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全球通史》讀書心得

《全球通史》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全球通史》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全球通史》讀書心得

《全球通史》讀書心得1

《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是美國曆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創作的歷史著作,該書內容上起人類的起源,下迄20世紀70年代多極世界相對峙時期,上下數十萬年,一氣呵成。該書材料新,範圍廣,除了政治、經濟外,還涉及軍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學技術、人口、移民、種族關係、道德風尚、思想意識等各個方面。

作者把研究重點放在對人類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諸歷史運動、歷史事件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與相互影響上,努力反映局部與整體的對抗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所謂“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其實歷史不僅是宏觀的政權更替,也是微觀的個人命運,每個人都生活在歷史當中,並被歷史的進程所影響,以史爲鏡,也可以明得失、正衣冠。

首先,書中一直在強調歷史事件發展的邏輯性。他的《全球通史》,不像是我們刻板印象裏的歷史老考究著作的一樣,晦澀難懂,孤掌難鳴。他筆下的世界,是那麼輕而易舉的就由一個點,變成一條線,穿成一個面,交織成一個三維立體的圓。

有人說讀史就是在讀故事,其實本是如此,我們以後來人審判的視角去看待前人的生活,其實並不客觀,最大程度的理性也只是保持個人邏輯上合理。在不能完全客觀的前提下,我們不應該去評判歷史,以現代人的思維和眼光去對前人品頭論足是沒有意義的,唯一應該做的是多思考。汲取其中的養分爲己所用,對個人、時代、社會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知道世界一直在變革,而且不同的地區會有較大的差異,有的人會去計較所謂過渡的時間,用以比較各個國家甚至是民族之間的差異,但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無論是從食物採集到食物生產,還是從部落文化過渡到城市文明,抑或者是從農業社會更迭爲工業社會,都不是因爲某個人或者是某些人的突發奇想而發生的,總之,當時發生的不是一件事,這是一個過程。

其次,《全球通史》雖然是史書,但卻具有強烈的現代意識。讓我意識到史書可以是啓示類文本,面對不同的話題,不變的是對本源的追溯。作者看似在平靜的闡述從史前到21世紀的歷史,但也一直不忘提醒讀者認清現實世界和歷史的內在聯繫。從而使讀者的思維能夠跨越時空的限制,在歷史和現實的兩個時空裏自由馳騁,甚至由此產生出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聯想和對比,產生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和創作的衝動。

《全球通史》並不只是一本有深度的書,斯塔夫裏阿諾斯以自己對歷史和哲學的深厚功底,同時無限的延伸了作品的寬度,書中有對人性善惡本質的哲學分析,對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的辨證評價,也有對世界愈加兩極分化的人道關懷,對人類歷史上諸多的災難的淵源——社會變革總是滯後於技術變革的警示和憂慮等等。

最後,書中有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我們普遍都很敏感的一點,就是他對中國文明的看法,還是頗有啓發意義的。他認爲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只有三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社會結構的大革命,就是秦王朝對中國的統一,辛亥革命的爆發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不過,在一個外國人眼中也可以如此的清澈,可見他的研究有多麼的深可見底。

《全球通史》讀書心得2

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不世出的梟雄唐太宗的名言。但問題是:怎樣看“古”、看到哪個範圍的“古”、看誰寫給你的“古”?這或會知道不一樣的“興替”。《全球通史》,這本書實在是太厚了,論述範圍太廣了,100多萬字,全是乾貨,一段話可能就是數十年對世界影響甚大的戰爭,三五行可能就講完了推動人類進步數百年的一個牛逼發現,像亞里士多德這種超級猛人也只能佔據半頁紙而已……。因此錙銖積累的讀完了前兩篇,從史前文化到中世紀之前,已然覺得獲益良多。

1、讀這本書首先是擴充知識面。本書享譽世界幾十年,據說與《夢的解析》、《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等並列爲20世紀影響世界的十本書之一。就第一、二的部分看,雖然還沒講到中世紀、宗教、十字軍東征等,光伯羅奔尼撒戰爭、迦太基、孔雀王朝、特里克文明等等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模模糊糊的故事,足夠幫我們把數千年前發生在地球各個角落的大事、牛人串起來了。但是串同時發現腦子“知識越多越混亂”,最後乾脆花了一整天時間將公元5世紀之前的全球主要文明的歷史做了下圖,不枉白讀此書(一部分)。

2、除了知識的積累,最重要的是更換看世界的、看問題的`視角。有句話講,讀過的信息只有結合你的思考才真正成爲你自己的知識。舉個例子,中國史講王朝興替,總要歸結到上一個王朝腐朽沒落,帝王昏庸荒淫,新的王朝締造者順應民心,雄才大略,克難奮進,終於救人民於水火,扶大廈之將傾,談笑間成就雄圖霸業。真如此嗎?至少斯塔夫裏阿諾斯不完全這麼看。

不少時候王朝的更替並不是舊的王朝太腐朽或者新的王朝更文明、更進步。比如歷代中國對抗北邊遊牧民族的衝擊,這不單純是某個些君主的問題或者是所謂王朝中後期皇帝的能力不足問題,這就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數千年衝突,當農耕文明統治較好,戰備較強,遊牧民族就難衝進來,而一旦稍有不慎,則遊牧民族就有機可乘;又或者是技術的進步加強了遊牧民族的攻擊能力,比如馴馬技術提高,甚至可能只是馬鐙的發明方便了騎手解放雙手,極大的增強了戰鬥力。又或者,比如周代商,是因爲冶鐵技術的進步,邊緣的遊牧民族獲得了更多的攻擊能力而已。所以一個近些年已經開始被廣大“愚民”重新清楚的是,中國古代那麼多亡國之君真的都是那麼荒淫無道嗎?至少隋煬、崇禎包括光緒(慈禧)都不是完全如此。(也讓我們想起諾基亞說的,我們什麼也沒幹,我們投入的科研經費是蘋果的數倍,但我們輸了;或者是那句“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再見都不會說”。)

3、與大多數中國歷史書以政治經濟爲主線、文化爲輔線(或許)、科學技術偶爾出場演個路人甲不同,這本書花了很多篇幅去講技術對於世界推動的重要性,包括在文明的更替(採集——狩獵——遊牧——農耕——工業)中,技術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是決定性的。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歷史,甚至有助於我們理解現實,比如爲什麼米國不斷出現從造輪船、造飛機到現在造spaceX、造alphago這樣的技術應用追求狂人;比如《權力的遊戲》中的瓦雷利亞鋼怎麼或隱或現佔據那麼多戲份。

當然,這本書或許也只是一家之言。傳播學上說,你看到的只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但無論如何,多看幾個“別人想讓你看到的”,才更有可能清楚什麼纔是“你應該看到的”。

煮酒論史,酒好,史料也要好。我有歷史,你有酒嗎?

《全球通史》讀書心得3

作爲一箇中國人,不僅要了解本民族的歷史,更應該瞭解世界的歷史,特別是在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不從世界歷史中繼承和發揚全人類的優秀文化遺產,將無以迎接全球激烈的競爭,無法承擔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

《世界通史》是一部全景式再現世界歷史的新型圖書。它在吸收國內外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沉澱下來的豐富的圖文資料,按歷史編年的形式進行編排,直觀地介紹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全書用豐富翔實的文字敘述,全方位介紹世界歷史的基礎知識,內容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藝術、民俗等領域。

古代卷從古代世界的`開端,按縱的歷史發展進程依次對各國家或地區的歷史分章編寫;對公元前4世紀後的諸國按橫的歷史聯繫分章編寫。中世紀卷按地區和典型專題相結合的系統敘述。近代卷主要敘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法國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亞工人起義、英國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第一和第二國際、巴黎公社、19世紀晚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晚期的亞非拉國家等內容。

現代卷主要闡述人類世界進入20世紀後所經歷的兩次世界大戰、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科學技術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乃至思想觀念等內容。當代卷以對戰後世界各種基本矛盾運動的分析爲依據,反映戰後世界這個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統一整體的發展過程與特點,反映各類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人民運動和對外關係的狀況與發展趨勢。

正如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所說:“一個人如果能處在歷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獲得真知的人,因爲歷史的經驗是最爲豐富的一座智慧之庫。”歷史蘊含着經驗與真知。學習世界歷史,不僅可以瞭解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增長知識,還可以提升深遠的戰略思維,培養開闊的世界眼光,從而能認清複雜現狀,抓住要遇,應對挑戰。

世界歷史是人類作爲一個現實整體的歷史,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是世界歷史體系中的一部分。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只有瞭解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和風貌,掌握了人類社會發展各階段的重大變遷,並從中借鑑前人的經驗教訓,才能在全球化發展的環境中,認清複雜現狀,融入時代的潮流。

《全球通史》讀書心得4

思量再三,還是決定買下這兩本書《全球通史》的上下冊,原由有二,一者想進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當然以全球的角度來出發,這些恩怨無非是些雞毛蒜皮的內部矛盾,像鄰里的打雞罵狗。而事實上我們又身在其中,不能從過去跳出來,畢竟那些欺凌實實在在血淋淋地發生了。那是歷史,是修改不掉的,也不能忘卻;二者想看看美國曆史學家眼中的全球歷史,它們眼中的中國,國人,畢竟,教課書難免有一面之詞之嫌嗎。

迫不及待的開篇,盡然讓縈繞我腦中多年的異想天開找着一些“理論根據”,記來博今後一笑。由有學過一些電子、化學等相關的科學知識,像電流的流動,電子作爲實在存在的物質在導體中流動形成電流,但電子的流動並沒有改變導體的物理化學特性。比如銀線連接金線有電流流過,金線並沒有得到銀線的電子而變成銀子,原因是原子核沒有被改變,但並不能否認金接受了銀的某些東西,只是不好量化衡量而已。人作爲一個生命單位,每天和外界發生着各種信息(能量等)的交換,但你並沒有變成我,我也沒有變成你,但相對親近的人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轉變,這就是爲什麼有“夫妻相”一說了。另如果人死亡了,那麼人那些記憶的最小物質載體呢,它會不會飄蕩起來,形成“魂魄”.而這一記憶的物資載體會不會因爲被活的生命體(人)交換而體現原生命的部分特徵。這樣說來,魂魄附體就不是一個迷信話題,而是一個科學課題。我們的五千年典籍中,這樣的記載何其多也。書中美國這位老先生講道:“電子、質子和中子相互結合形成各種原子,各種原子相互結合組成各種分子,各種分子在組成有機化程度不等的聚合體,其中有一類有機聚合體形成了生物。”

也就是說把人微觀了分,人無非是一堆有機聚合體,或說是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只不過是它們有的人的排列方法。另“地球在宇宙中小的就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塵埃”,如此應證了我的另一格想法,世界的極限,在我看來,宏觀世界外還有宏觀,沒有盡頭,微觀世界內仍可微觀,無窮盡也。也就說,大永遠可以再大,小永遠可以無限的小,沒有最小,只有再小。大和小永遠是一個相對概念,不能絕對,大與小的比較只能在一個特定的空間時間範圍內進行。這樣的理論的其中一個推論是,必然有外星人的存在,只是我們的科技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而已。宇宙外還有宇宙,總有一個地方也會形成有機聚合體而又生物。微觀世界的人的記憶的載體(一個比中子、質子更小的粒子)由於科技的發展而被捕獲,一夜之間大學畢業完全不是夢想。抓一兩個魂魄粒子解密其附着的信息成爲可能。物資是永恆的、也是守恆的,總有一種粒子攜帶一種不同層面的特徵展現,把人看成一粒子時,展現出人的特性,並不是細胞,然每一細胞又有自己的特徵被更小的粒子固守。現在基因技術說明基因是你區別他人的最小單位,而總有更小的粒子去決定有這樣的基因表現。一直微觀下去,我怕會出現人和石頭或水的組成的最小單元體是相同的結論,我輩還是不做討論爲好。

另一句子我也很喜歡,“人類通過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的基因,而不是改變自身的基因去適應環境。”但不敢苟同。按以上理論,沒有基因的改變,人類應該還時有機聚合體或生物,正是系列隨着環境的改變而發生的基因的改變,纔會有進化(如果人類進化是真的'話),不會有由基因改變而由有機聚合體逐步進化成人時,自身基因突然再也不變了,因爲環境從沒有停止改變過,而且正是由於人類的破壞,環境的改變的更加劇烈。這也成爲我們相信有更高等生命存在的理由。而我們人類並不是生命形式的終極,而應是生命形式的一個階段。具體在哪個階段,我就搞不懂了。也許有一天的研究會發現,人類生命體只是更高生命體的載體也說不定。

歷史學家對文化的論述太精闢了“人化的環境被稱爲文化”。一切由人類而改變體現的就是文化,一件原始的圖騰、記錄的文字、載歌載舞無不體現着文化的魅力,比在哲學中文化爲上層建築的論述更加的通俗而更加確切。

《全球通史》讀書心得5

公元前8000年,公元1000年和現在的人種分佈情況。6種主要人種,高加索人,蒙古人,黑種人,布希曼人,澳大利亞人,俾格米人。如今布希曼人,澳大利亞人,俾格米人這三種人種幾乎所剩無幾。高加索人一直呈現增長的勢頭,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人種。蒙古人在公元1000年達到頂峯後,呈逐步下降的趨勢,其中在美洲的蒙古人下降最爲明顯。

對應公元1000年時代,正是宋金元,中國大陸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尤其宋朝政治開放,經濟繁榮,即便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很富足。元代之後,中國大陸從文明史角度看,是一個大型下降通道,直至民國以後才逐步改變這一趨勢。

歐洲文藝復興,從1350年至1550年,之後現代工業革命開始萌芽,1700年在整個歐洲展開。一個民族的復興,70年時間太短暫,沒有1~200年的歷史積澱難以成功。中華民族任重道遠啊。

黑種人,基本限定在非洲大陸發展。它在向南部非洲擴張的時候,同時也受到高加索人從北部非洲的侵入。所以總體來看黑種人的發展非常緩慢。

在高加索人和蒙古人的對恃中,歷史上,相互的`滲透很難持久,目前看來高加索人稍稍佔有優勢。站在人種角度分析,難道中美是天生的宿敵嗎?這個結論,讓人很是傷感。

然而高加索人在對黑種人的同化滲透明顯有成效。也許未來的世界格局,誰掌控了黑種人,誰就可以繼續稱霸世界。

近十幾年來,中國在非洲大陸的大肆擴張,可能已經引起當地人不滿情緒的增長。一帶一路的國策需要我們大量引進黑人留學生,這是應當的,但在執行過程中是否太急功近利了?比如近期沸沸揚揚的山東大學留學生學伴制度。學伴制度本身並無問題。早年間,大量中國留學生到歐美學習,對方的學伴制度對我們學生幫助很大。相信每一個出國留學的學生都有深刻的印象吧,我們並不知道,原來資本主義人和人的關係,可以那樣的融洽,而不是像我們早期接受到的教育是,資本主義人和人的關係都是很冷酷無情的。也許中國的對外開放,改革的路還很長。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全球通史》讀書心得6

一直都知道讀史可修身知史可養德。由《全球通史》想到的史家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儘管《史記》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學價值文學價值但是它也只記載了一國之史。

縱觀我國的史學著作超出一國範圍面向世界的無不受西方思維的影響這不但體現在思想上而且體現在著作的佈局上。在我國史學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錢茂偉所批評的‘在《傳統史學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對以前人結論代替自己研究的惡劣學風進行了批評明確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個結論都是特定時代、階級、學識的產物。

在引用前人結論時一定要先作具體分析切忌斷章取義地搬用前人現成的結論來代替自己的具體研究”。他們丟棄了史家珍貴的靈魂這靈魂是史家之所以成爲史家最重要的東西丟失了它也就丟失了成爲史家的理由。一位史家所寫的並不只是一本介紹過去的書而是一個高尚的靈魂。

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對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與一般卷帙浩繁的史書,讓史料、歷史事件佔多數,而是用一種定論性的話語將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的有關文明、朝代的更替、社會制度的變遷等等問題做了一個總結性的闡釋。

二十世紀是一個發展的世紀人們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發展超過了以前的總和。但這也是一個讓人類悲痛的世紀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人類在發展中也被一些問題所困擾如:環境問題生態問題水資源短缺資源枯竭恐怖主義宗教矛盾……

這些讓在發展中的人類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戰結束後爲指引人們走出迷茫韋爾斯寫成《世界史綱》一樣斯塔夫裏阿諾斯爲在迷茫中的人們寫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裏阿諾斯教授在《致讀者》中寫道“這種多樣性顯示出21世紀在擁有巨大潛力的同時也面臨着巨大的危險。雖然歷史學家沒有魔法師的水晶球不能夠準確的預知將來但是他們能夠基本確定地預測到21世紀既不是烏托邦也不是地獄而是一個擁有各種可能性的世紀。

至於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夠實現則取決於這本書的讀者你們在未來幾十年中的所作所爲將是有決定意義的。考慮到這些因素我們現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騙式的烏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憂天式的悲觀預言現在到了對現存的實踐和機制做一個冷靜的再評價的時候了我們應當保留那些性質有效的拋棄那些不合適宜的——這正是當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做的。

也是本着這樣一種精神本書纔有了這個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於這一在評價的過程從而實現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拋棄他所反對的“卑微目的”。

記得馬克思主義說,事物總是有着“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的,那麼人類呢?我們在不斷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墳墓嗎?我們會最終殊途同歸地走向末日嗎?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說,生命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重要,所以即使我們走向毀滅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驚恐。我們對於歷史的研究和認識,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幫助我們認清現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來,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現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讀書心得7

一、在人類社會邁入近代以前,人類的各種羣族在各大洲自顧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種有明顯地域特色的禮貌、文化也就這樣逐漸發展起來並構成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又繼續推動着人類歷史的發展。

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人類的好奇心衍變爲強烈的野心,並逐漸對自己的生存空間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於是人們再也不像動物一樣隨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類在名爲“國際交流”的幌子下開始了永無止境的爭鬥,這在當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續。

放眼望去,世界歷史越來越是“實用主義”哲學或是“唯物論”的天下了。近代以來的一次次戰爭,一戰二戰,在炮火的轟鳴下人類在一次次地進行着力量的轉換。時至今日,這種力量的轉換還在繼續,此刻咱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提到“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之類的話語,於是世界各國大多都在拼命發展經濟,希冀能建設成一個強大的過渡,在所謂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種“競爭”越來越構成一種怪圈,國際競爭的號角吹響到各個地區,咱們看到此刻的中國,發展經濟是頭等大事,GDP指標壓倒一切,經濟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這種“競爭”說白了就是“物質第一”、“一切向錢看”,咱們在人類歷史的任何時期都不會看到這樣的場景。

咱們在比較1500年以前的歷史個性是遠古歷史和1500年以後的歷史不難發現:創造了一向到這天咱們都引以自豪的燦爛文化的遠古時期所發生的戰爭遠遠比近代以來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隨着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豐富,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強,戰爭也越來越多,這不能不讓咱們反思自己的行爲是不是偏離了人類歷史正常的發展軌道,反思咱們當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夠經受得住歷史的考驗。“物質資料的生產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咱們對這一理論的明白是否有點誇大了呢?

二、《全球通史》對中國的說始於商朝,把商朝當作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朝來展開中國歷史,這和咱們一般所認爲的“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不一樣的。目前史學界尤其是外國曆史學家對咱們所稱的“五千年禮貌”還有很多持懷疑態度,以至於咱們國家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出現。這是一個頗爲搞笑的現象,在外國人的壓力下咱們屈從地去挖掘咱們的祖先的墳墓並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年代久遠,難道“歷史悠久”便能加足咱們以後在國際交往中說話的底氣?難道美國會正因一個國家的歷史長短來作爲它外交政策的依據?咱們對本身歷史的研究不就應建立在別人的要求下,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歷史。時刻能說明什麼呢?只能說明過去。民族、國家乃至於咱們個人的發展,力量的高下,都不是以時刻來衡量的。美國只有兩三百年曆史,但還不是生機勃勃,照樣生活得很好?

斯塔夫裏阿諾斯意味深長地引用了伏爾泰的話作爲題記開始講述1500年以後的中國:“咱們不必被中國人的成就迷住心竅,以至竟承認其帝國的體制真乃世界有史以來是最好的。”咱們承認,咱們不是最好的,但又有誰能說證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是最好的呢?

三、《全球通史》在最後說“人類還從未看到在他們面前如此燦爛奪目的前景,但人類也同樣從未見識過潛伏在這種景象後面的蘑菇雲。”斯塔夫裏阿諾斯以及此刻衆多的歷史學家都認識到了科技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性。期望中孕育着危險,完美中承載着毀滅,也許真的有那麼一天,人類會發展到窮兇極惡的最高境界,將那些所謂智慧結晶的恐怖武器搬出來施加在對方身上,或者說某些國家、某些民族試圖創造出更具有科學含量的威懾力量,在試驗或是檢驗、嘗試的過程中,科學突然和人類開了一個玩笑,發揮了它的威力,在人類看到結果的過程中也結果了自己。這一天會不會遙遠呢?

馬克思主義說,事物總是有着“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的,那麼人類呢?咱們在不斷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墳墓嗎?咱們會最終殊途同歸地走向末日嗎?對於咱們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說,性命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重要,因此即使咱們走向毀滅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驚恐。咱們對於歷史的研究和認識,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幫忙咱們認清此刻,以及完美地憧憬未來,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此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