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6K 次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研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1

摘要:12月10日,我校初中物理教研組在物理實驗室開展了教研活動。本次活動主要圍繞着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展開。各位老師從如何設計問題,如何有效引導,纔能有效地將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聯繫起來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之後,教研組長李愛民老師又針對各位老師的分析思路進行了點評和討論。通過本次教研活動,進一步明確瞭如何突破這一難題。

活動主題:如何讓學生有效地將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聯繫起來?

活動目的:通過校本教研活動找到有效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實驗的方法。

活動重點:交流彼此的教學經驗,探討教學方法。

活動時間:20xx年12月10日

活動地點:物理實驗室

主持人:李愛民

參 與人:全體物理教師

活動記錄董興雲

活動整理:董興雲

一、教研活動的過程

1、討論如何設計問題:

王化雨:先展示王蓮託人的照片,在展示輪船載貨的圖片進行比較,讓學生猜想浮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申曉明:讓學生用手將空易拉罐回口朝上慢慢按入水中,問:手有什麼感覺?水面高度有什麼變化?這些說明了什麼?

王廣坤:申老師的方法很好,是不是在加一步,讓空易拉罐裝滿水放入水中下沉,這樣學生就很容易想到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了。

秦永勤:我以爲讓學生做橡皮泥小船也可以,比一比誰的小船承載的“貨物”多,然後問:多的原因是什麼?

二、在教研活動中我們有了新的困惑

學生如果沒按我們設計的思路進行思考,又該怎麼辦?

三、教研活動心得與總結

李愛民:學生既然較難將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聯繫起來,我們就應充分安排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結合問題的引導,學生容易將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聯繫起來,教師可在此基礎上向排開液體的重力歸結。我以爲實驗探究可分爲兩部分:先探究浮力的大小,後探究排開液體的重力,再將其綜合起來。爲了體現結論的正確性,可將各小組的實驗數據彙總起來,整體分析,最後得出普遍規律。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突破了學生難以將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聯繫起來的難題。同時我們的教學水平也有了一個很大地提高!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2

本學期我校繼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這次教研活動有許多的新的值得學習的理念和方法,使自己在教學上有了很大的認識和體會。結合着我們教研組本次校本研究的活動展示來講,校本教研活動中的作課部分是按照這樣的過程進行的,先集體備課,然後小組成員分擔活動流程中的各個部分:

1、說備課理念

2、說教學過程

3、說備課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及改進

4、教研組成員作課

5、課後反思

6、課後總結

7、小組成員點評。

各部分聯繫緊密,緊扣文本,爲教學服務。

我最大的`收穫來自集體備課,我們組的集體備課在立足於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在充分理解教材、學生和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積極商討教學方法共同研究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同時兼顧學生的基礎和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真正實現資源共享,通過交流研討進行探討充分發揮集體力量,挖掘全組老師的智慧,形成教學的合力。結合課文在集體備課中我們研究過後達成如下觀點:首先這是低年級教學,應該通過聯繫實際,爲學生創設情景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其次在教學語言上要注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用接近兒童的語言,這樣學生更易接受。特別是在創設情景這個教學設計上,老師們積極行動集思廣益,設置符合教學內容的多種情景,爲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足了鋪墊。集體備課帶來成效是立竿見影的。各位老師都將自己教學中的優點展現給了大家,又從別人那裏吸收到更多的有益信息,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都有較大的提高,教學能力也有了質的飛躍。

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我們還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引課的藝術:引課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如多媒體教具,掛圖、設問等,一定要有創意。

2、教師設計學生表演這個環節,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更深入的理解文本。

3、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學,配上音樂錄象等,把抽象難以理解的問題,利用形象的動畫設計,使學生很容易接受並加深理解。

總之,在教學中,一定注意從學生的興趣着手,通過各種手段,使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在採取以上各種教學手段的每節課的教學之前,做好集體備課部分,隨時發現問題,隨時共同探討解決。通過這次的學習、討論,自己深有啓發,對於每節課後,也要寫出詳細的教學反思,有情景描述、問題分析、對策構想,既要針對教學的閃光點、失誤點、困惑點進行反思,使之具有針對性,把反思在集體備課結合起來,再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通過學習,自己認爲集體備課是是校本教研中各自提升的酵母菌,滋生了教學火花。是教師專業素質提高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3

20xx年12月19日上午由縣市教研室生物學科教研員統一組織,市教研室主任王德明親臨現場對本次活動進行評估指導的主要由各縣中學備課組長組成的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在樂安一中進行。

本次活動的新課標生物集體備課市教研室主王德明同志親自主持,臨川一中陳光星老師做了《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學案設計的報告,並上了這節的觀摩課,同時樂安一中萬老師也上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觀摩課。

活動中,老師們暢談了對新課標的生物課如何上的看法,指出新課標生物課課中存在的問題及困惑,大家探討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對兩位老師的觀摩課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各位老師積極交流互動,氣氛熱烈、融洽。下面談談我參加這次集體備課的心得體會。

一. 要有科學合理的方法

新課標形勢下的課如何上,我們都是沒有經驗,但感覺應該有新的理念,要新老方法結合,要有科學性,合理性。不同的內容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二.集思廣益,博採衆長。

年級備課組要經常開展集體備課,因爲集體備課爲老師們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同事們進行教研交流,學生的學習,也利於我們教師自身素養的瞭解他人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長補短,推陳出新,這既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利於我們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

三. 上課形式可以靈活多樣。

我感覺新課標的生物課不必拘泥一種形式,我聽了很多課,大多數都喜歡用多媒體上,固然多媒體給學生有直覺感受,但很多還是老師把知識直接給了學生,還是達不到讓學生有敢於質凝,大膽探索的能力,所以我覺得教學方法要多變,可以在課堂,可以在多媒體教室,可以在實驗室,也可以在課外活動。

以上拙識淺見,望各位教師、各位領導多多指教!

3月8日,來自錦綸路小學、五處小學等鎮區的音樂老師10多人聚集我校,共同參與了湘教版音樂教研課《小傘花》

首先來說說教師: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大方得體;語言流暢、富有魅力;課堂上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對學生有很強的掌控能力。

其次來說說教學:《小傘花》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曲子。描寫的是雨中小朋友之間友情的。我們知道:音樂是一門集歌唱、鑑賞、表現和創造爲一體的綜合藝它和其他藝術一樣,是爲人民、爲社會服務的有力工具之一。

怎樣才能讓孩子輕鬆的學會這首歌?作爲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就是說要注重個性的發展,注重自信心的培養,讓學生盡情的表現,形成個性化的表演,恰恰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創造,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天地,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效果還不錯,我還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提供了儘量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幫助學生能夠運用自身的優點更好的參與到學習中去。音樂課堂就象一個小舞臺,能否讓學生盡情地在這個舞臺上表演,關鍵在教師這個“導演”能否搭好臺讓學生唱好戲。表演是小學生非常樂意參與的一種藝術活動形式,也是培養其藝術綜合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在這節課中我儘量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聽賞方式,開拓了他們的思維。

總體來講,本課的教學設計很合理,學生通過學習本課,知道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歌曲中附點四分音符的正確演唱和用力度變化表達思想感情,課堂互動環節中的設計也很巧妙,通過遊戲將歌曲中的符點四分音符掌握,並且能分別用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和悠長而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

聽了大家的討論,使我認識到,如何在新課程的引領下上好公開課,如何在新課程的協助下把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設計通過公開課的典型和示範的特點推動整個音樂教學的發展,是我們作爲一線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考慮和積極探索的。也希望我們能在新課程給我們提供的舞臺上盡情的“歌”,盡情的“舞”。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4

談談我們的“教研寫作”基層學校教科室的工作,以什麼爲抓手?老師們撰寫學科專業論文,職稱評定有要求;學校的課題研究,有上級教育科研部門進行開題和結題論證,乃至還有中期檢查,學校教科室只需配合。

近十年來,我們學校堅持不懈地把“教研寫作”作爲教科室工作的主要抓手,取得了一些成績,嚐到了一點甜頭。老師們的教育視野日漸開闊,讀書氛圍逐步濃厚,寫作水平不斷提高,獲獎和發表的文章逐年增多,學校的教育科研課題從一片空白到現有在研三級課題十一項,等等,這一些成績的取得,“教研寫作”功不可沒。

那麼,何謂“教研寫作”?

實際上,我們開展“教研寫作”評選活動,也不是一下子想到的,而是有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03年上學期始,我們開展了“校內教研論文”評選活動;06年上學期,爲促進老師們把學校下發的書籍和有關學習資料消化吸收,我們在全校教師中開展了“讀書心得體會”評選活動;06年下學期,學校申報了《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研究》課題,課題組在全校班主任老師中開展了“班主任工作案例”評選活動。

自07年上學期,我們把“校內教研論文”評選、“讀書心得體會”評選、“班主任工作案例”評選整合起來,統稱“教研寫作”評選。08年上學期,有老師提出要搞“校本小課題研究”,也將其納入“教研寫作”評選。

至此,對“教研寫作”的內涵,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面,我們有了如下理解:

1.從功用上來理解

“教研寫作”評選活動是一個羣衆性的、基礎性的平臺。所謂“羣衆性”,是指全體教職員工,不僅僅是指專職教師。所謂“基礎性”,是強調行動,強調身體力行,要開步走,要邁步行,要由此出發,至於水平、水準如何,並非第一重要。任何高遠的目標都有一個出發的基點。

教育是一種生活,這是杜威早已經說過的話。朱永新認爲——

教育就是生活,但我們更認爲它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須確保受教育的個體生命獲得充分的成長,必須實現社會對於一個未來公民的希望。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教育又不是簡單的生活,而是一種特殊的教育生活。這種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於學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裏父母和子女的溝通,在職業生涯中每個人的學習,都可以視爲教育的生活。所以,我們理解的教育生活,應該是面向男女老幼、從墳墓到搖籃的全人與全程的.。

我們認同朱永新的觀點,把教育理解爲:面向男女老幼、從墳墓到搖籃的全人與全程的。這樣,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將“教研寫作”理解爲面向全體教職員工的,而不僅僅是面向專職教師的。學校的後勤保障人員、行政科室人員、各級領導,都可以書寫自己的精彩人生、教育感悟,這些關於教育生活(面向男女老幼、從墳墓到搖籃的全人與全程的)的文章,對他人有啓示作用,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借鑑意義,同樣可以參與“教研寫作”評選活動。當然,用心工作、潛心讀書、認真思考是提高文章質量的前提。“教研寫作”評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

通過“教研寫作”評選活動的開展,提高教職員工的服務水平是長遠目標。而我們現實的考量是:每年或每學期,上級教育科研部門有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評選、教育理論論文評選、職業教育論文評選,還有其它教育行政部門、各級教育學會舉辦的論文評選,等等,“教研寫作”評選活動可以起到“備用庫”的作用。

2.從類型(內容、體裁)上來理解

從我們的“教研寫作”之名稱由來,我們大致可以把“教研寫作”的作品類型概括爲:

教育教學論文;教學後記、反思,課堂實錄;教材解讀;讀書心得體會;教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隨筆;校本小課題研究提出的問題和研究成果;教育敘事研究作品;等等。

我們對教研成果的表達方式的理解,既不窄化,也不泛化,更不神化。所謂窄化,是認爲教研成果只能是論文而且還必須有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所謂泛化,是把過多的東西裝入教研成果這個框,比如語文老師的無關教育的下水作文,教學總結、報告,工作計劃,等等;所謂神化,是指把教育科研看得太神祕,認爲自己不會寫文章(這在年輕老師比較常見)。

此處,我們注意了五點:

①本科畢業論文、碩士畢業論文,不允許參評。

②在研的課題研究產生的成果,鼓勵參評。“教研寫作”評選活動支持課題研究工作,爲其拓展獲獎途徑。但已經結題的課題研究成果,不準參評。

③關於校本小課題研究,我們簡化了程序,學校的規模不大,無需什麼開題、結題論證,但提倡教師之間跨學科跨部門聯合,基於本校,立足本校,爲了本校,提出好的問題,並紮實地開展研究工作,所產生的成果可以直接參評。

④關於教育敘事研究,提請老師們適當參閱有關資料(如:劉良華教授的《教育敘事——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有效途徑》)。

⑤不提倡純粹的精深的學科專業論文(這樣的文章如果投遞出去,學科專業刊物採用的機率很大,這也正是我校“教研寫作”的基礎性之所在)。

3.從字面上來理解

從字面上來理解,“教研寫作”是關於“教研”的“寫作”。

既然是關於“教研”的“寫作”,那麼“讀書心得體會”所讀之書就主要是教育理論書籍,參評的“讀書心得體會”應該是閱讀某一部(篇)教育理論名著的心得體會,應用某一種具體的教育理論的體會,“教育隨筆”應該關注某一個教育熱點問題的討論,對教育理念、觀念的錘鍊,等等。

4.從關鍵詞、句上來理解

對我校“教研寫作”的理解有以下關鍵詞、句:

①源自本人:親身的實踐,自己的思考。

②立足本校:對本校的教育教學實踐有指導、借鑑意義。

③呈現與錘鍊:教師對教育世界、事件的呈現,和對教育理念、觀念的錘鍊。

④關注與聚焦:關注教師內心的變化,聚焦教師生命狀態的理解和調整。

⑤發展與成長:體現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和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個人的成長曆程。等等。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堅持公正,先對經過初選的文章編號登記,再將文章上的作者信息用刀片挖去,進行匿名評選。

總之,我們的“教研寫作”期待全體教職員工多實踐、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關注自己內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到最佳——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5

前幾天參加了幼兒園男教師團隊大教研活動,從活動中我從一節課一個環節一個表情一句話都能夠感受到老師的一種深入一種熱情一種態度,這真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李老師的一節《動一動真有趣》真是感慨頗深,男老師的課確實有魅力,在我看來,很欣賞的一點,當然這是題外話,那就是簡單又不簡單。讓我感慨頗深的是教具的準備,其實什麼也沒準備,但是有一個環節老師說,小白兔跳到對面去,孩子們跳到了之後,老師問了一句,有胡蘿蔔嗎?小朋友們大聲說,有!然後就撿起根本就不存在的“胡蘿蔔”啊唔啊唔吃了起來,關鍵是孩子們還很開心。這就是老師的智慧與魅力。再就是孩子們的爬的環節,感覺輕鬆快樂又溫馨,同時洋溢着一種很美的感受,沒有任何表演或展示的痕跡。另外,目標簡單清晰,通過模仿動作提高幼兒跑跳爬的運動技能;提高幼兒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在剛開始上課的那個脫鞋的環節也令人印象深刻,關於習慣的培養,關於鞋子的擺放,老師的現場處理都可見並非一日之功。再就是通過各種小動物的一種要求,比如小花貓:高擡腿輕輕放,快與慢練習;小白兔通過直跳左右跳上跳等等方式進行練習;而看似一個不起眼的馬的動作,不但增添了樂趣而且緩衝了前後激烈的運動,更重要的是有意識的.設計讓孩子們避讓,制動,馬要跑得快一點,讓他興奮很容易,但是抑制很難,孩子現在的狀況,動作自控能力很難。同時老師們還交流了心率運動量等專業的體育知識。

在活動之後大家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那麼,我覺得最深刻的就是丁老師的一個拋磚引玉的問題,那就是這節課看似簡單,那麼到底是一個高結構的課,還是一個低結構的課,在討論中確實給了我們一個思考。我覺得課的結構高低關鍵在於對孩子的瞭解,對孩子興趣點的瞭解,所有的課都是建立在對孩子瞭解的基礎上的,有時候課程環節的設置是需要一種教育的直覺,無論多麼花哨的教學方法最主要是適合孩子。

關於科學課:這一節課我的收穫來自於大家對於科學課的嚴謹態度。下面是一些受益頗深的句子:放了就活緊了就死;空間的距離很重要;教師的角色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導着;凸透鏡與放大鏡之爭;前科學概念階段,跟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自主探索;和孩子拉近紀律要臉皮厚蹲下來心理上個性;多提思維性的問題;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有很大的收穫,期待真正有效的教研能夠常常指導我們的工作。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6

10月29日,在鄉領導的帶領下,我們語文教研組成員聆聽了兩位教師的語文課堂教學。兩位教師的課各具特色,讓我學習、思考的東西太多太多。下面談談我這次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上課的老師在上課之前都善於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上課不僅是信息傳播過程,更是一個心靈交匯的心理場。如果教師和學生在情感上沒有溝通,一堂課的效果是不會得好的。這些活動不僅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有的滲透了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有的激發了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二、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注重培養學生語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深入思考。抓住重點句子反覆品讀感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課堂質樸、紮實。

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爲學生,紮紮實實促發展,以簡化的教學環節,簡單的教學方法,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理念在本次課堂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兩位老師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讀出不同角色的語氣語調,在讀中進一步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讓我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業務水平,爭取成爲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讓學生、家長和自己滿意的教師。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7

光陰荏苒,轉眼已到期末。本學期,語文教研組的工作,在全體語文教師密切配合下順利開展,教研組以學校工作爲指導,認真總結、反思,深入探索課堂學習的有效途徑,不斷促進語文課堂質量的全面提高。現將本學期所做的具體工作、成績與不足總結如下:

一、優化教學常規

1、制訂教學計劃

開學一週內各備課組認真制訂好教學計劃。

2、精心備課

(1)加強在個人備課基礎上的集體備課。教師在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的基礎上,重視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的備課形式。

①集體備課的基本程序:個人初備——集體研討——修正教案——重點跟蹤——課後交流。

②集體備課要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四研究”(研究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研究“雙基”能力的訓練、研究教法與學法、研究學情與對策)和“五統一”(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難點、統一作業量、統一檢測內容)。

(2)授課前認真編寫教案。

(3)做好課後小結和分析,及時總結經驗,反思失誤及其原因,尋找對應策略。

(4)在本學期的教案檢查中,我們組十三位老師,有十二位得優,一位優減。

3、認真上課

作爲語文教學,課堂上我們力求做到:①教學目標明確。

②教學容量和課時安排合理,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③教師做到善“啓”善“導”,創設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學方法恰當。

④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⑤閱讀課上要留有讓學生感知、朗讀和背誦課文的充足時間,使學生在課堂既能“書聲琅琅”,又能“議論紛紛”。

⑥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使各類學生學有所得。

此外,教師在課堂上要有一定的教學機智和教學應變能力。重視指導學生記好聽課筆記,並對聽課筆記作檢查、評價。

4、規範作業

(1)佈置作業以學生的實際爲依據,作業的難度、數量適中,注意作業形式的多樣化及分層佈置。

(2)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次,其它練筆不少於1萬字。每次作文,訓練目標力求單一、具體。

(3)教師及時、認真批改學生作業,重視作業講評,講究批改實效。每次批改有成績和日期,有訂正。

5、搞好分層輔導

(1)、輔導要分層次。指導優生要深化知識內容,發揮特長。對中差生要有輔導計劃,分析原因要中肯,措施要得力。輔導形式可多樣化,大多數的問題集體輔導,個別問題個別指導,也可採用提供資料、小組共同學習、同學幫助等辦法進行。

(2)、切實抓好語文綜合性學習和課外活動:本學期因時間較緊,我們主要以年級或班級爲單位,開展了以下一些課外活動:硬筆書法比賽、講成語故事比賽、古詩文背誦比賽、作文比賽等。

6、重視教學評價

(1)、教研組老師極重視評價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率、鞏固率和運用率。及時檢查教學效果,重視教學反饋。

(2)、評卷後統計必要的數據和各題得分率,進行試卷和教學質量分析、講評,並及時查漏補缺,進行鞏固練習在教學常規中,我們立足對教材內容,班級學生特點,教師個人教學風格特長等進行研究,目的是想通過有效的教學規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二、提高學科成績

去年,教科所設立了教學質量優秀獎,我們教研組三個備課組各項指標,均符合申報條件,學校將三個語文備課組同時送報,這也是對我們教學成績的一種肯定。

這學期以來,學校總共進行了三次測試,每次測試結束,教研組、各備課組都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以半期考試爲例,根據各種統計數據,我們分析後,得出以下結論:

1、三個年級語文的總體得分較好,優生率、平均分都高於總分優生率、平均分,但仍不夠理想。

2、三個年級同等層次班級積差均未超過10分(初一年級積差在5分以內)。

3、越往低年級,寄宿制班平行班的優勢越弱。

針對這些情況,並通過對試卷的仔細分析,我們認爲: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應注意三個問題:

1、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強調語言的運用。

2、加強閱讀訓練,既要立足課本,更要面向課外,擴大閱讀面。

3、作文要注重基本功訓練,錘鍊能力,提高學生寫作品位。同時,把週六寄宿制班的輔導課高效率利用起來,或作統一測驗,或作專題強化訓練等,基本統一安排內容,力求不斷提高學科整體成績。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8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中心校組織的在學校的英語教研活動。三位老師的精彩展示,對我來說是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胡老師教態自然,輕鬆熟練。可見在備課方面用功之深。教學過程中環環相扣,深入淺出。上課前在黑板上板書的表格,在教學中起了重要作用。整個課堂顯得完整,首尾相應。我個人覺得稍微有所不足之處的是可以在精心處理一下PPT。胡老師這節課講了兩個部分Let's try,Let's talk。這兩個部分講的都很好。但是這兩個部分的銜接不是特別完美。

二、李老師聲音清晰動聽。剛開始的教學有一點點冷場,但隨着李老師的精彩教學,學生激情慢慢被調動起來。這一節課李老師用了多種單詞,短語學習形式。讓學生充分的讀記。教學過程環環相扣,課堂上孩子們激情澎湃,聲音洪亮。相信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學生一定能完成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李老師的課,精準的抓住教學重難點,發音十分準確,非常值得我學習。

三、王老師教授的三年級,因爲是低年級,特別重視學生的接受能力。有豐富的.肢體動作。三位老師能夠全程英文進行授課,非常值得學習。學生良好的表現,也是邱莊學校的亮點,教出優秀的學生是我們每一位老師的追求。

通過這次聽課,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方法,對比反思我自己的不足之通過這次聽課,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方法,對比反思我自己的不足之處。對自己的課要多下功夫,多向優秀老師學習。爭取讓自己有更大的提高。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9

昨天按照慣例,下午第四節課進行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這次教研活動首先對每位參會的老師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明六好以及雙創活動的背誦進行了檢查,接着就高三年級如何在最後的一個月時間進行教學工作進行討論。

高三老師就自己帶的各班成績進行分析,成績低的原因主要出現在該對的題目做不對,而不是難題做不出來,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基礎知識不紮實。很多學生在最後的一百天中,採用題海戰術,做不完的卷子,寫不完的題目好像是衝向高考勝利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做再多的題目,如果不能對題型考察點加以總結,也只是一個做題的機器,並不能運用好知識。

所以,高三畢業班的老師決定最後一個月從基礎抓起,讓學生迴歸課本,學案,多看做過的題,多總結考察的題型知識點與這類的題目應如何解決。但是看課本,是否會看課本又是一個大問題,很多學生都是這節課拿出課本來從第一頁開始翻,下次上課還是拿出來從第一頁翻,這樣非常浪費時間。上一屆的畢業班老師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讓學生限時限量的去看課本和課後題,強化公式以及一些模糊知識點的記憶。在這裏,我給出了自己的一點提議,讓學生拿出這節課要看的課本,自己總結這本書要考察的知識點,會出什麼樣的題型,這些題型對應的解題思路,讓知識點帶動着去看課本,這樣就不會茫無目的的亂翻書。同時,志剛老師決定自己組兩三套卷,專門把一些既簡單又考察少的高考考點弄到一起,避免思維定式,以防高考出現這些題目後學生們蒙場。

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知識掌握的程度已經不會有太大的提升空間,老師們還建議多關心學生的.心理情緒,因爲高考考察的不只是對知識點的掌握,還有心理素質,所以老師們在最後一個月的時間內還要多觀察學生的心理波動,及時溝通,這樣才能在高考這場無聲的心理戰中不輸在跑線上。

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更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多反思多總結是一個人進步的前提,每次和這幾位資深的老教師參加教研會都會學到很多自己想都沒想過得問題,提升自己教學上的能力。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10

我園開展了美術教研活動,美術老師都要上一次教研活動課,這段時間是小班和大班的教研公開課。聽了那麼多的教研課,覺的各有千秋,我較爲欣賞的是小一班黃嘉慧老師那一節《可愛的蟲蟲》,和大二班陳秀芳老師執教的《花花煞。下面是我對這兩節課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首先說說《可愛的蟲蟲》,我覺得這節課老師的構思和大膽創設是很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鑑,老師的課前準備也很充分,有新買的絲襪,,報紙,顏料等,準備的材料新鮮,能吸引到孩子。但在孩子操作的過程我發現一個問題。很少孩子能獨立完成一條毛毛蟲,孩子會把報紙搓成一團,塞進絲襪裏,但不會用橡皮筋把絲襪紮好。都需要老師來完成扎橡皮筋的這一環節。老師在設計這一環節時可以用更簡單的方法,儘量讓幼兒能獨立完成作品。這樣的一節課對孩子的掌握可能會更好。

《花花煞這一節課我認爲老師的設計很有創新。手工繪畫相結合,完成手工後讓幼兒去設計雨傘的圖案,這既起到繪畫的作用,又能發揮幼兒設計的想象思維。幼兒大部分幼兒都能按自己的設計思路去完成。我覺的'老師在出示示範的傘,出示後可以把傘展出來,而不是出一把收一把,全部傘展出後引導幼兒瞭解傘有各種不同的花紋,顏色,形狀等都可以不同。這樣就可以擴展幼兒思維。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當然,在這次的美術教研中讓我深入的瞭解到美術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教法,在每一個課題都有它的延伸和挖掘的價值。在今後的美術教學上我會多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掌握更多更好的繪畫技能。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11

在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第3、5周,南京市教學研究室安排了語文、化學、音樂三門科學的中學教研活動。我是南航附中的一名音樂實習生,所以跟着我的指導老師,也參加了這次教研活動。

20xx年9月15日早上8:30,開展了音樂學科的教研活動,這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是:“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評比”,參賽選手分別是:張凌菇老師(六合區竹程中學)、劉玲玲老師(六合高級中學)、姜旻老師(旭東中學)、楊雪蓮老師(大廠高級中學)。點評人:張薇老師(九中)。

參加了這次教研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每位參賽老師都有他們的過人之處,都值得我們學習。張凌菇老師的課題是“森林中的回聲”,教學過程中的遊戲環節找手絹,很有意思。遊戲規則是這樣的:把手絹放在臺下一位老師的抽屜裏,請另一位老師來找,其餘人都充當觀衆,當這位找手絹的老師越接近目標(手絹)時,觀衆的掌聲就越響,反之越輕。這個遊戲主要用來說明音樂的力度,強弱的感覺。若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實施,一能調動同學們的氣氛;二能使同學們掌握知識。我覺得這種方式的教學對我很有幫助。

劉玲玲老師教學中的亮點,我認爲是她的導入部分。她的課題是“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她的導入是這樣的: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幅圖片,6張少數民族的人民圖片,然後進行對少數民族服飾的辨別,從而知道分別有哪些少數民族。其次放音樂,視頻,或朗誦一段話讓大家感受這是哪個民族。例:放音樂吉祥三寶===》蒙古族;一段具有藏族民族特徵的且描繪性很強的文字配上朗誦===》藏族。我覺得她的導入環節很精細化,一目瞭然,很清晰。

其他的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他們的教學過程都非常精彩,讓我學會了很多方法,包括怎樣提起學生的興趣,怎樣把問題引導的更透徹。

最後南京市第九中學的張薇老師對這次教研活動做了思考。她強調了三大點:

一、開展關於“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1、開展關於“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活動,既是對過去課堂教學的整合與提升,更是對當前課堂教學的思考與改正。

2、開展關於“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活動,是落實課程理念,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

3、開展關於“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活動,就是要堅持以“人的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教學工作符合教育規律和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

二、開展關於“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活動的要求

1、素質教育的定位

2、素質教育的功能

3、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

要做到特別關注全體、全面、全程

三、精細化教學的“五個精細”

1、精細學習目標

2、精細問題設計

對學情和教學內容的解讀要深,問題的針對性、有效性要強,一步步引導。當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比較難回答時,老師還可以選用選擇題的方式,縮小範圍,更容易讓學生理解。

3、精細的互動生成

互動環節是最能調動學生興趣的,是最能活躍課堂氣氛的`,強調“三預”,預見,預備,預派。預見學生會有的困難,例:預知學生對力度的理論理解很困難,可以採取用擊鼓的方式,引導學生,加強理解。預備即爲課堂做好充分的準備,保證45分鐘教學內容的豐富。

4、精細的自主體驗

教師通過自我實踐體驗學習內容,實踐分爲操作和演練兩個部分。

5、精細的評價矯正

即精細教學化的反饋環節,做好總結與反思。

在聽完張薇老師的指點後,我受到了更深的啓發,尤其是“五個精細”,個個說到重點,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未來一個半月的實習時間內,我肯定會繼續積累經驗,努力悟透這五個精細,爲以後的工作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希望在實習期間可以多參加些這樣的教研活動,我受益匪淺,不僅將理論運用於實踐,而且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實習期間我們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想法,跟他們溝通,才能在課堂上呈現精彩的互動環節,尋找切入點,激起學生的興趣。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12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教師,只有教師切實改變教育教學行爲,進一步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課程改革這一宏偉工程才能得以順利實施。而教師業務提高的首要途徑就是校本教研。

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全體語文教師的努力下,我們語文教研組抓住課程改革的契機,以新課改理念爲指導,以“三疑三探”課堂模式的探索爲着力點,以打造“有效課堂”爲目的,以促進教師、學生髮展爲宗旨,開展了踏實有效地校本教研,取得了一定得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紮實學習,踐行教育理想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教給學生一瓢水,教師首先應該是一條長流常新的小溪。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爲“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爲了提高語文教師的文化素養、專業技能,我們在深入學習研究《語文新課程標準》、《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的同時、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學習培訓,並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教研工作計劃。通過紮實有效地學習,教師不僅理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而且通過讀書,教師的心靜了,能發現教育的快樂、發現自我價值了。我們學習的效果也體現在教育局舉辦的骨幹教師考試中,我們學校入選的三位語文教師全部過關,並且取得了優異成績。

二.創新常規,營造和諧氛圍

1.集體備課“高效”

爲了能充分挖掘每位語文教師的潛能,發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我們非常注重集體備課。每週兩次的集體備課時間,做到有內容、有中心發言人。同一學年教師共同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共同研討教學策略。大家一起學習、研究、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同時,學校爲了讓教案不再成爲教師的負擔,在寒假我們就開始籌劃教案改革。本學期我們採用“三七補充式”教案,即:“三的部分”是課型、三維目標、教學策略、課外引入的課程資源由教研組共同研究制定,(確定方式:利用假期時間,每位教師把自己認領的單元內容備完,開學後組內教研確定)並上傳到學校網站語文備課文件夾中,大家對這一部分內容可以自由選擇(可以打印,也可以直接複製到自己文件夾裏);“七”的部分要體現個人的教學特色,主要是課堂設計(情境創設、課堂流程、拓展運用、作業等),這一部分也要上傳到自己的文件夾裏,同時也可以採用活頁夾的形式打印下來保存。

第一輪迴是不省力的,甚至有些費力。但我們下一個循環的時候,或者下個學年升級上來的時候,就可以自由採用已經上傳的教案,特色部分自己可以增添修改,平時所用的資料就可以蒐集到活頁夾裏反覆使用,我們查教案重點查課後反思。這樣一年下來,我們就把三年的教案都寫完了。通過語文組的團結協作,我們的教案具有時效性、創新性和適用性等特點。教案改革既符合教學實際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給教師更多的思考問題的空間。更重要的是達到了網上交流,資源共享的目的,更好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2.課堂模式“奇效”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把教學活動變成一種發展人、創造人的活動,纔是教育的本質和精髓。爲此,我們採用了“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按照“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拓展運用”這四個教學環節安排我們的授課流程。

“設疑”是課堂教學的主線,學生有疑而發,不斷地設疑解疑。“探究”是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自探、合探、再探,學生的學習變被動接受爲主動參與。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通過方法的引導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在這種課堂模式當中,我們強調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自主探究,化被動爲主動;通過交流展示,爲學生搭建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通過小組合作,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遵循着“三講三不講”的原則(“三講” 即講學生自學和討論後還不理解的問題、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的問題、講學生質疑後其他學生仍解決不了的問題;“三不講”即學生不探究不講、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講之前不講。),教師已經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發現這種課堂模式讓新課改理念看得到、摸得着、想得清。這種課堂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同時養成敢於質疑、善於表達、認真傾聽、勇於評價和不斷反思的良好品質和習慣。

現在的語文課堂已經大變樣,真是笑聲、吵聲、讀書聲、聲聲悅耳;哭臉、怒臉、氣臉,臉臉動情。學生也敢大聲的喊出:“老師我愛死你了”的豪言壯語。通過課堂模式的改革,融洽了師生關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能力。

3.教學研討“實效”

“推門課”“研討課”“展示課”“彙報課”等形式,使教學研討更有時效性。

“推門課”早上上班後由校長點課,通知組內成員,針對課堂模式實施情況、授課當中遇到的問題開展探討。這種常態課的檢查,使每位教師都能認真的對待每一節課。在研討中,大家都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經常爭得面紅耳赤。通過這種碰撞,教育的智慧不斷閃現。出現的問題不再是授課者個人的.事,而是組內成員的共同責任。

“研討課”每人報一節課,組內成員和學校的其他教師都可以參與到組內教研中來。

“展示課”在研討課的基礎上,每個教研組推舉一名教師展示,全體教師評價打分。

“彙報課”是針對青年教師。

在各種類型賽課中,我們認真抓好了“集體備課、組織聽課、反思總結”等環節,共同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促進了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爲教師搭建了成長的平臺。

4.評價方式多樣

教師評價:業務考覈、專業知識測試(去年就已經在做,每學期進行一次和學生一起走入考場)、課堂評價(課堂評價標準)、學生評教、教師參加的各級各類競賽

學生評價:星級學生、優勝組(一般都採用競賽的方式評價小組,把個人納入到小組中考覈,學習小組長每週評選一次,由表現有突出進步的同學擔任)

三.“藍青工程”,促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爲了完善我校青年教師的培養體系,積極促進我校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培養一批具有較高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人文素質的青年骨幹教師,更好地爲學校教育事業服務,我校實施了“藍青工程”。

培養目標和方式是:採取名師指導、自我修煉提高等方式,用三年時間把青年教師培養成具有獨立承擔本專業學科循環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能力、具有教育科研能力的骨幹教師,完成“一年入門,兩年勝任,三年骨幹”的培養目標。

實施措施:採用集中培訓、自學提高、統一考試、外出學習、“藍青結對”等多種形式進行。

1、集中培訓:①每週一次教學研討會;②教學展示課;③培訓講座;④經驗交流會。

2、自學提高:①依據學校統一分發的學習資料,按照學校制訂的學習計劃在規定時間自學完既定的學習內容。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教學論文的撰寫等。

3、統一考試:不同階段的考覈形式不同,如:標準試卷、問卷調查、答辯、論壇、課堂教學評析、班會課及學生綜合素質展示等。

4、外出學習:分期、分批選派積極鑽研的教師外出學習先進經驗,昇華爲適合我校的教學策略。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13

這次參加了我校教研組組織的畢業班教研活動,本次教研活動對於我而言,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令我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參加本次教研活動之後的心得體會。

通過聽評課發現,教師的教育觀念得到更新,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教師與學生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顯著增加。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學生反映,自從開展“四有”課堂教學以來,學習興趣提高了,對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更深了,學習成績逐步提高,學習信心明顯增強。本次活動中,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師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使之明確學習目標,掌握學習重點,同時,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思考,爲學生自主學習鋪平道路,使我們的教學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

二突出重點內容進行講解,表現爲學生會的不教,學生不會的`儘量讓學生自行解決,教師少講精講,只做點撥性的引導。重視學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情緒狀態對教材進行處理,充分體現教師是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指導,達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集體觀念,建立集體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

四有效的課內知識技能訓練,在課堂練習中有效地形成基本技能,掌握知識。提高練習中學生運用新知識新技能,促進學生有效地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讓學生通過緊張的口頭或書面練習來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向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深化。

在以往的教學當中,不少教師承受着高消耗而低效益的迷惘與困惑,而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普遍存在怕學厭學,甚至棄學的現象。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困窘呢?如何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爲教學中可操作的模式?探索教師教學觀念方式以及學生學習方式改變的有效途徑,探索適用於不同層次學生髮展並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縣教育局教研室提出了“四有”課堂教學模式,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自從提出“四有”課堂教學模式以來,我參加的幾次教研活動,都在不斷的開展關於“四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教研活動。“四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以學生爲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扮演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重視有意義的教學,強調以學生爲中心。教師的教是爲了促進學生的學,教服務於學,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四有”課堂教學模式體現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激發了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和形成關注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調動了學生全過程參與學習活動和內化課堂知識的主動性,促進了生生間師生間的合作交流互相溝通,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通過實施“四有”課堂教學模式,使我真正實現跳出僅考慮“怎樣教”的圈子,轉向考慮“學生怎樣學”,徹底解決多年無法改變的“滿堂灌”現象。“四有”把大量的課內時間用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用於教師的個別輔導和及時反饋,真正實現分層教學的目標。

總言而之,本次教研活動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尤其在“四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方面,相信自己在今後的實際教學中做的更好!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14

本學期,語文教研組在教導處的直接領導下,在全體語文教師密切配合下,以新《__標準》和學校總體工作爲指導,認真總結、反思,深入探索課堂學習的有效途徑,不斷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爲目標,結合學科自身的特點,紮實有效地開展了工作:

一、學好理論、更新觀念、提高素質

1、教研組每位成員認真學習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__標準》,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和學生觀;

2、教研組每位成員均至少閱訂一份語文報刊;

3、教研組每位成員均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並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努力做到了:自覺學習理論,深入研究探索,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撰寫論文,使理論學習落到實處,卓有成效;

4、繼續加強學習,進一步轉變觀念。平時正常開展備課組活動,師徒結對活動,每位積極參與教研組、備課組的公開課、研討課,積極聽課、思考,努力做到跨學科聽課,通過上課、評課、聽課,努力提高了教學水平;

5、利用光盤,學習特級教師的報告;

6、學習特級教課堂實錄。

二、狠抓常規、改革教學、提高效率

落實學科教學常規,重點是抓課堂教學常規的落實。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關鍵是落實常規,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陣地。本學期,在對照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認真學__經驗,牢固樹立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革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新穎、活潑、開放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堂教學追求創設和諧、寬鬆、民主的教學氛圍,重視創設教學情景,激活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決做到面賂全體學生,照顧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1、制訂教學計劃;

2、認真上課;

3、規範作業;

4、搞好分層輔導;

5、重視教學評價。

教研心得體會範文15

11月13日,全國小學名師於永正老師再次來到濟北小學參與我校的教研活動,對我們進行了爲期三天的寒假培訓。能夠與於永正老師一起研討教學,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於老師與會場的老師們進行交流互動,一起研討教學,研討氣氛濃厚。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手把手的指導,讓我切身感受到於老師在語文教學上的深厚功底和對語言文字的獨特理解,特別是他嚴謹的治學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於老師特別注意教師的教學態度,表示在對教材的挖掘和朗讀指導上。他說一個人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家長對小朋友負責,老師對同學負責。走進文本,走進同學是語文老師的責任。他說練朗讀就是老師走進文本,於文本對話的過程。於老師一句一句地教我們朗讀,指出了很多缺乏。他說老師要上好課,首先自身要明白,做個明白人,否則怎麼教同學。敏銳的語感,加上高度的責任心,就一定會成爲一個好的語言醫生。他特別指出了一些浮躁不實的現象,強調了嚴謹的治學態度。

於老師在教學上非常紮實細緻,從他對待板書上可見一斑。他一筆一畫、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們寫字,指導到位,非常細,細到每一筆畫的高低、長短、寬窄。於老師說,老師就是同學的.典範,所以老師的字一定寫好。字是人的第二張臉。第二張臉是練出來的,今後要加大練字力度。

於老師的教學功底是他對語文教學不懈追求、勤於積累的結果。他告訴我們要勤奮善思,要有思想,會考慮。考慮出主意,考慮出華章,考慮出好課。老師要多寫教學隨筆,不寫不成才。他隨身攜帶筆記本,每次參與我校的教研活動都認真聽取老師們的發言,隨時記錄下來。於老師以親身實踐告訴我們,大師是靠積累提高練出來的,要想在教學上有所作爲,就必需付出辛苦和努力。

於老師對作文教學很有心得。他認爲作文教學要做到關注細節,關注小事,把細節寫細,把小事寫大。選材要廣,善於觀察。可以由仿到創,通過範文引入、模仿起步。老師的指導很重要,要教給同學寫作方法:對話要分段,層次要清晰,字跡要工整,標點要過關。老師要寫下水文,教師練筆就是最好的備課。

關於如何教語文,如何讓同學學好語文,於老師提出了“三個積累”:

一、積累語言

1、教師要有遠大的目光,有遠見。學語文就是學語言,一定要讓小朋友好好讀書,背下來。學會積累。積累語言要有課內到課外。擴大閱讀面,增大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整本的書是牛奶、牛肉,能健身;報紙、雜誌是清茶,清新、鮮活。所以讓小朋友都讀讀。閱讀時要指導小朋友關注作者的感受,比喻就是作者的感受。

2、要激發小朋友的讀書興趣,養成習慣。壞習慣不學自會,好習慣的養成卻並不容易,開始可能要帶有強制性。老師要給同學量化,比方每天讀書不少於20頁,做好摘抄,老師要檢查,或者讓小組長配合老師檢查等等。

二、積累生活

生活就在我們周圍。老師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生活的眼睛,才幹引導小朋友去發現,珍惜生活,慢慢地形成觀察的習慣。比方適當開展活動,和小朋友一起爬山、釣魚、觀察山羊等,寫成作文,讓活動增值。每次活動就好比一粒珍珠,時間的長河就是絲線,時間長了串起來就是一串閃閃發光的項鍊。

三、積累感受。

書讀得多了,熱愛生活了,感受也自然而然地就多了。語文老師要有遠見,放長線,多讀書,會讀書,善於積累,在讀中學會表達,學會感受,豐富同學生活,會引領,善於發現、熱愛生活。

與於老師一起研討,每次都有新的收穫。於老師的教學態度、教學理念、教學功底和教學藝術,值得我們不時學習,並對照自身的缺乏進行反思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