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通用10篇)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通用10篇)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一、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根據課標對五年級的學段要求,本單元以“情”立意,以“感受親情”爲人文主題,以“有感情的朗讀和琢磨課文語言文字,學習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表現親情”爲語言訓練目標,安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四篇課文。

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樑曉聲小說《母親》中的節選。課文語言平實,筆觸細膩,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不顧別人勸阻毅然拿錢給我買書的故事,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等的描寫,勾勒出一位辛勞、瘦弱、開明、慈愛的母親形象,字裏行間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那份敬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三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通過對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敬愛母親的情感。

本科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三、教案

本文情感豐富,每句語言都蘊含情意,但因爲是略讀課文,學習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華中的精華,在教學時,我緊扣目標,安排教學內容,主要從以下五個環節設計。

第一環節:回顧導入,揭示課題

“孩子們,在上篇《地震中的父與子》,我們感受到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迸發出父愛巨大的力量,作者是如何表現父愛的力量呢?今天,我們再一起走進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世界,用同樣的方法,感悟母愛的力量。”通過回顧複習,注重了專題單元間課文之間的聯繫,知識的遷移,揭示了學習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揭示課題後,問:“你注意到了那個字?你如何理解課題的?”又爲更好感悟課文內容作一鋪墊。

第二環節: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五年級的學生應該達到一定的閱讀速度,邊讀邊感知主要內容是必備的能力,是閱讀的基礎。

問題是思維的火花。讓學生試着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把覺得最有價值、最能幫助分析、理解課文的問題提出來。目的是鼓勵學生善於提問題,教會學生會提問題。

第三環節:品讀課文,體會情深

因爲本篇課文時略讀課,文字淺顯易懂,所以本環節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動筆劃出感觸最深的語句,寫出自己的體會,注重閱讀批註的訓練。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再通過對母親外貌、行動、語言描寫語句的朗讀,解決了一箇中心問題“作者是如何表現母親的深沉?”體會了母情對我深深的愛,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敬仰。最後分角色朗讀全文。目的把學生支離分散的感受整體化一。

這個環節目的問題少而精重點突出,避免挖掘太多太細。“以人爲本”注重朗讀,再讀中悟、悟中讀。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情感共鳴

這個環節精心設計了從畫面、詩歌、古詩、名言等方面,讓學生走出文本、走出教材,多角度感受母愛。

設計意圖

1、讓激發學生的情感與文中的真情共鳴,加深學生對母愛的認識,喚起學生熱愛母親的情感,再次感受偉大的母愛。

2、對學生課外閱讀傾力引導。

3、激起學生網上學習查找資料的興趣。

第五環節:昇華情感,情感內化

在《燭光裏的媽媽》樂曲聲中,讓學生寫出此刻最想對母親說的話。目的是把作者熱愛母親的情感內化爲自己的情感,進行人文教育。

五、說板書設計

這一設計目的使學生與母親心與心的碰撞,愛與愛的交融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一、精選鏡頭,感悟深情

《慈母情深》節選自著名作家樑曉聲的親情小說《母親》。作家對母親的描寫並沒有濃筆重彩,沒有直白地流露,只是從富有生活化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細微之處體現出來,刻畫了一個爲生計疲於奔命的母親,仍堅守着家庭的溫暖,堅守着對兒女的希望。

因此,我在設計時,教會學生自讀的方法,然後引導學生帶着方法,通過自讀,找出描寫母親的語句品讀、交流、感悟,再從中篩選出幾個鏡頭來細細體會。

鏡頭一:工作中的母親——勞累

這個鏡頭攫取了幾個描寫母親工作的段落,引導學生既讀出文字表面的意思,也讀出文字背後的情感,猜測母親的生活狀況,揣摩母親的心理活動,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其中一組慢鏡頭和一組快鏡頭,寫法相似,但描寫出母親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疲勞和忙碌。我引導學生從寫法的獨特之處入手,通過對比朗讀、師生配合讀等方式,感悟母親這一慢一快背後的艱辛付出,更能激發學生對母愛的深刻領悟,再指導學生用朗讀傳情達意,在讀中悟,在悟中讀。

鏡頭二:給錢時的母親——慷慨

一個如此貧窮而勞累的母親,當作者向她要錢買書時,她會如何呢?爲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母親的用心,我先設想了生活中的母親對自己的小氣與節省,來反襯出對孩子的慷慨。這慷慨從一“塞”中流露得最淋漓盡致。有了前面對家庭情況的拮据和母親工作的勞累的感悟作爲鋪墊,此時“塞”出的真情便水到渠成了——塞出的是心血,是慈愛,是期望……

二、還原生活,引起共鳴

於漪老師說:“語文與生活同在。把學生關在教室裏,侷限在課本中,必然遠離實踐。一定要打開生活的大門,讓學生在豐富的社會實踐中學好語文,用好語文。”這告訴我們語文與生活不可分割的關係。

這篇《慈母情深》便是作者樑小聲在成功之後,回憶一件小事中慈母對他的期望與鼓舞,對他創作人生的影響。故事本源於生活,讀來更是樸實無華,母親的言行舉止恍如就在身邊一樣自然。因此品讀過程中,孩子們很容易迴歸生活,找到共鳴,設身處地談出自己的感受。

特別是文中慈母情深感動了作者,作者懂得回報母親時,我設計了一組詩,由學生從生活中找鏡頭來填寫,這既是對文中反覆、排比段落的仿寫,又能引導學生髮現母愛,感恩親情,達到更高層次的共鳴。

當然,因爲今天是公開課,學生面對這麼多聽課的老師,有些緊張,不敢表達,所以我特意把教學節奏放慢下來,引導時難免會有些囉唆重複,但是,我想只要能讓儘量多的孩子們參與其中,即使超過一點點時間,又何妨呢?畢竟我們不能爲了自己的教學設想和進度來拔苗助長吧!所以,這堂課雖留有遺憾,仍覺值得!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一、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樑曉聲小說《母親》中的節選。課文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不顧同事的勸阻,給我錢買書的故事,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課文篇幅較長,共有35自然段。1-4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少年時的“我”由於家庭經濟拮据,想有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失魂落魄。5-31 自然段,寫了“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問母親要錢買書,也是生平第一次目睹了母親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辛苦勞累地掙錢,我很是震驚。32-35節,寫了 “我”不忍心拿母親的血汗錢買書,而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母親數落了“我”後,又爲“我”湊錢買書。《青年近衛軍》就是這樣來的,它是“我”擁有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包含着慈母深情,也成爲“我”今後踏入文學殿堂的動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三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崇拜之情。

本文情感豐富,每句語言都蘊含情意,但因爲是略讀課文,學習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華中的精華,所以在教學時,我就緊扣目標,安排教學內容,抓課文重點句感悟。

三、具體實施

課前談話

通過對樑曉聲的簡單瞭解,學生感受到樑曉聲是位着有多篇小說的著名作家,爲本節課學習,感受作者的成功與“母親的支持”分不開,作了鋪墊。

一、整體感知課文,本文情節性較強,學生能自己讀懂內容。所以我在讓學生自讀課文後,用幾句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從故事起因開始學習本文,因爲我一直想買一本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並且是想得“失魂落魄”。抓住詞語體會買書慾望的強烈,感受家境的貧窮。因爲想到學生可能理解不了一元五角在當時是怎麼一個數目,我補充當時經濟背景的資料,在此基礎上,更好地體會雖然家境的貧窮但我還是想買書爲下文學習作鋪墊。

三、感悟慈母情深(課文的5-31自然段)我分成三個板塊學習:

(一)圍繞一個問題:我原本是來要錢的,爲什麼我的想法改變了?展開5-25自然段的教學。

我指導學生通過劃句子,找原因。抓住三個重點處:

1、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從“震耳欲聾,”體會聲音的吵,環境的惡劣

2、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周圍幾隻燈泡烤着我的臉。從“極其瘦弱”體會母親的瘦弱、辛勞。“捱得很近、烤着”體會環境的惡劣。

3、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 這個本文學習的重點段落之一,由於這3句話的表達方式極有特色,學生平時接觸不多。所以我讓學生自己先說說第一次看到這樣句子時有什麼發現,指明這三句是倒裝句,重點讓學生體會到母親的疲憊,還有我的震驚。

從三個重點處找到原因——我看到瘦弱的母親在惡劣的環境中辛勞的工作,不忍心開口要錢。緊接着就對話朗讀,從我的話語中體會,我開口要錢是那麼難。

然後一個問題引入下一板塊的學習,聽到我要錢,那母親又是怎樣的反應?

(二)感受母親對我讀書的支持(26-29段)。

1、理解“龜裂”體會母親的辛勞。

2、從“掏、塞”感受母親給我錢的爽快。

3、兩個母親不同的態度,感悟母親對我看書的支持。

4、四個“立刻”母親抓緊一切時間工作,多掙錢養家餬口,也從側面看出對錢如此看重的母親,給我買書時是那樣大方,更能看出母親對我看書的支持。

(三)讀中悟寫(30-31)。感悟必須要以語言訓練依託,讀完兩個自然段,我讓寫“我”想對母親說的話。一方面訓練學生的語言文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我”當時對母親的感激、熱愛之情。

四、課文總結,昇華情感。

最後四個自然段是文章的結尾,“我”給母親買水果罐頭,體會到了母親的辛苦,而母親又“湊”錢讓我去買書,更進一步地感受母親對我看書的支持,明白了,這就是慈母情深。

至此,本文的學習已經結束。但真正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而應該拓展到更廣闊的生活天地中。學習完本文後,一定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樑曉聲的作品產生興趣。所以,最後我希望去閱讀樑曉聲更多的作品,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澱。

作爲一位年輕老師,我的課還存在許多不足,駕馭課堂的能力還需要不斷提高,需要不斷努力。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站在這裏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8課《慈母情深》。根據教學設計,我將按以下步驟進行說課: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情;四、說教學程序。

一、 說教材

《慈母情深》節選自著名作家樑曉聲的作品《母親》,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的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根據教材的特點、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以及五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時間爲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三個:

1、知識目標:認識三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通過對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敬愛母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 說教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率,根據小學高年級略讀課教學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採用創設情境、文本細讀、質疑引導、合作交流、聽讀學習等教法,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

三、 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知識經驗,而且前面學了一篇有關父愛的精讀課,對於這篇略讀課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由於現在的學生生活條件優裕了,不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因此,我課前讓學生自己查找有關作者的資料,或問爺爺奶奶,瞭解當年的情況,幫助突破本課的難點。本課是略讀課,但篇幅比較長,所以我事先佈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爲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課堂上主要通過品詞品句,以讀悟情、討論交流等方法完成學習目標。

四、 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首先,新課導入,揭示課題。通過複習古詩《遊子吟》導入新課。這樣,一方面鞏固了已學知識,喚起了學生對母親的感情;一方面又順理成章的引開了課文;

其次,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由於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所以讓學生帶着“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你有什麼感想?”這樣的問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一下文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再次,細讀文本,品味感悟。由於本單元的主題是“父母之愛”,所以,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質疑引導學生對母親語言、動作、外貌的描寫來細細地品味感悟偉大的母愛;

最後,總結與拓展。通過向學生質疑:“本文通過講述什麼事,表達了什麼”來總結出這篇課文的中心。由於本文的重難點是“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所以,我設計了“最想對母親說的一句話,最想爲母親做的一件事”活動,通過播放歌曲《母親》創設情境,讓學生更進一步地領會感悟偉大的母愛。由於“母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所以我大膽地對“母愛”進行拓展延伸,通過讓學生背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昇華主題,感悟偉大祖國的母愛。

總之,在這節課中還存在許許多多不足之處和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來,以期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謝謝!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樑曉聲的名作課文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不顧同事的勸說,毫不猶豫地拿錢給“我”買課外書的故事,從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感激與敬愛之情文章描寫細膩,情感真摯,字裏行間流露出濃濃的親情。

二、說目標

本單元教學目標是抓住人物描寫的重點語句,學會品味作品的語言,體會作品的感情,在閱讀中披 文以入情”,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教材的特點、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以及五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時間爲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三個:

1.認識3個生字理解“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

1、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本篇課文寫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當時正是國家困難時期,大多數人民羣衆的家境都很困難,“一元五毛錢”買一本書在當時是不容易的事情由於學生不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就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課前,我與學生交流,向學生介紹了時代背景,爲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三、說教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爲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率,根據高年級略讀課教學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採用創設情境、以讀代講、合作交流、指導點撥等教法,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 我藉助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體會父母之愛在本篇課文的處理當中,我想借助一個“酸”字,引導學生從而母親“瘦弱的背影、疲憊的眼神,忙碌的身影、堅定的話語”這個四個層面,尋找作者爲何接過母親的錢會鼻子一酸的原因通過品悟結合,多重朗讀,比較學習的方式,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和語言樣式,在言意結合的過程中,品味慈母深情,感受母慈子孝。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古詩導入,激發興趣

我採用學生熟悉的古詩《遊子吟》導入,讓學生讀讀這首詩,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慈母,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對母親的感情,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另一方面用學生熟悉的關於母愛的一首詩導入,讓學生邁出成功的第一步,緩和緊張的心情,爲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此環節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學生的預習效果,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我讓學生填寫課文出現的重點新詞,讓學生自己發現如何概括主要內容,一舉兩得,爲新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三環節:品讀課文,體會情深

新課標強調以讀爲本,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我這個環節主要有三步:

(1)圍繞一個“酸”字,自己默讀課文畫出讓自己讀起來酸溜溜的語句,並在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教師巡迴與學生個別交流,掌握學生自主解讀情況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要求。

(2)交流學生自讀,教師適時點撥我和學生一起抓住四個重點語段,分成四個版塊,引導學生在想象畫面,默讀、齊讀、比較讀、引讀等形式的感情朗讀中增進體驗,昇華情感,豐富了文本內涵,凸顯情感體驗閱讀方法在此類課文教學中的無可替代功能濃濃的慈母情,深深的愛母情洋溢課堂,課堂成了學生、教師自主宣泄情感的場所。

(3)學生有感情讀出其他讓自己讀起來酸溜溜的語句並說說自己的體會既給了學生展示的機又可以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四環節:補白練筆,體驗情深

創設情境,我攥着母親的血汗,攥着母親的疲憊,也攥着母親無私而偉大的愛,跑了出去(音樂起)教師用深情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情感與文中的真情形成共鳴,進行補白練習交流時,教師適當板書詞語,加深學生對母愛的認識,喚起學生熱愛母親的情感,再次感受偉大的母愛,昇華情感。

五、課後反思

這節課後,自我感覺還好,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效果還行不過,我覺得自己上課時,教學語言還可以進一步精煉第三環節的交流時,如果以適當的導語,引導學生自己讀出探討的語句,加以品讀體會,效果會更好四個“立刻”如果採用換詞體會法,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母親工作的單調和枯燥,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母親的忙碌加深對母親的艱辛的理解,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一、揭題導入,整體感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18課,請齊讀課題──慈母情深。

2、前面我們已經自主預習了課文,誰來簡要地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生談: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

二、自主讀悟,感受情深

1、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學生回答,外貌、語言、動作、心理)

2、請大家從文中找找作者在刻畫母親時,最主要用了哪幾種方法呢?(學生回答,外貌、語言、動作,老師板書。再板書:母親。)

3、同學們,作家樑曉聲是怎樣運用這些方法來描寫母親,從而體現出慈母情深的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學習感受。請看大屏幕,誰來讀讀“學習提示”?(指名讀)

(1)默讀課文,圈劃出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的句子,想想哪些地方最能體現母親的深情。

(2)組內朗讀、交流。

4、請大家按要求自主學習課文。(學生自主學習,朗讀交流。)

三、彙報展示,習得方法

1、學習的過程也是收穫的過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學習成果。誰找到描寫母親外貌的詞句了,從中你感受到什麼?生談:極其瘦弱、脊背彎曲、手指龜裂。師相機板書:辛勞。

2、是呀,母親對孩子的情就深藏在這彎曲的脊背裏。描寫母親語言的語句,誰起來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語言描寫一:母親大聲問:“你來幹什麼?”“我……”

2“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幹活!”“我……要錢……”我本已不想說出“要錢”兩個字,可是竟說出來了!“要錢幹什麼?”“買書……”“多少錢?”“一元五角……”生談:母親很忙碌,一刻也不願意耽誤工作。

3、請大家看看,這段對話描寫,與我們平常寫作文有什麼不同?(生談:一句話佔一段,沒有你說、我說這樣的連接詞。)

4、師:同學們,這樣安排對話描寫,簡潔明瞭,雖然沒有連接詞,但我們一樣清楚是誰說的話,話裏所表達的情感。這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5、請大家再看看,這段對話描寫中老師標紅的句子,想想在語言描寫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寫人物的語言之外,還可以寫什麼?(寫人物的心理)

6、師總結:對呀,同學們,精彩的人物描寫很多時候往往並不單一,而是語言、動作、心理等多種描寫方法的巧妙融合,從而達到強化情感表達、突顯人物形象的目的。課文還有一處對母親的語言描寫,就和動作描寫很好的融合一起。誰找到了?語言描寫二: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裏了,大聲回答那個女人:“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7、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生談)

動作描寫一:伴着這句話的,還有母親的一個動作描寫,誰發現了?(生:塞)一個塞字,體現了母親給錢時的態度是——(生:毫不猶豫、堅決、果斷)。

同學們,這一元五角錢在當時十分珍貴,是他們一家六口人十天的生活費,可母親還是毫不猶豫地塞給了我,可見母親——(生談:捨不得吃穿支持作者讀書、愛子情深,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支持讀書、愛子情深)

8、說到動作描寫,你還找到了哪句話,起來讀一讀,談一談。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四個立刻又,你又體會到了什麼?(生談)

(2)這樣的忙碌,這樣的單調,那也是慈母情深啊。齊讀感受。

拓展運用,感恩母愛

1、同學們,請看黑板,本文作者樑曉聲就是通過寫向母親要錢買書這一件小事,運用細緻、傳神的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讓我們在字裏行間處處感受到母親日日的辛勞,對作者讀書的支持和那一腔無私、深沉的母愛。

2、光學不用等於零,下面也讓我們學着運用這些人物描寫的方法寫一個小練筆。(出示課件)

週日,貪玩的我隨意地寫完了作業,便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電腦,玩起了我最愛的遊戲。沒過二分鐘,媽媽就走了過來我最怕打針。前不久,我生病了,媽媽陪着膽戰心驚的我來到注射室。只見,護士拿着針管笑眯眯地向我走來到50米乘8往返跑項目時,我們都站在跑道邊上,驚心動魄地觀看着我班“飛毛腿”的表現。只聽一聲哨響(請任選一個情境續寫一段話,用上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突顯出人物的形象。)(學生自由寫作、班上交流並點評。)

3、請同學們回去之後,繼續補充、修改、完善好自己的作文。同時,老師還要將《青年近衛軍》一書,推薦給大家。作者樑曉聲就是在上五年級的時候,讀得這本書,希望感興趣的同學也來讀一讀。

板書設計:

18慈母情深

外貌日日辛勞

動作母親支持讀書

語言愛子情深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一、教材分析

《慈母深情》是人教版五年級第一學期第六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一單元課文從各個側面講述父母之愛。本文節選自著名作家樑曉聲小說《母親》。作家用質樸的語言抒寫人間母愛,記述了上世紀60年代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給“我”一元五角錢買課外書的故事,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情深。不長的篇幅卻用了35個小節,短句短段的描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人性的最美。作家對母親的描寫並沒有濃筆重彩,只着重描寫了自己第一次親眼目睹母親工作的幾個特寫鏡頭和幾句簡單質樸的語言就將一個瘦小疲於奔命,卻仍堅守着家的溫暖,堅守着對兒女的希望的母親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只是文本的時代背景遠離現在學生生活時代,遠離學生的情感認知。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和積累本課“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感受慈母之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課前師生共讀以及課上對文本詞、句、段的體味,培養學生感悟文本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感恩父母、珍惜親情。

三、重點、難點、關鍵點:

我結合學生學情確定重難點、關鍵點。

重點:通過對幾個特寫鏡頭中母親外貌、神態、動作描寫,體會母親深情。

難點:對大多數獨生子女而言,往往忽略了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和感動,對父母的深情常感到“理所當然”,缺少“心存感激”。因此,體會日常小事細節中所體現的慈母情深,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敬愛是課文學習的難點。

關鍵點:“品味作品語言,體會作者情感”是我班學生常用的語文學習方法,部分學生還能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圈圈劃劃,評評註注,表達個人感受。然而,本篇課文寫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當時正是國家困難時期,大多數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難,“一元五毛錢”買一本書在當時是不容易的事情。由於學生不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就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這是本課學習的關鍵點。

四、教學方法

1、課前補充閱讀,追溯情“源”。

本文生活背景遠離孩子,喚起孩子的共鳴,激發他們的情感,需要回歸文本,尋找情感共振的源頭。所以課前師生會共讀《母親》大部分原文。(我來自全寄宿制民辦學校,我們有大量的時間師生共讀)

2、品味、感悟,以情代言。 創設情境,緊扣文本入情悟情抒情。

3、拓展、昇華,以言抒情。

學生在回憶中捕捉母愛鏡頭,暢言感恩,抒發感悟。

總之整堂課,我緊扣主旨、簡中有略、略中求精,力求引導學生通過課前自主閱讀、課上朗讀、對話等途徑,引領學生一次次親吻文本,觸摸文本,走進文本,從情節的“高空”潛入語言的“底部”去感受文字背後的慈母深情!做到“追溯情源、以情代言、以言抒情”。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氛圍,入情境。

1、播放歌曲《母親》,讓旋律的律動牽引我們情感的河流。

2、揭示課題:有一首歌名叫《母親》;有一種愛叫做母愛,純純若水、沉沉似海。一生之中始終守望我們的是慈母,始終牽掛我們的還是慈母,慈母情深啊!請齊讀課題:《慈母情深》,再讀、三讀。

3、追溯情“源”:《慈母情深》節選自昨天師生共讀樑曉聲作品《母親》。從昨天的閱讀和屏幕上紅線強調的句子你有什麼體會?(課件播放《母親》大部分原文)(生:生活的貧困等)

4、小結:是的,當時正處於物資貧乏、國困民窮大饑荒結束時期,一毛錢能抵現在10塊。雖然時代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但母愛沒有時代和空間的界限,讓我們走進文本,感受母愛。

(二)、品味文本、悟深情。

1、初讀,整體感知。

(1)要求:a、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邊讀邊劃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情到深處時可以批註;b、思考:《青年近衛軍》這本書來之容易嗎?爲什麼?飽含了母親怎樣的深情?

(2)學生自由發言,說出感動的句子和感動的理由。

(3)回答要求中的問題。

引出:想的失魂落魄------女人的阻攔-----變買了水果罐頭-------又給了一元五買到了書,飽含對兒子深深的愛。

2、精讀,品味細節。

這位慈母,到底是怎樣的形象呢?作者用捕捉鏡頭特寫的方法刻畫了母親的外貌、神情、動作。有那幾處特寫呢?請生一一找出來朗讀。

(1)鏡頭一:“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人,脊背彎曲着,頭湊近在縫紉機板上。”

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極其瘦弱”、“脊背彎曲”、“頭湊近”等詞,將一位承受生活重擔,辛苦勞作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

(2)鏡頭二:“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

重複讀、讀出情感

引導學生觀察句子特點。“我的母親”重複三遍,你悟出了什麼?(倒裝的排比句式強調了這就是“我”親眼看到的母親,她疲憊、勞累。母親吃驚地望着“我”,“我”又何嘗不是吃驚地望着母親,如果“我”不到母親工作的地方,也許永遠不知道母親是這樣辛苦地賺錢養家。)

(3)、鏡頭三:“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小組讀、個別讀、反覆讀。

引導學生觀察句子特點。感悟四個“立刻”又說明了什麼。

4、三個鏡頭連讀,讀出感情,以情代言。

5、小結:瘦弱、疲勞母親爲了生活,在震耳欲聾的惡劣工作環境下,艱苦勞累地掙錢。作爲兒子,生平第一次看到母親這樣掙錢,爲之揪心。

說明:將描寫母親怎樣掙錢的三個鏡頭作爲一個整體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對“三個鏡頭”的品、讀,教師的引,使這個重點環節一氣呵成。體會母親愛子情深,兒子敬愛母親。由於這3句話的表達方式極有特色,學生平時接觸不多。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採用以讀代講的方式,引導學生藉助文本,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體悟句子蘊涵的豐富情感。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以舒緩的音樂配合學生的朗讀,使學生與作者在情感體驗上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批文如情”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抒恩情

面對這些畫面,“我”鼻子酸了,買了一罐水果孝敬母親。慈母情深,母慈子孝,情意深深。

(1)播放生活中“母愛”鏡頭,在音樂聲中想起、回憶自己的母親。

(2)或許平坦的生活中你忽視了母愛,或許感謝母恩你還沒來得及說出,拿出紙筆用一個特寫鏡頭刻畫母親,表達對母親的深情吧!

說明:至此,本文的學習已經結束。但語文學習的“大閱讀觀”告訴我們,真正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而應該拓展到更廣闊的

生活天地中。好的語文課應當成功的引發學生產生閱讀的期待心理。通過本文的學習,一定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樑曉聲的作品產生興趣。自主的到校圖書館閱讀樑曉聲的作品。同時,我在做的一個課題《課內外結合實現教學的有效性》中的一個子課題《課內外結合培養小學生中高年級自主閱讀的習慣》的做法就是,從我們的課本和課堂激發學生走到課外書本課外實踐之中,再從課外把學生拉進我們的課堂,課內外融合形成語文的大開放閱讀。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一、教材分析

內容簡介:

課文記敘了家境貧困的“我”喜愛讀書,爲一本《青年近衛軍》失魂落魄。當“我”下定決心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要買書的錢時,才發現母親是在一種極其艱苦的環境中辛苦勞作,在我震驚、痛苦和懊悔之際,母親卻慷慨地把買書的一元五毛錢給了“我”,“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長大了,用一元五毛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沒想到母親卻數落“我”一頓,又給我湊夠了買書的錢。就這樣,“我”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課文着力要表現的是母親工作的辛苦,賺錢的艱難和爲子女、爲家庭毫無怨言地付出全部。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文本研讀:

課文篇幅較長,共有35小節。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語言以對話、抒情爲主,短句、短段的描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人性的最美光輝,字裏行間流露出濃濃的親情。作者對母親的描寫並沒有濃筆重彩,只是抓住母親的形:極其瘦弱的脊背,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龜裂的手指;抓住了母親的行: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抓住了母親的情: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裏了……母親的形象就訴諸於作家筆端——那個時代,在物資的睏乏使得精神的需求變得退而求次的境況下,就是這個瘦小羸弱,爲生計疲於奔命的母親,卻始終在堅守着家庭的溫暖,堅守着對兒女的希望,成爲“我”今後踏入文學殿堂的動力。這是多麼博大而深沉、樸素而崇高的母愛!

文中有三處細節描寫和作者眼中母親辛苦工作的三個鏡頭:

細節一:七八十臺破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

細節二:周圍的幾隻燈泡烤着我的臉。

細節三: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龜裂的手指數着。

鏡頭一:“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道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人,脊背彎曲者,頭湊近在縫紉機板上。”

其中的“極其瘦弱”、“脊背彎曲”、“頭湊近”將一位承受生活重擔,辛苦勞作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

鏡頭二:“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

倒裝和反覆的句式強調了這就是“我”親眼看到的母親的背、臉以及眼睛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的變化,她疲憊、勞累。母親吃驚地望着“我”,“我”又何嘗不是吃驚地望着母親,如果“我”不到母親工作的地方,也許永遠不知道母親是這樣辛苦地賺錢養家。這些句子字字見情,震撼心靈。

鏡頭三:“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忙碌……”四個“立刻”寫出了母親抓緊工作,不辭辛勞。

這三處細節描寫和母親工作的三個鏡頭既是作者情感發展的線索,又是學生引導入情入境體會作品情感和習得文本語言表達方式的重點所在。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通過讀中想象畫面,讀中細細品味,讀中理解感悟,才能體會作家筆下流淌的真摯感情,同時也爲“作者突然覺得他長大了,拿着母親再給他的錢,他再沒有權利買別的東西。”做了鋪墊。“長大”的意思,就是作者理解了母親對他的愛,集中在對他心靈上、智慧上的成長。爲了這種成長,不惜一切代價。把母親給自己買書的錢買了營養品(一聽水果罐頭),哪怕是給母親,也是辜負了母親的心意。所以說這三處細節描寫,三個鏡頭,既是豐盈學生心靈,使學生與文本情感產生共鳴的鋪墊,進而理解文章立意;又是豐富學生語言表達,使學生初步理解和習得文本語言表達方式的鋪墊,進而在今後的學習中學會使用這些規律性的語言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等細節。這是文本的教學價值所在,也是編者的編寫意圖所在。

單元目標:

本文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課文的主題是通過課文所描寫的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單元的教學目標有兩點:一是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是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目標達成一個是指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作品的感情;一個指向對文本語言表達方式的體悟,學會品味作品的語言。因此,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體會人物的情與愛;難點則是如何引領孩子體會母親樸素的言行下,母愛的真摯、深沉、崇高。

二、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對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的把握,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爲:

目標一:掌握文中三個生字,區別多音字“龜”的讀音,理解和積累本課“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目標二:能結合課文中描寫母親言行的詞句,感受作者譴詞運句方面的精妙,體悟慈母情深。

目標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親情無價。

三、教學策略

根據高年級略讀課教學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主要是立足語言文字,緊扣課題中的“慈母情深”中的一個“深”字,設計一個填空的例題,以“鼻子一酸”,這樣三個“一”,構建了本節課的情感主線。同時又把“鼻子一酸”作爲整堂課情感的一個制高點,以文中“我的鼻子一酸”爲中心,採用“層遞式”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以三處細節爲突破口,瞭解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以三個鏡頭爲抓手,體會母親掙錢的艱難和辛勞,從母親“瘦弱的背影、疲憊的眼神,忙碌的身影、堅定的話語”這個四個層面,尋找“作者爲何接過母親的錢會鼻子一酸”的原因,通過品悟結合,多重朗讀,讀寫結合,適度拓展的方式,體會作者的獨特的表達方式,在言意結合的過程中,品味慈母深情,感受母慈子孝。

四、設計理念

語言是人文的物化表現,母親無私的愛正是通過文字符號來傳遞的。教學中,以“情”爲經,以“言”爲緯,通過朗讀、對話等途徑,緊扣文本語言,引領學生入情、悟情、融情,走進文本,從情節的“高空”潛入語言的“底部”去感受文字背後作者真情的流淌,讓學生在情感與語言的和諧共振中詮釋“慈母情深”,建構“有意義的課堂”。

五、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共分四個板塊,具體實施如下:

(一)瞭解作者,揭示課題

本課是作家樑曉聲少年時代的真人真事。新課伊始,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慈母情深》是從作家樑曉聲包含深情的作品《母親》中節選的,首先讓學生讀讀作家樑曉聲的簡介,用一句話說說從中獲得的信息。

1、瞭解作者。(出示課件)

通過背景知識的補充,爲後面的學習,感受作者的成功與“母親的支持”分不開做鋪墊。接下來:

2、揭示課題。(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再讀課題,你會關注課題中的哪個字?爲什麼用“深”字形容慈母的情,這個情到底深在哪裏?引導學生關注課題中的“深”字,讓學生要有“看課題,抓文眼”這種學習語文的意識,從而緊扣課文語言,引導學生批文入鏡。

(二)整體感知,理出線索

在第二個板塊——整體感知,疏通字詞,理出學文線索,首先是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並憑藉預習的記憶,完成這段話的填空,把課文中出現的詞工工整整地寫下來。

1.不看書,在這段話的空白處把課文中出現的詞工工整整地寫下來。(出示課件)

“我一直想買《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於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裏的噪聲(震耳欲聾)。我發現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來是要錢買書,母親用(龜裂)的手將錢塞給了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濃縮在這一段乾乾淨淨的文字中,而且要求學生所填寫的也是這篇課文的生字。

接下來讓學生讀一讀這段話,

2、區別多音字“龜”的讀法,聯繫上下文理解並積累“龜裂”“失魂落魄”“震耳欲聾”。(出示課件)然後讓學生再讀這段文字最後一句話“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引出問題“

3、爲什麼我鼻子一酸?(出示課件)”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打開課文,靜靜地讀,用波浪線畫出文中能夠讓自己的鼻子一酸的句子,並在旁邊作批註。

說明: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有三:一是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二是疏通生字詞,理解並積累詞語。三是以“鼻子一酸”統領全文,理出學習線索。既培養了學生提煉信息和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又爲整節課的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起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之作用。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深

遵循以讀爲本和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的教學理念,品讀課文,體會情深這個板塊主要有兩個環節:圍繞“爲什麼我鼻子一酸”這個問題,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文中能夠讓自己鼻子一酸的語句,並說說讀懂了什麼?第一環節: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也是教師巡迴與學生個別交流,瞭解學情調控課堂的時間。第二環節:學生交流反饋自讀情況。這個環節是整節課的重點,教師要敢於放手,給學生留足充分展示讀書感悟的時間。緊扣“鼻子一酸”這一情感變化主線,學生交流相關語句時,教師順學而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段,首先是通過朗讀,談自己的收穫和發現:

1、理解我家境的貧寒。

連“破收音機”都“已經賣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們吃進肚子裏了。”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

2、體會母親掙錢的艱辛。

“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道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人,脊背彎曲者,頭湊近在縫紉機板上。”

“周圍的幾隻燈泡烤着我的臉。”

“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幹活!”母親工作在噪聲震耳欲聾的角落,環境惡劣,卻在爭分奪秒地工作。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接着研讀重點句子,“背直起來了……”這段話,分四步進行:第一步,教師首先提出“通過讀句子,你一定發現了這個句子寫得很特別,特別在哪裏?學生不難發現,每一句話後面都有“我的母親”,並且出現了三次。那作者爲什麼不這樣寫“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放,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自己讀,哪一句話帶給你的是慢鏡頭的感覺?爲什麼?這是第二步。學生能回答出課文中的原句給人以慢鏡頭的感覺,但“爲什麼?”這個問題,是學生認知上的難點,也是教學重點。教師這時的引導就是要給學生搭梯子,幫助學生體悟作者這種規律性語言的表達效果。第三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中想象畫面,體會慢鏡頭的表達效果,提出:

(1)你看到一個怎樣的背?在我們的記憶中,母親的背曾經是怎樣的?

(2)你看到了母親的臉,那是一張怎樣的一張臉?我的母親曾經擁有什麼樣的臉?(3)再仔細地看,那是一雙怎樣的眼睛?記憶中的母親有着怎樣的眼睛?等”問題,引導學生讀中想象畫面,把自己的想象融進朗讀中,提出“你想通過朗讀,表達一種什麼感情?”,學生通過對比朗讀和教師情境引讀,就會發現將“我的母親”倒置,並進行多次反覆,所起到的表達效果是給人一種慢鏡頭的感覺,強調的是母親的背、臉以及眼睛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的變化,突出了母親的辛勞,感受慈母情懷;在學生明白這一倒樁和反覆的寫法之後,第四步,教師提出“文中還有一處句子也用到了反覆地寫法,找出來體會體會。”有了這一習得語言表達規律的過程,學生會不難發現“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這個句子中“立刻”也多次反覆。發現了其中的語言規律,通過通過教師不同節奏引讀和換詞比較讀,學生明白了“立刻”一詞的反覆,則是給人一種快鏡頭的感覺,再次感受母親掙錢的不易,生活的艱辛,使學生與作者在情感體驗上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批文入情”的目的。

研讀重點句子的學習過程,教師只有深讀文本,並有發現語言規律的積極意識,纔有可能開發出遠遠豐富於教參的教學目標,才能引領學生經歷由學向悟,由悟向行遷移的學習過程,這纔是教學生學語文,用語文。

3、感受慈母之情。

以上這些,與媽媽慷慨地給我錢買書形成了強烈對比。

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的手心裏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你這孩子,誰叫你給我買水果罐頭的?!不是你說買書,媽才捨得給你錢的嗎?!”

當學生交流到這組句子時,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母親塞錢是怎樣的塞?學生通過自己讀句子,不難發現,這一塞,是“用力地塞”、“使勁地塞”、“迅速地塞”“毫不猶豫地塞”“堅定地塞”等等,進而讓學生理解,母親塞到我手裏的不僅僅是錢,更是母親那普通的愛、無私的愛、偉大的愛、純真的愛,這一切的一切彙集在一起,就是慈母情深!至此,學生對慈母的情深在哪裏的理解和感悟水到渠成,讓學生再一次充滿深情地讀課題,使學生的情與作者的情再一次產生共鳴。

當學生交流到此處時,教學也就進入了最後一個板塊:

4、感受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麼瘦小!”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

“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

(四)補白練筆,體驗情深

這個板塊分兩步:

(1)創設寫話情境,進行補白練筆。感悟必須要以語言訓練爲依託,沒有語言文字訓練爲基礎的感悟必然是空洞的。這個環節,出示這樣一個句式: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我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地對母親說:

讓學生把自己的內心獨白寫到練習紙上,可以寫自己的悔恨、自責、激動、也可以自己的決心和懂事……但是,不管你寫什麼,在你的話中,“母親”這個詞語不得少於三次。閱讀教學,尤其是高段的語文教學,就是要訓練學生有思想,會表達。此處的練筆設計,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達到學語言,用語言之目的,又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與文中的真情再次形成共鳴,使濃濃的慈母情,深深的愛母情洋溢課堂。

(2)爲什麼要寫長大了?是作者理解了母親對他的愛,集中在對他心靈上、智慧上的成長;是慈母情深,才讓作者有了長大的感覺。

六、板書設計

瘦弱的背影

疲憊的眼神

慈母情深忙碌的身影酸?

堅定的話語

……

這則板書設計,有機地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融在一起,緊扣課題中的“慈母情深”中的一個“深”字,以一個“酸”字爲中心,構建了本節課的情感主線。從母親“瘦弱的背影、疲憊的眼神,忙碌的身影、堅定的話語”這個四個層面,尋找“作者爲何接過母親的錢會鼻子一酸”的原因,通過品悟結合,多重朗讀,讀寫結合,適度拓展的方式,體會作者的獨特的表達方式,在言意結合的過程中,品味慈母深情,感受母慈子孝。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慈母情深》選自人教版五上年級第六單元。本單元安排了四篇有關父愛、母愛的文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體現出了人世間最樸素也最偉大的愛。本文作者樑曉聲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其兒時爲了能買一本《青年近衛軍》而向媽媽要錢的事,而母親在生活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毅然給他書款的事,讓人從中感受到了母親對兒子強烈的母愛。

文本對母親的描寫細緻入微,通過外貌、動作與語言等反映了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尤其是文章中兩處對母親的外貌與動作的描寫,通過詞排的排比方式與倒裝的表達手法刻畫了母親工作的艱辛,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酸楚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感激。這兩段文字雖簡單卻飽含着深刻的意蘊,值得學生細細品味其寫作的妙處,感受其中包含的深情。五年級學生對於人物描寫的方法已有一定的瞭解,但其對於如何通過細節的深入刻畫表現人物並不十分清晰。本文中的幾處有關母親的描寫是讓學生體會這種人物細節描寫方法的極佳素材,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所在,而這兩處有關母親的特寫鏡頭,表達富有特色,體會這樣寫的妙處也是本文教學難點所在。

二、說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根本所在,準確的目標定位是體現課堂教學實效的根本所在。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認爲本課的教學目標可以確定爲以下幾點:

1、在課文讀悟、聯繫上下文理解語句的過程中,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數落”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朗讀、圈劃,進一步感受文章通過人物語言、動作、外貌等描寫方法,刻畫人物的方法。

3、通過聯繫上下文及言語轉換的方式,體會排比、倒裝手法,在表現人物特點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並從中感受到母愛的深沉與偉大,並能有感情地朗讀相關的語句。

其中,教學重點爲:通過聯繫上下文、補白及言語轉換的方式,體會文章中關鍵語句中包含的深沉的母愛。教學難點爲:在言語轉換的過程中感受排比、倒裝手法在表現人物情感中的作用。

三、說過程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語言樸素簡潔,表達清晰,我認爲大致可以分爲三個塊面展開教學。

(一)初讀課文,理清文章事件

第一步:學生自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事件過程。

在學生自讀基礎上,教師通過讓學生抓到課文中的線索的辦法,引導學生梳理事件過程,列出簡要的小標題。

第二步:定格關鍵片斷,感受文章的關鍵片斷。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有義務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讓學生在40分鐘的教學時間內經歷更爲有效的學習。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有前面一篇精讀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我們完全可以抓課文中的關鍵點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做到取捨有度。根據我對我們學生的瞭解,學生基本上會對文章中“要錢買書”部分深有感觸。

(二)定格描寫,體會語句含義

學習是學生主體介入文本,自主感悟,運用語文學習方法得到言語習得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靜讀、靜思、靜悟的時間和空間。

在確定了文章中關鍵內容的基礎上,本塊面教師引導學生展開一系列的言語體悟過程。

第一步:圈劃有關母親的描寫。

我們應該看到學生的基礎畢竟是參差不齊的,我們的教學應該關注學習的全體,而不能讓學習成爲部分優秀生的亮相臺,而讓其他學生成爲默默的陪讀。

在本步驟中,教師在學生們經歷幾分鐘的靜讀、靜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彙報交流。在彙報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再一同思考,再次補劃,於是對母親的描寫的感受變得更爲豐富而立體。

第二步:自主感悟母親的描寫。

劃出了有關母親的描寫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深入體會重點語句,抓住關鍵詞進行細緻品味。

在這個環節,教師充分給予學生靜讀的時間,通過讓學生進行圈劃批註以及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經歷的方式,對關鍵語句進行品讀。

第三步:點擊探討母親的描寫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感興趣的語句情況,隨機進行點撥與指導,提升學生對語句的理解與感悟。

在此,根據我對我們學生的瞭解,學生大概會對三個重點語句有相對深刻的感受。

一是“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周圍幾隻燈泡烤着我的臉。”這個語句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抓住母親的動作描寫,初步感受母親的艱辛,並不必進行長篇的討論。

二是“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這個語句是文章中非常有特色的一個語句,應引導學生進行詳細的探討,通過多種形式感受語言表達的方法與效果。

首先讓學生通過自讀,發現這句話在表達上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語句表達形式進行轉換,體會表達方式背後的表達效果。第一次轉換是把幾句話進行合併處理,只留一個“我的母親”,體會文章通過排比表達作者內心強烈的情感涌動;第二次轉換是把“我的母親”置前,感受倒裝寫法中對母親的強調,感受母親爲了我們的生活付出的艱辛之巨大,在此再通過鏈接前後文中有關我家家境的相關描寫進一步感受作者內心對母親的感受;第三次轉換是在“我的母親”中加入修飾詞,談談我讀到了一個怎樣的母親。通過這樣三次轉換,使學生對這一語句有深刻的理解與感悟,化爲深情並茂的朗讀。

三是“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這一語句通過讓學生體會三個“立刻”的重複運用,引導學生體會,這一元五角錢背後所蘊含的深沉的母愛,體會到母親爲了我們的整個家庭全身心的付出。

在這三個重點語句的品讀過程中,我力圖通過深入的“品”,反覆的“讀”來感受其中蘊含的人間真情。當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定還會有對其他語句的感受。教師可通過簡要的點評,及時肯定學生的理解。

直擊重點,重點突破,往往能令學生達到深入的理解與感受,形成穩固的言語習得。在此,通過有詳有略讀悟、有取有舍的品味,使學生對文章中的特色進行了深刻的感受。

(三)朗讀拓展,感受母愛無疆

教學不能就教材而論教材,而應該注重教學的舉一反三,以一化萬。在品讀了文章的關鍵語句後,學生對文章中所傳遞出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與感受,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品讀其他有關母親的描寫,感受天底下母親共同的特點——深沉的母愛。

如鏈接冰心的《紙船——寄母親》、鏈接史鐵生的文章中有關母親的描寫片斷,在學生細細品讀的基礎上,交流感想,暢談理解。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以上只是我的理想過程,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課堂上呈現的各種生成情況進行隨機的調整與完善。

《慈母情深》語文說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一、揭示課題,就題質疑

1、談話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媽媽對你的愛?(指名學生說。)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也是講的是一位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就題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哪些問題?(學生回答。)然後歸納,主要爲:

⑴ 爲什麼說慈母情深?或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

⑵ 面對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樣的?

⑶ 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等等。

二、自讀課文,初步釋疑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什麼。

2、檢查生字的認讀,說說課文主要講什麼內容。(說出大意即可。)

3、再讀課文,看看你能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4、初步釋疑:

你能解決什麼問題?

(初步解決質疑中的“爲什麼說慈母情深?或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面對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樣的?”等。)

三、研讀課文,深層釋疑

1、談話過渡:

剛纔同學們從描寫母親的表現的語句中看出了母親的情深,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

2、學生自讀課文後,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讀一讀所畫的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說說從中看出母親怎樣的情感。

4、速讀課文,想一想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親的深情。

5、讀後交流:

主要是描寫勞動的環境以及母親勞動動作等語句。

四、角色朗讀,體會情深

1、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互相評議。

2、指名小組彙報交流,說說爲什麼這樣讀。

五、總結昇華,拓展學習

1、總結:爲什麼說慈母情深?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

2、昇華:讀了課文,你想對文中的母親或者自己的母親說點什麼?

3、拓展閱讀:讀一讀“閱讀鏈接”中的《紙船──寄母親》,交流:自己從中讀懂了什麼。

4、拓展表達: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封感謝信;或與自己的母親說說心裏話;或給自己的母親送份禮物,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