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落實素質教育的思考學習心得

落實素質教育的思考學習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中小學要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就要走內涵發展爲主的教育改革之路,即依託教育科研,走科研興校之路。“教育要改革,科研必先導”這是大家的共識。實踐中,我們堅持以科研爲先導,切實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的力度,有效地推動了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

落實素質教育的思考學習心得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我們多次組織老師認真學習《中國教育發展綱要》等一系列文件,通過學習討論,使大家認識到:21世紀的人才必須具有的素質是:積極進取的開拓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對人類的責任感;在急劇變化中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學習,能適應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或綜合化;有多種多樣的個性和特長;具有與他人協作及進行國際交往的能力。而如何培養具有這些素質的人才,目前還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鑑,因此,搞好教育科研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通過深入研究,才能提高素質教育的實施水平。要培養出適應21世紀需要的人才,光靠以前單一的教學方法是絕對不行的,一定要抓好教育科研,這是現代教育的特點,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因地制宜,確定課題。

學校教育科研必須以觀念的更新爲先導,課題研究則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導向。在統一思想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原有的特色,經專家論證,確立了我校的“十五”教科研主課題──“多類型、多渠道、分層次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研究。我們認識到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等基礎上,着眼、着力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構建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種活動類型、多種活動渠道,並總結出規律,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具有戰略意義。

三、實施課題,追求實效。

㈠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以多類型爲經,以多渠道爲緯,交織成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立體型網絡。

1.多類型:

⑴社科類:包括文學社、英語、小記者站、電視臺、集郵、網頁製作等組。

⑵科技類:包括數學、航模、科技製作、無線電測向、氣象站、種植、珠算式腦算、自然、電腦等組。

⑶藝能類:包括工藝美術、電腦繪畫、攝影、書法篆刻、歌詠舞蹈、器樂等組。

⑷體能類:包括田徑、籃球、排球、乒乓球、棋類、武術等組。

、多渠道:

⑴學科教學渠道。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求全體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因材施教。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具有能動性,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成爲學習的主人,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長。

⑵校內活動渠道。利用放心班、活動課程、選修課、星期六建立以各種興趣小組活動爲形成的少兒樂園,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發展其所長。

⑶校外活動渠道。校外也讓學生自己組織、自行操作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有施展自己才能的廣闊“舞臺”。

⑷網絡活動渠道。信息化是新的人類文明賜與我們後發社會的一個歷史支點,在建設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一個最爲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既使得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唯有這樣,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能得到培養。如:讓學生進行網上閱讀、網上作文、網頁製作、電腦繪畫等。

㈡分解專題。學校確立了主課題後,確立了九個子課題、二十五個二級子課題。學校、課題組、教師層層制訂實施計劃,保證了主課題的全面方位實施。

㈢建立課題信息系統。課題組成員分工協作,收集資料,着手調研,開展研究,把握動態,進行總結,及時調整程序,不斷改進措施,以爭取加快實施進程,提高實施效率。

㈣各子課題組密切聯繫,隨時協調步伐,以求共同按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主課題的研究任務

㈤教師的研究成果歸入考覈檔案中,學生的獲獎成果歸入學籍檔案中,調動廣大師生參與主課題研究的積極性。

四、研究成果:

(一)、學生的個性特長髮展水平實施前與實施後有明顯差異。(二)、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水平與同類型學校比較有明顯差異。(三)、研究促進了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學生在學習中改變了死記硬背的方法,學得主動、學得靈活、學得紮實。用同樣的期終考試試卷對02級四年級、99級四年級進行測試,02級語、數兩科優秀率分別提高了15、17個百分點。(四)、學生學習興趣濃,個性特長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在學習和各項活動中表現出有明顯特長的學生達61.8%。近五年來,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達1200餘人次,其中在全國、省級數學競賽中奪得吳縣市的“十連冠”;在省、市級計算機競賽中多次獲得吳縣市的第一名;蘇州市教育學會祕書長陳樹華女士曾稱讚我校二年級學生的作文水平相等於四年級;《吳縣日報》以“快得沒商量”報道了我校的珠算式腦算研究情況。(五)、學生的全面素質得到了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以及心理素質等得到全面提高。按照國家規定的培養目標,按教學大綱、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等要求進行綜合評定,優良達到85%以上。(六)、教師的素質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提高。教育科研作爲一種創造性的精神活動,使教師獲得了成功的體驗,豐富了精神生活,教師逐步由“經驗型”轉向了“科研型”。五年來,有200餘人次在各級各類的教育教學競賽中獲獎;有180多篇論文在全國、省、市級報刊雜誌上發表。(七)、研究促進了辦學水平的提高。在實施主課題的過程中,學校通過改革管理模式、教學模式和教育模式,不斷提高辦學水平。涌現了一大批“學有特長”的學生,“教育特點”的教師,學校的特色日益明顯。九九年十二月吳縣市小學素質教育現場會在我校召開,二0我校跨入了蘇州市常規管理示範學校的行列。這是對我校取得成績的鞭策和鼓勵。

五、幾點思考:

(一)、我們教育科研的立足點在於解決教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英國學者唐尼和凱利合著的《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明確提到,教育理論必須以教育實踐提出的問題爲出發點,並以其作爲理論的最終目標。“它必須牢牢地植根於學校和課堂,必須和教師的各個方面有直接的、切實的聯繫。”“如做不到這點,作爲一種實踐活動的教育研究從總體上說就不可能是名副其實的教育研究”。實踐證明,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的指導下進行教學研究與改革,是幫助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改革第一線,主動參與教育科研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強大推動力。如:我校“珠算式腦算”的研究、“韻語識字、提早作文”的研究”、“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網絡活動”的研究等等都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當今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時期,要解決好素質教育這個龐大複雜的系統工程,如果沒有教育科研的介入,那麼實施素質教育就會陷入盲然的地步。其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二)、我們教育科研的着眼點在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與實踐互相依存,本身具有共生性。正如國外學者保羅、英特和唐納德、羅斯所說:“脫離現實的好理論是不存在的......與理論脫節的行爲就像一隻耗子在一個新的迷宮中胡奔亂跑。好的理論是尋找花最小能量、最小的風險去達到目標之途徑的一種力量”。理論不是理想的思辯,也不是“常識”,因爲事實本身就不能說明自己,它要一個經驗上可證明的架構來說明其意義。教育科研的觀點和理論都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在實踐中去檢驗、證明。而方法本身又必須是與理論相統一的,它們都需要在實踐的運用中得到驗證、補充和發展。

(三)、我們教育科研的生長點在於分層管理、分類推進。中小學教師直接從事教育實踐,有豐富的教育經驗進行調查研究,有組織教育實驗的便利。從總體上看,隊伍強大,力量雄厚,是發展教育科學事業的基礎力量。但他們受到時間、精力和客觀環境的限制,吸收外界研究信息的渠道少、理論基礎較爲薄弱,儘管他們意識到科研興教,但不知如何進行有效的研究並迫切需要有針對性的理論指導和幫助。因此,在科研管理體制方面,不應整齊劃一,而應分層管理、分類推進,如建立“小機構,大網絡”的科研體制,把強有力的專業科研組織(教導處、教科室、骨幹教師組成)與廣泛的羣衆性研究緊密結合成網絡體系,既要發揮專業理論和研究方法上的優勢,又要充分發揮廣大教師豐富實踐經驗和強大的研究基礎的優勢,使教育科研得以在普及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又得以在提高的指導下不斷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