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紅樓夢》讀書心得集錦15篇

《紅樓夢》讀書心得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樓夢》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紅樓夢》讀書心得集錦15篇

《紅樓夢》讀書心得1

再次翻開《紅樓夢》,慢慢地看着,心也漸漸幻化了進去。金陵十三衩的紅顏薄命,應順了賈府的一路興衰。就拿釵黛來說,從林黛玉的“恨無緣”,薛寶釵的“誤終身”,到賈寶玉懸崖撒手斷塵緣,滿紙無奈亦真亦假,曹雪芹寫得出神如化。

一本《紅樓夢》,我已讀了很多遍,但始終似懂非懂。賈府,一個曾經那麼輝煌的家族,竟衰敗得如此淒涼。

黛玉六歲喪母入京之時,賈府正盛,紈絝子弟沾花惹草樂逍遙,大家閨秀習文識字妝嬌娘,那“護官符”中描寫那時盛景“賈不假,白玉爲堂金作馬”,可知賈府之昌盛。可嘆之後大觀園中人漸少,尤二姐吞金而亡,尤三姐爲情自盡,晴雯等均被逐出,賈氏也衰敗了。黛玉死後,賈府被抄,敗落得一塌糊塗。儘管日後寶玉賈蘭中舉,賈府復興,但曾經的紅樓昌盛已不復存在。

每次想到賈府的衰落,我都會感慨,是什麼原因,能讓一個大家族敗落呢?是當時的封建社會嗎?我無法讀懂!

合上書的一剎那,在感慨《紅樓夢》中人時,我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們的生活是時代賦予的,中國共產黨讓我們的民族由弱變強,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我很慶幸成長在新時代,而作爲新時代的少年,我會謹記的教導,爲了更好的明天努力。

《紅樓夢》讀書心得2

中國的四大名著中,我一直對《紅樓夢》情有獨鍾。《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每次翻開,都有不同的體味。

1、關於殘書。《紅樓夢》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其“殘”,給人們留下了遐想的空間。前80回,作者將故事鋪陳展開得讓人歎爲觀止,但人物的命運結局卻留下了問號。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結局的想象,我們也可以從前書的批語中,找到蛛絲馬跡。我一直沒有放棄這樣一種信念,也許某一天,在世界的某處,我們最終會找到全本的《紅樓夢》原著,最終了解作者的意圖。但是,全本書也許讓我們失望,反而是現在的殘本,成全了讀者們的無限想象。

2、關於詩詞。《紅樓夢》中有許多詩詞,這些詩詞最大的特點是,作者根據書中不同的人物的性格而寫出不同風格的詩詞。從紅樓十二曲,到大觀園題詩,菊花社對詩,到蘆雪庵爭聯即景詩,作者都是從人物的性格出發,撰寫出不同內涵的詩篇,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平淡。並且,詩歌的內容,包羅萬象,既有即景抒情的,又有託物言志的,每首詩詞,讀來都別具品味。

3、關於細節。《紅樓夢》的細節寫得特別真實而傳神。特別是對於綢緞布料的描寫,體現了作者的生活背景。無論是對雀金裘等衣物的描寫,還是對軟煙羅等紗織材料的描述,作者都事無鉅細地描繪了材料的構造、顏色、工藝等。這些作品中的細緻描寫,離不開生活的基礎。作者的家庭背景是清代的江南織造,負責向皇室提供各式綢緞布料,因此,作者有着豐富的生活體驗,寫作起來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每一個人讀紅樓夢,都會有不一樣的,因爲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都不一樣。

《紅樓夢》讀書心得3

記得是在上高中之前的那個假期,我去新華書店買了《紅樓夢》。在這之前,我只讀過零星幾個片段、看過一點電視劇,想要趁着這個假期讀一下原著。可每每當我拿起這本書,總是會因爲語言晦澀、人物關係複雜等原因停止閱讀。一個假期過去,我僅僅閱讀了十數章。

到了高中,課外閱讀中有四大名著,藉此機會,我查詢了一些大家對紅樓夢的梳理和見解,認真讀完了《紅樓夢》,雖說還有許多不明朗的地方,可也有了一些粗略的看法。

不可否認,在通讀這本書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對賈寶玉持有片面甚至錯誤的看法。可在讀完《紅樓夢》之後,我對賈寶玉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在第二回中,賈寶玉講:“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賈寶玉最突出的一個特徵可能就是他對女性的熱愛與尊崇了。他對許多女孩子多情,甚至對畫上的美人多情。以前我把這種多情當作濫情,可讀完之後,又感覺寶玉是真心地愛護、尊重這些女孩兒,亦是真心地守護美。尤其鮮明的一個表現是在“平兒理妝”一節。寶玉伺候平兒理妝,感到“今生意中不想之樂”。作者在書中多處描繪寶玉的這一特徵,寶玉期待“美”、維護“美”,甚至到了“癡”的地步。寶玉對女性的尊崇,反映了他的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他愛的這些女性處於社會底層備受壓迫,而他厭惡的是封建社會中的壓迫者,這也與他的叛逆性格相符。而他的叛逆還存在於其他許多方面,他輕視封建等級制度,不願讀書應舉、鄙視功名利祿等等。這些性格特徵甚至讓我對他產生一種尊重與羨慕。可是他的性格、處事又充滿矛盾。他的一切,都離不開封建勢力給予他的特權。他所反對、厭惡的正是他所依賴、憑藉的。他的思想最終尋不到出路,只能歸於超現實世界中。

我也只是粗略地讀完《紅樓夢》,心中仍有困惑,可通讀完這本書再查閱了一些大家的賞析,還是被當時的社會、書中的精神所震撼。如果以後有機會再仔細閱讀,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

暑假閱讀了《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一場紅樓夢中的夢事,寫盡人間的悲歡。

這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的開卷詞。在這本書中我喜歡的人物也是最具有叛逆性格的三個人物:賈寶玉、林黛玉和丫環晴雯。

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們的家族是因爲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文中所刻畫得最仔細的,那就是林黛玉,黛玉從小就體弱多病,並且她常常把自己內心的痛苦放在心裏,不說出來。在賈府中常常默默寡聞,因爲她多猜疑,並把愁放在內心的性格,和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實在太少了,使她與寶玉的愛情也無法長久。她與寶玉無法長久的在一起,是因爲自己的自卑心理。她有愛情,可她只放在心上,無法讓寶玉真正的理解。

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體會不到。黛玉悲哀只能用詩來寄託自己的精神。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就是萬箭穿心的那種窒息感,那種肝腸寸斷的刺痛。

她實在是太愛寶玉了,直至臨終前還是在笑着喊着“寶玉,寶玉……”。悲慘,委屈地離開人世。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讀書心得4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爲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爲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爲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爲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着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是古典小說史上的巔峯鉅著,代表着一個時代的文學藝術頂峯。這本書展現了廣闊的社會現實生活,生動描述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淋漓盡致的反映了一個封建大家族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高度結合的偉大傑作。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以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爲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爲主線,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感情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紅樓夢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傳神地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個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情重多心的林黛玉,喜歡紮在女孩子堆裏,不愛讀書的賈寶玉,穩重老練,嫺靜可愛的薛寶釵,善於算計,媚上欺下的王熙鳳。閱讀紅樓夢對提高我文學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在這本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幾代人的命運沉浮,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世態人情,值得我們去反覆品味,咀嚼一生。書中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圖,讓我對書中涉及的相關背景知識還有每篇文章所蘊含的哲理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讓我親身體驗了那個時代絕美的愛情和深刻的社會現實。

《紅樓夢》讀書心得5

以前一直沒有感受到《紅樓夢》的好,無論是看視頻還是書,書總是看不進去,只是看了開頭就終止了。最近看了《紅樓夢》蔣勳說第三輯,主要描述了賈寶玉、林黛玉及薛寶釵三個人之間的感情,賈寶玉的真情、善良,林黛玉的清高、孤傲、專一,薛寶釵的驕傲、周到、圓滑,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等等感覺到寫得真好:在當時的環境下,那種細膩的感情,所處的環境,人物當時的真實心裏等等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兩個字:感人。以前是沒有深入就沒有體會,更不能理解了,看視頻時只看到很亂轟轟的樣子,沒有主次之分,一片混亂,現在感覺那氣勢很壯觀,人與人之間關係、主次、尊卑都很分明。其實視頻的內容沒有變,是我的認識或者說感觀上的變化等造成不同的結果。

除了這本書上看到的,還有就是最近聽了張世君導師講的“《紅樓夢》的空間藝術“,共有63集,我原來感覺很枯燥無味的內容,現在聽到後很有感悟,無論是建築、方位還是禮儀都有很深的學問,都是不容忽視的。我才聽了一點,就對張世君導師的外表有了新的看法,剛開始看到她感覺很古板,現在看她是得體講究。所以說對於她講的內容也是一點點的去認知和認同的,現在還有一點點的賞識她了。

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狀元。說得真好,所以對於沒有接觸過的內容一定靜下心來感受,不要去排斥。我很期待對《紅樓夢》其他章節的瞭解。

《紅樓夢》讀書心得6

王夫人是賈寶玉的親媽,在寶玉心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跟林黛玉並列。查看關於她的各種評論,都說她雖然平時吃齋唸佛,卻是個虛僞歹毒之人。

王夫人主要“罪行”有三:

一是丫環金釧兒和寶玉的一句玩笑話,就被她一個巴掌"打得半邊臉火熱",還把她攆了出去,致使金釧兒投井身亡。二是在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硬把她"從炕上拉了下來",攆出大觀園,當夜就悲慘地死去。三是小小的繡春囊事件,她就指使抄檢大觀園,間接害死司棋、潘又安,逼走入畫,趕走四兒,遣散芳官等十二個小戲子。

很多讀者對王夫人都不喜歡,甚至不乏討厭者,但是高鶚對她有好感,沒有給她安排悲慘結局。我覺得王夫人不是那麼僞善,她的“善”是出自真心。由於她的“善”,家境貧寒,日子過不下去的劉姥姥,纔會想起那位王家“二小姐”,才“舍着我這副老臉”,到賈府去求援。鳳姐也是在她的授意下給了她二十兩銀子,才使他們一家度過生活危機。

由於她的“善”,在得知金釧兒跳井後賞了她娘五十兩銀子,還把兩套新衣服給他妝裹,後來又把金釧兒的一兩月錢給了她的妹妹玉釧兒。

王夫人是榮國府二房的正夫人,更重要的是她是寶玉的慈母。世間最親莫過母子。她痛失長子,人到中年,才得了寶玉。寶玉就是她的命,是下半生的指望,她疼寶玉疼到了骨子裏。寶玉就是她的底線,誰要是觸碰了這個底線,她便雷霆震怒,使出非常手段。在她的心裏,凡是對寶玉有影響的人,都要除去。

那個假寐的午後,親耳聽到寶玉與丫頭金釧兒調情,金釧說出不合身份的話來,“只見王夫人翻身起來,照金釧兒臉上就打了個嘴巴子,指着罵道:‘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快刀斬亂麻,把金釧兒攆了出去。讀後感·她主觀上沒有要金釧兒死的意思。她只是要爲寶玉創造一個乾乾淨淨的環境,安心讀書,好好長大。

抄檢大觀園,攆走病中的晴雯,都是源於她對寶玉的愛,她不能讓那些“狐狸精”誘惑了寶玉,勾壞了她唯一的兒子。王夫人是很多母親的代表,愛孩子,掏心掏肺地對孩子好,卻不理解孩子,只從自己的是非觀出發,企圖主宰孩子的命運。

寶玉珍惜世間美好的事物,善待一切美麗的生命,而他的母親王夫人以爲他在美人的誘惑下變得好色荒唐。她要把他與她們隔離開來,護他周全,不惜一切傷害他的所愛。

王夫人是個可憐的母親,她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對孩子的傷害。

《紅樓夢》讀書心得7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着的悲涼詩句一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此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着<>這部小說的悲涼結局和它之中蘊涵着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記得小的時候就開始讀<>,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似乎就是兒時對<>的理解。寶玉的重情義,黛玉的憂鬱,寶釵的大方,劉姥姥的和善,鳳姐的小家子氣,其他人物各自的輕佻,刻薄。《紅樓夢》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是這麼理解的。

可再仔細品讀,再加上大量查閱資料以及觀看《百家講壇》,我對《紅樓夢》又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僅只意味着一個純粹的故事,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爲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下面就從自身理解的美學角度說一說膚淺體會。

紅樓夢的內在“美”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人物個性的豐富美

《紅樓夢》創造了衆多個性鮮明內涵豐富的人物形象。區別於中國傳統的戲曲小說中所描寫的人物往往有極大的誇飾,以至就是某種品質的化身,如忠、奸、智、莽等。《紅樓夢》所展示的不是單一的各種規範人格,而是血肉豐滿的現實人格。魯迅說《紅樓夢》所寫的“都是真的人物”,“和從前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這是對於《紅樓夢》人物創造的很高評價。

如“金陵十二釵”這些女性形象同樣既有鮮明突出的個性特徵,又有豐富深厚的性格內涵。大體上說,薛寶釵給人的總體印象是“冷”,黛玉是“愁”,湘雲是“豪”,鳳姐是“辣”,探春是“敏”,迎春是“懦”,元春是“貴”,妙玉是“潔”,香菱是“苦”,金桂是“悍”,鶯兒是“巧”,紫鵑是“慧”,……。各人的性格色調是那樣鮮明、不可更易;但就每一個人物而言,其性格世界又是十分複雜豐富的。

人稱“病西施”的林黛玉整天愁眉不展,“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體態的病和心態的愁疊合爲一,那淌不完的淚水是心靈之泉,是前生所飲的“灌愁海水”所化。人們看到,病愁、鄉愁、爲落花無依柳絮飄零而愁,自身的孤苦無靠和愛情的前景暗淡更使她陷入了無可解脫的愁的深淵。在這個敏感多愁的少女的精神世界裏,同愁悶伴生的正是抗世違俗的自尊和目下無塵的孤高,潛藏着一種執著的人生追求和熱烈的愛情嚮往,這是一種較《紅樓夢》中其他女性遠爲清醒的自我意識和個性要求。所謂“林黛玉型”應當不只是對其多愁善感的外部印象而言,還應當看到這一性格豐富的文化內涵,體察其超越羣芳成爲《紅樓夢》第一女主人公的性格特質。

薛寶釵是著名的“冷美人”。冷美人之“冷”,是冷豔、淡雅;又是冷靜、理智;有時又是冷漠、冷酷。從外表到內心,從克己到處人,體現着一種自我修養的很高境界。她衣妝淡雅、居處素淨、罕言寡語、端莊典麗,顯示出一種凝重、封閉的個性。她服食的“冷香丸”意味深長,以冷制熱,喻示對自己內心感情的剋制、壓抑,天真被世故吞噬,愛戀之情被閨範禮教掩藏。有時,這種冷靜到了冷漠、麻木、失去同情心的地步。冷香寒徹,終究導致雪埋金簪。冷美人始終未能贏得“癡公子”的赤子之心,只能在無愛的婚姻和孤寂的生活中抱恨終身。這一以“冷”爲特徵的性格包含了豐富的社會內容。

湘雲之豪令人神往。她襟懷坦蕩、言動爽快,燒鹿大嚼、醉眠花裀更有名士風度。然而籠罩在整個家族和社會頭頂上的陰影同樣追隨着她,樂觀豁達的雲丫頭也有自己的煩難和隱憂。最終也只有順從命運的安排。釵、黛、湘可以說是全書中最重要的“鼎足而三”的女性形象,一個深沉,一個孤高,一個豪爽,三者都是美,卻又是迥然不同的。

2、濃郁的詩意美

從敘事文學的角度看,《紅樓夢》所寫的故事平淡無奇,近乎瑣屑,然而卻又那麼經讀耐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其中熔入了作家豐富的人生感受,在小說的深層蘊藏着詩情和哲理。

翻開《紅樓夢》的許多篇章,諸如讀曲、葬花、撲蝶、畫薔、醉眠、乞梅、誄晴,以至跌扇、篦頭、觀局、鬥草等等,都會使人受到一種詩情畫意的感染。多少詩人和畫家從中汲取靈感和題材。這在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現象。詩意之於《紅樓夢》,不限於其中數量可觀的詩詞韻文,也不限於某些可供吟詠作畫的片斷,也不僅指詩的構思和技巧在小說創作中的運用,最根本的應是作家的詩人氣質對小說藝術素質的影響和滲透。不論是自然的還是人生的春、夏、秋、冬、陰、晴、雨、雪,都似乎有性靈和神韻,作家的喜、怒、哀、樂,傷悼和同情,辛酸和憂憤,那感情的波濤總在涌動。小說雖然不是抒情詩,卻可以有濃郁的抒情性。曹雪芹作爲一個詩人的才華和修養在《紅樓夢》裏打下深深的印記。中國源遠流長的抒情文學滋養了《紅樓夢》小說藝術的機體。

3、徹悟的哲理美

《紅樓夢》又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惟一達到哲理深度的作品。傳統小說在藝術上令人最難以忍受的是那露骨的說教,即使某些包含優秀現實內容的作品也未曾超越道德倫理思想的層面,上升到對人生價值和生命目的哲理思索的高度。只有《紅樓夢》,它對現實存在合理性的懷疑,對人生歸宿的冷靜關注,對生命價值的執著追求,使作品的思想昇華到哲學的層面。這種思考和探求,又是非常自然地通過人物的精神歷程隱然無痕地滲透在作品的藝術整體之中,而不是生硬地把外在觀念和生活形象拼湊在一起。這種滲透,當然體現在書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命運以及一些警語中,即使是在全書的藝術構思、情節安排以至細節描寫中,也幾乎無處不在。書中對於盛與衰、熱與冷、歡與悲、動與靜、聚與散的處理,無不貫穿着盛極必衰、樂極生悲、靜極思動這樣的哲理內涵,有時更是熱中有冷、樂中隱哀、相伴而生。《紅樓夢》這部小說的耐讀,同深入肌理的哲理思考是大有關係的。

還有不少論者探討象徵和隱喻在《紅樓夢》中大量和巧妙的運用,指出其原因不單是由於傷時罵世不便明說,它和小說的懸念、詩歌的取喻都有關係。大而言之,神話的背景、幻境的閱歷都有隱括和預示的作用;小而言之,服用冷香丸、柚子換佛手之類,都同人物的個性和命運相關合。數量衆多的詩詞、謎語、酒令、花名等,更是對各人品格和歸宿的形象寫照,既貼切又含蓄。連人物的命名都有講究,諧音、寓意、因事、隨緣,看似隨手拈來,實則多有寄託。

《紅樓夢》讀書心得8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它的名字叫《紅樓夢》。《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是曹雪芹花費十年時間,刪改5次還未能完成的一部文學鉅著。曹雪芹曹雪芹留下的《紅樓夢》只有80回,我們通常看到的有120回,一般認爲是高鶚續寫的。

《紅樓夢》的藝術世界如此迷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中國的小說史上還沒有哪一部小說能像《紅樓夢》這樣細緻入微而又氣勢宏大地表現人們現實生活。《紅樓夢》是一個豐富、完整的人間世界,是一個絕妙的藝術天地,然而,《紅樓夢》是很難讀懂的一部小說,曹雪芹說他的《紅樓夢》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告訴我們這部作品具有十分深奧的意味。讓我們細心品嚐,才能嚐出味道。

《紅樓夢》把中國古典小說推上了巔峯,自從它問世之初,就得到廣大讀者們的喜愛,然而,它的作者曹雪芹在其生前和身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都一直不爲人所知。曹雪芹就是因爲歷經滄桑,才寫出來了遠近聞名的《紅樓夢》。

《紅樓夢》讀書心得9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們在裏面不僅能看到作者曹雪芹的審美理想形成和破滅過程,更能在字裏行間體會到幾千年來積澱在古人心中的審美意識。今後我們就以“讀紅樓夢賞古典美”爲一個子專題,詳細地品評蘊含在書中的審美智慧。今天我們就開始第一品,從第四十一回的櫳翠庵說起……

話說當時賈母帶了劉姥姥來至櫳翠庵,妙玉接了進去併爲賈母斟了老君眉,賈母遞與劉姥姥品嚐,劉姥姥的一句“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惹的衆人鬨笑。其後妙玉在和寶玉、黛玉、寶釵一起喝茶的時候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其言:“一杯爲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可見妙玉確實懂得品茶之道。從美學角度而言,“解渴”源於我們的生理需要,此時對外界的判斷還建立在實用功利之上,而審美是遠離這些利害計較的;後面的“飲牛飲騾”更是這種束縛的極限描述,完全被肉身功利所侷限,根本無“美”可言了。

只有擺脫外在功利束縛,迴歸初心,在祥和的心境中安寧地去把自我身心融入一杯暖茶,細細的回味那淡淡的清香,恰似回望人的生命,絢爛光華總是短暫的,只有內心溫暖的安寧祥和纔是永恆,這即是超越的美學。茶中上品總會讓我們在靈魂深處獲得許多精神慰藉,因而品茶也就成了歷來文人的一件生活雅事。

《紅樓夢》讀書心得10

一曲紅樓悲歌,悽悽慘慘慼戚,散不盡,縈上心頭,淚先流。

林黛玉哭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蒼白如玉脂的臉龐彷彿永遠掛着兩行清淚,立在瀟湘館的窗櫺裏,孤獨是你的影子。或許你真的就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仙草,因爲受了神瑛侍者甘露的灌溉,修成女體,今生只爲還淚來的吧!雖女子本弱,但你爲何就不肯再爭取一分?既然心儀寶玉,爲什麼就不敢大聲說出來?遮遮掩掩,幾度欲語還休、醋意大發,反倒讓人覺得小氣。我相信,賈老夫人亦是疼你的外祖母,斷斷不願看着你抱憾而終,只是你的驕傲與自矜害苦了自己。

王熙鳳機關算盡,看似風光無限,卻輸了丈夫、輸了家;迎春性格怯懦,只能落個在夫家受虐而死的結局;探春空有才幹,卻無用武之地;寶釵賢德,聽長輩命,金玉相配,卻不是良緣。紅樓的女兒們呀,千百年後讀着你們的故事,仍讓我爲你們悄悄揩淚,你們知道嗎?

究竟是什麼將你們一步步逼近命運悲劇的懸崖,讓你們退無可退?是對金錢與權勢的慾望?是妄想不勞而獲的心機?又或者是那讓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成爲水中月、鏡中花的封建制度?不,不完全是!是你們的懦弱與不爭,讓你們自己深陷泥沼,一步步被巨大的封建野獸咬走了自由、蠶食了愛情、也將生命剝皮拆骨。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秦可卿的遭遇了。生得絕世的容顏,卻被玩弄於兩代人之間;生時病痛纏身,死後雖然風光大葬,卻給世人徒留下茶餘飯後的笑料!可卿呀,爲了自己的名節、名聲,哪怕以死明志,也是一種爭取!

爸爸勸我不要揪着人物命運憤憤不平。然而,從個人命運反觀當時的整個社會,更是讓人無奈。看,賈府的破敗,正是一箇舊的社會制度的滅亡!只可惜了紅樓裏一個個鮮活的姑娘,我哀其不怒不爭。

曲終人亡,哀傷未絕。

《紅樓夢》讀書心得11

“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爲人,我也下世爲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紅樓夢》

她,病如西子勝三分,她註定一生與他愛恨纏綿,爲他傷心而終。他,天然風韻萬情思,他緣定一世和她分分合合,因她癡於情愛。

因生母過世,外祖母念及黛玉無人依傍教育,便遣人接進榮國府。一世情緣就此拉開,恩恩怨也就此展開。

寶,黛初見便有似曾相識之意。而此時,寧.榮二府一派繁榮的景象,吃穿用度皆於外面不同。賈母待黛玉萬般憐愛,所吃所用皆與寶玉相同。衆姊妹見她雖有不足之症,卻自有一番風韻,也喜有這個妹妹。黛玉自小便識字讀書,本就聰慧,又有賈雨村教導,因而寫詩作畫不在話下。可寶釵的到來卻使得大夥認爲黛玉過於孤高自許,其豁達是黛玉所不能及的。

隨着時間的慢慢流逝,寶.黛二人也漸漸熟悉,其感情也是外人所不能比的。王熙鳳掌管了府中的大小事務,榮國府建大觀園歡慶元宵佳節。

18世紀上半葉,封建的中國,土地高度集中,官吏腐敗。寧.榮二府有權有勢,少不了阿諛奉承的人,其用品也是極其奢侈。同時,所處於階級下層的農民卻要飽受飢餓之苦。官宦世家一出手就是幾千兩銀子,而對於底層人民來說銀子也是一個奢侈品。只爲迎接元春探親大費周章未免太過浪費。

花開花落萬物總有凋零的時候,黛玉葬花一首葬花吟惹多少人盡灑淚。孰不知家大業大的寧.榮兩府也有衰敗的時候!黛玉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賈母也想讓寶玉寶釵二人早日完婚。一曲終落,賈府恢復往日的繁華,卻已物是人非。前世債,今世還,惹多少恩恩怨怨。

黛玉,你如梅花般孤傲高潔,卻敗在了一個“疑”字上。我爲你的離去悲,爲你的結果痛。

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那個年代,那個家族,只一把荒唐言訴盡內心悽。一把辛酸淚,只爲有情人。我願化作一隻青鳥,翱翔於時光的邊際,只與你作伴。

《紅樓夢》讀書心得12

以前以爲《紅樓夢》”大皆但就是談感情”,也曾爲了寶之悲,黛之慘而愕腕嘆息。如今再細細品讀一遍,忽覺感情但就是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賈府其實就就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社會縮影,在這個微型社會中,每個都就是一個社會人,並且百色各異。

賈母看似慈善,對劉姥姥施恩有加,實則自吹自擂,但就是就是出”攜蝗不嚼”的鬧劇,在”上層”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馬手段,黛玉視之,指出那些就是”貧嘴賤舌”。極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鳳,在黛玉看來,但就是就是”放誕”,”無禮”。自命清高的”檻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識破了她卸卻紅妝的虛僞。就連被王夫人認爲”識大體”的襲人,蒙得過湘雲,卻也逃但就是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語點破她的本質——”我只拿你當嫂嫂待。”於就是,黛玉被認爲”小性,多心,心窄”,沒有大家閨秀風範,不能入選”寶二奶奶”,終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雖爲”主子姑娘”,卻又被稱爲”小雞肚腸”,但她除了一顆癡心外別無其他。她就是不諳人情,就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斷秋風狠”,不好過份指責她的”多心”,那實則不爲她之過,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思考。

衆釵中可與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寶釵莫屬,她傢俬雄厚,善於處世,這兩點勝過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就是大家閨秀的典範。她沒有木石前盟,卻堅信金玉良緣。

初到賈府,便”連下人也都多與寶釵親近”,趙姨娘也稱她厚道。生日會上,她知賈母”喜愛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物”,使”依着意思”去說。蘅蕪院她佈置得素淨簡單,給人以恬靜的淑女之感,讓人覺得節儉。金釧投鬥,她幫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結。宴席上衆人嘲笑鄉下人劉姥姥,獨無描述寶釵之筆,就是曹翁忘了這號人物,並不然,只就是她維持了大家閨秀的儀態。一方面她讓王熙鳳認爲”不幹已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一方面又讓老太太,王夫人覺得”小惠全大體”。對黛玉的譏諷聽若惘聞,讓人以爲她從不記恨,又在撲蝶誤聽小紅與墜兒的談話時,扯出與黛玉捉迷藏之謊。她處世的高明與黛玉的清高構成鮮明比較。於就是,寶釵被認爲”大家閨秀,溫順,識大體”,選上了”寶二奶奶”,終成了”山中高士晶瑩雪”。

對於寶釵,我一向無法喜愛,從情感上無法理解她與寶玉的婚姻。她的處世圓滑,她的性格溫順,在我看來皆就是虛僞之舉。藉由一些小事拉近與黛玉的關聯,讓黛玉認爲與她”情同姐妹”。對待寶玉,更就是好之又好,順之又順,全然不一樣與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時,只說了半句”寶玉,你好……”,便命喪黃泉。如果要我填滿這句,我想必當就是”寶玉,你好狠。”爲何狠心拋棄黛玉,另娶寶釵,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個空有癡心的女子,如果連癡心也化爲灰燼,又如何撐得下去。殊不知,這隻就是王夫人的掉包計,寶玉並非無情,只就是一向認爲迎娶的就是黛玉。

再說那寶釵,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頂別人之名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男生。寶玉掀開紅蓋頭之後,發現林妹妹成了寶姐姐大失所望,就那麼把寶釵冰在那兒,不再理會,這叫寶釵又情何以堪。原本”任就是無情也動人”,竟落得個獨守空閨的下場。思及至此,忽覺寶釵也就是受害者,真正害人的則就是吃人的封建禮教。

這時,我方可看出作者曹雪芹就是想要透過《紅樓夢》,揭示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表達他的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不滿與憤怒。

《紅樓夢》讀書心得13

在讀紅樓夢,很多人都在研究這部名著,而我絕不是在研究只是在閱讀。過程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很有意思,記錄下來。增添閱讀的興趣。

紅樓夢中,男人都是很好色的,尤其是寶玉更是個小色鬼。特別喜歡吃人嘴上的胭脂,用句不太好聽的話說,這個舉動至少應該遭致那麼兩三個人的反感,可實際上呢,似乎他周圍的女子都喜歡他這樣的。

更多的女子是被人佔了便宜不言不語,只有王熙鳳是使招懲治了好色之徒。結果的時候又出現面鏡子,被怪罪投入火中,還在哭喊,早告訴你不要看正面,你非要看背面何苦燒我。讓我不禁想起了黃金,人家好好的燦爛閃耀,可以當首飾不易褪色。可是人們卻把他當做財富的代表,每每爭搶的你死我活,黃金要是能哭,也會這樣哭了。

接着就是在紅樓夢裏,有很明顯的男性之前戀情的描寫,全部都是雙性戀。很不幸,沒出現一個純粹的同志。讓人讀來,覺得這在當時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不知道當時是世風如此,還是曹雪芹寫這本書時刻意爲之。讓人有些不解。

《紅樓夢》讀書心得14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杯具。《紅樓夢》不只描述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並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僞、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0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

《紅樓夢》是一部有關感情的小說,但作者並沒有把着眼點完全放在故事情節上,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下足了功夫,顯示出高度成熟的藝術水準。全書共刻畫了四百多號人物,不一樣的身世命運,不一樣的生活情景,在曹雪芹的筆下,人與事的來龍去脈,一概井然有序,從容自然。上至皇庭貴婦,下至走卒車伕,其神色、語言及個性,都纖毫畢現。

賈寶玉,榮國府的嫡派子孫,銜玉而生。前世爲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靈石。從小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

賈寶玉是小說的核心人物。他聰慧異常,出類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他是大家庭中的寵兒,但命運卻不由得自我做主,與林妹妹相契相知,抒發真性情真心意,卻被逼着娶了寶釵,終離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杯具。

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此刻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

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紅樓夢》在思想資料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僅在國內成爲“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峯”。

並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本事。”

《紅樓夢》是一本值得品讀的著作。

《紅樓夢》讀書心得15

讀《紅樓夢》,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也是這些感動我們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的賈寶玉,林黛玉,薜寶釵,王熙鳳乃至劉姥姥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再讀《紅樓夢》,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讓我產生不同的感覺,一種新的東西也在這些人物中散發出來!

《紅樓夢》中描述了這樣一個人"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寶釵,黛玉之類"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這個人就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女人——————秦可卿,秦可卿憑藉自己的美麗榮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寶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與她的孃家的家世不相稱,她的家裏老父弱弟,無錢無勢,而賈府卻是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爲堂金作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的眼睛",因此她的地位並不像鳳姐"蓮二奶奶"的位置那麼可靠,她的花容月貌雖然爲她增色,讓她榮登寶座,但卻不能保證她不受歧視,然而秦可卿到了賈府後獲得的不是虐待和歧視,反而成爲賈母的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這是由於她生的"嫋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她不僅"秉花容",而且"會行事兒"這點就印證了在賈府這個大家庭也即一個社會的環境中會行事,會看眼色是一個多大能耐,此時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玉和薜寶釵。

爲什麼後來會有這樣的愛情悲劇,在會芳園中賞梅,寶玉想睡中午覺,賈母就讓小廝好生哄着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動接過這一差使,爲的是博取賈母的歡心,在寧府寶玉會秦鍾,二人到裏間小炕上腸敘,秦氏忙進來叮囑寶玉道:"寶叔,你侄兒年小,倘或言語不低頭,你千萬看着我,不要理他。

"爲的是怕秦鍾說錯話使寶玉掃興,秦氏病重,賈府還動了一大羣大夫,"三四個人一日輪流着倒,有四五遍來看脈",秦氏甘冒着涼添病的危險,一日換四五遍衣裳,坐起來見大夫,爲的是怕萬一禮數不周,落人非議,……、

如此這麼多,不難看出,秦可卿不細心和要強,但她的這種細心和要強也反映了她只要求不開罪人,不落人褒貶,從而能博得人們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