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特教培訓心得體會

特教培訓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特教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特教培訓心得體會

特教培訓心得體會1

學習時間總是過得太快,又是三天的學習時光匆匆而逝,帶給我新的收穫、新的體會。

由於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在特校開展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開展卻是讓人有無從入手之感。樂山特校的周副校長關於“校本研修”的講座,從理論到實踐爲我們提示了今後開展校本研修的切入點和開展形式。周校長尤其強調了校本研修中的同伴互助以及聾人教師的培養,這對我工作的新建特校,很有借鑑意義。

10月25日下午,我們參觀了樂山市特殊教育學校。校園佈局合理,校園文化建設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從校門到公寓樓、食堂、教學樓無不體現出設計的精妙;從校園宣傳欄到每個班的班級文化,都體現出濃厚而溫馨的特教元素。到校時正是課外活動時間,學生們自發地在操場進行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整個校園呈現出活潑生動又井然有序的局面。校園教學區和生活區連成一體又相對獨立,既便於學生生活又利於教師管理。教室功能劃分很細,聽覺訓練室、言語訓練室、康復訓練室、律動室等特教功能教室一應俱全。學校的藝術教育落到實處,讓學生通過藝術表演這個舞臺展示自己的同時,還向外界宣傳了學校。學生在這樣的校園裏學習和生活,能夠學有所長,學有所用,使自己的生活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26日晚,這次參訓的`兩個班級進行了一次座談會,在會上不僅認識了來自全國18個省份的特教同仁,瞭解了各地特校的辦學現狀,還有幸聆聽了雲南曲靖、山東新泰等特校教學和管理的經驗交流。各省雖然省情不同,各特校辦學各有特色,然而我們的教育對象卻是相同的,這樣的交流互通有無,相互學習,尤其是新學校的老師能從老學校汲取辦學經驗。

華東師大張福娟教授的“個案研究”專題,非常細緻地論述了個案研究的研究對象和具體的研究方式,研究報告的寫法,這些爲我們特教老師進行教學科研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確實,每個學期的教學總結總是如出一轍,缺乏新意,這樣的總結對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沒有實質性的幫助。而對於學生的個案研究,既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訓練,又能提升教師科研的素養,正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應該在每所特殊教育學校推廣個案研究的方法。

隨着學習的深入,越來越感到自己特教知識儲備的不足,以後自己要多加強業務學習和經驗交流,並把學到的特教知識和技能更好地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

特教培訓心得體會2

很榮幸能參加這次由大理學院繼續教育培訓中心組織的特殊教育教師培訓項目。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專家的精彩講座,有學員的教學展示,有學員間的互動交流……回眸這十五天的培訓,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一、專家講座

精彩紛呈我有幸聆聽了專家的講座,得到了前衛的理論薰陶。教授幽默的語言深深吸引了我,講座的內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陣陣波瀾,不僅讓我瞭解到了當今特教前沿的教育教學改革動態,而且還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專家講授的一些教育教學實例中產生了共鳴,從而讓我能從理論的層次來解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一些現象。大理州特校校長給我們做了題爲《淺談特殊教育學校的管理》的精彩演講。他結合着他自己在特校所親身經歷過的一些事情,暢談了特校學生的安全管理、教育管理、教學管理、生活管理和特校教師的師德管理、教學管理、學習管理等話題。畢校長的演講幽默風趣,通俗易懂,他的一些觀點非常實在可行,令人心悅誠服。還有沈玉林教授所做的題爲《聾教育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的講座,沈教授深入淺出地向我們介紹了世界聾校語言教育的發展階段,闡述了當前國際聾校教育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全面地分析了我國聾校教育發展的現狀。聽了講座使我對聾教育更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這對我以後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另外還聆聽了大理學院褚遠輝教授題爲《教師與教育科研》的講座,褚教授主要從“教師從事教育研究的條件”來闡述“教師與教育科研”這一課題。聽了之後,使我深刻地意識到了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二、教學研討

共同成長培訓活動中,我們欣賞了大理州特殊教育學校五節語文課——《地裏的西瓜又大又圓》、《不該粗心大意》、《我和企鵝》、《決賽》、《打起鼓來唱起歌》,五位教師給我們呈現了精彩的聾教育語文和音樂課堂,使我們從中感悟很多。同時,我們團隊中的兩位學員教師的實踐課也非常精彩,通過集體討論、備課、製作課件,使我們對聾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低、中、高年級課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的膽量、睿智、鑽研精神,給了我無窮的榜樣力量。培訓活動中的每一次研討、每一次交流都是那麼真誠、樸實,大家在一起討論教學中的困惑,交流教學中的體驗,彷彿是彼此心與心的交流,更是大家用情感譜寫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

三、同行交流,共同成長:

本次培訓,匯聚了全省各地、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有經驗的中青年教師,強烈的求知慾使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爲每位老師提高自己教科研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我積極嘗試與其他學員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困惑。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長”.

四、展望特教的明天,用堅定的信念激勵自己

在培訓中,聽了專家對有關特殊教育的政策解讀,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國家乃至整個社會對特殊教育的重視與期盼,爲自己將要成爲一名特教人,要去做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我感到無比自豪,作爲景東特校成立的第一批老師之一,我更是驕傲。同時我深感我們這些特教人責任重大,讓那些特殊孩子過上有尊嚴的生活,讓他們的心靈充滿陽光將成爲我們今後要爲之奮鬥和努力的方向。

感謝給我們這次培訓的機會。作爲一名初涉足特教的老師,這次培訓爲我打開了一扇門,讓我開闊了視野,爲我今後的學習和以後更好地從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特教培訓心得體會3

“國培計劃”是我國一個大規模、高層次、高要求的教師培訓工程,具有示範引領、促進改革的重大意義和價值,能夠參加這樣一次高水平的特殊教育骨幹教師培訓,於我來說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雖然纔是短短三天學習,卻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感觸和震撼。

平時在教學中感到聾孩子普遍理解力差,學習能力弱,學過的知識不成體系,學得快,忘得更快,讓我很是困惑卻總結不出原因。遼寧師範大學的袁茵教授關於“聽障學生認知和語言發展與教育”的講座,讓我明白聽障孩子在同年齡同環境條件下與健全孩子認知發展上的差距,以及我們特校教師該怎樣針對聾孩子這樣的特點進行教育。袁教授用專業的術語,活潑生動的案例爲我們娓娓道來,既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又引導我以後該怎樣去遵循聽障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進行教學和語言訓練,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張楊老師的講座讓我們認識到“溝通與交往”課程的`重要性,以及聾校開展“溝通與交往”可以通過多渠道、多種方式進行,拓寬了我校今後課程開設上的思路。

由於我們的教育對象是特殊兒童,故而特校教師更易出現心理問題。徐建奇副教授針對特校教師職業倦怠和常見的心理問題,教我們怎樣擁有健康的心理,即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他人;悅納自己、悅納他人,把自我成長與他人共同成長融合起來。“一個老師教學水平低會對學生的發展有影響,但遠遠不如教師心理不健康對學生的影響大。”這句話值得我們每一個特教老師深思。

張文京教授的講座《個別化教育與教學》向我們展示了具體的個別化教育計劃和執行結果,讓我們明白個別化教育的重要性。張教授給我感觸更深的是:現在是我國特殊教育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今後的特校不僅僅服務於在校的少量學生,而是要轉變職能,成爲當地的特教資源中心,走進普校爲融合教育提供技術支持。這讓我們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們要擴大自己的知識範圍,努力鑽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肖敏老師的《聾校課堂溝通策略和案例分析》給了我很深的感觸,肖老師從特殊教育第一線老師的視角,以聾教育中的關鍵問題――溝通問題爲切入點,用許多現實的課堂實錄和案例,揭示了聾校課堂溝通的原因和規律,並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可操作的應對策略。在肖老師的講座上,我還聆聽到來自其他省份的特教老師的精彩發言,這些發言針對聾校溝通問題提出了許多可行性的意見,爲我今後的教育教學上解決與聾生的溝通問題提供了實質性的幫助。

作爲一個涉足特教時間不足三年的教師,這三天的培訓爲我打開了一扇門,讓我開闊視野,爲我今後幾天的學習和以後更好地從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特教培訓心得體會4

我很榮幸能參加由特教師資培訓中心組織的特殊教育教師培訓活動。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回眸這一次的培訓心得,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我有幸聆聽了專家的講座,得到了前衛的理論薰陶。教授深刻的語言深深吸引了我,講座的內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陣陣波瀾,不僅讓我瞭解到了世界前沿的教育教學改革動態,而且還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專家講授的一些教育教學實例中產生了共鳴,從而讓我能從理論的.層次來解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一些現象。

蘭州市特殊學校的王毅老師總結了現今特殊教育的背景和現狀,提出“潛能開發,缺陷補償”的理念。接下講述了特殊教育課程設置要求,確定學生的培養目標: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然後講到特殊教師職業特性,最後講到隨班就讀有效課堂教學。第二位老師白老師向我們講了化教學的涵義,長短期目標的確定方法。

以上兩位老師的講座使我們獲益匪淺。我們深入學習了特殊教育的有關知識,理解了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異同。使得我們在今後的教學當中獲得了特殊學生的正確的教育方法,對於特殊學生教育教學明確了方向。老師應該擁有一顆愛心,耐心細緻地教育好每一個特殊學生,讓他們能夠在普通學校、普通班裏獲得與正常學生同樣的生活和教學服務,拉近孩子們之間,師生之間的距離。今後,我們老師更應該爲每一個特殊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讓他們在學校生活得快樂,學習得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