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讀《小腦袋,大問題》心得體會範文

讀《小腦袋,大問題》心得體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小腦袋,大問題》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小腦袋,大問題》心得體會範文

讀《小腦袋,大問題》心得體會範文1

本書的理論模型是布魯姆的分類法,這也是值得我們所有一線老師去理解記憶的六個認知級別組成: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本書的目的是老師們能夠運用高水平問題爲幼兒創造機會,讓他們思考並表達出更爲複雜的想法,從而使得幼兒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書的第二部分內容是一日常規活動,那麼如何建立良好的一日常規?這對於實際工作非常有指導意義。教師要綜合而靈活地運用多種方法,使幼兒在積極、快樂的情緒情感中,建立良好的常規。教師可以嘗試的方法包括:

一、在環境創設中滲透常規提示

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常規要求用繪畫作品、照片、圖示、文字符號等形式展現在幼兒的活動環境中,提示幼兒遵守常規。例如:幼兒進餐後常常忘記需要做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擺放餐具、進餐、漱口、擦嘴等幾件事情用照片記錄下來,張貼在教室的牆面上,從而提示幼兒按順序做事。

二、強化幼兒的良好常規

教師要通過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對幼兒良好的行爲進行強化,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優點和進步,使其良好的行爲得到鞏固和發揚。例如:有的小班幼兒初入園時總是讓老師餵飯,不肯自己動手。當教師一發現這類幼兒有自己吃飯的行爲時,就及時在集體面前表揚他們,還可以送給他們一些小禮物,以強化其良好行爲。

三、和幼兒一起制定常規

針對班級常規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和幼兒共同分析、討論、制定常規。此方法比較適合中、大班幼兒。例如:戶外活動上、下樓時,幼兒會大聲喧譁、推推擠擠。教師針對這個問題和幼兒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險,共同制定上、下樓的常規要求:一個跟着一個走,靠一邊走;手扶着欄杆眼看着地面;不急不擠。

四、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兒歌靈活地規範班級常規

比如,在引導幼兒輕輕走路時,教師可以帶領他們一起學習小花貓。教師邊做動作邊說兒歌:“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別人做事不打擾,大家誇我好寶寶。”幼兒愛模仿的特點在愉快的兒歌氛圍中被激發出來,這時,教師便可以告訴幼兒:“走路的時候我們也要像小花貓一樣輕輕的,不跺腳、不蹦跳,做個好寶寶。”在這樣的引導下,幼兒便知道了應該如何走路。

五、用遊戲激發幼兒學習常規

根據幼兒喜歡遊戲的特點,教師可以用遊戲的形式或採用遊戲的口吻激發幼兒學習常規,把對幼兒的要求轉化爲幼兒的內部需求,從“你必須這樣”轉化爲“我要這樣”。比如,小班的幼兒非常喜歡遊戲情境,在情境中他們會不自覺地融入角色。因此,在培養幼兒形成收拾玩具的意識時,教師可以用“送玩具寶寶回家”這一遊戲完成。比如引導幼兒邊收拾玩具邊說:“小玩具,要回家(把桌上的玩具放回玩具筐裏),黃筐住樓上(玩具櫃第一層貼上黃色標誌,中間一層貼上紅色標誌,最下面貼上藍色標誌),紅筐住中間,藍筐住在最下邊。”

六、用擬人的語言引導幼兒習得常規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年齡小的幼兒。教師利用生動形象的擬人化的語言,引導幼兒理解常規,遵守常規。例如:在培養小班幼兒的進餐常規時,教師發現幼兒不愛吃青菜,於是便將吃青菜說成:“小白兔最愛吃青菜,多吃青菜最可愛。”

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根據幼兒“愛模仿”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強化某些幼兒的正確行爲,以激勵其他幼兒以他們爲榜樣。例如:教師對認真洗手的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希望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也要認真洗手。好榜樣還可以是父母、教師或者是幼兒喜歡的文藝作品中的某個形象等。

讀《小腦袋,大問題》心得體會範文2

本書詳細介紹了在教師的區角活動、幼兒的一日生活環節等出現的學習的機會中,教師如何使用高水平的問題,這些高水平的問題是如何激發幼兒產生更高水平的思維的。其中還講到了布魯姆的分類法,這也是值得我們所有一線老師去理解記憶的六個認知級別組成: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本書的目的是老師們能夠運用高水平問題爲幼兒創造機會,讓他們思考並表達出更爲複雜的想法,從而使得幼兒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我現在帶的是小班的幼兒,他們年紀小,能力弱,在遊戲中的思維方式以行動思維和形象思維爲主。有些幼兒他們的遊戲是無目的的,隨意和偶然性頗多,這時候教師就要從記憶這個級別的提問開始,促進幼兒的思考和學習。但是對於重大班的幼兒來說,針對能力強的幼兒提問時,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採用不同層次的提問來促進教師的學習與思考,如:“我看到你在將積木堆起來。你搭的這是什麼?你用到了幾根長積木?幾根短積木?(記憶)跟我說說這個積木作品吧。(理解)你爲什麼要這樣搭呢?(應用)你搭的這個作品和另一個有什麼不同?(分析)如果把長積木換成短積木會怎麼樣呢?(評價)你還可以用什麼材料來做這個?(創造)通過遞進的不同層次的提問讓幼兒對他的一次偶然的或者無目的的遊戲結果進行思考,從而促進他能力的提升。有可能有的問題幼兒回答不出,但就像書中說到的,提出高水平問題更富有挑戰性,這種嘗試是值得的!

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的提問方式也有所不同,另外我們在向幼兒提問時,不要吝嗇一些專業、難懂、“高端大氣”的詞彙,雖然我們面對的是3—6歲的兒童,固有的思維讓我們在跟小孩子說話的時候用詞會直白、簡單、幼稚,但是其實孩子們他們能根據你說話的語境、前後語句的含義來理解這些詞彙的含義,也能豐富幼兒的詞彙量。

做爲教師首先自身要使用開放性的問題,促進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回答開放性的問題,通過回答以及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我覺得教師就是應該在不主導幼兒遊戲的前提下,啓發幼兒深入遊戲和探索的問題,是促使幼兒進行批判性思維、想象、評價及創造的問題,是在適當的時機與幼兒進行有意義的對話,這樣才能支持幼兒的學習,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讀《小腦袋,大問題》心得體會範文3

在閱讀了《小腦袋,大問題》這本書中的部分內容後。我瞭解到我們可以提出高水品的問題,來讓幼兒在遊戲中進行深度的學習。但是在向幼兒提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熟悉孩子,全面的瞭解孩子,瞭解他的經驗和能力,才能選擇適宜水平的提問來促進他們的思考和學習。如果我們面對的孩子能力水平低,我們一開始提的問題的水平也要相對的降低,根據幼兒的回答在決定下一個問題的水平。如果幼兒的能力高,那麼我們就可以提一些高水平的問題。不過鼓勵幼兒進行更高水平的思考固然重要,但是其他水平的問題也是有價值的。我們還是要根據幼兒的反饋和具體情況來提問。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提問是高水平提問?書中它將問題分成了六大級別——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也就是“佈雷姆分類法”。剛開始看到這六個詞的'時候,我還是不能從這寫詞中瞭解怎麼提問題,好在書中用到了大量的,對應這些級別的提問,讓我對這些關鍵詞有了瞭解,對一些提問是什麼級別的也有了一些認識。同時高水平問題它的答案絕非顯而易見,封閉式的問題,而是開放式的,能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回答,是能鼓勵幼兒拓展思維和看問題的視角的。

像我現在所任教的是小班的幼兒,他們年紀小,能力弱,在遊戲中的思維方式以行動思維和形象思維爲主。有些幼兒他們的遊戲是無目的的,隨意和偶然性頗多,這時候教師就要從記憶這個級別的提問開始,促進幼兒的思考和學習。

而向對中大班,能力強的幼兒提問時,教師可以循序漸進的採用不同層級的問題,來促進幼兒的學習和思考,如:“我看到你在將積木堆起來。你搭的這是什麼?你用到了幾根長積木?幾根短積木?(記憶)跟我說說這個積木作品吧。(理解)你爲什麼要這樣搭呢?(應用)你搭的這個作品和另一個有什麼不同?(分析)如果把長積木換成短積木會怎麼樣呢?(評價)你還可以用什麼材料來做這個?(創造)通過遞進的不同層次的提問讓幼兒對他的一次偶然的或者無目的的遊戲結果進行思考,從而促進他能力的提升。有可能有的問題幼兒回答不出,但就像書中說到的,提出高水平問題更富有挑戰性,這種嘗試是值得的!

另外我們在向幼兒提問時,不要吝嗇一些專業、難懂、“高端大氣”的詞彙,雖然我們面對的是3—6歲的兒童,固有的思維讓我們在跟小孩子說話的時候用詞會直白、簡單、幼稚,但是其實孩子們他們能根據你說話的語境、前後語句的含義來理解這些詞彙的含義,也能豐富幼兒的詞彙量。

很多時候我們在課堂中或者幼兒遊戲時,因爲有時間的限制,導致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之後就請孩子回答,試問你都沒有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孩子如何能進行充分的思考和組織自己的語言來回答呢,所以我們在提出問題後也要給孩子幾秒思考的時間,讓孩子充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