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2017開展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2017開展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紮實推進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加大對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的隱患排查治理。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2017開展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開展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2017開展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1】

爲貫徹落實省、漳州、龍海重大安保活動工作部署和省、市主要領導批示要求,全面消除火災隱患,切實提高消防安全整體水平,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鎮政府決定從即日起至10月31日,組織開展全鎮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條例》《福建省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原則,堅持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充分發揮各級行業部門職能作用,全面發動基層組織,大力排查整治火災隱患,嚴厲查處消防違法違規行爲,嚴格落實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提高社會火災防控能力,全力維護消防安全形勢穩定。

二、責任分工

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按照行業管理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明確責任分工,落實職責任務

(一)政府責任。鎮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部署推進排查整治工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建立並落實以下六項機制:一是建立清單機制。要明確工作職責,制定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倒排時間表,逐一明確相關部門和各村(居)的具體工作職責、任務要求、時間安排。二是建立工作調度機制。每半月要通過工作例會、情況通報等形式,通報排查整治工作開展情況、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督促相關部門和各村(居)照單履職、照單排查、照單施策,確保按照時間節點推進排查整治工作。三是建立形勢研判機制。要在5月10日前完成消防安全風險評估工作,並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出臺解決消防安全突出問題的具體辦法、措施和計劃安排。要督促轄區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儲備可燃重要物資的倉庫以及火災危險高、規模大的重要危險源企業開展第三方消防安全評估,並根據專業評估報告,落實整改措施。同時,每月分析研判本地區火災形勢,並對火災易發、多發的區域和行業領域,採取針對性的火災防範措施。四是建立跟蹤問效機制。要將排查整治工作納入政務督查內容、納入領導督辦事項,採取明察暗訪形式,定期開展督查,加強過程監督,推動責任落實。對工作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的要予以通報督辦,責令改正。五是建立嚴防嚴控機制。要對重點敏感區域、場所採取嚴防嚴控措施。對火災事故易發、多發的區域和行業領域,要採取明察暗訪、聯合執法、突擊檢查、專家會診等各種形式,督促落實死看死守措施,封堵漏洞。六是建立工作問責機制。堅持權責一致、依法履職、失職追責、盡職免責。對不履行或不按規定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嚴肅追究責任。對於按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方式、程序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依法免於追究責任。

(二)行業部門責任。鎮直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福建省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若干規定》,組織開展本行業本系統的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等工作,全面掌握單位底數和火災隱患情況,切實找準消防安全風險點和薄弱環節,通過整治提升消防安全整體水平。在做好本行業本系統火災隱患排查整治的同時,東園派出所、綜治辦、民政辦等部門要深入推進消防安全社區創建活動;村建站要督促物業服務企業開展管理區域內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東園派出所要負責排查整治工作的技術指導和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消防監督檢查,加強與各行業部門的溝通協作,強化培訓指導和技術支持,要將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納入治安要素大排查專項行動內容。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條例》《福建省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若干規定》等相關規定,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三)村(居)責任。各村(居)是排查整治工作的直接責任主體,要依託社會綜治管理網絡,組織分塊立體網格化排查,切實摸清轄區三合一、小場所、出租屋、小作坊等場所底數,查明情況,並分類逐一建立臺賬,全面掌握各類場所存在的火災隱患。要發動基層網格力量,督促物業服務企業,組織開展“四清一查”專項檢查,即:小場所清違規住人,住宅樓道清違規存放電動車、摩托車和可燃物,住宅陽臺清可燃雜物,消防通道清違規停放車輛和障礙物;查違規用火、用電、用氣、用油。要紮實推進消防安全社區創建活動,實現“消防安全工作組織機構健全、工作職責落實、防範措施有力、基礎設施完備、幫扶措施具體、宣傳教育到位、火災形勢穩定”七個創建目標。要加強微型消防站建設,切實達到“三知四會一聯通,處置要在三分鐘”要求。要組織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工作,做好老弱病殘等特殊羣體、電動車火災防範、出租屋火災防範等針對性的消防宣傳教育,提高火災防範意識。

(四)社會單位責任。堅持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社會單位要按照《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組織開展火災隱患自查自改,對建築消防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測,定期組織防火巡查,定期開展消防培訓和疏散演練等工作。在此基礎上,化工等易燃易爆企業等大型企業要委託有資質的技術服務機構單位開展第三方消防安全評估工作。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要全面落實“六加一”措施,即開展一次消防安全評估、簽訂一份消防安全承諾書、維護保養一次消防設施、組織檢測一次電氣和燃氣線路、全面清洗一次油煙管道、集中培訓一次全體員工,在此基礎上,建立一支微型消防站,確保一旦發生火災,3分鐘內形成第一處置力量到場撲救。火災高危單位要按照《福建省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落實更加嚴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三、工作步驟

排查整治工作從即日起到2017年10月底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排查整治內容爲是否存在“三合一”;是否違規用火、用電、用油、用氣;消防設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消防安全出口、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等主要致災因素。

(一)動員部署階段(4月30日前)。各村(居)、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研究制訂具體可操作的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廣泛動員,層層部署。要將整治工作時間、範圍、標準和要求等情況向社會發布,發動社會單位開展火災隱患自查自糾工作,發動羣衆進行監督和舉報,營造良好的整治工作氛圍。要立足廈門會晤安保工作需求,對涉及廈門會晤期間維護全市社會面管控的各類安保力量、參戰警力、社會面管控的羣防羣治力量開展一次消防業務培訓。

(二)全面排查階段(5月1日至5月31日)。按照行業管理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排查整治網絡。各行業、各部門要根據行業系統特點,組織開展本行業本系統本領域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要以村(居)爲基本單元,依託社會綜治管理網絡,組織開展本轄區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全面掌握列管對象底數,建立名冊,逐一進行實名制排查,全面摸清消防安全管理狀況,逐一進行記錄,建立工作臺賬。在開展排查的同時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向受檢單位發放一份消防安全責任告知書、簽訂一份消防安全承諾書、開展一次消防安全培訓、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宣傳。

(三)集中整改階段(6月1日至8月31日)。對排查發現的火災隱患,各行業、部門、村(居)要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銷號清單,督促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責任到位、整改到位。對排查發現具有行業特點的火災隱患,行業主管部門要專門成立整治專班,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定準整改措施,倒排時間表,集中攻堅,確保隱患整治到位。對屬於重大火災隱患和區域性火災隱患的,行業主管部門和政府要加強協作、形成合力,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輿論等手段,逐個區域、逐個單位督促落實整改方案、責任和資金,並採取“關、停、改、搬、防”等行政措施,加快整改。要嚴格落實政府掛牌督辦制度,對於集中在城鄉結合部和村鎮,連片生產、經營和住宿的區域性“三合一”場所要作爲政府掛牌督辦的重點,組織力量緊盯不放,確保整改到位。要集中關停、掛牌、曝光一批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企業。

(四)嚴防嚴控階段(9月1日至10月31日)。各村(居)、各有關部門要加大督查、檢查力度,督促嚴防嚴控措施落實到位。黨的十九大會議等國家重大活動召開期間,對尚未整改銷案的重大火災隱患和區域性火災隱患,要採取果斷措施,該停產整頓的立即予以停產整頓,該關閉的立即予以關閉,該限制使用的立即予以限制使用。對違規住人、違規設置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的,要一律依法立即清理。對不放心的住宅小區和居民樓院,各村(居)要組織網格力量,開展全方位、全覆蓋、不間斷的防火安全巡查,並組織微型消防站現場守護。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鎮政府設立全鎮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辦公室(掛靠鎮消防聯席會議辦公室)。各村(居)、各有關部門務必充分認識排查整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排查整治的組織領導,落實整治責任。堅持問題導向,認真分析研判本地區、本行業的火災形勢,瞄準短板和薄弱環節,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方案並組織實施。

(二)統籌協調,序時推進。各村(居)、各有關部門要將省委省政府“四項行動”、市委市政府“六大專項行動”“三合一”場所火患清剿百日會戰等工作進行有機結合,統籌推進,倒排時序,按照“寧可有交叉、不能留縫隙”的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各項既定目標任務,實現“七個100%”:所有管理對象必須100%排查到位,所有安全隱患必須100%排查清楚,所有排查出來的隱患必須100%建立臺賬,所有隱患必須100%告知管理對象,100%落實整改責任人,100%明確整改措施和時限,100%銷號整改到位。

(三)協同配合,齊抓共管。要建立健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充分發揮部門合力,各村(居)、各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深入開展火災大隱患大排查。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要落實整改責任,務必做到火災隱患有人檢查、有人跟蹤、有人落實,整治做到不走形式、不留死角,閉環管理到位。

(四)強化督導,紮實推進。各村(居)、各有關部門採取“回頭看”、“找茬”和“挑刺”等形式認真開展督導檢查,重點檢查排查整治職責是否照單履職、火災隱患是否照單排查、隱患整治是否照單施策,切實推進排查整治各項工作的落實。

(五)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積極協調主流媒體、門戶網站,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加大對排查整治的宣傳報道,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形成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隱患整治的強大輿論聲勢。

各村(居)、各有關部門每個階段結束後5個工作日內報送階段工作小結,11月3日前報排查整治工作總結到鎮消防辦。

  【2017開展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2】

爲有效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建立完善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通知》(魯政辦字〔2016〕36號)等文件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建立完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通知如下:

一、總體目標

按照“精準治安”的理念和要求,準確把握安全生產特點和規律,認真分析安全風險大的行業(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快推行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立完善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實現關口前移、精準監管、源頭治理、科學預防。力爭到2017年年底,在全市構建形成點、線、面有機結合,市、縣、鄉三級無縫隙對接,實現標準化、信息化的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從根本上防範事故發生,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二、着力構建企業雙重預防機制

(一)推動企業全面建立完善風險分級管控體系。

1.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企業應當組織專家和全體員工,按照有關標準和規範,制定科學的安全風險辨識程序和方法,全方位、全過程辨識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行爲和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做到系統、全面、無遺漏。風險集中辨識階段於2017年6月底結束。

2.科學評定安全風險等級。企業應當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1986),綜合考慮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確定安全風險類別。對不同類別的安全風險,採用相應的風險評估方法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安全風險評估過程要高度關注暴露人羣,聚焦重大危險源、勞動密集型場所、高危作業工序和受影響的人羣規模。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爲1級(重大風險)、2級(較大風險)、3級(一般風險)和4級(低風險),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對各級安全風險,應當填寫清單、彙總造冊,建立風險管控檔案,形成“一企一冊”,並按照職責範圍報屬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備案。

3.有效管控安全風險。企業應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針對安全風險特點,從組織、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通過隔離危險源、採取技術手段、實施個體防護、設置監控設施等措施,達到迴避、降低和監測風險的目的。對安全風險分級、分層、分類、分專業進行管理,逐一落實企業、車間、班組和崗位的管控責任,尤其強化對重大危險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生產經營系統、生產區域、崗位的重點管控。高度關注運營狀況和危險源變化後的風險狀況,動態評估、調整風險等級和管控措施,確保安全風險始終處於受控範圍。

4.加強安全風險公告警示。企業應當建立完善安全風險公告制度,加強風險教育和技能培訓,確保管理層和每名員工掌握安全風險的基本情況及防範、應急措施。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分別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製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標明主要安全風險、可能引發事故隱患類別、事故後果、管控措施、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容。對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工作場所和崗位,應當配置現場應急設備設施和撤離通道,強化風險監測和預警。將本單位風險信息及應急處置措施告知相鄰企業單位。

5.防控職業危害。企業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說明,明示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作業現場應當配備職業危害防護裝備,定期檢查更新。依法爲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防護用品用具,監督從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加強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定期組織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和現狀評價,切實保障職工安全健康權益。

(二)推動企業全面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1.加強隱患排查。企業應當嚴格隱患排查治理責任,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部門和崗位人員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職責範圍、防控責任,推動全員自主排查隱患,並根據隱患排查整改情況及時完善更新隱患整改檔案。根據國家、行業、地方有關事故隱患的標準、規範、規定,圍繞本單位存在的安全風險,編制事故隱患排查清單,明確和細化事故隱患排查事項、內容和頻次,推行隱患排查治理“一企業一標準、一崗位一清單”,實現對隱患的精準排查。2017年上半年,全市在危化品、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冶金有色、涉氨涉粉、紡織、機械、人員密集場所等行業(領域)企業各選擇2-5家企業進行隱患精準化排查試點,逐步推廣。

2.強化隱患治理。企業對排查發現的一般事故隱患,應當立即組織整改消除;對重大事故隱患,應當在向屬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的同時,制定實施嚴格的隱患治理方案,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實現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撤出作業人員,並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誌,依法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防止事故發生。

3.加強事故隱患的信息化管理。企業應當通過全市數字化安全監管平臺,及時將本單位隱患排查治理信息錄入信息系統,全過程記錄報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提升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水平。2017年,全市非煤礦山、危化品、冶金有色、涉氨涉粉企業和建材、紡織、機械、輕工、菸草、商貿行業(領域)規模以上企業全部納入隱患自查自糾自報範圍,事故隱患自查自報率達到80%以上。

三、健全完善促進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政府監管體系

(一)加快構建企業分級管控體系。

1.建立完善企業風險分級管控檔案。各縣區要收集整理企業備案的“一企一冊”,建立本轄區安全風險“一縣區一冊”。市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收集整理本行業(領域)企業的“一企一冊”,建立“一行業一冊”。2017年6月底前,建立覆蓋各行業(領域)企業的安全風險“一縣區一冊”“一行業一冊”,自2017年7月起,每月定期更新。

2.實施分級分類安全監管。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結合企業風險辨識以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組織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整體評估,確定企業整體安全風險等級。推行企業安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企業,確定不同的執法檢查頻次、檢查內容等,實行差異化、精準化動態監管。對企業報告的重大安全風險和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按照分級屬地原則,明確屬地政府及有關主管部門、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加強督促指導和綜合協調,推動企業加快實施管控整治措施。對安全風險管控不到位和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嚴格依法查處。

3.強化標杆引領帶動。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分行業選擇一批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效果較好的企業作爲標杆企業,組織專家進行重點指導,形成一整套可借鑑、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做法。發揮標杆企業示範帶動作用,通過召開現場會、觀摩會等方式,推廣標杆企業的.安全文化、理念以及標準、制度、管理方法,以點帶面,提高行業(領域)企業整體安全生產水平。2017年年底前,工礦商貿行業(領域)絕大部分企業,交通運輸、建築施工、城鎮燃氣和火力發電等行業(領域)80%的企業建立起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二)加快構建城鄉公共領域風險管控體系。

1.加強城鄉公共領域安全風險源頭管理。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深刻汲取城鄉公共領域事故教訓,全面強化風險源頭管控。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充分考慮安全因素,注重城鄉規劃安全風險的前期分析,加強城鄉發展規劃與城市地下公用基礎設施規劃特別是石油天然氣管道、城鎮燃氣管線等規劃的銜接,嚴格高風險項目建設安全審覈把關,嚴禁違規在人口密集區建設高風險項目,或者在高風險項目周邊設置人口密集區。制定重大政策、實施重大工程、舉辦重大活動,要開展專項安全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和應急預案。

2.強化城鄉公共領域安全風險防控。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城鄉公共領域特別是車站、地下空間、公園景區、商場超市、學校等人員集聚場所以及石油天然氣管道、城鎮燃氣管線、建築堆場等城市重點部位風險源排查,根據風險分佈情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確定風險等級,彙總建立區域安全風險數據庫,形成城鄉公共領域風險源“一縣區一冊”“一行業一冊”。對不同等級的安全風險,要採取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實行差異化管理;對高風險等級區域,要實施重點管控。

(三)加快構建支持雙重預防機制的智能化信息化系統。建立完善全市數字化安全監管平臺,加強市、縣兩級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對接,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以平臺建設應用促進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加強風險和事故隱患信息化管理,企業應當通過信息系統及時錄入風險管控及隱患整改情況,履行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主體責任;屬地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利用該系統對企業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記錄、管理、分析、處置,對沒有落實管控措施的風險點和沒有按期整改的重大隱患,根據工作痕跡倒查責任,問責到位。加強對城鄉公共領域風險源的智能管控,針對可能引發事故的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加強遠程監測、自動化控制、自動預警和緊急避險等設施設備的使用,提升公共領域風險防控水平。

四、強化政策引導和技術支撐

(一)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推動建立雙重預防機制。以重點行業(領域)、高風險區域、生產經營關鍵環節爲重點,支持、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安全風險防控工程、保護生命重點工程和隱患治理示範工程,帶動企業強化安全技術措施。鼓勵企業使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等,推動高危行業企業逐步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有效降低安全風險。大力推進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將保險費率與企業安全風險管控狀況、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掛鉤,積極發揮保險機構在企業構建風險管控體系中的作用。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制度建設和部門聯合懲戒,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企業主動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

(二)充分發揮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對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促進作用。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引導企業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與標杆企業創建相結合,與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管控以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結合,在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創建、運行過程中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督促企業強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和年度自評,根據人員、設備、環境和管理等因素變化,持續進行風險辨識、評估、管控與更新完善,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實現雙重預防機制的持續改進。

(三)加強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培育和使用。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培育扶持風險管理、安全評價、安全培訓、檢驗檢測等專業服務機構,形成全鏈條服務能力,併爲其參與企業安全管理和輔助政府監管創造條件。加強對專業服務機構的日常監管,建立激勵約束機制,規範專業機構從業行爲。政府、部門和企業在安全風險識別、管控措施制定、隱患排查治理、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可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相關專家和第三方服務機構幫助實施。

五、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重要意義,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研究部署,分管負責同志具體負責推進,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內容、方法和步驟,落實責任部門,強化工作經費保障,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緊緊圍繞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抓住辨識管控重大風險、排查治理重大隱患兩個關鍵,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深化安全專項整治,推動各項標準、制度和措施落實到位。

(二)強化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重要意義、重點任務、工作措施和具體要求,推廣一批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先進典型,曝光一批重大隱患突出、事故多發的地區和企業,爲加快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創造有利的輿論環境。

(三)嚴格考覈問責。改進考覈方式,加強對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過程監督和考覈問責,把過程考覈與結果考覈相結合,從事後問責向事前問責轉變。對工作被動應付、體系建設落後的縣區,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嚴厲問責。建立健全事故倒查追責機制,對沒有及時發現、管控而引發系統性風險、區域性風險並釀成事故的企業和監管部門相關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