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一生100好習慣讀書心得範文3篇大綱

教師一生100好習慣讀書心得範文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教師一生100好習慣讀書心得範文1

教師一生100好習慣讀書心得範文3篇

《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是著名特級教師宋運來主編的。該書從教師的教育習慣、教學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爲習慣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書中從教師的習慣着手,分析優秀教師的成長。它告訴我們:優秀不是一種行爲,而是一種習慣。普通教師與優秀教師的區別就在於習慣,從某種意義上說,世界上不存在優秀的行爲,習慣優秀才是真正的優秀。拿破崙說過:“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種性格。”身爲教師,在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去獲取成功的同時,自身也應在良好的教育習慣中培養出教師良好的教育性格。

平時,我們對“習慣”這個詞再熟悉不過了,在學校裏天天給學生講“養成教育”,讓學生養成好習慣,然而教師作爲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應該養成好習慣,對於這一點卻很少有人能意識到。常常,有一些習慣,我們不以爲然。然而作爲教師,這些習慣往往超出了個人的意義,會在不經意間直接或間接給學生帶來種種影響或傷害;常常,有一些事情,我們做着、做過,卻沒有仔細去想“該不該”和“怎麼樣”。然而對於教育者,這些事情因爲聯繫着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所以值得去思索與拷問。作爲一名教師,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所傳遞的應是一種規範。“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我們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自己是不是每次都不拖堂;我們要求學生團結友愛,自己是不是對每個學生都公正;我們要求學生見到老師主動問好,我們是不是能主動問候學生……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細節,其中的內涵我們又深知多少。都說育人必先育己,非凡即平凡之堅持,教師同樣需要尋求自我的專業成長與發展,而只有自覺養成並堅持好的習慣,才能在平凡的職業中創造不凡的業績。

因爲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着極大的影響,因爲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終年累月地影響着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着我們的成敗。尤其是教師的習慣,它是教師個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形成的一種相對固定、相對一致的教育行爲方式。一個教師如何面對學生、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展開教學的各個環節、如何處理和同事的關係以及如何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都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行爲方式。當這種行爲方式延伸到各種新的教育情景中,延續到各種教育環節中之後,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習慣是在習慣中養成的,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就像隆隆的列車,順着已有的軌道行駛;它會自發地引導我們的感覺、觀念和行動。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習慣養成,凡是好的態度,好的方法,就要使它養成習慣。”無論從學習到工作,從爲人處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習慣出能力,好習慣出效率。而壞習慣是一個人身上藏不住的缺點,是人潛能發揮的大敵。因此,我們要不斷培養好習慣。但習慣不是一時養成的,更不是一時可以改變的,要想做到書中所述,要花費一定的心血。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也是充分展示教師魅力的舞臺,追求有魅力的教學是所有教師共同的願景,教師需要通過其良好的習慣不斷增加其教學魅力,才能激發學生去讚歎、仰慕、並主動聆聽其教誨。例如在教學習慣篇中:“不可忽視的課前準備”這一習慣,看了之後我深有體會。以往我對課前準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過分關注和依賴課堂的生成,以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取決於課堂的組織實施環節,課堂教學的精彩只取決於教師的臨場發揮,即使課前準備也只是寫寫小黑板,做做課件,準備必要的教具和學具等。那麼怎樣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呢?課前準備首先要精心備課。備課不僅僅是看看教材,寫寫教案……其實備課即要重視備教材,也要備學生;即要重“硬件”的準備,也要重“軟件”的設計,即要看新授內容,也要分析練習題,課前對練習的精心分析,合理取捨與補充會直接影響到課堂練習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學會利用教材,處理教材;尋找合適的資源爲教學服務。另外非隱性的課前準備我們也不能忽視,比如要提前到教室候課,作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對照已備教案在書上作些必要的批註。“如果你用一份力量備課,兩份力量上課,你就用三份力量批改作業。反之如果你用三份力量備課,兩份力量上課,你就可以只用一份力量批改作業。”這是著名教授蘇步青的話。總之,教師要上好一堂課並不難,只要課前關注細節,關注隱性備課,精心、充分地準備,相信人人都能上出好課,都能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一本好書,的確是一位良師益友,它會引領我們少走彎路,逐步成長!從小事做起,從習慣養起。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培養良好的教育習慣,從閱讀《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開始吧!

教師一生100好習慣讀書心得範文2

《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是一部研究教師習慣的經典之作。它從教師的教育習慣、教學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爲習慣五個方面全方位,系統地研究教師習慣。全書總共分爲獨立的五個篇章,列有五個小標題。第一篇,教育習慣篇:做一名智慧的教育者;第二篇,教學習慣篇:成爲有魅力的教師;第三篇,學習習慣篇:做一個完善的人;第四篇,生活習慣篇:做一個充滿情趣的人;第五篇,行爲習慣篇:做一個有品位的人。我一篇一篇仔細地閱讀,每一篇都由名言導入,接着闡明道理,再配上經典案例和案例分析,既擺事實,又講道理,真讓人歎爲觀止。我從頭到尾讀了一遍,覺得自己可能讀得太快,太匆忙,學到的太少了。於是我又讀了一遍,並做了大量的摘錄。讀完全書後,我真是受益匪淺。書中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教學的理念和實踐、教師心理健康、教師自身的生活態度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吸收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學到寶貴的經驗,找到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更可喜的是從一些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的教學方法。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好習慣之35——追求課堂的簡約,這個內容給我的啓發特別大。

文中談到簡約課堂應做到:六簡,即教學目標簡明,教學內容簡約,教學環節簡化,教學方法簡便,教學媒介簡單,教學用語簡要。透視簡約課堂的教學觀,我對教學的”大道至簡”有了更爲深切的認識。所謂大道至簡,意思是大道理(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真可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武術高手在搏擊時總是一招制敵,擊中要害,絕對不會大戰300回合才擊倒對手;高明的醫生總是一針見血,藥到病除,絕對不會開亂七八糟的藥物騙錢;精明的商人一招領先,步步領先;高人指點一語道破天機,不用太多言語……大道至簡必須再整合創新,跳出原來的框框,去粗取精,抓住要害和根本,揮動奧卡姆剃刀,剔除那些無效的、可有可無的、非本質的東西,融合成少而精的東西。所謂“爲學日增,爲道日減”就是這個道理。

簡約課堂,我認爲:教學目標要科學、可測。“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一堂課徹底解決一兩個學生切實需要解決的問題,比浮光掠影,蜻蜓點水的教學要有效得多。選擇關乎學生終身受用的核心知識作爲教學的內容,對繁雜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研讀,大膽刪減。學習過程應該是科學的、順暢的、符合學習規律的,根本沒有必要搞得那麼複雜、玄乎和深奧。課堂語言除卻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縟節,省去一切不必要的言說,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樣明淨,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莎士比亞說過:“簡潔是智慧的靈魂。”簡約,不等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簡單,它應該是優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優化教學方法,方便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掌握知識結構,減輕學習負擔。在簡約的課堂中,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空間,真正實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從而,最大意義上接近教學的本質,師生真正享受到由簡約帶來的輕鬆而愉悅,自由而深刻。簡約是教師長期實踐形成的一種教學風格,是教師高度凝練的教學思想的結晶,是教師努力追求的教學藝術境界。總之,一句話:解放教師,解放學生,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悅。

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感到羞愧難當:課堂效率低下,不受學生歡迎,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學以致用,我開始嘗試走簡約課堂的教學之路,對每一堂課用簡約課堂的教學思路進行大手術。實踐出真知,通過一個多月的實踐,我的課堂教學面貌出現了新氣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的聽課效率大大提高,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許多,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我的課了,而我自身也更喜歡和學生在一起的課堂了。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悅,猶如喝到了一杯仙露瓊漿,那種感覺刻骨銘心,終身難忘。正如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所說:教師只有重視讀書和學習,其視野才越開闊,思想境界才越高,敬業精神才越強,教育教學質量才越高。

教師一生100好習慣讀書心得範文3

剛剛看完《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思想和方法還在指導着我的時候,通過漂流,我又得到了一本好書——《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這是一部以研究教師習慣爲主要內容的著作,從教師的教育習慣、教學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爲習慣五個方面全方位、系統的研究教師習慣之著作。讀後感受別樣,從教師的習慣入手分析優秀教師的成長。習慣真的影響着教師的一生,好習慣能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併成爲優秀教師成功的基石。

習慣影響着教師的一生,好的習慣能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書中所談的好習慣有100個,因而可以理解爲:好習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掩卷沉思,那100個好習慣無不像電波一樣刺激着我的每一根神經,讓我明白不管是在教育教學還是在學習生活中,任何一個好習慣的形成都得靠努力、努力、再努力。名師們之所以優秀,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因爲他們早就開始培養自己的好習慣,並且長期堅持。可以說,是好習慣引領他們走向了成功。

《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好習慣》一開篇,便提到朱永新教授對於智慧的一個論述:“知識關乎事物,知識關乎人生。知識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觀。知識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兒就是一朵花兒,智慧卻能在一粒沙子裏看到一個世界,一朵花裏發現一個天堂。”落腳點是:智慧對人何等的重要!當我細細品味書中的每一件小事時,感到它卻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是我們每天必須做的。當我們平時要求孩子養成好習慣時,我們自己的好習慣纔是行爲典範。當我們要求孩子去愛護環境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時,我們自己在看到垃圾的時候也能順手撿起來,用自己的好習慣悄悄的影響學生是最有力的無聲語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就是要讓孩子處理好學習過程中學與思的關係。思考是一種好習慣,它傳承精華,棄除糟粕,善於思考必定受益無窮。要積極地指導孩子充分運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認識事物,鼓勵孩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其學習、思考的結果,充分發揮孩子主動性,使孩子的思維潛力得到充分地挖掘。由此使其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如今的孩子獨生子女比較多,而且正處在自尊心強、感情脆弱的年齡,所以我們更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注意場合,尊重其人格。不分場合地刺傷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是愚蠢的。人人都要面子,即使是再調皮的孩子也非常顧及自己的面子,不願意衆目睽睽之下受到別人的批評。當衆批評只能使孩子暫時懾於壓力,不敢抵抗,事實上卻是對這個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在批評孩子的過程中,決不能只有生硬的批評,一定要有真情實感的流露,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尊重和期待。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輕微的責備,一個微笑的輕聲細語的分析開導,一個輕輕的拍拍肩膀的動作,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拿破崙說過:“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種性格。”身爲教師,在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去獲取成功的同時,自身也應在良好的教育習慣中培養出教師良好的教育性格。

讀了《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我深深地領悟到教育的真諦,教育是心靈對心靈的交流,是靈魂對靈魂的塑造,更是境界對境界的提升。真正的教育存在於人與人心理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於無言的感動中。如果我們老師能夠放下架子,走進孩子,把自己當成是孩子中的一份子,用民主的意識、民主的態度,去培養民主的性格,那麼我們的教育就能塑造出個性穩重、人格魅力的有用之才。

好習慣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亞里士多德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爲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爲,而是一種習慣。”好習慣真是可以給人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