演示法:現代教育學研究認爲,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能化靜爲動,化虛爲實,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針對孩子動作思維佔優勢的特點,活動中我將詩歌《搖籃》製作成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音像結合進行教學,這樣化抽象爲具體,化枯燥爲形象,增強孩子對文學作品內容的理解。

分段教學法:孩子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從整體入手,分段教學是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教法之一。在活動中,在讓孩子完整欣賞的基礎上,根據詩歌《搖籃》內容中結構的不同變化分成三段,按“扶—半扶半放——放”的認知序,進行分段教學,從而加深孩子對作品理解和感受。)

此外,我還應用了表揚激勵法、歸小結法等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教師應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讓孩子成爲活動的主體。本次活動我預設了以下幾種學法幫助孩子學習:

1、遊戲體驗法:學前教學學家陳鶴琴指出,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符合孩子愛玩的天性,應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有活動中,我組織孩子玩“送寶寶回家”的遊戲,幫助孩子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2、多感官參與法:有一句世界教育名言是這麼說,聽過了就忘記了,看過了就記住了,做過了就理解了。因此在活動中讓孩子看一看《搖籃》的課件、做一做“輕輕飄”、“輕輕翻”動作幫助孩子理解體驗詩歌的意境美。

3、合作討論法: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合作討論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有利於通過同伴互助、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搖籃》仿編中,我讓孩子合作討論:小朋友,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當做搖籃?它的寶寶是誰?誰搖寶寶睡覺?讓孩子在合作討論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充分發揮孩子學習的自主性。

四、說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突出了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把教育融入到生活、遊戲中,因此,我遵循“以人爲本,層層深入”的原則,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1、律動引入,激發興趣。

2、完整欣賞,初步感知。

3、分句感知,加深理解。

4、迴歸整體、情感昇華。

5、引導仿編、體驗創造。

第一部分:律動引入,激發興趣。

環節目標是:激發孩子參與活動興趣,讓孩子處於最佳學習狀態。

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情境教學法、啓發提問法。

我設計了2個環節:

1、表演體驗:活動一開始,我播放《搖籃曲》創設溫馨、寧靜舒服的情境,讓孩子學小寶寶走進入活動室。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2、談話引題:播放“搖籃”的畫面,提出問題:小朋友,這是什麼?你知道搖籃是幹什麼用的嗎?通過提問讓孩子對搖籃有了初步的瞭解,爲後面學習做好鋪墊。同時引出活動內容和活動課題。

第二部分:完整欣賞,初步感知

環節目標是:完整欣賞,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情境教學法、啓發提問法、多媒體演示法,本環節我設計了2個環節:

第1環節是教師配樂有表情完整朗誦散文一遍。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你聽到了什麼?通過提問,幫助孩子初步感知散文內容。

第2環節是教師播放課件,完整欣賞兒歌第二遍。提問:小朋友,詩歌裏講了什麼?你聽完這散文有什麼感受?通過這概括性的提問,讓孩子有了想象和自由講述的空間,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引導孩子用好聽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溫馨、寧靜、舒服。

第三部分:分段感知,加深理解

環節目標是進一步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多媒體演示法、多感官參與法、啓發提問法。本部分是重點環節,我設計了3個小環節。

1、教師精導,教學第一段

先播放課件1,提問:什麼是搖籃?搖着什麼寶寶?怎麼搖?星寶寶怎麼樣啦?通過提問幫助孩子理解第一段內容,在回答的過程中我結合動作幫助孩子學習和理解“輕輕飄”,然後老師小結,教師結合動作完整朗誦詩歌第一段。

2、師幼互動學習第二、三段

播放課件,師幼表演再現二、三段內容,提出問題:什麼是搖籃?搖着什麼寶寶?怎麼搖?魚寶寶、花寶寶怎麼樣了?幫助孩子理解二、三段內容,結合動作幫助孩子理解“輕輕翻”、“輕輕吹”。

3、孩子互動學習第四段

出示第四段畫面,讓孩子自由交流討論第四段內容,然後請全班孩子想動作來表現第四段內容。孩子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並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如:“星寶寶睡着了”,要用輕柔的聲音來朗讀。

通過以上三個環節的學習,根據扶—半扶半放—放的認知順序進行教學,爲孩子提供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有機會說,並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內容層層深入,從而解決了重點問題,達到環節目標。

第四部分:迴歸整體、情感昇華

環節目標:進一步體會詩歌的內容

採用的教學方法有:遊戲法、啓發提問法

教師和孩子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結合動作,完整朗誦詩歌一遍,然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喜歡詩歌中的哪一句?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小朋友聽一聽。給孩子提供一個說的機會。爲什麼說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是搖籃?這個問題是難點,我將用“送寶寶回家”的遊戲幫助孩子理解他們之間的依存關係。我準備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背景圖,請小朋友將各寶寶的圖片貼在相應的背景圖上。教師進行小結,幫助孩子發現生活中的美,對孩子進行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第五部分:引導創編、體驗創造

環節目標:通過仿編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採用的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啓發提問法

我設計了2個環節

1、讓孩子瞭解詩歌的結構特點。孩子朗誦兒歌,教師逐一出示相應的圖片,然後引導孩子縱向觀察:

第一排,什麼是搖籃?第二排,搖着什麼寶寶?第三排,怎麼搖?第四排,什麼寶寶睡着了?

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具演示,孩子應該會很快理解詩歌的結構特點。

2、孩子自由仿編,教師巡迴指導,對能力強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仿編。對能力弱的孩子,我將示範仿編或提供前半部分圖片讓孩子編後半部分,或提供後半部分圖片孩子編前半部分。對編得好的孩子進行表揚鼓勵、對仿編較困難的孩子,鼓勵他積極參與仿編活動。最後將仿編好的詩歌進行朗誦,體驗創造的快樂。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5

設計意圖:我園的教育是以藝術教育爲龍頭,以創新教育爲突破口,以科研爲先導;經過多年的實驗與研究,我園確立了以創新教育爲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教育,並將創新教育滲透到幼兒園各科教學活動當中,切實有效地實現了《創新教育與幼兒園各科教學整合》的子課題研究。

本次活動的內容是:語言領域中的仿編兒歌:搖籃,在活動目標中我確立了讓幼兒在仿編兒歌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在實現這一目標中,我知道只有教師創新地教,幼兒纔會創新地學,因此,我在教會幼兒一段小兒歌的基礎上,讓他們來仿編兒歌,在教學過程中我還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地把幼兒的思維一步一步地引向新天地的"梯度"教學方法,首先,我請幼兒先觀察畫面,然後根據畫面學習一段兒歌,再請幼兒根據畫面仿編兒歌,最後,請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大膽地創編兒歌。

班級:中班

活動名稱:語言--仿編兒歌:搖籃

活動目標:

1、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掌握仿編兒歌的技能。

2、通過仿編兒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在活動中萌發幼兒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搖籃;歌曲:搖籃曲。

活動過程:

1、聽搖籃曲,導入課題。

2、教師請幼兒看課件:搖籃。

(1)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畫面上有誰?藍天像星寶寶的什麼?白雲怎樣飄動?(幼兒根據畫面自由說。)

(2)教師:現在,老師就教你們學習畫面上的一首小兒歌:搖籃。

請小朋友認真學、仔細聽。(藍天是搖籃,搖着星寶寶,風兒輕輕吹,星寶寶睡着了。)

(3)教師教幼兒學習兩遍,請幼兒再獨立說兩遍。

(4)教師請幼兒根據第二幅、第三幅畫面仿編兒歌。

(5)教師:請小朋友看畫面,我們一起把編好的兒歌說一遍。

4、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你還能編出這樣的兒歌嗎?(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想象說)。

5、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可真棒,今天學會了仿編兒歌的本領,還知道了生活在搖籃裏的寶寶都很幸福、快樂,請你們回去後繼續來創編這樣的兒歌,說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表情歌》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幼兒能夠表現自我的一個音樂教材。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每個人又有不同的外在表現方式,有的高興了就拍手,就大笑,就跳起來,而幼兒處在一個模仿力很強,對刺激很敏感的時期,讓他們在學習歌曲時模仿各種表情和動作,幼兒是很有興趣的。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兒童教育實踐中,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在這首歌曲中還反覆出現一個節奏xx|xxx|,因爲幼兒剛從小班升入中班,節奏方面的接觸還比較少,而幼兒這個年齡對節奏十分敏感,所以這個教材是很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特點的。

2、目標定位

師幼互動是本活動的教法學法的最大特點,希望幼兒帶着對音樂教育活動的期盼,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自由地與音樂交流、大膽地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體驗。爲此,我爲《表情歌》確定了以下的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能邊唱邊表演。

(2)掌握xx|xxx|節奏型。

(3)樂意創編新的歌詞。

3、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目標,活動重點定位是:在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新的歌詞。難點是掌握xx|xxx|節奏型。

4、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1)、自制了節奏圖譜。

(2)、製作了《表情歌》ppt。

二、說教法

本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節奏譜、以遊戲,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1、遊戲法:在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中游戲是幼兒最喜歡,讓幼兒在遊戲中得到發展,有所收穫。在這個活動中我設計了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這個遊戲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但是在這裏有了新的內容就是學習節奏型,在不知不覺中幼兒一遍一遍的通過各種動作掌握了這個節奏。

2、圖譜教學法: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譜上形象的圖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有難變易,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3、提問法: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生活經驗和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譜聯繫在一起,是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三、說學法

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動動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法等學法。

觀察法:幼兒通過觀看歌曲圖譜瞭解了歌曲內容,掌握了相應的節奏。

討論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和做法,是幼兒改編歌詞的好機會。

四、說活動過程

1、以遊戲開始,引發幼兒興趣。

教師做誇張的表情讓幼兒猜猜老師的心情

2、學習歌曲。重點學習節奏xx|xxx|

3、仿編歌曲。根據表情的不同創編相應的歌詞。

4、集體表演,形成學習歌曲的高潮。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歌曲《蝴蝶找花》,是選自《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主題《春之歌》裏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悠揚輕快,三拍子節奏富於舞曲的特點,歌詞通俗易懂,韻律整齊,具有一定的情節性,適合中班幼兒的欣賞水平,易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表演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3、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始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具體爲:(1)讓幼兒感受歌曲優美、歡快的旋律。(2)、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初步演唱歌曲。(3)、幼兒能創編出蝴蝶飛舞的優美動作,與同伴合作進行表演。根據教材的內容、幼兒的情況、和目標的制定,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在:感知歌曲優美、歡快的旋律和演唱歌曲。活動的難點是:創編表演。

二、說教法與學法: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作爲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我帶領幼兒打節奏,合着旋律朗誦歌詞,並指導幼兒自己把歌詞唱到旋律中。孩子們練唱時,我運用重點練習法、律動演唱法等方式使幼兒準確地掌握歌曲節奏,學會演唱歌曲。

3、在創編動作環節,我通過提供經驗支持、語言描述情景等間接指導的方式,使幼兒自主地完成創編。我還採用表演法、互動式遊戲教學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讓幼兒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歌曲,體驗了與同伴交流的快樂。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爲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想一想、編一編、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表現歌曲。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目標的要求,我採用了以下幾個步驟: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活動開始,我採用談話導入法引出課題,激發孩子們的活動興趣。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山谷中去玩,你們高興嗎?讓我們趕緊出發吧!”。並出示圖片,播放音樂,讓幼兒在聽覺、和視覺中,感知春天的美麗。

(二)、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觀察掛圖,體會歌曲情境。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山谷裏都有什麼?它們在幹什麼?”綱要中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讓幼兒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在這環節中我採用視聽教學法,把圖片和音樂結合在一起,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讓幼兒更直觀地理解歌詞,感知歌曲的藝術美,和體會春天美麗的景色。接下來教師小結:蝴蝶蝴蝶飛呀飛,飛過草地飛過河邊,多麼美麗的山谷啊“再次請幼兒欣賞歌曲,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及對歌曲旋律的掌握。在欣賞歌曲的同時,讓幼兒自由隨音樂創編蝴蝶找花的動作,爲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但地想象,讓幼兒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

(三)、理解並記憶歌詞,學習三拍子歌曲的演唱方法。

(1)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剛纔歌曲裏唱了些什麼?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邊打節奏,邊念兒歌吧。爲了能讓幼兒更好的理解記憶歌詞、掌握歌曲旋律,教師運用圖譜和動作暗示等方法,幫助幼兒更好的熟記歌詞。

(2)幼兒學唱歌曲。

春天真美呀!聽!小朋友們在唱歌呢?我們也跟着他們一起來唱一唱吧!在學唱環節中,爲了讓學唱過程不枯燥,讓孩子們的興趣持久,我嘗試讓孩子們用不同的歌唱形式來學唱歌曲。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現慾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到前面當個小領唱、運用律動演唱法,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節生動起來。對於較難掌握的地方,還可以運用重點練習法,讓幼兒重點練習這一段。相信幼兒會很快的掌握好整首曲子的。

四、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琢名創編動作。

教師提問:

小朋友們,蝴蝶是怎樣飛到花朵的旁邊,花朵是怎樣開放的?請你們輕輕地和旁邊的好朋友討論討論。綱要中指出:“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各創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教師要理解並積極鼓勵幼兒與衆不同的表現方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所以,在這環節中我通過提供經驗支持、語言描述情境等間接指導的方式,使幼兒自主地完成創編。

五、通過遊戲鞏固歌曲,體驗與同伴邊唱邊表演的快樂。

“小朋友們,讓我們跟着蝴蝶隨着音樂一起來跳一跳吧!”這裏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種形式進行,增進了情感的交融,幼兒也鞏固了歌詞的記憶。隨後,請幼兒表演“蝴蝶”和“花”的角色,結合音樂,進行遊戲。互動式遊戲的引入,使幼兒體驗到了與同伴交流的快樂。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8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nobody》是一首節奏鮮明,旋律活潑的歌曲,它歡快的節奏能夠感染幼兒,使孩子有一起動一動、扭一扭的興趣。在課件中選擇了一款兔斯基的QQ表情,它可愛又顯幽默的表情也貼近幼兒的審美。韻律活動是在音樂的伴隨下通過人體有節奏的動作、姿態、生動的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對幼兒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起着重要作用。根據樂曲特點和幼兒好奇、好動、好模仿、好想象之特點,我設計了中班韻律活動《會跳舞的身體》,主旨是通過與健身兔一起鍛鍊、運動身體,讓幼兒在愉快、直觀的教學環境中發揮想象創編動作。通過多媒體課件、欣賞、韻律動作模仿的形式來幫助幼兒對音樂情節的理解,激發了他們創編動作的興趣,從而創造性的表現美。

2.教學目標

結合作品特點及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以下目標:

(1)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大膽地模仿健身操做動作,並嘗試創編一些簡單的鍛鍊身體動作。

(2)能跟隨音樂、掌握節奏合拍做動作並在相應節奏處轉換動作。

(3)體驗律動活動帶來的互動的樂趣。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熟悉音樂旋律,跟隨動畫片段大膽模仿健身操動作。在活動中,通過帶領幼兒完整欣賞視頻,分段配樂欣賞,並在課件的直觀展示下,幼兒深受卡通動漫形象的吸引,從而樂意自主地進行模仿。

難點是跟隨音樂、掌握節奏合拍做動作並在相應節奏處轉換動作。選擇的這首律動歌曲旋律活潑、節奏歡快,爲了更好地使幼兒能夠合拍地做動作,並且在前後樂句中進行動作的轉換,把課件設計成爲了能夠按照幼兒的經驗回憶,分段欣賞,增強了活動的靈活性。

4.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1)幼兒前期經驗準備:與幼兒初步熟悉歌曲《nobody》,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內容的選擇上,採用卡通動漫這個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形象

(3)場地準備:幼兒圍坐半圓形。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應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這個活動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課件作爲教學溝通的橋樑,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爲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同時運用了觀察法、交流討論法和啓發提示法。

2.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運用了多種感官參的方法。在活動中通過眼看(看課件)、耳聽(聽音樂),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我讓幼兒通過聽音樂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體驗快樂的情緒,使活動更爲豐富和有趣。

活動中還滲透着遊戲操作法、觀察法、歸納法來獲得知識,並且在創造性遊戲中,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情表現自己對音樂情節的理解,充分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三、說教學過程

我將這次韻律活動分爲三個環節:一是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二是欣賞音樂並創編動作,三是邀請同伴一起表演,最後是活動延伸。其中第二環節欣賞音樂並創編動作還分爲:提問健身教練會做哪些動作、完整欣賞視頻、分段創編模仿、完整創編模仿等。

下面我具體說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開場:跟音樂進場

引入活動,出示兔子健身教練圖片

師:今天老師邀請了一位朋友,大家來看看它是誰好嗎?健身教練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學本領,有誰知道健身教練會和我們做哪些鍛鍊身體的動作呢?(出示兔子圖片)

(直觀形象地展示出活動的主題內容,並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想象鍛鍊身體的各種動作,爲下面的活動開展做準備)

(二)欣賞視頻,模仿創編動作

一、欣賞小兔子跳舞

師:小朋友們自己也做了做鍛鍊身體的動作,我們的兔斯基健身教練也忍不住想給我們表演一下,大家快來看它帶來的運動操吧。(播放視頻)

(順着幼兒的講述,自然地過渡到視頻欣賞。在這一環節中,使幼兒初步瞭解今天所要模仿與創編的動作內容,並且感知音樂活潑、歡快的旋律和節奏)

二、引導幼兒回憶視頻中出現的動作並進行模仿

1、回憶動作並跟節奏模仿動作

師:健身教練的運動操做完了,誰來說一說,你看見它做了什麼動作呀?(根據幼兒回答,點擊課件中的分解動作)

師:我們看到了健身教練的這個動作是怎麼做的呀?(與幼兒共同討論並模仿,教師對於動作的難點做着重講解。如:"邀請動作"右手叉腰,左手從身前畫個半圓,接着左手自然揮動四下)

師:小朋友們,老師喊口令,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個動作吧。(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口令,視幼兒掌握情況重複兩到三次)兔斯基教練還爲我們配上了音樂,大家和它一起跟着音樂來做動作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幼兒的共同回憶,引導幼兒進行動作模仿,先是喊口令,讓幼兒跟上節奏。接着是合樂進行模仿操,在背景音樂播放的同時,教師也會輕輕地跟着節奏喊口令,幫助幼兒手、耳協調地進行律動。在此是貫穿了活動的重點目標,也爲解決活動的難點目標打下基礎。)

2、出示完整的動作分解圖,提示幼兒回憶

師:我們一起跟着健身教練做了這麼多鍛鍊身體的動作,快來看看,還有哪些動作是我們沒有做過的呢?(點擊課件,出示全部分解的八個動作把幼兒沒有進行模仿過的動作進行學習)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幼兒的回憶進行動作分解學習。課件從單個動作展示,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進行模仿。在此環節中,課件的特點是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自由地切換動作畫面,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

三、幼兒完整欣賞律動並配樂律動

師:小朋友們和兔斯基教練學了這麼多鍛鍊身體的動作,我們一起再來看看教練

完整地表演一次吧。(配上音樂,幼兒完整欣賞律動)

師:接下來輪到小朋友們表演給教練看了。(幼兒配樂律動,在這個環節中是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並進行律動,由於前一個環節中,教師與幼兒對動作進行分解學習,且每段動作也進行了單獨的合樂律動,幼兒會掌握地比較好。通過再次欣賞,課件也直觀地展示了樂句與動作變化的關係,對幼兒起到暗示的作用,是活動難點得到解決。)

四、引導幼兒創編簡單的鍛鍊動作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除了教練教我們的這些動作,還有哪些動作也可以鍛鍊身體呢?我們一起來動一動,做一做吧。

(根據幼兒的想象,創編動作,並配樂律動。在引導幼兒根據樂曲創編動作的時候,我注意活動中我的體態語言,注意了幼兒情緒調整。)

五、教師小結並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做健身操

師:我們今天跟兔子健身教練學會了很多本領,讓我們的頭、肩膀、身體都跟着音樂跳起了舞,那你想和兔子健身教練一樣也來當一回小教練嗎?想的話請你趕快去找一位客人老師教她一起跳這個健身操。(這時我只播放音樂,讓小朋友們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一首莊嚴,肅穆的歌曲。原名《義勇軍進行曲》,G調,2/4拍。歌曲分兩部分,由前奏引子,135主調和絃音組成號角式的旋律,歌曲第二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每句相互聯繫,激人奮進。歌曲中“起來!起來!起來!”以及結尾部分“前進!前進!前進!進”都是激勵人們奮勇向前的精神。學習國歌,讓學生懂得國歌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依據教材內容我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瞭解國歌的歷史背景和感受進行曲的風格,初步瞭解作曲家聶耳,學會分析音樂表現要素(旋律、歌詞、速度、力度)的特點和歌曲中情感內涵。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感受、體驗、討論、朗讀、表演等多種方法欣賞學習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使他們懂得國歌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說學情

幼兒園學生經過前三年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聆聽和對歌曲的感受能力,讓學生通過聆聽、感受、體驗、討論、朗讀、表演等一系列音樂活動感受音樂,從而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但缺乏對歌曲系統的學習,因此教學重點是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分析歌曲的音樂特點與情感內涵。教學難點是學習和掌握三連音、重音記號、漸強記號以及旋律的上行。

五、說教法、學法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在教學中各個環節中,我採用以教師的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合作參與,在教學中教師是一名有效教師,組織有效的課堂,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這節課我運用了律動教學法:讓學生在與鈴鼓的配合下做律動練習,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知。除此之外還有情景教學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分組表演法等多種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

好的課堂氛圍能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一堂好課要從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鑑於學生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有了一定的熟悉,配合鈴鼓做律動練習導入,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調動課堂活躍的氛圍,也能加深學學生對歌曲的感受。然後提問學生揭示課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學習歌曲:

1)、學習國歌先要熟悉國歌的歷史背景和作曲家。因爲我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爲背景音樂,播放《風雲兒女》的視頻片段。學生觀看了視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然後我簡介國歌原名及歷史背景,向學生介紹作曲家聶耳,讓學生體會國歌在敵人的炮火中誕生的重要意義,爲欣賞學習奠定感情基礎。

2)、配樂朗誦,整體感知。

要進一步瞭解國歌就要學習國歌的歌詞,因此我以管絃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爲背景音樂有節奏地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讓學生小組討論探討國歌表達的內容,加深學生對國歌的瞭解,讓學生明白國歌的重要意義,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3)、聽賞齊唱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聆聽是一切音樂實踐活動賴以進行的基礎,因此我讓學生聽賞齊唱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提出聆聽要求:歌曲可以分爲幾部分?每部分可以劃分爲幾個樂句?說一說爲什麼要這樣劃分。分組討論,再小組彙報。通過這部分的聆聽學習,小組討論,發揮了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把歌曲劃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第二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

4)、分樂句欣賞。

讓學生分樂句進行欣賞,有利於讓學生學會關注音樂的表現要素,培養學生聆聽音樂、分析音樂的能力,有利於讓學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有更深的瞭解。

解決本課的重難點,分樂句分析歌曲的音樂特點與情感內涵。學習引子的號角式音調,用“啦”模唱三連音,配合演奏鈴鼓解決三連音、樂句的弱起和附點節奏的難點。三個“起來”處手握拳頭有力量地畫旋律,提問學生學生:在唱這一句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這三個“起來”的音一個比一個——?(高)力度是越來越——?(強),這是因爲有重音記號和漸強記號的加入,讓面臨着生死存亡的抉擇的中華人民奮起抗戰。讓學生關注旋律的走向,學習旋律的上行。結尾號角式音調以及重音記號再次出現,“前進!前進!前進!進”音樂富有動力,表現出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

5)、完整欣賞。

進行整體的聆聽,提示學生從速度、力度、情緒等方面入手對歌曲進行整體分析,小組討論發言,鞏固學生對國歌的學習,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整體感知。

3、拓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今天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在一直影響和激勵着中華兒女。這個環節我以管絃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爲背景音樂,讓學生觀看地震後升旗、唱着國歌活下去、奧運會上運動健兒領獎臺上的視頻。引導學生理解和平年代國歌給予我們力量和自豪感。我也讓學生的課堂上自行排練節目,運用不同的表演唱形式表現歌曲。提高學生的自主創作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

4、總結歸納,

讓學生說說今天的收穫,老師總結鼓勵學生髮奮學習,爲祖國未來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大班音樂:歌曲"拉拉鉤"。這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生動的描寫了兩個小朋友之間因發生了矛盾,從生氣到和好又高興起來的表情和動作。歌曲是2/4拍節奏,我們知道節奏是音樂要素之一,這首歌曲正是運用了切分音和休止符的節奏來表示生氣與高興的情緒,因此知識點是:2/4拍節奏的強弱特點和歌曲中運用的兩個主要的節奏型▏XXX▏、▏XO▏。掌握好了這一知識點爲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根據唱歌教學要求幼兒掌握一定的唱歌技能,通過唱歌教學對幼兒進行教育,主要是以歌曲的思想情感影響和感染幼兒,使其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個性,使幼兒身心健康的生長的要求。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示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快樂體驗。

2、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發展音樂記憶力、表示力,培養幼兒寬於待人、與同伴友好相處的良好性格。

3、引導啓發幼兒能根據歌詞內容,通過簡單的扮演動作理解歌曲。

重點是: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會演唱,唱好切分音、休止符。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任務指出:音樂教學是通過具體的音樂教材進行的,教師要引導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作品,教他們掌握若干最初步的、與教材相適應的知識技能,並啓發幼兒運用這些技能有感情的扮演教材內容。在唱歌教學中,會唱歌是培養幼兒審美素質和各種唱歌技能的有效手段。作爲大班幼兒節奏感有所發展,能較好的掌握切分音和休止符。因此,我將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習演唱,唱好切分音、休止符作爲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難點是:運用表情、動作與同伴交流表示歌曲。因爲音樂是一門表情藝術、扮演藝術,音樂以其獨特的語言形式作用與人們的感官,通過扮演演唱使聽衆感受音樂的藝術形象,發生聯想和想象,進而達到審美的目的。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經常以自我爲中心。通過運用表情、動作來表示歌曲,並在扮演中能有意識的與同伴進行交流與合作,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協助經過自身的努力才幹做到。因此這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二、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依據綱要的精神:音樂教育不是用說理的方法,而是通過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感受,陶冶情操,豐富幼兒感情,啓迪幼兒智慧,培養良好的個性。在教學活動中我主要採取了整體教唱法、情緒感染法和節奏朗誦法。

第一種方法整體教唱法,整體教唱是把歌曲作爲一個完整的形象出現在幼兒面前,幼兒也把它作爲一個完整的形象來接受的,這樣幼兒容易進入歌曲特定意境,引起幼兒一定的情感體驗帶着感情演唱。整體教唱法比較適合音樂藝術的特點。首先在運用整體教唱法時,我特別注意了前期鋪墊工作。教師的整首範唱,個別節奏如切分音和休止符的學習,歌詞的學習都爲整體教唱打下了基礎。其次,注意變化形式、靈活運用。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整個教學活動要幼兒從頭到尾整首學唱,一邊一邊的重複是不符合綱要精神的,因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比方無伴奏整體教唱,因爲幼兒跟人聲學唱比跟樂器學唱容易些,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幼兒更能聽清歌詞、曲調的特點。另外還運用了分組扮演唱、個別和集體的對唱等形式。再針對較難掌握的地方進行分句教唱。這樣不會使幼兒感到乏味和疲勞。

第二種方法是節奏朗誦法,主要在學習理解歌詞的環節運用。這是協助幼兒掌握歌曲節奏和記憶歌詞的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首先,我將切分音和休止符的節奏,引導幼兒單獨進行嘗試學習。然後再利用整副節奏譜引導幼兒邊拍節奏邊朗誦歌詞。這個過程注重發揮了幼兒的發明性、主動性,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學習。

第三種是情緒感染法,新綱要告訴我們藝術是情感啓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兒在音樂活動時很容易受到情緒的感染。運用情緒感染法在引導幼兒欣賞歌曲的過程中起到了示範典範的作用。我藉助於兩副小娃娃的表情圖片,在範唱時運用動作、表情和聲音將生氣和高興的不同情緒表示出來,引起幼兒感情上的共鳴。我還藉助於語言的激勵來調動小朋友的情緒,經常說:"你扮演的真是棒極了。""我就知道你能行。"

另外,由於這首歌曲表示的是兩個小朋友一會生氣一會高興的情緒,自身就具有遊戲性,所以教學活動始終都會讓幼兒沉靜在遊戲的快樂之中。運用遊戲的語言、創設遊戲的環境,在遊戲中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表示自我,從而尊重了每個小朋友的自主發展。

以上幾種教學方法在活動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活動動靜交替。注意發揮了音樂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11

一、設計意圖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二、目標定位

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並初步學習對唱。

2.進一步感知夏天的有關特徵,懂得夏季衛生的重要。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曲的性質和主要內容,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活動的難點是:能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對唱。

爲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作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快樂的夏天》主題活動,瞭解夏天的主要特徵。

2.物質準備:關於歌曲的圖片、歌曲磁帶。

三、教法學法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並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雷聲、蛙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的強弱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爲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圖片內容:夏天的風景──雷雨過後,青蛙呱呱叫)

教師:什麼季節到了?

幼兒:夏天到了。

教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爲幼兒提供寬鬆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迴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夏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前半段歌詞的內容,巧妙地藉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並熟悉前半段歌詞。同時,也爲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動的重點內容:通過模仿雷聲和蛙聲感知三拍子的節奏強弱。

(二)欣賞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師以清唱的方式提問:“夏天到了怎麼知道?”(即歌曲第一句) 展示雷聲和蛙聲的節奏圖譜,鼓勵幼兒按圖示有節奏地念出後半句歌詞,並用動作區分強弱的節奏。

2、欣賞歌曲前半段,教師清唱

提問:夏天到了,你心裏覺得怎麼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夏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前半段與後半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歌曲旋律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前半段。 提問: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請你來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不難。並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現慾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後,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節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並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

3、教師與幼兒用問答的方式練習歌曲前半段

(三)整體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後半段,提問:歌曲裏還唱了些什麼?

出示圖片,提示幼兒學念後半段歌詞。後半段歌詞比較多,幼兒記憶時相對要困難一些,因此,除了圖片的提示之外,我還採用教師語言暗示、動作暗示等方式幫助幼兒熟記。

2、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12

一、教材來源

流行歌曲以其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傳播渠道廣的特點,在街頭巷尾廣爲傳唱。孩子們耳濡目染,在幼兒園常常是一人唱,大家和,而且唱得有板有眼,儘管他們對歌詞似懂非懂,但依然樂此不彼。當前,流行歌曲的內容多爲情與怨、愛與恨,其內容對幼兒有着一定的負面影響。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流行歌曲的滲透,但是,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挑選一些內容積極、曲調簡單的流行歌曲讓孩子去欣賞,因勢利導,挖掘流行歌曲中的積極元素,給孩子以積極向上的正面影響。

韓劇《大長今》吸引着千家萬戶,該劇優美抒情的主題曲,也深深吸引着孩子們,他們也時常哼唱着“嚕啦啦”的旋律。這首歌曲有不同的版本,我有意識地選擇了中文版《娃娃》,希望孩子在感受韓國音樂的同時,也通過歌詞的理解激勵幼兒不怕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做一個快樂的娃娃。

二、活動目標

整個活動我抓住理解歌詞、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及體驗歌曲情緒變化這三方面進行欣賞。所以在目標的安排上我也遵循了以上三點進行制定:

(1)欣賞歌曲《娃娃》,體驗抒情優美的三拍子旋律。

(2) 嘗試運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大膽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3) 激勵幼兒不怕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做一個快樂的娃娃。

三 、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及難點都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去體驗歌曲的情緒變化。

針對此重難點,我採取的策略是在活動室中營造歌曲中的氛圍讓幼兒加以體驗。霧來了,天色暗了,我事先給整個活動室掛上窗簾,關上燈,營造一種天色暗了感覺,讓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體驗“娃娃”在森林裏迷路了的害怕、恐慌心情;霧散了,天色亮了時,請配班老師開燈,讓幼兒體驗“娃娃”看到天亮了,感受有希望了的快樂心情。

四、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多次感受過三拍子旋律的歌曲,會聽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歌曲並能自己打節拍。

2、物質準備:整個活動室掛上窗簾;韓版《大長今》主題曲、中文版歌曲《娃娃》及《娃娃》的Flash動畫;背景音樂《娃娃》的鋼琴曲。

五、活動程序

(一) 聽韓版《大長今》主題曲進活動室,激發幼兒回憶原有經驗。

韓劇《大長今》在各電視臺熱播後,大街小巷都在播放其主題曲,電腦、手機鈴聲到處都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意無意感受到了曲子的旋律。我班的電子琴示範曲中也有這首曲子的旋律,平時我們還把它作爲整理玩具的信號曲,孩子們也能哼唱一二,所以我讓孩子們在進入活動室時傾聽這首曲子,激發其回憶已有的經驗。

(二)聽配樂故事《娃娃》,幫助幼兒感知、理解歌曲內容。

(三) 欣賞《娃娃》的Flash動畫,進一步引導幼兒通過畫面來理解歌詞。

在這兩個環節中,我讓幼兒通過語言、畫面去理解歌詞,讓幼兒通過聽覺、視覺等不同感官去理解和欣賞,爲下面欣賞曲子的拍子的情緒作好鋪墊。

(四) 再次欣賞歌曲,幼兒用哼唱及身體動作,感受三拍子旋律的特點。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進行感知三拍子的抒情旋律。三拍子的曲子幼兒在中班時就已經有過感受並掌握了三拍子強弱弱的特點,所以在此環節中幼兒感受起來比較輕鬆。有的幼兒在傾聽曲子的過程中還不由自主地拿起手嘗試畫出曲子到底是二拍子、三拍子還是四拍子的旋律,有的幼兒還說出自己在欣賞曲子的時候有想睡覺的感覺,這證明幼兒已經感受到了曲子抒情的特點。最後通過討論,大家一起在哼唱和身體動作的伴奏形式中輕鬆地感受到了曲子的三拍子特點。

(五)欣賞教師演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緒,鼓勵幼兒用不同表情、情緒、動作進行表現。

這個環節對於幼兒及教師來說都是一個重難點,教師該如何引導幼兒去體驗不同的情緒,幼兒又如何能更深層地去體驗?這都是較難把握的。此環節我採取的是製造歌曲中的氛圍讓幼兒去感受,整個環節幼兒情緒較高,但體驗得不夠深入。

(六) 教育幼兒不怕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

此環節是針對第三個目標而設計,希望孩子通過欣賞這首歌曲後懂得不怕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做個快樂的娃娃,幼兒基本都能體會,並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堅持就是勝利”、“活者就是快樂的”等等精彩的語句,讓老師大吃一驚。

幼兒園兒歌說課稿 篇13

一、說教材、說幼兒情況:

1、材料來源:

歌曲《小雨沙沙》,是一首來自幼教刊物上歌曲。這首歌曲能在春暖花開、春雨飄灑的季節,讓孩子們更好地體會、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它的教學對象應該是大班幼兒,通過我對歌曲瞭解和分析後我發現這歌曲非常具有兒童化,旋律優美、易記,歌詞通俗、易懂,好學好唱。根據歌曲的特點,對於大班孩子可能較簡單了。所以我把這首歌作爲中班教學內容進行,希望也能達到好得效果。

2、幼兒情況分析:

在此活動之前,我對幼兒進行音樂欣賞活動,有時讓孩子們聽一些音樂,他們能根據音樂的節奏、旋律感受音樂不同的性質:歡快、優美、或是憂傷。讓幼兒多進行呼吸練習,及怎樣用動聽聲音演唱。孩子們以前唱歌時,不會用方法,常常用嗓子喊歌。也不會換氣,通常唱得上氣不接下氣,通過練習以後情況好多了。還鼓勵幼兒常常在聽音樂的同時創編動作。通過觀察我發現,每次孩子們聽到音樂時,他們都會情不自禁的動起來,只是有些孩子不自信、不大膽,不敢把動作做出來。因此,我積極的鼓勵每個孩子去創編動作,大大的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現力。這些都爲本次活動打下了良好基礎。

3、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起始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具體爲:

(1)、萌發幼兒感受大自然美好。

(2)、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初步演唱歌曲。

(3)、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力。根據教材的內容、幼兒的情況、和目標的制定,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在:感知大自然的美好,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活動的難點是: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二、說教法與學法:

近些年來,伴隨着社會對教育觀念的改變,素質教育深入。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由國外流傳進來,爲越來越多的幼教人士所接受。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爲中心的學習。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形式。作爲一節音樂活動,教師除了用柔美的聲音,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1、在教學過程中給幼兒創設了“情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活動是在一定情景下進行的。通過cai課件的優美畫面和動聽音樂讓幼兒感知大自然的美好。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幼兒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

2、在本次音樂活動中還體現了“協作”的要素,在學唱環節中由爲突出。我作爲活動的組織者、導向者,帶領幼兒打節奏,合着旋律朗誦歌詞,並指導幼兒自己把歌詞唱到旋律中。幼兒作爲學習的主體,教師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然後,孩子們練唱時,用了多種形式,如:老師唱一句,幼兒唱一句、幼兒兩人拍手唱、加律動演唱等等,處處體現了協作的精神。

3、活動中,不僅僅是發展幼兒的“音樂智能”,在其他幾個方面也有體現。如:“語言智能”,在活動中讓幼兒把看到的畫面用語言表述出來,達到理解歌詞內容的目的。也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在“肢體運作智能”上有體現,幼兒理解歌詞後,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用肢體語言表現“小雨和種子”的動作。用他們的身體表達想法與感受。最後,在“人際智能”方面的體現。幼兒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對老師的提問、動作、表情給予迴應,還要和其他幼兒合作學習。在這樣的過程中,增進了孩子與教師、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此外,我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法、遊戲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歌曲的理解,萌發幼兒的審美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傳統的音樂活動總給人感覺比較枯燥,老師教、幼兒唱或跳,常常口乾舌燥。幼兒缺乏興趣,有聲無情,沒有表現力,幼兒無法理解歌詞所表達的意境。爲了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最優化,我製作了cai課件,並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過程爲: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在我的帶領下隨着歡快的樂曲跳入活動室,營照了音樂活動的氛圍。接下來,利用《小雨沙沙》的曲調做練聲曲,爲後面的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二)、創設情境,幼兒探索:

利用cai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爲幼兒創設情境。多媒體教學把抽象化爲具體,把複雜變成簡單。它能把自然界中不易觀察到的現象清晰地印入幼兒眼簾。課件中,我把種子發芽這一漫長、很難觀察到的過程。用十幾秒鐘的時間在幼兒眼前展現,讓幼兒看到種子的發芽過程。因此,孩子們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在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中感受到“小雨沙沙沙的下,種子在發芽”的美好景象。歌曲配上形象、擬人化的動畫畫面,聲象結合富有趣味性,易於幼兒理解和記憶。從而達到學習歸納歌詞、理解歌詞的目的。正是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才使得幼兒探索的過程顯得輕鬆、愉快。

(三)、學唱歌曲,突破難點:

學唱歌曲,這一部分是整個活動的難點。孩子們首先通過看課件,欣賞歌詞,然後在畫面和音樂的帶動下邊打節奏邊朗誦歌詞。有了多媒體教學讓幼兒一看到畫面中的圖象就會聯想到歌詞的內容。孩子們很快地熟悉了歌詞。以往孩子們學唱歌時,都是幼兒跟着老師唱,孩子們顯得很被動,不能發揮潛能。有了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我將學唱歌曲這一環節進行了創新,也加大了難度。讓幼兒嘗試把歌詞唱到音樂中,這是幼兒要學習的一個方法,也是難點。正因爲課件中歌曲的旋律和表現歌詞的畫面配合得很好,當幼兒聽到旋律時,就會看到相應的畫面想到歌詞。所以,通過兩遍試唱,孩子們就掌握了歌曲的唱法。利用cai課件就輕鬆地解決這一教學難點。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這些在傳統教學中是難以完成的。

(四)、遊戲體驗: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幼兒對歌曲基本掌握的情況下,要進行練習。這裏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種形式進行,增進情感的交融,幼兒也鞏固了歌詞的記憶。而後,請幼兒扮演“小雨”和“種子”的角色,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音樂遊戲。孩子們在課件音樂的伴隨下,看着畫面中出現的“小雨”和“種子”的形象。分別表演出二者不同的動作,較好地區分角色進行遊戲。其實,遊戲的過程在建構主義理論中就是意義建構的過程。是將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所學通過遊戲的形式加以體現。

四、說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運用課件,多媒體等教育技術。在整個活動中,多媒體教學極大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萌發了幼兒探索的慾望。課件讓歌曲中抽象的形象變爲具體可感知的形象,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讓幼兒能夠較準確的把握住歌曲。多媒體教學能靈活地隨意點擊,方便了教師的教學,極大豐富了音樂教學活動的教學形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創造一個寬鬆、和諧、愉悅的氛圍,提高了這次音樂活動的質量。讓孩子們享受了音樂帶來的快樂,促進幼兒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提高了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