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教師師德徵文(精選5篇)範例

教師師德徵文(精選5篇)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徵文吧,徵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徵文的出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徵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師德徵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師德徵文(精選5篇)

  教師師德徵文1

傳道之人,必須聞道在先;塑造他人靈魂的人,首先自己必須有高尚的靈魂。縱觀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無不把德視爲最高智慧。從孔子到陶行知,從柏拉圖到蘇霍姆林斯基……他們都以德示範,人格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有靈魂的教師,首先必須成爲一個思想者,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懷疑精神。如果一個教師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他的學生只能是一羣精神侏儒和思想奴隸。只有用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師的思想光明才能燭照出學生的精神燦爛,只有教師的情感高尚才能薰陶出學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師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學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師的人格偉岸與厚重,纔不會導致學生人格的猥瑣與淺薄。

讀書,纔會有思考;有思考,纔會有思想;有思想,纔會有追求。因此,教師要學會“教書”,首先應該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學會思想。教師讀書是關係教育成敗的大事。教師不讀書,就不會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教育活力、教育創新,一句話:就不會有“教育生命”!教師是天生的職業學習者,職業讀書人。只有讀書,才能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淵博自己的學識水平、陶冶自己的品性修養、昇華自己的教育追求、積澱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煉成爲值得學生終身閱讀的“聖賢之書”。因此,讀書是教師的職業生活和專業生活方式,是教師思想的本源,是教師追求的動力源泉。

有靈魂的教師,始終着眼學生的終身發展。“對每個孩子的未來負責,讓每個孩子獲得個性發展的空間,讓每個孩子都能幸福成長”是他們堅持不懈的追求。有靈魂的教師堅持“育人至上”,始終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當作發展中的人和能夠發展好的人,在他們眼中:孩子有差異,但是沒有層次。他們用寬廣的胸懷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用豐富的學識涵養孩子,用優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關注孩子生命的成長,爲孩子夯就堅實的心路歷程,讓孩子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有靈魂的教師,推進的教學是有靈魂的教學。學科思想是學科教學的靈魂。學科思想是形成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因素,是賦予學生“價值生命”的營養要素。道德課堂的教學,是有靈魂的教學,是基於課程標準、基於學科思想方法的教學,教師要在學科思想、學科方法的指導和統領下,把長期顛倒了的學科教學重心重新顛倒過來,以學科的基本觀念、方法論原理爲核心,以學科思想方法來組織和建構學科知識體系,把教學從淺表的知識教學和技巧訓練的層面,推進到深入學科本質與核心的思想教學和方法教學的層面上來,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科能力、學科素養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與發展。

推進有靈魂的教學,是推進道德課堂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課堂改革與創新之道,更是課堂改革與創新之德!正所謂:合乎道,至於德。

有靈魂的教師,始終關注自己的專業成長。教師的發展意願是其自主發展的“原動力”,有靈魂的教師總是專注於自身學養的豐厚,不斷培育自己的專業情意,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涵養自己的專業精神。他們專注於學生生命成長的本質,專注於喚醒學生的獨特,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有靈魂的教師總是能自覺地爲自己設定發展目標,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他們把教育當作一種生活,一種蓬勃向上、鍥而不捨的生活,在教育這塊豐沃的土壤上,種植芳香四溢的花朵,用教育描繪自己的詩意人生,用自己的人生描繪教育理想。

有靈魂的教師,始終堅守教育的道德要求。麥金泰爾說:“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要抵抗事實上將會控制他的社會潮流。”有靈魂的教師,永遠守護在教育的核心地帶,小心呵護教育的本真,不斷追求教育的真諦,堅守教育陣地,努力爲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有靈魂的教師具備穿越歷史、通達未來的智慧,在功利侵蝕的大潮中,總是能保持一份從容和篤定。心靜則遠,他們不把追逐利益作爲人生的終極目標,懷持寧靜自由的心態,從容地去追求浮躁時代裏樸素的教育真諦。

有靈魂的教師,始終充滿育人的幸福感。教育的功利與浮躁,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鼓吹或熱衷於“奔跑”,且是“百米衝刺”。站在現實的大地上,有靈魂的教師不但具有批判的精神,更有建設的行爲。“教育不能沒有夢,但是教育不是夢”,有靈魂的教師總是能在紛繁複雜的教育瑣事中尋覓到育人的幸福,他們堅持“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的一份明智、一份責任和義務。他們能夠把問題轉化爲課題,品味思考的愉悅;他們能把思考轉化爲行動,體驗探究的快樂。他們總能從學生渴盼的雙眸中,從學生的點滴進步中,體會到爲人師者的自豪和愉悅。

有靈魂的教師,不會把學生的學業成績冊看成是自己的工資冊和獎金髮放冊。做人有人德,爲師有師德。做一個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師,爲學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賦予學生生命以意義和價值,就是最高尚師德的具體體現!這是爲師之道,更是爲師之德!

我們用心教師致力於做一名有靈魂的教師!我們用靈魂做教育,我們用心,您放心!

  教師師德徵文2

還是在兒時,我的老師就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崇拜的種子。這顆種子在老師愛的雨露和關懷的陽光下,漸漸地在我心中,生了根,發了芽。今天,我也成了一位老師。當我還懷着憧憬看“老師”時,在他的周圍總圍着一圈美麗的光環,“春蠶”,“紅燭”,“靈魂的工程師”。

於是,我就帶着這樣的一份崇敬走進了教師的隊伍,當我透過它面前的光環,真正走進它時,才漸漸地理解了它的內涵:教師其實是平凡的,普通的,就如一顆小小的鋪路石,他也只是社會中的滄海一慄。教師不是偉人,不能像偉人一樣成爲偶像,受人景仰;教師不是英雄,不能像英雄一樣樹碑立傳,流芳千古;教師不是明星,不能像明星一樣光芒四射,婦孺皆知……相比之下,我們教師所做的一切,是那麼普通,那麼平凡,那麼瑣碎!大多數的老師,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耗盡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熱,再悄悄地退下了,沒有驚人的事蹟,沒有輝煌的成就。

然而,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或是將來,無論是在物質貧乏的時代還是物慾橫流的歲月,始終都有數不清的教師們在無怨無悔的'堅守着這個崗位,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來捍衛着這個職業的神聖!也正是他們,堅定了我熱愛這個職業的決心。

在前段時間的行風整頓學習中,孟二冬這個響亮的名字,可能大家都不陌生。

2004年3月,孟二冬主動要求參加支援石河子大學的教學工作。在授課期間,他每節課前都精心準備,課堂上他講的激情彭湃,學子們聽的如癡如醉……可惜,在到石河子大學的第二週,他就出現了嚴重的嗓子喑啞症狀,每天打針、吃藥,發聲非常困難,但課堂上孟二冬一句話也不肯少說,總是力求講解的更生動,更詳細。校領導和老師們多次勸他休息,他都微笑着說:“沒關係,我還能堅持。”

4月,孟二冬吃力地講完支教的最後一節課,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踉蹌地走下講臺,突然他一個趔趄差點摔倒,頓時鮮血從喉嚨中汩汩地涌出。經醫院診斷,孟二冬已患食管惡性腫瘤。腫瘤直徑達3、7釐米,乒乓球般大小。主治醫生十分吃驚地說:“這麼大一個腫瘤長在咽喉要道上,別說講課了,就連出氣都會很困難”。同學們聽說後,那滿懷崇敬與心疼的眼中都不由自主地涌出了晶瑩的淚水。當同學們來看望他時,他微笑着對大家說:“現在我是棵病樹,但我這棵病樹有信心和你們這些參天大樹一起,去迎接春天,擁抱春天。

讀完孟二冬教授的事蹟,我不由得想起了詩人藏克家的名句:“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孟老師對待生活的那份恢宏而又恬靜之氣深深打動了我,孟老師讓我懂得了“做平凡的人是有意義的,只要你堅持並執著於你的理想,你就是時代的英雄。”

是啊,師愛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復活,師愛像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

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家加裏寧說: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眼睛裏,都會有意無意地進行着現場的觀摩表演,《中國教育報》曾刊載過:北京十大傑出教師孫維剛被他的學生稱爲“思想和靈魂的導師,終生學習的楷模”。他的一名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在黨員轉正的彙報中談到了他曾經的班主任孫維剛,他說:“我們的心靈從他的言行中得到了淨化。大家熱愛勞動,來自恩師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掃衛生;大家良好的修養,來自恩師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門的老大爺親切地打招呼;大家嚴格遵守紀律,來自恩師遲到了便向我們做檢討;大家艱苦樸素,來自恩師一年四季僅僅兩套舊衣服……”學子對恩師的追隨,如同雲翔而影從。

這就是我們每位教師的驕傲,我們雖不是明星,卻可以成爲孩子們追隨的偶像;我們雖不是英雄,卻被學子們當作了成長的榜樣。這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我們教師雖然在物質上是清貧的,但在精神領域裏卻是多麼的富有。我真想在此向同仁們高呼:教師職業是一個真正令人羨慕的飽含尊嚴和幸福的職業。作爲一名教師,今生我無怨無悔。

當然,正因爲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才又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不輕。我們必須堅持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底蘊,完善人格修養。

親愛的老師們,就讓我們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守住心靈的寧靜,從小事做起,率先垂範,以我們高尚的人格,整潔的儀表,和藹的態度,豐富的學識,博大的胸懷來證明我們無愧於“教師”這個稱號,教師就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教師師德徵文3

不知哪位學者曾經說過:“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優越、最光榮的,”帶着對這一理念的憧憬,我踏進了幼兒園。

可是,當我第一天走進教室,真正面對着一羣燦爛的小太陽時,我的心裏直犯嘀咕做一個“孩子王”,和孩子交流,這就是我終身與之奮鬥的事業嗎?他們那麼稚嫩,他們乳臭未乾,他們呀呀學語,他們好動愛鬧,他們喜怒無常,但他們是祖國的希望。

面對現實,我該做些什麼,我又能做些什麼呢?工作以來,我不只一次問過自己曾經,我一味地追求怎樣培養孩子,怎樣掌握高科技知識技能,而有關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些基本的常識我卻忽略了自從聽了這樣一個故事,我的教學觀念轉變了。

故事發生在1987年1月,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上,有人問一位金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爲最主要的東西?”出人意料,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呢?”學者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做錯了事情要敢於承認並表示歉意;午飯休息時不能吵鬧;和小朋友在一起要團結、互助……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這些。”真的很感謝這位學者,他給了我教學教程中一個深刻的教誨,我在強調發揮幼兒的創造性、競爭性時,並不能忽略培養幼兒從小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的人格要素忍耐、寬容、團結。

說實在的,其實,我也只不過才21歲,還在做着學生時代沒有做完的夢,還需要父母的呵護!可是,現實告訴我,我已選擇了幼教這個光榮而又艱鉅的職業,我已步入了這個神聖的殿堂,我已承擔起這沒有理由推卸的責任,我必須義無反顧地去做好那位學者給我的教誨。

雖然,在大人眼裏我還只是個孩子,但我要有父母的責任感;雖然我還只是個學生,但我要有老師的激情我要在人生的沙漠裏播種綠洲;在生命的童山上播種花草;在社會的沃土中播種希望。

我知道前進的道路一定不會平坦,但我會沿着那陡峭的山路勇敢的攀登,在今後的旅途中刻苦學習、虛心請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對朋友的無私幫助、對幼兒的關懷愛護、對事業的不斷追求,揮灑地淋漓盡致。

  教師師德徵文4

教師被人們稱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靈魂。教師教育學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於言教,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應具備優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認爲:當老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必須瞭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與學生建立和諧、有愛的師生關係。

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不只是愛少數學生,而是愛每一個學生,愛全體學生,尤其關心、愛護、幫助家庭有困難、學習落後、身患疾病的同學。

  二、尊重家長,是師德修養的重要體現。

父母是兒童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師,他們在人的一生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學校與家庭是兩個並肩工作的雕像家,有着相同的理念,並朝着一個方向行動。在創造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像家沒有相對對立的立場是極其重要的。”尊重家長,引導家長了解、參與、監督、學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家長的監督教育作用,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家長是一支蘊藏着巨大潛力的隊伍,他們中間很多人的素質不低於教師、教師只要放下架子,經常虛心地聽取家長的批評建議,才能調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王子鵬同學是我班上的一名學困生,在家裏主要是爺爺照顧他。作爲小孩子很調皮並且經常有不完成作業的情況,根據這樣的情況我和他爺爺商量把每天的作業寫在一個小本子上,回到家讓爺爺監督有沒有完成作業,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樂教勤業,是師德規範的最高境界。

通過師德學習,我深刻認識到全國優秀教師魏書生的關於老師勞動有“三重收穫”的觀念非常正確。他認爲老師的勞動一是收穫各類人才,二是收穫學生真摯的感情,三是收穫研究成果。正是這“三重收穫”的觀念,指導我在教育學的征途上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步伐,潛心鑽研學與教的規律,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細細地體會着教書育人帶給我的樂趣。

爲了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崗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對我來說不再是平凡、瑣碎的單調勞動,而是成了我展示個人才能的舞臺。

教師工作的教學工作純熟性源於特的積極進取和勤奮敬業精神,只有樂教勤業的老師,才能全面、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工作的偉大意義,才能爲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樂觀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奮工作,越是能體會到教師工作的無窮魅力。

總而言之,通過師德學習,我認識到加強師德修養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一定會不斷提高對教師道德的再認識,規範自己的行爲,隨着時代的前進,不斷的更新自我,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己。

  教師師德徵文5

“育人德爲先,身教勝言教。”被譽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在全社會都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今天,需要怎樣的教師道德呢?

我認爲今天的教師道德應該是“有愛心”、“有責任心”、“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如果一個教師沒有愛心、沒有責任心、沒有奉獻精神,那麼她(他)怎麼能愛學生呢?怎麼能熱愛自己的事業呢?怎麼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呢?我曾看過全國優秀教師盤振玉老師的事蹟材料。他是瑤山深處一所小學的老師,那裏的條件非常艱苦,不通電,甚至不通公路。學校裏校長、老師只有他一個人,一切事物都要他一人承擔,學校裏學生最小的5歲,最大的10歲。可想而知他的勞動強度有多大。一次一個5歲的孩子深夜拉肚子,把被子衣褲全弄髒了,盤老師不怕髒,給孩子洗澡、喂藥、洗被子褲子,孩子只有一套棉衣,當盤老師在火塘邊把衣服考幹已經是天亮了。當孩子們生病了,他上山採草藥,傳染病流行季節,每天熬藥水給孩子們喝。試想一個老師如果對孩子沒有愛心,沒有責任心,沒有對教育事業的那種奉獻精神,他能做到這一點嗎?他能在那樣條件艱苦,孤獨寂寞的環境中一干就是20幾年嗎?現在的人都向往着繁華的都市生活,可盤老師卻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着教師的那份愛,那份責任,對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再有汶川地震,在大災面前,譚千秋老師用他的血肉之軀托起人間最美麗的彩虹。如果他沒有對學生的愛怎麼能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留給自己呢?正是這種捨己的大愛和他肩上那份沉重的責任,譜寫了他對教育事業的忠誠。

孔子的“師者爲師亦爲範,學高爲師,德高爲範。”陶行知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林崇德教授的“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些名言無一不詮釋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高尚的師德就無法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嗎?

有人說:師德是“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的老黃牛精神;有人說:師德是“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的蜜蜂精神,也有人說:師德是“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的蠟燭精神……然而,我想說:師德就是那份博大的愛,師德就是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師德就是那無私奉獻的精神。